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68231A -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68231A
CN107668231A CN201710987442.3A CN201710987442A CN107668231A CN 107668231 A CN107668231 A CN 107668231A CN 201710987442 A CN201710987442 A CN 201710987442A CN 107668231 A CN107668231 A CN 1076682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rying
frying pan
stir
hairbrush
cleaning brus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8744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谭明忠
夏晓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izhou Guizhou Guizhou Eco Tea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izhou Guizhou Guizhou Eco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izhou Guizhou Guizhou Eco Tea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izhou Guizhou Guizhou Eco Tea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8744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68231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682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6823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1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leaning tool
    • B08B1/12Brus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00Cleaning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 B08B1/20Cleaning of moving articles, e.g. of moving webs or of objects on a convey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9/00Cleaning hollow articles by 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to 
    • B08B9/08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 B08B9/087Cleaning containers, e.g. tanks by methods involving the use of tools, e.g. brushes, scrap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leaning In Gener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涉及茶叶加工方法领域,该绿茶的炒制方法,主要是利用倒入炒锅内的茶叶的自身重力来下压弹簧,以及茶叶炒制过程中的水分蒸发重量减轻上移,在炒锅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与第一触碰开关与第二触碰开关接触,第一触碰开关与第二触碰开关均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正转和反转,从而步进电机带动清理毛刷转动,从而让清理毛刷与翻炒毛刷接触或不接触,以实现挡料和卸料;并且卸料完成后,储存在清理毛刷内的水通过阀门流进炒锅内,以及时清理干净炒锅。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的炒茶设备不便于卸料和及时清洗炒锅的问题,主要用于提高茶企业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方法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背景技术
绿茶属于中国六大茶类之一, 是我国常见的健康保健茶饮,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每一种茶叶,其制作工艺都是不同的,绿茶是未经发酵制成的茶,保留了鲜叶的天然物质,含有茶多酚、儿茶素、叶绿素、咖啡碱、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绿茶是以适宜茶树新梢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典型工艺过程制成的茶叶。
杀青通常指茶叶加工过程中的炒制工序,它是利用微火在炒锅中使茶叶屡凋的手法,该工序对茶叶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现有的炒制绿茶的方法一般是使用炒锅和架设在炒锅上的转轴,转轴上连接有伸入炒锅内的翻炒毛刷,炒锅的下方设置有加热装置,利用由电机驱动的转轴带动翻炒毛刷对炒锅内的茶叶进行翻炒,以达到炒制均匀的效果。
绿茶的传统炒制方法存在以下问题:
1.炒锅位于加热装置和翻炒毛刷之间,翻炒毛刷一直位于炒锅的上方且与炒锅接触,炒锅不易拿出;并且炒制完成后,由于炒锅还处于温度比较高的状态,不方便整体倾倒炒锅,给茶叶的卸料造成一定的阻碍。
2.炒锅每次炒完茶叶后,锅底会残留污垢或杂质,如果不及时清洗这些污垢和杂质,会影响下一次茶叶炒制的品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以便于卸料和及时清洗炒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基础方案如下: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炒锅放置在与弹簧上端连接的支撑块上,加热装置放置于炒锅的下方,加热炒锅后,将定量的鲜茶叶倒入炒锅中,炒锅下压弹簧,并且从最高位置下移到最低位置;
在炒锅下移过程中,炒锅触碰到支架上设置的位于炒锅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第一触碰开关,与第一触碰开关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向炒锅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位于炒锅上方范围的位置;
启动与转轴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支撑杆和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再带动翻炒毛刷转动,伸入炒锅中的翻炒毛刷将炒制过程中的茶叶翻炒均匀;
翻炒毛刷从锅内向上转动至清理毛刷的位置时,清理毛刷将转动中的翻炒毛刷上的茶叶刷下,使粘在翻炒毛刷上的茶叶被刷入炒锅内,以实现挡料;
鲜茶的水分在翻炒过程中不断蒸发,茶叶的重量慢慢变轻,弹簧逐渐推动支撑块和炒锅向上移动,炒锅再次触碰到第一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启动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恢复原位,此时清理毛刷位于远离炒锅一侧的位置,清理毛刷不能与翻炒毛刷接触,一直转动的翻炒毛刷会不断地将炒锅内的茶叶扫出,从而完成自动卸料;
卸料完成后,炒锅上升到最高的位置,炒锅触碰到第二触碰开关,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同时控制器控制常闭阀门打开,处于清理毛刷储水腔内的水通过常闭阀门流进炒锅内,炒锅的重量变重,会向下移动;
炒锅离开第二触碰开关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反转到原位,转动的翻炒毛刷不断地清洗炒锅,待清洗完成后,下压炒锅,从支撑块上取出炒锅,将炒锅内的水倒掉。
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是:1、与茶叶传统的炒制方法相比,本发明利用支撑炒锅的弹簧,使茶叶炒制过程中因为水分蒸发逐渐变轻的过程中上下移动,再结合触碰开关、步进电机和控制器电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步进电机的转动带动清理毛刷转动,从而实现炒锅自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清理毛刷与翻转毛刷接触时挡料,清理毛刷不与翻转毛刷接触时卸料的功能。
2、本发明采用控制器控制清理毛刷上的常闭阀门打开和关闭的方案,使炒锅卸料完成的同时,清理毛刷上的常闭阀门可以自动放水清洗炒锅,从而及时将炒锅清洗干净。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时的角位移为180°。当步进电机正转时,清理毛刷位于炒锅上方范围的位置,当步进电机反转时的角度为180°时,清理毛刷处于远离炒锅的一侧,这样在卸料的时候,清理毛刷就不会挡住翻转毛刷扫出的茶叶。
进一步,所述翻炒毛刷的外端轮廓与炒锅的内轮廓相配合。采用翻炒毛刷的外端轮廓与炒锅的内轮廓相配合的方案,可让翻炒毛刷更好地将炒锅内的茶叶均匀翻炒和扫出,从而卸料更彻底。
进一步,在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设置的能与炒锅锅底接触的翻炒毛刷数量为三个。每个翻炒毛刷依次将炒锅内的部分茶叶扫出,三个翻炒毛刷可以将炒锅内的茶叶全部扫出,效率更高。
进一步,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清理毛刷向下倾斜。清理毛刷向下倾斜,使清理毛刷与翻转毛刷的接触面积更大,使茶叶在翻炒过程中不会被翻炒毛刷带出。
进一步,所述翻转毛刷垂直于所述固定轴。各翻炒毛刷转至炒锅内时,垂直于固定轴的翻炒毛刷均能与炒锅相接触。
进一步,所述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向炒锅的一侧转动的停止位置为清理毛刷处于炒锅的正上方。采用此结构可以更好地实现挡料。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基于绿茶的炒制方法所设计的炒茶设备的主视图(炒锅处于最低位置);
图2为图1所示本发明基于绿茶的炒制方法所设计的炒茶设备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炒锅1、支架2、转轴3、电机4、支撑杆5、固定轴6、翻炒毛刷7、固定块8、弹簧9、支撑块10、步进电机11、输出轴12、清理毛刷13、储水腔14、常闭阀门15、第一触碰开关16、第二触碰开关17。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使用了一种炒茶设备,包括炒锅1和位于炒锅1两侧的支架2,炒锅1的上方架设有与支架2转动连接的两根转轴3,两根转轴3同轴且位置相对,两根转轴3固接且由电机4驱动,每根转轴3沿径向均设有三根支撑杆5,两根转轴3上两两相对的支撑杆5之间连接有固定轴6,固定轴6周向均匀设有三个能与炒锅1锅底接触的翻炒毛刷7,翻炒毛刷7的外端轮廓与炒锅1的内轮廓相配合,且翻转毛刷垂直于固定轴6;支架2的一侧设有与支架2平行且高于炒锅1上沿的固定块8;
炒锅1的下方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上部固接有放置炒锅1的支撑块10;固定块8的上部放置有步进电机11,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固接有向下倾斜的清理毛刷13;清理毛刷13内设有储水腔14,清理毛刷13朝向炒锅1的一侧设有与储水腔14连通的常闭阀门15,所述清理毛刷13位于炒锅1上方的位置范围内时,清理毛刷13能与翻炒毛刷7接触;所述支架2上设有第一触碰开关16和第二触碰开关17,所述第一触碰开关16位于炒锅1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第二触碰开关17位于炒锅1最高位置的上方;第一触碰开关16、第二触碰开关17、步进电机11和常闭阀门15均与控制器电连接,当第一触碰开关16第一次被触发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炒锅1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13位于炒锅1上方范围的位置;再次触发第一触碰开关16,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180°,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恢复原位;当第二触碰开关17被触发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和打开常闭阀门15,然后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
本实施例中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包括以下内容:
将炒锅1放置在与弹簧9上端连接的支撑块10上,加热装置放置于炒锅1的下方,加热炒锅1后,将定量的鲜茶叶倒入炒锅1中,炒锅1下压弹簧9,并且从最高位置下移到最低位置;
在炒锅1下移过程中,炒锅1触碰到支架2上设置的位于炒锅1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第一触碰开关16,与第一触碰开关16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炒锅1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13位于炒锅1上方范围的位置;
启动与转轴3连接的电机4,电机4驱动转轴3转动,转轴3带动支撑杆5和固定轴6转动,固定轴6再带动翻炒毛刷7转动,伸入炒锅1中的翻炒毛刷7将炒制过程中的茶叶翻炒均匀;
翻炒毛刷7从锅内向上转动至清理毛刷13的位置时,清理毛刷13将转动中的翻炒毛刷7上的茶叶刷下,使粘在翻炒毛刷7上的茶叶被刷入炒锅1内,以实现挡料;
鲜茶的水分在翻炒过程中不断蒸发,茶叶的重量慢慢变轻,弹簧9逐渐推动支撑块10和炒锅1向上移动,炒锅1再次触碰到第一触碰开关16,第一触碰开关16启动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恢复原位,此时清理毛刷13位于远离炒锅1一侧的位置,清理毛刷13不能与翻炒毛刷7接触,一直转动的翻炒毛刷7会不断地将炒锅1内的茶叶扫出,从而完成自动卸料;
卸料完成后,炒锅1上升到最高的位置,炒锅1触碰到第二触碰开关17,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同时控制器控制常闭阀门15打开,处于清理毛刷13储水腔14内的水通过常闭阀门15流进炒锅1内,炒锅1的重量变重,会向下移动;
炒锅1离开第二触碰开关17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反转到原位,转动的翻炒毛刷7不断地清洗炒锅1,待清洗完成后,下压炒锅1,从支撑块10上取出炒锅1,将炒锅1内的水倒掉。
该绿茶的炒制方法的具体过程为:
如图1和图2所示,将炒锅1放置在支撑块10上,加热装置放置于炒锅1的下方,加热炒锅1后,将定量的鲜茶叶倒入炒锅1中,由于炒锅1的下方设有弹簧9,弹簧9的上部固接有放置炒锅1的支撑块10,炒锅1的重量加重,在重力的作用下,炒锅1从最高位置向下移动到最低位置,此时弹簧9被炒锅1下压而处于压缩的状态;由于第一触碰开关16位于炒锅1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第一触碰开关16和步进电机11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所以炒锅1向下移动的过程中第一次与第一触碰开关16接触,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炒锅1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13位于炒锅1上方范围的位置;
在加入茶叶后启动电机4,电机4驱动转轴3转动,此时翻炒毛刷7与处于最低位置的炒锅1的锅底不接触,但由于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相差不远,并且翻炒毛刷7足够长,所以翻炒毛刷7还是会伸入炒锅1内,在炒锅1受热的过程中,转轴3通过支撑杆5带动固定轴6绕转轴3的轴线转动,固定轴6上的翻炒毛刷7连续不断地进入炒锅1内翻炒茶叶,使茶叶均匀受热杀青,由于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炒锅1的一侧转动的停止位置为清理毛刷13处于炒锅1的正上方,所以清理毛刷13能与翻炒毛刷7接触,当翻炒毛刷7从锅内向上转动至清理毛刷13的位置时,清理毛刷13即可将转动中的翻炒毛刷7上的茶叶刷下,使粘在翻炒毛刷7上的茶叶被刷入炒锅1内,以实现挡料和使茶叶获得均匀翻炒。
在不断翻炒的过程中,鲜茶的水分不断蒸发,茶叶的重量慢慢变轻,弹簧9逐渐推动支撑块10和炒锅1向上移动,直到炒锅1再次触碰到第一触碰开关16,此时翻炒毛刷7与炒锅1锅底接触,代表茶叶杀青完成,第一触碰开关16启动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180°,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恢复原位,此时清理毛刷13位于远离炒锅1一侧的位置,清理毛刷13不在炒锅1上方的位置范围内时,清理毛刷13不能与翻炒毛刷7接触,没有了清理毛刷13的遮挡,一直转动的翻炒毛刷7会不断地将炒锅1内的茶叶扫出,从而完成自动卸料。
在卸料的过程中,炒锅1和茶叶的重量减轻,弹簧9会推动炒锅1继续向上移动,直到卸料完成,炒锅1会上升到最高的位置,炒锅1会第一次触碰到第二触碰开关,与第二触碰开关和阀门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正转,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炒锅1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13位于炒锅1上方范围的位置,同时控制器控制常闭阀门15打开,处于清理毛刷13储水腔14内的水通过常闭阀门15流进炒锅1内,炒锅1的重量变重,会向下移动,在炒锅1离开第二触碰开关17的同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11反转180°,步进电机11的输出轴12带动清理毛刷13向远离炒锅1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13恢复到原位,此时翻炒毛刷7仍然与锅底接触,转动的翻炒毛刷7会不断地清洗炒锅1,将炒锅1清洗干净后,下压炒锅1,从而从支撑块10上取出炒锅1,将炒锅1内的水倒掉,以便再次使用炒锅1对茶叶进行杀青。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Claims (7)

1.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内容:
将炒锅放置在与弹簧上端连接的支撑块上,加热装置放置于炒锅的下方,加热炒锅后,将定量的鲜茶叶倒入炒锅中,炒锅下压弹簧,并且从最高位置下移到最低位置;
在炒锅下移过程中,炒锅触碰到支架上设置的位于炒锅的最高位置和最低位置之间的第一触碰开关,与第一触碰开关电连接的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向炒锅的一侧转动,使清理毛刷位于炒锅上方范围的位置;
启动与转轴连接的电机,电机驱动转轴转动,转轴带动支撑杆和固定轴转动,固定轴再带动翻炒毛刷转动,伸入炒锅中的翻炒毛刷将炒制过程中的茶叶翻炒均匀;
翻炒毛刷转动至清理毛刷的位置时,清理毛刷将转动中的翻炒毛刷上的茶叶刷下,使粘在翻炒毛刷上的茶叶被刷入炒锅内,以实现挡料;
鲜茶的水分在翻炒过程中不断蒸发,茶叶的重量慢慢变轻,弹簧逐渐推动支撑块和炒锅向上移动,炒锅再次触碰到第一触碰开关,第一触碰开关启动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恢复原位,此时清理毛刷位于远离炒锅一侧的位置,清理毛刷不能与翻炒毛刷接触,一直转动的翻炒毛刷会不断地将炒锅内的茶叶扫出,从而完成自动卸料;
卸料完成后,炒锅上升到最高的位置,炒锅触碰到第二触碰开关,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同时控制器控制常闭阀门打开,处于清理毛刷储水腔内的水通过常闭阀门流进炒锅内,炒锅的重量变重,会向下移动;
炒锅离开第二触碰开关时,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反转到原位,转动的翻炒毛刷不断地清洗炒锅,待清洗完成后,下压炒锅,从支撑块上取出炒锅,将炒锅内的水倒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反转时的角位移为18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炒毛刷的外端轮廓与炒锅的内轮廓相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固定轴的周向均匀设置的能与炒锅锅底接触的翻炒毛刷数量为三个。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固接的清理毛刷向下倾斜。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毛刷垂直于所述固定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绿茶的炒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控制步进电机正转时,步进电机的输出轴带动清理毛刷向炒锅的一侧转动的停止位置为清理毛刷处于炒锅的正上方。
CN201710987442.3A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Pending CN10766823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7442.3A CN107668231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87442.3A CN107668231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68231A true CN107668231A (zh) 2018-02-09

Family

ID=61141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87442.3A Pending CN107668231A (zh) 2017-10-20 2017-10-20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68231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431245A (zh) * 2018-12-25 2019-03-08 郑州爱丁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洗锅一体机
CN110553282A (zh) * 2018-11-16 2019-12-10 张登柏 一种节能的燃气灶及其使用方法
CN113243427A (zh) * 2021-05-10 2021-08-13 叶子恒 一种基于重力和惯性相结合的高度均匀化茶叶炒制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3159A (zh) * 2011-09-06 2013-03-20 邓力 一种回转加热装置及其自动烹饪方法
CN203262202U (zh) * 2013-05-23 2013-11-06 邯郸市运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自翻式球形底斜轴搅拌炒锅
CN104171077A (zh) * 2014-08-29 2014-12-03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炒茶装置
CN204232186U (zh) * 2014-11-27 2015-04-01 巫溪县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 电炒锅
CN106490201A (zh) * 2016-11-10 2017-03-15 贵州省湄潭县庆丰茶业有限公司 便于卸料的炒茶设备
CN106635391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巢湖瑞丰油脂有限公司 芝麻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6857905A (zh) * 2017-03-23 2017-06-20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973159A (zh) * 2011-09-06 2013-03-20 邓力 一种回转加热装置及其自动烹饪方法
CN203262202U (zh) * 2013-05-23 2013-11-06 邯郸市运顺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自翻式球形底斜轴搅拌炒锅
CN104171077A (zh) * 2014-08-29 2014-12-03 梧州市中茗茶业有限公司 炒茶装置
CN204232186U (zh) * 2014-11-27 2015-04-01 巫溪县兴农茶叶专业合作社 电炒锅
CN106490201A (zh) * 2016-11-10 2017-03-15 贵州省湄潭县庆丰茶业有限公司 便于卸料的炒茶设备
CN106635391A (zh) * 2016-12-14 2017-05-10 巢湖瑞丰油脂有限公司 芝麻油生产系统及其生产方法
CN106857905A (zh) * 2017-03-23 2017-06-20 贵州省凤冈县永田露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53282A (zh) * 2018-11-16 2019-12-10 张登柏 一种节能的燃气灶及其使用方法
CN109431245A (zh) * 2018-12-25 2019-03-08 郑州爱丁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炒菜洗锅一体机
CN113243427A (zh) * 2021-05-10 2021-08-13 叶子恒 一种基于重力和惯性相结合的高度均匀化茶叶炒制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35630A (zh) 自动卸料的炒茶设备
CN107668231A (zh) 一种绿茶的炒制方法
CN104286632B (zh) 一种集清洗、加热、翻转、打压于一体的制作设备
CN201349984Y (zh) 一种多功能烤锅
CN101522079A (zh) 自动煮饭装置
CN203138039U (zh) 自动淘米、洗锅的电饭锅
CN105395043A (zh) 一种蒸煮一体式蒸锅
CN110169477A (zh) 一种枣叶普洱茶制备设备及工艺
CN206341837U (zh) 一种防破损的茶叶翻炒机
CN209057992U (zh) 一种能够提高茶叶口感的茶叶制作设备
CN206792247U (zh) 水米分离蒸饭煲
CN110274446A (zh) 一种茶叶加工工艺用加热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CN106857905A (zh) 一种茶叶加工方法
CN208799109U (zh) 一种料理机
CN213344212U (zh) 一种绿茶加工设备
CN2429080Y (zh) 定时翻转烘烤的烤箱
CN108056660A (zh) 一种家庭用便捷式榨汁机的工作方法
CN201523995U (zh) 一种新型的旋转烤锅
CN213246719U (zh) 一种高效率茶叶揉捻机
CN211430904U (zh) 一种茶叶烘烤箱
CN211261565U (zh) 一种防雨防风的薏苡中药草晾晒装置
CN205409416U (zh) 豆皮成型烘干一体机
CN215124198U (zh) 一种浓香型咖啡豆热量传递装置
CN108208218A (zh) 一种茶叶的杀青设备
CN205162855U (zh) 旋转煎饼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209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