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48417B - 车辆用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辆用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48417B
CN107848417B CN201680043191.7A CN201680043191A CN107848417B CN 107848417 B CN107848417 B CN 107848417B CN 201680043191 A CN201680043191 A CN 201680043191A CN 107848417 B CN107848417 B CN 1078484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user
vehicle
display
vertical dir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431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48417A (zh
Inventor
山村彩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ppon Seik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ppon Seik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ppon Seiki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ppon Seik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484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84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484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484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1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visual output, e.g. blinking lights or matrix displays
    • B60K35/23Head-up displays [HU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8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8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 B60K35/285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video entertainment or vehicle dynamics information;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of the output information, e.g. for attracting the attention of the driver for improving awareness by directing driver's gaze direction or eye poi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1/00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 B60R1/001Optical viewing arrangements; Real-time viewing arrangements for drivers or passengers using optical image capturing systems, e.g. cameras or video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or on vehicles integrated in the windows, e.g. Fresnel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66Image reproducers using viewer track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6Type of output information
    • B60K2360/177Augmented re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34Projec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47Optical elements for superposition of display inform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2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 B60R2300/205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display used using a head-up displa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300/0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 B60R2300/30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image processing
    • B60R2300/307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image processing virtually distinguishing relevant parts of a scen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scene
    • B60R2300/308Details of viewing arrangements using cameras and displa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image processing virtually distinguishing relevant parts of a scene from the background of the scene by overlaying the real scene, e.g. through a head-up display on the windscree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6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navigation in a road network
    • G01C21/34Route searching; Route guidance
    • G01C21/36Input/output arrangements for on-board computers
    • G01C21/3626Details of the output of route guidance instructions
    • G01C21/365Guidance using head up displays or projectors, e.g. virtual vehicles or arrows projected on the windscreen or on the road itself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38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mage capture systems, e.g. camera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01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 G02B2027/014Head-up displays characterised by optical features comprising information/image processing syste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1Adaptation to the pilot/driver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9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 G02B2027/0187Display position adjusting means not related to the information to be displayed slaved to motion of at least a part of the body of the user, e.g. head, ey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nstrument Panels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可不受到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车辆用显示装置10具备:取得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视点位置取得部40;取得车辆1的前方信息的前方信息取得部60;生成反映前方信息的图像的图像生成部30,该前方信息为前方信息取得部60所取得的前方信息之中的预定区域内所含的前方信息;图像显示部20,其具有可显示图像生成部30所生成的图像的显示面21;以及投影部50,其按照使得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可视觉确认虚像330的方式将图像朝向车辆1的透光构件2进行投影。关于图像生成部30,对于在显示面21中显示所生成的图像中所含的图像要素之中的第1图像要素250的位置以及尺寸,根据视点位置取得部40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进行确定。

Description

车辆用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显示装置。本发明特别涉及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可不受到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
背景技术
作为车辆用显示装置,存在有所谓的平视显示装置,其通过将显示图像投影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等透光构件,从而使用由前挡玻璃反射的显示图像的光而使得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视觉确认虚像。在这样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中,关于虚像,按照以车辆的前挡玻璃为基准而在车辆行进方向侧(车辆前方侧)将虚像进行成像的方式,由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进行视觉确认。作为这样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一般结构,例如包含将显示图像进行显示的图像显示部、以及由光学系统构成的投影部,所述光学系统包含将该显示图像投影于车辆的前挡玻璃的凹面镜。
关于坐在具备着这样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可将虚像在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重叠了的状态下进行视觉确认,所述虚像赋予的是例如在车辆前方的道路上存在其它的车辆、障碍物等这样的信息。随着虚像被视觉确认的位置变为前挡玻璃的垂直方向上侧,虚像是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距离为远的一侧的景色进行重叠而被视觉确认。在另一方面,随着虚像被视觉确认的位置变为前挡玻璃的垂直方向下侧,虚像是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距离为近的一侧的风景进行重叠。
此处,因使用者的座高、使用者的就座姿势等,使得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不是一定的。例如,在将显示图像进行投影的位置固定着时,随着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变高,虚像是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距离为近的一侧的风景进行重叠。这样地,因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虚像所重叠的风景内的对象发生偏离,因而存在对使用者造成不适感的可能性。
因此,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示出了一种平视显示装置(车辆用显示装置),其根据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将投影部的包含凹面镜的光学系统的投影方向进行调整。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具备:将投影部的凹面镜的投影角度进行调整的凹面镜致动器、以及取得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视点检知摄像机。
关于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在由视点检知摄像机取得的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为高时,按照使得显示图像投影于前挡玻璃的垂直方向上侧的方式,控制凹面镜致动器。在另一方面,关于专利文献1中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在由视点检知摄像机取得的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为低时,按照使得显示图像投影于前挡玻璃的垂直方向下侧的方式,控制凹面镜致动器。因此,专利文献1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按照如下的方式而构成着:即使在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也防止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虚像所重叠的对象较大地偏离。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053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本发明人认识到,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在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存在对使用者造成不适感的可能性。关于这一点,以下使用图13进行说明。图13是: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用于说明使用者的视点位置与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与此虚像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的示意性的图。予以说明的是,在图13中,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的视点位置与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与此虚像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因而将使用者的视点位置的变化量夸张地进行了表现。具体而言,图13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1u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d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在实际上相比于图13所示的例子而言近。另外,在图13中所示的坐标轴中,z轴正方向表示车辆前方向,y轴正方向表示垂直方向上侧,x轴正方向(相对于附图而言垂直上方向)表示车辆左方向。
在图13中,作为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例子,示出了使用者视点位置101u、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以及使用者视点位置101d这3个视点的位置。图13所示的虚像331u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u时,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将显示图像的投影角度进行了调整,结果得到的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图13所示的虚像331r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时,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将显示图像的投影角度进行了调整,结果得到的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图13所示的虚像331d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d时,利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将显示图像的投影角度进行了调整,结果得到的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由于在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时,将显示图像进行投影的方向进行变更,因而例如由显示器(图像显示部)显示的显示图像本身不变更。因此,虚像331u、虚像331r以及虚像331d的垂直方向的尺寸中的任一个都是相同。
图13所示的重叠距离范围401u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u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虚像331u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图13所示的重叠距离范围401r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虚像331r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图13所示的重叠距离范围401d是:例如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是使用者视点位置101d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虚像331d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
如图13所示的例子那样,相对于使用者的视点位置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量,虚像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量变小。这样的话,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使用者观看虚像的视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变大。在另一方面,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使用者观看虚像的视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变小。因此,关于作为高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的位置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1u时的重叠距离范围401u的长度,小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时的重叠距离范围401r的长度。另外,关于作为低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的位置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1d时的重叠距离范围401d的长度,大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1r时的重叠距离范围401r的长度。予以说明的是,在图13中,按照使得重叠距离范围401u、重叠距离范围401r以及重叠距离范围401d的仅仅是车辆后方侧的端部的位置发生着变动的方式进行了表示,但是实际上,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的位置也可变动。
如以上那样,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因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虚像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发生变化。其结果,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可发生如下的状况:例如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变化了时,相对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使得虚像进行重叠的对象而言,由使用者视觉确认过小的虚像。同样地,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可发生如下的状况:例如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变化了时,相对于越过前挡玻璃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使得虚像进行重叠的对象而言,由使用者视觉确认过大的虚像。这样地,本发明人认识到,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存在有因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发生变化而对使用者造成不适感的可能性。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可不受到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通过参照在以下例示的实施方式以及优选的实施形态、以及所附的附图,从而使得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而易见。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涉及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具备如下的部件:
视点位置取得部,其取得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
前方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作为前述车辆的前方向的信息的前方信息,
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反映预定区域内所含的所述前方信息的图像,该预定区域为前述前方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前述前方信息之中的预定区域,
图像显示部,其具有可显示前述图像生成部所生成的前述图像的显示面,以及
投影部,其通过下述方式将所述图像朝向所述车辆的所述透光构件进行投影,该方式为,利用前述车辆的透光构件将前述显示面所显示出的前述图像反射,从而使坐在前述驾驶座的前述使用者可视觉确认虚像;
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对于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所生成的前述图像中所含的图像要素之中的第1图像要素的位置以及尺寸,根据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而进行确定。
关于图像生成部,根据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确定在图像显示部的显示面中显示第1图像要素的位置以及尺寸。其结果,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不仅可调整第1图像要素的虚像进行成像的位置,而且也可调整第1图像要素的虚像进行成像的尺寸。关于第1实施方式的车辆用显示装置,例如,相比较于通过将投影部的凹面镜的投影角度等进行变更从而可仅仅调整虚像进行成像的位置的车辆用显示装置而言,可防止: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相对于虚像所重叠的风景内的对象而言过大的虚像或过小的虚像。其结果,因可减轻在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从而可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中,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将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上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且,将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尺寸,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较大地进行确定;另一方面,
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也可将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下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且将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尺寸,也可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较小地进行确定。
关于图像生成部,可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从而恰当地确定在显示面上的第1图像要素的、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的显示位置以及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的显示尺寸。
在本发明的第3实施方式方面,在第1或第2实施方式中,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也可按照不受到垂直方向上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使得前述使用者越过前述透光构件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前述第1图像要素所涉及的虚像所重叠的风景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成为一定的方式,确定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以及前述尺寸。
通过不受到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并且使得虚像所重叠的风景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成为一定,从而可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4实施方式方面,在第1至第3实施方式中的任一个中,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对于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所生成的前述图像中所含的前述图像要素之中的与前述第1图像要素不同的第2图像要素的位置,也可根据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而进行确定。
在使用者的视点位置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第2图像要素的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不变化。其结果,例如,在第2图像要素由文字等构成的情况下,在使用者的视点位置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可防止:使用者变得难以识别第2图像要素的虚像中示出着的信息。
在本发明的第5实施方式方面,在第4实施方式中,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将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2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上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另一方面,
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也可将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2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下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
在使用者的视点位置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可防止:第1图像要素的虚像与第2图像要素的虚像在现实空间上的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
在本发明的第6实施方式方面,在第4或第5实施方式中,前述图像显示部的前述显示面至少包含:在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显示中使用的第1使用区域与在前述第2图像要素的显示中使用的第2使用区域,
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对应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确定前述第1使用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因此确定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1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以及前述尺寸,并且
关于前述图像生成部,也可对应前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前述使用者的前述视点的位置,确定前述第2使用区域的位置,因此确定在前述显示面中显示前述第2图像要素的前述位置。
可通过根据使用者的视点位置的变化而确定第1使用区域的在显示面上的位置以及尺寸,从而将第1图像要素的全部的图像要素的在显示面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进行汇集而确定。其结果,相比较于针对第1图像要素的各个图像要素而逐个地确定在显示面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的情况而言,减轻图像生成部的处理负担。同样地,可通过根据使用者的视点位置的变化而确定第2使用区域的在显示面上的位置,从而将第2图像要素的全部的图像要素的在显示面上的显示位置进行汇集而确定。其结果,相比较于针对第2图像要素的各个图像要素而逐个地确定在显示面上的显示位置的情况而言,减轻图像生成部的处理负担。
在本发明的第7实施方式方面,在第6实施方式中,在前述显示面中,前述第1使用区域以及前述第2使用区域也可以是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或者对应于前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方向上并排地配置。
例如,相比较于倾斜地并排地配置第1使用区域与第2使用区域的情况而言,图像生成部的处理负担得到减轻,所述处理负担涉及:将与使用者的视点位置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相对应的、第1使用区域以及第2使用区域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的变化进行确定。
附图说明
图1A所示为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结构的例子的方框图。
图1B所示为图1A所示的图像显示部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1C所示为图1A所示的投影部的剖视图。
图2所示为由坐在具备图1A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看得见的风景以及虚像的例子的图。
图3所示为图1A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作动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4A所示为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与由图1A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显示的图像的关系的图。
图4B所示为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与由图1A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显示的图像的关系的图。
图4C所示为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与由图1A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图像显示部显示的图像的关系的图。
图5是在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用于说明使用者的视点位置与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与此虚像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的示意性的图。
图6所示为由坐在具备第2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看得见的风景以及虚像的例子的图。
图7所示为第2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作动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8所示为第3实施形态中的图像显示部的结构的例子的图。
图9所示为第3实施形态中的车辆用显示装置的作动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10:图10(a)所示为图1A所示的图像生成部所生成的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0(b)至图10(d)所示为图1A所示的图像显示部所显示的图像的例子的图。
图11所示为将图8所示的使用区域分割为第1使用区域与第2使用区域的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12所示为将图8所示的使用区域分割为第1使用区域与第2使用区域的方法的例子的图。
图13:在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210537号公报)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方面,用于说明使用者的视点位置与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的虚像与此虚像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的示意性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说明的优选的实施形态是为了容易地理解本发明而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留意的是,本发明不受以下说明的实施形态的不当限定。
《1.第1实施形态》
参照图1A、图1B以及图1C,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全体的结构的例子。为了使以下的说明变容易,因而如图1A所示,在现实空间,例如,在将车辆1的行进方向设为了车辆前方向的车辆前后方向上规定z轴,在垂直方向上规定y轴,朝向车辆前方向而在左右方向(车辆左右方向)上规定x轴。此时,x轴正方向表示车辆左方向,y轴正方向表示垂直方向上侧(现实空间上的上方向),z轴正方向表示车辆前方向。
如图1A所示,车辆用显示装置10具备:图像显示部20与图像生成部30与视点位置取得部40与投影部50与前方信息取得部60。
如图1B所示,图像显示部20具有可显示图像的显示面21。将显示面21之中的可显示图像的区域210例如称为显示区域210。关于显示面21的一个例子,如图1B所示,例如是具有多个像素22的液晶面板21。在液晶面板21中,显示区域210例如是液晶面板21全体的像素22。关于图像显示部20的一个例子,例如是具有液晶面板21与液晶面板21的驱动电路26的液晶面板模块20。
关于图像显示部20,例如,在输入了表示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的信号时,在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之中,根据输入的信号使用显示面21的至少一部分的像素22而显示图像。予以说明的是,在以下的说明中,适宜地使用液晶面板模块20作为图像显示部20的例子进行说明,但是图像显示部20也可以是其它的显示设备。例如,图像显示部20可以是有机EL(电致发光)元件等自发光显示面板模块,也可以是DMD(数字微镜器件)、LCoS(硅基液晶)(注册商标)等的反射型显示面板模块,也可以是将激光进行扫描的扫描型显示装置等。
为了使以下的说明变容易,因而如图1B所示,在从正面观看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视点上,例如,在显示面21的横向上规定Ix轴,在显示面21的纵向上规定Iy轴。此时,Ix轴正方向表示显示面21的左方向,Iy轴正方向表示显示面21的上方向。另外,关于显示面21中的Ix轴正方向,对应于例如上述的x轴正方向、即、现实空间上的车辆左方向。同样地,关于显示面21中的Iy轴正方向,对应于例如上述的y轴正方向、即、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侧(垂直上方向)。
视点位置取得部40包含例如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与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视点位置取得部40取得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100。以下,也将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100称为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关于视点位置取得部40,以可至少取得在y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方式构成。
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例如是对车室内的图像进行摄像的车内摄像机。关于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例如,也可以是出于防止车辆失盗等的目的而安装的共用的车内摄像机等,也可以是车辆用显示装置10专用的车内摄像机等。关于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优选从相比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言的垂直方向下侧对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进行摄像,也可安装于例如仪表板4等。另外,关于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优选可按照即使在车室内暗时也可取得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方式进行红外线摄像。关于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例如,将所取得的车室内的图像输出到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
关于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例如,使用公知的图像处理、图案匹配技术等,对所输入的车室内的图像进行解析。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对所输入的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了解析,结果在所输入的车室内的图像中包含有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脸时,通过特定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例如在现实空间的坐标(y),从而取得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关于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例如,将所取得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介由CAN(控制器局域网络)总线通信等的总线5,输出到图像生成部30。此处,关于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例如,也可包含于车内摄像机之中而设置,图像生成部30也可包含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的功能。另外,图像生成部30也可不经由总线5从车室内图像分析部42直接输入使用者视点位置100。
前方信息取得部60例如包含前方图像取得部61与前方图像分析部62。前方信息取得部60取得:例如,车辆前方向的道路的车线的位置信息、存在于车辆前方向的其它的车辆以及障碍物等的位置信息、车辆前方向的道路标识的信息等车辆前方的信息。
前方图像取得部61例如是对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摄像的车外摄像机。关于前方图像取得部61,例如,可以是行车记录仪等中使用的共用的车外摄像机等,也可以是车辆用显示装置10专用的车外摄像机等。另外,车外摄像机可以是单眼摄像机,但是为了准确地取得存在于车辆前方的物体与自己车辆1的距离,因而车外摄像机优选为立体摄像机。另外,关于车外摄像机,也可以是可按照即使在车辆前方暗时也可对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摄像的方式进行红外线摄像。关于前方图像取得部61,例如,将取得了的车辆前方的图像输出到前方图像分析部62。
关于前方图像分析部62,例如,使用公知的图像处理、图案匹配技术等,对所输入的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解析。前方图像分析部62通过对所输入的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解析,从而取得与车辆前方的道路形状相关的前方信息(车线、白线、停止线、横行道、道路的宽度(幅員)、车线数、交叉点、转弯(カーブ)、分支路等)。另外,前方图像分析部62通过对所输入的车辆前方的图像进行解析,从而取得存在于车辆前方的其它的车辆、障碍物等的位置、尺寸、与自己车辆1的距离、与自己车辆1的相对速度等的前方信息。关于前方图像分析部62,例如,将所取得的前方信息介由总线5输出到图像生成部30。此处,关于前方图像分析部62,例如,也可包含于车外摄像机之中而设置,图像生成部30也可包含前方图像分析部62的功能。另外,图像生成部30也可不经由总线5从前方图像分析部62直接输入前方信息。
另外,关于前方信息取得部60,也可替代前方图像取得部61地、或与前方图像取得部61一同地,具有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或其它的公知的传感器等。此时,关于前方图像分析部62,也可替代车辆前方的图像地、或与车辆前方的图像一同地,输入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或公知的传感器等所输出的数据而进行解析,从而取得上述那样的前方信息。
进一步,在图1A中,按照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以及前方图像取得部61安装于车辆1的别的场所的方式表示着,但是未必受此限制,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以及前方图像取得部61也可安装于车辆1的相同场所。另外,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1以及前方图像取得部61也可设置于1个相同壳体。
图像生成部30包含处理部31与存储部32。处理部31例如存在有1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ASIC(专用集成电路)、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任意的其它的IC(集成电路)等。存储部32例如存在有可改写的RAM(随机存储器)、读出专用的ROM(只读存储器)、不能消去的程序读出专用的EEPROM(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作为非挥发性内存的闪存等可存储程序及/或数据的1个或多个存储器。
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通过使得处理部31实行在存储部32中存储的程序,从而生成图像显示部20要显示的图像。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由前方信息取得部60输入的前方信息,可使得第1图像要素250包含于所生成的图像中,所述第1图像要素250是可对使用者报知例如在车辆前方的道路上存在其它的车辆、障碍物等报知对象物这样的情况的图像要素。即,第1图像要素250是一种信息显示,即,通过使得虚像重叠于路面等的车辆前方的风景而持有图像要素所具有的信息与车辆前方的风景的关联性,从而可使得使用者更加准确地识别该图像要素所具有的信息的信息显示。例如在车辆前方的道路上存在多个其它的车辆、障碍物等报知对象物时,图像生成部30使得多个第1图像要素250包含于所生成的图像中。以下,也将第1图像要素250适宜称为重叠标记250。予以说明的是,在重叠标记250(第1图像要素250)中,也可包含例如箭头等标记,所述箭头是表示由车辆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导航装置输入的路径引导信息的箭头。
另外,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由视点位置取得部40输入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从而确定:在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中显示所生成的图像中所含的1个或多个重叠标记250、即、重叠标记250的位置以及尺寸。例如,在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中存储着表格,所述表格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参数施加了对应关系,所述参数是用于确定与该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大小)的参数。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通过使得处理部31参照表格,从而确定与输入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
另外,例如,在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中,存储着用于确定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的运算式。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通过使处理部31将运算式进行运算,从而确定与输入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与显示重叠标记250的位置以及尺寸的关系见后述。
关于投影部50,将图像显示部20所显示的图像朝向车辆1的前挡玻璃2等透光构件2进行投影。构成投影出的图像的光80利用前挡玻璃2而反射到车室内。以下,也将构成图像的光80称为图像光80。关于投影部50,按照使得由前挡玻璃2反射的图像光80朝向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入射的方式,将图像进行投影。另外,车辆1的透光构件2也可以是设置于车辆1的组合器(combiner)。
关于坐在驾驶座的使用者,可通过使图像光80入射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从而视觉确认以前挡玻璃2为基准在车辆前方侧进行成像的虚像330。使用者例如可在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景色的至少一部分与虚像330重叠了的状态下视觉确认虚像330。在该虚像330中,例如包含作为上述的重叠标记250的虚像的虚像重叠标记350。
使用图1C,说明投影部50的结构的例子。关于投影部50,例如,在壳体51的内部收纳:平面镜54以及凹面镜55等光学系统、以及凹面镜致动器56。关于壳体51,例如,配置于车辆1的仪表板4之中,包含由黑色的遮光性合成树脂等形成的上部箱体52以及下部箱体53。在上部箱体52的z轴方向大致中间,设置了上部箱体开口部52a。关于上部箱体开口部52a,例如,被由透明的透光性合成树脂等形成的透明罩57覆盖着。在下部箱体53的车辆后方侧,例如,设置了下部箱体开口部53a。关于下部箱体开口部53a,例如,可使得从安装于壳体51的外部的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发出的图像光80入射地,设置于下部箱体53。
关于平面镜54,例如,介由未图示的安装构件而安装于下部箱体53的车辆后方侧。关于平面镜54,例如,按照使得从下部箱体开口部53a入射的从显示面21发出的图像光80朝向车辆前方向进行反射的方式,固定着其安装位置以及其安装角度。
关于凹面镜55,例如,介由凹面镜致动器56而安装于相比于下部箱体53的平面镜54而言的车辆前方侧。关于凹面镜55,可利用凹面镜致动器56,将例如x轴设为旋转轴使得安装角度进行旋转。关于凹面镜55,例如,按照入射由平面镜54反射的图像光80的方式将位置进行固定,按照将入射的图像光80朝向前挡玻璃2进行反射的方式将安装角度进行微调整。予以说明的是,根据安装角度,例如,将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所存储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以及用于确定与该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的表格或运算式进行补正。
关于凹面镜致动器56,例如,任一个都包含未图示的电动机、减速机构、凹面镜旋转构件以及凹面镜55的支撑构件。关于凹面镜致动器56,例如,介由未图示的安装构件而在凹面镜55的垂直方向下侧安装于下部箱体53。关于凹面镜致动器56,根据由未图示的致动器控制部输入的信号而使电动机进行旋转,利用减速机构将电动机的旋转进行减速,传输到凹面镜旋转构件,使凹面镜55进行旋转。予以说明的是,凹面镜致动器56是未必需要设置着的。
另外,在图1C的壳体51的上部箱体52中,在上部箱体开口部52a与平面镜54之间,设置了遮光部52b。关于遮光部52b,例如是为了防止从上部箱体开口部52a入射的源自壳体51外部的光行进向图像显示部20从而设置。参照图1C而说明的投影部50的结构的例子只不过是一个例子,不对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投影部50的结构进行任何限制。
在图2中示出了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以及虚像的例子。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作为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的例子,示出了在车辆前方延伸的3车线道路等以及存在于车辆前方的其它的车辆(前方车辆)90。在越过图2所示的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的例子中,报知对象物是前方车辆90。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在虚像中,包含有虚像重叠标记350。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虚像重叠标记350与前方车辆90重叠而被使用者视觉确认。予以说明的是,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1个虚像重叠标记350,但例如存在多台前方车辆等时,由使用者视觉确认多个虚像重叠标记350。
另外,在图2所示的例子中,区域310是与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相对应的区域310。以下,也将与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相对应的区域310称为虚像显示区域310。即,虚像显示区域310是使用者可视觉确认虚像的区域。
因此,图像生成部30生成:将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是与虚像显示区域310重叠的区域中所含的前方信息进行了反映的图像。即,图像生成部30生成包含了1个或多个重叠标记250的图像,所述1个或多个重叠标记250用于报知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与虚像显示区域310重叠的区域中所含的1个或多个报知对象物。
参照图3,说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作动的例子。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作动例如是,在从车辆1的电源为ON了时、未图示的发动机驱动了时、或者车辆1的电源为ON或者发动机驱动了时起,经过了预定待机时间后等等,从而开始。
在步骤S01中,前方信息取得部60取得前方信息。在步骤S02中,视点位置取得部40取得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予以说明的是,步骤S01以及步骤S02未必需要是此顺序,也可更换顺序。
在步骤S03中,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01中利用前方信息取得部60而取得的前方信息,生成例如包含了重叠标记250的图像。予以说明的是,图像生成部30不需要生成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图像。
在步骤S04中,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02利用观察点位置取得部40而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将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以及尺寸进行确定,所述显示面21显示在步骤S03中生成了的图像中所含的重叠标记250。
在步骤S05中,图像显示部20将在步骤S03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显示在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此时,关于图像显示部20,在步骤S04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处,以在步骤S04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尺寸,显示重叠标记250。
实行步骤S05的处理时,则流程回到“开始”。此处,也可按照使得图3所示的流程图每隔预先设定了的预定间隔而反复地实行的方式,在步骤S05的处理的实行结束后直到流程回到“开始”为止之间,插入预定的待机时间。
参照图4A、图4B以及图4C,对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将重叠标记250进行显示的位置以及尺寸的关系进行说明。在图4A、图4B以及图4C的左侧,示出表示现实空间上的y轴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坐标轴。另外,在图4A、图4B以及图4C的右侧,示出图像生成部30根据现实空间上的y轴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确定的、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大小)。
在图4A的左侧,示出了y轴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以下,对于图4A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为了方便,也称为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例如,由图3所示的步骤S02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时,在图3所示的步骤S04中,图像生成部30如图4A的右侧所示的重叠标记250r那样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以下,对于图4A所示的与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相对应的重叠标记250r,为了方便,也称为基准重叠标记250r。
图4B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是,相比较于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而言位于垂直方向上侧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例子。例如,由图3所示的步骤S02取得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时,在图3所示的步骤S04中,图像生成部30如图4B的右侧所示的重叠标记250u那样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
图4B所示的重叠标记250u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另外,关于图4B所示的重叠标记250u的Iy轴方向的尺寸251u,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的Iy轴方向的尺寸251r而言变大了。
这样地,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位于Iy轴正方向侧的方式确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以目前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基准而接近未图示的车辆1的车顶时,将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按照以目前的显示位置为基准而位于Iy轴正方向侧的方式确定。另外,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尺寸在Iy轴方向上变大的方式进行确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以目前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基准而接近未图示的车辆1的车顶时,将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尺寸,按照使得以目前的显示尺寸为基准而在Iy轴方向上变大的方式进行确定。
图4C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是,相比较于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而言位于垂直方向下侧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例子。例如,由图3所示的步骤S02取得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时,在图3所示的步骤S04中,图像生成部30将在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如图4C的右侧所示的重叠标记250d那样确定。
图4C所示的重叠标记250d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另外,关于图4C所示的重叠标记250d的Iy轴方向的尺寸251d,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的Iy轴方向的尺寸251r而言变小了。
即,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位于Iy轴负方向侧的方式确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以目前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基准而接近车辆1的车底板时,将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按照以目前的显示位置为基准而位于Iy轴负方向侧的方式确定。另外,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尺寸在Iy轴方向上变小的方式进行确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以目前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基准而接近车辆1的车底板时,将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尺寸,按照以目前的显示尺寸为基准而在Iy轴方向上变小的方式进行确定。
图5是:在车辆用显示装置10方面,用于说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重叠标记250的虚像(虚像重叠标记350)与虚像重叠标记350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的示意性的图。予以说明的是,关于图5,为了容易理解地说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虚像重叠标记350与虚像重叠标记350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的关系,因而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量夸张地进行了表现。具体而言,图5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的在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实际上更近。以下,也将虚像重叠标记350所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称为重叠距离范围400。
在图5中示出了,图4A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时的虚像重叠标记350r、图4B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时的虚像重叠标记350u、以及图4C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时的虚像重叠标记350d。关于虚像重叠标记350u,由于是与图4B所示的重叠标记250u相对应的虚像330,因而相比较于作为与图4A所示的基准重叠标记250r相对应的虚像330的虚像重叠标记350r而言,位于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侧,且,在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的尺寸变大。同样地,关于虚像重叠标记350d,由于是与图4C所示的重叠标记250d相对应的虚像330,因而相比较于作为与图4A所示的基准重叠标记250r相对应的虚像330的虚像重叠标记350r而言,位于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下侧,且,在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的尺寸变小。
另外,在图5中示出了: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之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与虚像重叠标记350r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即重叠距离范围400r,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之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与虚像重叠标记350u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即重叠距离范围400u,以及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之时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与虚像重叠标记350d重叠的风景的在路面70中的距离的范围即重叠距离范围400d。
参照图5,重叠距离范围400r与重叠距离范围400u与重叠距离范围400d是一致的。如图5所示的例子那样,相对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量,虚像重叠标记350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量变小。这样的话,例如,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使用者观看虚像重叠标记350的视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变大。在另一方面,例如,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使用者观看虚像重叠标记350的视线与水平面的角度变小。
其结果,为了不会受到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影响并且将重叠距离范围400设为一定,因而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需要不仅仅将虚像重叠标记350的垂直方向的位置设为垂直方向上侧,而且增大垂直方向的尺寸。同样地,为了不会受到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影响并且将重叠距离范围400设为一定,因而随着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需要不仅仅将虚像重叠标记350的垂直方向的位置设为垂直方向下侧,而且减小垂直方向的尺寸。
如以上那样,关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图像生成部30,可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从而恰当地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以及在Iy轴方向上的显示尺寸。即,关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图像生成部30,根据视点位置取得部40所取得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不仅可调整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垂直方向上的显示位置,而且也可调整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垂直方向上的显示尺寸。其结果,可不受到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影响,将重叠距离范围400设为一定。
通过使重叠距离范围400成为一定,从而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可防止: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虚像重叠标记350所重叠的报知对象物发生偏离。同时,可防止:由使用者视觉确认相对于此报知对象物而言过大的虚像重叠标记350或过小的虚像重叠标记350。其结果,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可减轻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因此,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可不受到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影响,向使用者提供恰当的信息。
此处,上述的图3所示的步骤S02以及步骤S04不需要必定每次实行。例如,也可仅仅在在车辆1的电源为ON之后第1次实行图3所示的流程时,实行步骤S02以及步骤S04。其后,在车辆1的电源为ON之后第2次及其后实行图3所示的流程时,也可省略步骤S02以及步骤S04的处理。例如,在驾驶车辆1的使用者不变更的期间,特别是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较大地进行变更的可能性低。因此,通过在车辆1的电源为ON了之后仅仅一次取得驾驶车辆1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从而可兼顾:例如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减轻对使用者造成的不适感、以及将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作动进行高速化。
予以说明的是,此处,按照不受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的影响并且使得重叠距离范围400成为一定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未必受此限制。即,例如,关于图像生成部30,也可根据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以及相比于此而言的垂直方向上侧以及垂直方向下侧的这三阶段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将显示区域210上的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以3阶段地进行确定。
《2.第2实施形态》
使用图6以及图7,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由于第2实施形态是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因而仅仅说明与第1实施形态不同的部分,省略对于同样的部分的说明。另外,关于与第1实施形态是共通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在第1实施形态的说明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在上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1实施形态中,相对于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恰当地视觉确认将在车辆1的前方存在报知对象物这一情况进行报知的虚像重叠标记350。在此后说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中,相对于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不仅仅恰当地视觉确认虚像重叠标记350,而且也恰当地视觉确认将车辆1的行驶速度等信息进行提供的后述的虚像非重叠标记370。
第2实施形态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可使得第2图像要素270包含于生成图像,所述第2图像要素270是可将从车辆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ECU(电子控制单元)及/或装置等介由总线5输入或直接输入的信号中所含的信息提供于使用者的图像要素。由车辆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ECU输入的信号中所含的信息是指,例如,与燃料剩余量、目前的车速、燃料效率(燃費)、电池的剩余量等相关的信息。另外,关于由车辆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装置输入的信号中所含的信息,例如存在有:由未图示的导航装置输入的目前车辆1正在行驶着的道路的限制速度信息等。即,关于第2图像要素270,不同于第1图像要素250,不会使得虚像重叠于路面等的车辆前方的风景,是使用者可准确地识别图像要素所具有的信息的信息显示。
例如,从车辆1所具备的未图示的ECU及/或装置等输入的信号中所含的信息为多个时,图像生成部30可使得多个第2图像要素270包含于生成图像中。以下,也将第2图像要素270适宜地称为非重叠标记270。
在图6中,在第2实施形态中,示出了坐在车辆1的驾驶座的使用者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以及虚像的例子。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图2所示的例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示出着显示目前车辆1正在行驶着的道路的限制速度的虚像非重叠标记370-1以及显示车辆1的目前的行驶速度的虚像非重叠标记370-2。
此处,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关于虚像重叠标记350,也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使得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尺寸发生变化。其结果,可不受到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影响,将虚像重叠标记350的重叠距离范围400设为一定。
但是,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关于虚像非重叠标记370-1、370-2,不需要在重叠于越过前挡玻璃2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报知对象物的状态下,被使用者视觉确认。另外,设想的是,如图6所示的例子那样,特别是,在虚像非重叠标记370为数字等文字时,因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而使得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虚像非重叠标记370的尺寸发生变化,从而使用者变得难以识别虚像非重叠标记370所表示着的信息。
因此,在第2实施形态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仅仅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即,在第2实施形态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的在Iy轴上的显示尺寸不发生变化。予以说明的是,在第2实施形态方面,关于重叠标记250,也与第1实施形态同样地,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恰当地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的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以及在Iy轴方向上的显示尺寸。
关于第2实施形态,基于图像生成部30而进行的、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的确定,与基于第1实施形态中的图像生成部30而进行的、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相对应的、显示面21上的重叠标记250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的确定是同样的。即,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的显示位置位于Iy轴正方向侧的方式确定。同样地,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的显示位置位于Iy轴负方向侧的方式确定。
参照图7,说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的作动的例子。关于图7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的作动的流程图,通过将图3所示的第1实施形态的作动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进行变更而得到。具体而言,关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相当于通过在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4与步骤S05之间插入了新的处理步骤(步骤S105)而得到的流程图。其外的处理与图3所示的流程图同样。因此,关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仅仅说明与图3所示的流程图不同的部分,对于同样的部分,通过表示对应关系而省略说明。
步骤S101对应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1。步骤S102对应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2。
步骤S103对应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3。但是,在步骤S103方面,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01中利用前方信息取得部60而取得的前方信息,从而生成例如在重叠标记250的基础上还包含了非重叠标记270的图像。
步骤S104对应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4。在步骤S105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02中利用观察点位置取得部40而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确定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所述显示面21显示在步骤S03中生成了的图像中所含的非重叠标记270。
步骤S106对应于图3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05。但是,在步骤S106中,关于图像显示部20,以在步骤S104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以及尺寸显示重叠标记250,并且在在步骤S105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处,显示非重叠标记270。
实行步骤S106的处理时,则流程回到“开始”。予以说明的是,步骤S104以及步骤S105未必需要是此顺序,也可更换顺序。
如以上那样,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中,关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图像生成部30,可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从而恰当地确定在显示面21上的非重叠标记270的在Iy轴上的显示位置。即,关于作为非重叠标记270的虚像的虚像非重叠标记370,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将与虚像重叠标记350的相对位置关系进行保持。其结果,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可防止:虚像重叠标记350与虚像非重叠标记370在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距离变大或者变小。
进一步,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虚像非重叠标记370在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不变化。其结果,在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在垂直方向发生了变化时,相比较于暂时使得虚像非重叠标记370在现实空间上的垂直方向上的尺寸发生变化的情况而言,可防止:使用者变得难以识别虚像非重叠标记370所表示着的信息。
《3.第3实施形态》
使用图8、图9、图10、图11以及图12,说明本发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3实施形态。由于第3实施形态是上述的第1实施形态以及第2实施形态的变形例,因而仅仅说明与第1实施形态以及第2实施形态不同的部分,省略对于同样的部分的说明。另外,关于与第1实施形态或第2实施形态是共通的构成要素,使用与在第1实施形态或第2实施形态的说明中使用的符号相同的符号。
在上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2实施形态中,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图像生成部30将重叠标记250的在显示面21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以及非重叠标记270的在显示面21上的显示位置直接确定。在此后说明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3实施形态中,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垂直方向上的变化,图像生成部30确定:显示重叠标记250的显示面21上的区域(第1使用区域240)与显示非重叠标记270的显示面21上的区域(第2使用区域260)。其结果,将重叠标记250的在显示面21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以及非重叠标记270的在显示面21上的显示位置间接地确定。
在图8所示的图像显示部20的例子中,示出了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了的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关于第1使用区域240,例如,在图6所示的图像显示部20的例子中,是液晶面板21的作为像素22整体的显示区域210之中的在重叠标记250的显示中使用的像素22的范围240。关于第2使用区域260,例如,在图6所示的图像显示部20的例子中,是液晶面板21的作为像素22全体的显示区域210之中的在非重叠标记270的显示中使用的像素22的范围260。另外,也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合并而称为使用区域220。即,第3实施形态中,在使用区域220内示出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关于使用区域220之外不显示图像。
参照图9,说明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3实施形态的作动的例子。关于图9所示的车辆用显示装置10的第3实施形态的作动的流程图,通过将图7所示的第2实施形态的作动的流程图的一部分进行变更而得到。具体而言,关于图9所示的流程图,相当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04的处理步骤(步骤S204)、以及相当于步骤S105的处理步骤(步骤S205)是不同的。其外的处理与图7所示的流程图是同样的。因此,关于图9所示的流程图,仅仅说明与图7所示的流程图不同的部分,对于同样的部分通过表示对应关系而省略说明。
步骤S201对应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01。步骤S202对应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02。步骤S203对应于图7所示的流程图的步骤S103。
在步骤S204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202利用观察点位置取得部40而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确定第1使用区域24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Iy轴方向上的尺寸。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第1使用区域24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Iy轴方向上的尺寸的对应关系见后述。
在步骤S205中,关于图像生成部30,根据在步骤S202利用观察点位置取得部40而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确定第2使用区域26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第2使用区域26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的对应关系见后述。
在步骤S206中,关于图像显示部20,在步骤S204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第1使用区域240内,显示在步骤S203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之中重叠标记250。同时地,关于图像显示部20,在步骤S205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的第2使用区域260内,显示在步骤S203中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之中非重叠标记270。
实行步骤S206的处理时,则流程回到“开始”。予以说明的是,步骤S204以及步骤S205未必需要是此顺序,也可更换顺序。
参照图10,对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与、第1使用区域24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Iy轴方向上的尺寸、以及第2使用区域26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的关系进行说明。
在图10(a)中,示出通过图像生成部30而生成的图像的例子的图。图10(a)中所示的ix轴对应于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Ix轴。另外,图10(a)中所示的iy轴对应于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面21的Iy轴。另外,在图10(a)所示的例子中示出了:在显示面21中以重叠标记250的形式显示的标记250i、以及在显示面21中以非重叠标记270的形式显示的标记270i。另外,标记250i生成在与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中的第1使用区域240相对应的区域240i内,标记270i生成在与显示面21的显示区域210中的第2使用区域260相对应的区域260i内。
在图10(b)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例如图4A所示的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100r时,在显示区域210中显示出图10(a)中示出的所生成出的图像。以下,也将图10(b)所示的显示区域210之中的使用区域220r方便地称为基准使用区域220r,也将基准使用区域220之中的第1使用区域240r方便地称为基准第1使用区域240r,也将基准使用区域220之中的第2使用区域260r方便地称为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另外,以下,也将在图10(b)所示的基准第1使用区域240r内显示着的重叠标记250r如上述那样称为基准重叠标记250r,也将在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内显示着的非重叠标记270r方便地称为基准非重叠标记270r。
在图10(c)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例如为图4B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时,在显示区域210中显示出图10(a)中示出的所生成出的图像。关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u,如图4B中所示那样,相比于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r而言处于垂直方向上侧。
如图10(c)所示,使用区域220u按照相比于基准使用区域22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c)所示,关于第1使用区域240u,按照相比于基准第1使用区域24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大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c)所示,关于重叠标记250u,通过这样地确定了第1使用区域240u,从而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大了。
如图10(c)所示,关于第2使用区域260u,按照相比于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Iy轴方向的尺寸与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成为相同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c)所示,关于非重叠标记270u,通过这样地确定了第2使用区域260u,从而相比较于基准非重叠标记270r而言,位于Iy轴正方向侧。
即,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关于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区域210之中的第1使用区域240位于Iy轴正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大的方式进行确定。随之,关于重叠标记250,在显示区域210中,位于Iy轴正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大。
另外,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区域210之中的第2使用区域260位于Iy轴正方向侧的方式进行确定。随之,关于非重叠标记270,在显示区域210中,位于Iy轴正方向侧。
在图10(d)中示出了如下的例子: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为例如图4C所示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时,在显示区域210中显示出图10(a)中示出的所生成出的图像。关于使用者视点位置100d,如图4C中所示那样,相比于基准使用者视点位置r而言处于垂直方向下侧。
如图10(d)所示,使用区域220d按照相比于基准使用区域22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d)所示,关于第1使用区域240d,按照相比于基准第1使用区域24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小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d)所示,关于重叠标记250d,通过这样地确定了第1使用区域240d,从而相比较于基准重叠标记25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小了。
如图10(d)所示,关于第2使用区域260d,按照相比于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Iy轴方向的尺寸与基准第2使用区域260r成为相同的方式利用图像生成部30而确定着。如图10(d)所示,关于非重叠标记270d,通过这样地确定了第2使用区域260d,从而相比较于基准非重叠标记270r而言,位于Iy轴负方向侧。
即,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区域210之中的第1使用区域240位于Iy轴负方向侧、并且使得Iy轴方向的尺寸变小的方式进行确定。随之,关于重叠标记250,在显示区域210中,位于Iy轴负方向侧,并且Iy轴方向的尺寸变小。
另外,随着通过视点位置取得部40而检测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图像生成部30按照使得显示区域210之中的第2使用区域260位于Iy轴负方向侧的方式进行确定。随之,关于非重叠标记270,在显示区域210中,位于Iy轴负方向侧。
如以上那样,第3实施形态中,可通过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而确定第1使用区域24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以及尺寸,从而将全部的重叠标记250的在显示区域210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进行汇集而确定。其结果,例如,在显示多个重叠标记250时,相比较于针对每个重叠标记250而确定在显示区域210上的显示位置以及显示尺寸的情况而言,减轻图像生成部30的处理负担。
同样地,第3实施形态中,可通过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确定第2使用区域260的在显示区域210上的位置,从而将全部的非重叠标记270的在显示区域210上的显示位置进行汇集而确定。其结果,例如,在显示多个非重叠标记270时,相比较于针对每个非重叠标记270而确定在显示区域210上的显示位置的情况而言,减轻图像生成部30的处理负担。
在图10中,按照在Iy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是未必限于此,例如,也可在Ix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同样地,在按照往下看的方式观看了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区域210时,可以是倾斜地并排地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也可以是仅仅右下等处的一部分是第2使用区域260并且其外是第1使用区域240。但是,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优选是在Iy轴方向或Ix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例如,相比较于倾斜地并排地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情况而言,减轻图像生成部30的处理负担,所述处理负担涉及:将与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相对应的、Iy轴方向的第1使用区域240以及第2使用区域260的变化进行确定。
另外,例如,关于图像生成部30,也可在生成的图像之中设置调整点,以通过于调整点的直线为基准将区域240i与区域260i进行规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以通过于调整点的直线为基准,也可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在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中各自独立地确定Iy轴方向上的变化。
例如,在图11中,在Iy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例子中,在显示区域210的使用区域220中示出着:与在图像生成部30所生成的图像之中设置的调整点相对应的两个区域调整点25。例如,如图11中所示那样,存在两个区域调整点25时,则无异义地规定通过于区域调整点25的直线。另外,例如,显示面21中的一个像素22被用作一个区域调整点25。另外,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关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在显示区域210中在具有相同Iy坐标的像素22上进行规定。
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在使用区域220中,以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为基准而在Iy轴正方向侧与Iy轴负方向侧,将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的在Iy轴方向上的变化各自独立地进行确定。即,如图11所示,以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为基准而在Iy轴正方向侧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时,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以将使用区域220中的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为基准而确定Iy轴正方向侧的区域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尺寸。另外,此时,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以将使用区域220中的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为基准从而确定Iy轴负方向侧的区域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这样地,在使用区域220中,以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为基准而在Iy轴正方向侧与Iy轴负方向侧,通过将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的在Iy轴方向上的变化独立地进行确定,从而可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变化独立地进行确定。
予以说明的是,关于区域调整点25,可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y轴负方向侧,也可设置于第2使用区域260的最为Iy轴正方向侧,也可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在区域调整点25设置在第1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y轴负方向侧或、第2使用区域260的最为Iy轴正方向侧时,可考虑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在区域调整点25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时,可考虑不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另外,当然地,在使用区域220中,也可在Iy轴正方向侧配置第2使用区域260,在Iy轴负方向侧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
另外例如,在图12中,在Ix轴方向上并排地配置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例子中,在显示区域210的使用区域220中,示出着与图像生成部30所生成的图像之中设置的调整点相对应的4个区域调整点25。具体而言,示出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与两个区域调整点25b。在图12所示的例子中,区域调整点25a的两点具有相同的Ix坐标,区域调整点25b的两点具有相同的Ix坐标。
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在使用区域220中,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在Ix轴负方向侧、以及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在Ix轴正方向侧,将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的在Iy轴方向上的变化各自独立地进行确定。即,如图12所示,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在Ix轴负方向侧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时,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从将使用区域220中的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将Ix轴负方向侧的区域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尺寸进行确定。另外,此时,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的变化,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将Ix轴正方向侧的区域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进行确定。这样地,在使用区域220中,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在Ix轴负方向侧、以及从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进行连结的直线起在Ix轴正方向侧,可通过将在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发生了变化时的在Iy轴方向上的变化独立地进行确定,从而将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变化独立地进行确定。
予以说明的是,关于两个区域调整点25a,可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x轴正方向侧,也可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且Ix轴负方向侧。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设置在第1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x轴正方向侧时,可考虑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设置在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且Ix轴负方向侧时,可考虑不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a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
同样地,关于两个区域调整点25b,可设置于第2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x轴负方向侧,也可设置于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且Ix轴正方向侧。2个区域调整点25b设置在第2使用区域240的最为Ix轴负方向侧时,可考虑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设置在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之间且Ix轴正方向侧时,可考虑不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以及将两个区域调整点25b进行连结的直线上的像素22应用于图像的显示中。另外,当然地,在使用区域220中,也可在Ix轴负方向侧配置第2使用区域260,在Ix轴正方向侧配置第1使用区域240。
如以上那样,关于图像生成部30,可通过在所生成的图像中设置调整点,对于每个以调整点为基准而分割的区域,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将独立了的变化进行确定。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可准确地设定第1使用区域240以及第2使用区域260的边界,可根据垂直方向上的使用者视点位置100,将因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而不同的变化准确地进行确定。
另外,回到图10时,则在图10(a)中示出了:将区域240i在iy轴方向上进行4等分分割的直线以及在ix轴方向上进行4等分分割的直线。同样地,在图10(a)中示出了:将区域260i在iy轴方向上进行2等分分割的直线以及在ix轴方向上进行4等分分割的直线。在图10(a)中,利用这些直线以及区域220i的外框,从而将区域220i分割为24个区域。关于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例如,也可针对这24个区域的全部顶点的坐标(ix,iy)中的每个,存储其与图像显示部2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坐标(Ix,Iy)的对应关系。予以说明的是,图10(a)、(b)、(c)以及(d)所示的分割出的区域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并不限制所分割的区域的个数、尺寸等。
此处,前挡玻璃2通常不仅仅具有平面部分而且亦具有曲面部分。因此,在图像显示部20的显示区域210示出了设想了平面的图像时,由前挡玻璃2反射的虚像330是在包含了变形(歪み)的状态下由使用者进行视觉确认。因此,关于在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中存储的、所生成的图像中的24个区域的全部顶点的坐标(ix,iy)与图像显示部2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坐标(Ix,Iy)的对应关系,也可反映例如与前挡玻璃2相对应的变形的补正。予以说明的是,在图10(b)、(c)、(d)中,没有反映变形补正。
另外,关于图像生成部30的存储部32,例如,也可存储着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将所生成了的图像中的24个区域的全部顶点的坐标(ix,iy)与图像显示部2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坐标(Ix,Iy)的对应关系进行补正那样的表格或运算式,也可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补正此对应关系。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也可基于根据使用者视点位置100而补正了的、所生成的图像中的24个区域的全部顶点的坐标(ix,iy)与图像显示部20在显示区域210上的坐标(Ix,Iy)的对应关系,将所生成的图像显示于显示区域210。即,关于图像生成部30,例如,也可基于此补正了的对应关系,在显示区域210上,确定第1使用区域240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以及尺寸、以及第2使用区域260的Iy轴方向上的位置。
此处,优选在图10(a)所示的区域240i与区域260i的边界线上设置调整点。即,优选使得通过于调整点的调整线与区域240i与区域260i的边界线是一致的。其结果,图10(b)、图10(c)以及图10(d)所示的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的边界线上的像素22或与边界线相邻的像素22被用作图11所示的区域调整点25。因此,在与前挡玻璃2相对应的变形的补正方面,也可在第1使用区域240与第2使用区域260中独立地进行补正。
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例示性的实施形态,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容易地将上述的例示性的实施形态,直到专利权利要求书中所含的范围为止地,进行变更。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平视显示装置例如可搭载于包括四轮汽车等在内的移动体,可用作使得视觉确认者视觉确认虚像的显示装置。
附图标记说明
1车辆、2前挡玻璃、10车辆用显示装置、20图像显示部、液晶面板模块、21显示面、液晶面板、30图像生成部、40视点位置取得部、41车室内图像取得部、42车室内图像分析部、50投影部、60前方信息取得部、61前方图像取得部、62前方图像分析部、80图像光、100使用者视点位置、210显示区域、220使用区域、240第1使用区域、250重叠标记、260第2使用区域、270非重叠标记、330虚像、400重叠距离范围。

Claims (6)

1.一种车辆用显示装置,其具备:
视点位置取得部,其取得坐在车辆的驾驶座的使用者的视点的位置,
前方信息取得部,其取得作为所述车辆的前方向的信息的前方信息,
图像生成部,其生成反映预定区域内所含的所述前方信息的图像,该预定区域为所述前方信息取得部所取得的所述前方信息之中的预定区域,
图像显示部,其具有可显示所述图像生成部所生成的所述图像的显示面,以及
投影部,其通过下述方式将所述图像朝向所述车辆的透光构件进行投影,该方式为,利用所述车辆的透光构件将所述显示面所显示出的所述图像反射,从而使坐在所述驾驶座的所述使用者可视觉确认虚像;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将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第1图像要素的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上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且将显示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尺寸,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较大地进行确定;
另一方面,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将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下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且将显示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所述尺寸,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上较小地进行确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中,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按照不受到在垂直方向上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的变化的影响,使得所述使用者越过所述透光构件而看得见的风景之中的所述第1图像要素所涉及的虚像所重叠的风景在路面上的距离的范围成为一定的方式,确定在所述显示面显示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以及所述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中,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对于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生成的所述图像中所含的图像要素之中的与所述第1图像要素不同的第2图像要素的位置,根据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而进行确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中,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上侧移动,将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述第2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上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
另一方面,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随着利用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而取得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朝向垂直方向下侧移动,将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述第2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朝向对应于垂直方向下侧的方向侧进行确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中,
所述图像显示部的所述显示面至少包含:在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显示中使用的第1使用区域与在所述第2图像要素的显示中使用的第2使用区域,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对应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第1使用区域的位置以及尺寸,因此确定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述第1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以及所述尺寸,并且
关于所述图像生成部,对应所述视点位置取得部所取得的垂直方向上的所述使用者的所述视点的位置,确定所述第2使用区域的位置,因此确定在所述显示面中显示所述第2图像要素的所述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用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显示面中,所述第1使用区域以及所述第2使用区域在对应于垂直方向的方向、或者对应于所述车辆的左右方向的方向上并排地配置。
CN201680043191.7A 2015-07-27 2016-07-26 车辆用显示装置 Active CN10784841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47996 2015-07-27
JP2015147996A JP6512016B2 (ja) 2015-07-27 2015-07-27 車両用表示装置
PCT/JP2016/071798 WO2017018400A1 (ja) 2015-07-27 2016-07-26 車両用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48417A CN107848417A (zh) 2018-03-27
CN107848417B true CN107848417B (zh) 2021-05-11

Family

ID=57884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43191.7A Active CN107848417B (zh) 2015-07-27 2016-07-26 车辆用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185152B2 (zh)
EP (1) EP3330117B1 (zh)
JP (1) JP6512016B2 (zh)
CN (1) CN107848417B (zh)
WO (1) WO201701840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3122B2 (ja) * 2015-02-24 2018-12-26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10464421B2 (en) * 2015-09-18 2019-11-05 Nissan Motor Co., Ltd. Vehicular display device and vehicular display method
US11119315B2 (en) * 2015-10-15 2021-09-14 Maxell, Ltd. Information display apparatus
EP3381732A4 (en) * 2015-11-25 2019-04-17 Nippon Seiki Co., Ltd. HEAD-UP DISPLAY
CN106878934B (zh) 2015-12-10 2020-07-31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地图显示方法及装置
US10589676B2 (en) * 2016-06-02 2020-03-17 Magna Electronics Inc. Vehicle display system with user input display
DE112018006464T5 (de) * 2017-12-19 2020-08-27 Sony Corporation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orrichtung, informationsverarbeitungsverfahren, programm, anzeigesystem und mobiles objekt
JP6753428B2 (ja) * 2018-04-27 2020-09-09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20200042660A (ko) * 2018-10-16 2020-04-24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디스플레이 제어 장치, 그를 포함한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JP7200645B2 (ja) * 2018-12-11 2023-01-10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載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車両
JP6984624B2 (ja) * 2019-02-05 2021-12-22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表示制御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プログラム
JP2020142625A (ja) * 2019-03-06 2020-09-1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KR102212777B1 (ko) * 2019-06-04 2021-02-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영상 출력 장치
JP7383529B2 (ja) 2020-03-04 2023-11-2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4557A (ja) * 1993-11-19 1995-06-06 Nippon Seiki Co Ltd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H11314538A (ja) * 1998-05-01 1999-11-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8296701A (ja) * 2007-05-30 2008-12-11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表示器
JP2012006469A (ja) * 2010-06-24 2012-01-12 Toshiba Alpin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rp 車両用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車両用ディスプレイの表示方法
JP2012035745A (ja) * 2010-08-06 2012-02-23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12153256A (ja) * 2011-01-26 2012-08-16 Toyota Motor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WO2014061138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WO2015041203A1 (ja) * 2013-09-20 2015-03-26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5098078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12962A (ja) * 2004-10-15 2006-04-27 Aisin Aw Co Ltd 運転支援方法及び運転支援装置
US20060262140A1 (en) * 2005-05-18 2006-11-23 Kujawa Gregory A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visual augmentation of perceived reality
JP4702437B2 (ja) * 2008-11-25 2011-06-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10256878A (ja) * 2009-03-30 2010-11-11 Equos Research Co Ltd 情報表示装置
US20120224062A1 (en) * 2009-08-07 2012-09-06 Light Blue Optics Ltd Head up displays
JP5275963B2 (ja) * 2009-12-08 2013-08-28 株式会社東芝 表示装置、表示方法及び移動体
JP5286243B2 (ja) * 2009-12-18 2013-09-11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1544524B1 (ko) * 2010-12-16 2015-08-17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차량용 증강현실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차량용 증강현실 디스플레이 방법
US9383579B2 (en) * 2011-10-12 2016-07-05 Visteon Globa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a display component of an adaptive display system
DE102012002149B3 (de) * 2012-02-04 2013-06-20 Audi Ag Verfahren zur Visualisierung des Umfelds eines Kraftfahrzeugs und zugehöriges Kraftfahrzeug
KR101957943B1 (ko) * 2012-08-31 2019-07-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정보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정보 제공 차량
US9047703B2 (en) * 2013-03-13 2015-06-02 Honda Motor Co., Ltd. Augmented reality heads up display (HUD) for left turn safety cues
US9064420B2 (en) * 2013-03-14 2015-06-23 Honda Motor Co., Ltd. Augmented reality heads up display (HUD) for yield to pedestrian safety cues
US9251715B2 (en) * 2013-03-15 2016-02-02 Honda Motor Co., Ltd. Driver training system using heads-up display augmented reality graphics elements
JP2014210537A (ja) 2013-04-19 2014-11-1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N105682973B (zh) * 2013-10-22 2018-06-19 日本精机株式会社 车辆信息投影系统和投影装置
JP6337721B2 (ja) * 2014-09-25 2018-06-06 アイシン・エィ・ダブリュ株式会社 虚像表示装置
US9405120B2 (en) * 2014-11-19 2016-08-02 Magna Electronics Solutions Gmbh Head-up display and vehicle using the same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44557A (ja) * 1993-11-19 1995-06-06 Nippon Seiki Co Ltd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H11314538A (ja) * 1998-05-01 1999-11-16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8296701A (ja) * 2007-05-30 2008-12-11 Calsonic Kansei Corp 車両用表示器
JP2012006469A (ja) * 2010-06-24 2012-01-12 Toshiba Alpine Automotive Technology Corp 車両用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車両用ディスプレイの表示方法
JP2012035745A (ja) * 2010-08-06 2012-02-23 Toshiba Corp 表示装置、画像データ生成装置及び画像データ生成プログラム
JP2012153256A (ja) * 2011-01-26 2012-08-16 Toyota Motor Corp 画像処理装置
WO2014061138A1 (ja) * 2012-10-18 2014-04-24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及び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
WO2015041203A1 (ja) * 2013-09-20 2015-03-26 日本精機株式会社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WO2015098078A1 (ja) * 2013-12-27 2015-07-02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ユニット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330117A4 (en) 2019-03-06
JP6512016B2 (ja) 2019-05-15
US10185152B2 (en) 2019-01-22
JP2017024664A (ja) 2017-02-02
EP3330117A1 (en) 2018-06-06
CN107848417A (zh) 2018-03-27
US20180210210A1 (en) 2018-07-26
WO2017018400A1 (ja) 2017-02-02
EP3330117B1 (en)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848417B (zh) 车辆用显示装置
CN107249922B (zh) 车辆用显示装置
CN111433067A (zh) 平视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控制方法
CN111954902B (zh) 影像显示系统、影像显示方法、存储介质以及具备影像显示系统的移动体
US8130270B2 (en) Vehicle-mounted image capturing apparatus
JP6811106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装置および表示制御方法
US20110234801A1 (en) Image generation apparatus
US20100245574A1 (en) Vehicle periphery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for vehicle periphery image
JP5488303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US20140043466A1 (en) Environment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for transport machine
JP7221161B2 (ja) ヘッドアップディスプレイ及びそ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CN112424570A (zh) 抬头显示器
JP2016159656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18103697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WO2018180596A1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2008037118A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CN110462699B (zh) 车辆用显示控制装置以及车辆用显示单元
JP6874769B2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4379148B2 (ja) 後方確認装置
WO2018037887A1 (ja) 車両用表示装置
JP5722643B2 (ja) 物体検出装置、および、物体検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