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36429A -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 Google Patents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36429A
CN107636429A CN201680027583.4A CN201680027583A CN107636429A CN 107636429 A CN107636429 A CN 107636429A CN 201680027583 A CN201680027583 A CN 201680027583A CN 107636429 A CN107636429 A CN 1076364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vehicle
supporting part
framework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758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36429B (zh
Inventor
金学仙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ree Data System (strain)
Original Assignee
Three Data System (strai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ree Data System (strain) filed Critical Three Data System (strain)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364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3642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19/00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 G01G19/02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 G01G19/03Weighing apparatus or methods adapted for special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preceding groups for weighing wheeled or rolling bodies, e.g. vehicles for weighing during motion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17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identifying vehicle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using treadles built into the road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GTRAFFIC CONTROL SYSTEMS
    • G08G1/00Traffic control systems for road vehicles
    • G08G1/01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 G08G1/052Detecting movement of traffic to be counted or controlled with provision for determining speed or overspe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 Road Repair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包括:称重传感器,用于测定重量;测定部;支撑部;加固台,位于上述测定部的固定板上侧且与形成于支撑部中的框架连接;轴测定部,位于上述加固台的上侧且能够对车辆的轴重、车辆宽度以及车轮宽度进行测定;震动吸收部,位于在上述切开面形成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侧面和在支撑部形成的框架之间,能够对车辆的移动所导致的震动进行吸收。

Description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尤其是一种在将能够测定车辆的总重、轴重、车辆速度、车型等进行测定的支撑部安装到地面上的切开面时利用震动吸收部对支撑部和切开面的侧面进行连接,从而通过震动吸收部将车辆移动时所产生的震动中的水平方向上的震动降至最低,进而能够减少因为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中的震动而导致的误差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掌握在道路上行驶的车辆的重量以及类型等,需要在收费站等处安装如本申请人的大韩民国注册专利编号第10-1056017号中的地秤,通过由固定装置吸收在测定装置上移动的车辆所导致的震动,将传递至称重传感器的震动降至最低,从而将车辆的震动所导致的称重传感器的错误工作以及数值的误差现象将至最低。
发明内容
技术课题
但是,即使是通过在测定车重以及监测车辆移动用的测定装置中安装固定装置将车辆的震动降至最低,也有可能会因为无法完整吸收沿着道路的宽度方向传递的震动而直接将上述震动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从而导致称重传感器所测定到的数值中产生误差。
此外,为了将称重传感器安装到地下而需要切开一部分地面,而当雨水、沙子、泥土、粉尘等异物通过切开部分流入到安装于切开面中的称重传感器等并造成粉尘或雨水等的蓄积时,会因此导致装备的错误工作或破损等现象,需要由作业人员逐个清理蓄积在切开面中的雨水或异物等。
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包括:测定部,由用于测定重量的称重传感器,以及位于上述称重传感器上侧的固定板构成;支撑部,位于在上述测定部形成的固定板的上侧,由形成于多个排列的各个测定部之间且在其内侧浇筑混凝土的框架构成;辅助测定部,由位于上述测定部的固定板的上侧且分别连接到形成于支撑部的框架中的加固台,以及位于上述加固台的上侧且能够对车辆的轴重、车辆宽度以及车轮宽度进行测定的轴测定部构成;震动吸收部,位于在上述切开面形成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的侧面和在支撑部形成的框架之间,能够对车辆的移动所导致的震动进行吸收;其中,通过在安装有支撑部的切开面中形成排水管、泵以及喷射部,能够顺利地清除及排出流入到切开面中的异物以及水分等并预防安装在切开面中的称重传感器因为受到异物或水分等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工作或破损的现象,通过在支撑部和切开面之间安装震动吸收部,能够吸收车辆移动时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产生的震动并仅传递在重力方向上产生的震动,将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中的震动将至最低并进一步将因为水平震动而导致的称重传感器的数值异常将至最低,通过在用于测定车重或车型的支撑部中安装称重传感器、踏板传感器、环形传感器以及电热线等,能够防止冰雪等的堆积并预防因为冰雪儿导致的车辆滑动等现象,通过在支撑部之间安装辅助测定部,能够准确地测定出驶过支撑部的车辆的轴重,此外,还能够在将辅助测定部连接到支撑部时利用形成有倾斜部的加固部件对分别安装有加固台的支撑部和辅助测定部进行更加稳固的固定结合,同时能够避免加固部件因为自重而轻易地从加固台脱落,还能够在上述支撑部的内部形成钢筋部件以避免框架轻易分离并提升浇筑到框架内不的混凝土的强度。
发明效果
本发明能够通过在安装支撑部的切开面中形成排水管以及泵、喷射部而有效地去除并排出流入到切开面的异物以及水分等,从而预防安装在切开面中的称重传感器因为受到异物或水分等的影响而发生错误工作或破损的现象。
此外,能够通过在支撑部和切开片之间安装震动吸收部而吸收车辆移动时在道路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产生的震动,仅传递在重力方向上产生的震动,将传递到称重传感器中的震动将至最低,从而将水平震动所导致的称重传感器的数值异常现象将至最低。
此外,能够通过在用于区别车重或车型的支撑部中安装称重传感器、踏板传感器、环形传感器以及电热线等,防止路面上冰雪的堆积,从而预防因为冰雪而导致的车辆滑动等现象。
此外,能够通过在支撑部之间安装辅助测定部,对驶过支撑部的车辆的轴重进行准确测定,而且在将辅助测定部连接到支撑部时,能够通过形成有倾斜部的加固部件,使分别安装有加固台的支撑部和辅助测定部之间实现更加坚固的固定结合效果,同时还能够防止加固部件因为其自重而轻易地从加固台脱离的现象。
此外,通过在上述支撑部的内部形成钢筋部件,能够防止框架的分离并提升浇筑到框架内部的混凝土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概要图。
图2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切开面中安装测定部时的状态概要图。
图3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支撑部截面图。
图4和图5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切开面中安装测定部、支撑部以及辅助测定部时的状态概要图。
图6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辅助测定部之衬垫斜视图。
图7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辅助测定部之衬垫的另一实施例斜视图。
图8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切开面中安装测定部、支撑部以及辅助测定部时的状态概要图。
图9是在适用本发明的切开面中安装测定部、支撑部、辅助测定部以及震动吸收部时的概要图。
图10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震动吸收部概要图。
图11是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的安装状态概要图。
标号说明
10:测定部
11:支撑板
12:测定传感器
13:固定板
20:支撑部
21:框架
22:铁板
23:钢筋部件
24:踏板传感器
25:电热线
26:涂层部
27:环形传感器
30:辅助测定部
31:加固台
32:轴测定部
32a:凹槽
32b:板
32c:检测计
32d:水密部件
33:加固部件
33a:倾斜部
33b:螺纹部
40:震动吸收部
41:紧贴板
42:吸收部件
43:固定部
50:搁置部
51:搁置台
52:搁置板
100: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具体实施方式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适用本发明的构成如下所述。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适用本发明的构成进行详细说明。
适用本发明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100如图1至图11所示,包括安装在通过切开道路中的一部分而形成的切开面g中的测定部10、支撑部20、辅助测定部30以及震动吸收部40。
首先,上述切开面g如图2所示,包括在切开道路中的一部分时所形成的底面g1,和上述底面g1周围的在道路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即前后左右方向上的侧面g2。
其中,在形成于上述切开面g的底面g1上,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在中央部分和两侧部分额外形成排水管g3、改为宜。
这是为了便于通过中央部分的排水管g3和两侧部分的排水管g4,更好地对流入到切开面g中的水或异物等进行处理。
此外,上述底面g1以从两侧向中央逐渐向下倾斜的结构形成,以便于沿着切开面g的侧面g2流入的异物或水分等更顺利地移动到中央部分的排水管g3为宜。
换言之,上述底面g1以“V”字形态形成为宜。
此外,在上述中央部分的排水管g3中安装泵p,以便于流入到上述排水管g3中的雨水等更顺利地排出到外部为宜。
其中,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泵p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选用目前普遍使用的泵p,且能够在上述排水管g3的多个位置安装多个。
此外,在形成于上述底面g1两侧的排水管g4中,额外形成为了使堆积在上述排水管g4中的异物或水分发生移动而能够以一定的压力喷射出空气或水的喷射部g5为宜。
其中,上述喷射部g5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不同的形态形成,在本发明中,以沿着排水管g4的长度方向安装水管之后在上述水管的多个任意位置安装喷嘴(未图示)等,从而通过上述喷嘴喷射出高压水或空气的形态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上述测定部10如图2所示,形成有安装在上述切开面g的底面g1且相隔一定距离排列的多个支撑板11。
此外,在每个上述支撑板11的上侧,形成有测定车重用的称重传感器12。
其中,上述称重传感器12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选用目前普遍使用的任意形态的构成。
此外,在每个上述称重传感器12的上侧,形成有固定板13。
其中,上述支撑板11用于将称重传感器11稳固地支撑在底面g1上,而上述固定板13用于将后续说明的2个支撑部20稳固地支撑在一个固定板13上,上述支撑板11和固定板13以目前普遍使用的铁板等形态为例进行说明。
从外,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支撑板11和固定板13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多种形态或大小形成,且能够通过如螺栓等结合部件(未图示)结合或固定到地面。
换言之,上述测定部10是以相距任意间隔的状态下在切开面g的底面g1中排列多个。
例如,能够在上述底面g1中与车辆的左右轮匹配的位置以2列且相距一定间隔的状态排列多个,而安装上述测定部10的间隔或位置等,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进行各种不同的设定。
此外,上述支撑部20如图1或图3至图4所示,形成于上述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上侧,被放置在由多个排列而成的测定部10之间的各个空间中,即在一个固定板13上放置2个支撑部20。
换言之,在一个固定板13的一侧方向放置某一个支撑部20之后,在上述固定板13的另一侧方向放置另一个支撑部20。
此外,在向一个固定板13放置2个支撑部20时,以一对支撑部20以相互不紧贴的、在支撑部20之间相距一定间隔的形态放置。
此外,上述支撑部20是将与道路的切开面g相同的矩形形状的多种形态的框架21放置在上述固定板13的上侧而构成,且在上述框架21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c。
其中,上述框架21能够以多种形态构成,在本发明中将以I形梁形态的矩形外框形状为例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框架21能够使用不同的材质或形态并被放置在测定部10的上侧。
其中,为了防止浇筑到上述框架21内部的混凝土c泄漏到外部、避免矩形形态的框架21发生扭曲、确保被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稳固支撑,在框架21的下部额外形成铁板22为宜。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在以矩形形态形成上述框架21时以及将铁板22固定到框架21的下侧时,能够利用目前普遍使用的如焊接等方法或使用螺母或固定销等结合部件的方法,也能够利用除上述方法之外的其他目前普遍使用的任何方法。
此外,为了避免上述框架21发生扭曲、提升浇筑到框架21内部的混凝土c的强度等,能够在上述框架21的内部额外形成以矩形形态排列的栅格形态的钢筋部件23。
其中,上述钢筋部件23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对其大小或粗细等进行不同的设定,当为了防止框架21的扭曲而使用时能够使其大小或粗细大于一定的尺寸(例如5cm),从而提升框架21之间的支撑力以及股定理,而当为了提升混凝土c的强度而作为骨架使用时可以使用比上述尺寸较小的尺寸。
此外,上述钢筋部件23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在重力方向上采取1列以上的多列结构。
例如,首先在框架21高度中的中间部分为了避免框架21发生扭曲而通过焊接等方法将大于一定尺寸的钢筋部件23固定到以矩形形态排列的框架21之后,接下来再在上述钢筋部件23的上侧部分或下侧部分结合小于上述尺寸的用于提升混凝土c强度的其他钢筋部件23。
此外,在将上述支撑部20安装到道路中时,还能够在支撑板20内部的框架21内部或框架21外部的道路部分额外形成用于测定车重或识别车型的目前普遍使用的踏板传感器24。
此外,为了能够在冬天消除支撑部20中因为雨雪、湿气等而形成的结冰现象,在浇筑到框架21内部的混凝土c内部额外形成电热线25为宜。
此外,为了能够在夜间等视野不良的状态下确保车辆顺利驶过支撑部,在混凝土c的表面额外形成以夜光等材质制成的涂层部26为宜。
例如,能够在上述混凝土c的表面利用夜光灯材质形成如箭头灯形状。
此外,在上述支撑部20的驶入部分或驶出部分,能够额外形成在检测车辆驶入或驶出支撑部20的同时获取如车速等车辆相关各种信息的目前普遍使用的车道分离传感器(未图示)或环形传感器27。
此外,还能够额外形成用于控制车辆通行的道闸(未图示)等。
其中,上述踏板传感器24、电热线25、环形传感器27能够使用目前普遍使用的任意设备,也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采用各种不同的形态。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上述踏板传感器24、电热线25、环形传感器27需要在接电的状态下工作,所以在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此外,上述辅助测定部30如图4至图8所示,形成于上述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上侧,被放置在位于一个测定部10上方的2个测定部20之间。
详细地说,在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通过焊接等方法形成加固台31,而上述加固台31的上侧形成有用于对测量的轴重、车况宽度、轮胎宽度以及车轴数量等进行测定的轴测定部32。
其中,上述加固台31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利用钢板等制作成如 “t”等多种形态,而在本发明中将以“t”形态的构成为例进行说明。
此外,上述加固台31是为了对上述轴测定部32进行稳固的支撑而固定于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且上述轴测定部32位于一个支撑部20和另一个支撑部20之间与支撑部20的表面相同的平面上。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在每个相互相邻的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都形成加固台31,而为了使相邻的加固台31相互贴紧并稳固固定而使用螺栓或固定销等结合部件,在上述加固台31中形成用于与结合部件结合的凹槽。
其中,上述加固部件33如图6所示,由梯形形状的侧面倾斜的倾斜部33a和其下侧的形成有螺栓状螺纹而供螺母结合的螺纹部33b构成。
借此,上述倾斜部33a被结合到形成于加固台31中的凹槽中,而螺纹部33b中通过嵌入螺母而使相邻紧贴的加固台能够相互坚固地固定。
如上所述,为了提升相互相邻的加固台31之间的股定理,使用加固部件33而非一般的螺栓进行结合为宜。
这是因为,当利用一般的螺栓对相互相邻的加固台31进行固定时,车辆的移动所导致的震动会使得螺栓发生晃动,而部件变大的缝隙有可能造成螺栓从上述缝隙脱落,而通过利用如上所述的加固部件33固定结合一对加固台31,能够使形成于加固部件33中的倾斜部33a更加稳固地结合到凹槽中,从而避免加固部件33轻易地从加固台31脱落,同时还能够使一对加固台31更加坚固地紧贴固定结合。
此外,位于上述加固台31上侧的轴测定部32如上所述,是用于在车辆驶入支撑部20时对车辆的轴重以及车轴数量进行测定,如图7所示,包括根据车辆的轴重弯曲的板32b,在上述板32b的一侧面形成一个以上的凹槽32a,在上述凹槽32a中形成有用于检测板32b的弯曲程度的检测计32c。
其中,显而易见的是,形成于上述轴测定部32中的板32b、凹槽32a以及检测计32c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不同的形态以及数量形成。
此外,如图8所示,为了预防安装于上述板32b中的检测计32c的破损以及防止湿气、冲击等造成的板32b的破损等,在板32b的外部能够通过利用橡胶材质等制成的水密部件32d形成涂层(橡胶成型)。
此外,上述震动吸收部40如图9至图10所示,被连接到形成于切开面g的侧面g2和形成于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能够对传递到支撑部20中的因为车辆的移动所导致的震动进行吸收。
详细地说,包括通过螺栓等紧贴到上述侧面g2或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的紧贴板41,固定到上述紧贴板41并能够在前后左右上下等所有方向进行移动或旋转的吸收部件42,连接到上述吸收部件42且能过通过螺栓等结合部件或焊接等方法固定到形成于支撑部20的框架21或切开面g的侧面g2中的固定部43。
换言之,上述吸收部件42能够以紧贴板41或固定部43中的某一个为基点进行360°的旋转或沿着一定的方向移动。
例如,能够以控制杆似的方式移动,或采用气缸形态、弹簧形态或球关节形态等符合使用者目的的任意形态。
此外,当将震动吸收部40安装到上述切开面g的侧面g2和支撑部20的框架21之间时,上述震动吸收部40可能会暴露在外部,此时为了防止异物或水分流入到震动吸收部40并预防震动吸收部40的破损,额外形成搁置部50为宜。
其中,上述搁置部50如图11所示,包括固定到切开面g的侧面g2或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的搁置台51,和放置在上述搁置台51上方的搁置板52。
此外,上述搁置部50的搁置板52形成于与支撑部20或辅助测定部30的上侧面相同的平面。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上述搁置台51以及搁置板52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各种形态形成。
换言之,上述搁置部50在支撑部20的侧面方向形成,用于防止异物或湿气等流入到切开面g的内部,起到与盖子(未图示)类似的作用。
此外,在安装上述支撑部20的周围,还能够额外形成检测出驶入支撑部20的车辆并在进行拍照的同时识别车牌号码的照相机k1、能够通过视觉和听觉方式确认如车重、车辆信息以及车辆的超载与否等驶入支撑部20的车辆信息的电子显示屏k2、通过紫外线传感器或超声波传感器等目前普遍使用的传感器检测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等的车辆检测部k3。
其中,显而易见的是,上述照相机k1、电子显示屏k2、车辆检测部k3能够使用目前用于限制车辆的超载或超速等的位置普遍使用的设备,且在相应的地区安装使用能够对上述所有构成进行控制的服务器(未图示)等。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能够在服务器中对上述测定部10、支撑部20、辅助测定部30等的工作状态或新生成的信息进行确认以及控制。
此外,显而易见的是,虽然没有详细说明,但还能够额外安装用于对驶入到支撑部20中的车辆进行控制的道闸(未图示)等。
下面,将对上述结构的适用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的作用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通过切开需要安装支撑部20的地面中的一部分而形成切开面g。
接下来,在形成于切开面g中的底面g1,按照相隔一定间距的踏脚石似的方式以2列顺序排列构成测定部10的支撑板11,并利用螺栓或固定销等结合部件将其稳固地固定到底面g1。
然后,在上述支撑板11的上侧安装用于测定车重的称重传感器,最后在其上侧放置固定板13。
其中,在将支撑板11安装到上述底面g1并在上述支撑板11的上侧安装称重传感器12、固定板13时,为了能够对各个构成部件进行稳固支撑,利用螺栓或固定销等结合部件进行结合为宜。
此外,在形成于上述切开面g中的底面g1形成上述排水管g3、g4,而上述排水管g3、g4中形成泵p以及喷射部g5。
此外,在形成于上述测定部10中的固定板13的上侧排列支撑部20。
详细地说,在最下侧安装铁板,然后在其上侧以矩形形态排列上述如“I”型梁等框架21之后,利用焊接等方法对其进行固定。
接下来,在上述框架21的内部排列栅格形态的钢筋部件23并通过如上所述的焊接的方式对框架21和钢筋部件23进行固定。
此时,上述钢筋部件23能够确保矩形形态的框架21不会发生扭曲并始终保持一定的形状。
此外,上述钢筋部件23如上所述,能够根据使用者的目的以不同的大小、粗细、形态或数量进行安装。
此外,上述测定部10是由多个排列形成,在各个测定部10之间放置支撑部20。
换言之,是在一个测定部10的上侧排列2个支撑部20。
此外,在将2个支撑部20放置到一个测定部10的上侧时,应避免形成于一个支撑部20中的框架21和形成于另一支撑部20中的框架21相互紧贴,按照两者之间保持一定空间的方式放置到测定部10的上侧。
借此,形成于2个支撑部20中的框架21将相距一定的间隔,而各个框架21能够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结合到各种形态的加固台31。
此外,在对固定到相邻框架21中的加固台31进行固定时将加固部件33结合到形成于上述加固台31中的凹槽中,使相邻的加固台31之间得到固定,从而防止相邻的支撑部20发生晃动或移动并保持稳固的支撑状态。
其中,当将加固部件33结合到上述加固台31中时,形成于上述加固部件33中的倾斜部33a将贯通以2列排列的加固台31,而连接到上述倾斜部33a中的螺纹部33b将裸露到加固台31的外部。
此时,通过将螺母结合到上述螺纹部33b,能够防止加固部件33轻易地从加固台31脱离。
此外,当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将加固部件33结合到加固台31中时,加固部件33将通过形成于加固部件33中的倾斜部33a坚固地嵌入到加固台31的凹槽中,从而防止加固部件33轻易地从加固台31脱离。
接下来,在上述加固台31的上侧排列轴测定部32,并使上述轴测定部32和支撑部20的表面保持在相同的平面中。
此时,在形成于上述支撑部20中的框架21内部浇筑混凝土c。
其中,在浇筑上述混凝土c时,还能够在混凝土c的任意位置额外安装用于获取驶入支撑部20中的车辆的类型以及轴重等车辆信息的踏板传感器24。
此外,在将支撑部20安装到上述测定部10时,首先将铁板22放置在形成于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上方,然后在其上方再安装框架21。
此外,为了能够在如冬天等季节快速地融化或清除落在上述混凝土c中的冰雪或雨水等,额外安装电热线25为宜。
此外,还能够在浇筑混凝土c的部分安装用于对驶入或驶出上述支撑部20的车辆进行检测的环形传感器27,能够安装在支撑部20的驶入部分或驶出部分或道路上。
此外,为了能够在夜间或视野不良的状态下确保车辆顺利驶入支撑部20,在混凝土c的表面形成能够起到引导作用的夜光形态的涂层部26为宜。
当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将辅助测定部30安装到支撑部之间时,所有支撑部20将以相互连接的状态排列,并以一个测定部10中固定2个支撑部20的形态排列,从而在对驶入到支撑部20中的车辆总重进行测定的同时,对驶入辅助测定部30的车辆的轴重进行测定。
在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将辅助测定部30安装到相邻的支撑部20之间之后,在形成于切开面g的侧面g2和支撑部20之间排列震动吸收部40。
详细地说,利用螺栓等结合部件将形成于一侧的震动吸收部40的紧贴板41固定到形成于切开面g的侧面g2中,并利用结合部件或焊接等方式将形成于另一侧的固定部43固定到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
借此,在上述紧贴板41和固定部43之间安装能够以多种角度移动或旋转的吸收部件42。
接下来,为了避免上述震动吸收部40裸露到地面,在震动吸收部40的上侧安装搁置部50并使其保持与支撑部20的表面相同的平面。
详细地说,在利用焊接方式或结合部件将搁置部50的搁置台51固定到上述切开面g的侧面g2或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之后,将搁置板52放置在上述搁置台51的上侧。
显而易见的是,在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将测定部10、支撑部20、辅助测定部30、震动吸收部40、搁置部50安装到切开面g中时,能够对上述顺序进行各种变更。
此外,额外形成用于对驶入和驶出上述支撑部的区间上的切开面g进行覆盖的单独的板(未图示)为宜。
上述板也能够利用上述踏板传感器24等进行替代。
其中,也能够在一个切开面g中安装一个以上的上述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100。
此外,在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完成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100的安装之后,车辆能够驶入相应的区域。
此时,首先车辆将通过支撑部20的驶入通道中的环形传感器27,此时将在检测出车辆驶入的同时对车辆的速度、长度、车轴数量等进行检测。
其中,显而易见的是,对于驶入到支撑部20中的车辆能够利用照相机k1等进行拍摄从而提取出车辆信息,利用车辆检测部k3测定出车辆的长度、高度、宽度等并输出或保存到电子显示屏k2或服务器中,在此将省略其详细说明。
如上所述,在驶入到支撑部20之前通过环形传感器27的车辆将通过安装在支撑部20中的踏板传感器24,此时将检测出车辆的轮胎宽度、车辆宽度、轴距等信息并借此检测出车辆的类型,然后将相关信息输出到服务器或电子显示屏k2。
接下来,通过踏板传感器24之后的车辆将驶入辅助测定部30的轴测定部32上侧。
此时,车辆的轴重会造成轴测定部32的板32b的弯曲,同时形成于上述板32b中的凹槽32a也将同时弯曲。
此外,排列于上述凹槽32a中的检测计32c将检测出板32b以及凹槽32a的弯曲程度,从而测定出相应车辆的轴重。
与此同时,测定部10将测定出驶入支撑部20中的车辆的总重。
详细地说,在车辆驶入支撑部20之后,因为车辆的重量而被传递到支撑部20中的何种将精油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被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2中,从而测定出相应车辆的总重。
其中,因为在一个支撑部10中放置有2个支撑部20,所以即使是在车辆移动的过程中横跨在2个支撑部20中,也能够准确地测定出车辆的总重量。
如上所述,在车辆持续移动的过程中通过相应位置的支撑部20时,将驶过安装在相应支撑部20中的踏板传感器24以及环形传感器27和辅助测定部30的轴测定部32,从而对相应车辆的轴重、车型以及车辆的驶入驶出与否进行确认,并通过测定部10测定出驶入到支撑部20中的车辆的总重。
借此,当车辆驶入位于第一个位置的支撑部20时,将首先通过安装在支撑部20的驶入部分中的环形传感器检测出车辆的驶入,并通过如上所述的轴重、总重、车轴数量、车辆速度、轴距等信息判断其车型。
此外,通过安装在位于第一个位置的支撑部20的驶出部分或位于第二个位置的支撑部20的驶入部分中的环形传感器27判断车辆的驶入驶出与否,并根据车辆通过支撑部20的时间计算出车辆的速度。
当按照如上所述的顺序从位于第一个位置的支撑部20开始直至驶过位于第四个位置的支撑部20时,通过支撑部20以及辅助测定部30等,能够得出相应车辆的重量、速度以及车型等。
此外,如上所述,当车辆以一定的速度驶过支撑部20时,因为车辆的移动而导致的震动将在道路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以及重力方向等所有方向上产生,并通过支撑部20传递到测定部10。
此时,因为相应车辆的震动被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2,所以会在称重传感器的检测结果中产生误差,并最终导致所测定数值的误差。
因此,需要通过位于切开面g的侧面g2和支撑部20之间的震动吸收部40,将驶入上述支撑部20的车辆所导致的震动将至最低。
详细地说,当车辆驶入上述支撑部20时,因为车辆的移动而导致的震动将被传递到框架21中,而在经由上述框架21传递到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之前,首先会被传递到连接在上述框架21中的震动吸收部40的固定部43。
此时,因为其震动会被传递到连接在上述固定部43中的吸收部件42,会导致上述吸收部件42以一侧为基准发生旋转。
其中,上述震动吸收部40被安装在切开面g的侧面g2,而上述侧面是指道路的长度方向以及宽度方向即前后左右方向的4个面。
借此,当震动吸收部40被安装到各个侧面时,相应震动吸收部40的吸收部件42能够在前后左右等道路的长度方向和宽度方向(水平方向)以及上下等重力方向(垂直方向)的所有方向发生旋转,而通过切开面g的各个侧面g2,只会在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发生移动。
例如,首先对安装在道路长度方向上的侧面g21中的震动吸收部40进行说明,当震动被传递到相应震动吸收部40中时,在上述震动的作用下吸收部件42将在道路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和道路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以及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发生旋转,而通过安装在道路宽度方向上的侧面g22中的震动吸收部40,在道路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和道路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水平方向上的震动)上产生的震动将被阻挡削减,从而实际上将只有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震动被保留。
换言之,通过安装在上述切开面g的侧面g2中的震动吸收部40,在水平方向上传递的水平震动将被消除,而只有在垂直方向上传递的垂直震动才会被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2。
与此不同,接下来对安装在道路宽度方向上的震动吸收部40进行说明,如上所述,移动到支撑部20中的车辆所导致的震动将被传递到震动吸收部40,并被传递到形成于上述震动吸收部40中的吸收部件42。
借此,上述吸收部件42将在道路的长度方向即前后方向和道路的宽度方向即左右方向以及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发生旋转,而通过安装在道路长度方向上的侧面g21中的震动吸收部40,吸收部件42的移动将被阻挡,从而实际上将只有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车辆震动被保留。
因此,如上所述,在支撑部20的上方移动的车辆的重量将首先被传递到支撑部20,而在被传递到测定部10之前,首先通过连接到支撑部20中的震动吸收部40削减沿着道路的长度方向或宽度方向晃动的震动,只有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上的车辆重量被传递到测定部,从而能够准确地测定出驶过支撑部20的车辆的重量。
这是因为,当在切开面g中形成上述震动吸收部40时,在道路的长度方向侧面g21和道路的宽度方向侧面g22相互形成直交,因此能够对相对方向上的震动进行阻挡,从而只在重力方向即上下方向发生震动。
借此,测定部10的称重传感器12将仅检测到在上下方向上移动的震动,从而准确无误地测定出车重。
这是因为,当多种不同方向上的震动被传递到上述称重传感器12时,上述震动会导致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2中的重量发生晃动并造成称重传感器12检测数值的误差,从而无法准确地测定出驶入支撑部20的车辆的重量,而通过如上所述的方式,能够通过震动吸收部40消除驶入支撑部20的车辆的震动中除上下方向之外的其他方向上的震动,使得只有车辆的重量被传递到称重传感器12,从而能够准确无误地测定出车重。
此外,如夏季的雨季时,雨水或水分等可能会通过切开面g流入到安装有支撑部20的区域,此时因为在切开面g中安装有排水管g3、g4,所以异物或污水以及雨水等将被汇聚到上述排水管g3、g4中并通过泵p顺利地排出到外部,从而预防因为水分而导致的测定部10以及辅助测定部30等的破损,且因为上述底面g1采取从两侧向中央向下倾斜的结构,所以流入到切开面g中的污水或雨水等能够顺利地汇聚在中央的排水管g3,并通过泵p轻易地排出到外部。
此外,因为在两侧的排水管g4中形成有喷射部g5,所以当两侧的排水管g4中堆积有异物或水分而无法顺利排出时,能够通过上述喷射部g5喷射出一定压力的气体或液体,使堆积在上述排水管g4中的异物或水分移动并排出到外部,从而防止排水管g4的堵塞现象。
上述实施例仅为对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进行的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例,具有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之一般知识的人员应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9)

1.一种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包括:
测定部(10),包括:支撑板(11),安装到切开面g且由多个排列形成;称重传感器(12),位于上述支撑板(11)的上侧且用于测定车重;以及固定板(13),位于上述称重传感器(12)的上侧;
支撑部(20),位于上述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的上侧,包括:框架(21),形成于多个排列的各个测定部(10)之间且在其内侧浇筑混凝土(c);
辅助测定部(30),位于上述测定部(10)的固定板(13)的上侧,包括:加固台(31),连接到形成于支撑部(20)的框架(21);以及轴测定部(32),位于上述加固台(31)的上侧且能够对车辆的轴重、车辆宽度以及车轮宽度进行测定;
震动吸收部(40),位于上述切开面(g)和支撑部(20)的框架(21)之间且用于吸收因为车辆的移动所导致的震动,包括:紧贴板(41),紧贴于切开面(g);吸收部件(42),连接到上述紧贴板(41)且能够沿着道路的行驶方向在前后左右上下方向移动;以及固定部(43),连接到上述吸收部件(42)且固定到框架(21)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切开面(g)上形成的底面(g1)中,沿着道路方向在中央部分和两侧部分形成排水管(g3,g4),而中央的排水管(g3)中额外安装泵(p),两侧的排水管(g4)中还包括喷射部(g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20)中为了防止浇筑到框架(21)内侧的混凝土(c)发生泄漏并对框架(21)进行更加稳固的支撑而在框架(21)的下侧部分还包括铁板(22),而在框架(21)的内部形成栅格形态的钢筋部件(2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上述支撑部(20)中还包括:踏板传感器(24),用于对车重或移动或车型进行测定;电热线(25),用于熔化水分或冰雪;涂层部(26),用于控制车辆的驶入和驶出且采取夜光形态;环形传感器(27),用于确认车辆的驶入和驶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辅助测定部(30)中,连接到一个框架(21)中的加固台(31)和连接到另一个框架(21)中的加固台(31),是通过在长度方向两侧倾斜形成的倾斜部(33a)和在上述倾斜部(33a)的下侧由螺纹(33b)构成的加固部件(33)实现固定结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形成于上述辅助测定部(30)中的轴测定部(32),由形成有凹槽(32a)的板(32b)和位于上述凹槽(32a)且用于对板(32b)的弯曲程度进行检测的检测计(32c)构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在形成于上述轴测定部(32)的板(32b)的外侧还包括水密部件(32d)。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搁置部(50),包括:搁置台(51),位于上述震动吸收部(40)的上侧,在将流入到切开面(g)的侧面(g2)和支撑部(20)之间的异物或水分降至最低的同时预防震动吸收部(40)的破损,被固定到侧面(g2)或支撑部(20)的框架(21)中;搁置板(52),位于上述搁置台(51)的上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支撑部(20)的周围,还包括:照相机(k1),用于对驶入支撑部(20)的车辆进行拍照;电子显示屏(k2),用于在显示车重的同时显示车辆信息以及其他各种信息;车辆检测部(k3),用于通过传感器测定出车辆的长度、宽度、高度。
CN201680027583.4A 2015-05-19 2016-05-04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Active CN10763642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5-0069718 2015-05-19
KR1020150069718A KR101556237B1 (ko) 2015-05-19 2015-05-19 축중기 센서 혼합형 트럭스케일
PCT/KR2016/004689 WO2016186351A1 (ko) 2015-05-19 2016-05-04 축중기 센서 혼합형 트럭스케일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36429A true CN107636429A (zh) 2018-01-26
CN107636429B CN107636429B (zh) 2020-01-07

Family

ID=54338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7583.4A Active CN107636429B (zh) 2015-05-19 2016-05-04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KR (1) KR101556237B1 (zh)
CN (1) CN107636429B (zh)
WO (1) WO2016186351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9271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深圳大学 一种汽车流量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CN111142422A (zh) * 2019-11-15 2020-05-12 西安海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os系统的传感器信息处理方法
CN112629627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格洛瑞亚株式会社 倾斜曲折的区间的水平移动与能够预先测定重量的重物水平运送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616962B1 (ko) * 2015-12-30 2016-05-02 김학선 트럭스케일
KR101796202B1 (ko) * 2016-03-15 2017-11-10 주식회사에스에이티 계중 센서를 이용한 무인 과적 단속 시스템
KR101865076B1 (ko) * 2017-01-06 2018-06-07 주식회사에스에이티 운행 중인 차량의 중량측정을 위한 트럭스케일
KR101950344B1 (ko) * 2017-06-21 2019-02-20 조헌 스마트 로드 시스템
KR101950345B1 (ko) * 2017-06-22 2019-02-20 조헌 차량의 중량 측정센서
CN111829628B (zh) * 2019-04-15 2024-05-14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汽车衡和汽车衡系统
CN111829630B (zh) * 2019-04-15 2022-06-21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动态汽车衡的制备方法和动态汽车衡的道路安装方法
US11635323B2 (en) * 2019-11-07 2023-04-25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Vehicle and trailer load determination
CN112345058B (zh) * 2020-10-27 2022-07-12 合肥市正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公路车辆的称重系统及方法
CN112729509B (zh) * 2020-12-30 2023-05-09 北京万集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动态称重装置以及称重方法
KR102414212B1 (ko) * 2021-03-09 2022-06-28 김학선 트럭스케일 및 이를 이용한 차량의 중량계측 감시 시스템
CN113252151B (zh) * 2021-05-26 2023-02-17 湖州师范学院 一种车辆超载自动化检测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3180A (ja) * 1994-07-30 1996-02-16 Nippon Seikosho:Kk トラックスケール
CN1821726A (zh) * 2005-02-17 2006-08-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轴重测量装置、轴重测量系统及测量精度的监视方法
KR100942601B1 (ko) * 2009-08-07 2010-02-16 삼인데이타시스템 (주) 고속, 저속 과적단속 트럭스케일
KR101056017B1 (ko) * 2011-06-09 2011-08-10 김학선 축 내장형 트럭스케일
CN201955901U (zh) * 2011-01-06 2011-08-31 石门县民用科学技术研究所 智能路桥保护系统
KR101160191B1 (ko) * 2011-11-21 2012-08-07 김학선 축 외장형 트럭스케일 및 과적근원지에서의 과적단속방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90003408U (ko) * 2009-03-13 2009-04-13 (주)평화하이텍 병렬 다중 로드셀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43180A (ja) * 1994-07-30 1996-02-16 Nippon Seikosho:Kk トラックスケール
CN1821726A (zh) * 2005-02-17 2006-08-23 欧姆龙株式会社 轴重测量装置、轴重测量系统及测量精度的监视方法
KR100942601B1 (ko) * 2009-08-07 2010-02-16 삼인데이타시스템 (주) 고속, 저속 과적단속 트럭스케일
CN201955901U (zh) * 2011-01-06 2011-08-31 石门县民用科学技术研究所 智能路桥保护系统
KR101056017B1 (ko) * 2011-06-09 2011-08-10 김학선 축 내장형 트럭스케일
KR101160191B1 (ko) * 2011-11-21 2012-08-07 김학선 축 외장형 트럭스케일 및 과적근원지에서의 과적단속방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29627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格洛瑞亚株式会社 倾斜曲折的区间的水平移动与能够预先测定重量的重物水平运送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CN111142422A (zh) * 2019-11-15 2020-05-12 西安海的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ios系统的传感器信息处理方法
CN110992711A (zh) * 2019-12-25 2020-04-10 深圳大学 一种汽车流量监控系统及监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6351A1 (ko) 2016-11-24
KR101556237B1 (ko) 2015-10-01
CN107636429B (zh) 2020-01-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36429A (zh) 轴重秤传感器混合型地秤
AU2007338000B2 (en) Road mill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positioning the machine frame parallel to the ground
CN201187026Y (zh) 路面碾轧机械
KR101434911B1 (ko) 매립형 궤도를 구성하는 레일의 선형설정을 위한 레일 조립대
KR100942601B1 (ko) 고속, 저속 과적단속 트럭스케일
CN201635019U (zh) 一种用于钢箱梁桥梁的检测机构
CN209311718U (zh) 一种新型风吹雪水平通量测量器
CN108414413A (zh) 一种排水沥青路面透水性能现场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8431560A (zh) 地秤
CN108149554A (zh) 一种路面坑槽识别方法及其装置
CN201202069Y (zh) 路桥表面钢丸收集机
CN206019641U (zh) 一种基于嵌入式的智能坡度仪
CN110715714A (zh) 一种装甲车故障分析用可升降防脱落的地磅器
CN206553983U (zh) 一种用于沥青路面的传感器安装装置及整体式传感器
CN110231467A (zh) 不粘轮沥青不粘轮性能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2420654U (zh) 轨道衡敞车上磅定位静态称重识别装置
CN203049513U (zh) 余料回收车的吸盘
CN205295897U (zh) 一种手推式沥青路面车辙检测仪
CN107761527A (zh) 道路平整度监控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06836453A (zh) 一种下水道水泥盖板检测替换机器人
CN109211599B (zh) 一种研究列车行驶过程中对道砟飞溅影响的实验方法
CN207109528U (zh) 道路检测车
CN210684817U (zh) 全真现场碰撞检测装置
CN106151801A (zh) 一种对车载工业相机进行角度粗调和微调的装置
CN109570246B (zh) 一种冷矫钢板表面氧化铁皮清除装置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