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801056A -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801056A
CN107801056A CN201711045430.5A CN201711045430A CN107801056A CN 107801056 A CN107801056 A CN 107801056A CN 201711045430 A CN201711045430 A CN 201711045430A CN 107801056 A CN107801056 A CN 1078010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box
set top
user terminal
cloud server
appl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4543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ed Dot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ed Dot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ed Dot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ed Dot Interactiv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4543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80105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8010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8010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4Management at additional data server, e.g. shopping server, rights management server
    • H04N21/2541Rights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20Servers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distribution of content, e.g. VOD servers; Operations thereof
    • H04N21/25Management operations performed by the server for facilitating the content distribution or administrating data related to end-users or client devices, e.g. end-user or client device authentication, learning user preferences for recommending movies
    • H04N21/258Client or end-user data management, e.g. managing client capabilities, user preferences or demographics, processing of multiple end-users preferences to derive collaborative data
    • H04N21/25866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 H04N21/25875Management of end-user data involving end-user authent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1/00Selective content distribution, e.g. interactive television or video on demand [VOD]
    • H04N21/60Network structure or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Control signalling between clients,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Transmission of management data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e.g. sending from server to client commands for recording incoming content stream; Communication details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 
    • H04N21/63Control signaling related to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client, server and network components; Network processes for video distribution between server and clients or between remote clients, e.g. transmitting basic layer and enhancement layers over different transmission paths, setting up a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via Internet between remote STB's;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ddressing
    • H04N21/633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 H04N21/6332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directed to client
    • H04N21/6334Control signals issued by server directed to the network components or client directed to client for authorisation, e.g. by transmitting a ke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消费者用户在聚会娱乐的地方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娱乐时,简化应用切换流程,加强消费者用户之间互动的便利性。本发明实施例方法应用于互动平台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云服务器以及机顶盒,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机顶盒分别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应用切换指令;云服务器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机顶盒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在线下娱乐及服务业,比如:KTV,餐馆,咖啡馆,酒吧等场所,消费者用户以区域或者房间为单位自然地聚集,发生各种消费,通常称为吃喝玩乐。
在消费者用户常常聚会娱乐的地方,消费者用户存在着相互之间互动娱乐的需求,线下服务业商家也存在着对在场消费者用户的互动娱乐进行管理和服务的需求。
然而,在用户利用大屏互动的过程中,如何简化用户的操作流程以快捷实现诸如聚会现场的多人互动娱乐,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消费者用户在聚会娱乐的地方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娱乐时,简化应用切换流程,加强消费者用户之间互动的便利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该方法应用于互动平台管理系统,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云服务器以及机顶盒,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机顶盒分别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该方法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云服务器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机顶盒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
云服务器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第一互动页面;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互动页面切换为第一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一应用与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进一步的,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之前,方法还包括:
第一用户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
云服务器接收第一鉴权信息,并根据第一鉴权信息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进一步的,方法还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二鉴权信息;
云服务器接收第二鉴权信息,并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云服务器确定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互动页面;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第二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进一步的,第二用户终端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标识码位于机顶盒控制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或,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输入的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第二鉴权信息。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互动平台管理系统,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云服务器以及机顶盒,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机顶盒分别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云服务器用于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机顶盒用于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进一步的,云服务器还用于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第一互动页面;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互动页面切换为第一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一应用与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进一步的,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之前,第一用户终端还用于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
云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第一鉴权信息,并根据第一鉴权信息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二鉴权信息;
云服务器还用于接收第二鉴权信息,并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云服务器还用于确定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互动页面;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接收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第二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还用于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进一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标识码位于机顶盒控制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或,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输入的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第二鉴权信息。
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机顶盒可以分别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在机顶盒启动后,连接入机顶盒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可以通过云服务器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且机顶盒可以将当前应用切换为第一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即可实现第一用户终端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根据消费者用户的自身需求,可以及时并主动地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以满足自身对机顶盒中不同应用的互动需要,而由于为第一用户终端进行应用切换操作,则可以不影响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除第一用户终端以外的互动操作,也在简化应用切换操作流程的同时,加强了消费者用户对机顶盒的自主控制权。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动平台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动平台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用于消费者用户在聚会娱乐的地方相互之间进行互动娱乐时,简化应用切换流程,加强消费者用户之间互动的便利性。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完成某项或多项特定工作的计算机程序,还可以为多媒体视频,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适应线下服务业商家自营运、以聚会现场多人互动娱乐为特点的互联网娱乐平台架构,这种架构具有互联网的平台特征,又能落地到各个线下服务娱乐场所和场所内部子网紧密结合成为一个娱乐平台,帮助商家升级营运,提升服务质量。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互动平台管理系统一个实施例的硬件架构图,该系统包括:云服务器101、机顶盒102、显示设备103、用户终端104。其中,云服务器101与机顶盒102可通过互联网络建立连接;一个线下服务业商家可以设有至少一个机顶盒102,机顶盒102与显示设备103通过音视频传输线连接,每一台机顶盒102均对应至少一台显示设备103;机顶盒102与用户终端104可通过子网络建立连接,且每一台机顶盒102下可以接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4。
可以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如图1所示,一台云服务器101也可以与至少一个机顶盒102建立通信连接,本实施例以一个机顶盒102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4之间的交互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显示设备103与机顶盒102不仅可以为独立的两个设备,还可以为一个设备(该设备可以包括机顶盒102和显示设备103),本实施例以显示设备103与机顶盒102为独立的两个设备进行举例说明。
具体的,云服务器101位于互联网云端,用于对机顶盒102、用户终端104进行身份验证,以便于云服务器101、机顶盒102、用户终端104之间的通信及相应功能的实现,如为机顶盒102提供应用安装包下载或更新,为用户终端104提供与机顶盒102中运行应用对应的互动页面,为用户终端104提供对机顶盒102的应用切换功能,以及为用户终端104参与机顶盒102互动时提供支付等功能。
机顶盒102为一种与软件客户端适配的硬件载体,该硬件载体可以为单独的产品,也可以延伸至其它形态,例如,某种电子产品的主板等。其可以位于诸如线下服务业商家场所内,如:包房,用于将包房内的用户终端104聚集起来,并为其提供娱乐互动。机顶盒102可以是游戏终端,机顶盒具有唯一的硬件ID,以便于云服务器101对其识别以及进行内容的更新及其它信息通信。
机顶盒102其输出可方便连接到商家本来具备的显示设备103或者音响设备,机顶盒102和互联网上部署的云服务器101保持联通。同时,机顶盒102也和商家自有管理的子网(如:WIFI网络等)保持联通,该游戏终端(即机顶盒102)承担单人或多人游戏的集中运算和共同呈现,其本身不属于或对应任何用户终端104。
机顶盒102可以按照商家的需求自由部署和调整位置,商家部署完成后,可以进入商家管理后台,写入该机顶盒102的附加身份信息:如所属商家名称,商家地址,部署区域名称(如:房间号或者区域号),周边WIFI账号数据、安装的应用信息等。
该机顶盒102可以支持现场单人或多人互动娱乐,其输出呈现(视频音频)代表单人或多人娱乐的公共呈现(视频音频)。用户可以通过自己的用户终端104(如:手机)获取机顶盒102相应的鉴权信息,如通过扫描其显示设备103上显示的标识码获取机顶盒102相应的鉴权信息,如二维码,或者以输入的与该机顶盒102对应的显示设备103的识别信息作为机顶盒102相应的鉴权信息,如显示设备103的编码,以在通过云服务器101对鉴权信息的验证后接入机顶盒102,并由云服务器101进行相应的互动页面的推送。通过互动页面的获取,用户终端104可以呈现该互动页面,并可以利用该互动页面实现与机顶盒102中正在运行的应用之间的交互,而当多个用户的用户终端104,即多个玩家获取到相应的互动页面后,可建立以该机顶盒102为中心的连接,玩家自动进入该机顶盒102为位置中心的多人的小组子网内。随后,玩家可以自己决定是否参与游戏,或者进入游戏实现游戏的各种操作及支付,甚至退出游戏等。
需要说明的是,机顶盒102可以支持多人,多到支持数十人或者数百人的互动规模,这样可以支持大型聚会互动。同时,机顶盒102可以支持双屏或者多屏显示,不同的屏幕可以显示相同的内容,也可以显示不同的内容(如双屏的时候,一个屏幕显示游戏画面,另外一个屏幕显示二维码、中奖名单、游戏分数等文字信息),这样文字类信息和游戏画面分屏显示,有利于优化用户体验。
显示设备103用于呈现机顶盒102运行应用的显示界面以及音频效果,可以根据商家的需求或应用提供商的需求进行自由部署和调整位置,如室内或室外,该显示设备103可以是诸如电视机、大屏显示器等。
用户终端104用于接入机顶盒102,以呈现与机顶盒102中正在运行的应用对应的互动页面,从而实现每一个接入机顶盒102的用户终端104与机顶盒102之间的娱乐互动,用户终端104具有自主交互的权利,用户终端104也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等触控设备。进一步的,用户终端104可以从商家处获取对接入的机顶盒102的应用切换的权限,以能够自主进行机顶盒102的应用切换,实现多变的娱乐互动。
线下服务业商家现实中既存在着私密聚会区域(如:房间),又存在着公共开放区域。不同的用户自然地组合,用户多数情况下选择和自己熟悉的人互动交流,形成自然的组群,选择特定的区域消费或者娱乐。商家由于营运需要,经常对区域布置做不同的调整,因此,该互动平台需要满足线下服务业商家多区域模块的现状,确定以区域为最小单元的多人互动娱乐模式。本发明实施例中,机顶盒102(如:游戏终端)和显示设备103(如:电视)可以同时落地到线下服务业商家的各种区域,如:包房等,提供给这些自然聚集的消费者短时间互动娱乐的需求,所有游戏玩家来源于聚会现场的消费者(玩家或用户),所有在场玩家以最小单位(如:包房)共同面对同一游戏呈现(如:电视机),达到用户聚合娱乐的效果,但是各个玩家具有完全的消费选择权和游戏的私密操控权,从而发挥用户在游戏中的个体能动性和创造性。
在线下服务业商家常用的网络环境中,存在基于连接外部的互联网,同时也存在商家自有内部子网,为了兼顾用户互动娱乐的效果及体验和商家营运需要,需要结合这两种网络架构各自的优点,满足互动娱乐需要的实时、安全、反应快速、操作简洁、多媒体表现丰富等需求。
用户在参与互动娱乐存在多种可能性:用户数量的不确定性及随时产生的流动性;用户可能希望只是加入现场特定小组的互动娱乐;用户可能选择以小组方式和其它小组互动娱乐,用户可能选择参加商家发起的整个场所的娱乐活动;用户可能只是出于好奇心通过显示设备103观看(直播)其它玩家小组的娱乐等等。结合在场用户的行为特点及其体验需求,可以实现多种娱乐方式:多人自由组合互动娱乐,用户各区域自由流动,在自己的区域以聚合的方式观摩其它区域玩家的娱乐,以自然聚合而成的小组方式和其它在场小组互动娱乐等。
为了提高现场数量不确定的多人玩家的娱乐体验及玩家参与积极性,需要具有所有参与的玩家游戏娱乐效果的共同呈现(如:通过同一音响和电视机来表现,即机顶盒102的显示设备103);同时,也要具备玩家各自私密独立的呈现以及游戏操控(如:个人手机上的显示,震动,操控及输入,即用户终端104),而且,还要支持玩家数量的不确定性,机顶盒102只负责处理所有用户操作后导致的游戏的总体运算,自己不成为用户。
为了实现商家管理及服务的需要,系统需要知道每个参与游戏的玩家所在的物理位置,如实现游戏奖品的及时发放等;另外,商家集中通过一个页面统一监控每个房间及区域玩家数量、游戏状态、通信状态、WIFI状态、设备状况、游戏收入等,也可以统一管理每个区域的游戏终端(即机顶盒102),玩家WIFI自动切换等。为此,在商家子网内还可以设置一个本地控制服务器,管理各机顶盒102的数据更新和状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在帮助实现商家集中统一管理方面:由于商家物理位置和游戏终端的一一对应关系,还可以通过网页模式可以对所有游戏区域进行集中管理:通过商家进入到的监控管理页面,可以实时看到各个机顶盒102的运行状、WIFI通信状态、游戏币的消耗情况、用户获奖情况等,可以随时或者按计划发放奖券,可以关闭特定机顶盒102等,当机顶盒102、WIFI、网络出现故障,可以随时报警设备故障。例如,当某处WIFI通讯繁忙或阻塞时,可以对商家报警,也可以对用户报警,并自动为用户切换到到通讯条件更好的WIFI账号下。
在用户体验方面:通过机顶盒102及与其连接的用户终端104,形成了一种极具用户体验价值的在场多人游戏的架构模式的最小子网,这种模式包括集中游戏运算和集中游戏呈现,玩家个体的游戏轻量级呈现及分散式操作,同时适应各种不同数量的多人组合,用户具有用户账户和支付功能。以及以此最小单元式子网组合而成的综合性架构。
重要的,在接入机顶盒102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104中,其中一个用户终端104可以具有对该机顶盒102进行应用切换的权限,该权限可以由商家给予,以能够使得在诸如一个包房内的用户终端104,可以根据自身的娱乐互动需求对机顶盒102中正在运行的应用进行调整。其中,云服务器101可以对该用户终端104的应用切换权限进行验证,即用户终端104需要发送相应的鉴权信息至云服务器101,只有在云服务器101验证通过的情况下,该用户终端1041才可以对机顶盒102进行应用切换,以防止应用切换权限的滥用。
进一步的,在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一个用户终端104对机顶盒102进行应用切换时,伴随性地,在由该机顶盒102为位置中心的多人的小组子网内的多个用户终端104,也可以接收并呈现由云服务器101推送新的互动页面,以利用新的互动页面与机顶盒102中的相应应用实现新的娱乐互动,从而避免了用户执行诸如退出、再选择、再进入的操作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上述仅以游戏场景对互动平台管理方法进行了说明,在实际应用中,该方法还可以适用于其它场景,如广告互动场景,商家通过机顶盒102,可以在相应的显示设备103上进行广告的投放,在广告的播放过程中,可以通过诸如游戏奖励、获取优惠券等方式吸引用户进行多人互动,以提高广告的商业价值,同时,通过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用户终端104的操作,可以进行机顶盒102中广告的切换,伴随性的,广告切换后,用户终端104也将显示针对切换后的广告的互动页面,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进一步的,当应用为广告时,在实际应用中,广告在显示设备103上的投放可以对应多个显示界面,即广告可以包括视频或者图片层、创意互动层、和用户奖励层,其中,创意互动层和用户奖励层可以在用户终端104与机顶盒104的交互过程中体现,但当机顶盒102不存在用户终端104与其互动时,可以回到视频或者图片层,以传统方式进行广告的宣传。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该互动平台可自由扩展,方便部署,成本低廉,商家可管理及营运,用户具有良好的互动娱乐体验的游戏平台。
上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互动平台管理系统进行了描述,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互动平台管理方法进行描述。
请参阅图2,本发明实施例中互动平台管理方法一个实施例包括:
201、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二鉴权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商家管控的多个机顶盒中,当至少一个用户位于诸如一个包房并需要进行大屏互动时,该至少一个用户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该包房的机顶盒建立一个基于子网WIFI或者广域网的连接,以保持通讯状态。由此,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二鉴权信息。
其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的方式如下:
1、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标识码位于机顶盒控制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
具体的,机顶盒可以控制一个或以上的显示设备,在其中至少一个第一显示设备上可以呈现显示界面,显示界面上可以呈现接入机顶盒的标识码,该标识码可以是二维码,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通过扫描第一显示设备显示的二维码的方式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该二维码中可以加载该机顶盒的IP地址、端口信息以及云服务器的链接地址等。其中,第二鉴权信息可以包括机顶盒的硬件ID。
2、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输入的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第二鉴权信息。
具体的,机顶盒能够控制的显示设备相对较为固定,即机顶盒与控制的显示设备之间可以建立映射关系,在机顶盒控制的至少一个显示设备中,其中的至少一个第二显示设备可以具有相应的识别信息,该识别信息可以是第二显示设备的编码,可以指代相应的机顶盒,并可以呈现在第二显示设备上,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获取输入的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第二鉴权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机顶盒控制的至少一个显示设备中,第一显示设备与第二显示设备可以不为同一个显示设备,也可以为同一个显示设备,则同一个显示设备上可以同时呈现诸如二维码以及编码,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仅以上述两个例子说明了第二鉴权信息的获取方式,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只要能够获取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即可,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202、云服务器接收第二鉴权信息,并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
本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可以接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的第二鉴权信息,如机顶盒的硬件ID、机顶盒对应的显示设备的编码,并对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以判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是否能够与机顶盒建立连接。
203、若验证通过,则云服务器确定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互动页面;
本实施例中,若第二鉴权信息验证通过,那么意味着第二鉴权信息中的硬件ID或编码无误,则云服务器可以与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建立通信连接,并可以允许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接入机顶盒,并保持通信。同时,由于云服务器可以与机顶盒建立通信连接,则云服务器可以确定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第二互动页面。
具体的,机顶盒与云服务器建立网络连接后,如果云服务器发现机顶盒上未安装任何应用(如:转盘摇奖、棋牌等应用),或者某些应用有更新版本时,云服务器可以向机顶盒发送相应的应用下载或更新的提醒信息,机顶盒可以根据提醒信息向云服务器反馈需要下载或更新哪些应用,云服务器可以根据机顶盒的反馈发送机顶盒需要下载或更新的应用对应的应用安装包,机顶盒可以接收应用安装包并完成应用安装包的安装。机顶盒在启动后,可以运行安装的任一应用,并在显示设备上呈现,并可以将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的识别码通知至云服务器,从而云服务器根据该识别码确定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并能够从数据库中获取相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即与该第一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操作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推送该第二互动页面。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针对不同的应用类型,云服务器向至少一个用户中的每一个推送的第二互动页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当第二应用为转盘摇奖类应用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的第二互动页面可以相同,如均为转盘操作页面,而当第二应用为牌类应用时,由于玩法的特殊性,参与用户的牌不能被其它参与用户看到,且各个参与用户的牌的内容不一致,那么云服务器在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推送第二互动页面时,应该根据应用类型推送与第二应用对应且具有用户针对性的第二互动页面。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在第一机顶盒与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之前,云服务器恶意对第一机顶盒进行身份验证,即第一机顶盒可以发送相应的鉴权信息至云服务器,以使得云服务器根据该鉴权信息对第一机顶盒的身份验证通过后,才彼此建立通信连接。
204、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第二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本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接收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第二互动页面,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具体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第二互动页面后,可以呈现第二互动页面,并可以在第二互动页面上进行相应的操作,而在机顶盒对应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相应的用户终端的操作结果,同时,相应的用户终端的第二互动页面上也可以显示相应的操作结果。
其中,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一个用户终端为例进行说明其与机顶盒的交互过程,步骤如下:
步骤一:机顶盒根据第二应用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一交互信息;
步骤二:用户终端接收第一交互信息,且根据第二互动页面对第一交互信息作出响应,并生成第一反馈信息;
步骤三:用户终端向机顶盒发送第一反馈信息;
步骤四:机顶盒接收第一反馈信息,且根据第二应用对第一反馈信息作出响应,并生成第一结果信息和第二结果信息;
步骤五:机顶盒将第一结果信息呈现在显示设备上的显示界面上,并向用户终端发送第二结果信息;
步骤六:用户终端接收第二结果信息,并将第二结果信息呈现在用户终端的第二互动页面上。
205、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
本实施例中,为了满足用户的娱乐等需求,机顶盒中可以下载并安装多个应用。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第一终端可以具有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的权限,该权限可以由商家提供,即对商家管控的每一个机顶盒而言,某一用户可以对某一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操作。由此,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向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以实现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使得用户可以参与到诸如不同类型的游戏中。
具体的,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的过程中,当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协商进行应用切换,以进行其它应用的互动时,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用户,即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在第二互动页面上的预设区域输入相应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即第一鉴权信息,等待云服务器验证。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第一鉴权信息的输入除了在第二互动页面上的预设区域输入,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它方式,例如,第二互动页面上可以设有预设链接,通过点击该预设链接,可以进入第一鉴权信息的输入界面,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206、云服务器接收第一鉴权信息,并根据第一鉴权信息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本实施例中,云服务器可以接收第一用户终端发送的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即第一鉴权信息),可以根据用户名和登录密码对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以判断第一用户终端是否具有切换机顶盒中应用的权限。
207、若验证通过,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本实施例中,身份验证通过后,云服务器可以通知第一用户终端,且第一用户终端的显示界面上可以允许显示机顶盒安装的相应应用的标识,第一用户终端对应的用户可以点击需要进行切换的另一应用的标识,以对机顶盒的当前应用进行切换,则第一用户终端可以接收针对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云服务器发送该应用切换指令。
其中,第一应用切换指令中可以携带有机顶盒的标识信息以及需要互动的另一应用的标识信息。
208、云服务器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本实施例中,云服务器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后,可以根据应用切换指令中的机顶盒的标识信息向机顶盒发送应用切换指令。
209、机顶盒接收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本实施例中,机顶盒接收到应用切换指令后,可以根据应用切换指令中的需要互动的另一应用,即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将当前应用切换为第一应用。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进行互动时,若机顶盒的第二应用未被切换,则步骤209中机顶盒正在运行的当前应用即为第二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一用户终端接收应用切换指令以对机顶盒的当前应用进行切换的过程中,当机顶盒的当前应用还未切换时,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第一用户终端由于在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操作,则第一用户终端与机顶盒的互动可以得到暂停,但其他用户终端与第一机顶盒的互动不受影响。
210、云服务器确定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终端发送第一互动页面;
本实施例中,云服务器接收到应用切换指令后,还可以根据应用切换指令中第一应用的标识信息在数据库中获取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第一互动页面。
其中,关于第一互动页面的说明内容可以参照步骤203中对于第二互动页面的说明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211、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互动页面切换为第一互动页面,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一应用与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本实施例中,在机顶盒将当前应用切换为第一应用时,由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均与机顶盒建立了连接,则当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时,伴随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也将进行互动页面的切换,即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从云服务器接收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第一互动页面,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可以通过第一应用和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二应用与第二互动页面进行互动时,若第一机顶盒的第二应用未被切换,则步骤211中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当前互动页面即为第二互动页面。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为了带给用户更好的互动体验,机顶盒的当前应用的切换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当前互动页面的切换还可以同时进行,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其中,关于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机顶盒通过第一应用与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的说明内容可以参照步骤204中的说明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机顶盒的应用场景的不同,机顶盒中安装的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除了上述说明的诸如游戏类应用,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为其它,例如,当第一机顶盒的显示设备用于广告投放时,第一应用或第二应用还可以表示广告,那么第一互动页面或第二互动页面可以是为了增加广告的吸引力而设计的小游戏互动页面,如通过转盘进行优惠券的获取的互动页面等,此处不做具体限定。
下面以如下场景对上述方法实施例进行简单说明:
机顶盒所在诸如包房内包括多个用户,在机顶盒启动后,机顶盒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诸如掷骰子类应用,同时,在该显示界面上可以显示有二维码。需要进行掷骰子游戏的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可以将自己的用户终端与机顶盒建立连接,以从云服务器获取与掷骰子游戏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通过对该第二互动页面的操作,可以进行掷骰子操作,即机顶盒会依次向每一个用户终端发送指示用户掷骰子的指示信息,并在用户终端的显示屏幕上显示指示信息。用户根据指示信息点击自己的用户终端上第二互动页面的指示位置,即对机顶盒的指示信息作出响应,各个用户终端可以将各自的操作信息反馈给机顶盒。机顶盒根据用户终端反馈的操作信息生成对应的结果信息,该结果信息可以包括:呈现在显示设备上的第一结果信息,以及反馈给用户终端的第二结果信息。其中,第一结果信息具体可以是掷骰子的排名信息,第二结果信息具体可以是反馈给每一个用户告知其骰子数的信息。
在用户进行掷骰子游戏一段时间后,当用户想换一种游戏进行互动时,用户可以从商家获取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的权限,商家可以将该权限给予用户中的一个,以避免应用切换的混乱,第一用户终端即对应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用户。那么在该机顶盒所在的包房内,当与该机顶盒连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需要进行牌类游戏的互动时,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用户可以在第一用户终端的第二互动页面上的预设区域输入诸如用户名以及密码,以在第一用户终端进入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的界面,在该界面上,可以显示有机顶盒安装的相应应用的标识,具有应用切换权限的用户可以在第一用户终端的该界面上进行将掷骰子类应用切换为牌类应用的操作,即云服务器可以接收到针对掷骰子类应用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将该应用切换指令发送到机顶盒,机顶盒则可以将掷骰子类应用切换为牌类应用。伴随的,云服务器可以将牌类应用的第一互动页面推送到与该机顶盒连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包括第一用户终端),该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则可以将原本由掷骰子类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同时切换到牌类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那么在机顶盒的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呈现出的可以是每一个用户打出的牌或者明牌用户的牌,而在每一个用户终端的显示屏幕上显示的则可以是用户自己拿的牌,由此实现多个用户的玩牌互动。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在用户通过机顶盒的显示设备,如大屏,进行互动时,用户不需要下载相关应用即可利用互动页面实现互动,而互动页面由于只需要提供相应的操作功能,且其实现无需安装程序插件,则有利于避免占用用户终端的内存,也避免了用户经过诸如菜单选择,进入,退出,确认等复杂的程序进入相同的互动应用中进行互动,用户可以直接通过诸如扫描标识码或输入识别信息,即可进入组局互动状态。同时,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可以具有对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的权限,从而有利于提高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效率,也扩大了用户的权限范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互动体验。而在机顶盒进行应用切换时,与机顶盒连接的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可以自动更新与之对应的新的互动页面,用户无需进行先退出旧的互动应用、再选择所要进入的新的互动应用、再进入新的互动应用、最后确认进入新的互动应用等一系列的操作步骤,即可开始新的互动,快捷实现了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互动页面的同步切换,提高了至少一个用户终端的互动效率以及用户的互动体验,充分贴合了线下现实场景的互动需求。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互动平台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云服务器以及机顶盒,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机顶盒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所述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所述应用切换指令;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所述机顶盒发送所述应用切换指令;
所述机顶盒接收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互动页面;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互动页面切换为所述第一互动页面,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所述机顶盒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接收针对所述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用户终端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一鉴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接收所述第二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所述云服务器确定所述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互动页面;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互动页面,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所述机顶盒通过所述第二应用与所述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5.根据权利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终端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所述标识码位于所述机顶盒控制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或,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获取输入的所述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6.一种互动平台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云服务器以及机顶盒,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所述机顶盒分别与所述云服务器建立通信连接;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针对所述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所述应用切换指令;
所述云服务器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并向所述机顶盒发送所述应用切换指令;
所述机顶盒用于接收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并将当前应用切换为所述应用切换指令对应的第一应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确定所述第一应用对应的第一互动页面,并向所述至少一个终端发送所述第一互动页面;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互动页面,且将当前互动页面切换为所述第一互动页面,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所述机顶盒通过所述第一应用与所述第一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中的第一用户终端用于接收针对所述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指令之前,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还用于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第一鉴权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鉴权信息,并根据所述第一鉴权信息对所述第一用户终端进行身份验证。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并向所述云服务器发送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鉴权信息,并对所述第二鉴权信息进行验证;
若验证通过,则所述云服务器还用于确定所述机顶盒正在运行的第二应用对应的第二互动页面,并向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互动页面;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互动页面,且将当前页面切换为所述第二互动页面,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与所述机顶盒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应用与所述第二互动页面实现交互。
10.根据权利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包括: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通过扫描标识码获取所述机顶盒的第二鉴权信息,所述标识码位于所述机顶盒控制的第一显示设备的显示界面上;或,
所述至少一个用户终端还用于获取输入的所述机顶盒控制的第二显示设备的识别信息为所述第二鉴权信息。
CN201711045430.5A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078010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5430.5A CN107801056A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45430.5A CN107801056A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801056A true CN107801056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48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45430.5A Pending CN107801056A (zh) 2017-10-31 2017-10-31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8010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507A (zh) * 2022-04-21 2022-07-15 广东悦伍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无缝切换的盒子端、云手机客户端及其系统、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860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horizing a set top box device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system
CN103369363A (zh) * 2013-06-27 2013-10-23 北京新思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747338A (zh) * 2013-12-24 2014-04-23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方法
CN104935734A (zh) * 2015-05-21 2015-09-23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84597A (zh) * 2015-06-05 2015-12-23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视听系统,管理系统及该系统中用户互动的方法
CN106803990A (zh) * 2016-12-29 2017-06-06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终端与移动终端绑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70097860A1 (en) * 2005-11-02 2007-05-03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authorizing a set top box device in an 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 system
CN103369363A (zh) * 2013-06-27 2013-10-23 北京新思易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程序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03747338A (zh) * 2013-12-24 2014-04-23 广东九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android系统机顶盒的应用切换方法
CN104935734A (zh) * 2015-05-21 2015-09-23 来安县新元机电设备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应用切换的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5184597A (zh) * 2015-06-05 2015-12-23 福建凯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数字视听系统,管理系统及该系统中用户互动的方法
CN106803990A (zh) * 2016-12-29 2017-06-06 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 一种机顶盒终端与移动终端绑定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60507A (zh) * 2022-04-21 2022-07-15 广东悦伍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无缝切换的盒子端、云手机客户端及其系统、方法
CN114760507B (zh) * 2022-04-21 2023-02-28 广东悦伍纪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实现无缝切换的盒子端、云手机客户端及其系统、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58270B (zh) 直播互动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695134B (zh) 动态带宽控制
US9498711B2 (en) Multi-player, multi-screens, electronic gaming platform and system
CN101068180B (zh) 网络游戏的主控系统、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
US7478126B2 (en) Initializing relationships between devices in a network
CN104508714A (zh) 用于交互式玩游戏的系统和方法
CN108568109A (zh) 一种游戏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469159A (zh) 一种提供和管理互动服务的系统和方法
US20070015582A1 (en) Character management system and service method thereof
CN107547545A (zh) 视频云平台系统、视频请求处理方法及存储介质、处理器
CN107770576A (zh)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00703A (zh)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202094929U (zh) 游戏服务器集群架构
CN108933840B (zh) 一种分布式代理方法及系统
CN101912685B (zh) 一种基于双向机顶盒的互动游戏系统
US20040192366A1 (en) Method of playing instant game on wireless network terminal device
WO200205432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set of interrelated activities converging on a series of collectible virtual objects
JP2006503449A (ja) 電話ネットワークとエンタテインメントネットワークの間でデータを分配する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05979352A (zh) 一种线下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01056A (zh)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7864386A (zh) 一种互动平台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3155228A1 (en) Multi-player, multi-screens, electronic gaming platform and system
CN104162276B (zh) 一种执行游戏的方法
CN106924967A (zh) 一种进行棋牌游戏的方法和系统
CN106231393A (zh) 视频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