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83125B -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83125B
CN107683125B CN201680036362.3A CN201680036362A CN107683125B CN 107683125 B CN107683125 B CN 107683125B CN 201680036362 A CN201680036362 A CN 201680036362A CN 107683125 B CN107683125 B CN 1076831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inuous body
region
moving
moving surface
fol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3636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83125A (zh
Inventor
藤田英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uik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uik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uiko Corp filed Critical Zuik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831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1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831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831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02Folding limp material without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06Folding webs
    • B65H45/08Folding webs longitudinall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707Mechanical treatment, e.g. notching, twisting, compressing, shaping
    • A61F13/15747Folding; Pleating; Coiling; Stacking; Packag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15577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 A61F13/15804Plant, e.g. involving several ste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0/00Advancing webs
    • B65H20/10Advancing webs by a feed band against which web is held by fluid pressure, e.g. suction or air blas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7/00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 B65H37/06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devices for performing specified auxiliary operations for fo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45/00Folding thin material
    • B65H45/12Folding articles or webs with application of pressure to define or form crease lines
    • B65H45/22Longitudinal folders, i.e. for folding moving sheet material parallel to the direction of mov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301/00Handling processes for sheets or webs
    • B65H2301/40Type of handling process
    • B65H2301/45Folding, unfo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10Rollers
    • B65H2404/15Roller assembly, particular roller arrangement
    • B65H2404/153Arrangements of rollers facing a transport surface
    • B65H2404/1532Arrangements of rollers facing a transport surface the transport surface being a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404/00Parts for transporting or guiding the handled material
    • B65H2404/20Belts
    • B65H2404/25Driving or guiding arrangements
    • B65H2404/256Arrangement of endless bel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701/00Handled material; Storage means
    • B65H2701/10Handled articles or webs
    • B65H2701/19Specific article or web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2801/00Application field
    • B65H2801/57Diaper manufactur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tany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Folding Of Thin Sheet-Like Materials, Special Discharging Devices, And Oth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容易且稳定地进行连续体折叠工作的连续体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本发明连续体折叠装置,它包括:传送部位、第1折叠基准部位(30)与第1引导部件,其中,所述传送部位具有在吸附保持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移动的移动面,向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传送连续体(2);在所述第1折叠基准部位上,沿着包含移动面在内的第1虚拟面在第1循环通道中移动的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以相同的速度使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的第1基准区间(31x)向与移动面相同的方向移动;所述第1引导部件沿着第1基准区间(31x)进行配置,与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接触;为了使在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随着向传送方向的下游方向传送连续体(2)而减小,以虚拟线(2x)为基准将连续体(2)折叠后,使第2区域(2b)向第1区域(2a)移动。

Description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特别是指一种在传送带状连续体的同时而进行折叠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它用于制造一次性吸收性物品,例如:尿垫等。
如图7所示,它是现有用于制造内裤型一次性尿垫的连续体折叠装置100的立体图。连续体具有设置间隔相互平行延伸的第1及第2部分61、62、以及配置为跨过第1及第2部分61、62之间,与第1及第2部分结合的吸收体。连续体为带状,利用在连续体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连续体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虚拟线CL1,划分为第1部分61侧的第1区域T1与第2部分62侧的第2区域T2。吸收体沿着虚拟线CL1,按照一定的间隔进行配置。
如图7所示,连续体一直传送至基准辊200,并使其在第1区域T1与第2区域T2处在同一平面内。从基准辊200向传送方向的下游侧配置有大直径辊310、传送带320、折叠基点杆330与引导部件341~345。
所述的连续体的第1区域T1通过大直径辊310与传送带320之间,在吸附保持在传送带320上的同时,向连续体的长度方向传送。
折叠基点杆330具有直线状的部分,该部分配置为从大直径辊310向传送方向下游侧与连续体的虚拟线CL1邻接。
引导部件341~345与在连续体的第2区域T2中与吸附保持在连续体第1区域T1的传送带320的部分相对的部分接触。连续体以折叠基点杆330的直线状部分邻接的连续体的虚拟线CL1为基准进行折叠,连续体的第2区域T2沿着引导部件341~345倾斜,重叠在第1区域T1之上。
如图6所示,在连续体6的第1区域上重叠第2区域的部分上,本来应该相互重叠的第1区域内的基准点P1与第2区域内的基准点P2,有时会出现相对位置错位的相位错位。为了调整这种相位错位,如图7所示,具备在基准辊200与折叠基点杆330之间按压连续体的可变辊400与改变可变辊400的位置变更部位420。在位置变更部位420上,可变辊400会改变按压连续体的程度,改变传送连续体一侧的侧缘10A的轨迹长度与传送另一侧侧缘20A的轨迹长度中至少一个(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1-30805号公报
在上述的连续体的折叠装置中,由于传送中的连续体与固定的折叠基点杆330的直线状部分是一种滑动接触的状态。因此,在传送过程中的连续体与折叠基点杆330的直线状部分摩擦,其产生的摩擦阻力,会使连续体的传送状态产生紊乱,即在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重叠的部分上,容易出现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相位错位。要解决这个技术问题,就需要减小折叠基点杆330对连续体的摩擦阻力,或者利用可变辊400来调整连续体传送状态,否则将难以稳定地进行连续体折叠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要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连续体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它可以容易且稳定地进行连续体折叠工作。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课题而提供一种具有下述构成的连续体折叠装置。
一种连续体折叠装置,它是一种以在带状连续体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所述连续体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连续体划分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并以划分所述两区域的虚拟线为基准,将所述的连续体进行折叠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连续体折叠装置,它包括:
(a)、传送部位具有移动面,该移动面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在吸附保持所述连续体的同时并在所述第1区域移动,所述传送部位将传送所述连续体在第1区域中移动,且将连续体吸附保持在所述移动面上,连续体的长度方向与移动面移动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b)、第1折叠基准部位设有沿着移动的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移动面上吸附保持连续体的第1区域时,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连续体的虚拟线相邻接,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第1基准区间中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以与移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移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c)、第1引导部件沿着第1基准区间进行配置,与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中、同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虚拟线垂直的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减小至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在上述构成中,所述连续体在传送部位的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第1区域的同时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利用第1引导部件逐渐减小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由于在第1基准区间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与连续体的虚拟线邻接,因此可以实现以连续体的虚拟线为基准进行连续体的折叠。由于第1无终端传送带沿着移动面移动,因此可以将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形成为锐角。由此,连续体在通过第1折叠基准部位及第1引导部件后,会很容易地在连续体的第1区域上折叠且重叠于第2区域。
通过上述的结构设置,连续体在传送中即使在第1基准区间中的第1无终端传送带与连续体接触时,第1无终端传送带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传送的阻力。连续体传送的阻力是造成连续体折叠工作紊乱的原因,由于不会产生该阻力,因此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的折叠工作。
连续体折叠装置,它还包括:
(d)、第2折叠基准部位设有沿着与所述移动面垂直、且与所述移动面移动的第2无终端传送带;位于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上包含第2基准区间;所述第2基准区间在所述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时,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虚拟线相邻接,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第2基准区间中,以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e)、第2引导部件沿着所述第2基准区间进行配置,与在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中、同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所述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其在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垂直的所述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减小至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此时,可以延长连续体的折叠过程区间,从而可以更加稳定地进行折叠连续体的工作过程。
更加优选连续体折叠装置,它还包括具备:
(f)、对向错位检测部位,是对于所述连续体中通过所述第1引导部件的部分,检测所述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
(g)、控制部位,是当对向错位检测部位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对向错位时,将相对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速度,调整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
此时,在连续体的第2区域与第1区域重叠的部分上,如果出现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现象时,就可以消除该对向错位。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续体的折叠方法。
一种连续体折叠方法,它是一种按照在带状连续体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所述连续体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连续体划分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虚拟线将连续体折叠的方法。该方法步骤包括:
(a)、传送工序:在移动的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传送所述连续体,使在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中,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与移动面接触,并吸附保持在移动面上的吸附保持部分的长度方向与移动面移动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b)、第1折叠基准工序: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沿着移动面移动,在移动面上吸附保持连续体的第1区域时,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虚拟线相邻接,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第1基准区间中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以与移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c)、第1引导工序:沿着所述第1基准区间进行配置的第1引导部件与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中、同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虚拟线垂直的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减小至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在上述方法中,所述的连续体在通过传送工序在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第1区域的同时进行传送的过程中,通过第1引导工序减小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由于在第1基准区间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与连续体的虚拟线相邻接,因此可以以连续体的虚拟线为基准进行连续体的折叠。第1无终端传送带沿着移动面移动,因此可以将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形成为锐角。因此,在第1折叠基准工序及第1引导工序结束后,会很容易地在连续体的第1区域上重叠第2区域。
采用上述方法,即使在第1基准区间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与连续体接触,第1无终端传送带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传送的阻力。连续体传送的阻力是造成连续体折叠工作紊乱的原因,由于不会产生该阻力,因此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的折叠工作。
优选连续体的折叠方法,该方法步骤还包括:
(d)、第2折叠基准工序:第2无终端传送带沿着与移动面垂直并与移动面移动,位于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上包含第2基准区间;第2基准区间在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连续体的第1区域时,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连续体的虚拟线邻接,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第2基准区间中,以与移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移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e)、第2引导工序:沿着第2基准区间进行配置的第2引导部件与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中、同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连续体的虚拟线垂直的所述剖面上,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逐渐减小至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此时,可以延长折叠连续体的区间,更加稳定地进行折叠连续体的工作。
更加优选连续体折叠方法,该方法步骤还包括:
(f)、对向错位检测工序:对于所述连续体中完成的第1引导工序的部分,检测所述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
(g)、控制工序:在对向错位检测工序中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对向错位时,将相对于移动面的移动速度,调整第1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
此时,在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与第1区域重叠的部分上,出现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时,可以消除对向错位。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的折叠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连续体折叠装置主要部位的俯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连续体折叠装置主要部位的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1连续体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显示滑轮支承构造的主要部位剖面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1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6是现有技术中显示相位错位的示意图。
图7是现有技术连续体折叠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下面参照图1~图5,对本发明连续体折叠装置进行说明。
图1是连续体折叠装置10(以下简称为“折叠装置10”)的结构主要部位俯视示意图。图2是折叠装置10结构主要部位立体示意图。在图1、图2中,为了便于理解,仅图示了其中的一部分,另外的部分未进行图示。
如图1及图2所示,折叠装置10具备传送部位41、第1折叠基准部位30、第2折叠基准部位20、第1引导部件51c~51f与第2引导部件51a、51b。折叠装置10在传送带状连续体2的同时,对带状连续体2进行折叠。
如图1中的点划线所示,连续体2被在连续体2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虚拟线2x划分为沿着一方侧缘2p的第1区域2a与沿着另一方侧缘2q的第2区域2b,连续体2如箭头11所示,向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传送,在通过折叠装置10的过程中,以虚拟线2x为基准,进行对折,连续体2的第1区域2b重叠在第1区域2a上。虽然图示有在连续体2进行对折后,在一方侧缘2p上重叠另一方侧缘2q的情况,但是也可以在一方侧缘2p与另一方侧缘2q分离的状态下进行对折。
图3是制造内裤型一次性尿垫时连续体2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在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上按照一定的间距配置吸收体4,在邻接的吸收体4之间形成孔8;所述孔8为形成内裤型一次性尿垫的裤脚周围的开口部位。连续体2通过向箭头11所示的方向传送,通过折叠装置10,如图3(b)所示进行对折。对折后的连续体2在图3(b)中点划线所示的切断部位2k的附近部分上,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相互结合后,在切断位置2k处被切断。
如图2所示,传送部位41包括传送带40、42与后面叙述的传送电机40m、42m(参照图5)。传送带40、42在循环的传送带部件中使上侧移动的上侧部分的上表面,即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
在传送带40、42的传送带部件上设有通孔(未图示)。在被传送带40、42的传送带部件包围的空间中,配置有吸引箱(未图示),该吸引箱具有在传送带40、42的传送带部件中与上侧部分相对的开口,且同时与真空源连接。据此,从传送带40、42的传送带部件上侧部分的通孔中吸入空气,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
为了使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中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的部分中的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与移动面40a、42a移动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在吸附保持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的同时,向箭头40x、42x所示的方向移动,传送连续体2。
而且,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的范围,可以是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宽度方向上的全部,也可以是一部分。例如,在图1所示的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中,除了在一方的侧缘2p附近或者虚拟线2x的附近以外,还可以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
如图1、图2所示,第1折叠基准部位30设置在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上,第2折叠基准部位20设置在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上。
如图1所示,第1折叠基准部位30设有第1无终端传送带31、第1至第6的滑轮32~37、辅助滑轮38a~38c与第1折叠驱动电机30m(参照图2)。
第1无终端传送带31通过利用第1折叠驱动电机30m驱动第4滑轮35转动,从而沿着包含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带42的移动面42a在内的第1虚拟面,在第1循环通道中移动。第1循环通道的区域由第1至第6的滑轮32~37进行了界定。第1循环通道包括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在第1及第2滑轮32、33之间移动的直线状的第1基准区间31x。在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中,在第1基准区间31x中移动的部分在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带42的移动面42a上吸引保持有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传送时,在移动面42a的相反侧上,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以与移动面42a相同的移动速度向与移动面42a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设置在第1及第2滑轮32、33之间的辅助滑轮38a~38c会防止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出现蛇形。
图4是显示第1滑轮32的支承构造的主要部位剖面图。如图4所示,第1滑轮32在垂直固定在支承板70上的支承轴72的下端上,经由轴承74被转动自如地支承。支承板70固定在侧壁12上,以便沿着图2所示的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带42的移动面42a,与移动面42a平行或者近似平行地进行延伸。其他滑轮33~37、38a~38c也同样被转动自如地支承。
为了在第1滑轮32的侧面32s与被吸附保持在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带42的移动面42a的同时进行传送的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之间形成间隙,例如,可以将第1滑轮32的宽度形成为小于第1无终端传送带31的直径。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优选剖面为圆形,也可以使用椭圆形、矩形等其他剖面形状的传送带。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也可以采用同步皮带。通过将同步皮带用于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可以防止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与各滑轮32~37、38a~38c出现错位,进行更高精度的折叠。
如图2所示,第2折叠基准部位20,设有第2无终端传送带21、第1至第4的滑轮22~25与第2折叠驱动电机20m(参照图1)。
第2无终端传送带21通过利用第2折叠驱动电机20m驱动第3滑轮24转动,沿着与包含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传送带40的移动面42a在内的面垂直、且沿着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2虚拟面在第2循环通道中移动。第2循环通道的区域由第1至第4的滑轮22~25进行了界定。第2循环通道包括第2无终端传送带21在第1及第2滑轮22、23之间移动的直线状的第2基准区间21x。第2基准区间21x从第1基准区间31x向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延伸。在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中,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移动的部分在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上吸引保持有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传送时,在移动面40a的相反侧上,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以与移动面40a相同的移动速度向与移动面40a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优选剖面为圆形,也可以使用椭圆形、矩形等其他剖面形状的传送带。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也可以采用同步皮带。通过将同步皮带用于第2无终端传送带21,可以防止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与各滑轮22~25的错位,进行更高精度的折叠。
如图1所示,第1滑轮22设置在大直径辊28的端部。大直径辊28的外周面与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相对,轴方向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的移动方向垂直相交。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穿过大直径辊28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之间。
如图2所示,连续体2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平行进入大直径辊28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之间;也可以使连续体2沿着大直径辊28,从相对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倾斜的方向使连续体2进入大直径辊28与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之间。
如图2所示,在折叠装置10的侧壁12上设置有支承部件50a~50g。在支承部件50a~50f上,如点划线所示,设置有引导部件51a~51f。引导部件51a~51f的构成与图7所示的引导部件341~345相同。引导部件51a~51f的前端设置在支承部件50a~50f上,以便与传送的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接触。引导部件51a~51f既可以是表面一直保持静止,也可以是表面移动。例如,引导部件51a~51f也可以具有转动自如的圆筒状外周面。引导部件51a~51f与连续体2第2区域2b的一对主表面中的一个主表面接触,该主表面与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的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的一个主面相接,其设置在支承部件50a~50f上,以便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从角间隙至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而且,也可以增加引导部件,所述引导部件与连续体2第2区域2b的一对主表面中的另一个主表面接触,该主表面与不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的第1区域2a的另一个主表面相接。
例如,从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观察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时,各个棒状的引导部件51a~51f的前端大概面向连续体2的虚拟线2x,为了使其与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构成的夹角逐渐减小至传送方向下游侧的引导部件,以连续体2的虚拟线2x为中心,将引导部件51a~51f设置为放射状。引导部件51a~51f除了棒状以外,例如可以为片状或者块状。
在图2中,安装在传送方向上游侧的支承部件50a、50b的引导部件51a、51b是第2引导部件,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中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上的吸附保持部分与和该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的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设定为钝角,且将该钝角逐渐减小至传送方向下游侧。
在图2中,安装在传送方向下游侧的支承部件50c~50f的引导部件51c~51f是第1引导部件,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中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2的移动面42a上的吸附保持部分与和该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的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设定为锐角,且将该锐角逐渐减小至传送方向下游侧。
如图1所示,在传送方向最下游侧的支承部件50g上设有第1对辊52、53与第2对辊54、55。如图2所示,连续体2在第1区域2a通过第1对辊52、53之间、第2区域2b通过第2对辊54、55之间后,在第1区域2a上重叠第2区域2b的状态下通过第3对辊56、57之间。
图5是折叠装置10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在控制部位80上分别连接有驱动传送带40、42的传送电机40m、42m、及驱动第1无终端传送带31的第1折叠驱动电机30m、及驱动第2无终端传送带21的第2折叠驱动电机20m、以及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
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将会检测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相对位置错位,即对向错位。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例如包括预先形成于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各个规定位置上检测标记的传感器,可根据传感器检测各个标记的时间,检测出对向错位。利用连续体2制造内裤型一次性尿垫时,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包括图3(b)所示的拍摄胯裆部分3与孔8的摄像头,可以根据摄像头拍摄的图像,通过提取胯裆部分3的折线方向、孔8的形状、面积等特征,检测出对向错位。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的传感器与摄像头设置在第1及第2对辊52、53、54、55附近、或者第1及第2对辊52、53、54、55的传送方向下游侧。
控制部位80在传送停止状态的折叠装置10上安装有连续体2之后,在将传送速度提高至正常运转速度的过程中,为了使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的移动速度、第1基准区域31x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41的移动速度、第2基准区域21x中第2无终端传送带21的移动速度相同,在使各电机20m、30m、40m、42m的转数保持同步的同时进行调整。
达到正常运转速度后,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对向错位时,控制部位80为了消除对向错位,将改变第1及第2折叠驱动电机30m、20m的转数,相对于移动面40a、42a的移动速度,改变第1无终端传送带31的速度与第2无终端传送带21的速度。
具体来说,折线侧(虚拟线2x侧)相对于侧缘2p、2q,在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超出规定值时,仅按照预先设定的部分提高第1及第2折叠驱动电机30m、20m的转数,提高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传送速度。折线侧(虚拟线2x侧)相对于侧缘2p、2q,在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超出规定值时,仅按照预先设定的部分降低第1及第2折叠驱动电机30m、20m的转数,降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传送速度。
据此,在连续体2中第2区域2b与第1区域2a重叠的部分上,出现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时,可以消除对向错位。如果不改变传送带40、42的速度,使用连续体2生产产品的速度不会改变。
而且,也可以省略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也可以省略控制部位80,手动控制各个电机20m、30m、40m、42m的转数。
下面就对折叠装置10折叠连续体2的工作过程进行说明。
在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连续体2伴随着传送带40、42的移动面40a、42a的移动,向长度方向传送。
连续体2通过大直径辊28与传送方向上游侧的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之间后,将在移动面40a上吸附保持有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传送。此时,在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中,设置在支承部件50a、50b上的第2引导部件51a、51b会与同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0的移动面40a上的第1区域2a的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将连续体2的另一方侧缘2q侧抬起,会改变邻接部分的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的倾斜。由于在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中,使第2基准区域21x移动的部分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因此连续体2以虚拟线2x为基准进行折叠,在与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角将减小至传送方向下游侧。在与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随着面向传送方向下游侧,将从180°逐渐减小至约90°。
然后,连续体2被吸附保持在传送方向下游侧的传送带42的移动面40a上的同时,进行传送。此时,在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中,设置在支承部件50c~50f上的第1引导部件51c~51f会与同吸附保持在传送带42的移动面40a上的第1区域2a的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放倒后重叠在第1区域2a上,会改变邻接部分的第2区域2b的倾斜。由于在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中,将第1基准区域31x移动的部分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因此连续体2以连续体2的虚拟线2x为基准进一步进行折叠,在与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将逐渐减小至传送方向下游侧。在与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将从约90°减小至约0°。
接下来,连续体2在通过第1至第3的对辊52、53、54、55、56、57之间后,将会成为在第1区域2a上重叠第2区域2b的状态。
如上所述,构成折叠装置后,连续体2在传送部位的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有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传送的过程中,利用第1引导部件51c~51f及第2引导部件51a、51b减小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由于在第1基准区间31x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因此可以以连续体2的虚拟线2x为基准进行连续体2的折叠。
第1无终端传送带31沿着包含传送部位的移动面42a在内的第1虚拟面在第1循环通道中移动,因此可以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逐渐形成为锐角。因此,在通过第1折叠基准部位30及第1引导部件51c~51f后,会很容易地在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上重叠第2区域2b。
在第1基准区间31x上,即使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与连续体2接触,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2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此外,即使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与连续体2接触,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2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是造成连续体2折叠工作紊乱的原因,由于不会产生该阻力,因此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2的折叠工作。
通过具备第1折叠基准部位30及第1引导部件51c~51f、第2折叠基准部位20及第2引导部件51a、51b,可以延长连续体2的折叠区间,更加稳定地进行连续体2的折叠工作。
具备对向错位检测部位82与控制部位80后,在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与第1区域2a重叠的部分上,出现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时,可以消除对向错位。
下面对采用折叠装置的连续体折叠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采用折叠装置10的连续体折叠方法,它是一种按照在连续体2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连续体2的长度方向延伸,将连续体2划分为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的虚拟线2x进行折叠的方法步骤,它包括:(1)、传送工序;(2)、第1折叠基准工序;(3)、第1引导工序;(4)、第2折叠基准工序;(5)、第2引导工序;(6)、对向错位检测工序;(7)、控制工序。
(1)、传送工序: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吸附保持在移动的移动面40a、42a上,为了使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中吸附保持在移动面40a、42a上的吸附保持部分的长度方向与移动面40a、42a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传送连续体2。
(2)、第1折叠基准工序:第1无终端传送带31沿着包含移动面42a在内的第1虚拟面在第1循环通道中移动;第1循环通道包括第1基准区间31x,该第1基准区间31x在移动面42a上吸附保持有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时,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在移动面42a相反侧上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在第1基准区间31x中,以与移动面42a相同的移动速度向与移动面42a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3)、第1引导工序:沿着第1基准区间31x配置的第1引导部件51c~51f与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中同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角减小至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4)、第2折叠基准工序:第2无终端传送带21沿着与移动面40a垂直、且与移动面40a的移动方向平行的第2虚拟面在第2循环通道中移动;第2循环通道包括第2基准区间21x,该第2基准区间21x在从第1基准区间31x向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上游侧,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吸附保持在移动面40a上时,第2无终端传送带21在移动面40a相反侧上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邻接;第2无终端传送带21,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以与移动面40a相同的移动速度向与移动面40a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5)、第2引导工序:沿着第2基准区间21x配置的第2引导部件51a、51b与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相邻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连续体2的虚拟线2x垂直的剖面上,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角减小至连续体2的传送方向下游侧,可使连续体2的第2区域2b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6)、动向错位检测工序:将会对于连续体2中的第1引导工序结束后的部分,检测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相对位置的对向错位。
(7)、控制工序:在对向错位检测工序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对向错位时,使第1无终端传送带31在第1基准区间31x中移动的第1速度以及第2无终端传送带21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移动的第2速度与移动面40a、42a的移动速度不同。
而且,可以省略上述(6)及(7)步骤;也可以省略上述(4)~(7)步骤。
在上述方法步骤中,连续体2在通过传送工序在移动面40a、42a上吸附保持有第1区域2a的同时进行传送的过程中,通过第1引导工序减小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由于在第1基准区间31x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与连续体3的虚拟线2x邻接,因此可以以连续体2的虚拟线2x为基准进行连续体2的折叠。第1无终端传送带31沿着包含传送部位的移动面40a、42a在内的第1虚拟面在第1循环通道中移动,因此可以将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与第2区域2b构成的夹角形成为锐角。因此,在第1折叠基准工序及第1引导工序结束后,会很容易地在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上重叠第2区域2b。
采用上述方法步骤,即使在第1基准区间3x中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与连续体2接触,第1无终端传送带31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2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是造成连续体2折叠工作紊乱的原因,由于不会产生该阻力,因此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2的折叠工作。
具备上述(1)~(5)方法步骤时,可以延长折叠连续体2的区间,更加稳定地进行折叠连续体2的工作。即使在第2基准区间21x中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与连续体2接触,第2无终端传送带21也会以相同的速度向与连续体2相同的方向移动,因此不会产生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连续体2传送的阻力是造成连续体2折叠工作紊乱的原因,由于不会产生该阻力,因此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2的折叠工作。
具备上述(1)~(7)方法步骤时,在连续体2的第1区域2a上重叠第2区域2b的部分,出现原本应该笔直相对的连续体2的侧缘2p、2q侧与折线侧(虚拟线2x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时,可以消除对向错位。
如上所述,折叠装置10会很容易地稳定连续体2的折叠工作。
而且,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可以在施加各种变换后实施。
例如,本发明还可以适用于未配置吸附体的连续体或者未形成有孔的连续体。
附图标号说明
2 连续体
2a 第1区域
2b 第2区域
2x 虚拟线
10 连续体折叠装置
20 第2折叠基准部位
21 第2无终端传送带
21x 第2基准区间
30 第1折叠基准部位
31 第1无终端传送带
31x 第1基准区间
40、42 传送带(传送部位)
40A、42a 移动面
40m、42m 传送电机(传送部位)
41 传送部位
51a、51b 第2引导部件
51c~51f 第1引导部件
80 控制部位
82 对向错位检测部位

Claims (4)

1.一种连续体折叠装置,它是一种以在带状连续体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所述连续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连续体划分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虚拟线为基准,将所述连续体进行折叠的连续体折叠装置,它包括:传送部位、第1折叠基准部位、第1引导部件、第2折叠基准部位及第2引导部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传送部位:具有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在吸附保持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的同时进行移动的移动面;所述传送部位将传送所述连续体,使在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中,吸附保持在所述移动面上的吸附保持部分的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第1折叠基准部位:具有沿着移动面移动的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时,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邻接;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第1基准区间中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以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所述第1引导部件:沿着所述第1基准区间进行配置,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2区域中同所述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垂直的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构成的角减小至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邻接部分向所述第1区域移动;
所述第2折叠基准部位:设有沿着与所述移动面垂直、且与所述移动面移动的第2无终端传送带;位于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上包含第2基准区间;所述第2基准区间在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时,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邻接,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第2基准区间中,以与所述移动面移动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2引导部件:沿着所述第2基准区间进行配置,与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中、同所述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虚拟线垂直的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第1区域与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减小至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第1区域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续体折叠装置,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对向错位检测部位及控制部位,其中
所述对向错位检测部位:对于所述连续体中的通过第1引导部件的部分,检测所述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
所述控制部位:在所述对向错位检测部位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所述对向错位时,将相对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速度,改变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
3.一种连续体折叠方法,它是一种以在带状连续体的宽度方向中间位置上,向所述连续体的长度方向延伸,将所述连续体划分为第1区域与第2区域的虚拟线为基准将所述连续体进行折叠的连续体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包括:传送工序、第1折叠基准工序及第1引导工序、第2折叠基准工序及第2引导工序,其中,
所述传送工序:在移动的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传送所述连续体,使在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中,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与移动面接触,并吸附保持在所述移动面上的吸附保持部分的所述长度方向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方向保持一致;
所述第1折叠基准工序:第1无终端传送带沿着移动面移动,在所述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时,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邻接,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在第1基准区间中与连续体的一个主表面接触,并以与所述移动面的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1引导工序:沿着所述第1基准区间进行配置的第1引导部件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2区域中、同所述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垂直的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构成的角减小至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2区域的所述邻接部分向所述第1区域移动;
所述第2折叠基准工序:第2无终端传送带沿着与所述移动面垂直并与所述移动面移动,位于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上游侧上包含第2基准区间,所述第2基准区间在所述移动面上吸附保持有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时,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移动面的相反侧上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邻接,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在所述第2基准区间中,以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速度相同的速度向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方向相同的方向移动;
所述第2引导工序:沿着所述第2基准区间进行配置的第2引导部件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2区域中,同所述吸附保持部分邻接的所述邻接部分接触,为了使在与所述连续体的所述虚拟线垂直的所述剖面上,所述连续体的所述第1区域与所述第2区域构成的夹角减小至所述连续体的传送方向下游侧,使所述连续体的第2区域的邻接部分向所述第1区域移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连续体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步骤还包括:对向错位检测工序及控制工序,其中
所述对向错位检测工序:对于所述连续体中的通过所述第1引导工序的部分,检测所述连续体的侧缘侧与折线侧的相对位置错位的对向错位;
所述控制工序:在所述对向错位检测工序中检测出超出允许范围的所述对向错位时,将相对于所述移动面的所述移动速度,改变所述第1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与所述第2无终端传送带的速度。
CN201680036362.3A 2015-06-24 2016-05-24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Active CN10768312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6370 2015-06-24
JP2015126370 2015-06-24
PCT/JP2016/065345 WO2016208311A1 (ja) 2015-06-24 2016-05-24 連続体の折り装置及び折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83125A CN107683125A (zh) 2018-02-09
CN107683125B true CN107683125B (zh) 2020-11-06

Family

ID=57585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36362.3A Active CN107683125B (zh) 2015-06-24 2016-05-24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882713B2 (zh)
JP (1) JP6426286B2 (zh)
CN (1) CN107683125B (zh)
WO (1) WO201620831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26286B2 (ja) * 2015-06-24 2018-11-21 株式会社瑞光 連続体の折り装置及び折り方法
CN108778211A (zh) * 2016-04-20 2018-11-09 宝洁公司 用于折叠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520665B1 (fr) * 1982-02-04 1987-12-24 Martin Sa Machine de pliage de plaques
DE4439198A1 (de) * 1994-11-06 1996-05-09 Klett Alfred Vorrichtung zur Bearbeitung eines entlang eines Förderwegs mit vorgegebener Fördergeschwindigkeit geförderten Zuschnitts
US5807228A (en) * 1995-01-13 1998-09-15 F. L. Smithe Machine Company, Inc. Sheet f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JP2003327354A (ja) * 2002-05-10 2003-11-19 Zuiko Corp ウエブの継ぎ方法および継ぎ装置
JP4015081B2 (ja) * 2003-07-31 2007-11-28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連続的に供給されるウエブを二つに折り重ねる方法およ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7008363B2 (en) * 2003-10-31 2006-03-07 Nordson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folding a nonbonded nonwoven web
US7384386B2 (en) * 2005-12-01 2008-06-1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olding articles
JP5596939B2 (ja) * 2008-07-15 2014-09-2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および着用物品
US8257535B2 (en) * 2008-08-29 2012-09-04 Uni-Charm Corporatio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bsorbent article
JP2010227545A (ja) * 2009-03-02 2010-10-14 Uni Charm Corp 折り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JP5498083B2 (ja) 2009-07-31 2014-05-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折り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EP2536371B1 (en) * 2010-02-16 2014-12-03 SCA Hygiene Products AB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s,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s and disposable pant
JP5486370B2 (ja) * 2010-03-25 2014-05-07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連続ウエブの処理装置
JP5663270B2 (ja) * 2010-11-01 2015-02-04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方法
JP5841756B2 (ja) * 2011-06-30 2016-01-13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装置
US9918881B2 (en) * 2011-11-22 2018-03-20 Kimberly-Clark Worldwide, Inc. Method of folding pant-like disposable absorbent garments in a trough
US9526662B2 (en) * 2012-02-08 2016-12-27 The Procter & Gamble Company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folding absorbent articles
JP6426286B2 (ja) * 2015-06-24 2018-11-21 株式会社瑞光 連続体の折り装置及び折り方法
CN108778211A (zh) * 2016-04-20 2018-11-09 宝洁公司 用于折叠吸收制品的设备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882713B2 (en) 2021-01-05
CN107683125A (zh) 2018-02-09
JP6426286B2 (ja) 2018-11-21
WO2016208311A1 (ja) 2016-12-29
JPWO2016208311A1 (ja) 2018-03-29
US20180194588A1 (en) 2018-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57535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absorbent article
JP5663270B2 (ja) 吸収性物品に係る連続シートの複合体の折り畳み装置、及び折り畳み方法
US9314380B2 (en) Continuous web processing device
US9168183B2 (en) F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DE602007007404D1 (de) Bandfördervorrichtung, damit ausgestattete Bilderzeugungsvorrichtung und Einstellverfahren für ein Schräglagenkontrollgerät in einer Bandfördervorrichtung
US8894798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absorbent article
CN107683125B (zh) 一种连续体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CN104869960A (zh) 一次性尿布的折入方法以及折入装置
US9266677B2 (en) Transport conveyer and transport facility
JP2012075590A (ja) 吸収性物品の回転装置、及び、吸収性物品の回転方法
KR102238192B1 (ko) 텐션 조정 장치 및 텐션 조정 기구를 구비하는 반송 장치
EP2727567B1 (en) Method for discharging absorptive article
JP2882812B2 (ja) 合流機構を有するシート状ワークの搬送コンベア装置
JP7125781B2 (ja) 用紙搬送装置およびその位置設定方法
KR20130088401A (ko) 벨트 컨베이어용 사행 방지장치
JPH04144814A (ja) ベルトコンベヤのベルト案内装置
JP5479852B2 (ja) タイヤ搬送装置
WO2017002171A1 (ja) 連続シートの搬送制御方法、及び、切断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