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8442A -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 Google Patents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8442A
CN107778442A CN201711172779.5A CN201711172779A CN107778442A CN 107778442 A CN107778442 A CN 107778442A CN 201711172779 A CN201711172779 A CN 201711172779A CN 107778442 A CN107778442 A CN 10777844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ulticomponent system
foam
components
prepolymer
cha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727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8442B (zh
Inventor
J.舍恩贝格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Original Assignee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filed Critical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ublication of CN1077784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84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84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84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42Use of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unction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A61L15/425Porous materials, e.g. foams or spong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C08G18/485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containing mixed oxyethylene-oxypropylene or oxyethylene-higher oxyalkylene en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LMETHODS OR APPARATUS FOR STERILISING MATERIALS OR OBJECTS IN GENERAL;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CHEMICAL ASPECTS OF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OR SURGICAL ARTICLES
    • A61L15/00Chemical aspects of, or use of materials for,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 A61L15/16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 A61L15/22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or physiological fluids such as urine or blood, e.g. sanitary towels, tampons containing macromolecular materials
    • A61L1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Derivative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7/00Drugs for dermatological disor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83/00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 B65D83/14Containers or packages with special means for dispensing contents for delivery of liquid or semi-liquid contents by internal gaseous pressure, i.e. aerosol containers comprising propellant for a product delivered by a propellant
    • B65D83/75Aerosol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D83/16 - B65D83/74
    • B65D83/752Aerosol container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65D83/16 - B65D83/74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products or propel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08Processes
    • C08G18/10Prepolymer processes involving reac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in a first reaction step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2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 C08G18/4236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groups
    • C08G18/4238Polycondensates having carboxylic or carbonic ester groups in the main chain containing only aliphatic groups derived from dicarboxylic acids and dialcoho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28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compounds used contain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40High-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C08G18/48Polyethers
    • C08G18/4833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 C08G18/4837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 C08G18/4845Polyethers containing oxyethylene units and other oxyalkylene units containing oxypropylene or higher oxyalkylene end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3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acycl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71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oxy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7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used
    • C08G18/72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 C08G18/77Polyisocyanates or polyisothiocyanates having heteroatoms in addition to the isocyanate or isothiocyanate nitrogen and oxygen or sulfur
    • C08G18/78Nitrogen
    • C08G18/79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791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 C08G18/792Nitrogen characterised by the polyisocyanates used, these having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containing isocyanurate groups formed by oligomerisation of aliphatic and/or cycloaliphatic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18/00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 C08G18/06Polymeric products of isocyanates or isothiocyanates with compounds having active hydrogen
    • C08G18/83Chemically modified polymers
    • C08G18/837Chemically modified polymers by silicon 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65/00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 C08G65/02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 C08G65/2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 C08G65/2639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forming an ether link in the main chain of the macromolecule from cyclic ethers by opening of the heterocyclic ring from cyclic ethers and other compounds the other compounds containing elements other than oxygen, nitrogen or sulfu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9/0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 C08J9/30Working-up of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to porous or cellular articles or materials; After-treatment thereof by mixing gases into liquid compositions or plastisols, e.g. frothing with ai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G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OTHERWISE THAN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UNSATURATED CARBON-TO-CARBON BONDS
    • C08G2110/00Foam properties
    • C08G2110/0008Foam properties flexibl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JWORKING-UP; GENERAL PROCESSES OF COMPOUNDING; AFTER-TREATMENT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8B, C08C, C08F, C08G or C08H
    • C08J2375/00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olyureas or polyurethanes;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J2375/04Polyurethanes
    • C08J2375/08Polyurethanes from polyeth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Dermat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Materials For Medical Uses (AREA)
  • Polyurethanes Or Polyurea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 Silicon Polymers (AREA)
  • Paints Or Remov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不含异氰酸酯的多组分体系,特别是用于制备用于医药产品如伤口敷料的泡沫,其具有至少两种分开的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和第二组分包含含水组分,和其中含水组分在20℃的pH值是4.0‑9.5。

Description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本专利申请是申请号为201280048066.7、申请日为2012年9月24日、同题的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不含异氰酸酯的多组分体系,特别是用于制备医药产品如伤口敷料的泡沫的多组分体系。本发明进一步涉及由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可获得的成型制品,和涉及用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填充的多腔室压力箱。
背景技术
可喷涂的多组分体系由现有技术已知。在例如建造领域中存在用于填充空隙的可喷涂装配泡沫。它们特别应用于填充门窗框架和周围的砌砖之间的间隙和空隙,并且除了良好的绝热性能之外还具有良好的防潮性能。这种可喷涂的组合物另外还被用于使管线绝缘或用于填充技术设备中的空隙。
上述这些装配泡沫一般是聚氨酯(PU)泡沫。这些泡沫是基于由含有大量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的未交联预聚物组成的组合物。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是非常活泼的,因为正常的环境温度就足以导致它们在水/湿气存在的条件下相互反应,由预聚物形成聚合物网络。除了大气湿度,具有两个或更多个OH基团的醇、相应的硫醇和伯胺或仲胺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也可以是上述异氰酸酯的共反应物。多元醇特别经常用于此用途。与多元醇/水的反应产生氨基甲酸酯/脲单元,所述单元可以形成氢键并因此能够在固化的泡沫中部分地形成结晶结构。泡沫硬度、压缩强度和拉伸强度都由此而增强。
该多组分体系常常被放入压力箱中并装有推进剂以便于在预聚物由压力箱出来时容易发泡。另外,预聚物的异氰酸酯基团与大气湿度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所述二氧化碳同样促使发泡。在此反应中,所涉及的异氰酸酯基团被转化成胺,所述胺本身可与另外的异氰酸酯基团反应形成聚合物网络,即:不会由交联反应中损失。
所述聚氨酯组合物可以制造成1K泡沫或者制造成双组分(2K)泡沫。1K泡沫仅需要大气湿度的影响固化,而2K泡沫包括单独存贮异氰酸酯组分和单独存贮多元醇组分并且它们仅在马上要放出之前才发生相互混合。此混合过程在压力箱的压力体中发生,然后其内容物必须快速地完全用尽,因为无论泡沫排出与否聚合反应都要发生。这种体系因此常常也称为1.5K泡沫。
另外也可以使用两腔室压力箱,其中所述两种组分仅在排出阀区域中相互混合。2K泡沫与1K泡沫相比主要的优点在于明显更快的固化反应,因为该反应甚至在没有大气湿度的条件下也可发生。相反,1K泡沫的固化速率由大气湿度以及大气湿度扩散进入发泡的材料中的速率决定。
除了预聚物组分之外,上述多组分体系一般还包括另外的助剂,例如泡沫稳定剂,以及意在加速交联反应的催化剂。在催化剂中主要使用有机钛或有机锡化合物,例如二月桂酸二丁基锡。
在完全固化的状态下,上述聚氨酯泡沫拥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绝热性能,并且与大部分基体很好地粘合。
然而,上述聚氨酯泡沫依然可能包含单体二异氰酸酯,这在用于伤口处理的泡沫用途的情况下是所不希望。
为了减小上述喷涂泡沫的有害可能性,DE 43 03 848 A1描述了不含单体异氰酸酯或者最多仅含有较低浓度的这些化合物的预聚物。然而,这里存在一定的风险,即:预聚物依然可能具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这同样是医药应用中所不希望的。
出于上述原因,近年来已经开发了不通过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固化的可聚合的可发泡组合物。例如,US 6,020,389 A1公开了包含烷氧基-、酰氧基-或肟-封端的硅酮预聚物的硅酮泡沫。这些化合物经由硅氧烷基团的缩合反应进行聚合。这些化合物的长的固化时间是不利的,因为它们(包括1K聚氨酯喷涂泡沫)依赖于用于聚合反应的大气湿度。特别是在比较厚的发泡层的情况下,相应地需要许多时间完全反应,。这不仅不方便,而且有问题,因为通过喷涂形成的泡沫结构在孔壁通过进行的聚合反应可能发展到其自身足够的强度之前会再次部分坍塌。
WO00/04069公开了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这些预聚物具有常规的聚氨酯骨架,所述骨架是以常规的方式通过二官能异氰酸酯与多元醇反应得到的。使用过量的多官能异氰酸酯以确保预聚物链的各端基具有游离的异氰酸酯基团。这些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然后在另外的反应步骤中与氨基烷基三烷氧基硅烷反应以产生需要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特别地为此使用氨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由此得到的预聚物带有与聚氨酯骨架经由亚丙基间隔基团偶联的三甲氧基硅烷封端的端基。由于硅原子和聚氨酯骨架之间的亚丙基基团,这种硅烷也称作γ-硅烷。
在固化反应中,γ-硅烷与水反应消除醇并由此形成Si-O-Si网络,使预聚物固化。虽然γ-硅烷在毒理学上不如异氰酸酯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令人讨厌,但是它们具有的缺点是固化反应进行比较缓慢。这一缺点通过将γ-硅烷基组合物与大量交联催化剂例如也用于聚氨酯预聚物的二月桂酸二丁基锡混合也只能部分得以补偿。然而,在某些情况下这对该类组合物的贮存稳定性具有有害影响。
由于甚至相当大量的交联催化剂都不能完全补偿γ-硅烷的低反应活性,所以已寻找了更具反应活性的化合物类型。该类化合物例如由WO 02/066532 A1已知。其中描述的预聚物同样是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与前面描述的γ-硅烷本质的不同是在聚氨酯骨架与硅原子之间使用的是亚甲基间隔基团,而不是亚丙基基团。这是为什么所述硅烷也被称作α-硅烷。从硅原子到聚氨酯骨架的高极性脲基团更短的距离增加了硅原子上的烷氧基团的反应活性(α-效应),因此烷氧基硅烷基团的水解和随后的缩合反应以明显增加的速率进行。
但是,影响α-硅烷和γ-硅烷的缺点是:由这些预聚物制备可喷涂的泡沫极其困难。特别地,提供可装入压力箱中且产生具有大的孔体积的松散孔结构的喷涂泡沫事实上是不可实现的。其原因是:与聚氨酯泡沫相反,交联反应过程中在水的作用下不产生气态反应产物(如聚氨酯泡沫情况下的CO2);而是消除醇,例如甲醇或乙醇。然而,与气态反应产物不同,这些化合物不能起到发泡作用,因此压力箱喷出的泡沫基本上在固化之前就会自己坍塌。另外,限制了通过使用泡沫稳定剂来抗衡此效应的可能性。
这一问题通过EP 1 829 908A1得到了解决,其提出了2K硅烷预聚物基体系。在此体系中,在第一组分中,使用硅烷预聚物,如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二月桂酸二丁基锡作为催化剂,并且比碳酸钙更大的用量。第二组分由高浓度的柠檬酸水溶液组成。对于此2K泡沫的发泡,将所述两种组分相互混合和在需要的位置经由喷涂器放出。通过此体系,第二组分中存在的水引起硅烷预聚物的交联反应,并且碳酸钙在高浓度的柠檬酸溶液作用下释放出CO2。如由聚氨酯预聚物所知,二氧化碳引起放出的预聚物混合物发泡。
然而,此体系带有的缺点是高浓度的柠檬酸溶液具有大约1-2的pH值并因此形成苛性或至少是刺激性的性能。特别在由压力箱喷涂的情况下,可形成气溶胶,从而刺激使用者的眼睛、皮肤和尤其是呼吸道。另外,柠檬酸的苛性或腐蚀性的可能性对该组合物的应用范围造成了相当大的限制。例如,不可想象该类组合物在医药领域中作为可喷涂的伤口敷料直接施加在皮肤上,尤其是施加在受伤的皮肤位点或受伤的身体部分。
发明内容
针对此背景,本发明的目的是改性开头所述类型的多组分体系,使其可以用于产生喷涂泡沫,所述泡沫快速固化,呈现具有高的孔体积的高度孔结构并且允许相当宽广的应用领域。所述组合物还对使用者具有的有害可能性最小,并且特别适合于产生可喷涂的伤口敷料。
此目的通过特别是用于产生用于医药产品如伤口敷料的泡沫的不含异氰酸酯的多组分体系得以实现,所述多组分体系具有至少两种分开的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且第二组分包含含水组分,其中所述含水组分在20℃的pH值是4.0-9.5。
(1)本发明的第1方面不含异氰酸酯的多组分体系,特别是用于制备用于医药产品如伤口敷料的泡沫,其具有至少两种分开的组分,其中第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和第二组分包含含水组分,和其中含水组分在20℃的pH值是4.0-9.5。
(2)如第1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 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的pH值是4.5-8.0,特别是5.0-6.5。
(3)如第1或2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酸、一种碱或一种缓冲体系,其中所述缓冲体系特别选自乙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酒石酸盐缓冲液、琥珀酸缓冲液、TRIS、HEPES、HEPPS、MES、Michaelis缓冲液或其混合物。
(4)如第3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系的浓度为 0.001-2.0 mol/l,特别是0.01-0.5 mol/l。
(5)如第3或4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系具有的缓冲容量为至少0.01 mol/l,特别为0.02-0.1mol/l。
(6)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包含特别选自如下的增稠剂:淀粉、淀粉衍生物、糊精衍生物、多糖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特别是纤维素醚,纤维素酯,基于聚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或聚氨酯的有机全合成增稠剂(缔合性增稠剂)以及无机增稠剂,如膨润土或二氧化硅、或其混合物。
(7)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包含特别是由氨基烷氧基硅烷和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制备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其中所述异氰酸酯封端的预聚物特别是由多元醇组分和脂族异氰酸酯组分制备。
(8)如第7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包含聚酯多元醇和/或聚醚多元醇,其中在聚醚多元醇中环氧乙烷单元的含量特别是最多50重量%,优选地最多30重量%,更优选最多20重量%。
(9)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包含α-硅烷基团,特别是三乙氧基-α-硅烷基团。
(10)如前述权利要求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20000 g/mol,优选为500-6000 g/mol,特别为2000-5000g/mol。
(11)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包含聚氨酯分散体。
(12)如第11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分散体包含5-65重量%的聚氨酯,特别是20-60重量%。
(13)如第11或12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聚氨酯分散体中聚氨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 g/mol,特别是20000-200000 g/mol。
(14)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组分包含活性医药成分,所述活性医药成分特别选自在体内条件下释放一氧化氮的物质,和选自下组的物质:维他命或维他命原、类胡萝卜素、镇痛剂、防腐剂、止血剂、抗组胺剂、抗微生物金属或它们的盐、植物基促进伤口愈合物质或物质混合物、植物提取物、酶、生长因子、酶抑制剂以及它们的组合。
(15)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的第一和第二组分彼此存在的体积比为10:1-1:10,优选体积比为1:1-5:1,特别为2:1-3:1,更优选为大约2.5:1。
(16)如前述任一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组分分别包含推进气体,其中所述推进气体特别是选自下组:二甲基醚,烷类,如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以及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17)本发明的第17方面涉及成型制品,特别为伤口敷料的形式,其能够通过混合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并使所产生的混合物完全聚合而获得。
(18)本发明的第18方面涉及多腔室压力箱,其具有出口阀和混合喷嘴,其含有如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被分开引入所述多腔室压力箱的第一和第二腔室内,并且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腔室分别在超大气压下装入推进气体,其中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的推进气体可以相同或不同。
(19)如第18方面所述的多腔室压力箱,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腔室以至少1.5bar的压力装填。
(20)如第18或19方面所述的多腔室压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气体在第一组分和在第二组分中都是可溶的,其中溶解度在1.5bar的填充压力下和在20℃的温度下为至少3重量%,并且其中引入的推进气体的量特别是最多对应于溶解度的量。
(21)如第18-20方面所述的多腔室压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气体选自二甲基醚,烷类,如丙烷、正丁烷和异丁烷,以及这些物质的混合物。
(22)如第1-18方面所述的多组分体系用于制备发泡的或未发泡的聚合物成型制品、特别是片状的成型制品如伤口敷料的用途。
在本发明中不含异氰酸酯指的是含有小于0.5重量%的含异氰酸酯组分的体系。
令人惊讶的是,已经知道:通过含水组分和在上述pH值下,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固化,从而可以使该类组合物装入两腔室或多腔室的压力箱中并且可以用推进气体发泡以产生稳定的细孔泡沫。在这种压力箱中,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两种组分直到马上发泡前都是相互分离的,并因此要求在即使不添加水清除剂或其它稳定剂的情况下具有良好的贮存稳定性。当所述多组分体系由压力箱排出时,各组分恰好在出口阀的附近混合。通过同样存在于容器中的推进气体,所得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混合物在离开压力箱时立即发泡。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高固化速率则意味着该混合物在发生发泡后近乎立刻地形成自支撑泡沫结构,并且因此事实上在完全彻底固化之前(通常仅需要几分钟)不再可能发生泡沫坍塌。换言之,本发明提供了2K硅烷泡沫体系,由该体系可获得高孔体积的聚合物泡沫,而不需要任何额外使用放出气体的反应物,例如碳酸钙和柠檬酸的组合。
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可以用于多种应用。例如该体系适合于其中建议上述聚氨酯泡沫和α-/γ-硅烷泡沫的所有应用领域,例如用于建造领域、管道绝缘或机器中的空隙填充。
令人惊奇地,另外还知道: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也可以用于医药领域,因为该体系不含毒性或刺激性的化合物。
这里证明了本发明的体系的另外的优点在于在适度的pH范围中在20℃形成pH4.0-9.5的所述含水组分。这使得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例如可以直接施加到人或动物的皮肤上。
为了进一步提高皮肤相容性,所述含水组分优选的pH值是4.5-8.0,特别是5.0-6.5。在此pH范围内,事实上甚至在敏感性皮肤的情况下也根本没有皮肤刺激的情况。同时,在第一和第二组分混合后,所述多组分体系以上述的高速率固化。
医药领域用途包括例如提供可原位制备的伤口敷料。为此,在所述两种组分混合之后,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可以进行喷涂或另外的方式施加到皮肤损伤或某些其它种类的损伤上。所述发泡的多组分体系未显示对有机组织例如伤口组织明显的粘着性,并且它们的孔结构另外使得它们能够吸收伤口分泌物或血液。对此的原因看起来是:当在上述条件下喷涂时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至少在某种程度上形成了开放的孔结构,并因此是吸收性的。
在上述医药应用中,观察到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另外的优点还在于可能通过选择硅烷预聚物的聚合物骨架的化学性质和/或链长来改变所得聚合物泡沫的硬度。除了上述参数之外,也可使用其它措施改变泡沫的硬度,例如通过交联的程度。因此,可以形成非常软质的并因此弯曲的聚合物泡沫,或者具有支撑品质的结实的聚合物泡沫。因此,医药领域用途不是仅局限于直接的伤口处理;而是例如在骨折、韧带劳损、扭伤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固定四肢。另外,在化妆品领域的应用同样是可以的。
虽然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提供在压力箱中体现了方便性,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因此,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在两种组分混合之后)也可以作为可倾倒组合物容易地使用。
上述pH范围原则上可以以任何可想到的方式调整。由此所述含水组分可包括至少一种酸、一种碱或一种缓冲体系,其中加入缓冲体系是优选的。例如本发明的两种多组分体系之间的比较,其中一种体系在含水组分中包括酸而另一种体系在含水组分中在相同pH值下包括缓冲体系,带有缓冲体系的多组分体系具有改善的性能,特别是形成更细孔的泡沫。
所考虑的酸包括有机和无机化合物,所述化合物是至少部分地水溶性的并且同时使pH值向酸性范围偏移。该类化合物的实例包括无机酸如盐酸、氢溴酸、硫酸、硝酸或磷酸,这里仅举几例。使用的有机酸包括例如甲酸、乙酸、各种α-氯乙酸、乳酸、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琥珀酸等。还可使用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碱同样可以是有机和无机来源的并且可以是至少部分地水溶性的,使得pH值向碱性范围偏移。实例包括碱金属氢氧化物或碱土金属氢氧化物如氢氧化钠或氢氧化钾,和氨水,这里仅举几例。适合的有机碱的实例包括含氮化合物,如脂族或环脂族的伯胺、仲胺和叔胺以及芳族胺。特别地,仅举例地列举甲胺、二甲胺、三甲胺、乙胺、甲基二乙醇胺(MDEA)、哌啶和吡啶。另外,同样可使用上述化合物的混合物。
根据本发明使用的缓冲体系通常包含弱酸与其共轭碱(反之亦然)的混合物。也可以使用两性电解质。为了本发明的目的使用的缓冲液特别是选自乙酸盐缓冲液、磷酸盐缓冲液、碳酸盐缓冲液、柠檬酸盐缓冲液、酒石酸盐缓冲液、琥珀酸缓冲液、TRIS、HEPES、HEPPS、MES、Michaelis缓冲液、或它们的混合物。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体系。原则上可以使用可进行调节使得能够设定所要求的pH范围的任何缓冲体系。
在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另外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缓冲体系的浓度为0.001-2.0mol/l,特别为0.01-0.5 mol/l。这些浓度是特别优选的,因为一方面提供足够的缓冲容量另一方面在通常的贮存条件下不发生缓冲液由含水组分结晶。所述结晶例如对在压力箱中使用将是有害的,因为结晶组分可能阻塞混合装置或压力箱的喷嘴。
进一步优选缓冲容量为至少0.01 mol/l,特别为0.02-0.1 mol/l。
在本发明中有利的是改变含水组分的粘度以便例如有利于其能够在两腔室压力箱的混合装置中与硅烷封端的预聚物混合。因此所述含水组分的动态粘度在23℃可以为10-4000 mPas,特别为300-1000 mPas。粘度实际上可以使用德国Ostfildern的Anton PaarGermany GmbH的旋转粘度测量计以旋转频率18s-1根据DIN 53019通过旋转粘度测量法在23℃测定。
根据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含水组分可以包含增稠剂。一方面可以借助于增稠剂设定上面所述的粘度。增稠剂的另外的优点是一定程度上它对泡沫具有稳定的性能并因此能够有助于维持泡沫结构直到达到自支撑能力。
另外,令人惊奇地,显示加入增稠剂,特别是加入淀粉基或纤维素基增稠剂,具有将系列商品推进气体溶解在水相中的作用。由于这些推进气体在包含硅烷预聚物的第一组分中的溶解度往往问题较少,所以这样防止了多腔室压力箱的各腔室中推进气体和第一和/或第二组分之间的相分离。因此,所述推进气体与所述第一组分,和/或所述推进气体与所述第二组分在它们从压力箱出来之前以基本上非常均匀的混合物存在。分开保持在容器中的第一和第二组分二者混合之后,在压力箱的混合喷嘴中溶解在混合物中的推进气体在从压力箱出来之后造成此混合物显著膨胀,由此才产生细孔泡沫。因此,要使用的特别有利的增稠剂选自淀粉、淀粉衍生物、糊精衍生物、多糖衍生物如瓜尔胶、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特别是纤维素醚和纤维素酯、基于聚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酰基化合物或聚氨酯的有机全合成增稠剂(缔合性增稠剂)以及无机增稠剂,如膨润土或二氧化硅,或它们的混合物。具体的实例包括甲基纤维素或羧甲基纤维素,例如为Na盐的形式。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组分中存在的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原则上可包含所有类型的聚合物骨架,以及它们的混合物。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包含烷氧基硅烷封端的聚氨酯预聚物。在此情况下所述聚氨酯骨架可以以多种方式构造。由此,一方面可以通过二异氰酸酯与二元醇反应产生聚合物骨架,得到具有许多内部氨基甲酸酯基团的聚合物骨架。由所述反应机制得到的端部异氰酸酯基团随后与氨基烷基烷氧基硅烷反应。这样,得到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并且根据链长能够产生比较结实的泡沫。
在本发明的意义上聚氨酯预聚物是指在其主链中例如仅具有聚醚基团和/或聚酯基团并且在其链端带有异氰酸酯基团的聚合物骨架。此种聚合物骨架特别适合于医药应用,因为相应的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具有足够低的粘度并因此容易发泡。相反,聚合物骨架中的氨基甲酸酯基团或脲基团是较不优选的,因为它们使粘度增加,在某些情况下更是如此。
根据本发明可以使用的聚醚多元醇例如是聚四亚甲基二醇聚醚,这是聚氨酯化学中本身已知的,例如通过四氢呋喃通过阳离子开环聚合可得。同样适合的是如下物质与具有两个或多个官能度的起始分子的已知常规加合物:氧化苯乙烯、环氧乙烷、环氧丙烷、环氧丁烷和/或表氯醇。在此情况下可以使用的起始分子是由现有技术已知的所有化合物,例如水、丁基二甘醇、甘油、二甘醇、三羟甲基丙烷、丙二醇、山梨糖醇、乙二胺、三乙醇胺和1,4-丁二醇。优选的起始分子是水、乙二醇、丙二醇、1,4-丁二醇、二甘醇和丁基二甘醇。
聚合物骨架中的聚醚和/或聚酯单元的另一优点是这样所得泡沫的亲水性就此泡沫而言可以适合例如对于含水流体如血液或伤口分泌物的吸收性能提高的要求。尽管如此在此情况下有用的是不要将聚醚中环氧乙烷单元的含量设定在太高的水平,因为否则的话将导致伤口敷料严重溶胀。因此,本发明组合物的一个优选的实施方案限定聚醚多元醇中环氧乙烷单元的含量最多50重量%,优选最多30重量%,更优选最多20重量%。环氧乙烷基团的下限可以位于例如大约5重量%。与此无关,也可以使用没有环氧乙烷单元的聚醚多元醇。
就聚酯多元醇而言,它们可以是单官能的或多官能的,更优选是二官能的。
可用于本发明目的的聚醚多元醇和/或聚酯多元醇可以由脂族单元构成或者也可以具有芳族基团。
相反地,关于使用的异氰酸酯或多官能异氰酸酯,特别优选它们只具有脂族基团。换言之,根据本发明,优选不使用芳族异氰酸酯。这是有利的,因为芳族异氰酸酯是对健康更大的潜在威胁源。因此,尤其是在上述种类的医药应用的情况下,不应包括那样的化合物。
原则上适合于制备本发明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是具有的NCO官能度 ≥2的芳族、芳脂族、脂族或环脂族的多异氰酸酯,这本身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这类多异氰酸酯的例子是1,4-亚丁基二异氰酸酯、1,6-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HDI)、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IPDI)、2,2,4-和/或2,4,4-三甲基六亚甲基二异氰酸酯、双(4,4'-异氰酸根合环己基)甲烷的异构体或者其具有任意需要的异构体含量的混合物、1,4-亚环己基二异氰酸酯、1,4-亚苯基二异氰酸酯、2,4-和/或2,6-甲代亚苯基二异氰酸酯、1,5-亚萘基二异氰酸酯、2,2'-和/或2,4'-和/或4,4'-二苯甲烷二异氰酸酯、1,3-和/或1,4-双(2-异氰酸根合丙-2-基)苯(TMXDI)、1,3-双(异氰酸根合甲基)苯(XDI),具有C1-C8烷基的2,6-二异氰酸根合己酸烷基酯(赖氨酸二异氰酸酯),以及4-异氰酸根合甲基-1,8-辛烷二异氰酸酯(壬烷三异氰酸酯)和三苯基甲烷4,4',4"-三异氰酸酯。
除了上面提到的多异氰酸酯之外,也可以相应地使用具有脲二酮结构、异氰脲酸酯结构、氨基甲酸酯结构、脲基甲酸酯结构、缩二脲结构、亚胺基噁二嗪二酮结构和/或噁二嗪三铜结构的改性二异氰酸酯或三异氰酸酯。
所讨论的化合物优选为上述种类的多异氰酸酯或多异氰酸酯混合物,其只带有脂族和/或环脂族连接的异氰酸酯基团并且所述混合物具有的平均NCO官能度为2-4,优选2-2.6并更优选2-2.4。
根据本发明多组分体系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包含α-硅烷基团。在此情况下存在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也可以只具有α-硅烷基团。如上面所看到的那样,所谓的α-硅烷基团是指硅原子与聚合物骨架或其第一给电子原子(如N原子或O原子)之间存在亚甲基间隔基团。这类硅烷值得注意的是与缩合反应有关的特别的反应活性。为此,在本发明中可以完全放弃使用重金属基的交联催化剂如有机钛酸盐或有机锡(IV)化合物。尤其在医药领域用途的情况下这对于本发明的组合物是优点。
进一步优选使用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α-硅烷基团是三乙氧基-α-硅烷基团。这样的有利之处在于交联反应过程中释放出比较安全的乙醇而不是在常用的甲氧基-α-硅烷的情况下的甲醇。虽然三甲氧基-α-硅烷的反应活性和因此的固化速率高于三乙氧基-α-硅烷,但是三乙氧基-α-硅烷的反应活性已足够高,从而该组合物在几分钟内完全固化,甚至在有些情况下在不到1分钟后就固化。
同样优选使用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α-硅烷基团为二乙氧基-α-硅烷基团。
进一步优选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500-20000 g/mol,优选500-6000 g/mol,特别是2000-5000 g/mol。上述分子量特别是对于聚醚多元醇和聚酯多元醇是有利的;可由它们制备的本发明的固化的组合物可以选择性地由非常软到非常硬进行调节。例如,如果要求非常软的固化的组合物,有利的是带有聚醚多元醇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为大于2000 g/mol,优选最高达20000 g/mol,特别是至少3000g/mol,更优选至少3200 g/mol,非常优选为3500-6000 g/mol。对于用具有聚酯多元醇的预聚物制备具有相当强度的固化的组合物,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重均分子量最高达2000 g/mol,特别是300至最高1500 g/mol是合理的。
多元醇的平均分子量如下测定:首先,OH值通过酯化作用和随后用氢氧化钾标准醇溶液反向滴定过量的酯化试剂进行实验测定。OH值以mg KOH/g多元醇记录。由OH值,平均分子量通过公式“平均分子量=56×1000×OH官能度/OH值”计算。
对于本发明,对于第二含水组分可以另外包含聚氨酯分散体。对于本发明这意味着例如可以使用商品聚氨酯分散体,但是也可以通过加入水减小其浓度并且接着借助于上述可能使其产生所述的pH范围。上述pH值与聚氨酯分散体结合的另一优点在于这些范围内聚氨酯分散体中通常不存在聚合物颗粒凝结;换言之,在这些条件下,所述分散体是贮存稳定的。令人惊奇地显出使用聚氨酯分散体使得能够进一步提高商品推进气体在含水组分中的溶解度。因此,特别优选使用聚氨酯分散体和使用上述类型的增稠剂。
作为聚氨酯分散体原则上可以使用市场上可得的所有聚氨酯分散体。然而,在此使用由不含芳族的异氰酸酯制备的聚氨酯分散体也是有利的,因为这些特别对于医药应用是不太另人讨厌的。另外,聚氨酯分散体也可包括其它成分。特别优选所述聚氨酯分散体含有5-65重量%的聚氨酯,特别是20-60重量%。
在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开发中,聚氨酯分散体中的聚氨酯的重均分子量为10000-1000000 g/mol,特别是20000-200000 g/mol,在每种情况下都通过凝胶渗透色谱法以聚苯乙烯为标准在四氢呋喃中在23℃测定。具有这样的摩尔质量的聚氨酯分散体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它们是贮存稳定的聚氨酯分散体,另外,所述分散体在装入压力箱中时使推进气体在第二组分中产生高的溶解度。
根据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一个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所述第一和/或第二组分包含活性医用成分和/或化妆品成分。这两组活性成分之间并无清楚的限定,因为许多活性医用成分也具有化妆品效果。
在此多组分体系中同样可以想到提供另外的组分形式的一种或多种活性成分,即:第三或第四组分,并且直到所述多组分体系马上应用之前它们才与第一和第二组分混合。但是,由于存在更多种分开的组分增加了所述多组分体系的复杂性,这一路线通常只有在使用的活性成分与第一和与第二组分都不相容时才有意义。
所述活性成分可以作为纯的活性成分存在或者以封装的形式存在,以便例如实现延时释放。
考虑的活性化妆品成分特别包括具有皮肤护理品质的那些,实例为活性保湿或皮肤镇静的成分。
对于本发明有用的活性医用成分包括多种类型和级别的活性成分。
这种活性医用成分可以包含例如在体内条件下释放一氧化氮的组分,优选L-精氨酸或含L-精氨酸或释放L-精氨酸的组分,更优选盐酸L-精氨酸。也可使用脯氨酸、鸟氨酸和/或其它生物源的成分例如生物源多胺(精胺、亚精胺(Spermitin)、腐胺或生物活性的人工多胺)。已知这类组分增进伤口愈合,同时它们连续地基本均匀的释放速率特别有益于伤口愈合。
根据本发明可用的其它活性成分包含至少一种选自下组的物质:维他命或维他命原、类胡萝卜素、镇痛剂、防腐剂、止血剂、抗组胺剂、抗微生物金属或其盐、植物基促进伤口愈合物质或物质混合物、植物提取物、酶类、生长因子、酶抑制剂和它们的组合。
适合的镇痛剂特别是非类固醇类的镇痛剂,尤其是水杨酸、乙酰水杨酸和其衍生物如Aspirin®,苯胺和其衍生物,对乙酰氨基酚,例如Paracetamol®,Antranilsäure和其衍生物,例如甲芬那酸,吡唑或其衍生物,例如Methamizol、Novalgin®、安替比林(Phenazon)、Antipyrin®、异丙安替比林并且非常优选芳基乙酸和其衍生物、杂芳基乙酸和其衍生物、芳基丙酸和其衍生物以及杂芳基丙酸和其衍生物,例如Indometacin®、Diclophenac®、Ibuprofen®、Naxoprophen®、Indomethacin®、Ketoprofen®、Piroxicam®。
生长因子特别地包括如下:aFGF(酸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EGF(表皮生长因子)、PDGF(血小板衍生的生长因子)、rhPDGF-BB(贝卡普勒明)、PDECGF(血小板衍生的肉皮细胞生长因子)、bFGF(碱性的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TGF α;(转化生长因子α), TGF ß(转化生长因子ß)、KGF(角质化细胞生长因子)、IGF1/IGF2(类胰岛素生长因子)和TNF(肿瘤坏死因子)。
适合的维他命或维他命原特别是包括脂溶性或水溶性维他命类维他命A,类视黄醇族,维他命原A,类胡萝卜素族,尤其是β-胡萝卜素,维他命E,生育酚族,尤其是α-生育酚、β-生育酚、γ-生育酚、δ-生育酚和α-生育三烯酚、β-生育三烯酚、γ-生育三烯酚和δ-生育三烯酚,维他命K,叶绿醌,尤其是植物甲萘醌或植物基维他命K,维他命C,L-抗坏血酸,维他命B1,硫胺,维他命B2,核黄素,维他命G,维他命B3,烟酸,烟碱酸和烟酰胺,维他命B5,泛酸,维他命原B5,泛醇或右旋泛醇,维他命B6,维他命B7,维他命H,生物素,维他命B9,叶酸及其组合。
有用的防腐剂是具有杀菌性、灭菌性、抑菌性、杀真菌性、杀病毒性、抑病毒性和/或通常杀微生物作用的任何该类试剂。
尤其适合的是选自下组的那些化合物:间苯二酚、碘、碘-聚乙烯基吡咯烷酮、氯己定、苯扎氯铵、苯甲酸、过氧化苯甲酰或氯化鲸蜡基吡啶。另外,抗微生物金属也特别地适合用作防腐剂。可以使用的抗微生物金属特别是包括组合或单独使用银、铜或锌,以及它们的盐、氧化物或配合物。
在本发明中植物基活性促进伤口愈合成分特别是包括洋甘菊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例如北美金缕梅(Hamamelis virgina),金盏花提取物,芦荟提取物例如库拉锁芦荟(Aloe vera)、巴巴多斯芦荟(Aloe barbadensis)、Aloe feroxoder或Aloe vulgaris,绿茶提取物,海藻提取物,例如红藻或绿藻提取物,鳄梨提取物,没药提取物,例如Commophoramolmol,竹提取物以及它们的组合。
所述活性成分的量主要由医学要求的计量以及与本发明的组合物的其它组成的相容性控制。
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还可进一步与其它助剂混合。考虑用于此的那些助剂的实例包括泡沫稳定剂、触变剂、抗氧化剂、光防护剂、乳化剂、增塑剂、颜料、填料、包装稳定添加剂、杀生物剂、共溶剂和/或流动控制剂。
适合的泡沫稳定剂的实例包括烷基多糖苷。它们通过本身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的方法通过相对长链的一元醇与单糖、二糖或多糖反应可获得(Kirk-OthmerEncyclopedia of Chemical Technology, John Wiley & Sons,卷24, 第29页)。相对长链的一元醇,其任选地也可以是支化的,优选地在烷基基团中具有4-22个C原子,优选8-18个C原子,和优选10-12个C原子。相对长链的一元醇的具体实例包括1-丁醇、1-丙醇、1-己醇、1-辛醇、2-乙基己醇、1-癸醇、1-十一烷醇、1-十二烷醇(月桂醇)、1-十四烷醇(肉豆蔻醇)和1-十八烷醇(硬脂醇)。可知也可以使用所述相对长链一元醇的混合物。
这些烷基多聚糖苷优选具有衍生自葡萄糖的结构。特别优选的使用通式(I)的烷基多聚糖苷。
通式(I)。
m优选为6-20,更优选10-16的数。
所述烷基多糖苷优选地具有的HLB值小于20,更优选小于16,并非常优选小于14,其中HLB值用公式HLB = 20 ∙ Mh/M计算,其中Mh是分子亲水性部分的摩尔质量和M是整个分子的摩尔质量(Griffin, W.C.: Classification of surface active agents by HLB,J. Soc. Cosmet. Chem. 1, 1949)。
另外的泡沫稳定剂包括常规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阳离子表面活性剂、两性表面活性剂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以及它们的混合物。优选使用烷基多糖苷、EO/PO嵌段共聚物、烷基或芳基烷氧基化物、硅氧烷烷氧基化物、磺基琥珀酸的酯和/或碱金属或碱土金属链烷酸盐。特别优选使用EO/PO嵌段共聚物。
另外,为了提高所得泡沫的泡沫性能,可以使用常规的一元醇和多元醇以及它们的混合物。这些醇是一元醇或几元醇或多元醇,如乙醇、丙醇、丁醇、癸醇、十三醇、十六醇、乙二醇、新戊二醇、丁二醇、己二醇、癸二醇、三羟甲基丙烷、甘油、季戊四醇、单官能的聚醚醇和聚酯醇、聚醚二醇和聚酯二醇。
这些泡沫稳定剂可以加入到第一组分中和/或优选地加入到第二组分中,条件是不与各组分发生化学反应。这些化合物的总量基于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计特别为0.1-20重量%,优选为1-10重量%。
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的比例相对于彼此有利地进行设定使得聚合完成并引起第一组分尽可能定量地转化。因此,例如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存在的相互体积比为1:10-10:1,优选相互体积比为1:1-5:1,特别为2:1-3:1,更优选为大约2.5:1。
本发明进一步提供成型制品,特别为伤口敷料的形式,其通过混合根据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并使所得混合物完全地聚合可获得。
所述混合物优选在室温下在不超过5分钟的时间内,非常优选在3分钟内,且尤其优选在1分钟内完全聚合。
对于本发明来说完全聚合应当理解为是指不止是在外侧形成皮;就是说,成型制品的外表面不再为粘性的,而是预聚物基本上进行了完全的反应。在本发明中证明了情况的确如此:当用手指将制备的该成型制品完全压凹几秒钟并接着在移去手指的压力时自动返回到原始状态。
这样迅速固化特别在医药应用中是有利的,尤其是对于使用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作为可喷涂发泡的伤口敷料。这是因为只有本发明的组合物极其迅速地固化才可以使得伤口敷料能够迅速地附上绷带并处于患者的机械载荷之下。由此可以避免长时间等待。
因此本发明进一步提供了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的反应产物,特别是发泡的反应产物作为伤口敷料的用途。这种伤口敷料的优点是所述泡沫结构不仅可以吸收伤口分泌物而且同时对伤口提供抵抗敲击等的机械保护。甚至衣服对伤口的压力也被所述泡沫结构部分地吸收。
喷涂的伤口敷料另外完美地与伤口通常不规则的外形符合,由此确保伤口覆盖物基本上没有由于伤口敷料配合不合适造成的压痛。另外,根据本发明产生的伤口敷料与使用传统伤口敷料的护理相比缩短了伤口护理需要的时间,因为不需要耗时切割大小和形状。
本发明进一步涉及多腔室压力箱,其具有出口阀和混合喷嘴,包含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被分开引入所述多腔室压力箱的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内,并且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腔室分别在超大气压下装入推进气体,其中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的推进气体可以相同或不同。
如果第一腔室和/或第二腔室以至少1.5bar的压力装填则是特别优选的。
特别适合于此目的的两腔室压力箱例如由尚未公布的申请号为PCT/EP2011/063910和PCT/EP2011/063909的PCT申请已知,在此其内容全文引入本申请中。
根据本发明的多腔室压力箱的另一实施方案,所述推进气体在第一和第二组分中都是可溶的,其中在至少1.5bar的填充压力和在20℃温度下溶解度为至少3重量%,并且其中引入的推进气体的量特别地不大于对应于溶解度的量。这确保了喷涂的泡沫的质量一致,因为情况决不会是在喷涂操作开始时只有推进气体由腔室之一逸出和因此在第一和第二组分之间的混合比将不是最佳的。特别适合于此的多组分体系在含水组分中包括上述增稠剂之一和/或聚氨酯分散体。
另外的优点是由于在压力箱腔室中的推进气体的溶解性,在第一/第二组分和推进气体之间没有相分离。因此,推进气体只有在压力箱开动且第一和第二组分混合时才逸出,并且在所述过程中使此混合物发泡。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非常迅速的固化时间使通过推进气体发泡的泡沫结构“冷冻”而本身不坍塌。
上述作用通过使用上述种类的增稠剂和/或使用含水组分中的聚氨酯分散体被增强,因为增稠剂和分散体某种程度上都具有泡沫稳定性能。推进气体至少3重量%的溶解度有利于确保输出的混合物充分发泡。第一组分的推进气体含量优选为10-40重量%,更优选为15-25重量%,并且第二组分的推进气体的含量为3-20重量%,更优选为5-15重量%,每种情况下均基于所得的每种混合物的总重量计。引入的和/或溶解在各组分中的推进气体的量也可用来影响泡沫结构。如此,在组合物的情况下较高的推进气体的量通常导致较低密度的泡沫。
特别优选所述推进气体选自二甲基醚、烷类如丙烷、正丁烷、异丁烷以及这些推进气体的混合物。这些推进气体是特别有利的,因为显示它们在第一组分中高度可溶,所述第一组分包含硅烷预聚物。关于在第二含水组分中的溶解度,尤其是使用上述增稠剂和/或聚氨酯分散体,上述推进气体在该含水组分中充分可溶。在上述推进气体中,烷类是尤其优选的,因为与二甲基醚相反,在与开放性伤口接触时它们引起患者的灼热感较小。
本发明的另一主题涉及本发明的多组分体系用于制备发泡的或未发泡的聚合物成型制品,特别是片状成型制品如伤口敷料的用途。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示例性实施方案更具体地描述本发明。
实施例
通用情况:
除非另外声明,下面的任何量、比例和百份数都是基于组合物的重量和总量或总重量计。
除非另外指明,所有的分析测量都是在23℃的温度下的测量。
方法:
固体含量通过在125℃将称重的样品加热至恒重进行测定。在恒重情况下,再次称量该样品以确定固体含量。
除非另外明确提到,NCO含量均根据DIN-EN ISO 11909按体积地测定。
对于游离NCO基团的监测通过IR光谱法(在2260cm-1谱带)进行。
报道的粘度是在23℃根据DIN 53019用旋转粘度测量法使用来自德国Ostfildern的Anton Paar Germany GmbH的旋转粘度计以旋转频率18s-1测定的。
在制备后6个月时间内通过室温贮存测试所述分散体的贮存稳定性。
所述断裂伸长率依照DIN 53504确定。
通过在20℃在根据DIN EN 13726-1第3.2部分制备的过量试验溶液A中将前面确定体积的泡沫样品贮存30分钟测定泡沫的溶胀。然后从溶液中移走样品,再次确定泡沫体积,并将此体积相对于初始体积进行评价。
在20℃在瑞士Pamasol Willi Mäder AG的“用于气溶胶光学检查的试管”中测定推进气体的最大可溶量。推进气体的最大可溶量与推进气体和研究的物质/混合物的重量比有关,并且就在推进气体正好不能持久地(>1h)形成第二相时达到该值。
用德国Oberdischingen的Heinrich Bareiss Prüfgerätebau GmbH的肖氏000硬度试验仪HPE II测定肖氏硬度。将试验装置置于泡沫表面上,3秒钟后自动确定样品硬度。
混合物用2K喷涂装置发泡,所述装置以如申请号为PCT/EP2011/063910和PCT/EP2011/063909的尚未公布的PCT申请中所描述的方式填充。
使用的物质和缩写:
HDI:六亚甲基-1,6-二异氰酸酯
Desmodur® N 3300:HDI三聚体,NCO含量21.8±0.3重量% (Bayer MaterialScienceAG, Leverkusen,德国)
Desmodur® XP 2599:含有醚基团且基于HDI的脂族预聚物,NCO当量重量大约700 g(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everkusen,德国)
Desmodur® XP 2617:基于HDI的基本上线性的NCO预聚物,NCO含量12.5 ± 1.0重量%(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Leverkusen,德国)
Geniosil® XL 926:[(环己基氨基)甲基]三乙氧基硅烷(Wacker Chemie AG,Munich,德国)
P/B 3.5:丙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以便在20℃产生3.5 bar的气压
P/B 4.5:丙烷与异丁烷的混合物以便在20℃产生4.5 bar的气压
DME:二甲基醚
Walocel CRT 30G:羧甲基纤维素,钠盐(Dow Deutschland AnlagengesellschaftmbH, Schwalbach,德国)
Tegostab B 8408:不可水解的聚醚-聚二甲基硅氧烷共聚物(Evonik Industries AG,Essen,德国)
下面的实施例说明了硅烷封端的预聚物的制备。
实施例1: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1
1000g HDI和1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3小时内与1000g摩尔质量为4680 g/mol的聚环氧烷滴加混合,此滴加之后搅拌12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甘油起始制备,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71%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26%,在0.1mabr压力和100℃下预先干燥6小时。过量HDI在130℃和0.1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2.42%和粘度为3500mPas的预聚物。
随后200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0分钟内与31.7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6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2: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2
390g的Desmodur N 3300在80℃与1125g摩尔质量为2250 g/mol的聚环氧烷滴加混合,并且滴加之后在80℃下搅拌直到达到NCO含量3.67%,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丁基二甘醇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79%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14%,在0.1mabr压力下在100℃下预先干燥2小时。
随后5.0 g所得的预聚物在室温下在10分钟内与1.2g Geniosil XL 926混合。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3: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3
490g的Desmodur XP 2599在80℃与394g摩尔质量为2250 g/mol的聚环氧烷滴加混合,并且滴加之后在80℃下搅拌直到达到NCO含量2.22%,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丁基二甘醇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79%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14%,在0.1mabr压力下在100℃下预先干燥2小时。
随后51.8g所得预聚物在70g干燥乙醚中的溶液在室温下在10分钟内与7.5gGeniosil XL 926混合。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4: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4
50g Desmodur XP 2617在55g干燥丙酮中的溶液在30℃在30分钟内与42g GeniosilXL 926混合。在40℃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5: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5
800g摩尔质量为2000 g/mol的聚环氧烷与2.8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45分钟内与1000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2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1,2-丙二醇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47%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49%,在0.1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1小时。过量HDI在130℃和0.4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3.43%和粘度为1250mPas的预聚物。
随后498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5分钟内与104.5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6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6: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6
1032g摩尔质量为4000 g/mol的聚环氧烷与1.8 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30分钟内与650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4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1,2-丙二醇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13%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86%,在0.1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1小时。过量HDI在130℃和0.03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1.82%和粘度为2100mPas的预聚物。
随后207.5 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5分钟内与24.8 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度为9300mPas的无色STP。
实施例7: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7
398g摩尔质量为4800 g/mol的聚环氧烷与0.7 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30分钟内与315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2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甘油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13%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85%,在0.1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1小时。过量HDI在140℃和0.07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2.10%的预聚物。
随后200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0分钟内与27.6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6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8: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8
201g摩尔质量为1000 g/mol的聚环氧烷与0.8 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30分钟内与588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2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1,2-丙二醇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92%,在0.1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1小时。过量HDI在140℃和0.05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6.09%的预聚物。
随后200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0分钟内与80 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6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9: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9
189g摩尔质量为1000 g/mol的基于二甘醇与己二酸的聚酯多元醇与0.9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70-80℃在40分钟内与477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2小时,其中所述聚酯多元醇在5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30分钟。过量HDI在140℃和0.05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5.81%和粘度为6100mPas的预聚物。
随后160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5分钟内与61 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3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10: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10
423 g摩尔质量为3825 g/mol的聚环氧烷与0.8 g苯甲酰氯的混合物在80℃在30分钟内与420 g HDI滴加混合,之后搅拌2小时,其中所述聚环氧烷由三羟甲基丙烷起始制备,且其中环氧乙烷重量份数为13%和环氧丙烷重量份数为83%,在0.1mabr压力下在80℃下预先干燥1小时。过量HDI在130℃和0.03mbar下通过薄膜蒸馏除去。这样得到具有的NCO含量为2.84%的预聚物。
随后200g所得的预聚物在30-40℃在10分钟内与37g Geniosil XL 926混合。在30℃进一步搅拌60分钟后,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这样得到粘性的无色液体。
实施例11:制备硅烷封端的预聚物STP11
270g根据实施例5制备的NCO预聚物和1349g根据实施例6制备的NCO预聚物的混合物在30-40℃在30分钟内与217g Geniosil XL 926滴加混合,并将产物在30℃进一步搅拌30分钟。通过IR光谱法检测NCO预聚物向STP的完全转化。产物为粘性的无色液体。
在随后的实验中,描述了对泡沫的固化试验的结果。用德国Wendelstein的AdchemGmbH的MAH 0.5-0.7T静态混合器同时输出两种组分。
实施例12: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5.0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 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5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中等孔隙率的亲水性泡沫。
实施例13: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 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5.5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1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5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细孔泡沫。在吸水时,所述泡沫溶胀了10-20体积%。
实施例14: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 g的预聚物STP11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5.5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并将3.2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15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粗孔泡沫,所述泡沫在12mm的层厚度具有28.1%的断裂伸长率。
实施例15: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6.1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 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两种组分,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2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细孔泡沫。
实施例16: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 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6.5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 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25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细孔泡沫。
实施例17: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7.0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5 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mPas。接着将3.2g的P/B3.5溶解在此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12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表面依然轻微粘性的中等孔隙率的泡沫。
实施例18: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KH2PO4和Na2HPO4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8.0的100 ml磷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 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3-4分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细孔泡沫。
实施例19: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28 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Na2CO3和NaHCO3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9.2的100 ml碳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1g的P/B 3.5溶解在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10分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粗孔泡沫。
实施例20: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33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柠檬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5.8的100 ml柠檬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8408之后,将3.2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1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亲水性的细孔泡沫。
实施例21:使用缓冲溶液的STP固化
将28 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由琥珀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按照标准文献制备的设定为pH5.5的100 ml琥珀酸盐缓冲液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为大约500-600mPas。将3.1g的P/B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2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软质的细孔泡沫。
实施例22:使用含水酸的STP固化
将33g的P/B3.5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6中。
通过用水稀释调节到pH5.0的100 ml磷酸用6.6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大约为500-600mPas。滴加1.9g Tegostab B 8408之后,将3.2 g的P/B 3.5溶解在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9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中等孔隙率的亲水性泡沫。
实施例23:使用含水酸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g的预聚物STP11中。
通过用水稀释调节到pH 5.5的100 ml硫酸用6.8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大约为860mPas。滴加1.4g N-甲基二乙醇胺之后,将3.1g的P/B 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6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泡沫,所述泡沫具有23.6的肖氏硬度000和对于8mm的层厚度具有大约34%的断裂伸长率。
实施例24:使用含水酸的STP固化
将33g DME溶解于100 g的预聚物STP11中。
通过用水稀释调节到pH 5.5的100 ml乳酸用6.6 g Walocel CRT 30G调节至粘度大约为730 mPas。将3.1 g的P/B3.5溶解在该含水混合物中。
将所述两种组分分别各自单独地引入到用压缩空气操作的2K喷涂装置的一个腔室内,该喷涂装置的各腔室相对于彼此具有2.5(STP):1(缓冲液)的体积比。通过所述构造确保两种组分以此体积比同步输出,并且经由静态混合器进行,在所述混合器中发生充分混合。通过发泡和在大约90秒钟内完全固化,获得泡沫,所述泡沫具有20.3的肖氏硬度000和对于8mm层的厚度具有大约36%的断裂伸长率。
按照EP 1 829 908的实施例1的对比例:
此对比实验的目的是比较本发明的组合物与由现有技术已知的2K体系,在本发明中是与EP 1 829 908的实施例1比较。当尝试用2K喷涂装置将组分2(8份水、13份柠檬酸)与本发明使用的STP6或11同步输出时,混合物在静态混合器中时就已经完全固化,使得混合器变堵塞。因此不可能应用。
另外,组分2,基于其8份水和13份柠檬酸的组成,具有的pH值大约为1,排除了此体系用在pH敏感应用中,例如医药应用。另外,对于使用者来说,此pH值是应用过程中潜在的刺激作用的风险。

Claims (10)

1.不含异氰酸酯的多组分体系,其具有至少两种分开的组分,第一组分包含至少一种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和第二组分包含含水组分,其中含水组分在20℃的pH值是4.0-9.5,其中“不含异氰酸酯”意味着,所述多组分体系含有少于0.5重量%的含异氰酸酯组分,其中所述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包含三乙氧基-α-硅烷基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体系, 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的pH值是4.5-8.0。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包含至少一种酸、一种碱或一种缓冲体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系的浓度为 0.001-2.0mol/l。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体系具有的缓冲容量为至少0.01 mol/l。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含水组分包含选自如下的增稠剂:淀粉、淀粉衍生物、糊精衍生物、多糖衍生物、纤维素、纤维素衍生物,基于聚丙烯酸、聚乙烯基吡咯烷酮、聚(甲基)丙烯酸类化合物或聚氨酯的有机全合成增稠剂以及无机增稠剂,或其混合物。
7.成型制品,其能够通过混合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并使所产生的混合物完全聚合而获得。
8.权利要求7的成型制品,其为伤口敷料的形式。
9.多腔室压力箱,其具有出口阀和混合喷嘴,其含有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其中所述多组分体系的第一和第二组分被分开引入所述多腔室压力箱的第一和第二腔室内,并且所述第一和/或第二腔室分别在超大气压下装入推进气体,其中第一和第二腔室中的推进气体可以相同或不同。
10.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多组分体系用于制备发泡的或未发泡的聚合物成型制品的用途。
CN201711172779.5A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Active CN10777844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83213 2011-09-29
EP11183213.5 2011-09-29
CN201280048066.7A CN103827160A (zh)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066.7A Division CN103827160A (zh)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8442A true CN107778442A (zh) 2018-03-09
CN107778442B CN107778442B (zh) 2021-09-10

Family

ID=4554114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066.7A Pending CN103827160A (zh)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CN201711172779.5A Active CN107778442B (zh)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280048066.7A Pending CN103827160A (zh) 2011-09-29 2012-09-24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9579412B2 (zh)
EP (1) EP2760903B1 (zh)
JP (2) JP6141852B2 (zh)
CN (2) CN103827160A (zh)
WO (1) WO201304540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214296A (ja) * 2015-05-14 2016-12-22 株式会社カネカ 粘着層を持つ軟質発泡体を用いた褥瘡予防パッド
BR112018008784A2 (pt) * 2015-11-02 2018-10-30 Bostik Sa composição para liberação de fármaco contendo polímeros de silil
EP3633328A1 (en) 2018-10-05 2020-04-08 Covestro Deutschland AG Method for adjusting the volumetric flow rate ratio of at least two different fluids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4369A (en) * 1998-09-21 2000-09-26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ganosilicon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urethane foam by using the organosilicon resin obtained by that process
US20040072921A1 (en) * 2001-02-20 2004-04-15 Volker Stanjek Isocyanate-free expandable mixtures exhibiting a fast hardening rate
CN1939948A (zh) * 2005-09-27 2007-04-04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聚氨酯泡沫体制备用硅烷醇官能化化合物
CN101687058A (zh) * 2007-07-10 2010-03-3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制备用于伤口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0684960T3 (da) 1993-02-10 1999-05-10 Rathor Ag Præpolymersammensætning til isolationsskum
DE4303848A1 (de) 1993-02-10 1994-08-11 Rathor Ag Monomerarme Präpolymerzusammensetzung
ES2129989T3 (es) 1995-10-11 1999-06-16 Heidelberger Bauchemie Gmbh Procedimiento para la espumacion de masas de silicona que contienen aciloxisilanos.
DE19831285A1 (de) 1998-07-13 2000-01-20 Rathor Ag Appenzell Prepolymerabmischung mit Silan-terminierten Prepolymeren
US7371403B2 (en) * 2002-06-14 2008-05-13 Providence Health System-Oregon Wound dressing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severe, life-threatening bleeding
WO2003018658A1 (de) * 2001-08-28 2003-03-06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Einkomponentige alkoxysilanterminierte polymere enthaltende schnell härtende abmischungen
JP3510877B2 (ja) 2002-07-15 2004-03-29 エジソンハード株式会社 ガス窒化炉
DE10323206A1 (de) * 2003-05-22 2004-12-09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Schäumbare Mischungen
DE10330288A1 (de) * 2003-07-04 2005-02-03 Consortium für elektrochemische Industrie GmbH Alkoxysilanterminierte Prepolymere
DE102005023050A1 (de) 2005-05-13 2006-11-16 Henkel Kgaa Wässrige, lagerstabile Emulsion α-silyl terminierter Polymere, deren Herstellung und Verwendung
DE102006009758A1 (de) 2006-03-03 2007-09-06 Fischerwerke Artur Fischer Gmbh & Co. Kg Schaumstoffsysteme, Kits und deren Verwendung
DE102006016636A1 (de) * 2006-04-08 2007-10-18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Polyurethan-Schäume für die Wundbehandlung
GB0707758D0 (en) * 2007-04-21 2007-05-30 Smith & Nephew A foam material for medical us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same
AR074999A1 (es) * 2009-01-24 2011-03-0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Espumas de dispersion de poliuretano de dos componentes
JP2013537503A (ja) 2010-08-16 2013-10-03 バイエル・マテリアルサイエンス・アクチェンゲゼルシャフト 送出モジュールおよび送出モジュールを満たすための方法
EP2605857B1 (de) 2010-08-16 2015-08-12 Bayer MaterialScience AG Abgabemodul
JP6043796B2 (ja) * 2011-09-29 2016-12-14 バイエル・インテレクチュアル・プロパティ・ゲゼルシャフト・ミット・ベシュレンクテル・ハフツングBayer Intellectual Property GmbH プロペラントガス溶解性が改善された速硬化性スプレーフォームのためのα−アルコキシシラン末端化プレポリマー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24369A (en) * 1998-09-21 2000-09-26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rganosilicon resin,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polyurethane foam by using the organosilicon resin obtained by that process
US20040072921A1 (en) * 2001-02-20 2004-04-15 Volker Stanjek Isocyanate-free expandable mixtures exhibiting a fast hardening rate
CN1939948A (zh) * 2005-09-27 2007-04-04 气体产品与化学公司 聚氨酯泡沫体制备用硅烷醇官能化化合物
CN101687058A (zh) * 2007-07-10 2010-03-31 拜尔材料科学股份公司 制备用于伤口处理的聚氨酯泡沫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2760903B1 (de) 2016-03-16
US20140234283A1 (en) 2014-08-21
CN103827160A (zh) 2014-05-28
JP2014533976A (ja) 2014-12-18
JP2017136403A (ja) 2017-08-10
EP2760903A1 (de) 2014-08-06
US9579412B2 (en) 2017-02-28
CN107778442B (zh) 2021-09-10
WO2013045406A1 (de) 2013-04-04
JP6141852B2 (ja) 2017-06-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043796B2 (ja) プロペラントガス溶解性が改善された速硬化性スプレーフォームのためのα−アルコキシシラン末端化プレポリマー
CN104854158B (zh) 用于喷涂泡沫的基于聚醚碳酸酯多元醇的烷氧基硅烷封端的预聚物
CN103841998B (zh) 快速凝固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JP6239068B2 (ja) 修飾ベータ−アミノ酸エステル(アスパラギン酸エステル)硬化剤およびポリ尿素組織接着剤におけるその使用
CN107778442A (zh) 快速固化的烷氧基硅烷喷涂泡沫
CN104822774A (zh) 用于制备基于烷氧基硅烷的喷涂泡沫的多组分体系
US20190218330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elastic and tear-resistant polyurethane foams and uses
JP2014533976A5 (zh)
CN105754468B (zh) 厚涂型聚脲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06052149A (ja) 化粧用シー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