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57541B -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57541B
CN107757541B CN201710759209.XA CN201710759209A CN107757541B CN 107757541 B CN107757541 B CN 107757541B CN 201710759209 A CN201710759209 A CN 201710759209A CN 107757541 B CN107757541 B CN 10775754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xis
abnormal state
gravity acceleration
mo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920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57541A (zh
Inventor
夏旭敏
庄贤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ekai Communications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920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75754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7575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75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575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575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1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 B60R21/013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 B60R21/0132Electrical circuits for triggering passive safety arrangements, e.g. airbags, safety belt tighteners, in case of vehicle accidents or impending vehicle accidents including means for detecting collisions, impending collisions or roll-over responsive to vehicle motion parameters, e.g. to vehicle longitudinal or transversal deceleration or speed val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1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 G01C21/12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by using measurements of speed or acceleration executed aboard the object being navigated; Dead reckoning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1/00Alarms responsive to a single specified undesired or abnormal condition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8B21/02Alarms for ensuring the safety of pers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BSIGNALLING OR CALLING SYSTEMS; ORDER TELEGRAPHS; ALARM SYSTEMS
    • G08B25/00Alarm systems in which the location of the alarm condition is signalled to a central station, e.g. fire or police telegraphic system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Alarm Devices (AREA)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定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以尽快寻求救援,使得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当遭遇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进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Description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汽车行业的不断发展,汽车逐渐普及到各个家庭,而随之而来的汽车安全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尤其是汽车碰撞或者翻车等重大的安全事故,极易对车内乘员的身体造成一定的伤害,如果救援不及时甚至会对其生命安全造成威胁。交通事故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突发性,可以预防事故的发生,但不可能完全消除事故。
长期以来,本领域沿用的传统的事故呼救和报警系统由于采用人工操作,具有很大的局限性。这些系统往往只提供单一的现场或者远程报警,或者报警信息不详,无法让相关事故处理部门迅速找到事发地点处理事故,抢救伤员或者患者,不能与相关人员和部门进行全面的信息交流。比如说,应用现有系统,一个车祸伤员必须亲自拨打120,而且要精确描述出事地点,等待救援,但在现场实际情况中,该伤员很可能因为昏迷或者受伤过重无法行动而不能亲自打电话。如果当事人无法拨打电话且周围也没有人替他拨打的话,那他在很长时间里就不会得到外接救援,从而导致客观上的治疗延误情况发生。
随着汽车和电子技术的发展,人们在汽车主动安全性方面己经取得了比较多的成果,然而,汽车事故仍然不可避免,事故导致的人口死亡率也在不断的上升,因此,事故后的被动安全性同样重要。当汽车出现撞车、翻车等重大事故后,如果能够及时求救并迅速得到救援,将有效减少人员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遭遇重大事故时不能得到及时救援而导致的高死亡率和致残率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事故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二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事故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第三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该装置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以实现上述事故监控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通过检测车辆运行的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异常,如确定车辆异常,则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以尽快寻求救援,使得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当遭遇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进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事故监控方法的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步骤S103中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之前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步骤S102中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的具体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事故监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一种事故监控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1,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
加速度的大小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变化量ΔV方向始终相同。特别,在直线运动中,如果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同,速度增加;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相反,速度减小。
具体地,S101所述的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包括运动/姿态对应的加速度数据、角速率数据以及其他数据。
S102,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
具体地,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可以是车辆处于异常状态时,各部位对应的数据,可预先根据需求进行设置,将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进行比对,如果匹配,则判定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如果不匹配,则判定车辆处于非异常状态。
S103,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具体地,当判定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则向预设的联系人或机构发送车辆异常状态的相关信息,或车辆本身可以设置一定的警报措施,以便尽快获得帮助。此处异常状态的相关信息包括当前的位置信息、异常事件相关信息(如时间、事件类型、严重程度等信息),这些信息可以是在事件发生时间获取到的,也可以是预先设定好的,当满足一定条件时,关联调用得到的。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检测车辆运行的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异常,如确定车辆异常,则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以尽快寻求救援,使得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当遭遇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进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请参阅图2,本申请步骤S103中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之前包括以下步骤:
S201,输出是否发送所述消息的提示。
当判定车辆处于异常状态,输出是否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的提示至用户确认,以降低误判率,例如可能出现并未异常,但是判定为异常的情况,或者车辆某个时间存在异常的情况,但是又恢复正常了。
S202,当未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或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时,执行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的步骤。
具体地,预设时间为0.5分钟、1分钟、2分钟或其他根据需求进行设定,当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返回类似确认出现异常的答复,或者,在预设时间内收到了用户确认出现异常的答复时,执行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即S103的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在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之前增加确认环节,可以更加准确的确定异常事件的发生,从而能够降低误判率。
可选地,若本申请步骤S103中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之前对于异常事件的判断精准,则无需输出是否发送所述消息的提示,即无需执行上述步骤S201-S202。
可选地,步骤S103中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包括: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并通过所述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
具体地,在系统中预先设置紧急联系人及其联系方式,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车辆的指示灯,或者发出警报,提示过往车辆或行人,以便更加及时的得到救援。
可选地,车载系统安装在车辆中,可随时监控发动机的运行状况和尾气后处理系统的工作状态,当系统出现故障时,故障灯或检查发动机警告灯亮,同时车载系统会将故障信息存入存储器,通过标准的诊断仪器和诊断接口可以以故障码的形式读取相关信息。根据故障码的提示,相关人员能迅速准确地确定故障的性质和部位。此外,还可以通过车辆上安装的GPS设备是获取事故发生时的位置信息。
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例中,所述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包括: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辆的实时三轴数据。
可选地,实时三轴数据包括:获得所述实时三轴数据中X轴的重力加速度、Y轴的重力加速度以及Z轴的重力加速度。
加速度传感器是一种能够测量加速度的传感器。通常由质量块、阻尼器、弹性元件、敏感元件和适调电路等部分组成。可以通过其来获得分别来自三个不同轴向上的加速度用以通知上层应用做出相应处理。由于地球的引力作用,当加速度传感器平放时,Z轴方向能感应到1g的重力加速度,如果移动或倾斜,此时垂直的重力加速度会分解到X,Y,Z轴上。加速度传感器能够感知到加速力的变化,加速力就是当物体在加速过程中作用在物体上的力,比如晃动、跌落、上升、下降等各种移动变化都能被加速度传感器转化为电信号,然后通过微处理器的计算分析后,就能够完成程序设计好的功能,应用在行车记录仪上可以检测汽车状态,当即发生意外机器感应到强烈物体碰撞或摇摆时自动开启录像文件保护,保存的锁档文件不会被普通录像文件循环覆盖掉。当其应用在手机上,当旋转手机时,X,Y,Z轴的值不断变化,可以理解为手机处在一个坐标系中,判断手机是否旋转就是判断X,Y,Z当前的值。
一般来说,加速度传感器的三轴中的Z轴与重力线一致(设定初始值为正),且使车身与Y轴重合,即重力传感器的初始三轴数据为(0,0,g)(此处g为重力加速度),且使车声方向与Y轴正向一致且车头正对Y轴正向(X轴正向为车头的右手方)。则在某个时刻的瞬时加速度△an=(△Xn,△Yn,△Zn)(其中,n为自然数),△Xn,△Yn,△Zn分别为某个时刻Tn时,车辆的左右加速度,在某个时间点上△Xn为正,代表向右有加速度(可能在右转弯),为负代表向左有加速度(可能向左转弯);△Yn为正,表示向前有加速,△Yn为负,则表示向前在减速。
请参阅图3,本申请步骤S102中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S1021,当车速为0时,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一异常状态。
具体地,第一预设值可以设定为自然数,其具体值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第一异常状态可以设置为车辆急停状态,也可以根据车辆参数进行其他状态的设置,Y轴的重力加速度△Yn为负,表示车辆向前减速,与|△Yn|大于第一预设值结合,表示车辆在短时间内发生较大的变化,判定车辆为急停状态。
S1022,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Z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和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三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二异常状态。
具体地,第二预设值、第三预设值均可以设定为自然数,其具体值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设定,第二异常状态可以设置为车辆全翻状态,全翻可以是指车辆完全翻过来,类似于底朝天的状态,也可以根据车辆参数进行其他状态的设置。Z轴的重力加速度△Zn为负,|△Zn|大于第二预设值、|△Xn|小于第三预设值以及|△Yn|小于第三预设值,判定车辆为全翻状态。
S1023,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三异常状态。
具体地,第四预设值可设定为自然数,其具体值可根据车辆的参数进行相应的预先设定,第三异常状态可以设置为车辆侧翻状态,也可以根据车辆参数进行其他状态的设置。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Zn|小于第四预设值,则判定车辆为侧翻状态。
可选地,所述第三异常状态包括第四异常状态和第五异常状态;当所述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大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四异常状态;当所述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五异常状态。
具体地,第三异常状态包括第四异常状态与第五异常状态,第三异常状态设置为车辆侧翻状态,第四异常状态可以设置为车辆左侧翻;第五异常状态可以设置为车辆右侧翻。
在本实施例中,当在实际行车中遇到异常状况时,加速度传感器感测到的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以判定车辆的状态,为后续是否发出求救信息提供判断依据。
结合上述过程,在以下应用场景用于详述上述事故监控方法的过程:
检测到车辆A处于运动状态,记录车辆A中加速度传感器在不同时刻Tn下所感测到的车辆的实时三轴数据,即X轴的重力加速度、Y轴的重力加速度以及Z轴的重力加速度;判断实时三轴数据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有匹配,判定其所述的异常状态类型是属于急停、全翻、左侧翻以及右侧翻中的哪种:
1)如果判定是属于急停,则输出是否发送消息的提示,该输出提示可设置为语音直接询问用户,也可以在发出语音询问同时发出确认信息给用户,如获得用户直接答复确定发送消息或点击确认信息,系统则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以使紧急联系人知道用户所处的待救援状态,及时组织救助,同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以使得附近过往车辆或行人发现事故发生,及时帮助用户脱离危险;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省略发出语音询问同时发出确认信息给用户这个步骤,在确定急停时,直接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
2)如果判定是属于全翻,则直接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以使紧急联系人知道用户所处的待救援状态,及时组织救助,同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以使得附近过往车辆或行人发现事故发生,及时帮助用户脱离危险;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加入发出语音询问同时发出确认信息给用户这个步骤,在确定是全翻后,再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以降低误判率。
3)如果判定是属于左侧翻或右侧翻,则直接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以使紧急联系人知道用户所处的待救援状态,及时组织救助,同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以使得附近过往车辆或行人发现事故发生,及时帮助用户脱离危险;当然这个过程中也可以加入发出语音询问同时发出确认信息给用户这个步骤,在确定是左侧翻或右侧翻后,再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以降低误判率。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根据车辆的异常状态,以及异常状态对应的执行步骤相组合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事故监控装置,该装置包括以处理器401;
所述处理器401用于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具体地,处理器401的工作过程参照上述关于事故监控方法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处理器401还用于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辆的实时三轴数据。
可选地,处理器401还用于当车速为0时,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一异常状态;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和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三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二异常状态;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三异常状态。
请参阅图4,事故监控装置还包括与所述处理器401相耦接的收发器403,所述收发器403用于输出是否发送所述消息的提示;当未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或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时,执行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的步骤。
具体地,处理器401和收发器403通过总线402进行相互间的通信。
收发器403的工作过程参照上述关于事故监控方法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事故监控装置通过处理器检测车辆运行的状态,判断车辆是否异常,如确定车辆异常,则通过收发器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以尽快寻求救援,使得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当遭遇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进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请参阅图5,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50,其上存储有程序数据501,所述程序数据501能够被执行以实现如上述事故监控方法。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提供一种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通过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若匹配,则判定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以尽快寻求救援,使得用户在行车过程中,当遭遇重大事故时,能够及时获得救援,进而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事故监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
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
所述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包括:
当车速为0时,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一异常状态;
当车速为0时,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且X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和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三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二异常状态;
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三异常状态;
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之前,包括:
输出是否发送所述消息的提示;
当未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或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时,执行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包括:
发送求救信息至紧急联系人,并通过车载系统打开所述车辆的危险指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包括:
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辆的实时三轴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利用加速度传感器获得车辆的实时三轴数据包括:
获得所述实时三轴数据中X轴的重力加速度、Y轴的重力加速度以及Z轴的重力加速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异常状态包括第四异常状态和第五异常状态;
当所述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大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四异常状态;
当所述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四预设值且所述X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五异常状态。
7.一种事故监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检测到车辆处于运动状态时,记录所述车辆中运动传感器在不同时刻下所感测到的车辆运动/姿态信息,并获得所述运动/姿态信息的单位时间改变值;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
所述判断所述单位时间改变值与车辆异常的标准参数是否匹配包括:
当车速为0时,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一预设值且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一异常状态;
当车速为0时,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大于第二预设值、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小于0且X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和所述Y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均小于第三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二异常状态;
当车速为0时,所述Z轴的重力加速度的绝对值小于第四预设值,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第三异常状态;
若匹配,则判定所述车辆处于异常状态,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与所述处理器相耦接的收发器,所述收发器用于输出是否发送所述消息的提示;当未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或在预设时间内收到对所述提示的确认信息时,执行所述向外发送车辆处于异常状态的消息的步骤。
9.一种具有存储功能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数据,所述程序数据被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10759209.XA 2017-08-29 2017-08-29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077575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9209.XA CN107757541B (zh) 2017-08-29 2017-08-29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9209.XA CN107757541B (zh) 2017-08-29 2017-08-29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7541A CN107757541A (zh) 2018-03-06
CN107757541B true CN107757541B (zh) 2020-08-21

Family

ID=612659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9209.XA Active CN107757541B (zh) 2017-08-29 2017-08-29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75754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91728B2 (ja) * 2018-03-09 2022-06-2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携帯機および車両
CN110766920B (zh) * 2018-07-27 2021-06-11 东旭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事故的救援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168141A (zh) * 2018-10-17 2019-01-08 上海芯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姿态检测设备及系统
CN111572484A (zh) * 2019-02-19 2020-08-25 上海博泰悦臻电子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车辆撞击事故的处理方法、系统、车载终端及云端服务器
CN110667506B (zh) * 2019-10-18 2022-01-04 广州斯沃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碰撞识别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2386A (zh) * 2020-07-03 2020-10-30 上海钧正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事故记录方法、装置、介质及服务器
CN112406767B (zh) * 2020-11-11 2022-08-16 广州小鹏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车辆陷坑事故的监控方法、监控装置、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672306A (zh) * 2021-01-13 2021-04-16 四川九通智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结构物姿态检测方法
CN113602224B (zh) * 2021-10-09 2022-01-18 聊城中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运动跟踪器参数捕捉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99208A (zh) * 2008-02-02 2009-08-05 厦门雅迅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通过gps定位和移动通信网络处理车辆道路救援的系统和方法
TW201201148A (en) * 2010-06-25 2012-01-0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System, electronic device with automatic helping function and method thereof
CN202703486U (zh) * 2012-06-09 2013-01-30 九江妙士酷实业有限公司 车辆碰撞自动求援安全装置
CN104044557A (zh) * 2013-03-14 2014-09-17 厦门歌乐电子企业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车辆异常情况的联络方法及车辆报警装置
CN105096543B (zh) * 2015-08-24 2017-10-0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九研究所 一种基于行车记录仪的车辆救援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57541A (zh) 2018-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57541B (zh) 事故监控方法及装置
US10102696B2 (en) In-vehicle control device and in-vehicle recording system
CN109204189B (zh) 自动驾驶系统、故障报警方法及装置
CN106043299B (zh) 车辆控制装置
JP5817812B2 (ja) 歩行者衝突検知システム及び歩行者衝突通報システム
CN103640533B (zh) 一种基于车辆碰撞侧翻检测、自动呼救的装置及方法
KR101416528B1 (ko) 차량 안전 모니터링 및 사고 예방을 위한 친사용자 환경의 무선 스마트 시스템
KR101738414B1 (ko) 차량 사고 감지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긴급 콜 시스템
JP2010001014A (ja) 車両用ゲートウェイ電子制御装置及びその走行情報記録方法
CN106627459B (zh) 一种基于智能设备的汽车安全警告和事故报警与定位方法
CN206765975U (zh) 一种汽车防撞系统
CN105599718B (zh) 一种终端的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6671921B (zh) 汽车的碰撞检测方法及装置
JP2003526556A (ja) 自動車に対する非常通報装置
JP2018533515A (ja) オープンな道路車両の事故状況を識別するための装置
CN109357888B (zh) 一种汽车碰撞检测方法、汽车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06059A (zh) 碰撞时制动控制装置和碰撞时制动控制方法
CN109466509B (zh) 一种针对车辆被整体拖动事件的远程监控方法
JP2014123199A (ja) 軋轢事故検知システム
CN111667692A (zh) 车辆事故自动处理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
CN108062808A (zh) 一种汽车行驶状态监测系统
CN104118500A (zh) 电动自行车事故自动报警装置中加速度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
CN105539642B (zh) 行车安全检测方法和装置
EP3172077B1 (de) Verfahren zum betreiben eines assistenzsystems eines fahrzeugs mit mindestens einem elektrischen energiespeicher
CN209208609U (zh) 一种公交急刹车自动警报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203

Address after: 6 / F, No.5, Lane 999, Yangfan Road, hi tech Zone,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TCL COMMUNICATION (NINGBO)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52 Guangdong city of Shenzhen province Nanshan District Xili street Zhongshan Road No. 1001 TCL E international city three building F4 Building 8 floor TCL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Patentee before: Jiekai communication (Shenzhen)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