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9813B -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 Google Patents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9813B
CN107639813B CN201710597426.3A CN201710597426A CN107639813B CN 107639813 B CN107639813 B CN 107639813B CN 201710597426 A CN201710597426 A CN 201710597426A CN 107639813 B CN107639813 B CN 107639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sert
equal
moulding unit
thickened portion
chord 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742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9813A (zh
Inventor
M·德里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del SpA
Original Assignee
Sidel Sp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del SpA filed Critical Sidel SpA
Publication of CN10763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9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02Moulds with means for locally compressing part(s) of the parison in the main blowing cav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205Handling means, e.g. transfer, loading or discharging means
    • B29C49/42069Means explicitly adapted for transporting blown art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2Moulds with means for moulding parts of the parisons in an auxiliary cavity, e.g. moulding a hand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02Moulds with means for locally compressing part(s) of the parison in the main blowing cavity
    • B29C2049/4807Moulds with means for locally compressing part(s) of the parison in the main blowing cavity by movable mould parts in the mould h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23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29C2049/4825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for cooling moulds or mould par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54Moulds for undercut articles
    • B29C2049/542Moulds for undercut articles having means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the blow moulded articles
    • B29C2049/546Moulds for undercut articles having means to facilitate the removal of the blow moulded articles by translatorilly actuating an auxiliary mould part while the mould is still in a closed posi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2949/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blow-moulding
    • B29C2949/07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 B29C2949/0715Preforms or parison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nfiguration the preform having one end clo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02Combined blow-moulding and manufacture of the preform or the parison
    • B29C49/06Injection blow-moul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48Moulds
    • B29C49/4823Moulds with incorporated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9/00Blow-moulding, i.e. blowing a preform or parison to a desired shape within a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9/42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9/78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B29C49/783Measuring,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blowing press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K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B29B, B29C OR B29D, RELATING TO MOULDING MATERIALS OR TO MATERIALS FOR MOULDS, REINFORCEMENTS, FILLERS OR PREFORMED PARTS, e.g. INSERTS
    • B29K2067/00Use of polyester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as moulding material
    • B29K2067/003PET, i.e. poylethylene terephthalat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712Containers; Packaging elements or accessories, Packages
    • B29L2031/7158Bott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模制单元,其用于成型容器(2),容器具有向容器(2)内凹陷形成的区部(3),该模制单元具有:‑模型(5),其具有侧壁(6),侧壁限定模腔(7),模腔具有容器(2)的至少一部分的型腔,该侧壁配有凹陷地形成在加厚部分(10)中的座腔(9),加厚部分形成朝模腔(7)内的凸起,座腔通到模腔(7)中;‑冲击装置(11),其具有镶件(12),其安装成相对于侧壁(6)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平移,在收起位置,镶件(12)收起在座腔(9)中,在展开位置,镶件(12)在座腔(9)之外凸出到模腔中,凸起的其横向尺寸小于或等于加厚部分(10)和镶件的累计横向尺寸的85%。

Description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从热塑性材料(例如聚对苯二甲酸乙酯或PET)制的坯件成型容器,尤其是瓶、细颈瓶或者罐,以及更准确地说,成型配有如集成式手柄的凹陷的区部的容器。
背景技术
应当指出,容器的制造一般包括吹制工序,吹制工序在一个模型中展开,其中模壁限定一个模腔,坯件输入到模腔中,在吹制过程中,在坯件中高气体压力的作用下,坯件贴合模壁,坯件预先加热,以便进行塑性变形。
为了美观(例如创造轮廓)或者为了功能(实现容器的握持手柄),某些容器可以配有朝容器内部凹陷形成的区部。
为此,一般使用一种具有一个活动镶件的模制单元,所述活动镶件最初收起在模壁中,在模型中存在处于成型过程的容器时展开,用以在材料到达模壁时推动材料,如国际专利申请WO 2010/063900(Sidel公司)中所述。
该文献中提出的用于线性模型(其具有两个彼此相对平移地安装的半模型)的技术,难以移置到皮夹式模型(其中半模型彼此相对转动地安装),因为控制镶件移动的冲击装置体积大,尤其是径向体积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容器模制单元,其具有一个凹陷的区部,提供更好的紧凑性。
为此,本发明提出模制单元,其用于成型容器,容器具有向容器内凹陷形成的区部,该模制单元具有:
-模型,其具有侧壁,侧壁限定模腔,模腔具有容器的至少一部分的型腔并沿限定竖直方向的主轴线延伸,该侧壁配有座腔,座腔通到模腔中;
-冲击装置,其具有:
○镶件,其安装成相对于侧壁沿一条横向轴线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平移,在收起位置,镶件至少部分地收起在座腔中,在展开位置,镶件至少部分地在座腔之外凸出到模腔中,
○致动器,其固连于镶件,且具有活塞;
该模制单元的特征在于:
-座腔凹陷地形成在加厚部分中,加厚部分形成朝模腔内的凸起,
-在展开位置,镶件在加厚部分之外形成凸起,凸起的其横向尺寸E小于或等于加厚部分和镶件的累计横向尺寸F的85%:
E≤0.85·F。
因为区部由模型的一个固定部分(加厚部分)局部形成,可以尽可能限制镶件的行程,有利于缩小模型的径向体积。
单独或组合地,可具有各种附加特征。因此,例如:
-在镶件的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测得的镶件的行程H小于或等于20毫米:
H≤20mm。
-由镶件在加厚部分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大于或等于加厚部分和镶件的累计横向尺寸F的30%:
E≥0.3·F。
-在含有横向轴线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由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小于或等于加厚部分和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的80%:
B≤0.8·A。
-在含有横向轴线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由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大于或等于加厚部分和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的35%:
B≥0.35·A。
-镶件的水平测得的宽度C与弦长B之比小于或等于2.3:
B≤2.3·C。
-镶件的水平测得的宽度C与弦长B之比大于或等于1.3:
B≥1.3·C。
-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与其横向尺寸E之比小于或等于3.5:
B≤3.5·E。
-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与其横向尺寸E之比大于或等于2.2:
B≥2.2E。
-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小于或等于75毫米:
B≤75mm。
-由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大于或等于50毫米:
B≥50mm。
-在含有横向轴线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和由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与加厚部分和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的累计横向尺寸F之比,小于或等于3.3:
A≤3.3·F。
-在含有横向轴线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和由镶件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与加厚部分和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的累计横向尺寸F之比,大于或等于2:
A≥2·F。
-由镶件在加厚部分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小于或等于35毫米:
E≤35mm。
-由镶件在加厚部分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大于或等于10毫米:
E≥10mm。
-鉴于主轴线与横向轴线之间的偏置I,横向尺寸E是这样的:
E≤45mm-I。
附图说明
根据下面参照附图对一种实施方式所作的说明,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优越性将显而易见,附图如下:
-图1是立体剖视图,示出配有一对冲击装置的模制单元;
-图2是立体分解剖视图,由内部示出一个半模型及其有关冲击装置;
-图3是立体分解剖视图,由外部示出一个半模型及其有关冲击装置;
-图4是立体分解剖视图,示出图2和图3所示的半模型;
-图5是示出模制单元的取自冲击装置处的水平剖视图;
-图6是竖直剖面细部图,示出冲击装置在容器成型期间处于镶件的收起位置;
-图7类似于图6,示出镶件处于展开位置;
-图8是水平剖面细部图,示出冲击装置在容器成型期间处于镶件的收起位置;
-图9类似于图8,示出镶件处于展开位置;
-图10是立体分解图,示出模制单元的一部分;
-图11是水平细部剖视图,示出模型和镶件的尺寸确定;
-图12是模型的局部竖直剖视图,示出两个相对的镶件处于展开位置;
-图13是在如前述附图所示的模制单元中成型的容器的立体图;
-图14是图13所示容器的沿剖面XIV-XIV的水平剖视图;
-图15是立体分解剖视图,由内部示出另一个实施例的一个半模型及其有关冲击装置;
-图16是水平剖面细部图,示出图15所示冲击装置处于镶件的展开位置;
-图17是装备图15和图16所示半模型的镶件的前视立体图;
-图18是图17所示镶件的后视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以立体剖视图示出模制单元1,其用于从坯件(通常是预型件)成型容器2(例如瓶或罐,如图13所示),容器2具有朝容器2内凹陷形成的区部3。容器2通常具有主体4、底部和相对于底部开口的颈部2A。在图13和图14所示的实施例中,凹陷的区部3是在容器的主体4中成型的为了便于握持的手柄。
在这种情况下,主体4在手柄处分成前部部分4A和后部部分4B。如图所示14,前部部分4A和后部部分4B具有鼓起形状。当使用者单独握持容器时,后部部分4B是用于接纳在使用者手掌中的部分。
首先,模制单元1具有模型5,模型5具有侧壁6,侧壁6限定模腔7,模腔7具有容器2的一部分的型腔。这里,模腔7具有容器2的主体4的型腔,模型5还具有模底8,模底8具有容器2的底部的型腔。模型5用金属例如钢或铝(也包括铝合金)制成。模腔7(以及因而容器2)沿限定竖直方向的主轴线X延伸。与主轴线X垂直的任何平面称为是水平的。
根据附图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侧壁6具有两个半模型5A、5B,两个半模型每个都限定容器2的主体4的一个半型腔7A、7B,且两个半模型围绕由铰链形成的公共轴线相对彼此转动地安装在下述位置之间:
-开模位置,在该位置,半模型5A、5B彼此成角度地分开,以允许输入坯件和排出成型的容器2,
-合模位置(如图1和图5所示),在该位置,半模型5A、5B彼此贴靠并在之间限制模底8,用于如此形成模腔7和限定待成型容器2的型腔。
侧壁6具有座腔9,座腔9开在模腔7内。尤其如图6和图7所示,该座腔9在加厚部分10中凹陷地形成,加厚部分10形成向模腔7内部的凸起和形成限定手柄的凹陷的区部3的底模的一部分。
根据尤其如图1和图5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与具有两个凹陷的区部3的容器2相应地、有利地相对于容器2的一般对称中央平面对称地、并同时形成手柄地,每个半模型5A、5B具有一个座腔9,座腔9开在半型腔7A、7B中和在加厚部分10中凹陷地成型,加厚部分10形成向模腔7内的凸起。
其次,对于每个座腔9,模制单元1具有一个冲击装置11。术语“变位”是指在容器2成型期间(更准确地说,在容器2的预吹制和吹制阶段期间)进行的,通过活动件的推动使材料局部成型的技术。
每个冲击装置11具有一个镶件12,镶件12的形状与座腔9互补并被接纳在座腔中。每个镶件12具有一个前部面13,前部面13具有容器2的一个局部(即相对面积小)部分的型腔,更准确地说,是凹陷的区部3的底部的型腔。前部面13用于推动容器2的材料,以使凹陷的区部3的型腔完整,如后所述。镶件12有利地用铝制成。
如图1和图5所示,模制单元1配有一对冲击装置11(有利地对称),其中镶件12彼此相对地布置。
每个镶件12相对于侧壁6(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对于每个半模型5A、5B)安装成,沿一条横向轴线T,在收起位置(图6和图8)与展开位置(图7和图9)之间平移,在收起位置,镶件12至少部分地收起在座腔9中,在展开位置,镶件12至少部分地在座腔9之外凸出到模腔7中。
更准确地说,如图6和图8所示,在镶件12的收起位置,前部面13包括在座腔9中,不超出加厚部分10,而在镶件12的展开位置,前部面13在模腔7中凸起,沿加厚部分10的延长部分延伸并与加厚部分一起使在容器2中凹陷成型的区部3的型腔完整。
该结构不是限制性的。因此,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镶件12的收起位置,镶件12的前部面13相对于加厚部分10的内边缘凸起。根据另一种实施方式,在镶件12的收起位置,镶件12的前部面13位于加厚部分10的内边缘的延长部分中。
如图2和图3所示,镶件12(如同其座腔9一样)围绕轴线T具有的回转非对称轮廓,这阻止镶件12围绕轴线T旋转。更准确地说,优选地,镶件12的高度(沿模型5的总轴线X)大于宽度(在水平平面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镶件12具有椭圆形轮廓,其长轴线基本上竖直。
如附图所示,每个冲击装置11还具有一个嵌装的衬筒14,安装在凹入侧壁6中(即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在每个半模型5A、5B中)的一个互补的凹口15中且固定至凹口15。有利地,衬筒14用钢制成。
每个冲击装置11还具有一个致动器16,致动器16固连至镶件12,用于使镶件12从其收起位置向其展开位置移动,反之亦然,为此,具有一个活塞17,个活塞17安装成在衬筒14中平移。优选地,致动器16用铝制成。
根据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特别是如图6至图9所示,衬筒14具有底壁18和圆筒20;当衬筒14插入在其凹口15中时,所述底壁18与模型5的外部面19齐平;所述圆筒20从底壁18横向凸出,并终止于凸缘21。
衬筒14在内部限定一个室22,活塞17安装在室22中。如同镶件12、衬筒14及接纳衬筒14的凹口15那样,活塞17围绕横向轴线T具有回转不对称轮廓,这阻止活塞17围绕横向轴线T进行旋转,有利于镶件12的平移导向精确度。更准确地说,优选地,衬筒14、其凹口15以及活塞17的高度(沿模型5的总轴线X)大于宽度(在水平平面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衬筒14、凹口15和活塞17具有椭圆形轮廓,长轴基本上竖直。
活塞17将室22分成一个后半室22A和一个前半室22B。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后半室22A在内部由活塞17限制,在外部由衬筒14的底壁18限制。同样,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前半室22B在外部由活塞17限制,在内部由凹口15的底部限制。
衬筒14在圆筒20的外周面上具有一个后槽23,后槽23通过衬筒14中分布在衬筒周边上的若干开口(这里为穿孔形状)24通到后半室22A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衬筒14配有沿直径相对的两个开口24,这里,两个开口24沿一条竖直轴线分布。在其它实施例中,衬筒14可具有更多的开口24,例如围绕横向轴线T呈90°(或者以不同的角度)分布的四个开口24。
衬筒14还在圆筒20的外周面上配有一个前槽25,前槽25由开在凸缘21上、分布在衬筒14的周边上的若干缺口26通到前半室22B中。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衬筒14配有六个缺口,缺口围绕横向轴线T约呈60°分布。
密封圈27安装在圆筒20的外部面上,和被压缩在所述外部面与凹口15之间,密封圈27确保槽23、25彼此的密封性,因而确保半室22A、22B彼此的密封性。
在被插入到凹口15中之后,衬筒14固定于模型5的侧壁6。如附图所示,特别是如图2和图3所示,衬筒14通过至少一个压板28固定于侧壁6,压板28具有用螺钉30固定在模型5上的主体29和从主体29凸起的舌片31,舌片31由外部承靠在衬筒14的底壁18上。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衬筒14由一对压板28固定于侧壁6,所述一对压板28竖直地安装在衬筒14的两侧。
为了避免在模型5的外部面19上出现任何加厚部分,每个压板28有利地被接纳于在模型5的侧壁6上互补地形成的凹空的保留部分32中,而舌片31接纳于在衬筒14的底壁18上形成的一个凹口33中。
根据附图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致动器16具有一个操纵杆34,操纵杆34从活塞凸出地径向延伸,镶件12例如用螺钉固定在操纵杆上。
更准确地说,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镶件12用螺钉35固定在操纵杆34上,螺钉35穿过活塞17和操纵杆34,与开在镶件12的相对于前部面13的后部面37上的螺纹孔36进行螺旋连接。
有利地,镶件12通过销38在相对于致动器16旋转方面被固定,销38安装于在开操纵杆34上的孔洞39中,且其凸起的端部接纳于开在镶件12的后部面37中的相对的孔洞40中。
如图6至图9所示,活塞17具有一个与圆筒20接触的嵌装的周边活塞环41,周边活塞环41通过对密封圈27的补充,确保两个半室22A、22B的密封隔离。有利地,周边活塞环41用低摩擦系数材料制成,例如青铜,或者优选地,聚四氟乙烯(PTFE)。
仍如图6至图9所示,凹口15在模腔7一侧终止于隔离壁42,隔离壁42分开凹口15与座腔9,和在内部限定前半室22B。
该隔离壁42开有镗孔43,致动器16的操纵杆34安装成在镗孔43中平移,并间置有隔离前半室22B与座腔9的一个或若干密封圈44A,还优选地间置一个或若干导向环44B。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密封圈44A是一个动态唇式密封圈。至于导向环44B,其可用PTFE(聚四氟乙烯)制成。
每个冲击装置11具有一个控制活塞17至少从其收起位置向其展开位置移动的流体回路45。根据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流体回路45为气动的,使用的流体是压力气体(通常是压力空气)。
为此,每个流体回路45具有为室22(更确切地说是后半室22A)供给的至少一个主流体管46,其通过开口24与室22(更确切地说,与后半室22A)连通。
实际上,尤其如图1至3、图6、图7和图10所示,主流体管46开在模型5中,并通过上游端47通到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由下游端49通到凹口15中对着后槽23处(图6和图7)。
根据附图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活塞17的移动控制是双作用式,每个流体回路45配置成还控制活塞17从其展开位置向其收起位置的相应移动。
为此,每个流体回路45具有供给前半室22B的一个辅助流体管50,缺口26与辅助流体管50连通。
更准确地说,尤其如图4所示,辅助流体管50开在模型5中,并通过上游端51通到模型5的上部面48上,通过下游端52通到凹口15中对着前槽25处。
根据附图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主流体管46基本上竖直地开在模型5的侧壁6中,而辅助流体管50倾斜地(但角度相当小)开在模型5的侧壁6中。在图10上,主流体管46和辅助流体管50用粗的点划线示出。
如图1和图10所示,模制单元1具有至少向主流体管46供给压力流体的气动连接件53。为此,气动连接件53具有与主流体管46的上游端47连通的主入口54。有利地,该主入口54是开在气动连接件53中的管,其通到主插头55(这里是阳式)中,主插头55连接于供给压力流体的主软管(未示出)。
主入口54通过主插头55和主软管优选地连接于高压流体源,高压流体通常是高压气体,高压有利地高于20巴(例如约为40巴)。可以是用于容器吹制的压力源,或者是另一个压力源,其必要时产生与吹制源不同的压力值。
在所示的实施例中,活塞17的移动控制是双作用式,以及除了主流体管46之外,气动回路45具有供给前半室22B的辅助流体管50,气动连接件53具有辅助入口56,其与辅助流体管50的上游端51连通。有利地,该辅助入口56是开在气动连接件53中的管,其通到辅助插头57(这里还是阳式)中,辅助插头57连接于供给压力流体的辅助软管(未示出)。
辅助入口56通过辅助插头57和辅助软管,连接于较低压力流体源,压力有利地低于或等于12巴(和例如约为7巴)。
有利地,管46、50的上游端47、51通到彼此附近,以便通过安装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的单个气动连接件53连接至相应的压力流体源,如图1所示。
气动连接件53通过锁紧固定在模型5上,或者如同图1和图10所示实施例中那样,用至少一个螺钉58进行固定。
根据图1和图10所示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模制单元1具有盖59,盖59安装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和间置在上部面48与气动连接件53之间。
如图10所示,模制单元1具有模壁6的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例如液压回路)。有利地,使用的流体是液体,例如水或者油。该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用于使壁6的温度保持在一个基本上不变的温度,要么保持低温(通常约为10℃),用于确保容器2的紧接成型后的冷却,要么保持高温(通常约为120℃),用于确保容器2的热定形,从而用热法增大其结晶度(因而增大其机械强度)。
如图10所示,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具有管道61,管道61开在模型5的壁6上,和在开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的供给开口62与排出开口63之间延伸。换句话说,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通过供给开口62和排出开口63通到模型5的上部面48上。
为方便制造(通过开通),管道61分成若干部分,特别是:
-上游部分61A,其通到供给开口62上,并具有垂直地、水平地和/或倾斜地开在壁6上的若干镗孔;
-下游部分61B,其通到排出开口63上,也具有垂直地、水平地和/或倾斜地开在壁6上的若干镗孔,并在模型5的中部区域与上游部分61A连通。
如图10用虚线透视示出,管道61开成绕开凹口15,不与气动流体回路45的管46、50交叉。
如图1和图10所示,模制单元1具有流体连接件64,流体连接件64安装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确保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供以新鲜液体(或者加热的液体),且确保在与壁6进行热交换之后,从其排出加热的液体。
为此,流体连接件64具有与供给开口62连通的流体入口65(这里是开在流体连接件64中的管),以及与排出开口63连通的流体排出部66(这里也是开在流体连接件64中的管)。
在图10所示的实施例中,开口62、63彼此保持一定距离,基本上沿直径上相对地通到上部面48上。为使开口62、63通过一个结构紧凑的流体连接件64同时进行流体连接,模型5具有槽部67,槽部67开在上部面48上,从位于排出孔63处的外端68延伸到位于供给孔62附近的内端69。
根据图1和图10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模制单元1配嵌装的盖59,该59固定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该盖59间置在上部面48与流体连接件64之间。
如图10透视地示出,盖59具有使每个气动连接件53、64与其相应的回路45、60连通的钻孔70至73。
更详细地说,盖59具有:
-第一钻孔70(倾斜的),使气动连接件53的主入口54与主流体管46的上游端47连通;
-第二钻孔71(竖直的),使气动连接件53的辅助入口56与辅助流体管50的上游端51连通;
-第三钻孔72(竖直的),使流体入口65与供给开口62连通;
-第四钻孔73(竖直的),使流体排出管66与排出开口63连通。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四钻孔73通到槽部67的内端69处,第四钻孔73通过内端69与排出开口63进行流体连通。
盖59与上部面48之间的界面的气体密封性和液体密封性(通常是空气和水的密封性),在管46、50的上游端47、51周围和在开口62、63(更准确地说,围绕槽部67)周围,由弹性体材料例如硅树脂或者天然橡胶或合成橡胶制的密封圈74保证。
盖59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的固定,如同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那样,由螺钉75保证。
气动回路45和热力调节流体回路60两者都通到模型5的上部面48上的事实允许在上部面48上偏置回路45、60的供给支管,从而具有至少三个优越性:
-首先,不必布置供给软管(和排出软管)的侧面入口,这简化模制单元1的结构,特别是模型5的支承件的结构;
-其次,模制单元1的径向体积减小;
-最后,对于负责模制单元1的维护保养的任何技术人员,通过上部面48的支管更简单更容易。
另外,为了确保镶件12相对于模腔7的精确定位,和另外为了限制致动器16和模型5的磨损,每个冲击装置11有利地具有在活塞17的两侧嵌装固定在致动器16上的一对无声块76、77,即:
-后无声块76,其由螺钉78固定在活塞17上,在镶件12的收起位置,后无声块76夹在活塞17与底壁18之间(图6,图8);
-前无声块77,其紧配在操纵杆34上,且用螺钉78固定在活塞17上,在镶件12的展开位置,前无声块77夹在活塞17与隔离壁42之间(图7,图9)。
这里,应当指出,术语“无声块”(单数)是HUTCHINSON SA公司的法文商标,其来自一个普通名词,用于表示(例如参见拉鲁斯词典)两个构件之间的挠性固定或者缓冲装置:本专利申请中术语“无声块”的使用即指这样的装置。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每个无声块76、77用聚氨酯制成,优选地,用Trelleborg公司的名称为Zurcon Z20(注册商标)的一种商品化聚氨酯制成。这种材料具有双重优越性,硬度大(有利于镶件12的定位精确度),和耐磨强度良好,有利于冲击装置11的可靠性和耐久性。
每个冲击装置11在每个半模型5A、5B中的装配示于图2和图3。
无声块76、77用螺钉78固定在致动器16上;销38紧配在孔洞39中,镶件12的固定螺钉35插入在致动器16中,直至从操纵杆34的端部凸出。因此,活塞17插入在衬筒14中,然后,配有密封圈27的衬筒14由模型5的外部沿横向轴线T插入在其凹口15中,操纵杆34插入在镗孔43中。
衬筒14由压板28固定在模型的侧壁6上,压板28安装在其相应的保留部分32中并用螺丝固定在侧壁6上。镶件12由半模型5A、5B的内部进行安装,沿横向轴线T插入在座腔9中,直至与操纵杆34的端部接触,销38接纳在镶件12的后部面37上的孔洞40中。
因此,镶件12在操纵杆34上的固定用螺钉35进行,用螺丝起子或者适当的扳手(根据螺钉头部的型式)穿过沿轴线T开在衬筒14的底壁18上的开口79,确保螺钉35在螺纹孔36中的紧固。
一旦镶件12固定在致动器16上,开口79就被紧配或旋紧在开口79中用盖80密封封闭,如图6至图9所示。
如图11、图12和图14所示,模制单元1的各部分的尺寸确定成,允许在容器2中形成凹陷的区部3。
在这个范围内,标示如下:
A是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10和由镶件12处于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
B是也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由镶件12处于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超出加厚部分10的弦长;
C是镶件12的水平(即垂直于主轴线X)测得的宽度;
D是在含有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10的处于镶件12的收起位置时的弦长;
E是镶件12形成的凸起超出加厚部分10的最大横向尺寸(沿轴线T测得);
F是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处于展开位置时形成的超出加厚部分10的凸起的最大累计横向尺寸(沿轴线T测得);
F'是加厚部分10单独的最大横向尺寸(沿轴线T测得);
G是主体4的后部部分4B的横向测得的宽度(宽度G在容器2上或者在模型5的其型腔上不加区别地予以考虑);
H是镶件12(或者活塞17)的行程,其在收起位置(如图11上虚线所示)与展开位置(如图11上实线所示)之间测得,单位为毫米;
I是在容器2上在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在轴线X(被认为在容器2中)与凹陷的区部3的底部之间的偏置;在模型5中,I基本上相当于在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在轴线X(被认为在模型5中)与横向轴线T之间的偏置。
尺寸E、F和F’称为“最大”,用于表示如图11所示的情况是,区部3、以及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相对于含有横向轴线T的竖直平面不具有对称性。因此,尺寸E和F是在镶件12一侧(或者加厚部分10一侧)测得,使其值最大,如图11所示。
如前所述,加厚部分10形成容器2中凹陷的区部3的一个底模部分。在镶件12的收起位置,加厚部分10单独的横向尺寸F'是这样的,在相对的加厚部分10之间存在一个间隙,其横向测得的宽度K足以在吹制过程中允许容器2从其成型的预型件在膨胀时通过。该宽度K通常约为40毫米。
这可限制镶件12的行程H,从而限制冲击装置11的径向体积,有利于模制单元1的结构紧凑性。
实际上,镶件12从其收起位置到其展开位置的行程H很短,即行程H小于或等于20毫米。另外,该行程有利地大于或等于10毫米。镶件12的行程H通常约为15毫米。
加厚部分10和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12的累计横向尺寸F是这样的,在处于展开位置的两个镶件12之间存在一个间隙,使得每个凹陷的区部3不贯通的。换句话说,容器2中由背对背的两个凹陷的区部3形成的手柄是不贯通的,如图14所示。我们用J标示处于展开位置的相对的镶件12之间的间隙的横向测得的宽度。该宽度J通常约为15毫米,这相当于同时形成容器2的手柄的两个凹陷的区部3之间的距离。
横向尺寸E和F是这样的,E小于或等于F的85%:
E≤0.85·F
尽管有限,镶件12处于展开位置时形成的超出加厚部分10的凸起可加深区部3,尽管行程H短。
另外,区部3必须足够深,以便于握持容器2。为此,横向尺寸E有利地大于或等于累计横向尺寸F的30%:
E≥0.3·F
更准确地说,横向尺寸E有利地小于或等于35毫米:
E≤35mm
相反,该横向尺寸E有利地大于或等于10毫米:
E≥10mm
此外,横向尺寸E有利地小于或等于45毫米减去偏置I值:
E≤45mm-I
同样,有利地根据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限制镶件12处于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
因此,B有利地小于或等于A的80%:
B≤0.8·A
这样,由于变位而经受拉制的材料量在竖直尺寸上(沿轴线X)有限。
另外,B有利地大于或等于A的35%:
B≥0.35·A
不管怎样,这可充分拉制材料,但是,不拉至破坏外观质量的点(过拉伸现象表现为材料颜色近白色)。
通过使其弦长B与其宽度C相结合,还可以确定镶件12的尺寸。
因此,弦长B与宽度C之比有利地小于或等于2.3:
B≤2.3·C
相反,该比率有利地大于或等于1.3:
B≥1.3·C
另外,通过使弦长B与横向尺寸E相结合,可确定镶件12的尺寸。
因此,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与其横向尺寸E之比有利地小于或等于3.5:
B≤3.5·E
相反,该比率有利地大于或等于2.2:
B≥2.2E
更准确地说,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有利地小于或等于75毫米:
B≤75mm
相反,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有利地大于或等于50毫米:
B≥50mm
有利地,可使累计弦长A与累计横向尺寸F相结合。
更准确地说,累计弦长A与累计横向尺寸F之比有利地小于或等于3.3:
A≤3.3·F
相反,该比率有利地大于或等于2:
A≥2·F
下表中概述参数A至J的数值范围示例(单位为毫米):
Figure BDA0001356373670000161
Figure BDA0001356373670000171
为了成型容器2,操作如下。
开始时,在模型5中,在其开模位置,输入一个坯件,坯件预先加热至高于其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温度(通常,PET制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约为80℃的坯件被加热至约120℃)。继而,每个镶件12处于其收起位置。
然后,模型5合模,压力(例如约7至15巴)流体(尤其是空气)被注入到坯件中,优选地,坯件同时通过滑动延伸棒被拉制。在压力下,坯件的材料被带到模型的侧壁6和模底8附近,但是不紧贴侧壁6和模底8。如图6和图8所示,在压力下,可以是材料在座腔9中稍许展开,部分可能地部分地贴靠镶件12的前部面13。
然后,每个镶件12向其展开位置移动。为此,压力流体(这里是高于或等于20巴、通常约为40巴的高压空气),通过主流体管46和后槽23,被注入到后半室22A中,但是,前半室22B中的流体同时通过前槽25由辅助流体管50被排出。在前半室22B与后半室22A之间的压差下,活塞17同与之固连的镶件12一起沿模腔7的方向横向移动,直至由前无声块77支承在隔离壁42上,从而确定镶件12行程结束,处于展开位置的。
镶件12用冲模的方式推动材料(但不穿孔),直至到达其展开位置,因此,在容器2的主体4中凹陷地形成手柄(图7和图9)。
镶件12向其展开位置移动的同时,容器2中的压力增大(通常直至约为20至40巴的压力值),使容器2抵靠模型的侧壁6和模底8更好地成型。模型的侧壁6和模底8进行热调节,材料在侧壁6和模底8上保持紧密接触,有利于容器2进行冷却(或者在热定形的情况下进行加热),有利于提高其机械刚性。
在一段持续时间(十分几秒)之后,容器被减压,模型5开模,容器2从模型5排出。
镶件12在模型5开模之前或之后,处于其收起位置。为此,压力流体通过辅助流体管50和前槽25被注入到前半室22B中,但是,后半室22A中的流体同时通过后槽23由主流体管46排出。在前半室22B与后半室22A之间的压差下,活塞17同与之固连的镶件12一起向模型6外横向移动,直至由后无声块76支承在底壁18上,从而确定镶件12结束行程,处于收起位置。
与其中活塞17直接安装在模型5中的一个凹口内的普通冲击装置相比较,替代耐磨件的嵌装的衬筒14的存在,限制(甚至避免)模型5的侧壁6的磨损,有利于提高模制单元1的可靠性。
另外,流体回路45集装在模型5中,更准确地说,供给管46、50实施在模型5的侧壁6中,支管实施在模型5的上部面48上,限制了模型5的横向体积,有利于模制单元1的总体结构紧凑性。
凹口15与座腔9由隔离壁42分开,镶件12从半模型5A(或者5B)内安装,可使半室22A、22B具有良好密封性,有利于提高冲击装置11的效能,从而提高容器2的质量。
镶件12和衬筒14的不对称形状(这里呈椭圆形),避免镶件12转动,有利于凹陷的区部3的良好成型。开口24(以及缺口26)的优选均匀分布,可确保后半室22A(或者前半室22B)中压力的良好分布,有利于提高镶件12的导向精确度,有利于凹陷的区部3的良好成型。
图15至图18示出模制单元1的一个实施例。
该实施例具有上述模制单元1的所有特征,还具有下列附加或者改良特征。
首先,镶件12具有至少一条导道81,导道81从后端82延伸至前端83,由后端82通到座腔9,由前端83通到前部面13上。
根据第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道81可在镶件12的周边中挖凿。根据图15至图18所示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导道81开在镶件12的块体中。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18所示,导道81通到镶件12的后部面37上。
根据图17和图18所示的一种实施方式,镶件具有若干导道81。有利地,当操纵杆34固定在镶件12上时,这些导道81围绕操纵杆34分布。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镶件12具有一个锪孔84,操纵杆34嵌接在锪孔84中,导道81围绕该锪孔84分布。
其次,前半室22B与座腔9进行流体连通。
为此,操纵杆34被开槽,即其配有凹槽85,凹槽85开在操纵杆的外部面上,平行于操纵杆的轴线(平行于轴线T)。
这些凹槽85便于前半室22B与座腔9之间进行流体连通。
这些布置允许经由前半室22B、凹槽85、座腔9和导道81,实现流体(即空气,如果使用的流体是空气)的循环:
-有利于镶件12进行冷却(或者热调节),
-便于容器2的材料冷却,和便于容器2在取下时与镶件12的前部面13分离。
这种流体循环在流体注入到前半室22B中时进行,控制活塞17(因而控制镶件12)的收起运动:一部分注入的流体通过凹槽85进入座腔9,由后端82输入到导道81中,由前端83通到前部面13上,如图16的细部圆圈中箭头所示。
在限制镶件12加热时,模型5的侧壁6同时进行冷却,一方面,避免镶件的温度升高超过构成容器的热塑性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Tg),另一方面,避免镶件12膨胀,防止其在座腔9中滑动。镶件12的前部面13与容器2之间形成的气刀,可由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12,保持容器2中形成的凹陷的区部3的形状。
更准确地说,低压流体注入到前半室22B中(因而注入到座腔9中),在高压流体不停止注入到后半室22A中之前进行。因此,流体在镶件12的前部面13上的循环,在从其收起之前开始。因此,空气在吹制的容器2与镶件12之间循环,确保其冷却。
接着,容器2中压力被释放,然后,后半室22A中压力也被释放。由于前半室22B中压力被保持,因此,镶件12从其展开位置向其收起位置移动,然后,前半室22B中压力被释放。
这种结构和前述工作方式,可简化模型的结构,因为前半室22B的增压管有利于确保镶件12的冷却,从而避免采用专用布置方案(例如一个载热流体专用输送管)。另外,因为容器2有利于形成空气流导向壁作用,空气流分布成触及前部面13的气刀,所以具有良好的冷却效能。这样,镶件12的温度可始终保持低于容器2的材料玻璃化转变温度。

Claims (16)

1.模制单元(1),其用于成型容器(2),容器具有向容器(2)内凹陷形成的区部(3),该模制单元(1)具有:
-模型(5),其具有侧壁(6),侧壁限定模腔(7),模腔具有容器(2)的至少一部分的型腔并沿限定竖直方向的主轴线(X)延伸,该侧壁(6)配有座腔(9),座腔通到模腔(7)中;
-冲击装置(11),其具有:
镶件(12),其安装成相对于侧壁(6)沿一条横向轴线(T)在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平移,在收起位置,镶件(12)至少部分地收起在座腔(9)中,在展开位置,镶件(12)至少部分地在座腔(9)之外凸出到模腔(7)中,
致动器(16),其固连于镶件(12),且具有活塞(17);
该模制单元(1)的特征在于:
-座腔凹陷地形成在加厚部分(10)中,加厚部分形成朝模腔(7)内的凸出部,
-在展开位置,镶件(12)在加厚部分(10)之外形成凸起,凸起的横向尺寸E小于或等于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的累计横向尺寸F的85%:
E≤0.85·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镶件的收起位置与展开位置之间测得的镶件(12)的行程H小于或等于20毫米:
H≤2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由镶件(12)在加厚部分(10)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大于或等于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的累计横向尺寸F的30%:
E≥0.3·F。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由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小于或等于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的80%:
B≤0.8·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由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大于或等于加厚部分(10)和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的35%:
B≥0.35·A。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镶件(12)的水平测得的宽度C与弦长B之比小于或等于2.3:
B≤2.3·C。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镶件(12)的水平测得的宽度C与弦长B之比大于或等于1.3:
B≥1.3·C。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与其横向尺寸E之比小于或等于3.5:
B≤3.5·E。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与其横向尺寸E之比大于或等于2.2:
B≥2.2E。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小于或等于75毫米:
B≤75mm。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由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弦长B大于或等于50毫米:
B≥50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10)和由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与加厚部分(10)和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12)的累计横向尺寸F之比,小于或等于3.3:
A≤3.3·F。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在含有横向轴线(T)的水平平面上测得的加厚部分(10)和由镶件(12)在展开位置时形成的凸起的累计弦长A,与加厚部分(10)和处于展开位置的镶件(12)的累计横向尺寸F之比,大于或等于2:
A≥2·F。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由镶件(12)在加厚部分(10)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小于或等于35毫米:
E≤3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由镶件(12)在加厚部分(10)以外形成的凸起的横向尺寸E,大于或等于10毫米:
E≥10mm。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制单元(1),其特征在于,鉴于主轴线(X)与横向轴线(T)之间的偏置I,横向尺寸E是这样的:
E≤45mm-I。
CN201710597426.3A 2016-07-21 2017-07-21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Active CN10763981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FR1656949A FR3054163B1 (fr) 2016-07-21 2016-07-21 Unite de moulage de recipients, equipee d'un dispositif de boxage a compacite accrue
FR1656949 2016-07-21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9813A CN107639813A (zh) 2018-01-30
CN107639813B true CN107639813B (zh) 2021-06-22

Family

ID=571213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7426.3A Active CN107639813B (zh) 2016-07-21 2017-07-21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10518466B2 (zh)
EP (1) EP3272496B1 (zh)
JP (1) JP6893130B2 (zh)
CN (1) CN107639813B (zh)
ES (1) ES2742154T3 (zh)
FR (1) FR3054163B1 (zh)
MX (1) MX2017009440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3131242B1 (fr) * 2021-12-29 2023-12-08 Sidel Participations Perfectionnement à une unité de moulage équipée d'un insert de boxage mobil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0861A1 (ja) * 2004-05-19 2005-11-24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グリッパブルボトルの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CN101977754A (zh) * 2008-03-18 2011-02-16 宝洁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整体模塑手柄的拉伸吹塑容器的方法
CN102239039A (zh) * 2008-12-03 2011-11-09 西德尔合作公司 利用局部冷却的容器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36733A1 (fr) * 2008-10-07 2010-04-09 Sidel Participations Perfectionnements au formage des recipients boxes
FR2939073B1 (fr) 2008-12-03 2010-12-31 Sidel Participations Formage des recipients avec contre-pression localisee
US9022776B2 (en) * 2013-03-15 2015-05-05 Graham Packaging Company, L.P. Deep grip mechanism within blow mold hanger and related methods and bottle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0861A1 (ja) * 2004-05-19 2005-11-24 Nissei Asb Machine Co., Ltd. グリッパブルボトルの延伸ブロー成形方法
CN101977754A (zh) * 2008-03-18 2011-02-16 宝洁公司 用于制造具有整体模塑手柄的拉伸吹塑容器的方法
CN102239039A (zh) * 2008-12-03 2011-11-09 西德尔合作公司 利用局部冷却的容器成形的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6893130B2 (ja) 2021-06-23
ES2742154T3 (es) 2020-02-13
EP3272496A1 (fr) 2018-01-24
MX2017009440A (es) 2018-09-10
US10518466B2 (en) 2019-12-31
FR3054163B1 (fr) 2018-08-17
JP2018020555A (ja) 2018-02-08
US20180022008A1 (en) 2018-01-25
CN107639813A (zh) 2018-01-30
FR3054163A1 (fr) 2018-01-26
EP3272496B1 (fr) 2019-06-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9811B (zh) 配有通到上表面上的流体和气动回路的容器模制单元
CN107639812B (zh) 配有附接护套式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US3534435A (en) Apparatus for simultaneously blow molding and compression molding plastic containers
CN110625910B (zh) 配有由来自冲击流体回路的流体回路通风的活动冲击插件的模制单元
CN107639813B (zh) 配有更紧凑的冲击装置的容器模制单元
JP6246332B2 (ja) 容器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US5217729A (en) Mold for plastic bottles
US7651066B2 (en) Device for pneumatic control
JP2016210037A (ja) 液体ブロー成形装置
US6695280B2 (en) Device for pneumatic control
JP2018020554A (ja) 空気循環を伴うボクシングインサートが装備された、容器用成形ユニット
JP6246333B2 (ja) 容器を製造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CN210651674U (zh) 一种模具冷却结构及压塑模具
US7270529B2 (en)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US20040241275A1 (en) Hollow nickel mold members for use in blow molding
US10166713B2 (en) Mould with a movable bottom and horizontal joint plane
CN216175709U (zh) 一种水涨模具冲头结构
CN216832090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散热机构
CN112105491B (zh) 吹塑模具和吹塑设备
US20060177536A1 (en) Apparatus for blow molding
JP2006123315A (ja) 樹脂製容器用の成形型
FR3131242B1 (fr) Perfectionnement à une unité de moulage équipée d'un insert de boxage mobile
KR20180039434A (ko) 벨로우즈 성형 장치
GB2351938A (en) Blow moulding needle for liquid cool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