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709683B - 车门闩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车门闩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709683B
CN107709683B CN201680038446.0A CN201680038446A CN107709683B CN 107709683 B CN107709683 B CN 107709683B CN 201680038446 A CN201680038446 A CN 201680038446A CN 107709683 B CN107709683 B CN 1077096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panel
vehicle
engagement
unit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84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709683A (zh
Inventor
长冈智治
野泽秀晶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filed Critical Mitsui Kinzoku ACT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7096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6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7096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7096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2Mounting of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04Mounting of lock casings to the vehicle, e.g. to the w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02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actuators used
    • E05B81/04Electrical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1/00Power-actuated vehicle locks
    • E05B81/54Electrical circu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02Lock casing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将车辆闩锁装置组装到车门内的作业性的车辆闩锁装置。在壳体12中的与固定有盖板6的内面板D1相面对的面对部上,设置有能够将接合单元2和操作单元悬置在门内的被接合孔21,所述将接合单元2和操作单元悬置在门内通过在接合单元2未固定到内面板D1的状态下、所述被接合孔21与内面板D1的接合件22接合而实现。

Description

车门闩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能够提高组装到车门中的作业性的车门闩锁装置。
背景技术
安装在车辆的车门的普通门锁装置包括接合单元以及壳体,所述接合单元具有合成树脂体和将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开口面封闭的金属的盖板,该合成树脂体包括能够与车体侧上的撞针接合的诸如闩锁的接合机构和能够与所述闩锁接合的棘轮(或是杆);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接合单元,以形成俯视为大致L字状,并且具有操作机构,所述操作机构包括由马达构成的致动器,能够切换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在解锁状态中接合机构与撞针的接合状态能够被解除,在锁定状态中接合状态不能够被解除。
在将这样的门锁装置组装到门内部时,例如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那样,在将车门闩锁装置布置在门的内面板和外面板之间的空间的状态下,接合单元通过多个螺栓从外侧固定在内面板的端面上。
另外,在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门锁装置(专利文献1中的门锁装置)中,壳体中的导电耦合器所连接的连接器部分的附近部分也通过单个螺栓穿过支架从车辆内侧被固定到车门的内面板。
现有技术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JP4136880B2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为了如上所述将车门闩锁装置组装到门上,将车门闩锁装置从设置在内面板上的工作孔插入门中,同时用一只手握住车门闩锁装置,另一只手握住工具,然后,在将设置在盖板上的螺纹孔与设置在内面板上的螺栓的插入孔对准的同时,车门闩锁装置必须通过多个螺栓固定到内面板上。因此组装作业性差,车门闩锁装置的组装效率降低。
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门闩锁装置,该车门闩锁装置能够提高向车门的组装作业性。
解决问题的手段
上述目的通过如下的本发明来解决。
第一发明是一种车门闩锁装置,该装置包括:
具有主体的接合单元,所述主体包括能够与车身侧的撞针接合的接合机构,并且所述接合单元旨在通过多个螺栓被固定到车门内的内面板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以大致直角角度联接到所述主体,从而与所述内面板的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相对,并且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能够切换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元件,所述解锁状态能够释放所述接合机构和撞针之间的接合状态,并且所述锁定状态不能释放所述接合机构和撞针之间的接合状态;和能够将所述接合单元和所述操作单元悬挂在车门内的被接合部;
其中,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所述被接合部设置在与固定有所述主体的所述内面板相对的面对部和与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内面板的所述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相对的面对部中的至少一者处,使得所述接合单元和所述操作单元能够在所述接合单元未固定到所述内面板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被接合部与所述内面板接合而悬置在所述车门内。
第二发明是上述第一发明中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中的向上的钩形接合件接合的被接合孔。
第三发明是上述第一发明中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中的接合孔接合的向下的钩形接合件。
第四发明是在上述第二或第三发明中的车门闩锁装置,所述被接合孔或所述被接合件设置在向上凸起中,所述向上凸起被形成为在靠近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壳体的车辆外侧的上表面上向上凸起。
第五发明是在第一至第四发明中的任一个中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形成在连接器连接部的外周面上的弹性接合件,所述连接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车辆内侧的侧表面中以电气地导通到电气元件,并且所述弹性接合件通过将连接器连接部与弹性接合件一起嵌合到所述开口部中而与设置在内面板中的开口部的车辆内侧的周面接合。
本发明的优点
根据本发明,通过使设置在接合单元或操作单元中的至少一个的被接合部与具有内面板的接合部的壳体接合,车门闩锁装置能够暂时保持在门内。因此,能够在从门锁装置释放手的状态下进行螺栓固定操作,从而能够提高车门闩锁装置组装到门的组装作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车辆内侧的斜后方观察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车门闩锁装置以及安装车门闩锁装置的门的一部分的立体图。
图2是从车辆后方观察图1的车辆装置的后视图。
图3是从车辆内侧观察的图1的车门闩锁装置的侧视图。
图4是沿着图2的IV-IV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5是图2中的V-V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是沿着图3的VI-VI线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7是将连接器连接部插入内面板的开口部的过程中的与图6相同部分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8是表示接合部和被接合部的变形例的放大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发明的车门闩锁装置1例如在车辆右侧的后门(以下,简称为门)D中固定在门D的内面板D1的后端面,并且包括将门D保持在关闭状态的接合单元2和固定在接合单元2上的操作单元3。
接合单元2包括具有后表面开口的盒形合成树脂体4以及金属盖板6,金属盖板6固定到所述后表面以覆盖主体4的开口表面,并通过三个螺栓5与主体4一起固定到门D内的内面板D1的后端表面。主体4与盖板6之间的内部空间包括一个接合机构,该接合机构包括一个可转动地安装在前后延伸的闩锁轴7上的闩锁8并且具有能够与车身侧的撞针S接合的撞针入口槽81,以及杆10,所述杆10被支承于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杆轴9上并通过与闩锁8接合来防止闩锁8向打开方向(释放与撞针S的接合的方向)的转动。另外,盖板6构成主体4的一部分。
操作单元3在俯视观察时与车身4大致直角地呈L字状地连结,以与内面板的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相对。操作单元3包括: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2,该合成树脂制的壳体12的车辆内侧的开口面被合成树脂制的盖11封闭,以及操作机构,例如各种操作杆、锁定/解锁马达M等,结合在壳体12内并且是能够在能解除接合机构与撞针S的接合状态的解锁状态和不能解除接合状态的锁定状态之间切换的元件。各种操作杆包括锁定/解锁杆L、内侧杆(未示出)、释放杆(未示出)和儿童杆(未图示),所述锁定/解锁杆L通过第一鲍登缆绳13连接到设置在门D的车辆内侧的用于手动操作的锁定旋钮(未示出),并且移动到能够进行门D的打开操作的解锁位置和使打开操作无效的锁定位置,所述内侧杆通过第二鲍登缆绳14连接到设置在门D的车辆内侧的内把手(未示出),所述释放杆与锁定/解锁杆L一起旋转到解锁位置和锁定位置,其中释放杆在其处于解锁位置时与内侧手柄和将在之后描述的外侧杆16的释放操作一起向上移动,并通过使杆10向与闩锁8分离的方向旋转,从而能够打开门D,所述儿童杆能够切换儿童解锁状态和儿童锁定状态,在所述儿童解锁状态下,内侧杆的释放操作可以通过释放杆传递到杆10,在所述儿童锁定状态下,内侧杆的释放操作不能传递。封闭壳体12的开口表面的盖11构成壳体12的一部分。
由于构成操作机构的各种杆和锁定/解锁马达M等是安装在通常的车门闩锁装置上的公知的装置,所以省略其详细描述。
在主体4的背面侧(前表面侧),外部杆16和子外部杆(未示出)分别通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轴(未示出)可枢转地安装,其中所述外部杆16通过第三鲍登缆绳15的内部线缆15a连接到外部把手(未示出),所述外部把手设置在门的车辆外侧并且通过外部手柄的打开操作在从图2的后方观察到的逆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子外部杆连接到所述外部杆16并且与外部杆16的旋转一起地在从后部观察的顺时针方向旋转。所述子外部杆的车辆内侧的端部连接到上述的释放杆,如果当锁定/解锁杆处于解锁位置时外部手柄被操作打开,棘爪10沿着远离闩锁8的方向旋转,并且门D可被打开。
如图2所示,在第三鲍登缆绳15中外部壳体15b的下端部被装配和保持,使得不能在形成在主体4的车辆外侧的侧面的上部中的电缆保持部41中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并且在俯视图中呈U形并具有在外部杆16的上部中开放的后表面。该第三鲍登缆绳15的内部线缆15a的下端部分在靠近接合单元2的车辆外侧的侧表面的位置处连接到外部杆16的突出部分,当外部把手被操作打开时,外部杆16被向上拉,这样门才能打开。
在外侧杆16上,形成有从内侧线缆15a的连接部向车辆外侧方向延伸的延伸部161。包括延伸部分161的外部杆16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在外部把手处于未被操作打开的准备状态下向下倾斜。面向前方的向前弯曲部分162形成在延伸部分161的末端部分。如上所述,当包括延伸部分161的外部杆16的车辆外侧的侧部向下斜向倾斜并且向前弯曲部分162形成在所述侧部的尖端部分时,如图2的双点划线所示,例如,在车门D的外面板D2由于车辆的碰撞而沿车内方向变形并且变形部分进入外部杆16的车辆外侧的端部的半径轨迹内的情况下,向前弯曲部分162位于外部板D2的变形部分的下方。因此,即使由于碰撞时的惯性使外部杆16向开门方向(逆时针方向)旋转,向前弯曲部162也与外部板D2的变形部分的下表面抵接,从而防止门D意外打开。
如图4所示,固定盖板6的内面板D1的后端部通过在其内表面(前表面)上固定板状加强件D 3而被加强。插入上述三个螺栓5的轴部的三个插入孔18在盖板6固定在包括加强件D3的内面板D1中的部分中钻成。插入孔18的直径稍大于螺栓5的基部轴部51的直径。插入孔18是不具有向盖板6侧突出的锥形部分的圆形孔,并且在螺栓5的头部52的前侧也没有锥形部分,并且头部52是具有相对较小厚度的盘形形状。
在将车门闩锁装置1插入到车门中的状态下,将插入到内面板D1的各插入孔18的螺栓5拧入且紧固到与形成在盖板16中的锥形孔部19连续的阴螺纹孔20,从而整个车门闩锁装置1被固定到内面板D1的后端部分。另外,螺栓5的头部52的直径大于用于固定普通车门闩锁装置的螺栓的头部的直径,并且内面板D1与头部52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大,从而可以提高盖板6与内面板D1的连接强度。
如图2和图5所示,在盖板6的上部和靠近壳体12的车辆外侧的上表面上一体地形成有向上凸起121。在向上凸起121中,设置有接合孔21,接合孔21能够与之后描述的加强件D3的接合件22接合,并且与上述的插入孔18在相同的方向(前后方向)上开口。
另一方面,在内面板D1的加强件D3上,设置有以向上钩形状朝向与被接合孔21接合的前上侧弯曲的接合件22。接合件22可以通过切割和凸起加强件D3的一部分而整体形成。当被接合孔21与接合件22接合时,被接合孔21和接合件22被设置在能够通过将盖板6的三个阴螺纹孔20与内面板D1的三个插入孔18对准而定位的位置处。在被接合孔21与接合件22接合的状态下,为了使车门闩锁装置1在车辆内外方向稍微移动,接合件22在车辆内外方向上的宽度尺寸为设定为比被接合孔21在车辆内外方向上的开口宽度小。
如图5所示,在壳体12的被接合孔21与门内侧的加强件D3的接合件22接合的状态下,盖板6的背面与加强件D3的前表面抵接,并且在盖板6的三个阴螺纹孔20和内面板D1的三个插入孔18对齐的状态下,接合单元2和操作单元3能够临时保持在它们被悬置在车门内D的状态。
如图1、3和6所示,在壳体12的盖11的车辆内侧的侧表面处,即在面对内面板D1的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的面对部分的前端部分处,具有平坦的上表面和平坦的下表面的基本圆柱形的连接器连接部23一体地突出以面向车辆内部方向。用于与诸如壳体12内的锁定/解锁马达M的电气元件电导通的线束的公连接器(未图示)与连接器连接部23连接。
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分别地一体形成,上弹性接合件231在连接器连接部分23的平坦上表面上从连接器连接部分23的车辆内侧的远端向车辆外部方向倾斜向上倾斜,下弹性接合件232在连接器连接部23的平坦下表面上从连接器连接部23的车辆内侧的远端朝向车辆外部方向倾斜地向下倾斜。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的前后尺寸小于连接器连接部分23的上、下平坦表面的前后宽度,并且其长度大约为连接器连接部分23的突出的尺寸的一半。上弹性接合件231可以向下弹性变形,并且下弹性接合件232可以向上弹性变形。
在车辆内侧的内面板D1中,形成有连接器连接部23嵌合其中的圆形的开口部24。如图7所示,在将弹性密封材料25粘接到盖11的车辆内侧的侧面从而围绕连接器连接部23的状态下,当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与连接器连接部23一起从车辆外侧装配到开口部24时,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分别地向下和向上弹性变形。
如图6所示,当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被进一步推动直到它们穿过开口部24时,上弹性接合件231向上弹性恢复,而下弹性接合件232向下弹性恢复。弹性接合件231和232的车辆外侧的端面与开口部24的车辆内侧的外周面接合,从而防止连接器连接部23从开口部24脱落,并且操作单元3被防止向下移动并保持在门D中。当连接器连接部23被推入时,弹性密封材料25被轻微压缩,从而防止连接器连接部23在车辆内外方向移动并保持连接器连接部23周围的密封性。
在将上述实施方式的车门闩锁装置1组装到门D中时,首先,将车门闩锁装置1从设置在车辆内侧的内面板D1上的作业孔插入门D,并且设置在车门闩锁装置1的壳体12中的被接合孔21与设置在内面板D1的加强件D3中的接合件22接合。然后,将设置在盖11中的连接器连接部23以及与其一体地形成的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从车辆外侧装配到设置在车辆内侧的内面板D1中的开口部24中。
如上所述,在盖板6的三个阴螺纹孔20和内面板D1的三个插入孔18对准的状态下,接合单元2可以在门D中悬置并被临时保持,进一步地,盖11的连接器连接部分23中的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与开口部分24的车辆内侧的外周表面接合并且防止脱落,从而操作单元3的前端部被内面板D1悬置和保持。因此,不需要像以往那样用一只手将车门闩锁装置1保持在门内,并且能够在从车门闩锁装置1释放手的状态下容易地进行螺栓5的紧固作业,从而可以大大提高将车门闩锁装置1组装到门中的组装作业性和组装效率。
由于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设置在连接器连接部23的上下表面,所以即使在通过螺栓5将盖板6固定在内面板D1上时,整个车门闩锁装置1被稍微拉向内面板D1侧,也不会使得两个弹性接合件231,232落入开口部24内并且连接器连结部23从开口部24脱离。另一方面,例如在将两个弹性接合件231,232设置在连接器连接部23的前后表面的情况下,在将整个车门闩锁装置1向后方拉出时,前侧的弹性接合件可能会落入开口部24并且连接器连结部23从开口部24脱离。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接合部分和被接合部分的修改示例。与上述实施例相反,面向后部的向下的钩形接合件26设置在向上的凸起121的上端部分上,向上的凸起121形成在壳体12中的比盖板6略微向前的上表面上,并且在加强件D3侧设置有与被接合件26接合的接合孔27。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加强件D3的一部分可以向前凸出以便与内面板D1分离,并且接合孔27可以设置在凸出部分28中。而且,在该修改示例中,通过使被接合件26与接合孔27接合,能够在将手从车门闩锁装置解放出来的状态下,将车门闩锁装置1悬置并临时保持在门内。
虽然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以下的各种变更和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尽管在操作单元3中的合成树脂制外壳12上形成有向上的突起121,在向上的突起121中设置有被接合孔21或被接合件26,但是,例如,主体4的形状或者构成接合单元2的盖板6的形状可以适当地改变以使它们的车辆外侧的一部分向上突出,并且可以在其中的任何一个中设置被接合孔21或被接合件26。
另外,设置在壳体12内的被接合部也可以是向前方凹陷的凹部,而不是被接合孔21,并且在加强件D3侧设置例如与凹部接合的突片的接合部。另外,在图8的变形例中,加强件D3侧的接合孔27也可以是向后方凹陷的凹部,并且在壳体12侧设置例如与凹部接合的突片的被接合部。总之,只要能够将接合单元2和操作单元3悬置并暂时保持在车门中,则接合部和被接合部不限于实施方式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被接合部的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设置在盖11中的连接器连接部23中,并且这些与内面板D1的开口部分24的车辆内侧的外周表面接合。但是,在未设置向车室内方向突出的连接器连接部23的情况下,在构成壳体12的一部分的盖11的车辆内侧的侧面处设置作为被接合部的接合孔或面向车辆内侧方向的向下钩状接合件,并且它们可以与设置在内面板D1的车辆内侧的内表面中的向上的钩形接合件或作为接合部的接合孔接合。
被接合孔21或被接合件26仅设置在壳体12的向上突出部121中,并且作为被接合部的设置在连接器连接部23中的上弹性接合件231和下弹性接合件232可被省略。相反,当与内面板D1中设置的接合件接合并且能够悬挂车门闩锁装置1的被接合部被设置在壳体12中的内面板D1的车辆内侧的面对部分中时,设置在壳体12的向上凸起121中的被接合孔21或被接合件26可以被省略。
当内面板D1不具有加强件D3时,设置有接合件22或接合孔27的金属件可固定到内面板D1的前表面。
在上述实施例中,虽然已经描述了附接在车辆后门上的车门闩锁装置,但不言而喻,本发明也可以应用于安装在前门上的车门装置。
附图标记列表
1 车门闩锁装置
2 接合单元
3 操作单元
4 主体
5 螺栓
6 盖板
7 闩锁轴
8 闩锁
9 杆轴
10 杆
11 盖
12 壳体
13 第一鲍登缆绳
14 第二鲍登缆绳
15 第三鲍登缆绳
15a 内部线缆
15b 外壳
16 外部杆
18 插入孔
19 锥形孔部
20 阴螺纹孔
21 被接合孔(被接合部)
22 接合件(接合部)
23 连接器连接部
24 开口部
25 弹性密封材料
26 被接合件(被接合部)
27 接合孔(接合部分)
28 凸出部分
41 缆绳保持部
51 基部轴部
52 头部
81 撞针入口槽
121 向上凸起
161 延伸部
162 向前弯曲部
231 上弹性接合件(被接合部分)
232 下弹性接合件(被接合部分)
D 车门
D1 内面板
D2 外面板
D3 加强件
L 锁定/解锁杆
M 马达
S 撞针

Claims (4)

1.一种车门闩锁装置,包括:
具有主体的接合单元,所述接合单元包括能够与车身侧的撞针接合的接合机构,并且所述接合单元旨在被固定到车门内的内面板上;
操作单元,所述操作单元以大致直角角度联接到所述主体,从而与所述内面板的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相面对,并且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包括能够切换解锁状态和锁定状态的元件,所述解锁状态能够释放所述接合机构和撞针之间的接合状态,并且所述锁定状态不能释放所述接合机构和撞针之间的接合状态;和
能够将所述接合单元和所述操作单元悬挂在车门内的被接合部;
其中,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所述被接合部设置在与固定有所述主体的所述内面板相面对的面对部和在所述壳体中的与所述内面板的所述车辆内侧的内表面相面对的面对部中的至少一者处,使得所述接合单元和所述操作单元能够在所述接合单元未固定到所述内面板的状态下通过使所述被接合部与所述内面板接合而悬置在所述车门内;
其中设置在所述壳体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形成在连接器连接部的外周面上的弹性接合件,所述连接器连接部设置在所述壳体的车辆内侧的侧表面中以电气地导通到电气元件,并且所述弹性接合件通过将连接器连接部与弹性接合件一起装配到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中的开口部中而与所述开口部的车辆内侧的周面接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中的向上成钩形的接合件接合的被接合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设置在所述接合单元或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被接合部是能够与设置在所述内面板中的接合孔接合的向下成钩形的被接合件。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车门闩锁装置,其中,所述被接合孔或所述被接合件设置在向上凸起中,所述向上凸起被形成为在靠近所述操作单元中的所述壳体的车辆外侧的上表面上向上凸起。
CN201680038446.0A 2016-01-28 2016-01-28 车门闩锁装置 Active CN1077096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6/052552 WO2017130362A1 (ja) 2016-01-28 2016-01-28 車両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683A CN107709683A (zh) 2018-02-16
CN107709683B true CN107709683B (zh) 2019-05-10

Family

ID=593976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8446.0A Active CN107709683B (zh) 2016-01-28 2016-01-28 车门闩锁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180187457A1 (zh)
EP (1) EP3299557B1 (zh)
JP (1) JP6678910B2 (zh)
CN (1) CN107709683B (zh)
WO (1) WO201713036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200165844A1 (en) * 2018-11-28 2020-05-28 Magna Closures Inc. Latch assembly with latch housing motor seat with resilient motor retention feature
TWI671457B (zh) * 2018-11-30 2019-09-11 簡文豐 閂鎖裝置及其適用之滑門結構
JP7070861B2 (ja) * 2019-09-13 2022-05-18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の操作中継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951A (ja) * 1994-06-29 1996-01-16 Natl House Ind Co Ltd シャッタケースの取付構造
JP2002211245A (ja) * 2001-01-18 2002-07-31 Oi Seisakusho Co Ltd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JP4067771B2 (ja) * 2001-01-19 2008-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JP4136880B2 (ja) * 2003-10-02 2008-08-20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01730918U (zh) * 2009-06-04 2011-02-02 株式会社利富高 保持器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778282A (en) * 1985-09-11 1988-10-18 First Brands Corporation Trident interlocking closure profile configuration
JPS62221916A (ja) * 1986-03-20 1987-09-30 Toyota Motor Corp 自動車の着脱式ル−フのロツク装置
US5183302A (en) * 1991-08-06 1993-02-0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Door handle housing attachment for vehicle door
US5295602A (en) * 1993-03-17 1994-03-22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Housing with snap latch closure
DE19644155B4 (de) * 1995-05-18 2006-03-30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 mit Türaußenblech, Türinnenblech und Bauteilträger für das Türschloß
GB2302125A (en) * 1995-06-10 1997-01-08 Rockwell Body & Chassis Syst Mounting bolts
US5758454A (en) * 1996-07-03 1998-06-02 Adac Plastics, Inc. Door handle assembly
JP3221554B2 (ja) * 1996-09-04 2001-10-22 ダイハツ工業株式会社 自動車のパワーウィンドスイッチカバー取り付け構造
DE19702205B4 (de) * 1997-01-23 2004-12-23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schloß, insbesondere für Kraftfahrzeuge mit Zentralverriegelungs- und Diebstahlsicherungseinrichtung
FR2773580B1 (fr) * 1998-01-15 2000-02-18 Valeo Systemes De Fermetures Procede de montage d'un boitier de serrure de portie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serrure destinee a etre montee par ce procede et fourche utilisee pour ce montage
FR2779099B1 (fr) * 1998-05-27 2000-08-11 Meritor Light Vehicle Sys Ltd Module de port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US6052948A (en) * 1998-12-28 2000-04-25 Adac Plastics, Inc. Snap-on door handle assembly
FR2797291B1 (fr) * 1999-08-06 2002-04-05 Aries Ind Mecanismes Et Decoup Boitier de serrure electrique pour un element de fermeture d'un coffre de vehicule automobile
JP2001088552A (ja) * 1999-09-20 2001-04-03 Denso Corp パワーウインドウ制御装置
JP3758966B2 (ja) * 2000-10-26 2006-03-22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ロック装置
JP4058485B2 (ja) * 2002-06-07 2008-03-12 ミサワホーム株式会社 外壁パネル、その外壁パネルを備えたユニット式建物および外壁パネルへのシャッターケース取り付け方法
DE10233802A1 (de) * 2002-07-25 2004-02-05 Brose Schließsysteme GmbH & Co.KG Kraftfahrzeugschloß-Anordnung
JP2004244993A (ja) * 2003-02-17 2004-09-02 Aisin Seiki Co Ltd ドアロック装置
DE10336049A1 (de) * 2003-08-01 2005-02-17 Kiekert Ag Kraftfahrzeugtürverschluss
GB2424036B (en) * 2004-03-30 2007-02-21 Mitsui Mining & Smelting Co Door lock system
US7303216B2 (en) * 2005-02-22 2007-12-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Latch assembly
ITTO20050874A1 (it) * 2005-12-15 2007-06-16 Itw Automotive Italia S R L Dispositivo di montaggio di sistemi di ritenuta per elementi di finizione, in particolare per la carrozzeria di veicoli
JP4765123B2 (ja) * 2009-02-19 2011-09-07 三井金属アクト株式会社 自動車用ドアラッチ装置
JP5580576B2 (ja) * 2009-11-19 2014-08-27 アイシン精機株式会社 車両用リッドロック装置
FR2988680A1 (fr) * 2012-03-28 2013-10-04 Peugeot Citroen Automobiles Sa Procede et systeme pour l'assemblage d'une tole et d'une serrure, a l'aide d'index amovible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13951A (ja) * 1994-06-29 1996-01-16 Natl House Ind Co Ltd シャッタケースの取付構造
JP2002211245A (ja) * 2001-01-18 2002-07-31 Oi Seisakusho Co Ltd 自動車用ドア構造
JP4067771B2 (ja) * 2001-01-19 2008-03-26 株式会社リコー 画像記録装置
JP4136880B2 (ja) * 2003-10-02 2008-08-20 三井金属鉱業株式会社 ドアロック装置
CN201730918U (zh) * 2009-06-04 2011-02-02 株式会社利富高 保持器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709683A (zh) 2018-02-16
EP3299557A4 (en) 2019-02-20
US20180187457A1 (en) 2018-07-05
EP3299557B1 (en) 2021-04-21
WO2017130362A1 (ja) 2017-08-03
JP6678910B2 (ja) 2020-04-15
EP3299557A1 (en) 2018-03-28
JPWO2017130362A1 (ja) 2018-11-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709683B (zh) 车门闩锁装置
CN101006239B (zh) 动力释放双重锁定式锁具
US8382168B2 (en) Magnetic latch mechanism
CN107109870B (zh) 门闩系统
US20210129646A1 (en) Touch release handle
US9350118B2 (en) Charging port locking device
CN109763726A (zh) 动力闭合闩锁组件
CN107109872B (zh) 锁定装置
CN103132784A (zh) 具有正交构造的齐平的门扳手组件
CN108999500A (zh) 具闩锁机构和带重置装置的外侧释放机构的闭合闩锁组件
CN102159413B (zh) 门装置和用于门装置的组装方法
JP4496382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ケーブル式作動装置
EP1966528A1 (en) Quick connector
CN101082255A (zh) 车辆用门锁装置
JP2008088748A (ja) 自動車のドアロック装置
JP2011085006A (ja) 車両用折り畳み幌のロック装置
CN210598530U (zh) 一种二级解锁的汽车前发动机舱盖锁
JP5122926B2 (ja) リッド開閉機構
CN208585123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锁定机构
US7306268B2 (en) Manual releasing mechanism for power locking apparatus
CN206667984U (zh) 一种开闭件锁止结构、汽车开闭件及汽车
JP5252637B2 (ja) 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5108441B2 (ja) リッド開閉機構
JP2006232190A (ja) 車両用コンソールボックス
JP2006062605A (ja) フロアコンソー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