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42006A - 一种减振扣件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减振扣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42006A
CN107642006A CN201610584285.7A CN201610584285A CN107642006A CN 107642006 A CN107642006 A CN 107642006A CN 201610584285 A CN201610584285 A CN 201610584285A CN 107642006 A CN107642006 A CN 1076420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upport
base
hole
rai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842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刚
范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Kebo S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Kebo S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Kebo S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Kebo Si New Mstar Technology Ltd
Priority to CN2016105842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64200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6420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420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Landscapes

  • Railway Tracks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布了一种减振扣件,包括承轨板,承轨板下方设有板下弹性绝缘垫;还包括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支撑座、压紧盖板、压紧结构以及锚固螺栓;支撑座设有底座和支撑立柱,底座设于板下弹性绝缘垫的通孔中且底座顶端嵌入凹槽中,底座顶端与凹槽顶壁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支撑立柱设为贯穿承轨板通孔且顶端延伸至承轨板上方;压紧结构顶端设为高于支撑立柱顶端,拧紧或拧松锚固螺栓设为调整减振组件的压紧力;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轨道交通领域,应用本申请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减振扣件的结构优化,能够在保持双层减振扣件减振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能够有效提高组件的拆装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减振扣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但不限于轨道交通领域,尤其是一种减振扣件。
背景技术
在轨道扣件系统中,常用的扣件为单层底板扣件和双层底板扣件,两者均包含轨下弹性垫和板下弹性垫。其中,单层底板仅有一层底板,扣件重量轻,成本低;但是,单层底板扣件在使用时,锚固螺栓通过扣件底板将扣件固定的同时把弹性垫压紧,造成了板下弹性垫层的减振性能无法充分发挥。
普通的双层底板减振扣件含有两层底板,分别为下底板和上底板,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通过自锁结构将板下弹性垫夹紧;双层底板减振扣件在使用时,锚固螺栓通过扣件下底板将扣件固定。这样,虽然可充分发挥扣件板下弹性垫层的减振性能,但扣件使用中下底板的大部分面积仅起到支撑板下弹性垫层的作用,属于强度冗余部分,造成了扣件整体重量较大、成本较高。同时,普通双层底板减振扣件为了实现上底板和下底板的连接,通常采用各种不易拆卸的自锁结构,一旦扣件需要维修,需要将自锁结构破坏才能实现扣件拆卸,拆卸过程比较麻烦。
另外,普通双层底板减振扣件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自锁结构常采用非金属材料,经长期运营后,扣件自锁结构的非金属材料部分容易发生磨损,造成扣件上底板和下底板之间的锁紧力不够,上底板、下底板和底板弹性垫层之间甚至会出现缝隙,给列车的行车安全带来隐患。普通双层减振扣件由于具有两层底板,造成其安装高度较高,抗倾翻能力相对较差,并且,由于其安装高度高于普通单层扣件,通常需要高度过渡,给设计、施工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本申请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减振扣件,能够有效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能够实现减振扣件的结构优化,能够在保持双层减振扣件减振量的前提下大幅降低制作成本,能够有效提高组件的拆装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减振扣件,包括设有弹条的承轨板,所述承轨板下方设有板下弹性绝缘垫;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方的压紧盖板、设于压紧盖板和承轨板之间的压紧结构以及锚固螺栓;
所述支撑座设有底座和支撑立柱,所述承轨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顶端的凹槽,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所述底座设于板下弹性绝缘垫的通孔中且底座顶端嵌入凹槽中,底座顶端与凹槽顶壁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所述承轨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立柱的承轨板通孔,所述支撑立柱设为贯穿承轨板通孔且顶端延伸至承轨板上方;
所述压紧结构顶端设为高于支撑立柱顶端,所述锚固螺栓的螺杆设为依次贯穿压紧盖板、压紧结构、支撑立柱、底座并拧紧于轨枕上,拧紧或拧松锚固螺栓设为调整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压紧厚度以及调整所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压紧结构设为压紧绝缘套,所述压紧绝缘套包括垂向压紧边,所述垂向压紧边设为压紧承轨板。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压紧绝缘套还包括设于垂向压紧边下方的横向限位立柱,所述横向限位立柱嵌装在支撑立柱外侧与承轨板通孔之间的环腔中,横向限位立柱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所述横向限位立柱设为限制支撑座的横向移动。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还包括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设于所述垂向压紧边下方与承轨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垂向压紧边上方与压紧盖板之间,所述调整垫片设为调整所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减振扣件设置有至少2个减振组件和至少2个弹条,弹条设为分别通过轨距块连接固定设于承轨板上方的铁轨,减振组件分别设在铁轨两侧。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铁轨下方与承轨板之间设有轨下弹性绝缘垫。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减振组件分别设在承轨板的对角位置。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减振组件、弹条均布设在垂直于铁轨的承轨板中轴线上。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支撑座的底座设为圆柱形底座,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为圆柱形支撑立柱,所述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圆柱形支撑立柱的圆柱形通孔;所述承轨板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所述压紧盖板设为圆柱形盖板。
上述减振扣件,还可具有如下特点,
所述支撑座的底座设为方形底座,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为方形支撑立柱,所述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方形支撑立柱的方形通孔;所述承轨板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所述压紧盖板设为方形盖板。
本申请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上述优化设置的力传递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直接拧紧并压紧板下弹性垫的现象发生,能够有效保证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弹性性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稳定发挥;通过支撑座的设置,能够有效优化减少下底板的面积和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扣件的成本;通过压紧绝缘套的设置,能够实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的自由调节;通过横向限位立柱的嵌入式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支撑立柱的横向移动,能够有效保障上述减振组件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调整垫片的设置,能够实现减振组件整体的压紧力优化操作;由于扣件不需自锁,使用过程中拆卸极其方便。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实施例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减振扣件的半剖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减振扣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承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紧绝缘套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紧盖板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减振扣件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压紧绝缘套的剖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支撑座的剖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承轨板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局部剖视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紧绝缘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压紧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承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减振扣件的俯视示意图。
图示标号如下:
1-弹条,2-轨距块,3-承轨板,3a-通孔为圆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b-通孔为方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1-承轨板通孔,3.1.1-承轨板通孔的内表面,3.2-承轨板厚度,3.3-承轨板上表面;4-板下弹性绝缘垫,4.1-板下弹性绝缘垫通孔,4.1.1-板下弹性绝缘垫通孔内表面,4.2.1-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原始厚度,4.2.2-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工作厚度;
5-压紧绝缘套,5a-通孔内表面为圆柱形且横向限位立柱外表面为圆柱形的压紧绝缘套,5b-通孔内表面为方形且横向限位立柱外表面为方形的压紧绝缘套,5.1-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5.1.1-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下底面,5.1.2-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上顶面,5.2-压紧绝缘套的横向限位立柱,5.2.1-压紧绝缘套的横向限位立柱的外侧面,5.3-压紧绝缘套通孔,5.3.1-压紧绝缘套通孔的内表面,5.4-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厚度;
6-压紧盖板,6a-圆柱形压紧盖板,6b-方形压紧盖板,6.1-压紧盖板通孔;7-支撑座,7a-支撑立柱外表面和底座为圆柱形的支撑座,7b-支撑立柱外表面和底座为方形的支撑座,7.1-底座,7.2-支撑座通孔,7.2.1-支撑座通孔的内表面,7.3-支撑立柱,7.3.1-支撑立柱的外侧面,7.3.2-支撑立柱的顶端面,7.4-支撑座的高度;8-锚固螺栓,9-轨下弹性绝缘垫,10-调节垫片,10.1-调节垫片的厚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结合图1-图11所示,
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一实施例,包括设有弹条1的承轨板3,承轨板3下方设有板下弹性绝缘垫4;其中,还可以包括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支撑座7、设于支撑座上方的压紧盖板6、设于压紧盖板和承轨板之间的压紧结构以及锚固螺栓8;支撑座7设有底座7.1和支撑立柱7.3;其中,支撑座7可以设有用于容纳锚固螺栓的支撑座通孔7.2,支撑座通孔的内表面7.2.1与锚固螺栓8的外侧面相接触;承轨板3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7.1顶端的凹槽,板下弹性绝缘垫4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7.1的通孔4.1,底座7.1设于板下弹性绝缘垫的通孔4.1中且底座顶端嵌入凹槽中;具体的,底座7.1与板下弹性绝缘垫通孔内表面4.1.1相接触;其中,底座顶端与凹槽顶壁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通过压紧盖板的压紧,可将压紧力经压紧结构、承轨板传递至板下弹性绝缘垫上,以能够实现板下弹性绝缘垫的有效压紧。
另外,承轨板3还可以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立柱的承轨板通孔3.1,支撑立柱7.3设为贯穿承轨板通孔3.1且顶端延伸至承轨板3上方;压紧结构顶端设为高于支撑立柱顶端,即设为高于支撑立柱的顶端面7.3.2;压紧盖板6相应也可以设有用于容纳锚固螺栓的压紧盖板通孔6.1;锚固螺栓8的螺杆可以设为依次贯穿压紧盖板6、压紧结构、支撑立柱7.3、底座7.1并拧紧于轨枕上,拧紧或拧松锚固螺栓8设为调整板下弹性绝缘垫4的压紧厚度以及调整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压紧结构可实现拧紧力的间接传递,即通过压紧盖板6传递至压紧结构,进而传递至压紧结构下方的承轨板3,最终传递至承轨板下方的板下弹性绝缘垫4上;上述支撑座7与压紧盖板6之间区域为调整区域,其间所安装的压紧结构可通过拧紧或拧松锚固螺栓,以相应实现压紧力的调整。
现有技术中的单层底板扣件在使用时,锚固螺栓将扣件固定的同时把弹性垫过度压紧,并造成板下弹性垫层的减振性能失效的缺陷;然而,本申请上述方案通过上述优化设置的力传递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直接拧紧并压紧板下弹性垫的现象发生,能够有效保证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弹性性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稳定发挥。
具体操作中,通过以上技术方案,可以将现有技术中普通双层扣件的下底板简化为底部支撑座,从而大大减少下底板的面积和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扣件的成本。同时,由于扣件不需自锁结构,拆卸组装操作极其方便。此外,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扣件压紧力可实现自由调节,能够提高扣件的适应能力,同时也能够有效消除扣件加工制造和长期运营带来的误差。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还可以降低扣件安装高度,使其安装高度与普通单层扣件安装高度保持一致,能够有效避免现有技术中双层扣件安装过程中所需的高度过渡块结构。
如图4、图8、图9所示,优选地,为了优化本申请上述压紧结构;具体操作中,上述压紧结构可优选设为压紧绝缘套5,压紧绝缘套可以包括垂向压紧边5.1,垂向压紧边5.1设为压紧承轨板3。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增加所述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厚度5.4来增大压紧力;或者,通过减小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厚度5.4来减小压紧力。
具体操作中,上述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5.1,可以通过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上顶面5.1.2与压紧盖板6接触,可以通过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下底面5.1.1与承轨板3接触;上述压紧绝缘套通孔5.3可以与支撑立柱7.3接触,具体压紧绝缘套通孔的内表面5.3.1可以与支撑立柱的外侧面7.3.1接触。
如图4、图8、图10所示,进一步的,为了优化压紧结构以及支撑座7的安装稳定性;具体操作中,上述压紧绝缘套5还可以包括设于垂向压紧边5.1下方的横向限位立柱5.2,横向限位立柱5.2嵌装在支撑立柱7.3外侧与承轨板通孔3.1之间的环腔中,横向限位立柱5.2设为限制支撑座7的横向移动;通过上述横向限位立柱5.2的嵌入式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支撑立柱7.3的横向移动,能够有效保障上述减振组件的整体稳定性。
具体操作中,上述压紧绝缘套的横向限位立柱5.2,可以通过压紧绝缘套的横向限位立柱的外侧面5.2.1与承轨板通孔的内表面3.1.1接触;另外,横向限位立柱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通过压紧盖板的压紧,可将压紧力经垂向压紧边、承轨板传递至板下弹性绝缘垫上,以能够实现板下弹性绝缘垫的有效压紧。
为了能够进一步提高上述减振组件的减振性能;优选地,本发明具体操作中,还可以包括调整垫片10,调整垫片10设于垂向压紧边下方与承轨板之间,即安装在垂向压紧边的下底面5.1.1与承轨板上表面3.3之间;和/或设于垂向压紧边上方与压紧盖板之间,即安装在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上顶面5.1.2与压紧盖板6的下底面之间,调整垫片10设为调整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具体操作中,可以通过改变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和调节垫片的总厚度来调节压紧力;比如,可以通过增大单层调节垫片的厚度10.1来增大压紧力,通过减小单层调节垫片的厚度10.1来减小压紧力;再比如,可以通过增加调节垫片10的层数来增大压紧力,通过减少调节垫片10的层数来减小压紧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压紧力调整方式。
本发明具体操作中,上述减振扣件设置有至少2个减振组件和至少2个弹条,弹条1设为分别通过轨距块2连接固定设于承轨板上方的铁轨,减振组件分别设在铁轨两侧。通过设置多个减振组件以及弹条,能够有效保障铁轨的安装稳定性,以及承轨板的安装稳定性。
优选地,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减振扣件的整体减振性能;本发明具体操作中,上述铁轨下方与承轨板之间设有轨下弹性绝缘垫9;通过上述轨下弹性绝缘垫9的安装能够进一步提高铁轨的减振性能。
优选地,为了能够优化上述设置的多个减振组件以及弹条的结构布局;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一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二实施例(如图15所示)中,上述减振组件可以分别设在承轨板的对角位置;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三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上述减振组件、弹条均布也可以设在垂直于铁轨的承轨板中轴线上;或者,以其他形式的布局设置在承轨板上,以能够实现承轨板以及铁轨的稳定安装为准。
如图所示,图3示出的是通孔为圆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a,图15示出的是通孔为方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b,图16示出的是直列布置的减振组件、弹条以及承轨板。进一步的,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一实施例中,支撑座的底座可以设为圆柱形底座,支撑立柱设置为圆柱形支撑立柱,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圆柱形支撑立柱的圆柱形通孔;承轨板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压紧盖板设为圆柱形盖板。
如图所示,图3示出的是通孔为圆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a,图4示出的是通孔内表面为圆柱形且横向限位立柱外表面为圆柱形的压紧绝缘套5a,图5示出的是支撑立柱外表面和底座为圆柱形的支撑座7a,图6示出的是圆柱形压紧盖板6a。
结合图7-图1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一实施例中,
锚固螺栓8未拧入时,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原始厚度4.2.1、承轨板厚度3.2、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厚度5.4与调整垫片的厚度10.1之和大于支撑座的高度7.4。锚固螺栓8拧紧时,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工作厚度4.2.2、承轨板厚度3.2、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的厚度5.4与调整垫片的厚度10.1之和等于支撑座的高度7.4。
需要说明的时,上述拧紧过程中,压紧绝缘套、调整垫片的弹性模量较大,变形较小,故忽略了压紧绝缘套的垂向压紧边、调整垫片的厚度微量变化。相应的,本申请提供的上述方案中,压紧绝缘套、调整垫片也可以选择弹性模量较小的材质,以能够实现通过压紧绝缘套、调整垫片以及承轨板实现板下弹性绝缘垫的间接压紧即可。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的第二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座的底座可以设为方形底座,支撑立柱设置为方形支撑立柱,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方形支撑立柱的方形通孔;承轨板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所述压紧盖板设为方形盖板。
结合图12-图15所示,图12示出的是孔内表面为方形且横向限位立柱外表面为方形的压紧绝缘套5b,图13示出的是支撑立柱外表面和底座为方形的支撑座7b,图14示出的是方形压紧盖板6b,图15示出的是通孔为方形且对角布置的承轨板3b。
可选地,本发明提供的减振扣件实施例中,上述支撑座的底座、支撑立柱可以设置成相对应的其他结构形状,如:椭圆、多边形、异形结构等;相应的,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支撑立柱的通孔;承轨板也设有相互匹配的通孔,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相匹配的通孔,压紧盖板设为相匹配的盖板。
本发明具体操作中通过上述优化设置的力传递结构,能够有效避免直接拧紧并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现象发生,能够有效保证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弹性性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的稳定发挥;通过支撑座的设置,能够有效优化减少下底板的面积和质量,以及有效降低扣件的成本;通过压紧绝缘套的设置,能够实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的自由调节;通过横向限位立柱的嵌入式设置,能够有效避免支撑立柱的横向移动,能够有效保障上述减振组件的整体稳定性;通过调整垫片的设置,能够实现减振组件整体的压紧力优化操作;同时,上述优化设置的结构组成合理,易于推广和实施。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虽然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仅为便于理解本发明实施例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实施例。任何本发明实施例所属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所揭露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及细节上进行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减振扣件,包括设有弹条的承轨板,所述承轨板下方设有板下弹性绝缘垫;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振组件,所述减振组件包括支撑座、设于支撑座上方的压紧盖板、设于压紧盖板和承轨板之间的压紧结构以及锚固螺栓;
所述支撑座设有底座和支撑立柱,所述承轨板的下表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顶端的凹槽,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开设有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所述底座设于板下弹性绝缘垫的通孔中且底座顶端嵌入凹槽中,底座顶端与凹槽顶壁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所述承轨板开设有用于容纳支撑立柱的承轨板通孔,所述支撑立柱设为贯穿承轨板通孔且顶端延伸至承轨板上方;
所述压紧结构顶端设为高于支撑立柱顶端,所述锚固螺栓的螺杆设为依次贯穿压紧盖板、压紧结构、支撑立柱、底座并拧紧于轨枕上,拧紧或拧松锚固螺栓设为调整板下弹性绝缘垫的压紧厚度以及调整所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振扣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结构设为压紧绝缘套,所述压紧绝缘套包括垂向压紧边,所述垂向压紧边设为压紧承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紧绝缘套还包括设于垂向压紧边下方的横向限位立柱,所述横向限位立柱嵌装在支撑立柱外侧与承轨板通孔之间的环腔中,横向限位立柱底端与底座顶端之间设有用于垂向压紧板下弹性绝缘垫的空腔,所述横向限位立柱设为限制支撑座的横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调整垫片,所述调整垫片设于所述垂向压紧边下方与承轨板之间、和/或设于所述垂向压紧边上方与压紧盖板之间,所述调整垫片设为调整所述减振组件的压紧力。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减振扣件设置有至少2个减振组件和至少2个弹条,弹条设为分别通过轨距块连接固定设于承轨板上方的铁轨,减振组件分别设在铁轨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铁轨下方与承轨板之间设有轨下弹性绝缘垫。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减振组件分别设在承轨板的对角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减振组件、弹条均布设在垂直于铁轨的承轨板中轴线上。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底座设为圆柱形底座,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为圆柱形支撑立柱,所述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圆柱形支撑立柱的圆柱形通孔;所述承轨板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圆柱形通孔,所述压紧盖板设为圆柱形盖板。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减振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座的底座设为方形底座,所述支撑立柱设置为方形支撑立柱,所述压紧绝缘套设有匹配方形支撑立柱的方形通孔;所述承轨板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所述板下弹性绝缘垫用于容纳底座的通孔设为方形通孔,所述压紧盖板设为方形盖板。
CN201610584285.7A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减振扣件 Pending CN1076420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4285.7A CN107642006A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减振扣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84285.7A CN107642006A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减振扣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42006A true CN107642006A (zh) 2018-01-30

Family

ID=611093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84285.7A Pending CN107642006A (zh) 2016-07-22 2016-07-22 一种减振扣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642006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7660A (zh) * 2016-11-24 2017-10-03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13914151A (zh) * 2021-11-23 2022-01-1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调距轨道扣件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20973U1 (de) * 1995-03-21 1996-06-27 Holzmann Philipp Ag Schotterloses Eisenbahnoberbausystem
CN201006966Y (zh) * 2006-12-28 2008-01-16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钢轨扣件
CN102979013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CN105297555A (zh) * 2015-10-16 2016-02-03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侧锁式双层减振扣件
CN105544318A (zh) * 2015-12-03 2016-05-04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域铁路用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05648847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式双层道岔减振扣件系统的制造方法
CN206052470U (zh) * 2016-07-22 2017-03-29 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扣件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520973U1 (de) * 1995-03-21 1996-06-27 Holzmann Philipp Ag Schotterloses Eisenbahnoberbausystem
CN201006966Y (zh) * 2006-12-28 2008-01-16 铁道科学研究院铁道建筑研究所 一种钢轨扣件
CN102979013A (zh) * 2012-12-12 2013-03-20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易拆卸分离式双层减振扣件系统
CN105297555A (zh) * 2015-10-16 2016-02-03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侧锁式双层减振扣件
CN105544318A (zh) * 2015-12-03 2016-05-04 安徽省巢湖铸造厂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市域铁路用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05648847A (zh) * 2015-12-30 2016-06-08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离式双层道岔减振扣件系统的制造方法
CN206052470U (zh) * 2016-07-22 2017-03-29 洛阳科博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振扣件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东侠: "《铁路线路》", 31 March 2012,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27660A (zh) * 2016-11-24 2017-10-03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11304971A (zh) * 2016-11-24 2020-06-19 洛阳双瑞橡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13914151A (zh) * 2021-11-23 2022-01-11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易调距轨道扣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52470U (zh) 一种减振扣件
CN107642006A (zh) 一种减振扣件
CN105544318B (zh) 一种市域铁路用的双层减振扣件
CN207244357U (zh)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11304971A (zh)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101204796B (zh) 用于液化天然气船绝缘箱安装的蜘蛛夹及绝缘箱安装方法
CN108265571B (zh) 一种减振扣件系统
CN213176593U (zh) 一种复合碟形弹簧
KR102151069B1 (ko) 볼트체결에 의한 분리형 앵커복합체를 구비한 교량받침 및 그의 시공방법
CN108161521A (zh) 一种进气歧管加工夹具
CN207244358U (zh) 一种低高度的双层减振扣件
CN212339961U (zh) 一种一体式陶瓷纤维保温块
CN109972502A (zh) 可调式橡胶支座及其安装方法、调节方法
CN213575944U (zh) 一种新型石油管道安装用支撑架
CN214460954U (zh) 一种可调节水管坡度的支撑装置
CN211145070U (zh) 一种定角度支撑螺栓组
CN209941407U (zh) 一种可拆卸自锁式减振扣件系统
CN210043540U (zh) 用于瓷片柜体橱柜的调整地脚
CN220016596U (zh) 一种耐压型硅酸钙隔热管托
CN206563634U (zh) 一种梁试验支座
CN208616371U (zh) 一种预制凸窗通用存放架
CN112038994A (zh) 一种多套头五金套管
CN211420836U (zh) 一种隶属于铁路多元共渗金属件的桥梁支座预埋螺栓
CN206250032U (zh) 干式变压器及其垫块压紧结构
CN218845462U (zh) 一种复合保温层隔热滑动管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71100 the Yellow River Road 105, Huayang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Mengjin, Luoyang, Henan

Applicant after: KEBOSI LUO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Address before: 471000 66 Longhua Avenue, Luoyang Airport Industrial Agglomeration Area, Luoyang, Henan (Matun Town, Mengjin county)

Applicant before: KEBOSI LUOYANG NEW MATERIAL TECHNOLOGY Co.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