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73869A -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 Google Patents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73869A
CN107873869A CN201711162757.0A CN201711162757A CN107873869A CN 107873869 A CN107873869 A CN 107873869A CN 201711162757 A CN201711162757 A CN 201711162757A CN 107873869 A CN107873869 A CN 1078738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chine
elevator
cold
green tea
microwa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6275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段学艺
胡华健
杨肖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Guizhou tea research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71116275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7386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738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7386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该生产线包括第一提升机,在该第一提升机后依次连接有高热风杀青机、网带冷却机、微波杀青机、自动加压揉捻机、解块机和烘干机;微波杀青机与自动加压揉捻机之间设有第一平输机、第二提升机和第二平输机,自动加压揉捻机与解块机之间设有第三提升机,解块机与烘干机之间设有第四提升机和第三平输机。本发明首次在茶叶加工中引进了微波干燥杀菌工艺,并将传统的一次杀青改为两次杀青,第二次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补杀技术,保障冷泡绿茶杀匀、杀透,汤色泽清澈、翠绿、明亮。

Description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机械 配置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冷泡绿茶是近年来新提出的概念,它与传统热茶相比,具有携带方便,饮用 方式简单的特点。但是,由于它改变了传统茶叶通过热水浸泡的方式,因此,在 口感、速溶性方面都与传统方式不一样,这就要求对冷泡茶的茶叶原料加工作出 新的要求。
目前,冷泡绿茶的现有技术主要有:中国专利文献申请号为201210225053.4、 专利名称为一种冷泡绿茶的加工方法的发明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冷泡绿 茶的加工方法,以真空微波法对新鲜茶叶片杀青,经玻璃化冻结后超微粉碎,真 空冷冻干燥后将结块的茶破碎,用茶滤袋包装,外包装采用铝塑袋真空包装,制 得冷泡绿茶产品。本发明的真空微波杀青,具有灭酶速度快、作用温度低的优点; 玻璃化冻结后超微粉碎,实现了茶叶在低温条件下的充分破碎;真空包装避免了 产品在贮藏过程中的氧化、吸湿及褐变。冷泡绿茶色泽好、风味佳、冷泡速度快。 由贵州省茶叶研究所申请的专利申请号为201310315964.0、专利名称为冷泡绿茶 的工业化生产方法的授权发明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冷泡绿茶的工业化生产方 法,采摘一芽一叶到一芽四叶的茶树鲜叶;将采摘的茶树鲜叶进行摊放处理、杀 青处理、摊凉回潮、揉捻、切碎、解块、毛火、摊凉回潮、足火、粉碎、过筛及 包装后获得成品。该发明对茶叶的生产工艺进行改进,使其生产获得的茶叶只需 要采用室温下的水(25℃)就可以泡制冲饮,其泡出的茶水中,茶多酚、儿茶素、 氨基酸等各项指标均能满足需要,对人体胃刺激较大的鞣酸、咖啡碱等物质浸出 较少,并且,该发明的生产工艺适合于工业化生产,加工方式简单,易于产业化, 使用效果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它采用新 的冷泡茶加工设备和方法,采用该设备及生产方法获得的产品绿茶香气浓郁,速 溶性好,冷泡绿茶汤色翠绿明亮、香气栗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且微生物卫生 质量很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首先,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包括主生产线,主生产线 包括用于运输摊凉后的茶树鲜叶的第一提升机,在该第一提升机后依次连接有高 热风杀青机、网带冷却机、微波杀青机、自动加压揉捻机、解块机和烘干机;所 述微波杀青机与自动加压揉捻机之间设有第一平输机、第二提升机和第二平输 机,所述自动加压揉捻机与解块机之间设有第三提升机,所述解块机与烘干机之 间设有第四提升机和第三平输机。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振动槽,该振动槽设置于自动加压揉捻机和第三提升机 之间。
进一步的,它还包括独立于主生产线外的炒干机和微波干燥杀菌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平输机位于所述自动加压揉捻机上方,且其平输出口位 于自动加压揉捻机上方开口范围内;所述第一平输机通过第二提升机以斜向上的 传送方式向第二平输机输送物料。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提升机以斜向上的传送方式将振动槽中的物料输送至解 块机上方开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提升机和第三平输机的输送线均按照从前向后呈斜向上 的倾斜设置,且第三平输机的前端位于第四提升机的传输出口下方,且第三平输 机的倾斜度低于第四提升机。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采用上述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的冷泡绿茶加工方法,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采摘一芽二叶茶树鲜叶;将采摘的茶树鲜叶进行摊晾处理;
2)杀青:将经过摊晾的茶树鲜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320℃;再将杀 青后的茶叶采用微波进行二次杀青,微波杀青的温度为120℃;
3)冷却回潮:将经过二次杀青的茶叶进行摊凉回潮处理;
4)揉捻:将经过摊凉回潮处理的茶叶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
5)解块:用解块机将揉捻后成团的茶叶进行分筛;
6)烘干:将解块后的茶叶经毛火烘干至含水率为30~40%,毛火温度为110~ 120℃,时间5~8min;
7)摊凉: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摊凉;
8)瓶炒:将烘干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瓶炒提香,提香时间为30min;
9)微波干燥杀菌: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微波杀菌,时间为15s,温度为110 ℃。
其中,步骤1)中摊晾处理时摊叶厚度为5~10cm,摊放时间为4~10h;步 骤3中摊凉回潮处理时摊叶厚度为5~10cm,摊放时间为1~2h;步骤7)中摊 晾厚度为2~3cm,摊放时间为30min。步骤4)揉捻过程中,先轻压15min,再 重压40min,最后松压15min。
本发明中将传统的一次杀青改为二次杀青,二次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补杀技 术,因为冷泡绿茶茶青原来为一芽二、三叶,甚至更粗老,茶青肥大、梗粗。因 此增加微波补杀工序,确保冷泡绿茶杀青杀匀、杀透,确保冷泡绿茶的茶汤色泽 清澈、翠绿、明亮。结合量产及经济效益需求,一次杀青采用80型高热风杀青 机进行,能源为生物质颗粒燃料,清洁经济。二次杀青采用微波杀青机进行,能 源为电。
另外,本发明将冷泡绿茶的干燥工艺更改为一次干燥、二次干燥及提香杀菌 (三次干燥)。一次干燥利用翻版烘干机进行(即步骤(6)),便于量产工艺的连 续化及设备的连装,同时利用翻版烘干机进行首次干燥可保证冷泡绿茶的汤色和 滋味。二次干燥利用滚筒炒干机进行(即步骤(8)),提高生产效率,同时有利 于提高冷泡绿茶的香气。三次干燥提香杀菌利用微波提香杀菌机进行(即步骤 (9)),将提香和杀菌工艺结合,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保证冷泡绿茶足干及进 一步在保证其特色的同时提高香气。
本发明优化的冷泡绿茶加工工艺为纯物理工艺,工艺优化出长时揉捻技术, 在保证揉捻叶做形的同时,提高茶叶细胞破损率;将冷泡绿茶足火温度设为110~ 120℃,较常规毛峰茶的足火温度高10~20℃,有利于提高冷泡绿茶香气,杀 菌、粉碎加快冷泡绿茶泡饮的浸出速度,形成高品质冷泡绿茶汤色翠绿明亮、香 气栗香持久、滋味鲜爽甘醇的品质特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设计了 一条完整了冷泡绿茶生产线,利用该生产线加工冷泡绿茶,本发明首次在茶叶加 工中引进了微波干燥杀菌工艺,并将传统的一次杀青改为二次杀青,二次杀青采 用微波杀青机补杀技术,保障冷泡绿茶汤色泽清澈、翠绿、明亮。对中试生产的 摊青叶、杀青叶、干毛茶、成品茶等主要环节进行微生物数量及黄曲霉素含量检 测,检测结果为按流程顺序各环节茶叶的菌落总数、大肠菌群、霉菌数量随茶叶 的加工流程往后为显著下降,绝大多数的微生物都会在茶叶的杀青过程中被杀 死。冷泡茶在粉碎包装前增加微波提香杀菌工艺将菌落总数(0.1CFU/g)、大肠 杆菌(0.00003MPN/g)、霉菌(0.0001CFU/g)、黄曲霉素(未检出)含量降低到 了非常低的水平。加工各个环节的茶叶均未有黄曲霉素检出。可见按此工艺生产 的冷泡绿茶产品,微生物卫生质量很高。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及设备选型适合于工 业化生产,加工方式简单,易于产业化,使用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绿茶工业化生产线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书:1-第一提升机,2-高热风杀青机、3-网带冷却机、4-微波 杀青机、5-第一平输机、6-第二提升机、7-第二平输机、8-自动加压揉捻机、9- 振动槽、10-第三提升机、11-解块机、12-第四提升机、13-第三平输机,14-烘干 机,15-炒干机,16-微波干燥杀菌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 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 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包括第一 提升机1,在第一提升机1后依次连接有高热风杀青机2、网带冷却机3、微波 杀青机4、第一平输机5、第二提升机6、第二平输机7、自动加压揉捻机8、振 动槽9、第三提升机10、解块机11、第四提升机12、第三平输机13、烘干机14、 炒干机15及微波干燥杀菌机16;上述设备除炒干机15及微波干燥杀菌机16外 按照流水线输送方向依次排列,并且输送与输入对应。炒干机15及微波干燥杀 菌机16设置在上述装置构成的主生产线一侧,
冷泡绿茶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采摘一芽二叶茶树鲜叶;将采摘的茶树鲜叶进行摊晾处理,摊放 鲜叶时要注意避免鲜叶机械损伤,摊叶厚度为5~10cm,摊放时间为4~10h;
2)杀青:将经过摊晾的茶树鲜叶通过第一提升机1输送至高热风杀青机2 中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320℃;再将杀青后的茶叶经过网带冷却机3后输送 至微波杀青机4中采用微波进行二次杀青,微波杀青的温度为120℃;
3)冷却回潮:将经过二次杀青的茶叶进行摊凉回潮处理,摊叶厚度为5~ 10cm,摊放时间为1~2h;
4)揉捻:将经过摊凉回潮处理的茶叶通过第一平输机5、第二提升机6和 第二平输机7输送至自动加压揉捻机8中,在自动加压揉捻机中进行揉捻,揉捻 过程中,先轻压15min,再重压40min,最后松压15min;
5)解块:揉捻完成后的茶叶在振动槽9中振动然后通过第三提升机10输送 至解块机11中用解块机11将揉捻后成团的茶叶进行分筛;
6)烘干:将解块后的茶叶经第四提升机12和第三平输机13输送至烘干机 14中用毛火烘干至含水率为30~40%,毛火温度为110~120℃,时间5~8min;
7)摊凉:摊凉: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摊凉,摊晾厚度为2~3cm,摊放时间 为30min;
8)瓶炒:将烘干摊凉后的茶叶用炒干机15进行瓶炒提香,提香时间为30min,
9)微波干燥杀菌:将提香后的茶叶通过微波干燥杀菌机16进行微波杀菌, 时间为15s,温度为110℃。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 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 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 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 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 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 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 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 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 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9)

1.一种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包括主生产线,主生产线包括用于运输摊凉后的茶树鲜叶的第一提升机(1),其特征在于:在该第一提升机(1)后依次连接有高热风杀青机(2)、网带冷却机(3)、微波杀青机(4)、自动加压揉捻机(8)、解块机(11)和烘干机(14);所述微波杀青机(4)与自动加压揉捻机(8)之间设有第一平输机(5)、第二提升机(6)和第二平输机(7),所述自动加压揉捻机(8)与解块机(11)之间设有第三提升机(10),所述解块机(11)与烘干机(14)之间设有第四提升机(12)和第三平输机(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振动槽(9),该振动槽(9)设置于自动加压揉捻机(8)和第三提升机(10)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独立于主生产线外的炒干机(15)和微波干燥杀菌机(16)。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平输机(7)位于所述自动加压揉捻机(8)上方,且其平输出口位于自动加压揉捻机(8)上方开口范围内;所述第一平输机(1)通过第二提升机(6)以斜向上的传送方式向第二平输机(7)输送物料。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提升机(10)以斜向上的传送方式将振动槽(9)中的物料输送至解块机(11)上方开口处。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提升机(12)和第三平输机(13)的输送线均按照从前向后呈斜向上的倾斜设置,且第三平输机(13)的前端位于第四提升机(12)的传输出口下方,且第三平输机(13)的倾斜度低于第四提升机(12)。
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的冷泡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摊青:采摘一芽二叶茶树鲜叶;将采摘的茶树鲜叶进行摊晾处理;
2)杀青:将经过摊晾的茶树鲜叶进行杀青处理,杀青温度320℃;再将杀青后的茶叶采用微波进行二次杀青,微波杀青的温度为120℃;
3)冷却回潮:将经过二次杀青的茶叶进行摊凉回潮处理;
4)揉捻:将经过摊凉回潮处理的茶叶在揉捻机中进行揉捻,;
5)解块:用解块机将揉捻后成团的茶叶进行解散;
6)烘干:将解块后的茶叶经毛火烘干至含水率为30~40%,毛火温度为110~120℃,时间5~8min;
7)摊凉:将烘干后的茶叶进行摊凉;
8)瓶炒:将烘干摊凉后的茶叶进行瓶炒提香,提香时间为30min;
9)微波干燥杀菌:将提香后的茶叶进行微波杀菌,时间为15s,温度为110℃。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泡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摊晾处理时摊叶厚度为5~10cm,摊放时间为4~10h;步骤3中摊凉回潮处理时摊叶厚度为5~10cm,摊放时间为1~2h;步骤7)中摊晾厚度为2~3cm,摊放时间为30min。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冷泡绿茶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揉捻过程中,先轻压15min,再重压40min,最后松压15min。
CN201711162757.0A 2017-11-21 2017-11-21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Pending CN10787386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2757.0A CN107873869A (zh) 2017-11-21 2017-11-21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62757.0A CN107873869A (zh) 2017-11-21 2017-11-21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73869A true CN107873869A (zh) 2018-04-06

Family

ID=617778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62757.0A Pending CN107873869A (zh) 2017-11-21 2017-11-21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73869A (zh)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0064A (zh) * 2018-11-04 2019-01-11 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龙须茶的制作方法
CN111466449A (zh) * 2020-03-31 2020-07-31 汕尾陶禅上茶农科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冷泡的炒青莲花山炒绿茶工艺
CN113575707A (zh) * 2021-08-03 2021-11-02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型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3575706A (zh) * 2021-08-03 2021-11-02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3907147A (zh) * 2021-09-14 2022-01-11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重压复揉法的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4557392A (zh) * 2022-04-04 2022-05-31 广西昭平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微波杀青、揉捻装置
CN114916594A (zh) * 2022-05-18 2022-08-19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基于冷揉及冷冻干燥技术的茶叶自动化加工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2270Y (zh) * 2006-01-19 2007-03-28 安徽农业大学 自动加压茶叶揉捻机
CN103340250A (zh) * 2013-07-25 2013-10-09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冷泡绿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4222443A (zh) * 2014-10-14 2014-12-24 杨应怀 一种绞股蓝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97286A (zh) * 2014-11-30 2015-03-11 遵义博信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神生发茶膏及其制作工艺
CN104585377A (zh) * 2015-02-09 2015-05-0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条形名优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5104600A (zh) * 2015-09-21 2015-12-02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CN105285171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务川自治县高原春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红茶分段提香方法
CN205124911U (zh) * 2015-10-09 2016-04-06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茶生产线
CN106035773A (zh) * 2016-07-13 2016-10-26 遵义凤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夏季绿茶加工工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882270Y (zh) * 2006-01-19 2007-03-28 安徽农业大学 自动加压茶叶揉捻机
CN103340250A (zh) * 2013-07-25 2013-10-09 贵州省茶叶研究所 冷泡绿茶的工业化生产方法
CN104222443A (zh) * 2014-10-14 2014-12-24 杨应怀 一种绞股蓝茶的制备方法
CN104397286A (zh) * 2014-11-30 2015-03-11 遵义博信科技咨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安神生发茶膏及其制作工艺
CN104585377A (zh) * 2015-02-09 2015-05-06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条形名优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5104600A (zh) * 2015-09-21 2015-12-02 柳城县国营伏虎华侨农场茶厂 一种炒青绿茶连续化加工生产线及加工方法
CN205124911U (zh) * 2015-10-09 2016-04-06 广东龙岗马山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绿茶生产线
CN105285171A (zh) * 2015-10-26 2016-02-03 务川自治县高原春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功夫红茶分段提香方法
CN106035773A (zh) * 2016-07-13 2016-10-26 遵义凤龙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夏季绿茶加工工艺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170064A (zh) * 2018-11-04 2019-01-11 湖北友花茶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龙须茶的制作方法
CN111466449A (zh) * 2020-03-31 2020-07-31 汕尾陶禅上茶农科文化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冷泡的炒青莲花山炒绿茶工艺
CN113575707A (zh) * 2021-08-03 2021-11-02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球型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3575706A (zh) * 2021-08-03 2021-11-02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3907147A (zh) * 2021-09-14 2022-01-11 蓝鲸鱼(杭州)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重压复揉法的冷泡绿茶及其加工工艺
CN114557392A (zh) * 2022-04-04 2022-05-31 广西昭平县天成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一种绿茶微波杀青、揉捻装置
CN114916594A (zh) * 2022-05-18 2022-08-19 湖北采花茶业有限公司 基于冷揉及冷冻干燥技术的茶叶自动化加工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73869A (zh) 冷泡绿茶工业化生产线及其生产方法
CN103988921B (zh) 一种天然有机绿茶的清洁化生产工艺
CN105394229A (zh) 一种绿茶加工工艺
CN102334567A (zh) 一种绿茶自动化连续制作工艺
CN107467227A (zh) 一种珠形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3621690A (zh) 一种杯泡红茶的生产方法
CN103006787A (zh) 桂花的快速烘焙方法
CN105482955B (zh) 一种稠绵果酒的制备方法
CN102283273B (zh) 一种鲜红枣整果的加工方法
CN107410546A (zh) 一种祁红米砖制作生产线
CN104115957A (zh) 苦荞茶的制作方法
CN104273288A (zh) 一种养心菜加工方法
CN105724679A (zh) 一种铁皮石斛叶酵素茶生产工艺
CN104322722A (zh) 一种采用分段速冷式的绿茶加工工艺
CN107529405A (zh) 一种祁红薏米砖茶的加工制作系统
CN113951345A (zh) 具有红茶色、香、味的桑叶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7006777A (zh) 一种淮山米粉的生产方法
CN105981855A (zh) 一种萝卜干茶的制作方法
CN105029147A (zh) 一种耐烤西瓜皮果酱
CN107361278A (zh) 一种粗粮谷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99276A (zh) 一种纯茶饮料用原料茶的制备方法
CN107788138A (zh) 一种豆腐干嫩化加工方法
CN106937681A (zh) 六堡茶茶饼及其制备工艺
CN109645174A (zh) 一种桔梗茶
CN210076475U (zh) 一种制作九华安茶的生产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