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60031A -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60031A
CN107860031A CN201711044725.0A CN201711044725A CN107860031A CN 107860031 A CN107860031 A CN 107860031A CN 201711044725 A CN201711044725 A CN 201711044725A CN 107860031 A CN107860031 A CN 1078600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or
sensor body
elevating mechanism
control method
ri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472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60031B (zh
Inventor
戴相录
许曼曼
熊遥
季俊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u Midea Smart Kitchen Appliance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4725.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6003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8600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00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60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600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该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本体、与温度传感器本体连接用于驱动温度传感器本体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上升行程的控制系统,该控制方法包括:S1: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当需要上升时,进入S2;S2: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上升;S3: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上升;S4:判断升降结构是否需要下降,当需要下降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下降。该控制方法通过控制温度传感器的上升行程,以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接触紧密,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燃气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嵌入式燃气灶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灶具在燃烧器中央设有一个检测锅具8底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则判断为干烧,停止灶具工作,从而实现灶具的防干烧功能。目前的防干烧温度传感器在安装时通常伸出于灶具燃烧器表面,在放置锅具8后温度传感器内部弹簧被压缩促使温度传感器表面与锅具8底部形成具有一定压力的接触,而温度传感器的下端相对于燃气灶是固定的,如图1所示。
然而,温度传感器的上述安装方式主要有四种缺陷:(1)部分锅具8内凹的锅具8底部使得弹簧的压缩量过小,接触压力较小,导致界面热阻大,不利于快速传热,导致温度测量误差较大;(2)弹簧行程有限,当温度传感器安装偏下时,部分锅具8底部内凹的锅具8不能与温度传感器接触,如图2所示;当温度传感器安装偏上时,部分锅具8底部外凸的锅具8被温度传感器撑起而不能稳定安放,如图3所示;(3)为了使锅具8底部与温度传感器形成良好的接触,在放锅过程中锅具8底部需与温度传感器平行接触并垂直压下,否则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易发生偏斜接触,导致接触面积较小,温度测量误差较大,如图4所示;(4)长期使用后外露温度传感器易发生偏斜,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易发生偏斜接触的概率增加,同时偏斜的温度传感器影响灶具美观。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上升;
步骤S2:判断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运行;
步骤S3:判断所述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下降,当需要下降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下降到燃烧器内部。
本发明所提供的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的上升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和锅具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进而提高检测精度,且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其中,在步骤S3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是否接触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如果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来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
其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来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内管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外端盖相配合;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当所述外端盖触发所述限位开关时。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和限位开关的组合,进一步对控制方法进行了简化,且控制精度高。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内管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导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开关配合的敏感块,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所述导线上的敏感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时。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弹性元件的压缩量和限位开关的组合,进一步对控制方法进行了简化,且控制精度高。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电动机驱动,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以通过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
其中,在步骤S1中,判定所述升降机构需要上升的方式为:所述控制器是否接收到燃气灶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信号,如果接收到,则需要上升,以提高该控制方法的智能化。
其中,如果接收到所述热电势信号,控制器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本体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并判断该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需要上升,以避免用户未坐锅便开火时造成温度传感器本体误上升。
其中,如果接收到所述热电势信号,判断所述热电势信号是否维持预设时间,如果维持预设时间,则需要上升,以避免用户未坐锅便开火时造成温度传感器本体误上升。
其中,在步骤S4中,判定所述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下降的方式为:
S41:控制器接收到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消失;
S42:判断所述升降机构是否处于初始位置;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43;
S43:控制升降机构下降至初始位置,以提高该控制方法的智能化。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通过升降机构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的上升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和锅具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进而提高检测精度,且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燃气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相对锅底发生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在温度传感器伸出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在温度传感器在未伸出情况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本体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的控制系统的限位开关被触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1的流程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2的流程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3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式4的流程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0中的控制系统的限位开关被触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17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8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面板;2:燃烧器;3:锅架;4:开关;5:火盖;6:温度传感器本体;61:内管;62:隔热罩;63:盖部;64:弹性元件;65:限位开关;66:限位筋;67:导线;68:敏感块;7:升降机构;8:锅具;9:控制器;10:热电偶;
7A:升降机构;7A-1:固定支架;7A-2:螺纹杆;7A-3:导向件;7A-4:电动机;7A-5:支撑架;7A-6:限位槽;7A-7:横向凸出部;7A-8:上连杆;7A-9:联轴器;7A-10:螺母;
7B:升降机构;7B-1:固定支架;7B-2:丝杠;7B-3:导向件;7B-4:电动机;7B-5:支撑架;7B-6:限位槽;7B-7:连接部;7B-8:第二齿轮;7B-9:第一齿轮;
7C:升降机构;7C-1:固定支架;7C-2:凸轮;7C-3:导向件;7C-4:电动机;7C-5:支撑架;7C-6:限位槽;7C-7:横向凸出部;7C-8:横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窗体顶端
窗体顶端
如图5所示,燃气灶通常包括面板1、燃烧器2、锅架3、开关4,其中带有防干烧功能的灶具对应的燃烧器2上还包括带有中心通孔的火盖5以及设置在火盖5中心通孔内的温度传感器。其中火盖5可为一圈或者多圈(单个或多个)。在燃气灶不工作时,温度传感器6可经由火盖5的中心通孔降入灶具的内部,如图6所示。在燃气灶工作时,温度传感器可由经由火盖5的中心通孔升出并与锅具8底部接触。如图6所示。
本发明所提供的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本体6,该温度传感器本体6包括中空的内管61以及与内管61对应的外端盖,该外端盖包括隔热罩62和连接于隔热罩62的盖部63,在盖部63上设置有热敏元件,在外端盖与内管6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64。该温度传感器还包括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连接用于驱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升降的升降机构7。此外,该温度传感器还包括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升行程的控制系统,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形成预定的接触压力,即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不同锅底形状的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
根据本发明的温度传感器通过升降机构7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升降量,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上升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不同锅底形状的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即,锅具8和温度传感器本体6之间形成预定的接触压力),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且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实施例1
图7-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其中,温度传感器本体6包括内管61以及与内管61对应的外端盖,该外端盖包括隔热罩62和连接于隔热罩62的盖部63,在盖部63上设置有热敏元件,外端盖与内管6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64,例如弹簧,在内管61内设置有与热敏元件连接的导线(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9(优选MCU控制器)以及用于判断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的判断装置,当判断装置判断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9控制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具体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管61上的限位开关65,当弹性元件64达到预定压缩量时,隔热罩63的下端能够触及限位开关65,该限位开关65与控制器9连接以通过控制器9控制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也就是说,在升降机构7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升降时,限位开关65随着温度传感器本体6一起升降,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时,外端盖停止上升,内管61继续上升,弹性元件64被压缩。随着内管61的上升,外端盖62和内管61相对滑动,当弹性元件62的压缩量达到预定压缩量时,外端盖62的下端触发限位开关65(如图8所示)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本体6之间的接触压力为预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如图9所示,升降机构7A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固定支架7A-1、支撑架7A-5、螺纹杆7A-2以及传动组件,其中,螺纹杆7A-2的轴线呈水平方向,并与支撑架7A-5转动式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与螺纹杆7A-2配合的螺母7A-10和上连杆7A-8,其中上连杆7A-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7A-1和螺母7A-10铰接。
使用时,正向或反向转动螺纹杆7A-2,螺纹杆7A-2的旋转带动与螺纹杆7A-2配合的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上向左或向右移动,螺母7A-10的向左或向右移动带动上连杆7A-8相对转动,上连杆7A-8的相对转动带动固定支架7A-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A-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螺纹杆7A-2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螺纹是反向的,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组件的螺母7A-10分别与螺纹杆7A-2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配合。也就是说,在螺纹杆7A-2的第一段设置有一个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的第二段设置有另一个螺母7A-10,每一个螺母7A-10均铰接一个上连杆7A-8,且每一个上连杆7A-8的上端均与固定支架7A-1铰接。两个上连杆7A-8的长度相同,且两个上连杆7A-8上端的铰接点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并间隔一定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两个传动组件来带动固定支架7A-1上下运动,以保证固定支架7A-1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进而使得与固定支架7A-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体6能够在燃气灶的火盖5的中心通孔内竖直地运动,避免发生倾斜,甚至造成卡死现象。
其中,该固定支架7A-1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具有朝向另一支架单元的拼接面,并于拼接面凹设有一固定槽。两个支架单元的两个固定槽可对应拼接形成用以供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下端适配穿设固定的固定孔。当将温度传感器本体6装配至固定支架时,可方便地通过两个固定槽拼接夹持固定温度传感器的下端,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提高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固定支架7A-1之间的装配方便性。
优选地,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A-6,该限位槽7A-6用以适配收容凸设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下端的限位筋66。通常地,该限位筋66呈环形设置于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下端。该升降机构通过限位槽7A-6与限位筋66的限位配合,可防止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支架产生向下的位移,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燃气灶的火盖5上的固定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还包括下连杆,其中,下连杆的上端与螺母7A-10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燃气灶铰接,下连杆两端的铰接点与该传动组件的上连杆7A-8两端的铰接点关于螺纹杆7A-2的轴线对称设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下连杆,以防止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上左右移动时发生倾斜,避免阻力增加。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燃气灶的火盖5的中心通孔内竖直运动,避免发生倾斜,该升降机构还包括用于为固定支架7A-1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缩进和伸出过程中自动对正,避免温度传感器本体6发生倾斜,造成不美观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该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燃气灶上的导向件7A-3,具体为导向杆,固定支架7A-1上设置有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固定支架7A-1通过该通孔套设在导向杆上。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在固定支架7A-1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A-7,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设置在横向凸出部7A-7上,以降低加工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固定支架7A-1上设置两个上下并排的横向凸出部7A-7,每个横向凸出部7A-7上均设置有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以进一步保证固定支架7A-1的运动方向。此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导向机构。例如在燃气灶上设置有滑轨,在固定支架7A-1上设置有与该滑轨配合的滑块。
此外,为了防止螺纹杆7A-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跳动,优选螺纹杆7A-2的自由端与导向件7A-3转动式连接,即在导向件7A-3的下部设置有与螺纹杆7A-2转动式连接的孔,螺纹杆7A-2通过轴承与导向件7A-3的孔转动式连接。
进一步地,螺纹杆7A-2的转动由电动机7A-4驱动,该电动机7A-4安装在支撑架上,以节省人力。优选地,电动机7A-4通过联轴器7A-9与螺纹杆7A-2连接。
优选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表面涂覆有感温变色材料,以通过颜色变化指示温度传感器本体表面温度,防止操作人员在按压温度传感器本体6时被烫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S1:判断升降机构7是否需要上升;如果需要上升时,进入步骤S2;
步骤S2:驱动升降机构7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升;
步骤S3: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
步骤S4:判断升降机构7是否需要下降,当需要下降时,驱动升降机构7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下降到燃烧器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通过控制升降机构7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升降量,并通过控制系统控制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上升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不同锅底形状的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即,锅具8和温度传感器本体6之间形成预定的接触压力),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且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的步骤S3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是否接触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如果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接触,否则为不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来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是否接触,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以便对于不同锅底形状的锅具8形成预定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接触紧密,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
优选地,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优选地,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外端盖触发限位开关65时。也就是说,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触及锅具8底部,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连接的弹性元件64受到压缩,达到预定压缩量时,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从而保证锅具8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间的接触压力为预设值,即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优选地,控制器9与燃气灶的热电偶10连接,如图10所示,在步骤S1中,判定升降机构7是否需要上升的方式一为:控制器9是否接收到燃气灶的热电偶10所产生的热电势信号,如果接收到热电势信号,则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否则不发送指令。具体地,如图11所示,其包括以下分步骤:
S11:用户坐锅并开火后,热电偶10受热产生热电势;
S12:控制器9接收来自热电偶10的热电势信号;
S13:控制器9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以驱动升降机构7上升。
优选地,控制器9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连接。在步骤S12和S13之间还包括控制器9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本体6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如果该温度达到预设值,则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否则不发送指令(如图12所示)。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检测温度传感器本体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是否达到预设值来判断是否驱动升降机构7上升,以避免用户未坐锅便开火时造成温度传感器本体6误上升。
优选地,如图13所示,在步骤S12和S13之间还包括判断控制器接收到来自热电偶10的热电势信号是否维持预设时间,如果维持预设时间,则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否则不发送指令。本发明所提供的控制方法通过当热电势信号维持预设时间时才驱动升降机构7上升,以避免用户未坐锅便开火时造成温度传感器本体误上升。
进一步地,在步骤S13之前还包括检测限位开关是否被外端盖触发的步骤,如果限位开关65已被触发,则不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如果限位开关65没有被触发,则向升降机构7发送上升指令。
优选地,如图14所示,在步骤S4中,判定升降机构7是否需要下降的方式为:
S41:控制器9接收到热电偶10的热电势信号消失;
S42:判断升降机构7是否处于初始位置;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43,如果升降机构7位于初始位置,则不向升降机构7发送下降指令,
S43:控制升降机构7下降至初始位置。
优选地,该控制方法通过预先设置的初始位置控制温度传感器的下降位置。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上升时,记录电动机接收到的脉冲数量,当温度传感器下降时,向电动机发送所记录的脉冲数,使温度传感器下降到初始位置。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15和图16所示,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管61上的限位开关65,在导线67上设置有敏感块68,当弹性元件64达到预定压缩量时,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8相对应,并触发限位开关68。也就是说,在升降机构7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升降时,限位开关68随着温度传感器本体6一起升降,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时,外端盖停止上升,内管61继续上升,弹性元件64被压缩。随着内管61的上升,导线67在内管61中相对滑动。当相对滑动达到预定值后,固定于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5相对应(如图16所示),从而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7B停止上升,此时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定值,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本体6之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判断,例如通过红外传感器直接检测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
如图17所示,该升降机构7B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固定支架7B-1、支撑架7B-5和丝杠7B-2,该丝杠7B-2的轴线呈竖直方向,并与支撑架7B-5转动式连接;固定支架7B-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固定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B-7,其中横向凸出部7B-7设置有与丝杠7B-2配合的内螺纹。
使用时,转动丝杠7B-2,在丝杠7B-2的转动下带动与丝杠7B-2配合的固定支架7B-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B-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具体地,该升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丝杠7B-2转动的电动机7B-4,以使得丝杠7B-2在电动机7B-4的驱动下进行旋转,从而节省人力。
优选地,支撑架7B-5为U形结构,丝杠7B-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7B-5的两个自由端部转动式连接,以使得该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电动机7B-4固定在U形结构的内部,以使得该升降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此外,该升降机构还包括齿轮传动组件,该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B-9和第二齿轮7B-8,其中第一齿轮7B-9的齿轮轴与电动机7B-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与丝杠7B-2连接。
使用时,电动机7B-4驱动第一齿轮7B-9的齿轮轴转动,通过第一齿轮7B-9和第二齿轮7B-8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转动,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的转动带动丝杠7B-2转动,进而带动与丝杠7B-2配合的固定支架7B-1上下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通过在电动机7B-4和丝杠7B-2之间设置齿轮传动组件,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支架7B-1上下运动的可控性。
与实施例1相似,该升降机构也设置有用于为固定支架7B-1导向的导向件7B-3;此外,固定支架7B-1也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B-6。
在该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5相对应以触发限位开关65时。也就是说,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触及锅具8底部,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连接的弹性元件64受到压缩,达到预设压缩量时,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停止上升,从而保证锅具8与温度传感器本体6间的接触压力为预设值,即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判断,例如通过红外传感器直接检测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18所示,该升降机构7C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固定支架7C-1、凸轮7C-2以及用于支撑凸轮7C-2的支撑架7C-5,固定支架7C-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固定支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滑槽7C-8,凸轮7C-2的自由端与横向滑槽7C-8滑动连接。
使用时,转动凸轮7C-2,在凸轮7C-2的转动下带动与凸轮7C-2配合的固定支架7C-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C-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本体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本体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凸轮7C-2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横向滑槽7C-8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滑动块与凸轮7C-2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加工制造。
在该实施例中,凸轮7C-2的转动由电动机7C-2驱动,该电动机7C-4安装在支撑架7C-5上,以节省人力。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还设置有用于为固定支架7C-1导向的导向件7C-3,在固定支架7C-1上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C-7,在该横向凸出部7C-7上设置有与导向件7C-3配合的通孔。此外,该固定支架7C-1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即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C-6。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与电动机7C-2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定值来控制升降机构7的上升行程。具体地,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底部,当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从而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的接触紧密。
在该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中,当升降机构7通过电动机7C-2驱动时,当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则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即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本体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底部时,电动机7C-2感知输出力矩的变化,当力矩达到预设值时,电动机7C-2停止转动,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本体6与锅具8底部的接触紧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电动机的输出扭矩作为判断条件,以使得该控制方法简单可靠,且控制精度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本体、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上升行程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当需要上升时,进入步骤S2;
步骤S2: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上升;
步骤S3: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上升;
步骤S4:判断所述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下降,当需要下降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本体下降到燃烧器内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3中,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是否接触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如果大于等于所述预设压力,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内管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外端盖相配合;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当所述外端盖触发所述限位开关时。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控制器以及设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内管上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的限位开关,所述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导线上设置有与所述限位开关配合的敏感块,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所述导线上的敏感块触发所述限位开关时。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通过电动机驱动,判断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本体与锅具底部之间接触。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判定所述升降机构需要上升的方式为:所述控制器是否接收到燃气灶的热电偶所产生的热电势信号,如果接收到,则需要上升。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所述热电势信号,控制器接收来自温度传感器本体所检测到的温度信号并判断该温度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需要上升。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接收到所述热电势信号,判断所述热电势信号是否维持预设时间,如果维持预设时间,则需要上升。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4中,判定所述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下降的方式为:
S41:控制器接收到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消失;
S42:判断所述升降机构是否处于初始位置;如果否,则进入步骤S43;
S43:控制升降机构下降至初始位置。
CN201711044725.0A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860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4725.0A CN107860031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4725.0A CN107860031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0031A true CN107860031A (zh) 2018-03-30
CN107860031B CN107860031B (zh) 2019-05-28

Family

ID=6169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4725.0A Active CN107860031B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6003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9609A (zh) * 2021-06-17 2021-08-31 深圳森科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顶升机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432154A (zh) * 2021-06-01 2021-09-24 刘化斌 一种具有防止儿童误操作功能的燃气灶启动保护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513A (ja) * 1990-04-26 1992-01-14 Rinnai Corp 温度センサを備えた調理器
CN202432559U (zh) * 2012-01-13 2012-09-12 王晶华 中炒灶弹簧式防空烧装置
CN202561827U (zh) * 2012-03-08 2012-11-28 扬州嘉华电气有限公司 防干烧燃气灶具
CN205079281U (zh) * 2015-08-05 2016-03-0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式温度传感器
CN205939265U (zh) * 2016-08-03 2017-02-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CN106482175A (zh) * 2016-10-26 2017-03-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24239A (zh) * 2015-09-10 2017-03-22 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瓦斯炉的离锅监控装置及离锅监控方法
CN106969386A (zh) * 2017-03-10 2017-07-21 李明守 一种智能燃气灶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9513A (ja) * 1990-04-26 1992-01-14 Rinnai Corp 温度センサを備えた調理器
CN202432559U (zh) * 2012-01-13 2012-09-12 王晶华 中炒灶弹簧式防空烧装置
CN202561827U (zh) * 2012-03-08 2012-11-28 扬州嘉华电气有限公司 防干烧燃气灶具
CN205079281U (zh) * 2015-08-05 2016-03-09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悬浮式温度传感器
CN106524239A (zh) * 2015-09-10 2017-03-22 台湾樱花股份有限公司 瓦斯炉的离锅监控装置及离锅监控方法
CN205939265U (zh) * 2016-08-03 2017-02-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燃烧器
CN106482175A (zh) * 2016-10-26 2017-03-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6969386A (zh) * 2017-03-10 2017-07-21 李明守 一种智能燃气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2154A (zh) * 2021-06-01 2021-09-24 刘化斌 一种具有防止儿童误操作功能的燃气灶启动保护装置
CN113329609A (zh) * 2021-06-17 2021-08-31 深圳森科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顶升机构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3329609B (zh) * 2021-06-17 2023-04-07 深圳森科智能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顶升机构控制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60031B (zh) 2019-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7209A (zh) 燃气灶及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107676823A (zh)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CN107860031A (zh)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CN105105626A (zh) 一种电压力锅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压力锅
CN106568291A (zh) 冰箱搁物架的升降同步系统
JP2015521921A (ja) 食品調理手順を有するクラムシェルグリル及び方法
CN107692802A (zh) 一种智能烹饪机
CN107510097A (zh) 电子烟及其控制方法
BR112014016964B1 (pt) Dispensador motorizado de material viscoso e método de operar um dispensador
CN207366092U (zh) 燃气灶及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111839238A (zh) 升降机构和烹饪电器
CN20731700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
CN209422654U (zh) 输液监控报警装置
NL1042531B1 (en) Robot for use as an eating aid
CN205391004U (zh) 水壶外置式的饮水机
CN208846495U (zh) 一种燃气灶具支架以及燃气灶具
CN110848748A (zh)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燃气灶
CN205391007U (zh) 水壶外置式的水处理装置
CN217161822U (zh) 一种智能烤箱
CN112178701B (zh) 一种新型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9186328U (zh) 食材烹饪装置的加热系统
WO2000065967A1 (en) Liquid container
CN110848751A (zh) 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燃气灶
CN109008662A (zh) 一种华夫饼机的智能控制方法及华夫饼机
CN213850023U (zh) 一种安全烹饪的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726

Address after: 241000 west side of 3 / F, No.5 office building, new energy and new materials gathering area, Fuzhou Road, Jiangbei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Wuhu Midea intelligent kitchen electricity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528311 Yongan Road, Beijiao Town, Shunde District, Foshan, Guangdong 6

Patentee before: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Ltd.

Patentee before: MIDEA GROUP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