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9661304U - 烹饪器具 - Google Patents

烹饪器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9661304U
CN209661304U CN201822272135.XU CN201822272135U CN209661304U CN 209661304 U CN209661304 U CN 209661304U CN 201822272135 U CN201822272135 U CN 201822272135U CN 209661304 U CN209661304 U CN 20966130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cooking apparatus
sensing device
temperature sensing
output shaf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22272135.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礼发
马二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aoxing Supor Domestic Electrical Applian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22272135.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966130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966130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966130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于煲体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感温装置,用以检测内锅的温度,感温装置能够向外发送温度信号;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感温装置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内锅的不同位置的温度;控制装置,与感温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温度信号,并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能够有效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反馈内锅整体温度不准确的问题。

Description

烹饪器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小家电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烹饪器具。
背景技术
现有电压力锅一般包括外锅、位于外锅内的内锅、设置于所述内锅底部的加热装置以及用以测量锅底温度情况的测温装置。由于只能检测锅底部温度或锅内温度,不能实际反馈锅体其他部位的温度情况,容易发生其他部位温度超过限定温度值的情况,使得其他结构件高温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烹饪器具,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烹饪器具的感温装置反馈内锅整体温度不准确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烹饪器具,包括:锅体,包括煲体以及设置于煲体内的内锅,内锅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感温装置,用以检测内锅的温度,感温装置能够向外发送温度信号;第一驱动装置,驱动感温装置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内锅的不同位置的温度;控制装置,与感温装置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温度信号,并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控制装置能够获得内锅在时间段内的温度平均值,并能够根据温度平均值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连接输出轴与感温装置。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杆,输出轴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感温装置设置于第一传动杆,感温装置能够绕输出轴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装置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传动杆,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感温装置,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齿轮或第一齿条以使感温装置能够沿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进一步地,第一传动装置包括第二传动杆,第二传动杆与输出轴配合,且第二传动杆能够相对于输出轴移动,感温装置设置于第二传动杆。
进一步地,第二传动杆包括传动杆本体以及设置于传动杆本体上的第二齿条,输出轴包括输出轴本体以及套设于输出轴本体上的第二齿轮。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转轴,可枢转地设置于煲体;第一传动装置,连接转轴与感温装置,以使感温装置能够绕转轴转动;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与转轴,以使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通过第二传动装置驱动转轴转动。
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第二传动装置为套设于输出轴与转轴上的皮带轮,或者,转轴与输出轴上均设置有轮齿,第二传动装置为连接在转轴的轮齿与输出轴的轮齿之间的齿轮机构。
进一步地,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煲体底部的底座,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于煲体上或底座上。
进一步地,煲体包括保温罩以及位于保温罩外的外壳,保温罩上设置有用以避让感温装置的避让口,感温装置包括感温探头,其中,感温探头抵接于内锅以测量内锅的温度,或者,感温探头为红外感温探头。
应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感温装置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内锅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以判断内锅整体的温度情况,避免内锅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一的感温装置位于第一位置时的剖视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的烹饪器具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图1的感温装置位于第二位置时的烹饪器具的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4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烹饪器具的实施例四的剖视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锅体;11、煲体;111、保温罩;112、外壳;113、避让口;12、内锅;13、底座;20、感温装置;30、第一驱动装置;31、输出轴;40、第一传动装置;50、转轴;60、皮带轮;70、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如图1和图3所示,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包括:锅体10、感温装置20、第一驱动装置30以及控制装置。其中,锅体10包括煲体11以及设置于煲体11内的内锅12,内锅12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感温装置20用以检测内锅12的温度,感温装置20能够向外发送温度信号。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感温装置20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内锅12的不同位置的温度。控制装置与感温装置20电连接,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温度信号,并能够根据温度信号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应用实施例一的技术方案,第一驱动装置30能够驱动感温装置20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的内锅12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以判断内锅12整体的温度情况,避免内锅12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能够获得上述一段时间内的内锅12的平均温度,并根据平均温度判断内锅12整体的温度情况并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上述结构能够精确地反馈内锅12其他部位的实际温度情况,避免内锅12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不采用平均温度判断内锅12整体的温度情况,可以通过将多个位置的温度带入其他优化后的算法内以得到尽可能贴近锅内实际温度的温度值。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一中,烹饪时间被分隔为m个时间段,感温装置20的移动轨迹上设有n个点,感温装置20能够测量在m个时间段中的任意时间段内的每个点的温度,每个时间段具有相应的每个时间段的平均温度,如果测得某一时间段内的平均温度大于预设温度的话,则表示内锅12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控制装置能够相应调整加热功率或加热时间以降低平均温度,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驱动装置30包括输出轴31,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一传动装置40,连接输出轴31与感温装置20。上述结构能够增加感温装置20的测量范围,能够更精确地获得内锅12其他部位的实际温度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烹饪器具的工作策略,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第一传动装置40包括第一传动杆,输出轴31与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感温装置20设置于第一传动杆,感温装置20能够绕输出轴31转动。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输出轴31与第一传动杆的第一端固定连接,感温装置20与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当输出轴31转动时,第一传动杆绕输出轴31转动,由于感温装置20与第一传动杆的第二端固定连接,因此感温装置20也能够绕输出轴31转动。在上述结构中,感温装置20的运动轨迹为以感温装置20的轴线至输出轴31的轴线之间的距离为半径的圆弧。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结构中,如果想进一步增加感温装置20的测量范围,可以通过增加第一传动杆的长度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感温装置20包括图1中的第一位置以及图3中的第二位置,感温装置20在第一驱动装置30的驱动下能够在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之间切换。下面以感温装置20初始位置为第一位置为例进行说明,当烹饪器具工作第一个时间段后,感温装置20由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控制装置获得了第一时间段内n个点的温度的平均值。如果该平均值大于预设温度的话,则控制装置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以降低内锅的温度。接着烹饪器具进入第二个时间段,当烹饪器具工作第二个时间段后,感温装置20由第二位置切换至第一位置,控制装置获得了第二时间段内n个点的温度的平均值。如果该平均值大于预设温度的话,则控制装置控制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以降低内锅的温度。以此类推,直到烹饪器具工作第m个时间段、完成烹饪程序为止。上述烹饪结构和烹饪方式能够精确控温,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如图1和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煲体11底部的底座13,第一驱动装置30设置于煲体11上。上述结构简单,易于装配。此外,上述结构使得第一驱动装置30与内锅12的侧壁距离较近,进而减小了第一传动装置40的尺寸,进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如图1至图3所示,在实施例一中,感温装置20包括抵接于内锅12上的感温探头,煲体11包括保温罩111以及位于保温罩111外的外壳112,保温罩111上设置有用以避让感温探头的避让口113。具体地,在实施例一中,避让口113为圆弧形的避让槽,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对整个保温罩的性能影响小。
实施例二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第一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具体地,在实施例二中,第一传动装置4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图中未示出),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中的一个设置于第一传动杆,第一齿轮与第一齿条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感温装置20,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第二驱动装置驱动第一齿轮或第一齿条以使感温装置20能够沿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上述结构使得感温装置20既能够绕输出轴31进行周向转动,又能够沿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进行径向移动。上述结构使得测量范围更大,因此能够进一步精确地反馈内锅12其他部位的实际温度情况,避免内锅12出现局部温度过高的情况,从而避免烹饪器具内的部件高温损坏,保证烹饪器具的使用寿命。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实施例二的感温装置20既能够绕输出轴31进行周向转动,又能够沿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进行径向移动。因此感温装置20的移动路径不限圆弧曲线,还可以为直线或其他形状的曲线。
在实施例二中,避让口113为扇形的避让槽,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
实施例三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第一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在实施例三中,第一传动装置40包括第二传动杆(图中未示出),第二传动杆与输出轴31配合,且第二传动杆能够相对于输出轴31移动,感温装置20设置于第二传动杆。上述结构使得感温装置20的运动轨迹呈一条直线,缩短感温装置20运动的路程,降低电耗。
在实施例三中,避让口113为直槽,上述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且对整个保温罩的性能影响小。
在实施例三中,第二传动杆包括传动杆本体以及设置于传动杆本体上的第二齿条,输出轴31包括输出轴本体以及套设于输出轴本体上的第二齿轮。当输出轴31转动时,第二齿轮随之转动,第二齿轮与第二齿条啮合以驱动第二传动杆移动。由于感温装置20设置于第二传动杆。因此感温装置20能够与第二传动杆一同移动。
在实施例三中,烹饪器具还包括限位结构,以使传动杆本体能够沿预定方向移动。
实施例四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传动装置。具体地,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转轴50,转轴50可枢转地设置于煲体11。第一传动装置40连接转轴50与感温装置20,以使感温装置20能够绕转轴50转动。第二传动装置连接第一驱动装置30与转轴50,以使第一驱动装置30能够通过第二传动装置驱动转轴50转动。上述结构具有能够精确地反馈内锅12其他部位的实际温度情况的优点外,还使得第一驱动装置30的设置位置灵活。
优选地,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中,烹饪器具还包括:设置于煲体11底部的底座13,第一驱动装置30设置于底座13上。上述结构使得第一驱动装置30能够设置在位于内锅12的侧壁较远的底座上,不必外露,不用破坏煲体11的外观,一方面便于清洁,另一方面将第一驱动装置30设置于内部使得第一驱动装置30不会与外部的灰尘水汽直接接触,从而提高了第一驱动装置30的使用寿命。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中,第一驱动装置包括输出轴31,第二传动装置为套设于输出轴31与转轴50上的皮带轮60。具体地,当输出轴31转动时,皮带轮60随之转动,皮带轮60将带动与其配合的转轴50转动,转轴50再带动感温装置20绕其转动,最终实现感温装置20测量内锅12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上述传动形式简单,成本低,且可靠性高。
如图4所示,在实施例四中,烹饪器具还包括支架70,支架70支撑第一驱动装置30。
实施例五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第二传动装置的具体结构,具体地,在实施例五中,转轴50与输出轴31上均设置有轮齿(图中未示出),第二传动装置为连接在转轴50的轮齿与输出轴31的轮齿之间的齿轮机构。具体地,当输出轴31转动时,输出轴31上的轮齿将带动齿轮机构转动,齿轮机构将驱动力传递至转轴50以使转轴50自转。转轴50再带动感温装置20绕其转动,最终实现感温装置20测量内锅12的不同位置的温度。上述传动形式简单,可靠性高。
实施例六的烹饪器具与实施例一的烹饪器具的区别在于感温装置20的具体结构。具体地,在实施例六中,感温装置20的感温探头为红外感温探头(图中未示出)。上述结构使得感温装置20不必直接与内锅贴合,降低了装配难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施例六中,红外感温装置可以仅能测量一个点的温度,通过第一传动装置40驱动红外感温装置以一预定轨迹移动,以实现多点测量的目的。还可以是红外感温装置能够测量一个范围内的温度,第一驱动装置直接驱动红外感温装置360°转动以进一步精确地反馈内锅12其他部位的实际温度情况。
在实施例六中,避让口为孔状,上述结构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小增加感温装置对保温罩性能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包括煲体(11)以及设置于所述煲体(11)内的内锅(12),所述内锅(12)用以盛放待烹饪的食物;
感温装置(20),用以检测所述内锅(12)的温度,所述感温装置(20)能够向外发送温度信号;
第一驱动装置(30),驱动所述感温装置(20)移动或转动以检测在一个时间段内所述内锅(12)的不同位置的温度;
控制装置,与所述感温装置(20)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接收所述温度信号,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信号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能够获得所述内锅(12)在所述时间段内的温度平均值,并能够根据所述温度平均值控制所述烹饪器具的工作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包括输出轴(31),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第一传动装置(40),连接所述输出轴(31)与所述感温装置(2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包括第一传动杆,所述输出轴(31)与所述第一传动杆固定连接,所述感温装置(20)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感温装置(20)能够绕所述输出轴(31)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还包括相互配合的第一齿轮以及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中的一个设置于所述第一传动杆,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中的另一个设置于所述感温装置(20),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第二驱动装置,所述第二驱动装置驱动所述第一齿轮或所述第一齿条以使所述感温装置(20)能够沿所述第一传动杆的延伸方向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动装置(40)包括第二传动杆,所述第二传动杆与所述输出轴(31)配合,且所述第二传动杆能够相对于所述输出轴(31)移动,所述感温装置(20)设置于所述第二传动杆。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传动杆包括传动杆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传动杆本体上的第二齿条,所述输出轴(31)包括输出轴本体以及套设于所述输出轴本体上的第二齿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
转轴(50),可枢转地设置于所述煲体(11);
第一传动装置(40),连接所述转轴(50)与所述感温装置(20),以使所述感温装置(20)能够绕所述转轴(50)转动;
第二传动装置,连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与所述转轴(50),以使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能够通过所述第二传动装置驱动所述转轴(50)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30)包括输出轴(31),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套设于所述输出轴(31)与所述转轴(50)上的皮带轮(60),或者,所述转轴(50)与所述输出轴(31)上均设置有轮齿,所述第二传动装置为连接在所述转轴(50)的轮齿与所述输出轴(31)的轮齿之间的齿轮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11)包括保温罩(111)以及位于所述保温罩(111)外的外壳(112),所述保温罩(111)上设置有用以避让所述感温装置(20)的避让口(113),所述感温装置(20)包括感温探头,其中,所述感温探头抵接于所述内锅(12)以测量所述内锅(12)的温度,或者,所述感温探头为红外感温探头。
CN201822272135.XU 2018-12-29 2018-12-29 烹饪器具 Active CN20966130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135.XU CN209661304U (zh) 2018-12-29 2018-12-29 烹饪器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22272135.XU CN209661304U (zh) 2018-12-29 2018-12-29 烹饪器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9661304U true CN209661304U (zh) 2019-11-22

Family

ID=685645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2272135.XU Active CN209661304U (zh) 2018-12-29 2018-12-29 烹饪器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966130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154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87154A (zh) * 2021-07-23 2021-11-02 广东美的厨房电器制造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53056A1 (zh) 温度探针、烹饪器具及加热控制方法
CN201207144Y (zh) 电加热炊具的压力与温度测控装置
ES2513615T3 (es) Máquina de cocina con un recipiente de agitación
JPH02309132A (ja) 調理装置
CN107411540A (zh) 锅具、电磁炉、炉具总成和信息指示方法
KR102066762B1 (ko) 조리 기구 및 그 실시 방법
CN105953273B (zh) 烹饪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BR112015021654B1 (pt) método de operação de uma zona de cozinhar de um aparelho de cozinhar, unidade de controle e aparelho de cozinhar
CN206120079U (zh) 烹饪器具
EP2768361A1 (en) Method for indirect food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CN209661304U (zh) 烹饪器具
JP2019088880A (ja) ロータリー式炒め・焙煎装置
CN208463612U (zh) 一种基于蓝牙控制的电炊具
US3511167A (en) Cooking oven
CN203964059U (zh) 微波炉
CN210227787U (zh) 一种烹饪设备
CN212081350U (zh) 抽油烟机及集成灶
CN207444827U (zh) 一种防烫伤式电烤箱
US20190327796A1 (en) Oven appliance and a method for operating an oven appliance for customized cooking outcome
EP1395089A3 (en) Temperature measuring device for microwave oven
JP2016168154A (ja) ドラム式調理器
US20220163261A1 (en) Appliance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Zonal Cooking
CN207379625U (zh) 锅具、电磁炉和炉具总成
CN212117916U (zh) 一种锅盖
CN209661282U (zh) 烹饪器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