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63023B -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63023B
CN107763023B CN201711070344.XA CN201711070344A CN107763023B CN 107763023 B CN107763023 B CN 107763023B CN 201711070344 A CN201711070344 A CN 201711070344A CN 107763023 B CN107763023 B CN 1077630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ear
pile
stirrup
clamping piece
moun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07034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63023A (zh
Inventor
肖相余
黄显杰
冯亮
余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NTS SOFTWARE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NTS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TS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filed Critical NTS Technology Chengd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07034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63023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630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0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630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630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BDEVICES FOR FASTENING OR SECURING CONSTRUCTIONAL ELEMENTS OR MACHINE PARTS TOGETHER, e.g. NAILS, BOLTS, CIRCLIPS, CLAMPS, CLIPS OR WEDGES; JOINTS OR JOINTING
    • F16B2/00Friction-grip releasable fastenings
    • F16B2/20Clips, i.e. with gripping ac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he inherent resistance to deformation of the material of the faste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连接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包括抱箍和安装基座,安装基座连接在抱箍上,其中,抱箍包括分别用于布置在桩柱外围的两个夹持件,每个夹持件包括两条箍筋,两条箍筋相互倾斜布置,且成喇叭开口状,每条箍筋的倾斜段为直线型,抱箍还包括用于拉拢并锁紧两个夹持件的拉紧件,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安装结构,该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能安装在各种尺寸的桩柱上,解决了现有的卡箍与桩柱难以匹配导致存在连接不牢、安装不稳的安全问题,从而使其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桩柱,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进行牢固安装,充分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安装的便利性。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设备连接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获得强烈和覆盖面广的通信信号,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通常安装在信号塔上,信号塔的种类较多,而常用的简易型信号塔主要是以单管塔为主的圆柱形桩柱。在将通信设备安装在信号塔上时,需要采用各种卡具对通信设备进行安装和固定,从而保证通信设备在使用过程中,不会因为在强风等外界条件下发生脱落等问题,保证通信设备的正常运行。
在安装通信设备过程中,首先需要使用卡箍与圆柱形桩柱进行连接,然后在卡箍上连接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座,最后将通信设备固定在安装座上,实现通信设备的安装和固定。而现有的卡箍无法适应多直径的桩柱,需要使用多种规格的卡箍,规格多,难适配;另外,由于桩柱尺寸不确定,如果卡箍的尺寸与桩柱尺寸不能完全对应,将造成卡箍安装不牢,连接不稳,形成隐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中的卡箍只能安装在对应尺寸的桩柱上,存在调节范围小、连接不牢和规格尺寸多,进而造成使用不便、形成安全隐患的问题,提供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这种自适应抱箍通过设置抱箍和安装基座,抱箍用于固定在桩柱上,安装基座用于安装通信设备,该抱箍与桩柱连接处为开口渐宽的倾斜结构,从而使得该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能安装在各种尺寸的桩柱上,解决了现有的卡箍与桩柱难以匹配导致存在连接不牢、安装不稳的安全问题,从而使其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桩柱,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进行牢固安装,充分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性以及安装的便利性。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包括用于箍紧在桩柱上的抱箍,以及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连接在抱箍上,其中:
所述抱箍包括分别用于布置在桩柱外围的两个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箍筋,两条所述箍筋相互倾斜布置,且成喇叭开口状,每条所述箍筋的倾斜段为直线型,所述抱箍还包括用于拉拢并锁紧两个夹持件的拉紧件。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安装结构。
现有的卡箍为圆弧形卡箍面,这种卡箍在使用时,卡箍的直径与桩柱的尺寸大小需对应,才能保证卡箍牢固固定在桩柱上,这就导致在安装卡箍时,需要根据桩柱的尺寸对卡箍进行匹配,但由于桩柱的尺寸往往都是不确定的,导致在安装通信设备时,需要携带多种规格的卡箍,而且卡箍和桩柱也很难适配,从而导致卡箍安装不牢,连接不稳,引发设备和人员安全事故。
设置抱箍和安装基座,抱箍用于箍紧连接在桩柱上,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上的安装结构得以安装,从而解决了通信设备的安装问题,实现了将通信设备安装在桩柱上的目的。现有的卡箍连接在桩柱上以后,通信设备很难安装在卡箍上,并且存在通信设备与卡箍连接时,存在连接不牢的问题,设置安装基座,保证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牢固安装在抱箍上。
本方案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抱箍采用两条相互倾斜的箍筋,两条箍筋连接后呈喇叭开口状,并且倾斜段的箍筋为直线型,这种结构形式的抱箍在用于箍紧桩柱时,桩柱与箍筋在接触,针对不同尺寸的桩柱,桩柱与箍筋在不同的位置接触,而且,由于箍筋与桩柱的接触段为直线段,这就使得抱箍能适应多种尺寸的桩柱,桩柱的尺寸依次增大,桩柱与箍筋的接触部位就向喇叭口开口侧依次移动,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桩柱。
抱箍上还设有用于连接两个夹持件的拉紧件,当布置在桩柱外围的夹持件将桩柱抱住时,通过拉紧件的紧固,使箍筋与桩柱接触的地方夹紧固定,实现抱箍牢固连接。
采用本方案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桩柱,从而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进行安装,并通过连接在抱箍上的安装基座对通信设备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箍很难与桩柱尺寸适配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抱箍的规格尺寸,便于安装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并且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实现抱箍的牢固安装,杜绝发生由于卡箍连接不牢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优选的,每个所述夹持件上设有内部箍条,该内部箍条安装在两条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所述内部箍条设置有与箍筋喇叭开口方向相同的开口,且该内部箍条的开口小于喇叭开口。
所述内部箍条包括直角凹槽段,以及连接在凹槽段两端的平整段,所述平整段上连接有与箍筋同向延伸的过渡段,该过渡段与箍筋贴紧。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段垂直于凹槽段的两侧,所述凹槽段、平整段和过渡段圆角过渡,且三者一体式连接。
在夹持件的箍筋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从而大幅降低了两侧夹持件之间的夹持距离,使该自适应抱箍能用于尺寸较小的桩柱,从而进一步扩大该自适应抱箍的适用范围,同时保证抱箍安装牢固。
该内部箍条设有开口,当桩柱的尺寸很小时,通过该内部箍条的开口实现对桩柱的箍紧固定,当桩柱的尺寸依次增加时,桩柱依次与抱箍的过渡段、箍筋的倾斜段接触。
优选的,所述抱箍还包括底座,每个所述夹持件的两条箍筋对称连接在该底座上,且两条所述箍筋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箍筋对称连接在底座上,从而保证两条箍筋与桩柱接触时,受力大小和位置大致相同,保证两条箍筋受力更加均匀,两条箍筋条用一体式结构,便于自适应抱箍的制作,同时保证箍筋的结构整体性,强度高,连接后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与底座焊接连接。
优选的,布置在桩柱外围的两个夹持件结构和大小相同,二者以桩柱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使两侧的夹持件对桩柱夹持时,受力更加合理、均匀。
优选的,所述安装基座以桩柱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固定在抱箍的底座上,且安装基座与底座可拆卸式连接。
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使通信设备安装在安装基座后,使整个自适应抱箍承力,避免其受力不均,同时将安装基座与底座活动连接,便于安装基座的安装。在高空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将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抱箍、安装基座分解开来单独安装,降低重量,便于安装。
优选的,所述底座和内部筋条均连接在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
将内部筋条设置在箍筋的连接交汇处,既能实现内部筋条用于箍紧小尺寸桩柱的目的,同时,在使用自适应抱箍箍紧大尺寸桩柱时,内部筋条连接在箍筋上,对箍筋形成加强,提高了箍筋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夹持件的箍筋末端还设置有夹持段,所述拉紧件设置在该夹持段上。
在箍筋末端设置夹持段,从而实现对两侧的夹持件的固定,所述夹持段为倾斜段的延伸,两条箍筋的夹持段分别沿倾斜段的末端向两侧相反方向延伸,且在夹持段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拉紧件的安装孔。
分别布置在桩柱两侧的夹持件的箍筋末端均具有夹持段,且位置对应,拉紧件分别穿过位于同侧的两个夹持件上的箍筋的安装孔,实现拉紧固定,在两侧拉紧件的锁紧力作用下,抱箍将桩柱卡紧,完成抱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件为锁紧拉杆。
优选的,所述箍筋的直线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提高箍筋强度的肋筋。
所述箍筋的一侧与桩柱接触,另一侧设置有所述肋筋,用于加强夹持件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肋筋为在箍筋上冲压一体成型的凸台。
对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述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紧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夹持件布置在桩柱两侧,同时将拉紧件安装在夹持件上;
b、使用拉紧件拉拢桩柱两侧的夹持件,使夹持件向桩柱靠拢;
c、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与桩柱接触;
d、使用紧固件锁紧拉紧件;
e、将安装基座与抱箍连接,并通过安装结构将通信设备固定在安装基座上。
本方案的紧固方法通过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与桩柱接触,能将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固定于多种尺寸的桩柱上,使处于某一尺寸范围内的所有桩柱都能与自适应抱箍适配,保证抱箍牢固安装在桩柱上。
优选的,当在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设有内部箍条时,所述步骤c中,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或内部筋条与桩柱接触。
在夹持件箍筋的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在采用本方案的紧固方法将抱箍固定连接在桩柱上时,通过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或内部筋条与桩柱接触,能进一步加大抱箍的适用范围,使处于更小尺寸范围的桩柱也能与该抱箍适配适用,实现了通信设备的安装,并且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安装通信设备设备,同时保证连接的紧固性、安全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设置抱箍和安装基座,抱箍用于箍紧连接在桩柱上,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上的安装结构得以安装,从而解决了通信设备的安装问题,实现了将通信设备安装在桩柱上的目的。现有的卡箍连接在桩柱上以后,通信设备很难安装在卡箍上,并且存在通信设备与卡箍连接时,存在连接不牢的问题,设置安装基座,保证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牢固安装在抱箍上;
2、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抱箍采用两条相互倾斜连接的箍筋,两条箍筋连接后呈喇叭开口状,并且倾斜部分的箍筋为直线段,这种结构形式的抱箍在用于箍紧桩柱时,桩柱与箍筋在接触,针对不同尺寸的桩柱,桩柱与箍筋在不同的位置接触,而且,由于箍筋与桩柱的接触段为直线段,这就使得抱箍能适应多种尺寸的桩柱,桩柱的尺寸依次增大,桩柱与箍筋的接触部位就向喇叭口开口侧依次移动,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桩柱;
3、在夹持件的箍筋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从而大幅降低了两侧夹持件之间的夹持距离,使该自适应抱箍能用于尺寸较小的桩柱,从而进一步扩大该自适应抱箍的适用范围,同时保证抱箍安装牢固;
4、将安装基座对称固定在抱箍的底座上,且安装基座与底座活动连接,使通信设备安装在安装基座后,使整个自适应抱箍承力,避免其受力不均,同时将安装基座与底座活动连接,便于安装基座的安装。在高空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将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抱箍、安装基座分解开来单独安装,降低重量,便于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中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2中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或图2中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或图2中抱箍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或图2中安装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1-桩柱,2-抱箍,21-夹持件,211-箍筋,211A-倾斜段,211B-夹持段,212-内部箍条,212A-直角凹槽段,212B -平整段,212C-过渡段,213-肋筋,22-底座,23-拉紧件,3-安装基座,301-安装孔,302-横梁,303-纵梁,304-连接孔,305-安装槽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包括用于箍紧在桩柱1上的抱箍2,以及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基座3,所述安装基座3连接在抱箍2上,其中:
所述抱箍2包括分别用于布置在桩柱1外围的两个夹持件21,每个所述夹持件21包括两条箍筋211,两条所述箍筋211相互倾斜布置,且成喇叭开口状,每条所述箍筋211的倾斜段211A为直线型,所述抱箍2还包括用于拉拢并锁紧两个夹持件21的拉紧件23。
所述安装基座3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安装结构。
现有的卡箍为圆弧形卡箍面,这种卡箍在使用时,卡箍的直径与桩柱的尺寸大小需对应,才能保证卡箍牢固固定在桩柱上,这就导致在安装卡箍时,需要根据桩柱的尺寸对卡箍进行匹配,但由于桩柱的尺寸往往都是不确定的,导致在安装通信设备时,需要携带多种规格的卡箍,而且卡箍和桩柱也很难适配,从而导致卡箍安装不牢,连接不稳,引发设备和人员安全事故。
设置抱箍2和安装基座3,抱箍2用于箍紧连接在桩柱1上,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3上的安装结构得以安装,从而解决了通信设备的安装问题,实现了将通信设备安装在桩柱上的目的。现有的卡箍连接在桩柱上以后,通信设备很难安装在卡箍上,并且存在通信设备与卡箍连接时,存在连接不牢的问题,设置安装基座,保证通信设备通过安装基座牢固安装在抱箍上。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抱箍2采用两条相互倾斜的箍筋211,两条箍筋211连接后呈喇叭开口状,并且倾斜段211A的箍筋211为直线型,这种结构形式的抱箍2在用于箍紧桩柱1时,桩柱1与箍筋211接触,针对不同尺寸的桩柱1,桩柱1与箍筋211在不同的位置接触,而且,由于箍筋211与桩柱1的接触段为直线型,这就使得抱箍2能适应多种尺寸的桩柱1,桩柱1的尺寸依次增大,桩柱1与箍筋211的接触部位就向喇叭口的开口一侧依次移动,能适应各种尺寸的桩柱。
抱箍2上还设有用于连接两个夹持件21的拉紧件23,当布置在桩柱1外围的夹持件21将桩柱1抱住时,通过拉紧件23的紧固,使箍筋211与桩柱1接触的地方夹紧固定,实现抱箍2牢固连接。
采用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能适应多种规格的桩柱,从而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进行安装,并通过连接在抱箍上的安装基座对通信设备进行固定,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卡箍很难与桩柱尺寸适配的问题,大大减少了抱箍的规格尺寸,便于安装人员进行操作和使用,并且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实现抱箍的牢固安装,杜绝发生由于卡箍连接不牢而产生的安全事故。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抱箍2还包括底座22,每个所述夹持件21的两条箍筋211对称连接在该底座22上,且两条所述箍筋211为一体式连接结构,将箍筋211对称连接在底座22上,从而保证两条箍筋211与桩柱1接触时,受力大小和位置大致相同,保证两条箍筋211受力更加均匀,两条箍筋211用一体式连接结构,便于自适应抱箍的制作,同时保证箍筋的结构整体性,强度高,连接后结构更加稳定、可靠。
进一步地,所述箍筋与底座焊接连接。
另一种实施方式是,两条箍筋211以底座22的长度方向的中心对称,分别连接在底座22上。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布置在桩柱1外围的两个夹持件21的结构和大小相同,二者以桩柱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设置,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使桩柱两侧的夹持件21对桩柱1夹持时,受力更加合理、均匀。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安装基座3以桩柱1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固定在抱箍2的底座22上,且安装基座3与底座22可拆卸式连接,采取这种结构形式,使通信设备安装在安装基座3后,使整个自适应抱箍承力,避免其受力不均,同时将安装基座3与底座22活动连接,便于安装基座3的安装,在高空施工作业过程中,为了降低施工难度,将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抱箍、安装基座分解开来单独安装,降低重量,便于安装。
如图5所示,安装基座3包括水平布置两根横梁302,以及分别连接在两个横梁端部的两根纵梁303,在安装基座3的横梁上设有用于与底座22连接的安装孔301,采用螺栓或螺钉等连接件穿过安装孔301与抱箍连接,同时在安装基座3上还设有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结构,包括连接孔304和安装槽口305等。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夹持件21的箍筋211的末端还设置有夹持段211B,所述拉紧件23设置在该夹持段211B上,在箍筋211的末端设置夹持段211B,从而实现对两侧的夹持件21的固定,所述夹持段211B为倾斜段211A的延伸,两条箍筋211的夹持段211B分别沿倾斜段211A的末端向两侧相反方向延伸,且在夹持段211B上开设有用于穿过拉紧件23的安装孔。
分别布置在桩柱1外围的夹持件21的箍筋211末端均具有夹持段211B,且位置对应,拉紧件23分别穿过位于同侧的两个夹持件21上的箍筋211的安装孔,实现拉紧固定,在两侧拉紧件的锁紧力作用下,抱箍将桩柱卡紧,完成抱箍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拉紧件23为锁紧拉杆。
作为其中的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箍筋211的直线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提高箍筋211强度的肋筋213,箍筋211的一侧与桩柱1接触,另一侧设置有所述肋筋213,用于加强夹持件21的整体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肋筋213为在箍筋211上冲压一体成型的凸台。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抱箍适用于更大尺寸范围的桩柱,如图2中的桩柱1的直径明显小于实施例1中图1中的桩柱1的直径。
本实施例的自适应抱箍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每个所述夹持件21上设有内部箍条212,该内部箍条212安装在两条所述箍筋211的连接交汇处,所述内部箍条212设置有与箍筋211喇叭开口方向相同的开口,且该内部箍条212的开口小于喇叭开口。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内部箍条212包括直角凹槽段212A,以及连接在直角凹槽段212A两端的平整段212B,所述平整段212B上连接有与箍筋211同向延伸的过渡段212C,该过渡段212C与箍筋211贴合。
进一步地,所述平整段212B垂直于直角凹槽段212A的两侧,所述直角凹槽段212A、平整段212B和过渡段212C圆角过渡,且三者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在夹持件21的箍筋211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212,从而大幅降低了两侧夹持件之间的夹持距离,使该自适应抱箍能用于尺寸较小的桩柱,从而进一步扩大该自适应抱箍的适用范围,同时保证抱箍安装牢固,该内部箍条212设有开口,当桩柱1的尺寸很小时,通过该内部箍条212的开口实现对桩柱1的箍紧固定,当桩柱的尺寸依次增加时,桩柱1依次与抱箍2的过渡段212C、箍筋211的倾斜段212C接触。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座22和内部筋条212均连接在所述箍筋211的连接交汇处,将内部筋条212设置在箍筋211的连接交汇处,既能实现内部筋条212用于箍紧小尺寸桩柱的目的,同时,在使用自适应抱箍箍紧大尺寸桩柱时,内部筋条连接在箍筋上,对箍筋形成加强,提高了箍筋的强度。
实施例3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紧固方法,在使用如实施例1中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进行紧固时,具体操作采用以下步骤:
a、将夹持件21布置在桩柱1两侧,同时将拉紧件23安装在夹持件21上;
b、使用拉紧件23拉拢桩柱1两侧的夹持件21,使夹持件21向桩柱1靠拢;
c、夹持件21的箍筋211的倾斜段211A(直线段)与桩柱1接触;
d、使用紧固件锁紧拉紧件23;
e、将安装基座3与抱箍2连接,并通过安装结构将通信设备固定在安装基座3上。
本方案的紧固方法通过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与桩柱接触,能将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固定于多种尺寸的桩柱上,使处于某一尺寸范围内的所有桩柱都能与自适应抱箍适配,保证抱箍牢固安装在桩柱上。
作为其中的一种实施方式,当使用实施例1中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将设备安装在桩柱上时,如果桩柱的尺寸过小,在所述箍筋211的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212,在前述步骤c中,夹持件21的箍筋211的倾斜段211A(直线段)或内部筋条212与桩柱1接触。
在夹持件21的箍筋211的连接交汇处设置内部箍条212,在采用本实施例的紧固方法将抱箍2固定连接在桩柱1上时,通过夹持件21的箍筋211的倾斜段211A(直线段)或内部箍条212与桩柱接触,能进一步加大抱箍2的适用范围,使处于更小尺寸范围的桩柱也能与该抱箍适配适用,实现了通信设备的安装,并且能在较大尺寸分布范围的桩柱上安装通信设备,同时保证连接的紧固性、安全性。
本实施例提供了布置内部箍条和不布置内部箍条的两种实施方式,采用本实施例的紧固方法进行紧固时,可以将实施例1或实施例2中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应用于不同尺寸的桩柱。

Claims (9)

1.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箍紧在桩柱上的抱箍,以及用于安装通信设备的安装基座,所述安装基座连接在抱箍上,其中:
所述抱箍包括分别用于布置在桩柱外围的两个夹持件,每个所述夹持件包括两条箍筋,两条所述箍筋相互倾斜布置,且成喇叭开口状,每条所述箍筋的倾斜段为直线型,所述抱箍还包括用于拉拢并锁紧两个夹持件的拉紧件;
每个所述夹持件上设有内部箍条,该内部箍条安装在两条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所述内部箍条设置有与箍筋喇叭开口方向相同的开口,且该内部箍条的开口小于喇叭开口;
所述安装基座上设置有用于连接通信设备的安装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抱箍还包括底座,每个所述夹持件的两条箍筋对称连接在该底座上,且两条所述箍筋为一体式连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布置在桩柱外围的两个所述夹持件结构和大小相同,二者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以桩柱的轴线为中心,对称固定在抱箍的底座上,且安装基座与底座可拆卸式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和内部筋条均连接在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
6.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件的箍筋末端还设置有夹持段,所述拉紧件设置在该夹持段上。
7.根据权利要求1-5之一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箍筋的直线段上还设置有用于提高箍筋强度的肋筋。
8.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紧固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如权利要求1-7之一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进行紧固时,包括以下步骤:
a、将夹持件布置在桩柱两侧,同时将拉紧件安装在夹持件上;
b、使用拉紧件拉拢桩柱两侧的夹持件,使夹持件向桩柱靠拢;
c、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与桩柱接触;
d、使用紧固件锁紧拉紧件;
e、将安装基座与抱箍连接,并通过安装结构将通信设备固定在安装基座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的紧固方法,其特征在于,当在所述箍筋的连接交汇处设有内部箍条时,所述步骤c中,夹持件箍筋的直线段或内部筋条与桩柱接触。
CN201711070344.XA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Active CN1077630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344.XA CN1077630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070344.XA CN1077630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023A CN107763023A (zh) 2018-03-06
CN107763023B true CN107763023B (zh) 2019-07-09

Family

ID=612726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070344.XA Active CN107763023B (zh) 2017-11-03 2017-11-03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630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73787A (zh) * 2019-03-21 2019-07-05 杭州七友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在路灯杆上安装设备的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12413A1 (de) * 2008-04-25 2009-10-28 Zurecon AG Rohrschelle
CN201866025U (zh) * 2010-11-08 2011-06-15 上海宽岱电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安装通信机箱的通用抱箍
CN202521520U (zh) * 2012-02-20 2012-11-07 深圳科宏健半导体照明有限公司 一种可适配多种安装管管径的抱箍安装支架
CN204268025U (zh) * 2014-11-11 2015-04-15 深圳市科信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抱杆装置
CN105305010B (zh) * 2015-11-20 2018-01-09 如皋市凯凯电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rru抱箍组件
CN205828636U (zh) * 2016-06-28 2016-12-21 江苏中伟业通讯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天线安装抱箍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63023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37242B2 (en) Recreational structure using a coupling member
CN107763023B (zh) 一种自适应抱箍安装装置及紧固方法
US6227757B1 (en) Device for connecting two tubes together
KR100757883B1 (ko) 꼬임메쉬휀스용 지주
US9052038B2 (en) Sway brace retaining clip
EP1624238A3 (en) Pipe clamp
TW509583B (en) Device for fixing a lifeline against a wall
KR101825176B1 (ko) 비계프레임 연결장치
KR101920836B1 (ko) 콘크리트 건축물 시공을 위한 걸쇠식 유볼트형 자재 결속구
CN207421520U (zh) 自适应抱箍
CN208417762U (zh) 一种可调双管夹
CN207107368U (zh) 管线固定扎带
CN207179126U (zh) 一种安装装置
CN205078954U (zh) 一种管路锁紧装置
KR101931581B1 (ko) 결속조리개 및 이를 이용한 비닐하우스의 파이프 보강 구조
KR102079087B1 (ko) 배관의 흔들림방지버팀대용 어댑터 및 이를 이용한 배관연결장치
KR101942706B1 (ko) 비닐하우스 골조 고정구
CN206458684U (zh) 一种可调式钢抱箍
CN105958408A (zh) 一种新型防脱线楔型绝缘耐张线夹
CN209163454U (zh) 一种预埋管固定装置
CN205908876U (zh) 一种连杆系统中心抱管卡盘
CN110441134A (zh) 十字点焊工件拉伸性能检测的装夹工装及检测方法
CN214428780U (zh) 一种调节立柱连接线夹
CN220523519U (zh) 加强型卡箍
CN108756075A (zh) 钢筋机械连接件及钢筋机械连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23

Address after: 610000 No.6 building, hi tech Incubation Park, north section of Tianfu Avenue,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CHENGDU NTS SOFTWARE Co.,Ltd.

Address before: 610041, Sichuan Chengdu hi tech Zone Tianfu road hi tech incubator park information security base 3 and 4 floor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NTS TECHNOLOGY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