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31951B - 触控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31951B
CN107831951B CN201711362591.7A CN201711362591A CN107831951B CN 107831951 B CN107831951 B CN 107831951B CN 201711362591 A CN201711362591 A CN 201711362591A CN 107831951 B CN107831951 B CN 10783195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electrode
conductive element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duc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3625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31951A (zh
Inventor
袁廖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 Optronic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8319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9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319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319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触控装置,包括基板、主触控感测结构、第一电极、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极的第一导电元件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二电极的第二导电元件。基板具有主触控区及次触控区。主触控感测结构配置于主触控区。第一电极以及第二电极配置于次触控区且彼此电性独立。第二导电元件包括多个分岔部及多个导电部。多个分岔部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多个导电部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分岔部之间。多个导电部彼此分离且跨越第一导电元件以构成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之间的交错处。

Description

触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电子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触控装置。
背景技术
触控装置大致上可分为内嵌式(in-cell)、晶胞上(on-cell)及外挂式(out-cell)。外挂式触控装置具有易与既有显示面板组装的优点,因此也为广泛被使用的一种触控装置的。然而,外挂式触控装置最为人所诟病的缺点是厚度过厚,因此,一种将触控感测结构直接形成在覆盖玻璃(cover glass)的OGS(one glass solution)触控装置被开发出。
一般而言,触控装置包括配置于主触控区的主触控感测结构以及配置于次触控区的次触控感测结构。无论是主触控感测结构或次触控感测结构皆需利用导电元件电性连接至位于周边区的接垫。然而,为节省布局面积,分别与次触控感测结构的第一电极及次触控感测结构的第二电极电性连接的多个导电元件必需相交错。因多个导电元件相交错所形成的电容值高,而造成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不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触控装置,触控灵敏度佳。
本发明的触控装置包括基板、主触控感测结构、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基板具有主触控区、至少一次触控区以及主触控区与次触控区外的周边区。主触控感测结构配置于主触控区。第一电极以及一第二电极配置于次触控区。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至少一第一电极。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至少一第二电极且与第一导电元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交错处。第二导电元件包括多个分岔部以及多个导电部。多个分岔部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多个导电部彼此分离且跨越第一导电元件以构成交错处。多个导电部分别电性连接于位在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的多个分岔部之间。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更包括绝缘层。绝缘层具有多个贯孔。绝缘层覆盖交错处的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的分岔部。第二导电元件的导电部配置于绝缘层上且通过贯孔与分岔部分别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导电元件的每一分岔部具有端点,每一端点与绝缘层的贯孔重叠。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至少一第二电极由透光材料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二导电元件的导电部由透光材料所组成。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及第二导电元件的导电部属于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主触控感测结构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彼此分离且沿着第一方向延伸。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彼此分离且沿着第二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交错。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具有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垫。至少一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及第一触控感测垫属于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更包括触控走线。触控走线配置于周边区且与主触控感测结构电性连接。第二导电元件的分岔部与触控走线属于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更包括第三电极。第三电极配置于周边区且相邻于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其中第三电极接地且具有多个开口。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三电极与第二导电元件的分岔部属于同一膜层。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至少一第二电极彼此相邻且用以构成一个次触控感测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至少一第一电极为多个第一电极,至少一第二电极为多个第二电极,多个第一电极与多个第二电极用以构成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而每一次触控感测结构包括彼此相邻的一个第一电极及一个第二电极。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更包括第三电极。第三电极配置于周边区且接地。第三电极隔开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包括第一次触控感测结构及第二次触控感测结构。第一次触控感测结构的第二电极与上述的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第二次触控感测结构的第一电极与上述的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触控装置更包括第一接垫及第二接垫。第一接垫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的多个第一电极彼此电性连接。上述的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的多个第一电极与第一接垫之间。第二接垫配置于基板的周边区。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的多个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接。上述的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的多个第二电极与第二接垫之间。
基于上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利用第二导电元件的分岔部及导电部能使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在交错处重叠面积变小。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在交错处重叠面积变小,因此由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交错所构成的电容值能降低,进而提升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
为让本发明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主触控区及周边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次触控区及周边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00:触控装置
110:基板
110a:主触控区
110b:次触控区
110c:周边区
122:第一触控电极
122a:第一触控感测垫
122b:第一桥接部
124:第二触控电极
124a:第二触控感测垫
124b:第二桥接部
130:绝缘层
130a、130b:贯孔
140:触控走线
150:第一电极
160:第二电极
170、170-1、170-2、170-3、170-4、170-5:第一导电元件
180:第二导电元件
180a:间隙
182:分岔部
182a:端点
184:导电部
192-1、192-2、192-5:第一接垫
194:第二接垫
196:第三电极
196a:开口
BM:装饰层
BL:缓冲层
C:交错处
131:第一绝缘层
132:第二绝缘层
R1、R2:局部
Tm:主触控感测结构
Ts、Ts-1、Ts-2、Ts-3、Ts-4、Ts-5:次触控感测结构
x、y、z:方向
Ⅰ-Ⅰ'、Ⅱ-Ⅱ’:剖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上视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主触控区及周边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特别是,图2对应于图1的局部R1。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次触控区及周边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特别是,图3对应于图1的局部R2。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的剖面示意图。特别是,图4对应于图2的剖线Ⅰ-Ⅰ'及图3的剖线Ⅱ-Ⅱ’。需说明的是,基于清楚绘示的考量,图1、图2及图3省略图4的装饰层BM(decoration layer)。
请参照图1、图2、图3及图4,触控装置100包括基板110。基板110具有主触控区110a、次触控区110b以及主触控区110a与次触控区110b外的周边区110c。主触控感测结构Tm配置于主触控区110a。次触控感测结构Ts配置于次触控区110b。第一导电元件170、第二导电元件180、触控走线140、第一接垫192-1、192-2、192-5、第二接垫194及装饰层BM等构件配置于周边区110c。请参照图1,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主触控区110a可以是一个连续的大面积区域;次触控区110b可包括彼此隔开的多个小面积区域,所述多个小面积区域用以分别配置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周边区110c可以是位于主触控区110a与次触控区110b之间的区域、多个次触控区110b之间的区域、次触控区110b与基板110边缘之间的区域以及主触控区110a与基板110边缘之间的区域;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基板110主要是用以承载触控装置100的各构件之用。在本实施例中,基板110的材质例如是玻璃。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根据其它实施例,基板110的材质也可以是蓝宝石、有机聚合物或其它可适用材料。
请参照图1、图2及图4,触控装置100包括配置于主触控区110a的主触控感测结构Tm。在本实施例中,主触控感测结构Tm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2以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4。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2彼此分离且沿着第一方向x延伸。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4彼此分离且沿着与第二方向y延伸。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交错。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可垂直,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22包括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以及多个第一桥接部122b。每一第一桥接部122b电性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之间。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更包括绝缘层130,绝缘层130覆盖多个第一桥接部122b且具有与每一第一桥接部122b的两端重叠的多个贯孔130a,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配置于绝缘层130上,相邻的两个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通过多个贯孔130a与同一第一桥接部122b电性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触控电极124包括多个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以及多个第二桥接部124b。每一第二桥接部124b电性连接于相邻的两个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之间。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桥接部124b与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可属于同一膜层。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每一第二触控电极124可以是一个连续的导电图案,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122的第一桥接部122b可选择性属于第一导电层。第一触控电极122的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和第二触控电极124的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及第二桥接部124b可利用同一道制程同时形成于绝缘层130上。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及第二桥接部124b可选择性属于同一第二导电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层及第二导电层可以选择性地皆为透明导电层。透明导电层的材料可包括金属氧化物,例如:铟锡氧化物、铟锌氧化物、铝锡氧化物、铝锌氧化物、铟锗锌氧化物、或其它合适的氧化物、或者是上述至少二者的堆叠层。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它实施例,所述第一导电层及/或所述第二导电层也可以是不透明/反射导电层。
需说明的是,上述的主触控感测结构Tm的样态仅是用以举例说明本发明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在其它实施例中,主触控感测结构Tm也可以是其它适当样态。
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可选择性包括缓冲层BL、装饰层BM、第一绝缘层131及第二绝缘层132。缓冲层BL配置于基板110上。装饰层BM配置于缓冲层BL上。第一绝缘层131覆盖装饰层BM及缓冲层BL。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桥接部122b可配置于第一绝缘层131上。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它实施例,触控装置100可也省略缓冲层BL及第一绝缘层131的设置,第一桥接部122b也可直接配置于基板110上。第二绝缘层132覆盖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第二桥接部124b以及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导电部184。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BM例如是图案化遮光层,其用以遮蔽第一导电元件170、第二导电元件180、触控走线140、第一接垫192-1、192-2、192-5、第二接垫194等不欲被使用者察觉的构件。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BM的材质例如是树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它实施例,装饰层BM的材质也可以油墨、光阻、其它适当材料或上述材料的组合。在本实施例中,装饰层BM的颜色例如是黑色,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根据其它实施例,装饰层BM的颜色也可以其它颜色(例如:白色、金色等),以使触控装置100具有个性化的外观。
请参照图1、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还包括多条触控走线140。多条触控走线140配置于周边区110c且与主触控感测结构Tm电性连接。详言之,多条触控走线140分别与主触控感测结构Tm的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2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4电性连接。图2及图4绘出与第一触控电极122连接的一条触控走线140为示例,本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根据上述说明、图2及图4应能实现上述的分别与多个第一触控电极122及多个第二触控电极124电性连接的多条触控走线140,于此便不再逐一绘示。请参照图4,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140可配置于位于装饰层BM上的部分第一绝缘层131上。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走线140也可以直接配置在不导电的装饰层BM上。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走线140可属于金属层。换言之,触控走线140的材质例如是金属。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其他实施例中,触控走线140的材质也可以是其它导电材料或金属与其它导电材料的组合。
请参照图1,触控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150及多个第二电极160。多个第一电极150及多个第二电极160彼此电性独立且配置于多个次触控区110b。详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50与第二电极160的一者(例如:第一电极150)为发射电极(transmissionelectrode;Tx),第一电极150与第二电极160的另一者(例如:第二电极160)为接收电极(receiving electrode;Rx),而彼此相邻的一个第一电极150与一个第二电极160可构成一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包括分别配置于多个次触控区110b的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图1绘出五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1、Ts-2、Ts-3、Ts-4、Ts-5为示例,但本发明不限于此,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设置数量可视实际需求而定。在本实施例中,同一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第一电极150及第二电极160可以分别是I字型导电图案以及大致上包围所述I字型导电图案的不规则导电图案,但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一电极150的形状及第二电极160的形状可视实际需求而定。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电极150及第二电极160由透光材料所组成。由相邻的第一电极150与第二电极160所构成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与装饰层BM的透光孔(未绘示)重叠,换句话说,由相邻的第一电极150与第二电极160所构成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与装饰层BM于垂直基板方向上未重叠。来自于设有触控装置100的系统(例如:汽车中控台)内部的光束可穿过装饰层BM的透光孔及次触控感测结构Ts,而次触控感测结构Ts可视为发光的触控感测键(例如:音量调整键),以感测使用者是否触控次触控感测结构Ts,进而做出对应的动作(例如:调整音量)。
请参照图1、图2及图4,在本实施例中,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第一电极150及第二电极160与主触控感测结构Tm的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第二桥接部124b及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可选择性属于同一导电层(例如:第二导电层)。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第一电极150及第二电极160可与部分的主触控感测结构Tm一起制作,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设置可不增加触控装置100的制程步骤,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图3及图4,触控装置100包括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70。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70分别电性连接于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多个第一电极150。在本实施例中,分别电性连接于不同的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多个第一电极150的多个第一导电元件170可以电性连接在一起或不电性连接在一起。请参照图1,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和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1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2可彼此电性独立。和次触控感测结构Ts-3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3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2可彼此电性连接。和次触控感测结构Ts-4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4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1可彼此电性连接。和次触控感测结构Ts-5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5可电性独立于第一导电元件170-1、170-2、170-3、170-4,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在本实施例中,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以及与主触控感测结构Tm电性连接的触控走线140可选择性属于同一膜层(例如:金属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还包括配置于周边区110c的第一接垫(boundingpad)192-1。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4的第一电极150彼此电性连接,而第一导电元件170-1电性连接于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与第一接垫192-1之间以及次触控感测结构Ts-4的第一电极150与第一接垫192-1之间。换言之,分别属于不同次触控感测结构Ts-1、Ts-4的多个第一电极150可选择性地电性连接至同一第一接垫192-1。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分属不同次触控感测结构Ts-1、Ts-2、Ts-5的多个第一电极150也可分别电性连接至不同的第一接垫192-1、192-2、192-5。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还包括配置于周边区110c且位于第一接垫192-1外的第一接垫192-2。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及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可分别通过第一导电元件170-1及第一导电元件170-2各自电性连接至第一接垫192-1及第一接垫192-2。
请参照图1、图3及图4,触控装置100包括第二导电元件180。第二导电元件180电性连接于第二电极160且与至少一第一导电元件170之间具有至少一交错处C。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180电性连接于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二电极160,第二导电元件180和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1以及与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2具有交错处C。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180可和与本身所属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1交错,第二导电元件180还可与和非本身所属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2交错。然而,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180也可仅与和本身所属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1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1交错;在又一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180也可仅与和非本身所属的次触控感测结构Ts-2的第一电极150电性连接的第一导电元件170-2交错;与第二导电元件180交错的第一导电元件170的数量及种类可视实际的布局(layout)做其它适当的设计,本发明并不加以限制。
第二导电元件180包括多个分岔部182以及多个导电部184。多个分岔部182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元件170的相对两侧。多个导电部184彼此分离且跨越第一导电元件170以构成交错处C。多个导电部184分别电性连接于位在第一导电元件170的相对两侧的多个分岔部182之间。举例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绝缘层130覆盖交错处C的第一导电元件170及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分岔部182,绝缘层130具有与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分岔部182的端点182a重叠的多个贯孔130b,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导电部184配置于绝缘层130上且通过多个贯孔130b与多个分岔部182分别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导电元件170、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分岔部182及触控走线140可同属于金属层,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导电部184、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第一电极150及第二电极160、主触控感测结构Tm的第二触控感测垫124a、第二桥接部124b及第一触控感测垫122a可选择性属于同一导电层(例如:第二导电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多个导电部184彼此分离。在与第一导电元件170延伸方向平行的方向y上,多个导电部184之间存在至少一间隙180a(标示于图3)。在与基板110垂直的方向z上,一部分的第一导电元件170与间隙180a重叠。第二导电元件180通过彼此分离多个导电部184电性连接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元件170相对两侧的多个分岔部182。藉此,在第一导电元件170与第二导电元件180的交错处C,第一导电元件170与第二导电元件180在方向z上的重叠面积变小。第一导电元件170与第二导电元件180的重叠面积变小,因此由第一导电元件170与第二导电元件180相交错所构成的电容值变小,进而能提升触控装置100的触控灵敏度。
请参照图1,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还包括配置于周边区110c的第二接垫194。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多个第二电极160可彼此电性连接,而第二导电元件180可电性连接于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多个第二电极160与第二接垫194之间。换言之,在本实施例中,所有次触控感测结构Ts的多个第二电极160可电性连接至同一第二接垫194,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
请参照图1及图3,在本实施例中,触控装置100还包括第三电极196。第三电极196配置于周边区110c且相邻于第一导电元件170及第二导电元件180。更进一步地说,第三电极196隔开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Ts。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96与第二导电元件180的分岔部182及触控走线140可属于同一金属层,但本发明不以此为限。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三电极196接地且具有多个开口196a。于本实施例中,开口196a的形状为长方形,然,本发明不以此为限,于其他实施例中,开口196a的形状可能为其他适合的形状,如正方形、多边形、圆形、椭圆形等。换言之,第三电极196的实体面积小。藉此,次触控感测结构Ts与第三电极196所构成的电容值小,而触控装置100的触控灵敏度能更进一步地提升。且,藉由此设计,更可以降低由于静电造成的良率损失。
综上所述,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触控装置包括配置于次触控区的第一电极及第二电极、电性连接于第一电极的第一导电元件以及电性连接于第二电极的第二导电元件。第二导电元件与第一导电元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交错处。第二导电元件包括分别位于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的多个分岔部以及多个导电部。多个导电部彼此分离且跨越第一导电元件以构成第二导电元件与第一导电元件之间的交错处。多个导电部分别电性连接于位在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的多个分岔部之间。藉由第二导电元件的分岔部及导电部,使得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在交错处重叠面积变小。第一导电元件及第二导电元件在交错处重叠面积变小,因此由第一导电元件与第二导电元件相交错所构成的电容值能降低,进而提升触控装置的触控灵敏度。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更动与润饰,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后附的申请专利范围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5)

1.一种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基板,具有一主触控区、至少一次触控区以及该主触控区与该次触控区外的一周边区;
一主触控感测结构,配置于该主触控区;
至少一第一电极以及至少一第二电极,配置于该次触控区,其中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彼此电性独立;
一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以及
一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且与该第一导电元件之间具有至少一交错处,其中该第二导电元件包括:
多个分岔部,分别位于该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以及
多个导电部,彼此分离且跨越该第一导电元件以构成该交错处,且分别电性连接于位在该第一导电元件的相对两侧的该些分岔部之间;
其中,在与该第一导电元件延伸方向平行的一第二方向上,该些导电部之间存在至少一间隙,彼此分离的该些导电部电性连接分别位于该第一导电元件相对两侧的该些分岔部,形成该第一导电元件与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交错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绝缘层,具有多个贯孔,其中该绝缘层覆盖该交错处的该第一导电元件以及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分岔部,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导电部配置于该绝缘层上且通过该些贯孔与该些分岔部分别电性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元件的每一分岔部具有一端点,每一该端点与该绝缘层的该些贯孔重叠。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及该至少一第二电极由透光材料所组成。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导电部由透光材料所组成。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及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导电部属于同一膜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主触控感测结构包括:
多个第一触控电极,彼此分离且沿着一第一方向延伸;以及
多个第二触控电极,彼此分离且沿着该第二方向延伸,其中该第一方向与该第二方向交错,每一第一触控电极具有多个第一触控感测垫,该至少一第一电极、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及该些第一触控感测垫属于同一膜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触控走线,配置于该周边区且与该主触控感测结构电性连接,其中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分岔部与该触控走线属于同一膜层。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三电极,配置于该周边区且相邻于该第一导电元件及该第二导电元件,其中该第三电极接地且具有多个开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第三电极与该第二导电元件的该些分岔部属于同一膜层。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与该至少一第二电极彼此相邻且用以构成一次触控感测结构。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至少一第一电极为多个,该至少一第二电极为多个,该些第一电极与该些第二电极用以构成多个次触控感测结构,而每一该次触控感测结构包括彼此相邻的一该第一电极及一该第二电极。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三电极,配置于该周边区且接地,其中该第三电极隔开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包括:
一第一次触控感测结构,其中该第一次触控感测结构的一该第二电极与该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以及
一第二次触控感测结构,其中该第二次触控感测结构的一该第一电极与该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触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更包括:
一第一接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的该些第一电极彼此电性连接,而该第一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的该些第一电极与该第一接垫之间;以及
一第二接垫,配置于该基板的该周边区,其中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的该些第二电极彼此电性连接,而该第二导电元件电性连接于该些次触控感测结构的该些第二电极与该第二接垫之间。
CN201711362591.7A 2017-10-27 2017-12-18 触控装置 Active CN10783195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6137005A TWI654548B (zh) 2017-10-27 2017-10-27 觸控裝置
TW106137005 2017-10-2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951A CN107831951A (zh) 2018-03-23
CN107831951B true CN107831951B (zh) 2020-10-30

Family

ID=61644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362591.7A Active CN107831951B (zh) 2017-10-27 2017-12-18 触控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31951B (zh)
TW (1) TWI654548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3344U (zh) * 2011-07-13 2012-02-29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器
CN103294246A (zh) * 2012-07-20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
CN203658969U (zh) * 2013-10-31 2014-06-1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204166502U (zh) * 2014-09-11 2015-02-18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519061A (zh) * 2013-11-04 2015-05-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4808824A (zh) * 2014-01-24 2015-07-29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390526A (zh) * 2014-08-29 2016-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了内嵌式触摸面板的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105528128A (zh) * 2014-10-17 2016-04-27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布局
CN107045398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总成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43194A1 (en) * 2009-10-09 2011-04-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60117010A1 (en) * 2014-10-24 2016-04-28 Hycon Technology Corp. Conductor pattern structure of capacitive touch panel
KR102306654B1 (ko) * 2015-04-27 2021-09-29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터치 패널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153344U (zh) * 2011-07-13 2012-02-29 深圳华映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触控面板及显示器
CN103294246A (zh) * 2012-07-20 2013-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摸显示面板
CN203658969U (zh) * 2013-10-31 2014-06-18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TW201519061A (zh) * 2013-11-04 2015-05-16 Wintek Corp 觸控面板
CN104808824A (zh) * 2014-01-24 2015-07-29 胜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板
CN105390526A (zh) * 2014-08-29 2016-03-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集成了内嵌式触摸面板的柔性有机发光显示设备
CN204166502U (zh) * 2014-09-11 2015-02-18 和鑫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
CN105528128A (zh) * 2014-10-17 2016-04-27 瑞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内嵌式触控面板及其布局
CN107045398A (zh) * 2016-02-05 2017-08-15 宏达国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总成及可携式电子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cell adaptive touch technology for a flexible e-paper display》;Jong-Kwon Lee 等;《Solid-State Electronics》;20110228;第159-162页 *
《基于电容式感应技术的强化触控按键方案》;王慧华;《中国优秀硕士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50515;I137-75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31951A (zh) 2018-03-23
TWI654548B (zh) 2019-03-21
TW201917541A (zh) 2019-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50085205A1 (en) Touch panel
US20140333578A1 (en) Touch panel
EP2209065A2 (en)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the same
US20170123540A1 (en)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CN109782953B (zh) 触控结构及触控显示装置
US10248268B2 (en) OGS capacitive touch scree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160099791A (ko) 터치 패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DE202014004923U1 (de) Bildschirm-Tastfeld
CN204044779U (zh) 触控面板
KR20130004560A (ko) 투광형 입력 장치와 그의 제조 방법
KR102384229B1 (ko) 지문인식가능 터치스크린 장치 및 그 동작방법
CN203643976U (zh) 触控板
US20120139852A1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panel having the same
CN203894720U (zh) 触控装置
TW201516815A (zh) 電容式觸控面板及其製作方法
US20100182254A1 (en) Touch screen panel
US20190227672A1 (en) Capacitive touch panel
JP5750466B2 (ja) 静電容量式入力装置
KR102281616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제조 방법
US10031599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sensing structures in visible and non-visible areas and fabrication method thereof
CN106155387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JP5813598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基板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基板の製造方法
CN107831951B (zh) 触控装置
JP6435901B2 (ja) 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タッチパネル装置および導電性パターン基板
CN104281307B (zh) 触控面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