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71362A -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 Google Patents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71362A
CN107771362A CN201680033350.5A CN201680033350A CN107771362A CN 107771362 A CN107771362 A CN 107771362A CN 201680033350 A CN201680033350 A CN 201680033350A CN 107771362 A CN107771362 A CN 107771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usbar
shaped
strip busbar
shaped end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335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71362B (zh
Inventor
崔容僎
金记延
文德熙
成准烨
柳成川
李江雨
李正行
郑尚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nergy Solution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771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3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713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713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10/4257Smart batterie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side the housing of the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11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ouch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3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of the interconnec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19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69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detecting conditions inside cells or batteries, e.g. details of voltage sens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01M2010/4271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s including electronic circuits, e.g. control of current or voltage to keep battery in healthy state, cell balanc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该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它们适合通过一体地形成感测汇流条和电极汇流条来简化汇流条的组装过程,并通过在印刷电路板中按照层级大致水平地布置汇流条而在组装过程期间使工人的错误减到最小。根据本发明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印刷电路板;分别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的最低层级处和另一侧边缘的最高层级处的第一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在所述一个侧边缘处位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方的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以及在所述另一侧边缘处位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下方的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

Description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 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该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能够通过使部件中的一些部件一体地形成来简化部件的组装过程,并能够通过对于每一层级(level)几乎水平地布置每个部件而在组装过程期间使工人的错误最小化,并且本公开还涉及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本申请要求2015年7月20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5-0102609的优先权,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并入本文中。
背景技术
当前,为了减少由于车辆尾气导致的空气污染,基于为了使用内燃机和/或电动机确保驱动力而进行的研究来制造车辆。为此,车辆已按照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的顺序发展。在此情况下,混合动力车辆和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内燃机、电动机和电池组,且电动车辆不包括内燃机,而是包括电动机和电池组。
电池组已随着混合动力车辆、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和电动车辆一起得到了发展。电池组被构造成可在电动车辆内部和外部被充电。电池组包括:电池模块,该电池模块包括电池单体;以及互连电路板(ICB)组件(下文中称为“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该互连电路板组件电连接到电池单体。所述电池单体在一个方向上依次地并且竖直地相互堆叠。每个电池单体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两个电极引线。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被电连接到电池管理系统(BMS),并且包括印刷电路板、多个感测汇流条和两个电极汇流条。印刷电路板被设置为矩形形状的,并且包括被构造成测量电池单体的电压的电路。在印刷电路板的两个相反边缘处布置有相同数量的感测汇流条。也就是说,成对的感测汇流条交替地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和相反的侧边缘处。
所述感测汇流条被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以感测电池单体的电压。两个电极汇流条被分开地焊接到感测汇流条中的、接收最高电位的最高电位感测汇流条和接收最低电位的最低电位感测汇流条。最高电位感测汇流条对应于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处的感测汇流条中的底部感测汇流条,并且最低电位感测汇流条对应于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边缘处的感测汇流条中的顶部感测汇流条。
电极汇流条从电池管理系统接收电力,并将电力供应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在此情况下,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被定位成邻近于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并且被构造成基于感测汇流条、两个电极汇流条和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之间的联接而使用印刷电路板将电池单体串联地电气互连。通过将一个电极引线焊接到每个电极汇流条并将两个电极引线焊接到除了最高电位感测汇流条和最低电位感测汇流条以外的每个感测汇流条,感测汇流条、两个电极汇流条和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被相互联接。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使用印刷电路板来感测每个电池单体的电压,并将关于所感测到的电压的电信号传输到电池管理系统。然而,该电极汇流条被焊接两次,以联接到最高电位感测汇流条或最低电位感测汇流条并且联接到电极引线。焊接过程的次数增加了制造电池组所需的工时。此外,电极汇流条的焊接部分由于车辆的振动或来自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外围结构的冲击而与感测汇流条和/或电极引线分离的可能性非常高。
电极汇流条与感测汇流条的分离停止了到电极汇流条的电力供应,且使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气特性恶化,并且,电极引线与电极汇流条的分离停止了使用印刷电路板对与电极汇流条对应的电池单体的电压的测量。此外,由于成对的感测汇流条被交替地布置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和相反侧边缘处,所述感测汇流条中的至少一个感测汇流条可能由于错误而没有被接合到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已设计出了本公开,因此,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该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能够通过使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多个感测汇流条中的具有最高电位和最低电位的感测汇流条中的每一个与电极汇流条一体地形成来减少工人的工时。
本公开还涉及提供一种电池模块和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该电池模块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该电极引线连接结构能够将工人没有将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中的一些电极引线接合到位于印刷电路板的两个相反边缘处的多个感测汇流条的错误减到最少。
技术方案
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包括:印刷电路板,该印刷电路板具有矩形形状并包括电路图案;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该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包括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一电极汇流条,该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的最低层级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该第一电极汇流条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向下突出,垂直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该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包括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二电极汇流条,该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边缘的最高层级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该第二电极汇流条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向上突出,垂直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该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包括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一个侧边缘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并规则地排列在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方;以及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该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包括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该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相反侧边缘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并规则地排列在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下方。
根据本公开,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可在印刷电路板上定位得高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
优选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或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的宽度可大于其边缘区域的宽度,该边缘区域沿着从印刷电路板延伸的长度方向邻近于印刷电路板或远离印刷电路板。
更优选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可沿着从印刷电路板延伸的长度方向具有与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相同的宽度。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以及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可经由其以L形状弯曲的端部而插入到印刷电路板中并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
在另一方面中,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可相对于印刷电路板具有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相同的长度。
在另一方面中,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可小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方面中,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可等于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在另一方面中,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或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可等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并且可小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在印刷电路板的最低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可具有在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该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中的处于相同水平上的中心。
优选地,在印刷电路板的最高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可具有在该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中的对角地彼此面向的中心。
根据本公开,第一电极汇流条可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电极汇流条可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
优选地,第一电极汇流条能够以“└”形状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突出,并且第二电极汇流条能够以“┐”形状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突出。
在一个方面中,第一电极汇流条和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可限定向上敞口的凹槽,并且第二电极汇流条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可限定向下敞口的凹槽。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中,还提供了一种电池模块,其包括:上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以及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被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并依次地相互堆叠,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包括在左侧依次相互堆叠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左下方电极引线和左侧引线堆叠体以及在右侧依次相互堆叠的右侧引线堆叠体和右上方电极引线,并且其中,在所述左下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左下方电极引线被焊接到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左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左侧引线堆叠体的两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左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左侧引线堆叠体被焊接到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的每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右上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右上方电极引线被焊接到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并且在所示右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右侧引线堆叠体的两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右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右侧引线堆叠体被焊接到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
根据本公开,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或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可等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并且可小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该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公开,第一电极汇流条可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并且第二电极汇流条可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
根据本公开,左下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或左侧引线堆叠体的每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可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下敞口的凹槽。
优选地,右上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可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上敞口的凹槽,并且右侧引线堆叠体的每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可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下敞口的凹槽。
在本公开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池组,其包括:上述电池模块;以及外壳,该外壳包围电池模块,其中,该外壳包括第一外部电极端子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第一外部电极端子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电连接到所述电池模块中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第一电极端子和第二电极端子,并且其中,第一外部电极端子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从所述外壳突出。
有利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通过将电极汇流条与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的多个感测汇流条中的最高电位感测汇流条和最低电位感测汇流条一体地形成而产生的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并因此可通过防止电极汇流条和感测汇流条的重复组装过程来减少工时。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模块在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和相反侧边缘处布置了相等数量的感测汇流条,以为每一层级提供一对(两个)感测汇流条,并因此可使没有将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中的一些电极引线接合到多个感测汇流条的错误减到最小。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模块具有比从印刷电路板突出的感测汇流条的长度小的、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的宽度,并因此可通过将电极引线稳定地放置成与感测汇流条面对面接触而容易地将电极引线焊接到感测汇流条。
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包括通过减少工时并使组装错误减到最小而生产的高生产率电池模块,因此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并与前述公开内容一起用于提供对本公开的技术特征的进一步理解,因此,本公开不应解释为仅限于附图。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图1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透视图。
图3是图1的电池单体群组(group)中包括的每个电池单体的透视图。
图4是示出图1的电池单体群组的多个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图2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与图4的电池单体群组之间的联接关系的示意图。
图6是具体示出图2的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处的、图5的联接关系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具体示出图2的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边缘处的、图5的联接关系的局部侧视图。
图8是具体示出图1的电池模块的局部透视图。
图9和图10是用于描述制造图1的电池模块的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在描述之前,应当理解,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不应解释为仅限于通常含义和字典上的含义,而是应在允许发明人适当地定义术语以最佳地进行说明的原则的基础上、基于与本公开的技术方面相对应的含义和概念来解释。因此,本文所提出的描述仅是出于说明性目的的优选实例,并非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所以,应当理解,在不偏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做出其它等同方案和修改。
在下文的描述中,电池单体是指锂二次电池。在本文中,锂二次电池是指其中锂离子在充电和放电期间用作工作离子(operating ions)并引起正极和负极处的电化学反应的任何二次电池。然而,本公开不受电池类型的限制。
图1是根据本公开的电池组200的透视图,图2是示出图1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透视图,图3是图1的电池单体群组140中包括的每个电池单体130的透视图,并且图4是示出图1的电池单体群组140的多个电池单体130的电极引线123之间的电连接关系的透视图。
参照图1和图2,电池组200包括电池模块150和外壳190。电池模块150包括沿着电池组200的一个方向依次布置并彼此电连接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和电池单体群组140。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电连接到位于电池组200中的电池管理系统(BMS)(未示出)。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包括:具有大致矩形形状的印刷电路板5;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和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以及在对角方向上彼此面对的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印刷电路板5包括被构造成测量电池单体群组140中包括的每个电池单体130的电压的电路图案。
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和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并且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的侧边缘处。优选地,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包括彼此一体地形成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一电极汇流条40。
类似地,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包括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和第二电极汇流条90。在本文中,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分别连接到第一电极汇流条40和第二电极汇流条90,该第一电极汇流条40和第二电极汇流条90具有最高电位和最低电位或者具有最低电位和最高电位。
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中的每一个均用于感测电池单体130的电压,输入充电电流或输出放电电流。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包括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并且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包括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印刷电路板5可通过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和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以及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而连接到电池单体群组140的电池单体130的电极引线123。在此情况下,在图3和图4中,每个电池单体130均包括在一个方向上突出的两个电极引线123。
电池单体130的电极引线123以电池单体130依次堆叠在印刷电路板5上的方式接触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以及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以及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中的每一个均感测电池单体130的电压。
回头参考图1,外壳190包围电池模块150。优选地,外壳190包括依次地相互堆叠并能够相互拆离的下外壳160和上外壳180。下外壳160和上外壳180围绕并密封电池模块150。
在本文中,上外壳180包括第一外部电极端子174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178,该第一外部电极端子174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178经由上外壳180的内周表面而电连接到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的第一电极汇流条40和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的第二电极汇流条90并从上外壳180的外周表面突出。第一外部电极端子174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178具有相反的电极性。
现在将参照图2来详细描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在本文中,印刷电路板5的向前方向是相对于印刷电路板5朝向接地表面(ground surface)的方向,而印刷电路板5的向后方向是相对于印刷电路板5背离接地表面的方向。
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中,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前方,并且被插入到印刷电路板5中并经由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的以L形状弯曲的端部而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5的电路图案。第一电极汇流条40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向下突出,沿印刷电路板5的向后方向上垂直地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
优选地,第一电极汇流条40在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以“└”形状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突出。在另一方面,第一电极汇流条40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几乎成直角,并且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一起限定向上敞口的第一凹槽G1。
类似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前方,并且被插入到印刷电路板5中并经由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的以L形状弯曲的端部而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5的电路图案。在本文中,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相比,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较高位置处。
第二电极汇流条90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向上突出,沿印刷电路板5的向后方向垂直地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优选地,第二电极汇流条90在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以“┐”形状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突出。
在一个方面中,第二电极汇流条90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几乎成直角,并且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一起限定向下敞口的第二凹槽G2。第一电极汇流条40和第二电极汇流条90中的每一个均具有分支结构以便容易地联接到外围结构(未示出)。
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和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分别位于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和相反侧边缘处。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包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邻近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沿着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起的向上方向以特定的间隔依次地且规则地排列。
类似地,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包括设置在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邻近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沿着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起的向下方向以特定的间隔依次地且规则地排列。在本文中,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9水平地面向印刷电路板5的所述相反侧边缘的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
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9水平地面向印刷电路板5的所述一个侧边缘的位于相同层级处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和27水平地面向印刷电路板5的所述相反侧边缘的位于相同层级处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和77。
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中的每一个均插入到印刷电路板5中并经由其以L形状弯曲的端部而电连接到印刷电路板5的电路图案。优选地,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9、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9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以及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7、75、73、72、71在印刷电路板5的向前方向上从印刷电路板5突出,朝向两侧弯曲并在相互背离的方向上延伸。
参照图3和图4,电池单体群组140包括多个电池单体130,并且每个电池单体130包括电极组件121、两个电极引线123、两个密封构件125、以及外部袋127。电极组件121被电解质和外部袋127包围,且然后被密封。
电极引线123的一端在外部袋127中被电连接到电极组件121,并且电极引线123的另一端从外部袋127突出。优选地,两个电极引线123在一个方向上从外部袋127突出。
密封构件125在外部袋127的边缘处包围电极引线123,以粘合(adhere to)到外部袋127和电极引线123。通过将图4右侧的多个电池单体130布置在图4左侧的多个电池单体130上来构造这些电池单体130。
在本文中,电池单体130的电极引线123在电池单体130的左侧和右侧依次相互堆叠。电池单体130的总数是十三个,但其不限于此。
当电池单体130沿竖直反向相互堆叠时,在电池单体130的左侧堆叠的电极引线123包括左下方电极引线A1以及左侧引线堆叠体群组A2,该左侧引线堆叠体群组A2包括堆叠在左下方电极引线A1上的成对的左侧引线。
在电池单体130的右侧堆叠的电极引线123包括右上方电极引线B1以及右侧引线堆叠体群组B2,该右侧引线堆叠体群组B2包括堆叠在右上方电极引线B2上的成对的右侧引线。
详细地,当总计十三个电池单体130沿竖直方向相互堆叠时,左侧引线堆叠体群组A2包括在从左下方电极引线A1起的向上方向上依次位于左下方电极引线A1上的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
右侧引线堆叠体群组B2包括在从右上方电极引线B1起的向下方向上依次布置的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
在本文中,左下方电极引线A1和右上方电极引线B1中的每一个均包括一个电极引线123,且不构成具有两个电极引线123的引线堆叠体。每个引线堆叠体的两个电极引线123具有相反的电极性,并且图4所示的单点划线表示两个电极引线123的接合。
图5是概念性地示出了图2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与图4的电池单体群组140之间的联接关系的示意图,并且图6是具体示出了图2的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的、图5的联接关系的局部侧视图。
图7是具体示出了图2的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的、图5的联接关系的局部侧视图,并且图8是具体示出了图1的电池模块150的局部透视图。
参照图5、图6和图8,当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堆叠的总计十三个电池单体130的电池单体群组140被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时,左下方电极引线A1的端部被弯曲以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下敞口的凹槽G,并且被钩挂和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
在本文中,左下方电极引线A1的凹槽G的内表面接触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的表面。左下方电极引线A1与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的接触部分被使用激光焊接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左下方电极引线A1上方的总计十二个电极引线123中的每个电极引线的端部也被弯曲以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下敞口的凹槽G。
这十二个电极引线123的凹槽G是成对的以相互重叠,并且这十二个电极引线123构成依次位于左下方电极引线A1上方的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分别被钩挂和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
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两个电极引线123,这两个电极引线123的凹槽G被称为上凹槽G和下凹槽G,并且该下凹槽G的内表面接触每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的表面。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A26与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的接触部分被使用激光焊接牢固地接合在一起。
由于所述激光焊接,通过在其焊接点处部分地焊接两个电极引线123中的至少一个而将这两个电极引线123经由它们之间的接触表面接合在一起。
参照图5、图7和图8,当包括沿竖直方向相互堆叠的总计十三个电池单体130的电池单体群组140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时,右上方电极引线B1的端部被弯曲以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上敞口的凹槽G,并且被钩挂和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
在本文中,右上方电极引线B1的凹槽G的内表面接触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的表面。右上方电极引线B1与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的接触部分被使用激光焊接牢固地接合在一起。右上方电极引线B1下方的总计十二个电极引线123中的每个电极引线的端部也被弯曲以形成以大致形状向下敞口的凹槽G。
这十二个电极引线123的凹槽G是成对的以相互重叠,并且十二个电极引线123构成依次位于右上方电极引线B1下方的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分别被钩挂和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
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中的每一个均具有两个电极引线123,这两个电极引线123的凹槽G被称为上凹槽G和下凹槽G,并且下凹槽G的内表面接触每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的表面。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B26与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的接触部分被使用激光焊接牢固地接合在一起。
由于所述激光焊接,通过在其焊接点处部分地焊接两个电极引线123中的至少一个而将这两个电极引线123经由它们之间的接触表面接合在一起。
参照图8,整体上,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50包括:左下方电极引线A1,该左下方电极引线A1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被接合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以及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该第一到第六左侧引线堆叠体A21、A22、A23、A24、A25和A26被分别接合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
电池模块150还包括:右上方电极引线B1,该右上方电极引线B1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被接合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以及第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该一到第六右侧引线堆叠体B21、B22、B23、B24、B25和B26被分别接合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
图9和图10是用于描述制造图1的电池模块150的方法的示意图。
参照图9,可制备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可包括:印刷电路板5;分开地位于印刷电路板5两侧的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和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位于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下方的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以及位于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上方的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
在本文中,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30可包括在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以特定的间隔排列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和29,并且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80可包括在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以特定的间隔排列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和79。
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50可包括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一电极汇流条40,并且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100可包括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和第二电极汇流条90。
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各自的中央区域的宽度W2可大于其边缘区域的宽度,该边缘区域沿着从印刷电路板5延伸的长度方向邻近于印刷电路板5或远离印刷电路板5。
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可沿着从印刷电路板5延伸的长度方向具有相同宽度W2。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相对于印刷电路板5具有与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相同的长度。
在印刷电路板5的最低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9具有在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9的中央区域中的处于相同水平上的中心,并且,在印刷电路板5的最高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9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具有在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9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的中央区域中的对角地彼此面向的中心。
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的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与邻近于该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的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之间的距离S1可小于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的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与邻近于该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的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之间的距离S2。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可在印刷电路板5的所述一个侧边缘和相反侧边缘处以相同的距离S1彼此间隔开。
参照图10,可制备电池单体130(参见图4)。电池单体130可包括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电极引线123。然后,电极引线123可被弯曲以形成具有大致形状的凹槽G。此后,电池单体130可经由电极引线123联接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
在本文中,如图6和图7所示,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中,一个电极引线123被联接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中的每一个,并且两个电极引线123被联接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中的每一个。
详细地,电极引线123经由一个凹槽G而钩挂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中的每一个,并且经由两个凹槽G而钩挂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中的每一个。
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中,电极引线123可在印刷电路板5的一个侧边缘处构成左下方电极引线A1和左侧引线堆叠体群组A2,并且在印刷电路板5的相反侧边缘处构成右上方电极引线B1和右侧引线堆叠体群组B2。
然后,可在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的印刷电路板5的前方执行激光焊接。由于所述激光焊接,一个电极引线123可牢固地接合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10和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60中的每一个,并且两个电极引线123可牢固地接合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21、22、23、25、27、29和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71、72、73、75、77、79中的每一个。
在本文中,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可与电池单体130一起构成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电池模块150。此后,可将电池模块150容纳并密封在图1的外壳190中。电池模块150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110可电连接到外壳190的第一外部电极端子174和第二外部电极端子178。这样,电池模块150可与外壳190一起构成电池组200。
已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然而,应当理解,该详细描述和具体实例虽然指示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但仅通过举例说明的方式被给出,这是因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从该详细描述中,处于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各种修改和变型将变得很显然。

Claims (15)

1.一种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
印刷电路板,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矩形形状并包括电路图案;
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所述第一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包括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一电极汇流条,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一个侧边缘的最低层级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所述第一电极汇流条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向下突出,垂直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
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所述第二电极一体式感测汇流条包括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第二电极汇流条,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相反侧边缘的最高层级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所述第二电极汇流条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向上突出,垂直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弯曲并以板的形状延伸;
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所述第一感测汇流条群组包括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一个侧边缘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并规则地排列在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方;以及
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所述第二感测汇流条群组包括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相反侧边缘处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并规则地排列在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下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印刷电路板上定位成高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或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的宽度大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或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边缘区域的宽度,所述边缘区域沿着从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的长度方向邻近于所述印刷电路板或远离所述印刷电路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沿着从所述印刷电路板延伸的长度方向具有与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相同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经由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以及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的以L形状弯曲的端部而插入到所述印刷电路板中并电连接到所述电路图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相对于所述印刷电路板具有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相同的长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或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并且小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最低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具有在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和所述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中的处于相同水平上的中心。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在所述印刷电路板的所述最高层级处水平地彼此面向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和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具有在所述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和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中央区域中的对角地彼此面向的中心。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汇流条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汇流条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一体地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其中,所述第一电极汇流条和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限定向上敞口的凹槽,并且所述第二电极汇流条和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限定向下敞口的凹槽。
14.一种电池模块,包括: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极引线连接结构;以及
多个电池单体,所述多个电池单体被联接到所述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并依次相互堆叠,
其中,所述电池单体的电极引线包括在左侧依次相互堆叠以在一个方向上延伸的左下方电极引线和左侧引线堆叠体以及在右侧依次相互堆叠的右侧引线堆叠体和右上方电极引线,并且
其中,在所述左下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左下方电极引线被焊接到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左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左侧引线堆叠体的两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左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左侧引线堆叠体被焊接到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的每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在所述右上方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右上方电极引线被焊接到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并且在所示右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右侧引线堆叠体的两个电极引线的弯曲端部钩挂在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上的情况下,所述右侧引线堆叠体中的每个右侧引线堆叠体被焊接到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中的每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池模块,其中,所述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或所述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一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一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并且小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与邻近于所述第二L形端部条状汇流条的一个第二L形中间条状汇流条之间的距离。
CN201680033350.5A 2015-07-20 2016-07-11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Active CN10777136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102609A KR102056361B1 (ko) 2015-07-20 2015-07-20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KR10-2015-0102609 2015-07-20
PCT/KR2016/007525 WO2017014472A1 (ko) 2015-07-20 2016-07-11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 전극 리드 연결 구조물을 포함하는 전지 모듈과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 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71362A true CN107771362A (zh) 2018-03-06
CN107771362B CN107771362B (zh) 2020-06-09

Family

ID=57835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3350.5A Active CN107771362B (zh) 2015-07-20 2016-07-11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403876B2 (zh)
EP (1) EP3291334B1 (zh)
JP (1) JP6472544B2 (zh)
KR (1) KR102056361B1 (zh)
CN (1) CN107771362B (zh)
WO (1) WO2017014472A1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764A (zh) * 2018-04-17 2019-10-29 通用电气公司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系统的紧凑设计
CN111448686A (zh) * 2018-07-26 2020-07-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汇流条组件
CN111599972A (zh) * 2019-02-21 2020-08-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2928395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253783B1 (ko) * 2017-04-06 2021-05-2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체결 구조를 가진 버스 바를 포함한 전지셀 상호 연결 보드
KR102187067B1 (ko) * 2017-08-10 2020-12-04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배터리 모듈의 제조 방법
KR102150679B1 (ko) 2018-03-13 2020-09-01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이러한 배터리 모듈을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및 이러한 배터리 팩을 포함하는 자동차
KR102309630B1 (ko) * 2018-09-10 2021-10-0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Icb 조립체, 이를 포함한 배터리 모듈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11502363B2 (en) 2020-01-22 2022-11-15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Terminal rail connector on battery stack sides for bus bar module removal
DE102020103230A1 (de) 2020-02-07 2021-08-12 Elringklinger Ag Modulschicht und daraus aufgebautes Batteriesystem
US11532858B2 (en) * 2020-03-04 2022-12-20 Damon Motors Inc. Busbar holder for battery
JP2022014957A (ja) * 2020-07-08 2022-01-2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電池配線モジュール
CN112331896B (zh) * 2020-10-12 2022-05-20 东风时代(武汉)电池系统有限公司 电池包装配用防错工装及防错安装方法
KR102434712B1 (ko) * 2021-10-25 2022-08-22 에이에프더블류 주식회사 전기차용 배터리 모듈
KR20240035149A (ko) * 2022-09-08 2024-03-15 주식회사 엘지에너지솔루션 클래드 부재가 부착된 버스바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621A (zh) * 2009-06-26 2012-05-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单元
KR20140063205A (ko) * 2012-11-16 2014-05-27 세방전지(주) 전지팩의 전지탭 연결장치
KR20140093424A (ko) * 2013-01-18 2014-07-28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전지모듈
CN104081559A (zh) * 2011-12-14 2014-10-01 泰科电子公司 电池连接器系统
US20150072196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igh current interconnect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battery module
KR20150067694A (ko) * 2013-12-10 2015-06-18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연결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891079B1 (ko) * 2005-02-07 2009-03-30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지 모듈용 전지 카트리지 연결 시스템
JP2010097722A (ja) * 2008-10-14 2010-04-30 Toshiba Corp 電池モジュール
JP5284053B2 (ja) * 2008-11-17 2013-09-11 株式会社東芝 二次電池パック
KR101217564B1 (ko) * 2010-08-16 2013-01-02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전압 검출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전지모듈
JP2013161681A (ja) * 2012-02-06 2013-08-19 Toshiba Corp 二次電池装置
US8846240B2 (en) * 2012-02-16 2014-09-30 Lg Chem, Ltd. Battery cell interconnect and voltage sensing assembl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assembly
JP5995147B2 (ja) 2013-09-24 2016-09-21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回路構成体
JP2015064929A (ja) * 2013-09-24 2015-04-09 三洋電機株式会社 電池状態検出回路を備える電源装置
KR101743696B1 (ko) 2013-11-29 2017-06-05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KR20150062777A (ko) 2013-11-29 2015-06-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배터리 모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팩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60621A (zh) * 2009-06-26 2012-05-1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蓄电单元
CN104081559A (zh) * 2011-12-14 2014-10-01 泰科电子公司 电池连接器系统
KR20140063205A (ko) * 2012-11-16 2014-05-27 세방전지(주) 전지팩의 전지탭 연결장치
KR20140093424A (ko) * 2013-01-18 2014-07-28 타이코에이엠피(유) 전지모듈
US20150072196A1 (en) * 2013-09-06 2015-03-12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High current interconnect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a battery module
KR20150067694A (ko) * 2013-12-10 2015-06-18 한국단자공업 주식회사 배터리모듈용 연결장치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91764A (zh) * 2018-04-17 2019-10-29 通用电气公司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系统的紧凑设计
CN110391764B (zh) * 2018-04-17 2022-04-19 通用电气公司 多电平功率变换器系统及其制造方法
CN111448686A (zh) * 2018-07-26 2020-07-24 株式会社Lg化学 汇流条组件
US11721874B2 (en) 2018-07-26 2023-08-08 Lg Energy Solution, Ltd. Bus bar assembly
CN111599972A (zh) * 2019-02-21 2020-08-2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CN111599972B (zh) * 2019-02-21 2022-09-23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US11476529B2 (en) 2019-02-21 2022-10-1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with bus bar outside cell region
CN112928395A (zh) * 2019-12-05 2021-06-08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US11552337B2 (en) 2019-12-05 2023-01-10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pack
CN112928395B (zh) * 2019-12-05 2023-10-10 三星Sdi株式会社 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02056361B1 (ko) 2019-12-16
KR20170010665A (ko) 2017-02-01
US10403876B2 (en) 2019-09-03
JP2018517262A (ja) 2018-06-28
JP6472544B2 (ja) 2019-02-20
US20180138484A1 (en) 2018-05-17
EP3291334B1 (en) 2019-01-30
EP3291334A1 (en) 2018-03-07
EP3291334A4 (en) 2018-03-21
WO2017014472A1 (ko) 2017-01-26
CN107771362B (zh) 2020-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71362A (zh) 电极引线连接结构、包括电极引线连接结构的电池模块以及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2804447B (zh) 包括结构新颖的感测构件的电池模块
CN105794015B (zh) 电池模块和包括该电池模块的电池组
CN101395737B (zh) 中型或大型电池模块
CN204391179U (zh) 包括一体式母线支撑件的母线组件
CN102822687B (zh) 用于电池模块的电压检测组件和包括该电压检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TWI277231B (en) Secondary battery pack having configuration of alternative orientation
CN103492892B (zh) 电压感测组件和包括电压感测组件的电池模块
JP6789580B2 (ja) 端子プレートおよびbmsが直接連結された構造の電池モジュール
CN101401227B (zh)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动力电池模块
CN102064303B (zh) 用于连接多个电池单体的连接接线片及使用其的电池模块
CN102867981A (zh) 电池包
US11670805B2 (en) Nested PCM battery pack
KR20110013324A (ko) 배터리 시스템 및 이를 구비한 전동 차량
CN107925032A (zh) 电池模块、包括电池模块的电池组及包括电池组的车辆
US20110027622A1 (en)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battery pack
JP2020013653A (ja) 監視装置
CN104704647A (zh) 蓄电模块
JP2019029173A (ja) 監視装置
CN110268551A (zh) 电池模块和电池模块制造方法
CN104303333A (zh) 电力供应装置
JP7215586B2 (ja) 可撓性バスバー、複合バスバー、および蓄電パック
JP2018206684A (ja) 監視装置
US20120106026A1 (en) Electrical storage device
CN112640197B (zh) 金属空气电池模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after: LG Energy Solution,Ltd.

Address before: Seoul, South Kerean

Patentee before: LG CHEM,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