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18878B - 开关 - Google Patents

开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18878B
CN107818878B CN201710827565.0A CN201710827565A CN107818878B CN 107818878 B CN107818878 B CN 107818878B CN 201710827565 A CN201710827565 A CN 201710827565A CN 107818878 B CN107818878 B CN 1078188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shell
spring
electrod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7565.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818878A (zh
Inventor
米田孝
辰巳隆登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8188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88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8188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188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6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 H01H9/161Indicators for switching condition, e.g. "on" or "off" comprising light emitting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9/00Details of switching device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1H1/00 - H01H7/00
    • H01H9/18Distinguishing marks on switches, e.g. for indicating switch location in the dark; Adaptation of switches to receive distinguishing marks

Landscapes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 Tumbler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标是提出使每个接触部件能与端子和指示器的电极均稳定接触的开关。包括:用于分别电互连开关机构(30)的两个端子(31和32)与指示器(40)的两个电极(411和412)的两个接触部件(501和502);及包括容纳开关机构(30)的外壳(70)和可移动地连接于外壳(70)正面(701)的把手(80)的壳体(60)。两个接触部件(501和502)均包括附连于壳体(60)的第一弹簧部分(51)和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的第二弹簧部分(52)。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端子(31和32)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313或323)的状态下与所述接触面(313或323)相接触。第二弹簧部分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电极(411和412)中的相应电极的状态下与所述相应电极相接触。

Description

开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总体上涉及开关特别是带有指示器的开关。
背景技术
过去,已经提出了各种开关(开关装置)。例如,JP2010-27246A公开了一种开关装置,包括:电连接于电缆的端子板;用于打开或关闭端子板之间电路径的开关元件;以及被构造为根据由开关元件对端子板之间电路径的打开和关闭而接通和断开的指示灯装置。具有附连于端子板的接触部件,并且接触部件通过与指示灯装置的电路板弹性接触而电力地互连端子板与指示灯。
在JP2010-27246A中,接触部件固定于端子板。因此,通过尺寸误差等等所致的影响可能导致接触部件与端子板(端子)的不稳定接触。此外,这可导致对接触部件与指示灯装置(指示器)的电路板的图案化导体(电极)之间接触的不良影响,并且这可导致接触部件与电极的不稳定接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目标是提出一种使得每个接触部件能够与端子和指示器的电极均稳定接触的开关。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开关包括:包括两个端子和可移动触点的开关机构;包括两个电极的指示器;用于分别电力地互连两个端子与两个电极的两个接触部件;以及壳体。壳体包括用于容纳开关机构的外壳和可移动地附连于外壳正面以导致可移动触点移动的把手。两个端子每个均包括指向外壳前侧的接触面。两个电极每个均被放置为指向外壳后侧。两个接触部件中至少一个包括附连于壳体的第一弹簧部分和从第一弹簧部分延伸出的第二弹簧部分。第一弹簧部分和第二弹簧部分之一在弹力作用于所述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的状态下与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相接触,并且第一弹簧部分和第二弹簧部分中另一个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的状态下与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一个方面的开关能够提出使得每个接触部件能够与端子和指示器的电极均稳定接触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A和图1B是一个实施例的开关的开关主体的截面。
图2是上述开关的分解透视图。
图3是上述开关主体的前视分解透视图。
图4是上述开关主体的后视分解透视图。
图5A是上述开关主体的正视图并且图5B是上述开关主体的正视图,其中把手被省略。
图6是上述开关主体的接触部件的透视图。
图7A和图7B是上述实施例的改进开关的开关主体的截面。
图8是开关主体的正视图,其中把手被省略。
图9是上述实施例的另一改进开关的主要部分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1.实施例
1.1构造
以下参照图1A和图1B以及图2至图6对本实施例的开关10做出描述。本实施例的开关10包括图1A和图1B所示的开关主体20。要注意,图1A是沿图5A中直线X-X截取的截面,并且图1B是沿图5A中直线Y-Y截取的截面。开关主体20包括开关机构30、指示器40、两个接触部件50(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以及壳体60。此外,如图2所示,开关10包括附连于开关主体20的开关把手90以覆盖开关主体20的正面。
如图1A和图1B所示,壳体60包括用于容纳开关机构30的外壳70以及可移动地附连于外壳70的正面(图1A和图1B中的上表面)701以导致可移动触点33移动的把手80。特别地,把手80附连于外壳70从而能够在预定范围内旋转。例如,预定范围被确定成使得把手80前向与外壳70前向之间的角度是锐角。
如图3和4所示,开关机构30包括两个端子(第一和第二端子)31和32、可移动触点33、可移动接触部件34和偏压弹簧35。
第一和第二端子31和32每个均为电连接于电缆的端子。第一和第二端子31和32彼此分离地设置。更详细地,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端子31被放置在沿外壳70纵向的一个末端(图1A和图1B中的左端)周围,并且第二端子32被放置在沿外壳70纵向的另一末端(图1A和图1B中的右端)周围。
第一端子31包括端子板310、两个锁簧311和释放按钮312。端子板310由金属板制成。端子板310包括固定触点310a、两个接触片310b和310b以及互连固定触点310a与两个接触片310b和310b的互连片310c。接触片310b和锁簧311被设置为彼此面对,藉此构成所谓的快速接线端子。第一端子31在彼此面对的接触片310b与锁簧311之间实体地保持电缆。释放按钮312是用于使锁簧311部分变形以从第一端子31移除电缆的部件。释放按钮312是合成树脂制成的带有电力绝缘性能的模制产品。此外,如图1A所示,第一端子31包括在互连片310c的正面内且与第一接触部件501相接触的接触面(第一接触面)313。因而,第一接触面313是指向外壳70前侧的表面。要注意,外壳70的前侧是外壳70的开关把手90要附连于其的一侧。额外地,外壳70的后侧是外壳70的与开关把手90要附连于其的那侧相反的一侧。
第二端子32包括端子板320、两个锁簧321和释放按钮322。端子板320由金属板制成。端子板320包括支撑片320a、两个接触片320b和320b以及用于互连支撑片320a与两个接触片320b和320b的互连片320c。支撑片320a支撑可移动接触部件34以容许可移动接触部件34的旋转。接触片320b和锁簧321被设置为彼此面对,藉此构成所谓的快速接线端子。第二端子32实体上在彼此面对的接触片320b与锁簧321之间保持电缆。释放按钮322是用于使锁簧321部分变形从而能够从第二端子32移除电缆的部件。释放按钮322是带有电力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此外,如图1B所示,第二端子32包括在互连片320c的正面内且与第二接触部件502相接触的接触面(第二接触面)323。因而,第二接触面323是指向外壳70前侧的表面。
可移动接触部件34是长方形金属板。可移动接触部件34在其后端处被支撑在第二端子32的支撑片320a上从而能够旋转。
如图1A所示,可移动触点33被设置给可移动接触部件34的面向第一端子31的固定触点310a的表面。因此,可移动触点33可在它与第一端子31(固定触点310a)接触的第一位置与它不与第一端子31(固定触点310a)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此外,可移动触点33通过可移动接触部件34电连接于第二端子32。
如图1A所示,偏压弹簧35互连可移动接触部件34与把手80。更详细地,偏压弹簧35是螺旋弹簧,并且包括与可移动接触部件34前端耦合的一个末端和通过把手80保持的另一末端。
在开关机构30中,当可移动触点33处于第一位置时,可移动触点33与固定触点310a接触并且因而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之间的电路径保持关闭。当可移动触点33处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触点33不与固定触点310a接触并且因而第一端子31与第二端子32之间的电路径保持打开。开关机构30构成简单的接通-断开开关。
如图3和图4所示,指示器40包括两个电极41(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光源42、电阻器43和基片44。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以及光源42和电阻器43安装在基片44上。基片44包括其中心处的开口440。如图4所示,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成形于基片44的背面上。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定位在基片44纵向中心部分的沿宽度方向上的相反两端上。光源42和电阻器43安装在基片44的正面上。光源42和电阻器43布置在基片44的纵向上的一侧上。基片44包括图案化导体,并且该图案化导体在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电极412之间串联光源42与电阻器43。光源42根据施加于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电极412之间的电压改变其照明状态(在打开状态与关闭状态之间)。光源42例如是发光二极管。
如上所述,指示器40被构造为根据第一电极411与第二电极412之间的电压改变指示状态(光源42的照明状态)。在本实施例中,指示器40可被构造为当从电源通过开关10向负载提供动力时容许光源42关闭并且当不从电源通过开关10向负载提供动力时容许光源42打开。当负载是照明器材时,即使负载关闭光源42也打开。因此,指示器40作为指示灯,并且它甚至在暗处也能确认开关10的位置。
两个接触部件50(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分别电力地互连两个端子(第一和第二端子)31和32与两个电极41(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具有相同的形状,并且每个都包括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6所示附连于壳体60的第一弹簧部分51和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的第二弹簧部分52。
如图1A所示,在第一接触部件501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额外地,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因此,与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分别与第一电极411和接触面313相接触的情形相比,能够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受到把手80旋转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由于把手80的旋转而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二者的更稳定接触。
如图1B所示,在第二接触部件502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额外地,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因此,与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分别与第二电极412和接触面323相接触的情形相比,能够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受到把手80旋转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由于把手80的旋转而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的更稳定接触。
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每个均为板簧(例如由金属制成的板簧)。这可导致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能够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更稳定地接触。此外,第二接触部件502能够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更稳定地接触。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成形为单个部分。
第一弹簧部分51如图6所示包括附连部511和延伸部513。附连部511具有矩形板状。附连部511包括在外壳70前方延伸的突出部512。延伸部513从附连部511向外壳70斜后方延伸出。延伸部513具有弯曲成使其顶端向外壳70斜前方延伸的形状。第二弹簧部分52从延伸部513的顶端向斜前方延伸。第二弹簧部分52具有弯曲成使其顶端向斜后方延伸的形状。总之,第一弹簧部分51在其第一末端处具有待附连于壳体60的附连部511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的第二末端延伸出。
壳体60如图1A和图1B所示包括用于容纳开关机构30的外壳70以及可移动地附连于外壳70的正面701(图1A和图1B中的上表面)从而导致可移动触点33的移动的把手80。
外壳70如图1A和1B所示包括主体71和端盖72。主体71和端盖72每个均为带有电力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
主体71具有立方形盒形并且包括敞口正面。额外地如图4所示,主体71包括两个第一通孔711和711以及两个第二通孔712和712。两个第一通孔711和711作为用于将电缆连接于第一端子31的孔。两个第二通孔712和712作为用于将电缆连接于第二端子32的孔。两个第一通孔711和711成形在主体71背面的在纵向(图1A中的左右方向)上的一个末端(图1A中的左端)附近,并且两个第二通孔712和712形成在主体71背面的在纵向上的另一末端(图1A中的右端)附近。两个第一通孔711和711沿主体71的宽度方向(图5A的上下方向)设置。两个第二通孔712和712也沿主体71的宽度方向(图5A中的上下方向)设置。
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的正面。因而,端盖72的正面作为外壳70的正面701。端盖72如图5B所示具有长方形框架形状,带有其中心处的开口721。端盖72进一步包括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沿端盖72的宽度方向(图5B中的上下方向)彼此面对。如图3和图4所示,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每个均包括轴孔723。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在端盖72的开口721内部支撑把手80以使把手80围绕旋转轴线旋转。该旋转轴线垂直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
此外,端盖72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5B所示包括三个抵接部724(724A、724B、724C)。此外,端盖72如图4所示包括分别位于三个抵接部724(724A、724B、724C)后部的三个夹持部725(725A、725B、725C)。抵接部724之一和对应于抵接部724的夹持部725之一用于保持一个接触部件50。
三个抵接部724A、724B和724C每个均具有沿端盖7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板状。两个抵接部724A和724C位于开口721的在端盖72的纵向上的一个末端(图5B中的左端)附近,并且抵接部724B位于开口721的在端盖72的纵向上的另一末端(图5B中的右端)附近。每个抵接部724包括空间7241。空间7241是通孔。
每个夹持部725A、725B和725C具有沿端盖72的宽度方向延伸的矩形板状。如图1A和图1B所示,夹持部725A、725B和725C定位在抵接部724A、724B和724C的后部从而分别面对抵接部724A、724B和724C的空间7241。
这样如图5B所示,抵接部724A和抵接部724B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双折旋转对称布置。相反,抵接部724C被定位为沿端盖72的纵向与抵接部724B对齐。
如图1A和图1B以及图3和图4所示,把手80具有立方形盒形并且包括敞口背面。把手80是带有电力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把手80包括两个轴81和81、窗孔82以及保持器83。如图5A所示,两个轴81位于沿把手80的宽度方向(图5A中的上下方向)的相反侧上。把手80的两个轴81和81被插入端盖72的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的轴孔723内,并且藉此把手80被如此支撑从而能够围绕垂直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窗孔82成形于把手80正面内沿纵向的一个末端(图5A中的右端)内。保持器83作为用于保持偏压弹簧35的部分并且从把手80的内底表面向后突出。夹持器83具有中空的圆筒形并且偏压弹簧35被插入保持器83内部。
把手80通过偏压弹簧35与可移动接触部件34耦合。因此,当把手80旋转时,设置有可移动触点33的可移动接触部件34同样旋转。因而,把手80可移动地(在本实施例中可旋转地)附连于外壳70以导致可移动触点33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移动。
如图2所示,开关把手90包括把柄体91、成形于把柄体91内的裂缝92以及适配在裂缝92内的棱镜93。把柄体91成形为具有足以覆盖开关主体20正面的大小。特别地,把柄体91具有覆盖三个开关主体20的被设置为沿它们的宽度方向(图2中的上下方向)对齐延伸的所有正面的大小。换句话说,开关把手90是单个开关把手。单个开关把手是用于这样一种情形的把手:一个开关主体20附连于被构造为保持被设置为沿它们的宽度方向对齐延伸的最多三个开关主体20的附连框架。或者,最多一个单个开关把手能够附连于一个附连框架。把柄体91例如是不透明合成树脂的模制产品。
1.2组装
以下是本实施例的开关10组装的一个示例。
如图1A和图1B所示,端子板310、两个锁簧311和释放按钮312被容纳在主体71的纵向上的一个末端(图1A和图1B中的左端)内,并且端子板320、两个锁簧321和释放按钮322被容纳在主体71的纵向上的另一末端(图1A和图1B中的右端)内。藉此,第一端子31和第二端子32被容纳在主体71内。随后,可移动接触部件34被放置在第二端子32的支撑片320a上。
如图1A和图1B所示,指示器40容纳在把手80内。对此,把手80的保持器83穿过基片44的开口440并且光源42穿过把手80的窗孔82暴露。此外,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指向把手80的后侧。此外,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沿把手80的前后方向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轴81)重叠。额外地,偏压弹簧35附连于把手80的保持器83。
如图1A和图1B所示,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件501和502附连于端盖72。为将第一接触部件501附连于端盖72,第一接触部件501的附连部511被插入接触部724A与夹持部725A之间。藉此,如图1A所示,附连部511沿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抵接部724A相接触并且附连部511夹在抵接部724A与夹持部725A之间。因而,能够防止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端盖72的分离。要注意,对于第一接触部件501来说,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意味着其中第二弹簧部分52与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极411)相接触的方向即弹力作用的方向。额外地,突出部512侵入抵接部724A的空间7241内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端盖72分离。
类似地,为将第二接触部件502附连于端盖72,第二接触部件502的附连部511被插入抵接部724B与夹持部725B之间。藉此,如图1B所示,附连部511沿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抵接部724B相接触并且附连部511夹在抵接部724B与夹持部725B之间。因而,能够防止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端盖72的分离。要注意,对于第二接触部件502来说,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意味着其中第二弹簧部分52与部件(本实施例中的第二电极412)相接触的方向即弹力作用的方向。额外地,突出部512侵入抵接部724B的空间7241内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端盖72分离。
如上所述,抵接部724A和抵接部724B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双折旋转对称布置,如图5B所示。因而,如图5B所示,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也被设置为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双折旋转对称布置。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从相对侧向把手80施加弹力。因此,与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不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双折旋转对称设置的情形相比,能够降低对把手80的操作性能的影响。例如,与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在外壳70的纵向上的一个末端附近放置的情形相比,能够降低对把手80的操作性能的影响。
接下来,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以形成外壳70。藉此,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一弹簧部分51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接触部件502的第一弹簧部分51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面323相接触。
随后,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藉此,把手80被两个轴向支承722和722所支撑以便在开口721内部可旋转。此外,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位于与把手80的在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上的旋转轴线(轴81)重叠的位置上。与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不与把手80的在外壳70前后方向上的旋转轴线(轴81)重叠的情形相比,由于把手80的旋转这可导致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的位移减少。因而,能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分别与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稳定接触。
当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性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并且被向后压迫。类似地,第二接触部件502的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并且被向后压迫。由于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当第二弹簧部分52被向后压迫时,第一弹簧部分51也被向后压迫。因此,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位于第一接触面313与第一电极411之间同时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被挤压。因此,与第二弹簧部分52不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的情形相比,能够降低第一弹簧部分51的接触压力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压力之间的差异。因此,能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均稳定接触。
该情况下进一步地,第二弹簧部分52接收来自第一电极411的后向力并且第一弹簧部分51接收来自第一接触面313的前向力。因而,第一弹簧部分51的附连部511被压迫在抵接部724A上。藉此,有可能稳定地维持其中附连部511的突出部512位于抵接部724A的空间7241内部的状态。因此,能够进一步减少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端盖72的分离。类似地,第二接触部件502同样位于第二接触面323与第二电极412之间同时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被挤压。因此,能够使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均稳定接触。
要注意,当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时由于尺寸误差等等有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一弹簧部分51可能不与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尽管这样,当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且被向后压迫。因此,第一弹簧部分51同样被向后压迫并且因而有可能促使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因此,尽管存在尺寸误差等等,有可能促使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相接触。这可适用于第二接触部件502。
通过上述步骤,能够获得如图2所示的开关主体20。最后,开关把手90附连于开关主体20的正面,随后完成开关10。
上述示例中,在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之后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也可以相反,在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之前把手80可附连于端盖72。当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二弹簧部分52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并且第二接触部件502的第二弹簧部分52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接下来,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以形成外壳70。藉此,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被向前压迫。第二接触部件502的第一弹簧部分51也在弹力作用于第二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面323相接触,且被向前压迫。
就此,对于第一接触部件501来说,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因此,当第一弹簧部分51被向前压迫时,第二弹簧部分52也被向前压迫。藉此第二弹簧部分52也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位于第一接触面313与第一电极411之间同时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被挤压。因此,能够使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均稳定接触。类似地,对于第二接触部件502来说,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因此,第二接触部件502位于第二接触面323与第二电极412之间同时也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被挤压。因此,能使得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相接触。
要注意,当把手80附连于端盖72时由于尺寸误差等等有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二弹簧部分52可能不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尽管这样,当端盖72附连于主体71时,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且被向前压迫。因此,第二弹簧部分52同样被向前压迫并且因而有可能促使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的情况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因此,尽管存在尺寸误差等等,有可能促使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相接触。这可适用于第二接触部件502。
1.3有益效果
在上述开关10中,对于第一接触部件501来说,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的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并且,对于第二接触部件502来说,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的第二接触面32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在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每个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壳体60的端盖72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因此,与第二弹簧部分52不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的情形相比,有可能减少第一弹簧部分51的接触压力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压力之间的差异。因此,能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均稳定接触。此外,能使得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均稳定接触。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均为板簧(例如由金属制成的板簧)。这可导致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面积增加。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能够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更稳定地接触。此外,第二接触部件502能够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均更稳定地接触。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一接触部件501的附连部511沿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抵接部724A相接触并且附连部511被夹在抵接部724A与夹持部725A之间。因而,能够防止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端盖72分离。额外地,突出部512侵入抵接部724A的空间7241内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端盖72分离。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二接触部件502的附连部511沿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抵接部724B相接触并且附连部511被夹在抵接部724B与夹持部725B之间。因而,能够防止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端盖72分离。额外地,突出部512侵入抵接部724B的空间7241内并且因此能够进一步防止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端盖72分离。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位于在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上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轴81)重叠的位置上。与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不在外壳70前后方向上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轴81)重叠的情形相比,由于把手80的旋转这可导致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的位移减少。因而,能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分别与第一电极411和第二电极412稳定接触。
此外,在开关10中,如图5B所示,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被设置为双折旋转对称布置。因此,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从相反侧向把手80施加弹力。因此,与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不相对于平行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图5B中外壳70的中心轴线)双折旋转对称设置的情形相比,能够降低对把手80的操作性能的影响。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一接触部件501的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额外地,在第一接触部件501中,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因此,与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分别与第一电极411和接触面313相接触的情形相比,能够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受到把手80旋转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二者由于把手80的旋转而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和第一电极411二者的更稳定接触。
此外,在开关10中,第二接触部件502的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额外地,在第二接触部件502中,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因此,与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分别与第二电极412和接触面323相接触的情形相比,能够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受到把手80旋转的影响。因此,有可能防止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二者由于把手80的旋转而变形。因此,能够实现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和第二电极412二者的更稳定接触。
2.改进
上述实施例是本发明的实施例之一。可根据设计等等以多种方式改进上述实施例,只要它能仍然实现根据本发明的目标即可。上述实施例的某些改进如下所述。
例如,开关10可包括如图7A和图7B以及图8所示的开关主体20A。要注意,图7A是沿图8中直线X-X截取的截面并且图7B是沿图8中直线Y-Y截取的截面。
开关主体20A包括开关机构30A、指示器40、两个接触部件50(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以及壳体60。要注意,通过公共的附图标记指定开关主体20A与开关主体20之间没有相当大差异的元件以避免对其的赘述。
开关机构30A包括三个端子(第一至第三端子)31A、32A和36、可移动触点33、可移动接触部件34和偏压弹簧35。
第一至第三端子31A、32A和36均为要电连接于电缆的端子。第一至第三端子31A、32A和36彼此分离地设置。更详细地,如图8所示,第一端子31A和第二端子32A置于外壳70的纵向(图8中左右方向)上的一个末端(图8中的左端)附近,并且第三端子36置于外壳70的纵向上的另一末端(图8中的右端)附近。此外,第一端子31A和第二端子32A沿外壳70的宽度方向(图8中上下方向)并排设置。
第一端子31A包括端子板310A、锁簧311和释放按钮312。端子板310A包括固定触点310d、接触片310e以及用于互连固定触点310d与接触片310e的互连片310f。接触片310e和锁簧311被设置为彼此面对,藉此构成所谓的快速接线端子。此外,如图7A所示,第一端子31A包括处于互连片310f正面内且与第一接触部件501相接触的接触面(第一接触面)313。
第二端子32A包括端子板320A和锁簧321。端子板320A包括固定触点320d、接触片320e以及用于互连固定触点320d与接触片320e的互连片320f。接触片320e和锁簧321被设置为彼此面对,藉此构成所谓的快速接线端子。此外,如图7B所示,第二端子32A包括处于互连片320f的正面内且与第二接触部件502相接触的接触面(第二接触面)323。
对于开关机构30A来说,释放按钮312由第一端子31A和第二端子32A共享。
第三端子36包括端子板360、两个锁簧361和释放按钮362。端子板360包括支撑片360a、两个连接片360b和360b以及用于互连支撑片360a与两个连接片360b和360b的互连板360c。支撑片360a支撑可移动接触部件34以便允许可移动接触部件34旋转。连接片360b和锁簧361被设置为彼此面对,藉此构成所谓的快速接线端子。释放按钮362是用于使得锁簧361部分变形从而允许从第三端子36移除电缆的部件。释放按钮362是带有电力绝缘性能的合成树脂制成的模制产品。
可移动接触部件34在其后端处被支撑在第三端子36的支撑片360a上以便能够旋转。
如图7A所示,可移动触点33被设置于可移动接触部件34以便面向第一端子31A的固定触点310d且面向第二端子32A的固定触点320d。因此,可移动触点33可在它与第一端子31A(固定触点310d)接触的第一位置与它不与第一端子31A(固定触点310d)接触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额外地,当处于第一位置时可移动触点33不与第二端子32A(固定触点320d)相接触,并且当处于第二位置时与第二端子32A(固定触点320d)相接触。此外,可移动触点33通过可移动接触部件34电连接于第三端子36。
对于开关机构30A来说,当可移动触点33处于第一位置时,可移动触点33与固定触点310d相接触但不与固定触点320d相接触。因此,第一端子31A与第三端子36之间的电路径关闭并且第二端子32A与第三端子36之间的电路径打开。当可移动触点33处于第二位置时,可移动触点33不与固定触点310d相接触但与固定触点320d相接触。因此,第二端子32A与第三端子36之间的电路径关闭并且第一端子31A与第三端子36之间的电路径打开。开关机构30A构成三路开关。
如图7A和图8所示,通过在抵接部724A与夹持部725A之间插入第一接触部件501的附连部511,将第一接触部件501附连于端盖72。因而,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并且,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端子31A的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A的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如图7B和图8所示,通过在抵接部724C与夹持部725C之间插入第二接触部件502的附连部511将第二接触部件502附连于端盖72。因而,第二弹簧部分52附连于外壳70(端盖72)。并且,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端子32A的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A的接触面32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
同样在包括上述开关主体20A的上述开关10中,对于第一接触部件501来说,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端子31A的第一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A的第一接触面31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并且,对于第二接触部件502来说,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端子32A的第二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A的第二接触面323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在第一接触部件501和第二接触部件502每个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壳体60的端盖72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因此,与第二弹簧部分52不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的情形相比,有可能减少第一弹簧部分51的接触压力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压力之间的差异。因此,能使得第一接触部件501与第一端子31A和第一电极411均稳定接触。此外,能使得第二接触部件502与第二端子32A和第二电极412均稳定接触。
至于开关机构(30,30A),可移动触点33可以是与可移动接触部件34分离的部件或可以是可移动接触部件34的一部分。
开关机构(30,30A)可构成除简单接通-断开开关和三路开关之外的开关(例如四路开关)。简而言之,开关机构包括两个端子(31,32;31A,32A)和可移动触点(33)就足够了。
指示器40可被构造成使得当不通过开关10从电源向负载提供动力时光源关闭并且当通过开关10从电源向负载提供动力时光源打开。换句话说,开关10可以是指示开关,其包括作为光源的指示灯并且通过打开和关闭指示灯做出指示。可选择地,指示器40可以被构造为根据负载的工作状态改变其指示状态。例如,当负载是带有可变光输出的照明器材时,指示器40的指示状态可随着照明器材的光输出水平而变化。指示器40可通过改变从光源42发出的光的颜色来改变指示状态。两个电极41可以不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重叠。例如,两个电极41可被放置于在基片44纵向上一个末端上以便不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重叠。要注意,沿外壳70的前后方向与把手80的旋转轴线重叠的电极41能够减少电极41因把手80旋转而产生的位移。电极41可不一定成形在基片44上,但可成形在金属板等等上。光源42可以是除发光二极管之外的光源(例如霓虹灯)。电阻器43可以是可选的。
开关10可包括如图9所示的接触部件50A。在图9中,接触部件50A用作第一接触部件。如在接触部件50内那样,接触部件50A包括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但是在接触部件50A中,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电极411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电极411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上的状态下与第一端子31的接触面313相接触。类似地,接触部件50A可用作第二接触部件。这种情况下,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电极412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电极412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上的状态下与第二端子32的接触面323相接触。总之,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之一可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相接触并且另一个可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
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每个均可以不是板簧(例如金属制成的板簧)但可以是螺旋弹簧、扭力弹簧或其它弹性材料。然而,板簧是优选的,因为预期它增加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面积。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壳体60但是不牢固地固定于壳体60。总之,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壳体60以便允许相对于壳体60在一定程度上移动。可选择地,第一弹簧部分51可附连于壳体60以便不相对于壳体60移动。第一弹簧部分51可不包括附连部511。例如,第一弹簧部分51可通过螺合、压配合或其它方法附连于端盖72。
接触部件50的第一弹簧部分51可不附连于端盖72而是附连于主体71或把手80。总之,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壳体60就足够了。要注意,在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把手80的情形下,优选第一弹簧部分51在弹力作用于相应的电极41上的状态下与相应的电极41相接触并且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相应的端子上的状态下与相应的端子相接触。这种情况下,与第一弹簧部分51与端子相接触且第二弹簧部分52与电极41相接触的情形相比,第一弹簧部分51不易受到把手80旋转导致的影响。
第一和第二接触部件501和502不一定每个均包括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换句话说,两个接触部件中至少一个可包括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
壳体60的形状和构造(主体71、端盖72和把手80)并非特定限定。例如,抵接部724的空间7241可不是通孔而是凹坑。可根据例如容纳在壳体60内的部分(例如开关机构30、指示器40和接触部件50)适当地改进壳体60的形状和构造(主体71、端盖72和把手80)。壳体60可以不是用于摇摆式开关(跷跷板开关)的壳体而是用于钢琴开关的壳体。总之,把手80可以不一定附连于外壳70以允许旋转,而是可附连于外壳70以允许直线移动。因此,把手80可移动地附连于外壳70的正面701从而导致可移动触点33移动就足够了。
开关把手90不局限于单个开关把手。开关把手90可具有与单个开关把手不同的形状。例如,开关把手90可以是两路开关把手或三重开关把手。两路开关把手是在其中两个开关主体附连于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个附连框架的情形下使用的把手。换句话说,最多两个两路开关把手可附连于一个附连框架。三重开关把手是在其中三个开关主体附连于就上述实施例所述的一个附连框架的情形下使用的把手。换句话说,最多三个三重开关把手可附连于一个附连框架。开关10可以不一定包括开关把手90。
3.方面
从上述实施例和改进清楚可知,第一方面的开关(10)包括开关机构(30;30A)、指示器(40)、两个接触部件(50,501,502;50A)以及壳体(60)。开关机构(30;30A)包括两个端子(31,32;31A,32A)和可移动触点(33)。指示器(40)包括两个电极(41,411,412)。所述两个接触部件(50,501,502;50A)用于分别电力地互连两个端子(31,32;31A,32A)和两个电极(41,411,412)。壳体(60)包括用于容纳开关机构(30;30A)的外壳(70)和可移动地连接于外壳(70)的正面(701)以使可移动触点(33)移动的手柄(80)。两个端子(31,32;31A,32A)每个均包括指向外壳(70)前侧的接触面(313,323)。两个电极(41,411,412)每个均被放置为指向外壳(70)的后侧。两个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中至少一个包括附连于壳体(60)的第一弹簧部分(51)以及从第一弹簧部分(51)延伸出的第二弹簧部分(52)。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之一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端子(31,32;31A,32A)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313,323)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端子(31,32;31A,32A)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313,323)相接触并且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中另一个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电极(41,411,412)中的相应电极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电极(41,411,412)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第一方面容许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端子(31,32;31A,32A)和指示器(40)的电极(41,411,412)均稳定接触。
将结合第一方面实现第二方面的开关(10)。在第二方面中,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每个均为板簧。第二方面容许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端子(31,32;31A,32A)和指示器(40)的电极(41,411,412)均更稳定地接触。
将结合第一或第二方面实现第三方面的开关(10)。在第三方面中,第一弹簧部分(51)在第一末端处包括附连于壳体(60)的附连部(511)。第二弹簧部分(52)从第一弹簧部分(51)的第二末端延伸出。壳体(60)包括:抵接部(724),附连部(511)沿与第二弹簧部分(52)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其相接触;以及夹持部(725),其用于在抵接部(724)与夹持部(725)之间保持附连部(511)。根据第三方面,能够防止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壳体(60)的分离。
将结合第三方面实现第四方面的开关(10)。在第四方面中,附连部(511)包括在面对抵接部(724)的表面处的突出部(512)。抵接部(724)包括用于容纳突出部(512)的空间(7241)。根据第四方面,能够进一步防止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壳体(60)的分离。
将结合第一至第四方面中任一方面实现第五方面的开关(10)。在第五方面中,把手(80)被支撑在外壳(70)上以允许围绕垂直于外壳(70)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两个电极(41,411,412)沿前后方向与旋转轴线重叠。第五方面容许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指示器(40)的电极(41,411,412)稳定地接触。
将结合第五方面实现第六方面的开关(10)。在第六方面中,两个接触部件(50,501,502;50A)每个均包括第一弹簧部分(51)和第二弹簧部分(52)并且相对于平行于前后方向且穿过旋转轴线的轴线双折旋转对称设置。根据第六方面,能够降低对把手(80)操作性能的影响。
将结合第一至第六方面中任何一个实现第七方面的开关(10)。在第七方面中,第一弹簧部分(51)附连于外壳(70)并且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端子(31,32;31A,32A)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313,323)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端子(31,32;31A,32A)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313,323)相接触。第二弹簧部分(52)在弹力作用于两个电极(41,411,412)中的相应电极上的状态下与两个电极(41,411,412)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第七方面容许每个接触部件(50,501,502;50A)与端子(31,32;31A,32A)和指示器(40)的电极(41,411,412)均更稳定地接触。
附图标记目录
10 开关
30,30A 开关机构
31,31A 端子(第一端子)
313 接触面(第一接触面)
32,32A 端子(第二端子)
323 接触面(第二接触面)
33 可移动触点
40 显示单元
41 电极
411 第一电极
412 第二电极
50,50A 接触部件
501 第一接触部件
502 第二接触部件
51 第一弹簧部分
511 附连部
512 突出部
52 第二弹簧部分
60 壳体
70 外壳
724 抵接部
7241 空间
725 夹持部
80 把手。

Claims (7)

1.一种开关,包括:
包括两个端子和可移动触点的开关机构;
包括两个电极的指示器;
用于分别电力地互连所述两个端子与所述两个电极的两个接触部件;以及
壳体,包括用于容纳所述开关机构的外壳和可移动地附连于所述外壳的正面以导致所述可移动触点移动的把手;
其中:
所述两个端子每个均包括指向所述外壳的前侧的接触面;
所述两个电极每个均被放置为指向所述外壳的后侧;
所述两个接触部件中的至少一个包括具有附连于所述壳体的附连部和从所述附连部延伸的延伸部的第一弹簧部分以及从所述第一弹簧部分的所述延伸部的顶端延伸的第二弹簧部分;以及
所述第一弹簧部分的延伸部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弹簧部分中的一个在弹力作用于所述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的状态下与所述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一弹簧部分的延伸部的顶部和所述第二弹簧部分中的另一个在弹力作用于所述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上的状态下与所述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并且
所述第一弹簧部分的延伸部不与所述壳体接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弹簧部分和所述第二弹簧部分每个均是板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壳体包括抵接部和夹持部,所述附连部沿与所述第二弹簧部分的接触方向相同的方向与该抵接部相接触,所述夹持部用于将所述附连部保持在所述抵接部与所述夹持部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附连部包括在面对所述抵接部的表面处的突出部;并且
所述抵接部包括用于容纳所述突出部的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把手被支撑在所述外壳上以允许围绕垂直于所述外壳的前后方向的旋转轴线旋转;
所述两个电极沿所述前后方向与所述旋转轴线重叠。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开关,其中:
所述两个接触部件每个均包括所述第一弹簧部分和所述第二弹簧部分并且相对于平行于前后方向且穿过所述旋转轴线的轴线以双折旋转对称布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开关,其中所述第一弹簧部分附连于所述外壳且在弹力作用于所述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上的状态下通过所述延伸部与所述两个端子中的相应端子的接触面相接触并且所述第二弹簧部分在弹力作用于所述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上的状态下与所述两个电极中的相应电极相接触。
CN201710827565.0A 2016-09-14 2017-09-14 开关 Active CN1078188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79697A JP6471987B2 (ja) 2016-09-14 2016-09-14 スイッチ
JP2016-179697 2016-09-14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18878A CN107818878A (zh) 2018-03-20
CN107818878B true CN107818878B (zh) 2019-08-13

Family

ID=616071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7565.0A Active CN107818878B (zh) 2016-09-14 2017-09-14 开关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471987B2 (zh)
CN (1) CN107818878B (zh)
PH (1) PH12017000262B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9227U (zh) * 1990-02-24 1991-11-11
JP2000260272A (ja) * 1999-03-12 2000-09-22 Fuji Koki Corp 圧力スイッチ
JP2002163954A (ja) * 2000-11-27 2002-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
CN1420509A (zh) * 2001-11-15 2003-05-28 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
CN153286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
CN1855329A (zh) * 2005-04-18 2006-11-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手柄和组合有该开关手柄的开关
JP2011090964A (ja) * 2009-10-23 2011-05-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9227U (zh) * 1990-02-24 1991-11-11
JP2000260272A (ja) * 1999-03-12 2000-09-22 Fuji Koki Corp 圧力スイッチ
JP2002163954A (ja) * 2000-11-27 2002-06-07 Matsushita Electric Works Ltd スイッチ
CN1420509A (zh) * 2001-11-15 2003-05-28 松下电工股份有限公司 开关
CN1532864A (zh) * 2003-03-26 2004-09-29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
CN1855329A (zh) * 2005-04-18 2006-11-01 松下电工株式会社 开关手柄和组合有该开关手柄的开关
JP2011090964A (ja) * 2009-10-23 2011-05-06 Panasonic Electric Works Co Ltd スイッチ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PH12017000262A1 (en) 2018-07-23
JP2018045869A (ja) 2018-03-22
JP6471987B2 (ja) 2019-02-20
PH12017000262B1 (en) 2018-07-23
CN107818878A (zh) 2018-03-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614336B2 (en) Rotary switch mechanism
US7122752B2 (en) Vehicle interior illumination lamp
US5660270A (en) Electrical switch having an internal lighting circuit
US10652968B2 (en) Light adjusting device
KR20120101630A (ko) 관절식 램프
US8833963B2 (en) Flashlight with a battery cartridge
US20090321241A1 (en) Switch assembly and electrical device using same
CN107818878B (zh) 开关
US6396015B1 (en) Three-step press switch
KR101489112B1 (ko) 차량용 실내 램프
US20060215395A1 (en) Bendable tool shank with light means
US9390870B2 (en) Wiring device with toggle spring cup
US6940029B1 (en) Continuously illuminated rocker switch having separate circuit illuminating structure to indicate closed switch position
US4121068A (en) Polarity reversing electrical switch
US20110122611A1 (en) Switching circuit
NL8304203A (nl) Handbedieningselement voor een regeldrijving aan een motorvoertuig.
CN104377069B (zh) 开关
US6900402B2 (en) Pushbutton switch with LED indicator
US6294746B1 (en) Rotary switch
US8573798B2 (en) Switch module for a flashlight
US20060285317A1 (en) Pen with light source
US7196278B2 (en) Key operated security switch
JP2008130498A (ja) スイッチ装置
TW201608589A (zh) 旋鈕開關
JP2012174652A (ja) 車両用室内照明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