CN107921521A -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 Google Patents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921521A
CN107921521A CN201680051174.8A CN201680051174A CN107921521A CN 107921521 A CN107921521 A CN 107921521A CN 201680051174 A CN201680051174 A CN 201680051174A CN 107921521 A CN107921521 A CN 1079215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punch
protrusion
die
thickn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51174.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西岛进之助
富村宏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teel Nisshi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sshin Stee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sshin Steel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sshin Steel Co Ltd
Priority claimed from PCT/JP2016/069332 external-priority patent/WO2017006830A1/ja
Publication of CN1079215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9215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34Perforating tools; Die holders
    • B21D28/343Draw pun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2/00Shaping without cutting, by stamping, spinning, or deep-drawing
    • B21D22/02Stamping using rigid devices or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02Punching blanks or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btaining scrap; Notching
    • B21D28/16Shoulder or burr prevention, e.g. fine-blan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28/00Shaping by press-cutting; Perforating
    • B21D28/24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 B21D28/26Perforating, i.e. punching holes in sheets or flat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37/00Tools as parts of machin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 B21D37/10Die sets; Pillar guides
    • B21D37/12Particular guiding equipment, e.g. pliers; Special arrangements for interconnection or cooperation of di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26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wheels or the like
    • B21D53/2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wheels or the like gear whe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JFORGING; HAMMERING; PRESSING METAL; RIVETING; FORGE FURNACES
    • B21J5/00Methods for forging, hammering, or pressing; Special equipment or accessories therefor
    • B21J5/02Die forging; Trimming by making use of special dies ; Punching during forg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1/0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 B21K1/28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 B21K1/30Making machine elements wheels; discs with gear-teeth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KMAKING FORGED OR PRESSED METAL PRODUCTS, e.g. HORSE-SHOES, RIVETS, BOLTS OR WHEELS
    • B21K23/00Making other art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haping Metal By Deep-Drawing, Or The Like (AREA)
  • Forg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形成板厚以上的高度、边缘尖锐且防止裂缝的产生的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本发明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的特征在于,具备:设有模孔(12a)的冲模部(12);以及冲头部(40),其能够沿朝向上述冲模部(12)侧的第一方向进退,并具有不能插入于上述模孔(12a)的大小的大冲头部(41)以及从该大冲头部(41)向上述冲模部(12)侧突出的能够插入于上述模孔(12a)的大小的小冲头部(42),通过利用上述冲头部(40)向上述冲模部(12)侧按压配置于上述冲模部(12)与上述冲头部(40)之间的被加工体(W)的一部分,使上述被加工体变形来形成突起部(W1)。

Description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背景技术
当在钢板等板状的被加工体成形突起部时,在突起部的高度比板厚大很多的情况下,进行基于拉深加工的成形。
但是,对于拉深加工而言,需要使冲头的侧面与模孔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在板厚以上。并且,在拉深加工的情况下,冲头与冲模的角部的R(圆弧)较大。因此,边缘无法成形尖锐的突起部。
在边缘成形尖锐的突起部的情况下,利用基于精密冲裁法的半冲来进行成形。
精密冲裁法是通过对被加工体作用压缩力使之塑性变形来高精度地进行剪切加工的方法。
但是,对于精密冲裁法而言,在突起部的高度在板厚以上的情况下,成形困难。这是因为,冲头直径与模孔直径一般大致相同,从而若突起部的高度在板厚以上,则无法利用剪切力将被加工体切断来进行加工。
因此,也开发出如下技术:将直径比模孔直径小的冲头推压至被加工体,边形成凹部边使被加工体的下表面进入模孔内,与此同时,利用冲头和冲头压紧件来夹压被加工体,并在该夹压部使用使之产生压缩变形的冷锻模来进行半冲(参照专利文献1)。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3339363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被加工体的被冲头和模孔所夹的部分的强度不充分,从而有在该部分产生裂缝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形成板厚以上的高度、边缘尖锐且防止裂缝的产生的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突起部成形装置具备:冲模部,其设有模孔;以及冲头部,其能够沿朝向上述冲模部侧的第一方向进退,并具有形成为不能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大冲头部、以及从该大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突出且形成为能够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小冲头部,通过利用上述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对配置于上述冲模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被加工体的一部分进行按压,使上述被加工体变形来形成突起部。
在上述突起部成形装置中,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大冲头部的侧面的间隔d1、以及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优选处于d2<d1的关系。
在上述突起部成形装置中,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以及上述被加工体的板厚T优选处于d2<T的关系。
优选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设有斜面,该斜面向上述小冲头部的厚度随着朝向上述小冲头部的缘部而变薄的方向倾斜。
本发明的突起部成形方法包括:载置工序,在该工序中,在设有模孔的冲模部载置被加工体;以及冲压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冲头部沿朝向上述冲模部侧的第一方向移动,并利用上述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对配置于上述冲模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被加工体的一部分进行按压,使上述被加工体变形来形成突起部,该冲头部具有形成为不能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大冲头部、以及从该大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突出且形成为能够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小冲头部。
在上述突起部成形方法中,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大冲头部的侧面的间隔d1、以及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优选处于d2<d1的关系。
在上述突起部成形方法中,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以及上述被加工体的板厚T优选处于d2<T的关系。
在上述突起部成形方法中,上述冲压工序优选包括:第一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设有斜面的冲头部来形成突起部,该斜面向上述小冲头部的厚度随着朝向上述小冲头部的缘部而变薄的方向倾斜;以及第二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为平面的冲头部来形成突起部。
另外,本发明的成形品具备厚度T的平坦部和从上述平坦部的一面侧突出的突起部,其中,在上述成形品的上述突起部的另一面侧形成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该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宽度S1,该第二凹部从上述第一凹部进一步凹下形成,并具有第二宽度S2,上述第二凹部处的侧壁部的厚度d2与上述平坦部的厚度T满足d2<T的关系。
上述成形品能够成形为,当将从上述平坦部的上述一面至上述突起部的上述一面侧的上表面的高度设为H时,成为H≥T。
另外,上述成形品优选为,上述第一凹部的宽度S1、上述第二凹部的宽度S2、以及上述一面侧的上述突起部的宽度S3满足S2<S3<S1的关系。
发明的效果如下。
可提供能够形成板厚以上的高度、边缘尖锐且防止裂缝的产生的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附图说明
图1是突起部成形装置的简图,(a)示出被加工体的加工前的状态,(b)示出被加工体的加工后的状态。
图2(a)是从下观察设有朝下的突起部W1的片状齿轮的照片,(b)是从上观察设有朝下的突起部W1的片状齿轮的照片。
图3是图1(b)的A部放大图。
图4是加工后的成形品W01的局部剖视图。
图5是示出比较方式的图,(a)示出在冲模上配置有被加工体的状态,(b)示出使冲头下降而在被加工体成形有突起部的状态。
图6是示出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的突起部的在图3中的P1~P4的部分处的硬度后的结果的图表。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
图8是加工后的成形品W02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
图10是加工后的成形品W04的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的整体结构进行说明。突起部成形装置1是在钢板等板状的被加工体W成形突起部的装置,图1的(a)是示出在突起部成形装置1配置有被加工体W的突起部W1成形前的状态的简图,图1的(b)是示出在配置于突起部成形装置1的被加工体W成形突起部W1后的状态的简图。
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例如当在图2所示的片状齿轮形成突起部W1时使用。图2(a)是从下观察设有朝下的突起部W1的片状齿轮(sheet gear)的照片,图2(b)是从上观察设有朝下的突起部W1的片状齿轮的照片。在片状齿轮的情况下,为了提高转矩的效率,优选突起部W1的与模孔12a接触的一侧的表面积较大。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如图2(b)所示,对突起部W1成形为向下突出的状态的情况进行说明。
突起部成形装置1具备固定部10、相对于固定部10上下移动的移动部30、以及保持于移动部30并相对于移动部30进一步移动的压紧部50。此外,上下是图1所示的箭头方向,以下,在本说明书中,将移动部30向固定部10接近的方向称作下方(第一方向),并将移动部30远离固定部10的方向称作上方。
固定部10具备冲模支架11、冲模部12、以及导柱13。
冲模支架11利用大致呈矩形的厚板部件来制造。此外,冲模支架11的形状并不限定于矩形。在冲模支架11的中央部设有贯通孔11a。
导柱13从冲模支架11的外周部朝向图中上方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导柱13例如设有四根(图中仅示出两根)。
冲模部12配置于冲模支架11的上表面的比导柱13更靠内侧的位置,并固定于冲模支架11。
冲模部12是恒定厚度的金属部件,在中央部,设有与利用突起部成形装置1来成形的突起部W1的形状对应的模孔12a。
并且,在冲模部12的模孔12a的外侧设有多个导向孔12b。
在模孔12a的内部,以与模孔12a大致相同的形状且相同的大小配置有决定突起部W1的高度的下模部20。
在下模部20的下表面,安装有用于排出被加工体W的棒状的脱模部件21的上端。脱模部件21的下端比设于冲模支架11的上述的贯通孔11a更向下方延伸,并与未图示的驱动机构连结。驱动机构经由脱模部件21而向上方按压下模部20。
移动部30具备冲头支架31、背板32、导销36、以及冲头部40。
冲头支架31利用与冲模支架11大致相同的大小的厚板部件来制造。
在冲头支架31的外周部且在与上述的导柱13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一贯通孔31a。在第一贯通孔31a插入并固定有导套31c。导套31c是筒状件,向冲头支架31的下方延伸。导柱13插入在导套31c的内部,通过使导套31c沿导柱13的外周移动,来确保移动部30相对于固定部10的稳定的上下移动。
在冲头支架31的比导套31c更靠内侧的位置设有多个第二贯通孔31b。
背板32安装于冲头支架31的下表面的比设有导套31c的位置更靠内侧的位置。
在背板32的与上述的第二贯通孔31b对应的位置,设有从第二贯通孔31b连续的两段式孔33。
两段式孔33具备:第一孔33a,其具有与第二贯通孔31b相同的轴线,从第二贯通孔31b连续且与第二贯通孔31b同径;以及第二孔33b,其具有与第二贯通孔31b相同的轴线,设于比第一孔33a靠下方,并且直径比第一孔33a的直径小。
导销36安装于背板32的比两段式孔33更靠外周侧的下表面,并朝向背板32的下方延伸。
冲头部40固定于背板32的中央部的下表面。
冲头部40具备在下文中详细说明的靠背板32侧的大冲头部41和靠被加工体W侧的小冲头部42。
压紧部50具备螺栓部件34、压板37、以及螺旋弹簧35。
螺栓部件34具有:头部34a,其直径比第二贯通孔31b以及第一孔33a的直径小且比第二孔33b的直径大;以及延伸部34b,其具有比第二孔33b的直径小的直径。
螺栓部件34以头部34a为上,延伸部34b插入在第二贯通孔31b、第一孔33a以及第二孔33b内,并螺纹固定于压板37。
螺旋弹簧35配置于螺栓部件34的从背板32突出的部分(在螺旋弹簧35插入有螺栓部件34)。
压板37配置于冲头部40的外周侧。压板37是厚板部件,在中央部形成有第一开口部37a,该第一开口部37a与冲头部40的大冲头部41大致同径,并且大冲头部41能够在第一开口部37a内滑动。
在压板37的上表面的第一开口部37a的外周侧设有有底的用于固定螺栓的螺纹部37b。螺纹部37b设于与上述的螺栓部件34的延伸部34b对应的位置,并在该螺纹部37b插入并固定有延伸部34b的前端。
螺旋弹簧35配置于延伸部34b的外周的、背板32与压板37之间。
并且,在压板37的第一开口部37a的外周侧的与上述的导销36对应的位置设有第二开口部37c。在第二开口部37c内插入有导销36。导销36的下端还插入于冲模部12的导向孔12b,导销36被冲模部12的导向孔12b以及第二开口部37c直进引导。
被加工体W配置在冲模部12上。被加工体W例如是汽车用的热轧钢板(SPFH590)。
当在被加工体W成形突起部的情况下,在冲模部12上配置被加工体W。此时,被加工体W的突起部成形位置以位于模孔12a上的方式进行定位。
此外,在此时刻,突起部成形装置1的移动部30位于比图1(a)的状态更靠上方。
接下来,由未图示的驱动机构,使移动部30下降,并使压板37抵接于被加工体W。
而且,使移动部30下降,而且如图1(a)所示地使冲头部40的小冲头部42的下表面抵接于被加工体W。
接下来,利用驱动机构进一步向下方按压移动部30。由此,冲头部40进一步下降而小冲头部42以及大冲头部41对被加工体W进行按压。
如图1的(b)所示,在被加工体W产生塑性变形而形成所希望形状的突起部W1。
之后,使移动部30上升,而使被加工体W与小冲头部42以及大冲头部41分离,并由脱模部件21向上推起下模部20。
这样,从模孔12a推出被加工体W的突起部W1,能够进行被加工体W的取出。
图3是突起部W1成形后的图1的(b)的A部放大图。图4是突起部W1成形后的成形品W01的局部剖视图。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所示,当将小冲头部42的侧面与大冲头部41的侧面的间隔设为d1、并将小冲头部42的侧面与模孔12a的内表面的间隔设为d2时,成为如下关系。
d2<d1……(1)
换言之,规定截面中的大冲头部41的宽度S1、小冲头部42的宽度S2、模孔12a的宽度S3分别成为如下的关系。
S2<S3<S1……(2)
由于(S1-S2)/2=d1,(S3-S2)/2=d2,并且根据式(2)可知S3<S1,所以成为上述(1)式的d2<d1。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插入于模孔12a时的小冲头部42的侧面与上述模孔12a的内表面的间隔d2小于被加工体W的板厚T。
T>d2……(3)
并且,如图4所示,当作为成形品W01来观察时,成形品W01具备厚度T的平坦部W2、比平坦部W2的一面A侧更向图4中下侧突出的厚度T的突起部W1、以及从平坦部W2向突起部W1立起的立起部P2。
插入于模孔12a时的小冲头部42的侧面与模孔12a的内表面的间隔d2可以说是立起部P2的与平坦部W2的厚度T方向正交的方向上的厚度d2,如上述那样满足如下关系。
T>d2……(3)
并且,从平坦部W2的一面A起至突起部W1的一面B为止的高度H相对于被加工体W的板厚T能够满足如下关系。
H≥T……(4)
另外,由于突起部W1的与一面B的相反的一侧的部分被冲头部40按压,所以成为凹部。凹部具有:第一凹部D1,其具有与大冲头部41的宽度S1大约相同的第一宽度S1;以及第二凹部D2,其从第一凹部D1进一步凹下形成,并具有与小冲头部42的宽度S2大约相同的第二宽度S2。而且,突起部W1的在一面B侧的宽度与模孔12a的宽度S3相等,如上述那样满足如下关系。
S2<S3<S1……(2)
接下来,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的效果,首先对比较方式进行说明。图5是示出比较方式的图,(a)示出在比较方式的冲模部12A上配置有被加工体W的状态,图5的(b)示出使比较方式的冲头部40A下降而在被加工体W成形有突起部W1的状态。
比较方式的冲头部40A如图示那样不具有大冲头部,而仅具有小冲头42A。
此外,在比较方式中,小冲头部42的侧面与模孔12a的内表面的间隔d2在被加工体W的板厚T以下。
在比较方式中,若使冲头部40A从图5的(a)的状态起下降,则如图5(b)所示地冲头部40A(小冲头42A)对被加工体W进行按压。
若压入深度变深,则被加工体W塑性变形。此处,被加工体W因剪切加工而变形,从而突起部的边缘变得尖锐。但是,对突起部的立起部(图示的P2的部分)作用拉伸应力,从而产生裂缝。
但是,本实施方式的冲头部40如图3所示地是大冲头部41和小冲头部42的两段式构造。
根据本实施方式,对于在被加工体W的图3中符号B所示的部分所存在的部分而言,在对突起部W1进行成形时被大冲头部41向下方按压。这样,该B部的材料如图3中箭头所示地向其它部分流动。即,材料被按压而流动,向拉伸应力所作用的部分供给材料,从而缓和拉伸应力。并且,通过被大冲头部41按压,来对该被按压了的部分进行锻造,从而硬度上升。
图6是示出测定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的被加工体W的在图3中的P1~P4部分处的硬度后的结果的图表。
图6中,虚线所示的位置是被加工体W本身的硬度197HV。根据本实施方式,P1至P4的任一部分均变硬,从而也能够实现产品强度的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部W1还具有基于剪切的变形方式,从而成形后的被加工体W的角部的R变得尖锐(难以产生塌角)。故而,能够形成微小的凹凸。
并且,从部分B流动了的材料不仅使硬度上升,还向被加工体W的其它部分流动。利用该流动,能够在突起部W1的作为立起部的P2以及P3的部分确保规定厚度。并且,该流动了的材料被压入至被加工体W中的大冲头部41与小冲头部42之间的角部C1、下模部20与模孔12a的侧面之间的角部C2,从而成形后的被加工体W的角部的R变得更加尖锐(难以产生塌角)。故而,能够形成更加微小的凹凸。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像这样突起部W1的边缘变得尖锐,所以突起部W1的与模孔12a接触的部分的表面积变大。因此,在使突起部W1与其它部件接触而使被加工体W旋转的情况下,能够获取较大的转矩。因此,例如适于片状齿轮等的突起部的制造。
(第二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图8是第二实施方式的加工后的成形品W02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小冲头部42的下表面设有斜面42a,该斜面42a向小冲头部42的厚度随着朝向小冲头部42的缘部而变薄的方向倾斜。
并且,第二实施方式的成型品W02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品W01的不同点在于:因小冲头部42的斜面42a而在第二凹部D2的底面形成有斜面W1a。其它部分相同,从而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向被加工体W表面推压冲头部40时,由于设有斜面42a,所以容易使在斜面42a所处的被加工体W的D部存在的材料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
因此,进一步促进材料向容易产生裂缝的、小冲头部42与模孔12a的内表面之间的P2的部分流动。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形成更加难以产生裂痕(裂缝)的突起部W1。
并且,流动了的材料向被加工体W的其它部分流动。该流动的材料被压入至被加工体W中的大冲头部41与小冲头部42之间的角部C1、下模部20与模孔12a的侧面之间的角部C2,从而成形后的被加工体W(成形品W02)的角部的R变得更加尖锐。故而,能够形成更加微小的凹凸。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像这样突起部W1的边缘变得尖锐,所以突起部W1的与模孔12a接触的部分的表面积变大。因此,在使突起部W1与其它部件接触而使被加工体W旋转的情况下,能够获取更大的转矩。
(第三实施方式)
第三实施方式是如下方法:利用图7所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来在被加工体W形成有突起部W1,之后进一步利用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来进一步按压被加工体W而使突起部W1成形为更加尖锐。
根据本实施方式,首先,当利用图7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向被加工体W表面推压冲头部40时,利用斜面42a使被加工体W的表面的材料向小冲头部42的外侧流动。
接下来,利用图3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使图7部分的材料进一步流动,由此能够使边缘部变得更加尖锐。
(第四实施方式)
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图,与第一实施方式的图3对应。图10是第四实施方式的加工后的成形品W04的局部剖视图。
本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的冲头部40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小冲头部42的靠被加工体W侧的面的端部设有沿小冲头部42外周的突起43。
而且,第四实施方式的成型品W04与第一实施方式的成型品W01的不同点在于:如图10所示,因突起43而在第二凹部D2的底面的角部进一步形成有凹部W1b。其它部分相同,从而省略说明。
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设有突起43,所以在成形时,与被冲头部40的下表面整体按压相比,能够减少按压载荷。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向被加工体W表面推压冲头部40时,由于设有突起43,所以容易使在突起43所处的被加工体W的E部存在的材料向图中箭头所示的方向流动。
因此,进一步促进材料向容易产生裂缝的、小冲头部42与模孔12a的内表面之间的P2的部分流动。由此,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能够形成更加难以产生裂痕(裂缝)的突起部W1。
并且,流动了的材料不仅使硬度上升,还向被加工体W的其它部分流动。该流动了的材料被压入至被加工体W中的大冲头部41与小冲头部42之间的角部C1、下模部20与模孔12a的侧面之间的角部C2,从而成形后的被加工体W的角部的R变得更加尖锐。故而,能够形成更加微小的凹凸。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像这样突起部W1的边缘变得尖锐,所以突起部W1的与模孔12a接触的部分的表面积变大。因此,在使突起部W1与其它部件接触而使被加工体W旋转的情况下,能够获取更大的转矩。
实施例
以下,对使用上述的实施方式的装置来在被加工体W形成有突起部W1的结果进行说明。
使用能够施加最大载荷400吨的载荷的曲柄连杆式压力机对突起部成形装置1施加了载荷。
被加工体W是热轧钢板的SPFH590,机械特性的YS(屈服应力)为522MPa,TS(拉伸强度)为604MPa,EL(伸长率)为26%,并且使用了板厚为2.9mm和2.5mm这两种。
以下,表1中示出使用各个实施方式的突起部成形装置1而成形出的被加工体W的突起部W1的测定值。
图3中示出(1)突起部高度(H)、(2)宽度方向残存板厚(小冲头部的侧面与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3)板厚方向残存板厚、(4)45°方向残存板厚、(5)塌角分别是哪个部分。
[表1]
以上,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被加工体W的板厚为2.9mm和2.5mm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成形出(1)突起部高度H在式(4)所示的板厚T以上(H≥T)的突起部W1。
并且,在第一实施方式、第二实施方式、第三实施方式以及第四实施方式中,在被加工体W的板厚为2.9mm和2.5mm的任一情况下,都能够以在被加工体W的板厚T以下的范围内对于(2)宽度方向残存板厚d2、(3)板厚方向残存板厚、(4)45°方向残存板厚确保了规定厚度的状态而成形出突起部W1。
另外,对于在基于第二实施方式成形出突起部W1后、进一步基于第一实施方式成形出突起部W1的第三实施方式而言,能够成形出塌角变小且更加尖锐的突起部W1。
并且,同样,对于在小冲头部42的靠被加工体W侧的面的端部设有突起43的第四实施方式而言,与第一实施方式以及第二实施方式相比,能够成形出塌角变小且尖锐的突起部W1。
符号的说明
1—突起部成形装置,10—固定部,11—冲模支架,12—冲模部,12a—模孔,30—移动部,31—冲头支架,32—背板,36—导销,37—压板,40—冲头部,41—大冲头部,42—小冲头部,42a—斜面,43—突起。

Claims (11)

1.一种突起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冲模部,其设有模孔;以及
冲头部,其能够沿朝向上述冲模部侧的第一方向进退,并具有形成为不能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大冲头部、以及从该大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突出且形成为能够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小冲头部,
通过利用上述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对配置于上述冲模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被加工体的一部分进行按压,使上述被加工体变形来形成突起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突起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大冲头部的侧面的间隔d1、以及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处于d2<d1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突起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以及上述被加工体的板厚T处于d2<T的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中所述的突起部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设有斜面,该斜面向上述小冲头部的厚度随着朝向上述小冲头部的缘部而变薄的方向倾斜。
5.一种突起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载置工序,在该工序中,在设有模孔的冲模部载置被加工体;以及
冲压工序,在该工序中,使冲头部沿朝向上述冲模部侧的第一方向移动,并利用上述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对配置于上述冲模部与上述冲头部之间的被加工体的一部分进行按压,使上述被加工体变形来形成突起部,该冲头部具有形成为不能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大冲头部、以及从该大冲头部向上述冲模部侧突出且形成为能够插入于上述模孔的大小的小冲头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突起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大冲头部的侧面的间隔d1、以及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处于d2<d1的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突起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小冲头部的侧面与上述模孔的内表面的间隔d2、以及上述被加工体的板厚T处于d2<T的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项中所述的突起部成形方法,其特征在于,
上述冲压工序包括:
第一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设有斜面的冲头部来形成突起部,该斜面向上述小冲头部的厚度随着朝向上述小冲头部的缘部而变薄的方向倾斜;以及
第二工序,在该工序中,利用上述小冲头部的下表面为平面的冲头部来形成突起部。
9.一种成形品,具备厚度T的平坦部和从上述平坦部的一面侧突出的突起部,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成形品的上述突起部的另一面侧形成有第一凹部和第二凹部,
该第一凹部具有第一宽度S1,
该第二凹部从上述第一凹部进一步凹下形成,并具有第二宽度S2,
上述第二凹部处的侧壁部的厚度d2与上述平坦部的厚度T满足d2<T的关系。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成形品,其特征在于,
当将从上述平坦部的上述一面至上述突起部的上述一面侧的上表面的高度设为H时,处于H≥T的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成形品,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凹部的宽度S1、上述第二凹部的宽度S2、以及上述一面侧的上述突起部的宽度S3满足S2<S3<S1的关系。
CN201680051174.8A 2015-07-07 2016-06-29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Pending CN10792152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35834 2015-07-07
JP2015-135834 2015-07-07
JP2016124835A JP6673760B2 (ja) 2015-07-07 2016-06-23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
JP2016-124835 2016-06-23
PCT/JP2016/069332 WO2017006830A1 (ja) 2015-07-07 2016-06-29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及び成形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921521A true CN107921521A (zh) 2018-04-17

Family

ID=57887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51174.8A Pending CN107921521A (zh) 2015-07-07 2016-06-29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320997A4 (zh)
JP (1) JP6673760B2 (zh)
CN (1) CN107921521A (zh)
AU (1) AU2016291507A1 (zh)
TW (1) TWI72795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6497A (zh) * 2020-11-20 2021-05-07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离合器盖传动片凸台压形工艺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41388B2 (ja) * 2017-11-28 2022-03-24 三菱自動車工業株式会社 プレス加工装置
JP7082907B2 (ja) * 2018-06-05 2022-06-09 Nok株式会社 金型装置および製造方法
CN110076255A (zh) * 2019-05-31 2019-08-02 嘉兴云顶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精确度高的自动化板材冲料装置
KR102162897B1 (ko) * 2019-08-22 2020-10-07 장지학 전자 클러치용 허브 세레이션 가공장치
CN113751649B (zh) * 2021-08-30 2023-08-08 舟山市7412工厂 一种用于零件镦深孔的冷镦模具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22927U (zh) * 1979-02-23 1980-09-01
JPS57172276A (en) * 1981-04-17 1982-10-23 Hamasawa Kogyo:Kk Manufacture of floating display member for clock
JPH02112845A (ja) * 1988-10-20 1990-04-25 Tachibana Seiki Kk プレス成形による軸状突起の加工方法
DE19613180A1 (de) * 1996-04-02 1997-10-09 Progress Werk Oberkirch Ag Verfahren zum Fließpressen eines Formkörpers
JPH1071447A (ja) * 1996-08-29 1998-03-17 Sango Co Ltd フランジ継手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装置
JPH10202329A (ja) * 1996-11-25 1998-08-04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半抜き成形方法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冷間鍛造型
US6357274B1 (en) * 1999-10-21 2002-03-19 Denso Corporation Sparkplug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3230931A (ja) * 2002-02-07 2003-08-1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金属板における突起構造および突起加工方法
CN1630565A (zh) * 2002-02-15 2005-06-22 古河Sky株式会社 冲压模制品、冲压成型方法以及冲压成型设备
CN203695760U (zh) * 2013-12-25 2014-07-09 惠州安特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熨薄模具结构
CN104096744A (zh) * 2014-07-23 2014-10-15 成都市龙泉驿区齐盛机械厂 一种低噪音冲压模具
CN104226821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压耐裂挤压式凸台的凸模及设有该凸模的冲压模具
CN204093916U (zh) * 2014-07-22 2015-01-14 滁州市成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冲头模具
CN204182761U (zh) * 2014-07-22 2015-03-04 滁州市成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孔间距可调的冲孔模具
CN104438586A (zh) * 2014-12-12 2015-03-25 李俊 一种u型支架冲孔模具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6886A (ja) * 2003-03-27 2004-10-21 Shinko Electric Ind Co Ltd リードフレームのダウンセット加工装置およびダウンセット加工方法、ならびにリードフレーム
DE102005026507B4 (de) * 2005-06-09 2007-02-08 Aktiebolaget Skf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s Bauteils aus Blech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22927U (zh) * 1979-02-23 1980-09-01
JPS57172276A (en) * 1981-04-17 1982-10-23 Hamasawa Kogyo:Kk Manufacture of floating display member for clock
JPH02112845A (ja) * 1988-10-20 1990-04-25 Tachibana Seiki Kk プレス成形による軸状突起の加工方法
DE19613180A1 (de) * 1996-04-02 1997-10-09 Progress Werk Oberkirch Ag Verfahren zum Fließpressen eines Formkörpers
JPH1071447A (ja) * 1996-08-29 1998-03-17 Sango Co Ltd フランジ継手の製造方法とその製造装置
JPH10202329A (ja) * 1996-11-25 1998-08-04 Toyota Auto Body Co Ltd 半抜き成形方法およびこれに使用する冷間鍛造型
US6357274B1 (en) * 1999-10-21 2002-03-19 Denso Corporation Sparkplug manufacturing method
JP2003230931A (ja) * 2002-02-07 2003-08-19 Toyo Tire & Rubber Co Ltd 金属板における突起構造および突起加工方法
CN1630565A (zh) * 2002-02-15 2005-06-22 古河Sky株式会社 冲压模制品、冲压成型方法以及冲压成型设备
CN203695760U (zh) * 2013-12-25 2014-07-09 惠州安特科技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熨薄模具结构
CN204093916U (zh) * 2014-07-22 2015-01-14 滁州市成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双冲头模具
CN204182761U (zh) * 2014-07-22 2015-03-04 滁州市成业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孔间距可调的冲孔模具
CN104096744A (zh) * 2014-07-23 2014-10-15 成都市龙泉驿区齐盛机械厂 一种低噪音冲压模具
CN104226821A (zh) * 2014-09-25 2014-12-24 创美工艺(常熟)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冲压耐裂挤压式凸台的凸模及设有该凸模的冲压模具
CN104438586A (zh) * 2014-12-12 2015-03-25 李俊 一种u型支架冲孔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56497A (zh) * 2020-11-20 2021-05-07 长春一东离合器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离合器盖传动片凸台压形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AU2016291507A1 (en) 2018-02-15
EP3320997A4 (en) 2019-02-20
JP2017019015A (ja) 2017-01-26
EP3320997A1 (en) 2018-05-16
TWI727959B (zh) 2021-05-21
JP6673760B2 (ja) 2020-03-25
TW201706048A (zh) 2017-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921521A (zh) 突起部成形装置、突起部成形方法以及成形品
US9475111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press product and press forming apparatus
US11224909B2 (en) Protrusion molding device, protrusion molding method, and molded article
JP5925268B2 (ja) クリンチピン式パネル固定装置
US8616039B2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clinch pin fastener
JP5300027B2 (ja) ピアスナットの固着方法
JP6155321B2 (ja) 成形プロセスでポット形状部品を製造する方法
TWI275428B (en) Forging method, forged product and forging apparatus
JP4920756B2 (ja) フランジ構造体の製造方法
CN107427879A (zh) 包括具有狭缝的管状部的金属成形品及其制造方法、以及其所使用的制造装置和模具
CN107969119A (zh) 冲压成型件的制造方法、冲压成型件及冲压装置
CN105848801B (zh) 冲压成型方法以及冲压成型部件的制造方法
JP4781438B2 (ja) クランクシャフト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WO2016013405A1 (ja) 長円かしめカラーの製造方法
JP2021062380A (ja) 金属板加工装置
JP2014166644A (ja) 中空エンジンバルブの製造方法
KR101642043B1 (ko) 파이프의 단부 연결구 제조용 금형 및 파이프의 단부 연결구 제조 방법
JP2002316235A (ja) ボルト及びボルト成形方法
RU2502574C2 (ru) Способ штамповки сильфонов из трубных заготовок
JP2004351436A (ja) 成形方法および成形型
JP4944293B2 (ja) 筒状部材の鍛造・圧延方法
JP2021062379A (ja) 金属板加工装置
RU2502575C2 (ru) Способ штамповки коробки из листовой заготовки на прессе двойного действия
JP2015182101A (ja) タイロッドエンドの鍛造金型及びタイロッドエンドの製造方法並びにタイロッドエンド
JP2010137270A (ja) 金属板の成形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