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615612B -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615612B
CN107615612B CN201680026592.1A CN201680026592A CN107615612B CN 107615612 B CN107615612 B CN 107615612B CN 201680026592 A CN201680026592 A CN 201680026592A CN 107615612 B CN107615612 B CN 1076156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power
discharge
power transmission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2659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615612A (zh
Inventor
大西幸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6156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6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6156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6156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02J7/00034Charger exchanging data with an electronic device, i.e. telephone, whose internal battery is under char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进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包含的受电装置的适当的放电执行和放电停止的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等。控制装置(50)是具有送电装置(10)和受电装置(40)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侧的控制装置,其具有:充电部(58),其根据接收来自送电装置(10)的电力的受电部(52)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90)进行充电;放电部(60),其进行电池(90)的放电动作;控制部(54),其控制放电部(60);以及监视部(70),其监视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在检测出受电装置(40)的移除的情况下,控制部(54)进行放电部(60)的放电,在由监视部(70)检测出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54)停止放电部(60)的放电。

Description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等。
背景技术
近年来,利用电磁感应、即使不具有金属部分的触点也能够进行电力传输的无触点电力传输(非接触电力传输)备受关注,作为该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应用例,提出了家用设备或便携终端等电子设备的充电。
还公开了无触点电力传输中的各种充电控制方法。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方法:通过在满充电时进行省电(power save)送电,维持受电装置侧的充电控制部的工作状态。在专利文献1中,由于能够容易实现向正常送电的顺利恢复、和在省电送电中移除了受电装置的情况下的电力传输停止,所以抑制了无用的电力消耗。
此外,在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如下方法:在送电装置侧设置开关,基于该开关的操作,进行认证用的临时送电。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20623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11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专利文献1是通过适当的充电控制降低耗电的方法,但未公开与受电装置的移除后的耗电降低相关的方法。特别是,在受电装置的移除作为放电触发的实施方式中,以往未公开降低移除后的耗电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几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进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包含的受电装置的适当的放电执行和放电停止的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等。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控制装置,其是具有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侧的控制装置,其中,该控制装置包含:充电部,其根据接收来自所述送电装置的电力的受电部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放电部,其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放电部;以及监视部,其监视开关部的操作状态,在检测出所述受电装置的移除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进行所述放电部的放电,在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在检测出受电装置的移除的情况下,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侧的控制部进行放电部的放电,在检测出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受电装置侧的控制部停止放电。由此,能够以移除为触发开始放电,并且通过开关部的操作停止已开始的放电,因此能够进行适当的放电控制(例如节电控制)。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正常送电期间,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由此,能够降低正常送电期间内的耗电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该控制装置包含负载调制部,该负载调制部通过负载调制,对所述送电装置发送通信数据,在所述正常送电期间,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负载调制部的负载调制,对所述送电装置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由此,在正常送电期间,能够使用负载调制,将适当的信息发送到送电装置侧。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监视部具有:调节器,其降低电池电压;以及电阻,其设置于所述调节器的输出节点与所述开关部的一端之间,所述监视部根据所述开关部的一端的电压,判定是否进行了所述开关部的所述断开操作。
由此,能够通过使用调节器和电阻,检测开关部的断开操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监视部具有:振荡电路,其根据所述调节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振荡动作;以及定时器,其根据来自所述振荡电路的时钟信号,计测所述一端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所述监视部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计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了所述开关部的所述断开操作。
由此,能够通过使用振荡电路和定时器,检测开关部的断开操作。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该控制装置包含过放电检测电路,该过放电检测电路进行所述电池的过放电状态的检测,在由所述过放电检测电路检测出所述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监视部停止动作。
由此,在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监视部的动作也停止,能够进一步降低耗电等。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停止了所述放电部的放电后,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接通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由此,在检测出接通操作的情况下,能够开始(重新开始)放电部的放电。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受电部的输出电压下降、且经过了放电动作的启动期间后,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由此,在受电部的输出电压的下降后、且经过了启动期间的情况下,能够开始放电部的放电。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从所述受电部的所述输出电压低于判定阈值起经过了所述启动期间后,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由此,能够根据判定阈值,检测受电部的输出电压的下降。
此外,在本发明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受电部的所述输出电压低于所述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在所述受电部接收到电力时进行充电的电容器的放电动作,在所述电容器的电压为给定的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由此,能够根据电容器的电压与阈值电压的比较,判定启动期间的经过等。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含上述控制装置。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涉及一种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其包含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在该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所述送电装置对所述受电装置输送电力,所述受电装置根据从所述送电装置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并且监视开关部的操作状态,在检测出所述受电装置的移除的情况下,所述受电装置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在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受电装置停止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
附图说明
图1的(A)、图1的(B)是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说明图。
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送电装置、受电装置、送电侧、受电侧的控制装置的结构例。
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序列的概要的说明图。
图4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5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6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7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8是监视部的结构例。
图9的(A)、图9的(B)是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10是受电装置的移除后的状态转变图。
图11是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12是通信部的结构例。
图13是受电侧的通信结构的说明图。
图14是由于通信时的噪声引起的问题点的说明图。
图15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16是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说明图。
图17的(A)、图17的(B)是通信数据的格式的例子。
图18是说明通信处理的详细例子的流程图。
图19是受电部、充电部的详细结构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以下说明的本实施方式并非对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本发明的内容进行不当限定,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结构并非全部都是作为本发明的解决手段而必需的。
1.电子设备
图1的(A)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一例。充电器500(电子设备之一)具有送电装置10。电子设备510具有受电装置40。此外,电子设备510具有操作用的开关部514和电池90。另外,图1的(A)示意性示出了电池90,但该电池90实际上内置于电子设备510。由图1的(A)的送电装置10和受电装置40构成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经由电源适配器502对充电器500供给电力,该电力通过无触点电力传输从送电装置10被输送到受电装置40。由此,能够对电子设备510的电池90进行充电,使电子设备510内的器件进行动作。
另外,充电器500的电源可以是利用USB(USB线缆)的电源。此外,作为应用了本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510,可假设各种设备。例如能够假设助听器、手表、生物体信息测量装置(可佩戴设备)、便携信息终端(智能手机、移动电话等)、无绳电话、剃须刀、电动牙刷、手腕电脑、手持终端、电动汽车或电动自行车等各种电子设备。
如图1的(B)中示意性所示,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的电力传输通过使设置于送电侧的1次线圈L1(送电线圈)和设置于受电侧的2次线圈L2(受电线圈)电磁耦合而形成电力传输变压器等来实现。由此,能够进行非接触式的电力传输。
2.送电装置、受电装置、送电侧、受电侧的控制装置
图2示出本实施方式的送电装置10、受电装置40、送电侧的控制装置20、受电侧的控制装置50的结构例。图1的(A)的充电器500等送电侧的电子设备至少包含图2的送电装置10。此外,受电侧的电子设备510能够至少包含受电装置40、电池90和电力供给对象100。电力供给对象100例如为处理部(DSP等)等各种器件。而且,利用图2的结构,实现了如下无触点电力传输(非接触电力传输)系统:使1次线圈L1和2次线圈L2电磁耦合而从送电装置10对受电装置40传输电力,进行电池90的充电等。
送电装置10(送电模块、1次模块)包含1次线圈L1、送电部12、显示部16、控制装置20。另外,送电装置10不限于图2的结构,能够实施省略其结构要素的一部分(例如显示部等)、追加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变更连接关系等各种变形。
送电部12在电力传输时生成规定频率的交流电压,供给到1次线圈L1。该送电部12包含驱动1次线圈L1的一端的第1送电驱动器DR1、驱动1次线圈L1的另一端的第2送电驱动器DR2、及电源电压控制部14。此外,送电部12可包含与1次线圈L1一起构成谐振电路的至少1个电容器(电容)。
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DR1、DR2例如分别利用由功率MOS晶体管构成的逆变器电路(缓冲电路)等实现。这些送电驱动器DR1、DR2由控制装置20的驱动器控制电路22进行控制(驱动)。
送电部12的电源电压控制部14控制送电驱动器DR1、DR2的电源电压VDRV。例如控制部24根据从受电侧接收到的通信数据,控制电源电压控制部14。由此,控制被供给到送电驱动器DR1、DR2的电源电压VDRV,实现例如输送电力的可变控制等。该电源电压控制部14例如可通过DC-DC转换器等实现。例如电源电压控制部14进行来自电源的电源电压(例如5V)的升压动作,生成送电驱动器用的电源电压VDRV(例如6V~15V),供给到送电驱动器DR1、DR2。具体而言,在提高从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的输送电力的情况下,电源电压控制部14提高供给到送电驱动器DR1、DR2的电源电压VDRV,在降低输送电力的情况下,电源电压控制部14降低电源电压VDRV。
1次线圈L1(送电侧线圈)与2次线圈L2(受电侧线圈)电磁耦合从而形成电力传输用变压器。例如在需要电力传输时,如图1的(A)、图1的(B)所示,将电子设备510放置到充电器500上,使得成为1次线圈L1的磁通通过2次线圈L2的状态。另一方面,在不需要电力传输时,将充电器500和电子设备510物理分离,使得成为1次线圈L1的磁通不通过2次线圈L2的状态。
显示部16使用颜色或图像等显示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各种状态(电力传输中、ID认证等),例如能够通过LED或LCD等实现。
控制装置20用于进行送电侧的各种控制,可通过集成电路装置(IC)等实现。该控制装置20包含驱动器控制电路22、控制部24、通信部30。此外,控制装置20能够包含时钟生成电路37、振荡电路38。另外,控制装置20不限于图2的结构,能够实施省略其结构要素的一部分(例如时钟生成电路、振荡电路等)、追加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变更连接关系等各种变形。例如还能够实施将送电部12等内置于控制装置20的变形。
驱动器控制电路22控制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DR1、DR2,该送电部12对受电装置40输送电力。例如驱动器控制电路22对构成送电驱动器DR1、DR2的晶体管的栅极输出控制信号(驱动信号),利用送电驱动器DR1、DR2驱动1次线圈L1。
控制部24执行送电侧的控制装置20的各种控制处理。例如控制部24进行驱动器控制电路22的控制。具体而言,控制部24进行电力传输、通信处理等所需的各种序列控制或判定处理。该控制部24能够通过例如门阵列等利用自动配置布线方法生成的逻辑电路、或者微型计算机等各种处理器实现。
通信部30进行与受电装置40之间的通信数据的通信处理。例如通信部30进行与受电装置40(控制装置50)之间的通信处理,该受电装置40(控制装置50)通过负载调制,发送通信数据。具体而言,通信部30进行用于检测并接收来自受电装置40的通信数据的处理。
振荡电路38例如由石英振荡电路等构成,生成1次侧的时钟信号。时钟生成电路37生成驱动时钟信号等,该驱动时钟信号用于限定驱动频率。而且,驱动器控制电路22根据该驱动时钟信号或来自控制部24的控制信号等,生成给定频率(驱动频率)的控制信号,输出到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DR1、DR2进行控制。
受电装置40(受电模块、2次模块)包含2次线圈L2、控制装置50。另外,受电装置40不限于图2的结构,能够实施省略其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追加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变更连接关系等各种变形。
控制装置50用于进行受电侧的各种控制,可通过集成电路装置(IC)等实现。该控制装置50包含受电部52、控制部54、负载调制部56、充电部58、放电部60。此外,能够包含非易失性存储器62、检测部64。另外,控制装置50不限于图2的结构,能够实施省略其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追加其他结构要素、或者变更连接关系等各种变形。例如能够实施将受电部52等设置于控制装置50的外部等变形。
受电部52接收来自送电装置10的电力。具体而言,受电部52将2次线圈L2的交流的感应电压转换为直流的整流电压VCC并输出。该转换由受电部52具有的整流电路53进行。整流电路53可通过例如多个晶体管或二极管等实现。
控制部54执行受电侧的控制装置50的各种控制处理。例如控制部54进行负载调制部56、充电部58、放电部60的控制。此外,还能够进行受电部52、非易失性存储器62和检测部64等的控制。该控制部54能够通过例如门阵列等利用自动配置布线方法生成的逻辑电路、或者微型计算机等各种处理器实现。
负载调制部56进行负载调制。例如负载调制部56具有电流源IS,使用该电流源IS进行负载调制。具体而言,负载调制部56具有电流源IS(恒流源)和开关元件SW。电流源IS和开关元件SW例如串联设置于整流电压VCC的节点NVC与GND(广义而言为低电位侧电源电压)的节点之间。而且,例如根据来自控制部54的控制信号将开关元件SW接通或断开,接通或断开从节点NVC流到GND的电流源IS的电流(恒流),由此实现了负载调制。
另外,电容器CM的一端与节点NVC连接。该电容器CM例如设置为控制装置50的外装部件。此外,开关元件SW能够通过MOS的晶体管等实现。该开关元件SW可以设置为构成电流源IS的电路的晶体管。此外,负载调制部56不限于图2的结构,例如能够实施替代电流源IS而使用电阻等各种变形。
充电部58进行电池90的充电(充电控制)。例如充电部58基于接收来自送电装置10的电力的受电部52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90进行充电。例如充电部58被供给基于来自受电部52的整流电压VCC(广义而言为直流电压)的电压,对电池90进行充电。该充电部58能够包含CC充电电路59。CC充电电路59是进行电池90的CC(Constant-Current:恒流)充电的电路。
放电部60进行电池90的放电动作。例如放电部60(电力供给部)进行电池90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100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例如放电部60被供给电池90的电池电压VBAT,对电力供给对象100供给输出电压VOUT。该放电部60能够包含电荷泵电路61。电荷泵电路61降低电池电压VBAT(例如降低为1/3),对电力供给对象100供给输出电压VOUT(VBAT/3)。该放电部60(电荷泵电路)例如将电池电压VBAT作为电源电压而进行动作。
电池90例如为可充电的二次电池,例如为锂电池(锂离子二次电池、锂离子聚合物二次电池等)、镍电池(镍氢蓄电池、镍镉蓄电池等)等。电力供给对象100例如为处理部(DSP、微型计算机)等器件(集成电路装置),且为设置于内置有受电装置40的电子设备510(图1的(A))并作为电池90的电力供给对象的器件。
非易失性存储器62是存储各种信息的非易失性的内存设备。该非易失性存储器62例如存储受电装置40(控制装置50)的状态信息等各种信息。作为非易失性存储器62,例如能够使用EEPROM等。作为EEPROM,例如能够使用MONOS(Metal-Oxide-Nitride-Oxide-Silicon:金属氧化-氮氧化硅)型存储器。例如能够使用闪存,该闪存使用了MONOS型的存储器。或者作为EEPROM,可以使用浮栅型等其他类型的存储器。
检测部64进行各种检测处理。例如检测部64监测整流电压VCC或电池电压VBAT等,执行各种检测处理。具体而言,检测部64具有A/D转换电路65,利用A/D转换电路65对基于整流电压VCC或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或来自未图示的温度检测部的温度检测电压等进行A/D转换,并使用得到的数字的A/D转换值执行检测处理。作为检测部64进行的检测处理,能够假设过放电、过电压、过电流或温度异常(高温、低温)的检测处理。例如在充电时,检测部64检测过电压、温度异常,由此能够实现过电压保护、高温保护、低温保护。此外,在放电时,检测部64检测过放电、过电流,由此能够实现过放电保护、过电流保护。
3.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序列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序列的一例进行说明。图3是说明动作序列的概要的图。
在图3的A1中,具有受电装置40的电子设备510未放置于具有送电装置10的充电器500上,为移除状态。在该情况下,成为待机状态。在该待机状态下,送电侧为等待状态,受电侧为放电动作接通的状态。
具体而言,在待机状态下,送电装置10的送电部12进行用于放置检测的间歇送电。即,送电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进行如正常送电的连续送电,而进行每隔给定的期间间歇地输送电力的间歇送电,检测电子设备510的放置。此外,在待机模式下,在受电装置40中,朝向电力供给对象100的放电动作接通,朝向电力供给对象100的电力供给启动。即,受电装置40的放电部60进行对电力供给对象100放出来自电池90的电力的动作。由此,处理部等电力供给对象100被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而能够进行动作。
如图3的A2所示,在将电子设备510放置于充电器500上而检测出放置时,成为通信检查&充电状态。在该通信检查&充电状态下,送电侧进行正常送电,受电侧的充电动作接通,并且放电动作断开。此外,受电侧进行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数据的发送。
具体而言,在通信检查&充电状态下,送电装置10的送电部12进行作为连续送电的正常送电。这时,一边进行使电力根据电力传输的状态等而可变地发生变化的电力控制,一边进行正常送电。此外,还进行基于电池90的充电状态的控制。电力传输的状态例如为根据1次线圈L1、2次线圈L2的位置关系(线圈间距离等)等而确定的状态,例如能够根据作为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的整流电压VCC等信息进行判断。电池90的充电状态例如能够根据电池电压VBAT等信息进行判断。
此外,在通信检查&充电状态下,受电装置40的充电部58的充电动作接通,根据受电部52接收到的电力,进行电池90的充电。此外,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断开,不将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此外,在通信检查&充电状态下,通过负载调制部56的负载调制,将通信数据发送到送电侧。通过正常送电期间中的定期的负载调制,将例如包含电力传输状态信息(VCC等)、充电状态信息(VBAT或各种状态标志等)或温度等信息的通信数据从受电侧发送到送电侧。例如送电部12的电源电压控制部14根据通信数据中包含的电力传输状态信息等,进行电力控制。
如图3的A3所示,在检测出电池90的满充电时,成为满充电待机状态。在满充电待机状态下,送电侧成为等待状态,受电侧保持放电动作断开的状态。
具体而言,送电部12例如进行用于移除检测的间歇送电。即,送电部12成为如下状态:不进行如正常送电的连续送电,而进行每隔给定的期间间歇地输送电力的间歇送电,检测电子设备510的移除。此外,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保持断开的状态,朝向电力供给对象100的电力供给也保持停止的状态。
在如图3的A4所示那样检测出电子设备510的移除时,如A5所示,电子设备510成为使用状态,受电侧的放电动作变为接通。
具体而言,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来自电池90的电力经由放电部60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由此,处理部等电力供给对象100被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而进行动作,成为用户能够正常使用电子设备510的状态。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A2所示,在检测出电子设备510的放置时,进行正常送电,在该正常送电期间,定期进行负载调制。此外,在检测出放置时,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停止。而且,在该定期的负载调制中,包含用于送电侧的电力控制的信息或表示受电侧的状态的信息的通信数据从受电侧被发送到送电侧。例如通过对用于电力控制的信息(电力传输状态信息)进行通信,能够实现与例如1次线圈L1和2次线圈L2的位置关系等对应的最佳电力控制。此外,通过对表示受电侧的状态的信息进行通信,能够实现最佳且安全的充电环境。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负载调制持续的期间,也持续正常送电,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也保持断开的状态。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3的A3所示,在检测出电池90的满充电时,正常送电停止,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而且,如A4、A5所示,检测移除,在成为移除期间时,进行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由此,来自电池90的电力被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能够进行电子设备510的正常工作。另外,根据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例如整流电压VCC)进行放置检测或移除检测。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电子设备510的电池90的充电期间(正常送电期间)内,朝向电力供给对象100的放电动作断开,所以能够抑制在充电期间电力被电力供给对象100无用地消耗的情形。
而且,在检测出电子设备510的移除时,从正常送电切换到间歇送电,并且,朝向电力供给对象100的放电动作变为接通。通过这样接通放电动作,将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能够进行处理部(DSP)等电力供给对象100的正常工作。由此,例如在电子设备510被放置于充电器500上的充电期间不进行动作的类型的电子设备510(例如,助听器等用户佩戴的电子设备)中,能够实现恰当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的动作序列。即,在这种类型的电子设备510中,在充电期间(正常送电期间)内,来自电池90的电力的放电动作断开,由此能够实现节电化。而且,在检测出移除时,放电动作自动变为接通,由此对作为电子设备510的电力供给对象100的各种器件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使得该器件能够进行动作,能够自动转移到电子设备510的正常的工作模式。
图4、图5、图6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图4的B1为图3的A1的待机状态,进行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即,每隔期间TL1的间隔进行期间TL2的间隔的送电。TL1的间隔例如为3秒,TL2的间隔例如为50毫秒。而且,在图4的B2、B3中,作为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的整流电压VCC为6.0V以下,因此不进行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
另一方面,在B4中,整流电压VCC超过了作为放置检测的阈值电压的6.0V,所以如B5所示,负载调制部56开始负载调制。即,在B2、B3中,L1、L2的线圈未充分成为电磁耦合状态,但在B4中,如图1的(B)所示,L1、L2的线圈成为适当的电磁耦合状态。因此,整流电压VCC上升,超过6.0V,负载调制开始。而且,在由送电侧检测出该负载调制(空的通信数据)时,如B6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开始。B6的正常送电为与B1的间歇送电不同的连续送电,利用该正常送电的电力,使充电部58对电池90的充电开始。这时,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断开。此外,通过B5所示的负载调制,将包含整流电压、电池电压或状态标志等各种信息的通信数据从受电侧发送到送电侧,执行送电控制。另外,由于B7所示的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整流电压VCC上升,由此开始B5的负载调制。
在图5的C1中,在进行电池90的充电的正常送电期间,移除了电子设备510。如C2、C3所示,该C1的移除为电池90的满充电前的移除。即,是满充电标志为无效电平即L电平的状态下的移除。
在这样进行电子设备510的移除时,送电侧的电力不传递到受电侧,作为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的整流电压VCC下降。而且,如C4所示,例如在成为VCC<3.1V时,如C5所示,负载调制部56的负载调制停止。在负载调制停止时,如C6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停止。
此外,在整流电压VCC(输出电压)下降、且低于例如作为判定电压的例如3.1V时,未图示的受电侧的启动电容器的放电开始。该启动电容器为受电侧的放电动作的启动用(启动期间的计测用)的电容器,例如设置为受电侧的控制装置50的外装部件。而且,在从整流电压VCC低于判定电压(3.1V)起经过了启动期间TST时,如C8所示,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具体而言,在启动电容器的电压(充电电压)低于用于放电动作接通的阈值电压时,判断为经过了启动期间TST,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变为接通,对电力供给对象100放出来自电池90的电力。由此,如图3的A5所示,电子设备510成为可使用的状态。此外,在停止正常送电后,如C9所示,送电部12进行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在图6的D1中,满充电标志成为作为有效电平的H电平,检测出电池90的满充电。在这样检测出满充电时,如图3的A3所示,转移到满充电待机状态,如D2所示,进行满充电后的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即,每隔期间TR1的间隔,进行期间TR2的间隔的送电。TR1的间隔例如为1.5秒,TR2的间隔例如为50毫秒。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TR1的间隔比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TL1的间隔短。
通过该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如图6的D3、D4所示,受电部52的整流电压成为VCC>6.0V,如D5、D6所示,进行负载调制。送电侧通过检测该负载调制(空的通信数据等),能够检测出未移除电子设备510的情况。
而且,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TR1的间隔(例如1.5秒)比与由上述启动电容器设定的D7所示的启动期间TST的间隔(例如3秒)短。因此,在未移除电子设备510的状态下,启动电容器的电压(充电电压)不低于用于放电动作接通的阈值电压VT,如D8所示,不进行从放电动作的断开向接通的切换。
另一方面,在D9中,移除了电子设备510。而且,在D4所示的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TR2的结束后,如D10所示,受电部52的整流电压VCC低于作为判定电压的3.1V,所以D7所示的启动期间TST的计测启动。而且,在D11中,启动电容器的电压低于用于放电动作接通的阈值电压VT,检测出经过了启动期间TST。由此,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从断开切换到接通,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此外,如D12所示,进行电子设备510的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图7是用于说明由于温度异常(温度错误)引起的整体的等待状态下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
在图7的E1中,例如检测出电池温度达到50度的温度异常(高温异常),温度错误标志成为作为有效电平的H电平。在该情况下,在本实施方式中,如E2所示,设定了整体的等待期间TOW。在该等待期间TOW内,正常送电停止,例如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即,进行与图6中说明的满充电待机状态相同的间歇送电。例如包含温度错误标志的通信数据通过负载调制从受电侧发送到送电侧,由此,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停止,间歇送电开始。
等待期间TOW的间隔例如为5分钟,在等待期间TOW内,不进行作为连续送电的正常送电,不进行电池90的充电。因此,电池90散热,如图7的E3所示,电池温度下降。而且,在经过等待期间TOW时,如E4所示,正常送电重新开始,电池90的充电重新开始。这时,在本实施方式中,如E5所示,不进行表示充电次数的循环次数的更新处理。即,由于温度异常引起的电池充电的反复不应该包含于充电次数中,所以不进行对循环次数(循环时间)加上1的更新处理。
在图7的E6中,电池温度再次达到50度,温度错误标志变为H电平。由此,设定E7所示的等待期间TOW,正常送电停止,进行间歇送电。
而且,在图7的E8中,移除了电子设备510,在图6中说明的启动电容器的电压低于阈值电压VT时,如E9所示,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从断开切换到接通。而且,如E10所示,进行送电部12的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5所示,以受电装置40开始了负载调制为条件,如B6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开始。而且,在B5的负载调制持续的期间,持续B6所示的正常送电。具体而言,如图5的C5所示,在未检测出负载调制的情况下,如C6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停止。而且,如C9所示,进行送电部12的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这样的动作序列:以负载调制的开始为条件,开始正常送电,在负载调制持续的期间持续正常送电,在未检测出负载调制时,停止正常送电。由此,能够不需要复杂的认证处理等,能够以单纯且简单的动作序列实现无触点电力传输和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此外,在正常送电期间中,通过进行基于定期的负载调制的通信,还能够实现与电力传输的状态等对应的高效的无触点电力传输。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的D1所示,在根据来自受电侧的通信数据检测出了受电装置40的电池90的满充电的情况下,如D2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停止,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而且,如D9所示,移除了电子设备510,在检测出该移除时,如D12所示,进行送电部12的放置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由此,在检测出满充电时,作为连续送电的正常送电停止,转移到间歇地传输电力的间歇送电。由此,在移除期间等内,能够抑制电力被无用地消耗,可实现节电化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根据通信数据检测出了受电侧的异常的情况下,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也停止,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该受电侧的异常例如是指电池90的电压低于1.0V的电池故障等电池充电错误、或充电时间超过规定期间(例如6~8小时)的定时器结束的错误等。由此,在检测出受电侧的异常的情况下,作为连续送电的正常送电自动停止,转移到间歇送电,因此能够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等。
此外,在作为受电侧的异常,产生了温度异常的情况下,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也停止,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但是,在温度异常的情况下,执行如图7所示的特别的动作序列。具体而言,如图7的E1所示,在根据通信数据(温度错误标志)检测出了受电装置40的电池90的温度异常(高温错误)的情况下,正常送电停止,如E2所示,在等待期间TOW内,进行送电部12的间歇送电。而且,在经过等待期间TOW后,如E4所示,送电部12的正常送电重新开始。
由此,在温度异常的情况下,设定等待期间TOW,在该等待期间TOW内,不进行作为连续送电的正常送电,也不进行电池90的充电。由此,能够利用等待期间TOW来进行电池90的散热等。此外,在经过等待期间TOW后,能够重新开始基于正常送电的电池90的充电。因此,例如能够实现高温环境等下的适当的电池90的充电控制等。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图6中说明那样,在作为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的整流电压VCC下降、且经过了放电动作的启动期间TST后,受电装置40对电力供给对象100放出来自电池90的电力。具体而言,在从整流电压VCC低于判定电压(3.1V)起经过了启动期间TST后,放电动作开始。即,如图5的C8或图6的D11所示,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变为接通,将来自电池90的电力供给到电力供给对象100。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6的D2和D7所示,按照比启动期间TST(例如3秒)短的期间TR1的(例如1.5秒)的间隔,进行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
由此,在移除检测用的期间TR1的长度内,由于未经过启动期间TST,所以在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未变为接通。而且,如图6的D9所示,在移除了电子设备510时,整流电压VCC不会如移除检测用的间歇送电的期间那样定期上升,而是经过D7所示的启动期间TST,由此如D11所示,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变为接通。因此,能够检测电子设备510的移除,使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自动接通,对电力供给对象100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
4.使用了开关部的电力控制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以检测出受电装置40的移除为触发,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具体而言,在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VCC下降(狭义而言从低于判定阈值起)、且经过了放电动作的启动期间后,控制部54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即可。例如使用图5上述那样,这里的判定阈值为3.1V。此外,启动期间与图5等的TST对应,例如为3秒这样的期间。
在进行这样的控制的情况下,在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VCC低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控制部54开始在受电部52接收到电力时进行充电的电容器的放电动作,在电容器的电压为给定的阈值电压VT以下的情况下,控制部54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即可。这里的电容器是指图5、图6中的启动电容器。该电容器能够设置为控制装置50的外装部件。
如使用图6上述那样,通过使用启动电容器,能够在进行送电装置10的间歇送电的期间,不进行放电部60的放电。换言之,控制部54在正常送电期间,停止放电部60的放电。即,在成为了满充电后,只要不进行移除,就不开始放电,因此能够降低耗电。另一方面,如果启动电容器的充电电压为VT以下、即在规定期间TST内未进行利用受电部52的受电,则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所以通过移除受电装置40,能够自动开始放电。
另外,详细情况将后述,控制部54在正常送电期间,通过负载调制部56的负载调制,对送电装置10发送通信数据。这里的正常送电期间是指发送用于由受电装置40的充电部58充入到电池90的电力的期间。此外,通信数据例如为之后使用图17的(A)、图17的(B)进行叙述的数据,具体而言,为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电力控制中使用的信息。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部54可以包含充电系统的控制部和放电系统的控制部。充电系统的控制部按照基于受电部52的输出电压VCC的电压进行动作,进行充电系统的各部件的控制。具体而言,充电系统的控制部根据之后使用图19叙述的VD5进行动作,进行负载调制部56、充电部58和非易失性存储器62等的控制。此外,放电系统的控制部按照基于电池电压VBAT的电压进行动作,进行放电系统的各部件的控制。具体而言,放电系统的控制部根据电池电压VBAT进行动作,进行放电部60等的控制。由放电系统的控制部进行以移除为触发而开始放电的控制。此外,基于后述的开关部514的放电的停止(开始)控制也由放电系统的控制部进行。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50可以包含输出如下信号的电路,在VCC为3.1V以上的情况下,该信号成为低电平,在VCC低于3.1V的情况下,该信号成为高电平。假设在低电平的情况下复位、在高电平的情况下解除复位,则该信号能够用作充电系统的控制部的上电复位信号,可将上述电路认作上电复位电路。此外,也可以将该信号还输出到放电系统的控制部,放电系统的控制部根据该信号,进行启动电容器的充电和放电的控制。作为一例,放电系统的控制部可以具有如下电路:在输入信号为高电平的情况下,该电路对启动电容器供给基于VBAT的电压而进行充电,在为低电平的情况下,该电路将启动电容器(例如经由给定的电阻)与地连接而进行放电。此外,放电系统的控制部可以利用上述信号,还控制放电部60(电荷泵电路61)的接通和断开。
但是,在这样自动开始放电的情况下,需要考虑如虽然进行了移除但未使用包含受电装置40的电子设备510的状况下的电力消耗。典型的是,从电子设备510的生产、出货到开始使用该电子设备510的期间(以下为保管期间)的电力消耗。
就使用电子设备510的用户而言,期望在获得电子设备510后,能够立即(即使不进行充电也能够)使用该电子设备。因此,电子设备510的制造商等在尽可能对电池进行了充电的状态下(狭义而言在满充电的状态下)出货。但是,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受电装置40的放电部60以移除为触发开始动作,所以也开始电池90的消耗。即,成为与正常工作时相同的耗电,所以在进行例如几十mA这样的高输出的情况下,耗电也增多,在保管期间内变为充电不足的可能性较高。
例如,在使用4.2V的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且设保管期间为22个月的情况下,为了使得在经过保管期间后电子设备510不会变为充电不足,需要将该保管期间内的电流值抑制为0.2μA左右。而且,在持续以移除为触发的放电的情况下,非常难以满足该条件。
在现有方法中,通过进行将电池设为单独包装、或利用绝缘片不使电池的触点接触等处置,抑制出货后的耗电,满足保管期间的条件。但是,在这样的方法中,工序数量增加,便利性也不好。此外,还具有为了单体处理电池而不得不考虑安全性的课题。
进一步来说,在移除后不使用电子设备510的状况不限于上述保管期间。例如,如由于用户出门长期旅行等所以在此期间不使用电子设备510那样,可考虑多种虽然从充电器500移除了电子设备510、但未设想电子设备510的使用的状况。在该情况下,也不能迫使用户进行卸下电池或插入绝缘片这样的作业。
考虑到以上情况,在本实施方式中,假设准备抑制了耗电的工作模式(后述的图10的断开状态),通过可容易执行的操作,进行向该工作模式的转变。具体而言,控制装置50包含监视部70,该监视部70监视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在检测出受电装置40的移除的情况下,控制部54进行放电部60的放电,在由监视部70检测出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54停止放电部60的放电。
由此,即使以移除为触发开始了放电,也能够通过操作开关部514而停止放电,因此能够降低耗电。如果为上述例子,则电子设备510的制造商等在对电池90进行满充电以后进行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然后对电子设备510进行出货,由此即使保管期间较长,也能够降低该保管期间内的耗电。
图8示出监视部70的具体结构。监视部70包含调节器71、振荡电路72、定时器73、上拉用的电阻RP和施密特触发器SH。
调节器71降低电池90的电压。例如,调节器71可以使电池电压VBAT降低至1.3V。电阻RP设置于调节器71的输出节点与开关部514的一端之间。开关部514例如设置于控制装置50的外部,一端(节点XCE)与电阻RP连接,另一端侧与给定的基准电位(例如图8所示,地)连接。可考虑各种开关部514的结构,但作为一例为按钮,在按下了该按钮的期间,对节点XCE与地进行连接,在未按下的情况下,使节点XCE与地之间断开。
本实施方式的监视部70根据开关部514的一端(XCE)的电压,判定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具体而言,监视部70根据定时器73的计测结果,判定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这里,振荡电路72根据调节器71的输出电压进行振荡,能够实现低耗电。作为一例,振荡电路72可以为环形振荡器。此外,定时器73根据来自振荡电路72的时钟信号,测量上述一端的电压(XCE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如图8所示,定时器73经由消除输入信号的波动的施密特触发器SH与节点XCE连接,并且接收来自振荡电路72的时钟信号。
在图8的例子的情况下,在对开关部514进行操作,从而将XCE与地连接起来的情况下,XCE的电压下降为低电平(第1电压电平、地的电位)。另一方面,在未操作开关部514的情况下,XCE与地之间断开,所以XCE成为基于调节器71的输出电压的高电平(第2电压电平)。即,能够根据开关部514的一端的电压是否为第1电压电平,判定开关的操作状态。
此时,通过使用振荡电路72和定时器73,能够进行基于XCE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的判定。作为一例,在XCE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持续了3秒以上的情况下,判定为进行了断开操作即可。由此,例如如上所述,在将开关部514作为如在未被按下的情况下使得XCE的电压成为第2电压电平的按钮而实现的情况下,能够进行该按钮的长按判定等。在该情况下,定时器73进行XCE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的计测,判定该期间是否超过了3秒。如图8所示,在通过定时器73的计测而检测出断开操作的情况下,输出用于使放电部60(狭义而言,为电荷泵电路61)断开的控制信号。
这样,通过进行长按判定(广义而言,进行基于成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的判定),能够将短按按钮的情况和长按按钮的情况判定为不同的操作状态。因此,即使利用简单的开关部514的结构,也能够增加可使用的操作的种类数量、即进行各种各样的输入。或者,由于较短时间的操作未被判定为断开操作,所以能够抑制由于误操作引起的放电部60的放电停止。
图9的(A)是用于说明基于开关部514的操作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首先,如G1所示,在整流电压为给定的阈值(3.1V)以下时,启动电容器的放电开始,如G2所示,在经过期间TST后,启动电容器的电压低于阈值电压VT,由此如G3所示,开始放电动作。对于详情,以上已经使用图5、图6进行了叙述。
然后,如果正常,则持续放电直到进行放置检测等为止,如上所述,监视部70监视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判定是否进行了断开操作。具体而言,计测节点XCE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低电平)的期间即可。
例如,在图9的(A)的G3中,XCE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但未持续给定期间(3秒),就返回到第2电压电平。这例如为按钮的按压短于3秒的情形。在该情况下,该操作未被识别为断开操作,所以如图9的(A)所示,持续放电动作。
另一方面,在G4中,XCE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持续了给定期间(3秒)。因此,监视部70判定为进行了断开操作,如G5所示,停止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
在进行断开操作而停止了放电动作的情况下,对于以何种触发重新开始放电动作,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如图5等所示,可以将移除作为触发。在该情况下,在基于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的放电停止是在移除状态下进行的前提下,需要暂时将受电装置40(电子设备510)放置到送电装置10(充电器500)上,然后再次进行移除。但是,这样需要不以充电为目的的(仅为了开始放电的)放置,所以也有可能对用户而言比较繁杂。因此,可以在进行断开操作而停止了放电动作的状态下,通过使用了开关部514的接通操作,重新开始放电动作。
具体而言,在停止了放电部60的放电后,利用监视部70检测出开关部514的接通操作的情况下,控制部54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这里的接通操作可以是与断开操作相同的操作,也可以是与断开操作不同的操作。作为一例,也可以与断开操作同样,在节点XCE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低电平)的期间持续了规定期间的情况下,检测出接通操作。
在图9的(A)的G6中,在放电动作停止的状态下,节点XCE的电压为低电平的期间持续了3秒。因此,监视部70将这里的开关部514的操作判定为接通操作,如G7所示,控制部54重新开始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
如以上所示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开关部514的操作停止放电动作,所以即使在以移除为触发而自动开始放电的情况下,也能够降低移除后的耗电。但是,即使降低了耗电,耗电也不可能完全为0,电池电压VBAT随着时间而逐渐下降。因此,即使使用上述方法,电池90还是有可能成为过放电。
而且,如果成为了过放电,则该二次电池难以再次利用,所以为了抑制电池90的损坏而进行过放电检测的必要性也较高,在该过放电检测中,检测成为过放电以前的电池电压下降状态(过放电状态)。
本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50(狭义而言,为检测部64)可以包含过放电检测电路66,该过放电检测电路66进行电池90的过放电状态的检测。此时,如果考虑低耗电地进行过放电检测,则振荡电路使用以低电压进行动作的振荡电路即可,该振荡电路对确定过放电检测电路的动作时刻的定时器74供给时钟信号。
因此,作为一例,还将向上述定时器73输出时钟信号的振荡电路72一并用于过放电检测电路66的动作用的定时器74即可。具体而言,如图8所示,振荡电路72对定时器74输出时钟信号。定时器74与过放电检测电路66连接,通过基于时钟信号的计测,使过放电检测电路66按照规定间隔进行动作。例如,如果过放电检测电路66每隔12秒进行动作,则定时器74成为用于计测12秒的定时器。另外,过放电检测电路66的动作速率不限于每12秒一次,也可以使用每15秒一次等不同的速率。
而且,在利用过放电检测电路66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为了抑制电池90的损坏,尽可能使控制装置50的各部件的动作停止。例如,如果不是过放电状态,则不论放电动作是接通还是断开,都需要使过放电检测电路66或用于使过放电检测电路66动作的调节器71、振荡电路72、定时器74等动作,但在检测出过放电状态后,停止这些部件的动作。此外,如图9的(A)的G6、G7所示,在通过开关部514的操作进行放电动作的重新开始的情况下,即使为断开状态也需要使定时器73动作,但在过放电状态下,该动作也停止即可。
即,在利用过放电检测电路66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监视部70停止动作。由此,能够使过放电状态检测后的耗电非常小,能够抑制电池90的损坏的可能性。具体而言,在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过放电检测电路66输出使调节器71的动作停止的标志信息即可。如果调节器71停止,则不对振荡电路72等供给电源,所以监视部70停止动作。
图10示出表示受电装置40的移除后的控制装置50的工作状态的状态转变图。控制装置50采取DCDC电路(放电部60)正在进行放电动作的接通状态、放电动作已停止的断开状态、与过放电检测后对应的关闭状态中的任意一个状态。
接通状态为正常工作状态,在以移除为触发的放电开始后,首先成为接通状态。在接通状态下进行了上述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转变为断开状态。此外,在断开状态下进行了上述开关部514的接通操作的情况下,转变为接通状态。即,以由监视部70检测出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或接通操作为条件,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处于相互转变的关系。
另一方面,在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的任意状态下,如上所述,过放电检测电路66都进行动作。而且,在接通状态下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和在断开状态下检测出过放电状态的情况的任意情况下,都转变为关闭状态。在关闭状态下,不仅停止放电部60的放电动作,监视部70也停止了动作。假设在成为了关闭状态的情况下,只要不进行电池90的充电,则不使停止的电路进行动作,所以在图10中未记载从关闭状态向接通状态或断开状态的直接转变。
另外以上,作为开关部514的例子,使用在按压期间内使XCE的电压为低电平的按钮进行了说明,但开关部514的结构不限于此。例如,开关部514可以作为如拨动开关那样能够采取多个状态的开关而实现,也可以设为在拨动开关为第1状态的情况下将XCE与地连接起来,在拨动开关为第2状态的情况下将XCE与地之间断开。
在使用拨动开关的情况下,如果设该开关为第1状态(第2状态),则即使用户不持续任何开关操作,也持续XCE的电压为低电平(高电平)的状态,所以难以认定上述长按下这样的操作。因此,监视部70可以不进行使用了定时器73的计测,而根据XCE的电压,判定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作为一例,将设XCE的电压电平为低电平的操作判定为接通操作,设高电平的操作为断开操作即可。在该例子中,使拨动开关为第1状态的操作为接通操作,使拨动开关为第2状态的操作为断开操作。另外,还能够实施使XCE的电压电平与接通/断开的关系相反这样的变形。
图9的(B)是用于说明使用拨动开关等的情况下的、基于开关部514的操作的动作序列的信号波形图。H1~H3与图9的(A)的G1~G3相同,表示以移除为触发的放电动作的开始。
在图9的(B)中,假设在移除时,开关部514为第1状态,XCE的电压为低电平。而且,在进行使开关部514为第2状态的操作时,如H4所示,XCE的电压成为高电平,所以监视部70检测出断开操作,从而如H5所示,控制部54停止放电动作。
另一方面,在进行使开关部514为第1状态的操作时,如H6所示,XCE的电压成为低电平,所以监视部70检测出接通操作,从而如H5所示,控制部54开始(重新开始)放电动作。
如图9的(A)、图9的(B)所示,在利用监视部70检测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时,可以使用给定的电压电平的持续时间,也可以单纯地仅使用电压电平,进一步来说,也可以使用可识别接通状态和断开状态之间的转变的其他方法。此外,用于实现如图9的(A)、图9的(B)的控制的开关部514的物理的(机械的)结构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能够应用于包含控制装置50的电子设备。如上所述,对于包含控制装置50的电子设备510,可考虑助听器等各种形式。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方法还能够应用于上述的包含送电装置10和受电装置40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10向受电装置40输送电力,并且进行与受电装置40之间的通信处理,受电装置40通过负载调制,发送通信数据,受电装置40根据从送电装置10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90进行充电,通过负载调制对送电装置10发送通信数据,并进行电池90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100供给来自电池90的电力,并且监视开关部514的操作状态。而且,在检测出受电装置40的移除的情况下,受电装置40进行电池90的放电,在检测出开关部514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受电装置40停止电池90的放电。
5.通信方法
图11是用于说明基于负载调制的通信方法的图。如图11所示,在送电侧(1次侧),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DR1、DR2驱动1次线圈L1。具体而言,送电驱动器DR1、DR2根据从电源电压控制部14供给的电源电压VDRV进行动作,驱动1次线圈L1。
另一方面,在受电侧(2次侧),受电部52的整流电路53对2次线圈L2的线圈端电压进行整流,在节点NVC输出整流电压VCC。另外,由1次线圈L1和电容器CA1构成送电侧的谐振电路,由2次线圈L2和电容器CA2构成受电侧的谐振电路。
在受电侧,通过使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断开,使电流源IS的电流ID2从节点NVC间歇地流到GND侧,使受电侧的负载状态(受电侧的电位)发生变动。
在送电侧,由于基于负载调制的受电侧的负载状态变动,设置于电源线的感应电阻RCS中流过的电流ID1发生变动。例如在送电侧的电源(例如图1的(A)的电源适配器502等电源装置)与电源电压控制部14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电源中流过的电流的感应电阻RCS。电源电压控制部14经由该感应电阻RCS从电源被供给电源电压。而且,由于基于负载调制的受电侧的负载状态的变动,从电源流到感应电阻RCS的电流ID1发生变动,通信部30检测该电流变动。而且,通信部30根据检测结果,进行通过负载调制而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检测处理。
图12示出通信部30的具体结构的一例。如图12所示,通信部30包含电流检测电路32、比较电路34、解调部36。此外,能够包含信号放大用的放大器AP、滤波部35。另外,通信部30不限于图12的结构,能够实施省略其结构要素的一部分、追加其他结构要素(例如带通滤波部)、或者变更连接关系等各种变形。
电流检测电路32检测从电源(电源装置)流到送电部12的电流ID1。具体而言,检测从电源经由电源电压控制部14流到送电部12的电流ID1。该电流ID1例如可以包含驱动器控制电路22等中流过的电流。
在图12中,电流检测电路32由IV转换用放大器IVC构成。IV转换用放大器IVC的同相输入端子(+)与感应电阻RCS的一端连接,其反相输入端子(-)与感应电阻RCS的另一端连接。而且,IV转换用放大器IVC对由于在感应电阻RCS中流过微小的电流ID1而生成的微小的电压VC1-VC2进行放大,并作为检测电压VDT输出。该检测电压VDT被放大器AP进一步放大,作为检测电压VDTA输出到比较电路34。具体而言,在放大器AP的同相输入端子中输入检测电压VDT,在其反相输入端子中输入基准电压VRF,输出以基准电压VRF为基准而放大后的检测电压VDTA的信号。
比较电路34进行电流检测电路32的检测电压VDTA与判定用电压VCP=VRF+VOFF的比较判定。而且,输出比较判定结果CQ。例如进行检测电压VDTA是高于还是低于判定用电压VCP的比较判定。该比较电路34例如能够由比较器CP构成。在该情况下,例如判定用电压VCP=VRF+VOFF的电压VOFF可以通过比较器CP的偏移电压等实现。
解调部36根据比较电路34的比较判定结果CQ(滤波处理后的比较判定结果FQ),判断负载调制模式。即,通过进行负载调制模式的解调处理,检测通信数据,并作为检测数据DAT输出。送电侧的控制部24根据该检测数据DAT,进行各种处理。
另外,在图12中,在比较电路34与解调部36之间设有滤波部35。而且,解调部36根据滤波部35的滤波处理后的比较判定结果FQ,判断负载调制模式。作为该滤波部35,例如能够使用数字滤波器等,但作为滤波部35,也可以使用无源滤波器。通过设置滤波部35,能够减少例如后述的图14的F1、F2中的噪声的不良影响等。
滤波部35、解调部36例如被供给驱动时钟信号FCK而进行动作。驱动时钟信号FCK为限定送电频率的信号,驱动器控制电路22被供给该驱动时钟信号FCK,驱动送电部12的送电驱动器DR1、DR2。而且,一次线圈L1按照由该驱动时钟信号FCK限定的频率(送电频率)被驱动。
另外,可以在通信部30中设置带通滤波部,该带通滤波部进行使负载调制的频带的信号通过、使除负载调制的频带以外的频带的信号衰减的带通滤波处理。在该情况下,通信部30根据带通滤波部的输出,检测来自受电装置40的通信数据。具体而言,带通滤波部对电流检测电路32的检测电压VDT进行带通滤波处理。而且,比较电路34进行带通滤波部的带通滤波处理后的检测电压VDTA与判定用电压VCP的比较判定。该带通滤波部例如能够设置于IV转换用放大器IVC与放大器AP之间。
图13是说明受电侧的通信结构的图。受电部52提取频率与驱动时钟信号FCK对应的时钟信号,并供给到通信数据生成部55。通信数据生成部55设置于图2的控制部54,根据所供给的时钟信号,进行通信数据的生成处理。而且,通信数据生成部55将用于发送所生成的通信数据的控制信号CSW输出到负载调制部56,利用该控制信号CSW进行例如开关元件SW的接通/断开控制,使负载调制部56进行与通信数据对应的负载调制。
负载调制部56例如通过使受电侧的负载状态(基于负载调制的负载)如第1负载状态、第2负载状态那样发生变化,进行负载调制。第1负载状态例如为开关元件SW接通的状态,并为受电侧的负载状态(负载调制的负载)为高负载(阻抗小)的状态。第2负载状态例如为开关元件SW断开的状态,并为受电侧的负载状态(负载调制的负载)为低负载(阻抗大)的状态。
而且,在此之前的负载调制方法中,例如使第1负载状态与通信数据的逻辑电平“1”(第1逻辑电平)对应、第2负载状态与通信数据的逻辑电平“0”(第2逻辑电平)对应,进行了从受电侧向送电侧的通信数据的发送。即,在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1”的情况下,使开关元件SW接通,在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0”的情况下,使开关元件SW断开,由此发送了规定比特数的通信数据。
但是,例如在线圈间的耦合度较低、线圈为小型、或者输送电力也为低功率的用途中,利用这样的现有负载调制方法,难以实现适当的通信。即,即使通过负载调制使受电侧的负载状态如第1负载状态、第2负载状态那样发生变化,也会由于噪声等,产生通信数据的逻辑电平为“1”、“0”的数据检测错误。即,即使在受电侧进行负载调制,由于该负载调制,在送电侧的感应电阻RCS中流过的电流ID1也成为非常微小的电流。因此,在噪声叠加时,产生数据检测错误,产生由于噪声等而产生的通信错误。
例如图14是示意性示出检测电压VDTA、比较电路34的判定用电压VCP和比较判定结果CQ的信号波形的图。如图14所示,检测电压VDTA成为以基准电压VRF为基准发生变化的电压信号,判定用电压VCP成为对该基准电压VRF加上比较器CP的偏移电压VOFF后的电压信号。
而且,如图14所示,例如在检测电压VDTA的信号中叠加有噪声时,如F1、F2所示,比较判定结果CQ的信号的边缘的位置发生变化,如期间TM1的宽度(间隔)变长或者变短那样发生变动。例如在假设期间TM1为与逻辑电平“1”对应的期间时,如果期间TM1的宽度发生变动,则会产生通信数据的采样错误,产生通信数据的检测错误。特别是,在正常送电期间进行定期的负载调制而进行通信的情况下,与通信数据叠加的噪声有可能增多,产生通信数据的检测错误的概率升高。
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采用了如下方法:使用负载调制模式从受电侧发送通信数据的各比特的逻辑电平“1”(数据1)、逻辑电平“0”(数据0),在送电侧进行检测。
具体而言,如图15所示,受电侧的负载调制部56针对发送到送电装置10的通信数据的第1逻辑电平“1”,进行使负载调制模式为第1模式PT1的负载调制。另一方面,针对通信数据的第2逻辑电平“0”,进行使负载调制模式为与第1模式PT1不同的第2模式PT2的负载调制。
而且,在负载调制模式为第1模式PT1的情况下,送电侧的通信部30(解调部)判断为第1逻辑电平“1”的通信数据。另一方面,在负载调制模式为与第1模式PT1不同的第2模式PT2的情况下,送电侧的通信部30(解调部)判断为第2逻辑电平“0”的通信数据。
这里,负载调制模式为由第1负载状态和第2负载状态构成的模式。第1负载状态为负载调制部56的受电侧的负载例如为高负载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图15中,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为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且电流源IS的电流从节点NVC流到GND侧的期间,并为第1、第2模式PT1、PT2的与H电平(比特=1)对应的期间。
另一方面,第2负载状态为负载调制部56的受电侧的负载例如为低负载的状态。具体而言,在图15中,第2负载状态的期间TM2为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断开的期间,并为第1、第2模式PT1、PT2的与L电平(比特=0)对应的期间。
而且,在图15中,第1模式PT1与第2模式PT2相比,为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宽度较长的模式。这样,针对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宽度长于第2模式PT2的第1模式PT1,判断为逻辑电平“1”。另一方面,针对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宽度短于第1模式PT1的第2模式PT2,判断为逻辑电平“0”。
如图15所示,第1模式PT1例如为与(1110)的比特模式对应的模式。第2模式PT2例如为与(1010)的比特模式对应的模式。在这些比特模式中,比特=1对应于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的状态,比特=0对应于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断开的状态。
例如在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比特为逻辑电平“1”的情况下,受电侧按照与第1模式PT1对应的(1110)的比特模式,使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或断开。具体而言,进行使开关元件SW依次为接通、接通、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而且,在负载调制模式为与(1110)的比特模式对应的第1模式PT1的情况下,送电侧判断为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1”。
另一方面,在发送的通信数据的比特为逻辑电平“0”的情况下,受电侧按照与第2模式PT2对应的(1010)的比特模式,使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或断开。具体而言,进行使开关元件SW依次为接通、断开、接通、断开的开关控制。而且,在负载调制模式为与(1010)的比特模式对应的第2模式PT2的情况下,送电侧判断为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0”。
这里,在设送电部12的驱动频率为FCK、驱动周期为T=1/FCK的情况下,第1、第2模式PT1、PT2的长度例如能够表示为512×T。在该情况下,1个比特区间的长度表示为(512×T)/4=128×T。因此,在通信数据的比特为逻辑电平“1”的情况下,在受电侧,例如以128×T的间隔,按照与第1模式PT1对应的(1110)的比特模式,使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或断开。此外,在通信数据的比特为逻辑电平“0”的情况下,在受电侧,例如以128×T的间隔,按照与第2模式PT2对应的(1010)的比特模式,使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或断开。
另一方面,送电侧例如利用图16所示的方法进行通信数据的检测处理和获取处理。例如通信部30(解调部)从第1模式PT1中的在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内设定的第1采样点SP1起,按照给定的采样间隔SI进行负载调制模式的采样,获取给定的比特数的通信数据。
例如图16的采样点SP1、SP2、SP3、SP4、SP5、SP6是每隔采样间隔SI而设定的采样点。该采样间隔SI是与负载调制模式的长度对应的间隔。即,为与作为负载调制模式的第1、第2模式PT1、PT2的长度对应的间隔。例如在图15中,第1、第2模式PT1、PT2的长度为512×T(=512/FCK),所以采样间隔SI的长度也为512×T。
而且,在图16中,期间TS1、TS2、TS3、TS4、TS5、TS6内的负载调制模式分别为PT1、PT2、PT1、PT2、PT2、PT2。这里,期间TS1、TS2、TS3、TS4、TS5、TS6为与采样点SP1、SP2、SP3、SP4、SP5、SP6对应的期间。因此,在图16的情况下,通过从第1采样点SP1起按照采样间隔SI进行负载调制模式的采样,例如获取比特数=6的通信数据(101000)。
具体而言,通信部30检测信号电平为H电平的脉冲,在该脉冲的宽度处于第1范围宽度内(例如220×T~511×T)的情况下,进行比特同步。而且,在进行了比特同步的情况下,在该脉冲宽度的中心点设定第1采样点SP1,从第1采样点SP1起每隔采样间隔SI(例如512×T),获取信号。而且,如果获取的信号的电平为H电平,则判断为逻辑电平“1”(第1模式PT1),如果为L电平,则判断为逻辑电平“0”(第2模式PT2)。由此,在图16中,获取通信数据(101000)。实际上,在比特同步后(在获取SP1处的1比特的数据以后),获取15比特的数据,由此整体上获取16比特的通信数据。在该16比特的通信数据中,最初的1比特(进行了比特同步的比特)必然为“1”。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宽度处于第1范围宽度内(220×T~511×T)的情况下,如图16所示,在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内,设定第1采样点SP1。即,在信号电平为H电平的期间TM1的宽度处于第1范围宽度内的情况下,进行比特同步,在该期间TM1内的例如中心点设定第1采样点SP1。而且,从所设定的第1采样点SP1起每隔采样间隔SI进行采样。这里,第1范围宽度(220×T~511×T)为与第1模式PT1中的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384×T)对应地设定的范围宽度。
即,如图14中说明那样,由于噪声等,期间TM1的宽度发生变动。而且,第1模式PT1中的期间TM1的宽度的典型值为与3比特(111)对应的宽度即128×3×T=384×T。因此,设定包含该384×T那样的第1范围宽度220×T~511×T。而且,针对第1范围宽度220×T~511×T内的H电平的期间,判断为第1模式PT1的期间TM1,进行用于设定第1采样点SP1的比特同步。由此,即使在如图14所示那样,信号叠加有噪声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适当的比特同步,设定适当的第1采样点SP1。
而且,在这样设定了第1采样点SP1后,每隔采样间隔SI进行采样,根据各采样点的信号电平,判断是第1、第2模式PT1、PT2中的哪一个。即,在接着第1采样点SP1的第2采样点SP2处,负载状态为第1负载状态的情况(信号电平为H电平的情况)下,通信部30判断为第2采样点SP2处的负载调制模式为第1模式PT1。即,判断为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1”。
另一方面,在第2采样点SP2处,负载状态为第2负载状态的情况(信号电平为L电平的情况)下,判断为第2采样点SP2处的负载调制模式为第2模式PT2。即,判断为通信数据的比特的逻辑电平为“0”。之后的采样点也同样如此。
例如在图16中,采样点SP2处的负载状态为第2负载状态(L电平),所以判断为第2模式PT2,并判断为逻辑电平为“0”。采样点SP3处的负载状态为第1负载状态(H电平),所以判断为第1模式PT1,并判断为逻辑电平为“1”。采样点SP4、SP5、SP6处的负载状态为第2负载状态(L电平),所以判断为第2模式PT2,并判断为逻辑电平为“0”。
另外,可以在图16的各采样点SP2~SP6处,确认包含该采样点的负载状态的期间的宽度是否处于规定的宽度范围内。
例如在第2采样点SP2处负载状态为第1负载状态(H电平)、且包含第2采样点SP2的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的宽度处于第1范围宽度内(220×T~511×T)的情况下,判断为第2采样点SP2处的负载调制模式为第1模式PT1(逻辑电平“1”)。
另一方面,在第2采样点SP2处负载状态为第2负载状态(L电平)、且包含第2采样点SP2的第2负载状态的期间TM2的宽度处于第2范围宽度内(例如80×T~150×T)的情况下,判断为第2采样点SP2处的负载调制模式为第2模式PT2(逻辑电平“0”)。
这里,第2范围宽度(80×T~150×T)为与第2模式PT2中的第2负载状态的期间TM2(128×T)对应地设定的范围宽度。期间TM2的典型值为与1比特对应的宽度即128×T,所以设定了包含该128×T那样的第2范围宽度80×T~150×T。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判别负载调制模式,从而判定通信数据的逻辑电平。例如以往采用了如下这样的方法:将负载调制部56的开关元件SW接通的第1负载状态判断为逻辑电平“1”,将开关元件SW断开的第2负载状态判断为逻辑电平“0”。但是,在该现有例的方法中,如图14中说明那样,有可能由于噪声等导致产生通信数据的检测错误。
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判别负载调制模式为例如图15所示的第1、第2模式PT1、PT2中的哪一个,检测出通信数据的各比特的逻辑电平。因此,即使在如图14的噪声较多的状况下,也能够进行通信数据的适当检测。即,在图15的第1、第2模式PT1、PT2中,例如第1负载状态(H电平)的期间TM1的宽度差异较大,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判别该期间TM1的宽度的差异,判别模式,检测出通信数据的各比特的逻辑电平。例如在图16的最初的比特同步中,在期间TM1的宽度处于第1范围宽度内(220×T~511×T)的情况下,在该期间TM1的中心点设定采样点SP1,并进行之后的采样点SP2、SP3、SP4……处的信号的获取。因此,例如即使在由于噪声导致采样点SP1处的期间TM1的宽度等发生了变动的情况下,也能够进行通信数据的适当检测。此外,之后的采样点SP2、SP3、SP4……能够根据采样间隔SI,通过简单的处理进行设定,所以具有还能够减轻通信数据的检测处理的处理负荷的优点。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不限于图15、图16等中说明的方法,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图15中,使逻辑电平“1”与第1模式PT1对应、逻辑电平“0”与第2模式PT2对应,但该对应也可以相反。此外,图15的第1、第2模式PT1、PT2为负载调制模式的一例,本实施方式的负载调制模式不限于此,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在图15中,将第1、第2模式PT1、PT2设定为了相同的长度,但也可以设定为不同的长度。此外,在图15中,使用了比特模式(1110)的第1模式PT1和比特模式(1010)的第2模式PT2,但也可以采用作为与这些不同的比特模式的第1、第2模式PT1、PT2。例如第1、第2模式PT1、PT2为至少第1负载状态的期间TM1(或第2负载状态的期间TM2)的长度不同的模式即可,能够采用与图15不同的各种模式。
图17的(A)、图17的(B)示出本实施方式中使用的通信数据的格式的例子。
在图17的(A)中,通信数据由64比特构成,由该64比特构成1个分组。第1个16比特为00h。例如在检测出受电侧的负载调制而送电侧开始正常送电(或间歇送电)的情况下,通信部30的电流检测电路32等进行动作,直到能够适当地检测出通信数据为止,需要一定程度的时间。因此,在第1个16比特中设定作为虚拟(空)的数据的00h。送电侧在该第1个16比特的00h的通信期间,例如进行比特同步所需的各种处理。
在接下来的第2个16比特中,设定数据代码和整流电压(VCC)的信息。如图17的(B)所示,数据代码为用于确定在接下来的第3个16比特中进行通信的数据的代码。整流电压(VCC)用作送电装置10的输送电力设定信息。具体而言,电源电压控制部14根据该整流电压(VCC)的信息等,可变地控制供给到送电驱动器DR1、DR2的电源电压VDRV,由此可变地控制送电部12的输送电力。
在第三个16比特中,依照数据代码中的设定,设定温度、电池电压、充电电流、状态标志、循环次数或IC编号等信息。温度例如为电池温度等。电池电压、充电电流为电池90的电压(VBAT等)、充电电流,且为表示充电状态的信息。状态标志例如为温度错误(高温异常、低温异常)、电池错误(1.0V以下的电池电压)、过电压错误、定时器错误、满充电(正常结束)等表示受电侧的状态的信息。循环次数(循环时间)为表示充电次数的信息。IC编号为用于确定控制装置的IC的编号。在第4个16比特中设定CRC的信息。CRC为用于CRC的错误检查的信息。
另外,在图4中,在检测出电子设备510的放置且VCC>6.0V的情况下,在B5的负载调制中,首先发送例如1个分组(64比特)的空数据(虚拟数据)的通信数据。而且,送电侧检测该空数据的通信数据,开始正常送电。
图18是用于说明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处理的详细例子的流程图。首先,受电侧(控制部54)判断整流电压是否为VCC>6.0V(步骤S1)。例如在送电侧输送电力时,整流电压VCC由于受电侧接收到的电力而上升,成为VCC>6.0V。例如受电侧的控制装置50利用基于送电侧的输送电力的电源进行动作。因此,在未从送电侧发送电力的期间,控制装置50(除放电系统的电路以外)未被供给电源,例如成为复位状态。
在整流电压成为VCC>6.0V时,受电侧首先通过负载变量向送电侧发送IC编号(步骤S2)。例如在图17的(A)、图17的(B)中,利用数据代码指定IC编号的通信,发送包含IC编号的信息的通信数据。
而且,例如在电池电压为VBAT<2.5V时的预充电(对过放电电池的充电)的情况或VBAT<1.0V时的电池错误的情况等、无法开始正常充电的情况(步骤S3:否)下,受电侧通过负载调制,发送包含整流电压、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温度、状态标志等信息的通信数据(步骤S4)。
另一方面,在已开始正常充电的情况(步骤S3:是)下,使充电的循环次数增加1(步骤S5),通过负载调制,发送增计数后的循环次数(步骤S6)。而且,在正常充电的期间,反复发送包含整流电压、充电电压、充电电流、温度、状态标志等信息的通信数据(步骤S7)。送电侧能够根据这些信息,判断受电侧的充电状态等。
另外,以上示出了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的一例,但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不限于此,能够实施各种变形。例如本实施方式的通信方法不限于如图15、图16那样使负载调制模式与逻辑电平对应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采用使第1负载状态与逻辑电平“1”对应、第2负载状态与逻辑电平“0”对应的方法等。此外,通信数据的格式或通信处理也不限于图16、图17所示的方法,能够实施各种变形。
6.受电部、充电部
图19示出受电部52、充电部58等的详细结构例。如图19所示,受电部52的整流电路53具有整流用的晶体管TA1、TA2、TA3、TA4、及控制这些晶体管TA1~TA4的整流控制部51。
晶体管TA1设置于2次线圈L2的一端的节点NB1与GND(低电位侧电源电压)的节点之间。晶体管TA2设置于节点NB与整流电压VCC的节点NVC之间。晶体管TA3设置于2次线圈L2的另一端的节点NB2与GND的节点之间。晶体管TA4设置于节点NB2与节点NVC之间。在这些晶体管TA1~TA4各自的漏极/源极之间设有体二极管。整流控制部51对晶体管TA1~TA4的栅极输出控制信号,进行用于生成整流电压VCC的整流控制。
在整流电压VCC的节点NVC与GND的节点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B1、RB2。由电阻RB1、RB2对整流电压VCC进行分压所得的电压ACH1例如输入到图2的A/D转换电路65。由此,能够进行整流电压VCC的监测,能够实现基于整流电压VCC的信息的电力控制等。
调节器57进行整流电压VCC的电压调整(调节),输出电压VD5。该电压VD5经由晶体管TC1,供给到充电部58的CC充电电路59。例如在检测出电池电压VBAT超过给定的电压(例如4.25V)的过电压时,根据控制信号GC1,晶体管TC1截止。另外,控制装置50的各电路(除放电部60等放电系统的电路以外的电路)将基于该电压VD5的电压(调节了VD5而得的电压等)作为电源电压而进行动作。
CC充电电路59具有晶体管TC2、运算放大器OPC、电阻RC1和电流源ISC。晶体管TC2根据运算放大器OPC的输出信号进行控制。运算放大器OPC的同相输入端子与电阻RC1的一端连接。电阻RC1的另一端与作为控制装置50的外装部件而设置的感应电阻RS的一端连接。感应电阻RS的另一端与运算放大器OPC的反相输入端子连接。电流源ISC设置于运算放大器OPC的同相输入端子与GND的节点之间。电流源ISC中流过的电流根据信号ICDA进行控制。
通过运算放大器OPC的虚拟接地,控制晶体管TC2,使得电阻RC1的一端的电压(同相输入端子的电压)和感应电阻RS的另一端的电压VCS2(反相输入端子的电压)相等。设通过信号ICDA的控制而在电流源ISC中流过的电流为IDA、在电阻RS中流过的电流为IRS。于是控制成IRS×RS=IDA×RC1。即,在该CC充电电路59中,将在感应电阻RS中流过的电流IRS(充电电流)控制成利用信号ICDA而设定的恒定的电流值。由此,能够进行CC(Constant-Current:恒流)充电。
在充电时,信号CHON变为有效。由此,晶体管TC3、TC4变为导通状态,进行向电池90的充电。此外,利用设置于晶体管TC3的栅极与电池电压VBAT的节点NBAT之间的电阻RC2等,还可防止来自电池90的逆流。此外,在节点NBAT与GND的节点之间串联设置有电阻RC3、RC4,由电阻RC3、RC4对电池电压VBAT进行分压而得的电压ACH2输入到A/D转换电路65。由此能够进行电池电压VBAT的监测,能够实现与电池90的充电状态对应的各种控制。
此外,在电池90附近设置有热敏电阻TH(广义而言为温度检测部)。该热敏电阻TH的一端的电压RCT输入到控制装置50,由此能够进行电池温度的测量。
另外,如上述那样对本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说明,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能容易理解未实际脱离本发明的新事项和效果的多种变形。因此,这样的变形例全部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例如,在说明书或附图中,对于至少一次地与更广义或同义的不同用语一起记载的用语,在说明书或附图的任何位置处,都可以将其置换为该不同的用语。此外,本实施方式和变形例的所有组合也包含于本发明的范围内。此外,送电侧、受电侧的控制装置、送电装置、受电装置的结构、动作也不限于本实施方式所说明的结构、动作,可实施各种变形。
标号说明
L1:1次线圈;L2:2次线圈;DR1、DR2:送电驱动器;IS、ISC:电流源;SW:开关元件;CM:电容器;IVC:IV转换用放大器;AP:放大器;CP:比较器;TA1~TA4、TC1~TC4:晶体管;RCS、RS:感应电阻;RB1、RB2、RC1~RC3;RP:电阻;OPC:运算放大器;TH:热敏电阻(温度检测部);SH:施密特触发器;10:送电装置;12:送电部;14:电源电压控制部;16:显示部;20:控制装置;22:驱动器控制电路;24:控制部;30:通信部;32:电流检测电路;34:比较电路;35:滤波部;36:解调部;37:时钟生成电路;38:振荡电路;40:受电装置;50:控制装置;51:整流控制部;52:受电部;53:整流电路;54:控制部;55:通信数据生成部;56:负载调制部;57:调节器;58:充电部;59:CC充电电路;60:放电部;61:电荷泵电路;62:非易失性存储器;64:检测部;66:过放电检测电路;70:监视部;71:调节器;72:振荡电路;73、74:定时器;90:电池;100:电力供给对象;500:充电器;502:电源适配器;510:电子设备;514:开关部。

Claims (11)

1.一种控制装置,其是具有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的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中的受电侧的控制装置,该控制装置的特征在于,包含:
充电部,其根据接收来自所述送电装置的电力的受电部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
放电部,其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
控制部,其控制所述放电部;以及
监视部,其监视开关部的操作状态,
所述控制部以所述受电装置的移除为触发进行所述放电部的放电,在所述放电部的放电中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在所述受电部的输出电压下降至低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在所述受电部接收到电力时进行充电的电容器的放电动作,
在所述电容器的电压为给定的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正常送电期间,所述控制部停止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包含负载调制部,该负载调制部通过负载调制,对所述送电装置发送通信数据,
在所述正常送电期间,所述控制部通过所述负载调制部的负载调制,对所述送电装置发送所述通信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具有:
调节器,其降低电池电压;以及
电阻,其设置于所述调节器的输出节点与所述开关部的一端之间,
所述监视部根据所述开关部的一端的电压,判定是否进行了所述开关部的所述断开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监视部具有:
振荡电路,其根据所述调节器的输出电压,进行振荡动作;以及
定时器,其根据来自所述振荡电路的时钟信号,计测所述一端的电压为第1电压电平的期间,
所述监视部根据所述定时器的计测结果,判定是否进行了所述开关部的所述断开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包含过放电检测电路,该过放电检测电路进行所述电池的过放电状态的检测,
在由所述过放电检测电路检测出所述过放电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监视部停止动作。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停止了所述放电部的放电后,由所述监视部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接通操作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受电部的所述输出电压下降、且经过了放电动作的启动期间后,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从所述受电部的所述输出电压低于所述判定阈值起经过了所述启动期间后,所述控制部开始所述放电部的放电。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电子设备包含权利要求1~9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控制装置。
11.一种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其包含送电装置和受电装置,该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送电装置对包含受电部的所述受电装置输送电力,
所述受电装置根据所述受电部从所述送电装置接收到的电力对电池进行充电,并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对电力供给对象供给来自所述电池的电力,并且监视开关部的操作状态,
所述受电装置以所述受电装置的移除为触发进行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在所述电池的放电中检测出所述开关部的断开操作的情况下,所述受电装置停止所述电池的放电动作,
在所述受电部的输出电压下降至低于判定阈值的情况下,所述受电装置开始在所述受电部接收到电力时进行充电的电容器的放电动作,
在所述电容器的电压为给定的阈值电压以下的情况下,所述受电装置开始所述电池的放电。
CN201680026592.1A 2015-05-13 2016-05-13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Active CN1076156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98046 2015-05-13
JP2015098046A JP6701623B2 (ja) 2015-05-13 2015-05-13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CT/JP2016/002344 WO2016181658A1 (ja) 2015-05-13 2016-05-13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615612A CN107615612A (zh) 2018-01-19
CN107615612B true CN107615612B (zh) 2020-12-29

Family

ID=572478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26592.1A Active CN107615612B (zh) 2015-05-13 2016-05-13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333348B2 (zh)
EP (1) EP3297119B1 (zh)
JP (1) JP6701623B2 (zh)
CN (1) CN107615612B (zh)
WO (1) WO201618165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673287B2 (en) 2011-02-01 2020-06-02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upplying-end modu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end module
US11128180B2 (en) 2011-02-01 2021-09-2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Method and supplying-end module for detecting receiving-end module
TWI680649B (zh) * 2018-08-30 2019-12-21 富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於訊號處理電路之解碼方法及其訊號處理電路
US10951063B2 (en) 2011-02-01 2021-03-16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Supplying-end module of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signal detection method thereof
US10630116B2 (en) 2011-02-01 2020-04-2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Intruding metal detection method for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related supplying-end module
US10587153B2 (en) 2011-02-01 2020-03-10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Intruding metal detection method for induction type power supply system and related supplying-end module
US10574095B2 (en) 2011-02-01 2020-02-25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Decoding method for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and signal processing circuit using the same
US10038338B2 (en) 2011-02-01 2018-07-31 Fu Da Tong Technology Co., Ltd. Signal modulation method and signal rectification and modulation device
TWI669880B (zh) * 2018-04-27 2019-08-21 富達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感應式電源供應器之金屬異物檢測方法及其供電模組
JP6701623B2 (ja) * 2015-05-13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632299B2 (ja) * 2015-09-29 2020-01-22 ローム株式会社 ワイヤレス送電装置、その制御回路、充電器、およびパワーロスメソッドによる異物検出のキャリブレーション方法
US11329489B2 (en) * 2017-02-10 2022-05-10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communication and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US20180233926A1 (en) * 2017-02-10 2018-08-16 Richtek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chargeable battery with communication and battery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JP6862924B2 (ja) * 2017-03-02 2021-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KR102222153B1 (ko) 2017-04-07 2021-03-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충전 장치, 무선 충전 방법, 및 충전 대기 설비
KR102328496B1 (ko) * 2017-04-07 2021-11-17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충전 시스템, 장치, 방법 및 충전 대기 기기
JP7087524B2 (ja) * 2018-03-23 2022-06-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電子機器、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950608B2 (ja) * 2018-03-29 2021-10-1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1264839B2 (en) * 2019-07-23 2022-03-01 Aira, Inc. Detection of device removal from a surface of a multi-coil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JP7408404B2 (ja) * 2020-01-14 2024-01-05 東芝テック株式会社 充放電制御装置及びカート型商品登録装置
CN111988677B (zh) * 2020-08-28 2022-11-15 友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路由器组件及其无线网络信号强度的调节方法
JP2022130997A (ja) * 2021-02-26 2022-09-0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源回路及び電子機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4916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制御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CN102163839A (zh) * 2010-02-24 2011-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US8154255B2 (en) * 2009-01-30 2012-04-1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king up a battery system
JP2012204921A (ja) * 2011-03-24 2012-10-22 Panasonic Corp 電子機器
WO2014034523A1 (ja) * 2012-09-03 2014-03-0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CN103718420A (zh) * 2011-08-02 2014-04-09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电设备
WO2015022453A2 (fr) * 2013-08-12 2015-02-19 Philox Appareil autonome et système comportant un tel appareil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5959A (en) * 1976-07-06 1978-01-1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Timer circuit
US7605496B2 (en) * 2004-05-11 2009-10-20 Access Business Group International Llc Controlling inductive power transfer systems
EP1895450B1 (en) * 2006-08-31 2014-03-05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Semiconductor device and power receiving device
JP4494426B2 (ja) 2007-02-16 2010-06-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受電制御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送電装置、受電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743173B2 (ja) 2007-06-29 2011-08-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送電制御装置、送電装置、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061661B1 (ko) * 2008-01-09 2011-09-01 세이코 엡슨 가부시키가이샤 송전 제어 장치, 송전 장치, 무접점 전력 전송 시스템, 전자 기기 및 송전 제어 방법
JP5677875B2 (ja) * 2011-03-16 2015-02-25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US9030052B2 (en) * 2011-05-17 2015-05-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using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and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JP5812025B2 (ja) 2013-02-25 2015-1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定置用蓄電システム及び制御方法
JP6230318B2 (ja) * 2013-07-29 2017-11-15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2152691B1 (ko) * 2013-09-13 2020-09-0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충전 제어 장치, 충전 제어 방법 및 이를 구비한 무선전력 수신장치
PL3407466T3 (pl) * 2014-03-25 2020-06-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Bezprzewodowe indukcyjne przesyłanie mocy
US10277076B2 (en) * 2015-04-15 2019-04-30 Sony Corporation Power receiving unit, power receiving method, and feed system
JP6701623B2 (ja) * 2015-05-13 2020-05-27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651711B2 (ja) * 2015-05-13 2020-02-1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540216B2 (ja) * 2015-05-13 2019-07-1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533014B2 (ja) * 2015-11-09 2019-06-19 コーニンクレッカ フィリップス エヌ ヴェKoninklijke Philips N.V. ワイヤレス誘導電力伝送
US10103585B2 (en) * 2015-12-18 2018-10-16 Intel IP Corporation Regulated load modul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regulated load modulation signaling
EP3416719A4 (en) * 2016-02-19 2019-12-11 Nalu Medical, Inc.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STIMULATION WAVEFORMS
JP6750456B2 (ja) * 2016-10-28 2020-09-02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送電装置、無接点電力電送システム及び電子機器
JP6862924B2 (ja) * 2017-03-02 2021-04-21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制御装置、受電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JP6827853B2 (ja) * 2017-03-09 2021-02-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給電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並びに給電システム
JP7134603B2 (ja) * 2017-07-04 2022-09-12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受電装置、受電装置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10958154B2 (en) * 2017-07-06 2021-03-23 Integrated Device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receiver rectifier low side current limited oper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04916A (ja) * 2007-02-22 2008-09-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照明制御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US8154255B2 (en) * 2009-01-30 2012-04-1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waking up a battery system
CN102163839A (zh) * 2010-02-24 2011-08-24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保护电路和电子设备
JP2012204921A (ja) * 2011-03-24 2012-10-22 Panasonic Corp 電子機器
CN103718420A (zh) * 2011-08-02 2014-04-09 索尼电脑娱乐公司 电设备
WO2014034523A1 (ja) * 2012-09-03 2014-03-06 日立マクセル株式会社 非接触充電システム
WO2015022453A2 (fr) * 2013-08-12 2015-02-19 Philox Appareil autonome et système comportant un tel apparei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81658A1 (ja) 2016-11-17
US20180123395A1 (en) 2018-05-03
JP2016214027A (ja) 2016-12-15
EP3297119A4 (en) 2019-01-02
EP3297119B1 (en) 2020-09-23
EP3297119A1 (en) 2018-03-21
CN107615612A (zh) 2018-01-19
US10333348B2 (en) 2019-06-25
JP6701623B2 (ja) 2020-05-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5612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7534316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7534317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和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6160262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6160141B (zh) 控制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6877516B (zh) 控制装置、受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无触点电力传输系统
CN107086671B (zh) 控制装置、受电装置、电子设备、电力传输系统以及电力供给方法
CN107134863B (zh) 控制装置、受电装置、电子设备以及电力传输系统
JP6880547B2 (ja) 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550914B2 (ja)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860040B2 (ja)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720533B2 (ja) 制御装置、電子機器及び無接点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JP6860039B2 (ja) 制御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