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3763A -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3763A
CN107773763A CN201610727584.1A CN201610727584A CN107773763A CN 107773763 A CN107773763 A CN 107773763A CN 201610727584 A CN201610727584 A CN 201610727584A CN 107773763 A CN107773763 A CN 1077737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ilobalide
beta
preparation
schardinger dextrin
beta cyclodextr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7275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萧伟
程宁波
孟兆青
刘文君
胡玉梅
李孟璇
杨彪
房卉
黄文哲
王振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anion Pharmaceu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72758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73763A/zh
Publication of CN1077737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37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3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oxygen as the only ring hetero atom, e.g. fungichromin
    • A61K31/365Lacton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银杏内酯K:乙醇=1:10~1:50,β‑环糊精:纯化水=1:2~1:1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增加了银杏内酯K的溶解度,能够提高生物利用度,产品稳定性提高,减少刺激性、降低不良反应,增加载药量、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等特点。

Description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银杏内酯是从中草药银杏叶当中提取获得的有效物质,该物质从结构上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银杏内酯A、B、C、白果内酯等,对于银杏内酯,中国专利文献CN1313287A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的生产工艺。从银杏内酯的总提取物当中分离银杏内酯单体的方法,也有很多相关的文献报道,例如,游松等人介绍了银杏叶中银杏内酯的分离与结构测定方法(参见游松等,银杏叶中银杏内酯的分离与结构测定,中国药物化学杂志1995年第4期)。发明所述的银杏内酯K为2001年报道发现的一种新的物质(参见王颖等,银杏内酯提取物中微量成分的LC/DAD/ESI/MS分析及结构鉴定,药学学报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2001,36(8):606-608)。由于银杏内酯K在银杏中含量极低,只有一百万分之五左右,制约了银杏内酯K制剂的开发应用,中国专利CN101824041A公开了由银杏内酯B加酸脱水合成银杏内酯K的方法。
马舒伟等发现,银杏内酯K能改善脑缺血再灌注造成的小鼠神经细胞的损伤,减少组织坏死。(马舒伟,陈旅翼,何盛江,等.银杏内酯K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2011,28(10):877-880.)ShuweiMa等发现银杏内酯K通过抑制Ca2+内流和活性氧簇(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从而保护谷氨酸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的凋亡。银杏内酯K可能是一种很有前途的神经脑缺血疾病的治疗。(ShuweiMa,Hongxia Liu,Haoyan Jiao,etal.Neuroprotective effect of ginkgolide Kon glutamate-induced cytotoxicityin PC 12cells via inhibition of ROS generation and Ca2+influxNeuroToxicology,2012,33:59-69.)。
目前已有上市的含银杏内酯类产品如银杏叶提取物注射液、银杏内酯注射液用于治疗脑部、周围血流循环障碍,具有活血化瘀、通经活络的功效。银杏内酯K具有改善脑缺血的功效,目前国内外尚无任何制剂上市。因此,将银杏内酯K制备成β-环糊精包合物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解决了银杏内酯K溶出速率慢、溶解度低的问题,能提高口服生物利用度减少服药量及患者的用药顺应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配方量的银杏内酯K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银杏内酯K-有机溶剂溶解液;
步骤2:取配方量的β-环糊精和水混合,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步骤3:将所述银杏内酯K-有机溶剂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3~10)的比例与所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药液;
步骤4:取步骤3制得的混合药液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冷却析出沉淀,洗涤,干燥,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3中所述混合的时间为0.5~2h。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4中所述浓缩的温度为50℃~7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4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2℃~6℃。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制备方法的步骤4中所述干燥为减压干燥,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为50℃~70℃。
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制备而成: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银杏内酯K:乙醇=1:10~1:50,β-环糊精:纯化水=1:2~1:1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备成β-环糊精包合物,与其他剂型相比,β-环糊精,是一种理想的增溶剂和药物赋形剂,可以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增加药物稳定性、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使药剂的疗效增加或服用量减少,可以调整或控制药物的释放速度,降低药物毒副作用,用药方便、生产设备简单、操作简便、工艺周期短等特点,以及心脑血管方面用药需起效快的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发明。本发明的方法及应用已经通过较佳实施例进行了描述,相关人员明显能在不脱离本发明内容、精神和范围内对本文所述的方法和应用进行改动或适当变更与组合,来实现和应用本发明技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银杏内酯K:乙醇=1:10~1:50,β-环糊精:纯化水=1:2~1:10。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5,银杏内酯K:乙醇=1:20,β-环糊精:纯化水=1:3。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所述银杏内酯K为过100目筛的粉末。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所述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10~1:5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2~1:10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0.5h~2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50℃~70℃,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2℃~6℃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50℃~70℃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案中,步骤(3)所述搅拌时间为0.5h~2h,步骤(4)所述浓缩温度为:50℃~70℃、减压干燥温度为:50℃~70℃。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是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制备而成: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银杏内酯K:乙醇=1:10~1:50,β-环糊精:纯化水=1:2~1:10。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此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本发明将银杏内酯K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增加了银杏内酯K的溶解度,能够提高生物利用度,产品稳定性提高,减少刺激性、降低不良反应,增加载药量、提高患者用药顺应性等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中所用原料及试剂均可由市场购得。
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实施例1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适量、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1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适量、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2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0.5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50℃,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2℃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50℃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2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适量、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2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适量、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3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5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1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55℃,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3℃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55℃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3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适量、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3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适量、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6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7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1.5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60℃,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4℃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60℃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4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适量、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4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适量、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8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9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2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65℃,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5℃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65℃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5
(1)原料药溶解:称取银杏内酯K粉末适量、按照银杏内酯K:乙醇=1:50的比例加入乙醇进行充分搅拌至溶解,得到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
(2)基质的制备:称取β-环糊精适量、按照β-环糊精:纯化水=1:10的比例加入纯化水进行充分搅拌至饱和,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3)原料药溶解液和基质的混合:将银杏内酯K乙醇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10的比例缓慢加入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基质进行搅拌,时间为1h,得到混合药液;
(4)制备包合物:将上述混合药液,吸入到减压浓缩器中进行浓缩,浓缩温度:70℃,除去乙醇、浓缩液冷却后置于冰箱中6℃冷藏过夜析出沉淀,沉淀抽滤后,用冷水洗涤,得到的沉淀物70℃减压干燥至恒定重量,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实施例6溶出度实验
测定方法:取实施例1-5制得的β环糊精包合物,按溶出度测定法(中国药典2015版四部0931溶出度与释放度测定法第一法测定),以去离子水为溶出介质,转速120r·min-1,经过40min,取样,过滤,测定银杏内酯K的浓度,计算溶出度。
表1溶出度实验结果
名称 溶出度(标示量%)
GK -
实施例1 84.3
实施例2 85.7
实施例3 86.5
实施例4 90.3
实施例5 91.8
由以上结果可知,本发明的制备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1:3-1:10的β环糊精包合物溶出度均在80%以上,相比未处理的银杏内酯K有显著提高(P<0.05)。
实施例7稳定性试验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试验,取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分别进行高温(40℃)和强光(4500LX)试验,于第5、10天取样,观察β环糊精包合物形态、测定溶出度与0天的进行比较。
表2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高温试验结果
表3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强光试验结果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10天高温试验,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外观颜色无明显变化,溶出度均在75%以上无明显改变;经10天强光试验,β环糊精包合物的外观、溶出度均无明显变化,提示药物对光照条件稳定。银杏内醋K-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试验表明包合物的稳定性良好。
取实施例2~实施例5制备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进行上述稳定性试验,实验结果与实施例1制备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稳定性结果相近,无显著差异(P>0.05)。
经过上述试验,表明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体外溶出度在80%以上,且较稳定,是一种有利于服用和吸收的新制剂。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由如下质量份的原料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乙醇。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取配方量的银杏内酯K与有机溶剂混合,得到银杏内酯K-有机溶剂溶解液;
步骤2:取配方量的β-环糊精和水混合,得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
步骤3:将所述银杏内酯K-有机溶剂溶解液按照银杏内酯K与β-环糊精的质量比为1:(3~10)的比例与所述β-环糊精饱和水溶液混合,得到混合药液;
步骤4:取步骤3制得的混合药液浓缩,除去有机溶剂,冷却析出沉淀,洗涤,干燥,即得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混合的时间为0.5~2h。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浓缩的温度为50℃~70℃。
7.根据权利要求4至6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冷却的温度为2℃~6℃。
8.根据权利要求4至7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干燥为减压干燥,所述减压干燥的温度为50℃~70℃。
9.根据权利要求4至8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
CN201610727584.1A 2016-08-25 2016-08-25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0777376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7584.1A CN107773763A (zh) 2016-08-25 2016-08-25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727584.1A CN107773763A (zh) 2016-08-25 2016-08-25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3763A true CN107773763A (zh) 2018-03-09

Family

ID=614399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727584.1A Pending CN107773763A (zh) 2016-08-25 2016-08-25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73763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4659A1 (fr) * 1995-09-20 1997-03-26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Utilisation de cyclodextrines et de leurs dérivés pour la solubilisation de composés de la famille des Ginkgolides
CN1424112A (zh) * 2002-12-17 2003-06-1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94319A (zh) * 2004-06-30 2005-03-16 江苏吴中苏药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银杏内酯提取工艺和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02539A (zh) * 2009-03-21 2009-08-12 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2002052A (zh) * 2005-08-25 2011-04-0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k及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309980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复旦大学 一种增溶与同步溶出银杏内酯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64659A1 (fr) * 1995-09-20 1997-03-26 Commissariat A L'energie Atomique Utilisation de cyclodextrines et de leurs dérivés pour la solubilisation de composés de la famille des Ginkgolides
CN1424112A (zh) * 2002-12-17 2003-06-18 上海医药工业研究院 难溶性药物的水溶性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594319A (zh) * 2004-06-30 2005-03-16 江苏吴中苏药医药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银杏内酯提取工艺和银杏内酯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2002052A (zh) * 2005-08-25 2011-04-06 江苏康缘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银杏内酯k及其复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用途
CN101502539A (zh) * 2009-03-21 2009-08-12 山西振东泰盛制药有限公司 银杏叶提取物环糊精包合物及制剂的制备方法
CN103099803A (zh) * 2011-11-10 2013-05-15 复旦大学 一种增溶与同步溶出银杏内酯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086032B2 (en) Method for preparing a Camellia nitidissima Chi lipid-lowering and hypoglycemic agent
WO2014002599A1 (ja) 生薬等含有医薬組成物
CN104435226B (zh) 鸡矢藤提取物及其用途
CN107753445A (zh) 一种银杏内酯k滴丸及其制备方法
CN102961282A (zh) 具有促渗透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4415130A (zh) 一种热毒宁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48288A (zh) 一种环糊精以及改性环糊精辅助提取中药有效成分的方法
CN104940781B (zh)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藏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32302B (zh) 绿原酸在制备治疗肺纤维化的药中的应用
CN102641240B (zh) 一种苦柯胺b盐注射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38297A (zh) 荠菜高纯度单体黄酮及其总黄酮的制备方法及其用途
CN111000903A (zh) 一种治疗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7773763A (zh) 银杏内酯K‑β‑环糊精包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0431562C (zh) 治疗心脑血管疾病的中药丹红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640937A (zh) 一种去氢中美菊素c的用途
CN102988461B (zh) 一种红景天注射液及其制备方法
TWI612967B (zh) 南洋山蘇水萃物的用途
CN104922187B (zh) 一种金银花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04474040B (zh) 一种具有防治偏头痛作用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9223739B (zh) 一种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3908493B (zh) 一种马钱子总生物碱的制备方法及其制药用途
TWI612968B (zh) 南洋山蘇水萃物的用途
CN102058599A (zh) 丹参多酚酸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732964A (zh) 一种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TW201907938A (zh) 南洋山蘇水萃物的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3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