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76823A -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76823A
CN107676823A CN201711047926.6A CN201711047926A CN107676823A CN 107676823 A CN107676823 A CN 107676823A CN 201711047926 A CN201711047926 A CN 201711047926A CN 107676823 A CN107676823 A CN 10767682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sensor
pan
gas
elevating mechanism
cook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792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国�
韩杰
季俊生
余悦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Kitchen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792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7682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768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7682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3/00Stoves or ranges for gaseous fuels
    • F24C3/1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4C3/126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on ra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C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 DETAILS OF DOMESTIC STOVES OR RANGES, OF GENERAL APPLICATION
    • F24C15/00Details
    • F24C15/10Tops, e.g. hot plates; Rings
    • F24C15/107Pan supports or grates there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ing Temperature Or Quantity Of Hea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其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控制系统,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用于采集锅具重量信息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重量传感器连接。本发明所提供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重量传感器来采集锅具重量信息,并根据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来判断是否需要升降机构上升,从而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智能升降,且控制简单,可靠。

Description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厨房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以及上述燃气灶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燃气灶具有防干烧功能的灶具在燃烧器中央设有一个检测锅具8底部温度的温度传感器。当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温度达到预设值时则判断为干烧,停止灶具工作,从而实现灶具的防干烧功能。目通常在燃气灶工作时,温度传感器可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从火盖5的中心通孔升出并与锅具8底部接触,而在燃气灶不工作时,温度传感器6可在升降机构的带动下降入灶具的内部,以起到保护温度传感器的作用。
然而,目前对于温度传感器上升、下降的控制通常比较复杂,且不够智能化。此外,对于温度传感器的上升行程没有进行有效控制,从而使得燃气灶还具有以下缺陷:(1)部分锅具8内凹的锅具底部使得弹簧的压缩量过小,接触压力较小,导致界面热阻大,不利于快速传热,导致温度测量误差较大;(2)上升行程不足时,部分锅具底部内凹的锅具8不能与温度传感器接触,如图1所示;当上升行程过大时,部分锅具底部外凸的锅具8被温度传感器撑起而不能稳定安放,如图2所示;(3)为了使锅具底部与温度传感器形成良好的接触,在放锅过程中锅具底部需与温度传感器平行接触并垂直压下,否则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易发生偏斜接触,导致接触面积较小,温度测量误差较大,如图3所示。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上述燃气灶的控制方法,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其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控制系统,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用于采集锅具重量信息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重量传感器连接,以便根据重量传感器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来控制升降机构进行升降,实现智能控制。
其中,还包括锅支架和承液盘,所述锅支架位于所述承液盘的上方,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承液盘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支撑着所述承液盘以及所述承液盘上方的锅支架,以避免汤汁、油等进入灶具内部,腐蚀重量传感器及其它灶具零部件。
其中,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内管以及与所述内管对应的外端盖,所述外端盖包括隔热罩和连接于所述隔热罩的盖部,在所述盖部上设置有热敏元件,所述外端盖与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内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热敏元件连接的导线。
其中,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判断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的判断装置,当所述判断装置判断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停止上升,以通过控制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来控制温度传感器的上升行程。
其中,所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上的限位开关,当所述弹性元件达到预定压缩量时,所述隔热罩的下端能够触及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限位开关和隔热罩的配合来控制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从而控制升降机构的上升行程。
其中,所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上的限位开关,在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敏感块,当所述弹性元件达到预定压缩量时,所述导线上的敏感块能够触及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以通过限位开关和导线上的敏感块的配合来控制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从而控制升降机构的上升行程。
其中,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电动机,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上升行程,通过控制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来控制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从而控制升降机构的上升行程。。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支撑架、传动组件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轴线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式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和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螺母铰接,以使得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支撑架以及丝杠,所述丝杠轴线呈竖直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转动式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本体,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内螺纹,以使得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凸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凸轮的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本体,所述固定支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凸轮的自由端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连接,以使得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燃气灶的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轨,以使得其结构简单,传动可靠。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当前锅具重量信息,根据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当需要上升时,进入步骤S2;
步骤S2: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上升;
步骤S3:判断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上升;
步骤S4:获取燃气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是否消失,当消失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下降到燃烧器内部。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重量传感器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来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以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智能升降,且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其中,在步骤S1中,当根据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所述升降机构需要上升时,还需要判断燃气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是否存在,当存在时,进入步骤S2,以防止在颠锅等操作时误将温度传感器收起。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提供的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通过重量传感器来采集锅具重量信息,并将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以便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升降机构上升,当需要上升时发送指令给升降机构以控制升降机构将温度传感器升起,从而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智能升降,且控制简单,可靠。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内凹锅底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的外凸锅底被温度传感器顶起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的温度传感器相对锅底发生倾斜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燃气灶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图5中的C部放大图;
图7为图4中的B-B剖视图;
图8为图4中的燃气灶具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具的一种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的控制系统的限位开关被触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具的升降机构的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的燃气灶具的一种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控制系统的限位开关被触发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具的升降机构的另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具的升降机构的再一个优选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锅支架;2:燃烧器;3:面板;4:开关;5:重量传感器;51:支撑杆;52:重量传感器本体;6:温度传感器;61:内管;62:隔热罩;63:盖部;64:弹性元件;65:限位开关;66:限位筋;67:导线;68:敏感块;7:升降机构;8:锅具;9:中央处理器;
7A:升降机构;7A-1:固定支架;7A-2:螺纹杆;7A-3:导向件;7A-4:电动机;7A-5:支撑架;7A-6:限位槽;7A-7:横向凸出部;7A-8:上连杆;7A-9:联轴器;7A-10:螺母;
7B:升降机构;7B-1:固定支架;7B-2:丝杠;7B-3:导向件;7B-4:电动机;7B-5:支撑架;7B-6:限位槽;7B-7:连接部;7B-8:第二齿轮;7B-9:第一齿轮;
7C:升降机构;7C-1:固定支架;7C-2:凸轮;7C-3:导向件;7C-4:电动机;7C-5:支撑架;7C-6:限位槽;7C-7:横向凸出部;7C-8:横向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1
图4至图1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的优选实施例。如图所示,该燃气灶包括面板3、燃烧器2、锅支架1,在燃烧器2上还包括带有中心通孔的火盖以及设置在火盖中心通孔内的温度传感器6。其中火盖可为一圈或者多圈(单个或多个)。该燃气灶还包括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用于驱动温度传感器升降的升降机构7,以及与升降机构7连接用于控制温度传感器6升降的控制系统。在燃气灶不工作时,温度传感器6可在控制系统的控制下通过升降机构经由火盖的中心通孔降入灶具的内部,如图7所示。在燃气灶工作时,温度传感器6可经由火盖的中心通孔升出并与锅具8底部接触。如图8所示。另外,该燃气灶还包括用于采集锅具重量信息的重量传感器5,其中控制系统与重量传感器5连接,以便根据重量传感器5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来控制升降机构7进行升降。
当锅具8放在锅支架3上时,通过重量传感器5来采集锅具重量信息,并将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传递给控制系统,以便控制系统判断是否需要升降机构上升,当需要上升时发送指令给升降机构7以控制升降机构将温度传感器升起,从而实现温度传感器6的智能升降,且控制简单,可靠。
具体地,该燃气灶还包括承液盘4,锅支架1位于承液盘4的上方,重量传感器5位于承液盘4的下方,承液盘4设置有用于重量传感器5的上端陷入其中的凸台41,以使得承液盘4与重量传感器5连接可靠。重量传感器5支撑着承液盘4及承液盘4上方的锅支架1。
使用时,将锅具放置在锅支架1上,以使得锅具的重量通过锅支架1传递给承液盘4,通过位于承液盘4下方的重量传感器5获取锅具的相关重量信息。由于承液盘4上设置有用于重量传感器5的上端陷入其中的凸台41,从而使得承液盘4与重量传感器5连接可靠。由于重量传感器5位于承液盘4的下方,因而不需要在面板3上开孔,从而避免了汤汁、油等进入灶具内部,腐蚀重量传感器5及其它灶具零部件。同时,由于重量传感器5远离高温环境,从而保证了重量传感器5的可靠度。
重量传感器5包括上下位置关系的重量传感器本体52和支撑杆51,其中,支撑杆51固定于重量传感器本体52,支撑杆51的上端设置有陷入凸台41的凸出部,以进一步提高连接的可靠性。需要说明的是,该重量传感器本体52采用压力传感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重量传感器本体52也可以采用其它的形式,例如压敏电阻。
在该实施例中,锅支架1包括底环座和设置在底环座上的4个支脚,每个支脚的底部设置有与凸台41配合的凹槽11,以使得锅支架1和承液盘4之间的连接稳固,同时便于锅支架1的定位。优选4个支脚沿底环座的周向等间隔分布,且锅支架1的轴线与承液盘4的轴线重合,从而保证称重的中心位于锅支架1的轴线上,进而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支脚的数量也可以设置3个,5个等。
在该实施例,每个支脚的底部均对应设置一个重量传感器5,以使得称重的变形中心位于底环座的轴线上,从而提高测量的精确度。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当锅支架1上的支脚的数量为2n个时,其中,n≥2,且2n个支脚沿底环座的周向等间隔分布,此时,可以选取其中的部分支脚对应设置重量传感器5,以使得结构简单,成本降低,但应保证设置有重量传感器5的支脚沿底环座的周向均匀分布。例如支脚的数量为4个,可以在不相邻的两个支脚的底部设置重量传感器5;如果支脚的数量为6个,可以在顺次排列的第一个、第三个和第五个支脚上设置重量传感器5,或者也可以在顺次排列的第一个和第四个支脚上设置重量传感器5。
承液盘4包括盘体42和与盘体42连接的第一折边43,在盘体42的中心设置有用于燃烧器2伸出的孔,第一折边43与盘体42之间设置有集液槽,凸台41位于集液槽内。在该实施例中,凸台41是沿环形离散分布的4个凸台41,这些离散的凸台41分别与一个重量传感器5相对应。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该凸台41也可采用环形,以便于加工,当凸台41采用环形时,重量传感器5的上端均与该环形凸台的不同位置相对应。优选承液盘4采用拉伸工艺一体成型制成。
进一步地,第一折边43的外围还设置有径向向外延伸的水平折边44,以进一步防止汤汁、油等进入灶具内部,腐蚀重量传感器5及其它灶具零部件。优选地,水平折边44的外缘设置有向下延伸的第二折边45,第二折边45的下边缘与面板3之间的间隙为0.5-1mm,以保证承液盘4并没有完全压在面板3上,而是浮动的,从而提高重量传感器5测量的准确度。
此外,面板3和承液盘4之间还设置有防水胶圈,以防止汤汁、油等进入灶具内部,腐蚀重量传感器5及其它灶具零部件。优选防水胶圈的厚度大于面板3和承液盘4之间的间隙,由于收缩性,防水垫圈会紧紧塞住两者间的缝隙,因此,即使承液盘4是浮动的,但是与不带重量传感器5的燃气灶具有同样的防污效果。
如图9和图10所示,温度传感器6包括内管61以及与内管61对应的外端盖,该外端盖包括隔热罩62和连接于隔热罩62的盖部63,在盖部63上设置有热敏元件,外端盖与内管61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64,例如弹簧,在内管61内设置有与热敏元件连接的导线(未示出)。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器9以及用于判断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的判断装置,当判断装置判断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时,中央处理器9控制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具体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管61上的限位开关65,当弹性元件64达到预定压缩量时,隔热罩63的下端能够触及限位开关65,该限位开关65与控制器9连接以通过中央处理器9控制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也就是说,在升降机构7带动温度传感器6升降时,限位开关65随着温度传感器6一起升降,当温度传感器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时,外端盖停止上升,内管61继续上升,弹性元件64被压缩。随着内管61的上升,外端盖62和内管61相对滑动,当弹性元件62的压缩量达到预定压缩量时,外端盖62的下端触发限位开关65(如图8所示)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本体6之间的接触压力为预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如图11所示,升降机构7A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支架7A-1、支撑架7A-5、螺纹杆7A-2以及传动组件,其中,螺纹杆7A-2的轴线呈水平方向,并与支撑架7A-5转动式连接;传动组件包括与螺纹杆7A-2配合的螺母7A-10和上连杆7A-8,其中上连杆7A-8的两端分别与固定支架7A-1和螺母7A-10铰接。
使用时,正向或反向转动螺纹杆7A-2,螺纹杆7A-2的旋转带动与螺纹杆7A-2配合的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上向左或向右移动,螺母7A-10的向左或向右移动带动上连杆7A-8相对转动,上连杆7A-8的相对转动带动固定支架7A-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A-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螺纹杆7A-2包括第一段和与第一段连接的第二段,其中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螺纹是反向的,传动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两个传动组件的螺母7A-10分别与螺纹杆7A-2的第一段和第二段配合。也就是说,在螺纹杆7A-2的第一段设置有一个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的第二段设置有另一个螺母7A-10,每一个螺母7A-10均铰接一个上连杆7A-8,且每一个上连杆7A-8的上端均与固定支架7A-1铰接。两个上连杆7A-8的长度相同,且两个上连杆7A-8上端的铰接点在同一水平方向上,并间隔一定距离。
该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两个传动组件来带动固定支架7A-1上下运动,以保证固定支架7A-1在上下运动过程中不会发生倾斜,进而使得与固定支架7A-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能够在燃气灶的火盖5的中心通孔内竖直地运动,避免发生倾斜,甚至造成卡死现象。
其中,该固定支架7A-1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具有朝向另一支架单元的拼接面,并于拼接面凹设有一固定槽。两个支架单元的两个固定槽可对应拼接形成用以供温度传感器6的下端适配穿设固定的固定孔。当将温度传感器6装配至固定支架时,可方便地通过两个固定槽拼接夹持固定温度传感器的下端,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提高温度传感器6与固定支架7A-1之间的装配方便性。
优选地,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A-6,该限位槽7A-6用以适配收容凸设在温度传感器6下端的限位筋66。通常地,该限位筋66呈环形设置于温度传感器6的下端。该升降机构通过限位槽7A-6与限位筋66的限位配合,可防止温度传感器6在重力的作用下相对固定支架产生向下的位移,从而提高温度传感器6在燃气灶的火盖5上的固定稳定性。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该传动组件还包括下连杆,其中,下连杆的上端与螺母7A-10铰接,下连杆的下端与燃气灶铰接,下连杆两端的铰接点与该传动组件的上连杆7A-8两端的铰接点关于螺纹杆7A-2的轴线对称设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通过设置下连杆,以防止螺母7A-10在螺纹杆7A-2上左右移动时发生倾斜,避免阻力增加。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温度传感器6在燃气灶的火盖5的中心通孔内竖直运动,避免发生倾斜,该升降机构还包括用于为固定支架7A-1导向的导向机构,以使得温度传感器6在缩进和伸出过程中自动对正,避免温度传感器6发生倾斜,造成不美观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该导向机构包括设置在燃气灶上的导向件7A-3,具体为导向杆,固定支架7A-1上设置有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固定支架7A-1通过该通孔套设在导向杆上。优选地,为了便于加工,在固定支架7A-1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A-7,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设置在横向凸出部7A-7上,以降低加工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其它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在固定支架7A-1上设置两个上下并排的横向凸出部7A-7,每个横向凸出部7A-7上均设置有与导向件7A-3滑动连接的通孔,以进一步保证固定支架7A-1的运动方向。此外,也可以采用其它类型的导向机构。例如在燃气灶上设置有滑轨,在固定支架7A-1上设置有与该滑轨配合的滑块。
此外,为了防止螺纹杆7A-2在转动过程中发生跳动,优选螺纹杆7A-2的自由端与导向件7A-3转动式连接,即在导向件7A-3的下部设置有与螺纹杆7A-2转动式连接的孔,螺纹杆7A-2通过轴承与导向件7A-3的孔转动式连接。
进一步地,螺纹杆7A-2的转动由电动机7A-4驱动,该电动机7A-4安装在支撑架上,以节省人力。优选地,电动机7A-4通过联轴器7A-9与螺纹杆7A-2连接。
优选温度传感器6的表面涂覆有感温变色材料,以通过颜色变化指示温度传感器表面温度,防止操作人员在按压温度传感器6时被烫伤。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具有上述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步骤S1:获取当前锅具重量信息,根据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当需要上升时,进入步骤S2;获取当前锅具重量信息例如包括:锅具当前重量与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比值、锅具重量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等。例如锅具当前重量是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三分之一,锅具重量在距离当前时刻的一段时间内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步骤S2: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上升;
步骤S3:判断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上升;
步骤S4:获取燃气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是否消失,当消失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6下降到燃烧器2内部。也就是说,当灶具熄火时,中央处理器9发送指令给升降机构7,通过控制升降机构7下降将温度传感器收起,然后再关闭燃气阀。而当重物锅具被拿离开锅支架时,温度传感器并不会被收起,以防止在颠锅等操作时误将温度传感器收起。
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通过根据重量传感器所采集的锅具重量信息来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以实现温度传感器的智能升降,且控制方法简单,可靠。
优选地,中央处理器9与燃气灶的热电偶10连接,在步骤S1中,当根据所获取的锅具重量信息确定升降机构7需要上升时,还需要判断燃气灶的热电偶是否产生热电势信号,以防止在未开火的情况下温度传感器6误上升。
在步骤S3中,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是否接触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如果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则认为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接触,否则为不接触。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来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是否接触,从而控制温度传感器的升降量,以便对于不同锅底形状的锅具8形成预定的接触压力,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接触紧密,进而提高检测的精度。
优选地,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温度传感器6的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优选地,判断温度传感器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当温度传感器6的外端盖触发限位开关65时。也就是说,当温度传感器6触及锅具8底部,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的弹性元件64受到压缩,达到预定压缩量时,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从而保证锅具8与温度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预设值,即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此外,该控制方法还可以根据温度传感器6所获取的当前锅底温度信息以及重量传感器5所获取的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干烧条件。
例如,可以根据锅底当前温度以及锅具当前重量与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比值这两个条件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干烧条件。
又如,可以根据锅底当前温度、锅具当前重量与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比值,以及锅具重量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这三个条件共同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干烧条件。
又如,还根据锅底温度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锅具当前重量与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比值,以及锅具重量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这三个条件共同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干烧条件。
又如,较为优选地,还可以根据锅底当前温度以及锅底温度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以及,锅具当前重量与锅具未加热前初始重量的比值以及锅具重量在当前时刻之前且以当前时刻为终点时间点的一指定时长的时间段内的变化趋势这四个条件共同判断当前是否满足干烧条件。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由于采用了锅底温度和锅具重量双重判断标准,故相对于现有技术单靠温度信息或单靠重量信息判断锅内是否发生干烧的方案,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效降低对锅内干烧情况的误判、漏判。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12和图13所示,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内管61上的限位开关65,在导线67上设置有敏感块68,当弹性元件64达到预定压缩量时,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8相对应,并触发限位开关68。也就是说,在升降机构7带动温度传感器6升降时,限位开关68随着温度传感器6一起升降,当温度传感器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时,外端盖停止上升,内管61继续上升,弹性元件64被压缩。随着内管61的上升,导线67在内管61中相对滑动。当相对滑动达到预定值后,固定于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5相对应,从而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7B停止上升,此时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定值,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本体6之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判断,例如通过红外传感器直接检测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
如图14所示,该升降机构7B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支架7B-1、支撑架7B-5和丝杠7B-2,该丝杠7B-2的轴线呈竖直方向,并与支撑架7B-5转动式连接;固定支架7B-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固定支架本体上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B-7,其中横向凸出部7B-7设置有与丝杠7B-2配合的内螺纹。
使用时,转动丝杠7B-2,在丝杠7B-2的转动下带动与丝杠7B-2配合的固定支架7B-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B-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具体地,该升降机构还包括用于驱动丝杠7B-2转动的电动机7B-4,以使得丝杠7B-2在电动机7B-4的驱动下进行旋转,从而节省人力。
优选地,支撑架7B-5为U形结构,丝杠7B-2的两端分别与支撑架7B-5的两个自由端部转动式连接,以使得该升降机构结构简单。在这种情况下,优选电动机7B-4固定在U形结构的内部,以使得该升降机构结构紧凑,占用空间小。
此外,该升降机构还包括齿轮传动组件,该齿轮传动组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齿轮7B-9和第二齿轮7B-8,其中第一齿轮7B-9的齿轮轴与电动机7B-4的输出轴连接,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与丝杠7B-2连接。
使用时,电动机7B-4驱动第一齿轮7B-9的齿轮轴转动,通过第一齿轮7B-9和第二齿轮7B-8的啮合,带动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转动,第二齿轮7B-8的齿轮轴的转动带动丝杠7B-2转动,进而带动与丝杠7B-2配合的固定支架7B-1上下移动。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通过在电动机7B-4和丝杠7B-2之间设置齿轮传动组件,从而进一步提高固定支架7B-1上下运动的可控性。
与实施例1相似,该升降机构也设置有用于为固定支架7B-1导向的导向件7B-3;此外,固定支架7B-1也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B-6。
在该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中,判断温度传感器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的方式为:导线67上的敏感块68与限位开关65相对应以触发限位开关65时。也就是说,当温度传感器6触及锅具8底部,与温度传感器6连接的弹性元件64受到压缩,达到预设压缩量时,触发限位开关65使升降机构停止上升,从而保证锅具8与温度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预设值,即保证温度传感器与锅具8底部接触紧密。
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温度传感器6的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也可以采用其它的方式来判断,例如通过红外传感器直接检测弹性元件64的压缩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如图15所示,该升降机构7C包括用于固定温度传感器6的固定支架7C-1、凸轮7C-2以及用于支撑凸轮7C-2的支撑架7C-5,固定支架7C-1包括固定支架本体,固定支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滑槽7C-8,凸轮7C-2的自由端与横向滑槽7C-8滑动连接。
使用时,转动凸轮7C-2,在凸轮7C-2的转动下带动与凸轮7C-2配合的固定支架7C-1上下移动,从而带动与固定支架7C-1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上下移动,因此,根据本发明的升降机构能够带动温度传感器6上下运动,因而加大了温度传感器6的行程,以使得温度传感器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在该实施例中,凸轮7C-2的自由端设置有与横向滑槽7C-8滑动配合的滑动块,滑动块与凸轮7C-2采用可拆卸式连接,以便于加工制造。
在该实施例中,凸轮7C-2的转动由电动机7C-2驱动,该电动机7C-4安装在支撑架7C-5上,以节省人力。
在该实施例中,同样还设置有用于为固定支架7C-1导向的导向件7C-3,在固定支架7C-1上设置有横向凸出部7C-7,在该横向凸出部7C-7上设置有与导向件7C-3配合的通孔。此外,该固定支架7C-1的结构与实施例1的结构,即包括两个呈分体设置的支架单元,每一支架单元于固定槽内设有限位槽7C-6。
在该实施例中,控制系统包括与电动机7C-2连接的控制器,该控制器根据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定值来控制升降机构7的上升行程。具体地,温度传感器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底部,当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控制器控制电动机停止转动,从而使升降机构7停止上升,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的接触紧密。
在该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中,当升降机构7通过电动机7C-2驱动时,当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达到预设值时,则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即判断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是否大于等于预设压力的方式为:判断电动机7C-2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如果达到预设值,则认为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之间形成的接触压力大于等于预设压力。具体地,当温度传感器6在上升过程中触及锅具8底部时,电动机7C-2感知输出力矩的变化,当力矩达到预设值时,电动机7C-2停止转动,以实现锅具8与传感器6间的接触压力为一定值,从而保证温度传感器6与锅具8底部的接触紧密。根据本发明的控制方法通过采用电动机的输出扭矩作为判断条件,以使得该控制方法简单可靠,且控制精度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为了描述的简要,在本实施例的描述过程中,不再描述与实施例1相同的技术特征,仅说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
该升降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曲柄滑轨机构的滑块与温度传感器6的下端连接,具体地,与温度传感器6的内管61连接,在燃气灶的主体上设置有与滑块配合的滑轨,其中曲柄滑块机构的曲柄用作主动件。
使用时,通过曲柄的转动来带动与曲柄连接的滑块上下运动,进而带动与滑块连接的温度传感器6上下运动,以加大温度传感器6的行程,从而使得温度传感器6和锅具8底部能够始终接触紧密,避免了传统温度传感器因行程不足造成的外凸锅具8底部被温度传感器顶起、内凹锅具8底部接触不到温度传感器的现象。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3)

1.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包括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温度传感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升降机构,以及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用于控制所述温度传感器升降的控制系统,所述燃气灶还包括用于采集锅具重量信息的重量传感器,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重量传感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锅支架和承液盘,所述锅支架位于所述承液盘的上方,所述重量传感器位于所述承液盘的下方,所述重量传感器支撑着所述承液盘以及所述承液盘上方的锅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温度传感器包括内管以及与所述内管对应的外端盖,所述外端盖包括隔热罩和连接于所述隔热罩的盖部,在所述盖部上设置有热敏元件,所述外端盖与所述内管之间设置有弹性元件,所述内管内设置有与所述热敏元件连接的导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用于判断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是否达到预设值的判断装置,当所述判断装置判断所述弹性元件的压缩量达到预设值时,所述控制系统控制所述升降机构停止上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上的限位开关,当所述弹性元件达到预定压缩量时,所述隔热罩的下端能够触及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内管上的限位开关,在所述导线上设置有敏感块,当所述弹性元件达到预定压缩量时,所述导线上的敏感块能够触及所述限位开关,所述限位开关与所述控制系统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升降机构的电动机,所述控制系统与所述电动机连接,所述控制系统根据所述电动机的输出扭矩是否达到预设值来控制所述升降机构的上升行程。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支撑架、传动组件以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轴线呈水平方向,并与所述支撑架转动式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所述螺纹杆配合的螺母和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固定支架和所述螺母铰接。
9.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支撑架以及丝杠,所述丝杠轴线呈竖直方向的丝杠,所述丝杠与所述支撑架转动式连接,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本体,所述固定支架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设置有与所述丝杠配合的内螺纹。
10.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用于固定所述温度传感器的固定支架、凸轮以及用于支撑所述凸轮的支撑架,所述固定支架包括固定支架本体,所述固定支架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横向滑槽,所述凸轮的自由端与所述横向滑槽滑动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燃气灶,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为曲柄滑块机构,所述曲柄滑块机构的滑块与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下端连接,在所述燃气灶的主体上设置有与所述滑块配合的滑轨。
12.一种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当前锅具重量信息,根据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升降机构是否需要上升;当需要上升时,进入步骤S2;
步骤S2:驱动升降机构上升,以带动温度传感器上升;
步骤S3:判断温度传感器与锅具底部是否接触,如果接触,则升降机构停止上升;
步骤S4:获取燃气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是否消失,当消失时驱动升降机构下降,以带动温度传感器下降到燃烧器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中,当根据当前锅具重量信息判断所述升降机构需要上升时,还需要判断燃气灶的热电偶的热电势信号是否存在,当存在时,进入步骤S2。
CN201711047926.6A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Pending CN10767682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7926.6A CN107676823A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7926.6A CN107676823A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76823A true CN107676823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439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7926.6A Pending CN107676823A (zh) 2017-10-31 2017-10-31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76823A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69044A (zh) * 2018-05-21 2018-08-3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灶台
CN108488840A (zh) * 2018-02-24 2018-09-04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17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54402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5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4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7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9059061A (zh) * 2018-06-22 2018-12-21 海底捞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功率调节方法及炉具
CN109084340A (zh) * 2018-09-25 2018-12-25 南京英维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智能燃气灶及平衡控制方法
CN109579080A (zh) * 2018-11-19 2019-04-05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锅具识别功能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7841A (en) * 1979-02-14 1980-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cooking appliance
JPH08135976A (ja) * 1994-11-14 1996-05-31 Tokyo Gas Co Ltd ガスコンロ
CN1641268A (zh) * 2004-01-04 2005-07-20 黄卫华 一种炉具制造技术
CN201715573U (zh) * 2010-05-11 2011-01-19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称重燃气灶
CN102080837A (zh) * 2010-04-07 2011-06-01 王曙光 被加热食品重量计量数控智能节能装置
CN105674347A (zh) * 2016-03-25 2016-06-15 浙江潮邦厨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联动装置
CN106482175A (zh) * 2016-10-26 2017-03-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N206146547U (zh) * 2016-08-26 2017-05-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带隔套的离锅检测温度传感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5107841A (en) * 1979-02-14 1980-08-19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Heat cooking appliance
JPH08135976A (ja) * 1994-11-14 1996-05-31 Tokyo Gas Co Ltd ガスコンロ
CN1641268A (zh) * 2004-01-04 2005-07-20 黄卫华 一种炉具制造技术
CN102080837A (zh) * 2010-04-07 2011-06-01 王曙光 被加热食品重量计量数控智能节能装置
CN201715573U (zh) * 2010-05-11 2011-01-19 中山华帝燃具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称重燃气灶
CN105674347A (zh) * 2016-03-25 2016-06-15 浙江潮邦厨具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灶的联动装置
CN206146547U (zh) * 2016-08-26 2017-05-03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带隔套的离锅检测温度传感器
CN106482175A (zh) * 2016-10-26 2017-03-08 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温度传感器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Cited B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488840A (zh) * 2018-02-24 2018-09-04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488840B (zh) * 2018-02-24 2020-06-02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469044A (zh) * 2018-05-21 2018-08-31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燃烧器和灶台
CN109059061A (zh) * 2018-06-22 2018-12-21 海底捞控股有限公司 加热功率调节方法及炉具
CN108954407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4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5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02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17A (zh) * 2018-06-27 2018-12-07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8954402B (zh) * 2018-06-27 2022-09-20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灶具
CN108954417B (zh) * 2018-06-27 2023-05-26 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防干烧电磁炉及其控制方法
CN109084340A (zh) * 2018-09-25 2018-12-25 南京英维尔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自平衡智能燃气灶及平衡控制方法
CN109579080A (zh) * 2018-11-19 2019-04-05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锅具识别功能的灶具及其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76823A (zh) 具有升降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燃气灶及其控制方法
CN107607209A (zh) 燃气灶及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105105626B (zh) 一种电压力锅控制方法、控制器及电压力锅
CN110118367A (zh) 一键式智能烹饪燃气灶
CN107692812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
CN109945259B (zh) 用于油烟机和灶具联动的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N107860031A (zh) 一种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控制方法
CN109213006A (zh) 烹饪器具的控制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9695902B (zh) 烹饪器具及其防干烧控制方法和装置
CN207366092U (zh) 燃气灶及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
CN209966067U (zh) 烹饪器具
CN209540951U (zh) 燃气灶
CN207317002U (zh) 一种用于燃气灶嵌入式防干烧温度传感器的升降机构
CN102705877B (zh) 无触点输出燃气阀阀杆转动角度电信号的燃气灶
CN107191981A (zh) 设有活动蒸汽检测装置的电热炉具
CN209661304U (zh) 烹饪器具
CN108065761A (zh) 锅盖角位移位置检测方法及炊具
CN208709304U (zh) 一种锅具
CN203088698U (zh) 一种全自动电煮面锅
CN206919082U (zh) 设有活动蒸汽检测装置的电热炉具
CN206120099U (zh) 一种智能油炸锅
CN213850023U (zh) 一种安全烹饪的烹饪器具
CN107853339A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无烟烧烤箱
CN205507577U (zh) 智能化烹调火力控制系统
CN111981541A (zh) 一种吸油烟机的运行控制方法及吸油烟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