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89177A -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 Google Patents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89177A
CN107789177A CN201710785850.0A CN201710785850A CN107789177A CN 107789177 A CN107789177 A CN 107789177A CN 201710785850 A CN201710785850 A CN 201710785850A CN 107789177 A CN107789177 A CN 1077891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sage
massage part
rotating shaft
traversing
lower lim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858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昆泉
叶守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Johnson Health Tech Shanghai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891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891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15/0078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power-drive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39/00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specific reflex points of the body for physical therapy, e.g. acupuncture
    • A61H39/04Devices for pressing such points, e.g. Shiatsu or Acu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15/00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 A61H2015/0007Massage by means of rollers, balls, e.g. inflatable, chains, or roller chains with balls or rollers rotating about their own axis
    • A61H2015/0042Balls or 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1/00Characteristics of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codes
    • A61H2201/12Driving means
    • A61H2201/1207Driving means with electric or magnetic driv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HPHYSICAL THERAPY APPARATUS, e.g. DEVICES FOR LOCATING OR STIMULATING REFLEX POINTS IN THE BODY; ARTIFICIAL RESPIRATION; MASSAGE; BATHING DEVICES FOR SPECIAL THERAPEUTIC OR HYGIENIC PURPOSES 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00Devices for specific parts of the body
    • A61H2205/12Feet
    • A61H2205/125Foot reflex z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Rehabilitation Therap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assag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下肢按摩机,包含有一架体,其上设有左右并列的二按摩单元,分别用于对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进行按摩,各按摩单元包含一扭摆按摩件及一横移按摩件,所述扭摆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一按摩部,所述横移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按摩部,所述第一按摩部与所述第二按摩部左右相向,其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下肢的受按摩部位,例如小腿(局部)或足部;一马达能同时驱动所述二按摩单元,使各按摩单元的所述扭摆按摩件周期性扭摆、所述横移按摩件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以反复推揉对应的所述受按摩部位的左、右二侧。

Description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与电动按摩装置有关,特别是指一种下肢按摩机。
背景技术
在现今的电动按摩装置中,可对使用者的下肢进行按摩的下肢按摩机最常使用的按摩手段,是在对应于受按摩部位(例如小腿或足部)的左、右二侧设置可膨胀、扁缩的气囊,通过电动帮浦的充气、泄气控制,使这些气囊由相对二侧对受按摩部位进行间歇挤压,以消除或舒缓肌肉的紧绷。此种按摩手段应用于小腿时,通常会沿着小腿的长度方向设置二或三组气囊,使能同时或轮流对小腿的不同高度部位进行所述挤压动作。
另一种常见的下肢按摩手段则是利用电动马达驱动机械结构产生反复揉捏的动作,例如日本特许第3377195号专利所揭示的下肢按摩装置即属此种,其主要是在一架体上枢设一可被马达驱转的转轴,沿着转轴设置分别用于按摩使用者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二按摩单元,各按摩单元包含有内、外二带动件及内、外二按摩件,各带动件固定在所述转轴上,可随转轴旋转,各按摩件局部环套在对应的带动件的倾斜圆周上,另一局部相对于所述架体可沿左右方向位移但不能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如此,当转轴被驱转时,各按摩单元的内、外二按摩件便会产生周期性的扭摆动作,反复揉捏介于其间的使用者下肢的受按摩部位(例如小腿或足部)。上开日本前案中的实施例是以一对沿着小腿的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板状按摩件按摩使用者的小腿整体;在中国公告第203244566号专利所揭示的小腿按摩装置中,按摩件的按摩面积较小,但是承载按摩单元的架体可受驱控而沿着小腿的长度方向升降位移,使得按摩单元能对小腿的任意高度进行揉捏按摩,并可通过升降及按摩同时进行而产生往上推揉或往下推揉的动作,其中,升降动作及按摩动作各自利用一组马达及传动机构进行驱动。
在如上所述的先前技术中,使用者下肢受按摩部位的左、右二侧的按摩动作都是相同且一致的,即按摩动作左右对称、同步,所以使用感受较为单调。此外,基于所述揉捏按摩的按摩件扭摆方式,当左、右二按摩件的同一端相互靠合至距离最近的位置时,可能会对使用者下肢的受按摩部位过度施压,累积之后造成疼痛或不适。
日本特许第5460401号专利揭示一种非对称性的下肢按摩方式,其中,位于受按摩部位外侧(例如右脚的右侧)的按摩件会被马达驱动而产生扭摆动作,但是位于受按摩部位内侧(例如右脚的左侧)的按摩件则固定不动,即,进行按摩时,使用者下肢的受按摩部位的内侧仅是被内侧按摩件阻挡定位,只有外侧会受到外侧按摩件推揉按摩。此种设计虽可简化结构、降低成本,但是使用感受及按摩效果却也跟着降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下肢按摩机,其能对使用者足部的受按摩部位进行有别于先前技术的按摩动作、提供独特的使用感受,而且所述按摩动作既没有偏废受按摩部位的任何一侧边,也较不容易对受按摩部位过度施压而造成疼痛或不适;此外,所述按摩动作使用单一驱动源即可达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下肢按摩机,包含有:一架体;一转轴,能原地旋转地枢设在所述架体上,其轴向对应于左右方向;一马达,与所述转轴动力连接,能驱动所述转轴旋转;二按摩单元,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对一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足部进行按摩;各所述按摩单元包含一带动件及一扭摆按摩件,其中:所述带动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会随所述转轴旋转;所述带动件具有一第一圆周部,所述第一圆周部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倾斜预定角度;所述扭摆按摩件,具有一第二圆周部、一牵制部及至少一第一按摩部;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二圆周部与所述带动件的第一圆周部同轴环套并能相对旋转;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相对于所述架体能沿左右方向位移但不能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当所述带动件随所述转轴旋转时会带动所述扭摆按摩件,使所述第一按摩部周期性扭摆,而且所述牵制部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按摩单元还包含一横移按摩件,所述横移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按摩部,所述第二按摩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一按摩部左右相向,其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足部的受按摩部位;所述横移按摩件相对于所述架体能沿左右方向位移;所述马达与所述横移按摩件动力连接,能驱动所述横移按摩件沿左右方向在一靠近位置与一远离位置之间往复位移,所述靠近位置比所述远离位置更靠近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所在侧边。
上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各所述容纳空间的对应于所述转轴所在一侧定义为封闭侧,而与所述封闭侧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开放侧;在各所述按摩单元,当所述横移按摩件位于所述靠近位置时,所述扭摆按摩件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开放侧的部位会相对靠近所述横移按摩件所在侧边,反之,当所述横移按摩件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所述扭摆按摩件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开放侧的部位会相对远离所述横移按摩件所在侧边。
所述二按摩单元的所述横移按摩件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靠近位置,也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远离位置。
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连接,使得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与所述横移按摩件会一起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
各所述横移按摩件的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以一球面轴承(spherical bearing)或万向接头(universal joint)连接。
各所述横移按摩件具有一被所述转轴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缘呈现与所述转轴的周面多点接触的波浪状。
所述转轴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各所述按摩单元还包含一旋转按摩件,所述旋转按摩件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位置,会随所述转轴旋转;所述旋转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三按摩部,当所述旋转按摩件随所述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三按摩部会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
所述旋转按摩件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中间区域;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复数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其中至少一所述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另外至少一所述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后端区域,分别用于沿左右方向来回摩擦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及后端区域。
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至少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用于沿左右方向来回摩擦所述使用者的脚底。
在各所述按摩单元,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一按摩部及所述横移按摩件的第二按摩部的分布区域各自沿所述使用者足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转轴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按摩部及所述第二按摩部的分布区域的长度中间位置。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马达可同时驱动二按摩单元,使各按摩单元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一按摩部与所述横移按摩件的第二按摩部反复推揉对应的所述使用者足部的受按摩部位的左、右二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部分构件取除);
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拆除壳体局部之后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的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的另一立体图(部分构件取除);
图5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的大部分解图;
图6A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的正视图,其中成组的扭摆按摩件与横移按摩件位在相对远离的位置;
图6B类似图6A,但其中成组的扭摆按摩件与横移按摩件位在相对靠近的位置;
图7A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对应图6A状态的顶视图;
图7B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小腿按摩模组对应图6B状态的顶视图;
图8是沿图7A中的Ⅰ-Ⅰ剖线所得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足部按摩模组的立体图;
图10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足部按摩模组的大部分解图;
图11A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足部按摩模组的正视图,其中成组的扭摆按摩件与横移按摩件位在相对远离的位置;
图11B类似图11A,但其中成组的扭摆按摩件与横移按摩件位在相对靠近的位置;
图12A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足部按摩模组对应图11A状态的顶视图;
图12B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当中的足部按摩模组对应图11B状态的顶视图;
图13是沿图12A中的Ⅱ-Ⅱ剖线所得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通过一较佳实施例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下肢按摩机可能的具体结构、动作及功效。在下文中,对于结构的“前”、“后”、“左”、“右”等方向性说明,都是对应于使用者在正常使用状态下的方向认知,即,“左侧”及“右侧”分别对应于使用者的左手边及右手边,“前方”及“后方”基本上分别对应于使用者面对的方向及背对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下肢按摩机是一种专门用于按摩人体双脚的独立式按摩装置,此种型式的下肢按摩机--如同市面上的同类产品--通常用于放置在座椅的前方地面,让坐在所述座椅上的使用者将其双脚伸入其中接受按摩。必须先声明的是,有别于此种独立式按摩装置,本发明的下肢按摩机也可能是按摩椅、按摩床或其他按摩设备的一部分,例如被配置在按摩椅的椅座前下方,负责支撑及按摩所述按摩椅的使用者的双脚。
如图1所示,本较佳实施例的下肢按摩机具有一用于包容机械结构的壳体10,壳体10的正面设有左、右二长形缺口11,分别供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膝盖以下部位)伸入,以接受内部机构(后述)的按摩。实际上,在对应各长形缺口11的凹缺部位会衔补一袋状衬布(图中未示)及一可拆洗的袋状表布(图中未示),以维护安全及清洁。在壳体10的顶部中央设有一控制面板12,其与内部的控制电路(图中未示)电性连接,供使用者选择所需的按摩程式等。电路及程式等电控部分并不属于本发明的创作范围。
如图2所示,壳体10内部设有一用于对使用者双脚的小腿进行按摩的小腿按摩模组20,以及一用于对使用者双脚的足部进行按摩的足部按摩模组60。小腿按摩模组20及足部按摩模组60配置在壳体10内部的适当位置,当使用者将其双脚经由二长形缺口11伸入壳体10后,小腿及足部会分别对应于小腿按摩模组20及足部按摩模组60的位置。
请配合参阅图3至图5,小腿按摩模组20包含有一与壳体10相对固定的固定架体21,以及一可在固定架体21上往复位移的活动架体27。固定架体21概呈一矩形框架,具有平行的左、右二侧柱22,侧柱22的长轴向对应于设想上的使用者小腿的长度方向。虽然在实际上,所述下肢按摩机供人使用时,侧柱22的长轴向(使用者小腿的长度方向)与地面之间未必呈现垂直关系,但此处姑且将侧柱22的长轴向视为纵向,并将对应于使用者膝部方向的一端称为顶端,将对应于使用者踝部所在的一端称为底端。各侧柱22的内侧面设有一沿着长轴向延伸的导轨23。固定架体21的宽度中央位置还具有一与侧柱22平行的齿条24。
活动架体27概呈一横长状的块体,其左、右二端各枢设一配合在对应的导轨23内的滚轮28,使活动架体27能沿着导轨23上下滑动。固定架体21的右侧设有上、下二触动开关26,当活动架体27到达预设活动范围的端点时,其预定部位会触及对应的触动开关26,使所述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得知活动架体27已到达活动范围的端点。
一转轴31依据自身轴向枢设在活动架体27上,其轴线(第一轴线)A1对应于左右方向。转轴31的中段部位同轴固设一蜗轮34。一第一马达32设置在活动架体27上,其马达轴321同轴固接一蜗杆(图中未标号),所述蜗杆与蜗轮34直交啮合(如图8所示)。当第一马达32的马达轴321以一正旋向旋转时,会驱动转轴31以一第一旋向R1自转(如图4所示);当第一马达32的马达轴321以一与所述正旋向相反的反旋向旋转时,会驱动转轴31以一与第一旋向R1相反的第二旋向R2自转(如图4所示)。
转轴31的中段部位还同轴固设一小齿轮35。一大齿轮36枢设在活动架体27上,并且与小齿轮35平行啮合。一升降齿轮37与大齿轮36同轴固接,其齿数少于大齿轮36,并且啮合于固定架体21的齿条24。由此,当第一马达32的马达轴321以所述正旋向/反旋向旋转时,会驱动活动架体27沿着齿条24上升/下降。转轴31的中段部位还同轴固设一光栅盘38,对应地,活动架体27上设有一配合光栅盘38的光感测器39(如图8所示),能藉以感测转轴31的角位移(转动圈数),使所述控制电路(图中未示)得以掌握活动架体27目前的高度位置。当第一马达32停止运转时,活动架体27会定位在当时位置,(通过所述蜗杆蜗轮的单向传动机制)不会往下滑动。所述蜗杆(图中未标号)、蜗轮34、小齿轮35、大齿轮36及升降齿轮37等,均被包覆在一齿轮箱33当中。
活动架体27上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二小腿按摩单元40,分别用于对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小腿进行按摩。各小腿按摩单元40主要包含一带动件41、一扭摆按摩件43、一横移按摩件49及一旋转按摩件58。请配合参阅图8,带动件41固设在转轴31上,会随转轴31旋转。各带动件41具有一圆筒状的第一圆周部42,第一圆周部42的中心轴相对于转轴41的中心轴倾斜预定角度。左、右二小腿按摩单元40的带动件41的第一圆周部42的倾斜角度对称。
各扭摆按摩件43具有一圆环状的第二圆周部44,并且利用一轴承48同轴环套在带动件41的第一圆周部42外周,使能依据共同的中心轴相对旋转。各扭摆按摩件43还具有一由第二圆周部44向前伸展的伸展部45,伸展部45具有可适度左右弯挠的弹性,且其内侧形成有前后相隔的二第一按摩部46。各扭摆按摩件43还具有一位于第二圆周部44底侧的球头连杆47。
各小腿按摩单元40的横移按摩件49相对位于成组的扭摆按摩件43的内侧。各横移按摩件49具有一基部51,基部51的底侧具有二凸销52,凸销52伸入于活动架体27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29,使得横移按摩件49相对于活动架体27能沿左右方向位移,但无法绕转轴31的轴向旋转。各横移按摩件49还具有一由基部51的内侧一端向前凸伸的立壁部53,立壁部53朝向扭摆按摩件43的侧面形成一第二按摩部55,第二按摩部55与对应的扭摆按摩件43的第一按摩部46左右相向,其间形成一第一容纳空间S1,用于容纳使用者小腿的受按摩部位。各第一容纳空间S1的对应于转轴31所在一侧(后侧)定义为封闭侧,而与所述封闭侧相对的一侧(前侧)定义为开放侧。立壁部53的后端部位设有一被转轴31贯穿的穿孔54,穿孔54的内缘呈现与转轴31的周面多点接触的波浪状,使得横移按摩件49与转轴31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不会阻碍横移按摩件49的左右位移及转轴31的原地自转。
基部51的外侧一端形成一球形凹窝56,于其外侧又盖合一球窝盖57,共同将扭摆按摩件43的球头连杆47尾端(即球头部位)包覆其中,如此,扭摆按摩件43的球头连杆47尾端形同利用一球面轴承(spherical bearing)连接在横移按摩件49的基部51外端,能以球头部位的球心为轴进行各种方向的相对偏转,而且会一起相对于活动架体27沿左右方向位移。其中,扭摆按摩件43的球头连杆47尾端形成一牵制部,所述牵制部相对于活动架体27可沿左右方向位移但不能绕转轴31的轴向旋转。而且,横移按摩件49的基部51外端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扭摆按摩件43的所述牵制部连接,使得扭摆按摩件43的牵制部与横移按摩件49会一起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所述球面轴承的部分也能以万向接头(universal joint)取代。
当第一马达32驱动转轴31自转时,随之旋转的带动件41会带动扭摆按摩件43,使扭摆按摩件43的第一按摩部46周期性扭摆,而且所述牵制部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如图6A、图6B、图7A、图7B所示。此部分的动作原理为先前技术。当扭摆按摩件43的所述牵制部往复位移时,会经由所述球面轴承带动横移按摩件49在一靠近位置(如图6B、图7B所示位置)与一远离位置(如图6A、图7A所示位置)之间往复位移,横移按摩件49的所述靠近位置比所述远离位置更靠近对应的扭摆按摩件43所在侧边。
如图6A至图7B所示,在各小腿按摩单元40,当横移按摩件49位于所述靠近位置时,扭摆按摩件43对应于第一容纳空间S1开放侧的部位(即前端)会相对靠近横移按摩件49所在侧边;反之,当横移按摩件49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扭摆按摩件43的前端会相对远离横移按摩件49所在侧边。基于本较佳实施例的左右对称结构,二小腿按摩单元40的横移按摩件49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靠近位置(如图6B、图7B所示),也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远离位置(如图6A、图7A所示)。
各小腿按摩单元40的旋转按摩件58固设在转轴31上的对应于第一容纳空间S1的位置,对应位于使用者小腿的背部一侧。在本实施例中,旋转按摩件58概呈圆筒状,以偏心方式固设在转轴31上。旋转按摩件58的周面设有若干凸粒状的第三按摩部59,当旋转按摩件58随转轴31旋转时,第三按摩部59会绕转轴31的轴向旋转。
如此,当所述控制电路(图中未示)控制第一马达32的马达轴321以所述正旋向旋转时,活动架体27受其驱动上升,同时,转轴31受其驱动而在活动架体27上以第一旋向R1自转,带动扭摆按摩件43周期性扭摆以及横移按摩件49左右往复位移,等于使小腿按摩单元40一边沿着使用者小腿上升,一边反复揉捏小腿的左右二侧,形成向上推揉的按摩动作。反之,当控制第一马达32的马达轴321以所述反旋向旋转时,活动架体27受其驱动下降,同时,转轴31受其驱动而在活动架体27上以第二旋向R2自转,带动扭摆按摩件43周期性扭摆以及横移按摩件49左右往复位移,等于使小腿按摩单元40一边沿着使用者小腿下降,一边反复揉捏小腿的左右二侧,形成向下推揉的按摩动作。过程中,旋转按摩件58间歇地以其第三按摩部59沿上下方向刮擦使用者小腿的背侧。
所述控制电路可能控制当活动架体27上升或下降至可活动范围的顶端或底端的时候,(通过改变第一马达32的运转方向)使活动架体27调头往可活动范围的另一端下降或上升,即控制小腿按摩单元40在使用者的小腿顶端与小腿底端之间往复升降。所述控制电路也可能控制活动架体27上升或下降至任何高度时即调头往另一端下降或上升。
在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实施例(没有对应图面)中,所述带动件及所述旋转按摩件各自利用一单向轴承枢设在所述转轴上,使得当所述转轴以某一旋向(假设所述第一旋向)旋转时会带动所述带动件及所述旋转按摩件同步旋转,但当所述转轴以另一旋向(假设所述第二旋向)旋转时则不会带动所述带动件及所述旋转按摩件。也就是说,依据假设状况,按摩单元40只在上升时会对小腿进行所述推揉按摩,但在下降时并不会进行所述推揉按摩。其中,所述第一马达由马达轴以所述正旋向旋转切换为马达轴以所述反旋向旋转的时间点,对应于所述横移按摩件位于各自的所述远离位置,如此,在没有进行按摩动作的上升或下降行程中,横移按摩件与扭摆按摩件会保持相对远离,不会摩擦使用者小腿。
接着说明本较佳实施例的下肢按摩机中的足部按摩模组60。如图9及图10所示,足部按摩模组60包含有一与壳体10相对固定的固定架体61,固定架体61后端的左、右二侧各设有一嵌合槽62,如图2、图3所示,小腿按摩模组20的固定架体21底端的左、右二侧各设有一嵌合榫25,二嵌合榫25分别嵌插固接在二嵌合槽62内。
一转轴65依据自身轴向枢设在固定架体61上,其轴线(第二轴线)A2对应于左右方向。一第二马达66设置在固定架体61上,经由一齿轮箱67内的蜗杆蜗轮机构(图中未标号)与转轴65动力连接,可驱动转轴65原地自转。
足部按摩模组60具有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的二足部按摩单元70,分别用于对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足部进行按摩。各足部按摩单元70主要包含一带动件71、一扭摆按摩件73、一横移按摩件79及一旋转按摩件93。请配合参阅图13,带动件71固设在转轴65上,会随转轴65旋转。各带动件71具有一圆筒状的第一圆周部72,第一圆周部72的中心轴相对于转轴65的中心轴倾斜预定角度。左、右二足部按摩单元70的带动件71的第一圆周部72的倾斜角度对称。
各扭摆按摩件73具有一圆环状的第二圆周部74,并且利用一轴承78同轴环套在带动件71的第一圆周部72外周,使能依据共同的中心轴相对旋转。各扭摆按摩件73还具有一位于第二圆周部74顶侧的伸展部75,伸展部75的内侧设有一第一按摩部76。各扭摆按摩件73还具有一位于第二圆周部74底侧的球头连杆77。
各足部按摩单元70的横移按摩件79相对位于成组的扭摆按摩件43的内侧。各横移按摩件79具有一基部81,基部81的底侧具有二凸销82及分别位于凸销82前、后二侧的二凹口92,凸销82伸入于固定架体61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凹槽63,而且凹口92分别搭扣在固定架体61上的沿左右方向延伸的凸条64,使得横移按摩件79相对于固定架体61能沿左右方向位移,但无法绕转轴65的轴向旋转。各横移按摩件79还具有一连接在基部81的内侧一端的立壁部83,立壁部83朝向扭摆按摩件73的侧面形成一第二按摩部85,第二按摩部85与对应的扭摆按摩件73的第一按摩部76左右相向,其间形成一第二容纳空间S2,用于容纳使用者的足部。各第二容纳空间S2的对应于转轴65所在一侧(底侧)定义为封闭侧,而与所述封闭侧相对的一侧(顶侧)定义为开放侧。立壁部83的底端部位设有一被转轴65贯穿的穿孔84,穿孔84的内缘呈现与转轴65的周面多点接触的波浪状,使得横移按摩件79与转轴65之间的摩擦力较小,不会阻碍横移按摩件79的左右位移及转轴65的原地自转。
基部81的外侧一端形成一球形凹窝86,于其外侧又盖合一球窝盖87,共同将扭摆按摩件73的球头连杆77尾端(即球头部位)包覆其中,如此,扭摆按摩件73的球头连杆77尾端形同利用一球面轴承连接在横移按摩件79的基部81外端,能以球头部位的球心为轴进行各种方向的相对偏转,而且会一起相对于固定架体61沿左右方向位移。其中,扭摆按摩件73的球头连杆77尾端形成一牵制部,所述牵制部相对于固定架体61可沿左右方向位移但不能绕转轴65的轴向旋转。而且,横移按摩件79的基部81外端形成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扭摆按摩件73的所述牵制部连接,使得扭摆按摩件73的牵制部与横移按摩件79会一起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所述球面轴承的部分也能用万向接头取代。
右侧的足部按摩单元60的横移按摩件79具有一由立壁部83的背面往右侧水平延伸的套管88,对应地,左侧的足部按摩单元60的横移按摩件79具有一由立壁部83的背面往左侧水平延伸的插杆89,插杆89可滑动地插入于套管88内。
当第二马达66驱动转轴65自转时,随之旋转的带动件71会带动扭摆按摩件73,使扭摆按摩件73的第一按摩部76周期性扭摆,而且所述牵制部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如图11A、图11B、图12A、图12B所示。当扭摆按摩件73的所述牵制部往复位移时,会经由所述球面轴承带动横移按摩件79在一靠近位置(如图11B、图12B所示位置)与一远离位置(如图11A、图12A所示位置)之间往复位移,横移按摩件79的所述靠近位置比所述远离位置更靠近对应的扭摆按摩件73所在侧边。
如图11A至图12B所示,在各足部按摩单元70,当横移按摩件79位于所述靠近位置时,扭摆按摩件73对应于第二容纳空间S2开放侧的部位(即顶端)会相对靠近横移按摩件79所在侧边;反之,当横移按摩件79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扭摆按摩件73的顶端会相对远离横移按摩件79所在侧边。基于本较佳实施例的左右对称结构,二足部按摩单元70的横移按摩件79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靠近位置(如图11B、图12B所示),也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远离位置(如图11A、图12A所示)。
各足部按摩单元70的旋转按摩件93固设在转轴65上的对应于第一容纳空间S2的位置,对应位于使用者的脚底一侧。旋转按摩件93概呈圆筒状,周面设有若干凸粒状的第三按摩部94,当旋转按摩件93随转轴65旋转时,第三按摩部94会绕转轴65的轴向旋转。
如此,当所述控制电路(图中未示)控制第二马达66运转时,转轴65受其驱动而在固定架体61上自转,带动扭摆按摩件73周期性扭摆以及横移按摩件79左右往复位移,反复揉捏使用者足部的左右二侧。过程中,旋转按摩件93间歇地以其第三按摩部94沿前后方向刮擦使用者脚底的中间区域。此外,横移按摩件79的基部81顶侧另外设有若干凸起部91,凸起部91对应位于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部分凸起部91的位置对应于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另外部分凸起部91的位置对应于使用者脚底的后端区域,分别用于沿左右方向来回摩擦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及后端区域。
在本较佳实施例中,扭摆按摩件73的第一按摩部76及横移按摩件79的第二按摩部85的分布区域各自沿使用者足部的长度方向延伸。转轴65的位置对应于第一按摩部76及第二按摩部85的分布区域的长度中间位置。

Claims (10)

1.一种下肢按摩机,包含有:
一架体;
一转轴,能原地旋转地枢设在所述架体上,其轴向对应于左右方向;
一马达,与所述转轴动力连接,能驱动所述转轴旋转;
二按摩单元,沿左右方向并列设置,分别用于对一使用者的左侧下肢及右侧下肢的足部进行按摩;各所述按摩单元包含一带动件及一扭摆按摩件,其中:
所述带动件,设在所述转轴上,会随所述转轴旋转;所述带动件具有一第一圆周部,所述第一圆周部的中心轴相对于所述转轴的中心轴倾斜预定角度;
所述扭摆按摩件,具有一第二圆周部、一牵制部及至少一第一按摩部;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二圆周部与所述带动件的第一圆周部同轴环套并能相对旋转;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相对于所述架体能沿左右方向位移但不能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当所述带动件随所述转轴旋转时会带动所述扭摆按摩件,使所述第一按摩部周期性扭摆,而且所述牵制部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
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按摩单元还包含一横移按摩件,所述横移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二按摩部,所述第二按摩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一按摩部左右相向,其间形成一容纳空间,用于容纳所述使用者足部的受按摩部位;所述横移按摩件相对于所述架体能沿左右方向位移;所述马达与所述横移按摩件动力连接,能驱动所述横移按摩件沿左右方向在一靠近位置与一远离位置之间往复位移,所述靠近位置比所述远离位置更靠近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所在侧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容纳空间的对应于所述转轴所在一侧定义为封闭侧,而与所述封闭侧相对的一侧定义为开放侧;在各所述按摩单元,当所述横移按摩件位于所述靠近位置时,所述扭摆按摩件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开放侧的部位会相对靠近所述横移按摩件所在侧边,反之,当所述横移按摩件位于所述远离位置时,所述扭摆按摩件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开放侧的部位会相对远离所述横移按摩件所在侧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按摩单元的所述横移按摩件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靠近位置,也会同时位于各自的所述远离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一连接部,所述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连接,使得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与所述横移按摩件会一起沿左右方向往复位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移按摩件的连接部与对应的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牵制部以一球面轴承或万向接头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移按摩件具有一被所述转轴贯穿的穿孔,所述穿孔的内缘呈现与所述转轴的周面多点接触的波浪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各所述按摩单元还包含一旋转按摩件,所述旋转按摩件设在所述转轴上的对应于所述容纳空间的位置,会随所述转轴旋转;所述旋转按摩件具有至少一第三按摩部,当所述旋转按摩件随所述转轴旋转时,所述第三按摩部会绕所述转轴的轴向旋转。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按摩件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中间区域;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复数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其中至少一所述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另外至少一所述凸起部的位置对应于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后端区域,分别用于沿左右方向来回摩擦所述使用者脚底的前端区域及后端区域。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各所述横移按摩件还具有至少一凸起部,所述凸起部对应位于所述使用者足部的脚底一侧,用于沿左右方向来回摩擦所述使用者的脚底。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肢按摩机,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按摩单元,所述扭摆按摩件的第一按摩部及所述横移按摩件的第二按摩部的分布区域各自沿所述使用者足部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转轴的位置对应于所述第一按摩部及所述第二按摩部的分布区域的长度中间位置。
CN201710785850.0A 2016-09-07 2017-09-04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Pending CN1077891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5129206 2016-09-07
TW105129206A TWI620560B (zh) 2016-09-07 2016-09-07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89177A true CN107789177A (zh) 2018-03-13

Family

ID=61531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85850.0A Pending CN107789177A (zh) 2016-09-07 2017-09-04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89177A (zh)
TW (1) TWI6205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791A (zh) * 2019-06-25 2019-09-06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111821173A (zh) * 2020-07-01 2020-10-27 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足底按摩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58463B (zh) * 2020-06-16 2022-03-22 青岛市市立医院 一种重症护理用肌肉放松按摩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4779A (ja) * 2000-01-31 2001-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0279641A (ja) * 2009-06-08 2010-12-16 Daito Denki Kogyo Kk 小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TWM464170U (zh) * 2013-04-24 2013-11-0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按摩機
JP2014100229A (ja) * 2012-11-19 2014-06-05 Daito Denki Kogyo Kk マッサージ機
CN203724438U (zh) * 2014-02-19 2014-07-23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下肢按摩机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204779A (ja) * 2000-01-31 2001-07-31 Sanyo Electric Co Ltd マッサージ機
JP2010279641A (ja) * 2009-06-08 2010-12-16 Daito Denki Kogyo Kk 小型マッサージ装置
JP2014100229A (ja) * 2012-11-19 2014-06-05 Daito Denki Kogyo Kk マッサージ機
TWM464170U (zh) * 2013-04-24 2013-11-01 Johnson Health Tech Co Ltd 按摩機
CN203724438U (zh) * 2014-02-19 2014-07-23 漳州蒙发利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多功能下肢按摩机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00791A (zh) * 2019-06-25 2019-09-06 东莞市慕思寝室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110200791B (zh) * 2019-06-25 2023-12-19 慕思健康睡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刮痧按摩装置及按摩机
CN111821173A (zh) * 2020-07-01 2020-10-27 艾力斯特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足底按摩装置及其控制方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620560B (zh) 2018-04-11
TW201811286A (zh) 2018-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89177A (zh) 可按摩足部的下肢按摩机
CN102341083B (zh) 按摩机
CN109481270B (zh) 一种小儿消化内科用治疗肠胃胀气的按摩装置
CN106038158B (zh) 按摩装置
CN106132377A (zh) 足用按摩装置
CN106074093B (zh) 一种拉筋式脚部按摩器
CN203663046U (zh) 按摩单元、按摩机构及具备该按摩机构的按摩机
TW201304763A (zh) 按摩椅
CN107789171A (zh) 可按摩小腿的下肢按摩机
CN206577114U (zh) 脚部按摩器
CN203234994U (zh) 按摩机
CN104367453A (zh) 一种人体搓揉推拿按摩机芯
JP2022540408A (ja) 無動力多関節の同期訓練装置に用いるカムおよび非円形歯車ペア、それらの製造方法、それらを用いた伝達機構および無動力多関節の同期訓練装置
CN206198269U (zh) 一种拉筋式下肢按摩器
CN206007581U (zh) 一种脚踝偏摆按摩机芯
CN104414835B (zh) 按摩机
CN209019380U (zh) 一种按摩机芯
CN104758148B (zh) 脚底按摩装置
TWI714646B (zh) 腳底按摩機構
CN203915404U (zh) 按摩器
CN110522620A (zh) 眼部按摩器
CN104414837A (zh) 按摩机
CN109259994A (zh) 一种按摩机和按摩椅
CN107307982A (zh) 一种按摩机及椅子型按摩装置
CN206660073U (zh) 一种按摩机及椅子型按摩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