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8039A -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 Google Patents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98039A
CN107598039A CN201710627173.XA CN201710627173A CN107598039A CN 107598039 A CN107598039 A CN 107598039A CN 201710627173 A CN201710627173 A CN 201710627173A CN 107598039 A CN107598039 A CN 1075980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fixed
pin
haul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2717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98039B (zh
Inventor
王惠军
黎爱兵
邓黎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Cheng 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Cheng 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Cheng 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Cheng Cheng Autom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2717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98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98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8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98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8039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utomatic Assembly (AREA)
  • Press Drives And Press L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其中: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的末端外侧安装有旋转上料机构6;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外侧安装有链条传送机构K3;链条传送机构K3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位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右侧安装有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自动化率高,生产效率高,易于操作。

Description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接系统,特别是涉及一种立式元件铆接系统。
本发明同时还涉及一种立式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立式元件与电线、电阻的铆接都为人工,工作效率低,成品合格率低;生产自动化率急需提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立式元件铆接系统,使得达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包括: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 旋转上料机构6、链条传送机构K3、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联动运输机构k15、成品回收装置、定位夹子k2、第一铜带机K10、第二铜带机K14、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其中: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的末端外侧安装有旋转上料机构6;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外侧安装有链条传送机构K3;链条传送机构K3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位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右侧安装有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所述的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的左侧安装有第二铜带机K14;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左侧安装有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所述的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联动运输机构k15;上述的所有的机构都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同时安装的还有一个控制器a;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成品回收装置。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包括震动盘1、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第二矩形裂缝4、振动导轨5、旋转上料机构6;其中:震动盘1的一侧固定的连接有震动盘导轨3的一端,所述的震动盘导轨3上设置有贯穿了震动盘导轨3上下表面的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的另一端连接有振动导轨5的一端,所述的振动导轨5上设置有贯穿了振动导轨5上下表面的第二矩形裂缝4;所述的振动导轨5的另一端上的一侧放置有旋转上料机构。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包括:旋转圆盘60、机械夹61、旋转气缸62、连杆63、支撑座64、活塞杆65、气缸66、底座67构成;其中底座67上滑动的安装有支撑座64,底座67上固定的安装有气缸66,气缸66通过活塞杆65与支撑座64相连;所述的支撑座64上固定的安装有旋转气缸62;所述的旋转气缸62的右侧通过旋转轴与旋转圆盘60相连;所述的旋转圆盘60的圆弧外壁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连杆63;所述的连杆63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机械夹61。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链条传送机构K3包括:横板70、第一夹子71、链条72构成;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左侧设置有一个挡板73;挡板73的左侧两端分别活动的安装有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所述的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之间通过链条72传动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主动轮772通过转动轴与链条驱动伺服电机772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步进电机772安装在挡板73右侧;所述的链条72的外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横板70;所述的每一个横板70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夹子71;所述的第一夹子71由下夹板710、夹槽712、导槽713、档头714、小导轨715、上夹板716、通孔717、导杆718、横板70构成;所述的下夹板710的左端设置有一个导槽713,所述的下夹板710右端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夹槽712;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通孔717;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下端面固定在横板70的上表面上;所述的通孔717在贯穿了下夹板710的同时还贯穿了横板70;所述的导杆718的一端上固定有一个档头714;所述的导杆718的另一端穿过横板70上的通孔717、下夹板710上的通孔717与上夹板716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夹板716的左侧固定的设置有一个小导轨715;所述的小导轨715与导槽713滑动连接;所述的导杆718分别与横板70、下夹板710滑动相连;所述的档头714通过弹簧与横板70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此外所述的挡板73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气缸74;所述的每一个第一气缸74均通过活塞杆与一个推板75固定相;所述的每一个推板75均位于一个档头714的下方;所述的链条72的上部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横板78;每一个小横板78均分别固定在链条72右侧的挡板73上。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摆平机构K4:由磁铁7801、摆平支架7802组成,其中摆平支架7802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磁铁7801。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正负极调整机构K5由上夹80、下夹81、齿轮82、基座83、齿条84、驱动气缸85、活塞杆86、L型连杆87、推杆88、圆筒89、大通孔801、外凸802、固定板803、连接板804构成;其中:所述的齿条84的一端通过活塞杆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基座83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基座83左右两侧端面的大通孔801;所述的大通孔801内活动的安装有一个圆筒89;所述的圆筒89可以自由的转动,但是不可以在大通孔8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圆筒89中部外壁上固定的套有一个中部有通孔的齿轮82;使得圆筒89中部外壁上形成一圈凸齿;所述的圆筒89的内部中空,且滑动的安装有推杆88;所述的圆筒89的左端与两个连接板804的固定相连;所述的两个连接板804之间设置有上夹80、下夹81;所述的上夹80、下夹81 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推杆88的右端放置有L型连杆87的上端;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中部与固定板803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803固定在基座83上;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下端放置有活塞杆86;所述的活塞杆86的另一端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齿条84的另一端穿过基座83与齿轮82啮合相连;所述的齿条84与基座83滑动相连;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有一个外凸,所述的下夹81的尾端设置有一个内凹;所述的上夹80尾端与下夹81的尾端分别都与两个连接板804铰接;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的外凸位于圆筒89上的通孔的左端。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切脚机构K6包括:固定杆90、固定座91、小气缸92、支撑套93、下切刀94、上切刀95、刀架96、活动导杆97、导料管98;其中:固定杆90的一侧与固定座91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固定杆90的右侧上部与支撑套93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支撑套93的上设置有一个贯穿的通孔717;所述的固定座91上安装有一个小气缸92;所述的小气缸92通过一根活塞杆与活动导杆97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活动导杆97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套93上的通孔717与刀架96固定相连;所述的刀架96的右端固定有上切刀95;所述的上切刀95的下部,且位于支撑套93的右侧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下切刀94;所述的支撑套9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斜置的导料管98。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整形机构K7包括:第二气缸101、连板102、立杆103、整形杆104、导向槽105、侧压块106、套座107、导孔108、滑条109、上移滑柱1010、辅助夹子1011、辅助气缸1012、小外凸1061;所述的套座107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贯穿了套座107左右两个侧面的导孔108;套座107右侧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导向槽105;所述的导向槽105的上设置有一个槽,该槽与导孔108相连通;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的上表面与立杆103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滑条10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槽105上的槽、导孔108,并且与导向槽105、导孔108滑动连接;所述的套座107内部设置有直立贯穿的一个通孔,上移滑柱1010穿过上述的通孔与套座107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条109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个斜坡;上移滑柱1010的下端与滑条109的上端的斜坡滑动连接;所述的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压块106,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的右端分别与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转动连接;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外凸1061;上述的两个小外凸1061相对放置;所述的整形杆104的一端与立杆103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整形杆104的另一端位于两个侧压块106之间;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与连板102的左侧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连板102的左侧通过活塞杆与第二气缸101相连;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位于两个侧压块106的前端;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通过连杆与辅助气缸1012相连;所述的辅助气缸1012为气动手指。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包括:第三驱动气缸1602、第三横板1603、第三支撑板1604、第三立柱1605、第三气动手指1601;第三驱动气缸1602通过活塞杆与第三横板1603的左侧固定相连;第三横板1603与第三支撑板1604固定相连;第三支撑板1604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三立柱1605;第三立柱1605上安装有一个第三气动手指1601;所述的第三气动手指1601的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通电触点;上述的通电触点与控制器a相连。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 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包括:旋转电机200、挂架201、上夹子202、下夹子203、微型气缸204、上导轨205、螺杆206、上滑块208、固定架209;固定架209的左侧固定的安装有旋转电机200;所述的固定架209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导轨205;所述的上滑块208与上导轨205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滑块208与螺杆2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杆206的一端与旋转电机200相连;所述的上滑块2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架201;所述的挂架201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气缸204;所述的第一微型气缸204通过活塞杆分别与上夹子202、下夹子203相连。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包括第四气缸400、第四固定板401、第四气动手指402、第四夹子403、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滑块406、第四活塞杆407;所述的第四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气缸400;第四滑块406与第四固定板401滑动连接;第四滑块406通过第四活塞杆407与第四气缸400相连;第四滑块406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支撑杆405的上端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驱动气缸404通过活塞杆与第四气动手指402相连;第四气动手指402上安装有第四夹子403。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包括:线材夹子a1、第五支架a3、第五导轨a4、第五滑块a5、传送带机构a6、第五电机a7;第五导轨a4的一侧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传送带机构a6;上述的第五导轨a4上滑动的安装有第五滑块a5;所述的第五滑块a5与传送带机构a6的传送带的一个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a5通过第五支架a3与线材夹子a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导轨a4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五电机a7;所述的第五电机a7通过传动轴驱动传送带机构a6上的主动轮;所述的传送带机构a6主要右通过传送带传动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构成。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联动运输机构k5包括:运料滑轨300、运料电机301、运料板302、运料固定板303、第一运料夹304、直线运动滑块305、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小滑轨308、第四步进电机309、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与运料滑轨300滑动连接;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下端面上固定的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a3的传送带的一条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安装在运料滑轨300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由通过传送带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组成;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运料板302;所述的运料板302的左端通过运料固定板303与第一运料夹304固定连接;所述的运料板302右端固定的安装有小滑轨308;所述的小滑轨308上滑动的安装有一个运料滑块307;所述的运料滑块307上安装有一个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通过螺杆与运料电机301相连;所述的运料电机301安装在运料板302上;运料滑轨300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309;上述的第四步进电机309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的主动轮相连;上述的第二运料夹306、第一运料夹304机构完全相同;具体结构为:所述的线夹气缸310分别与两个夹板311固定相连;上述的两个夹板311之间安装有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第二阶梯型夹板316;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中部设置有滑槽通孔313;所述的第一销钉312置于滑槽通孔313内且与两块夹板31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底部通过第三销钉319与小连板318的下端铰接;小连板318的上端通过第二销钉317与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左侧铰接;所述的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右侧通过第一销钉315与两个夹板311铰接;所述的线夹气缸310通过小型活塞杆320与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下端平面固定相连。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夹子k2包括:右部气缸600、右部挡板601、t型推杆602、第一小销钉603、第二小销钉604、右侧钩型夹杆605、中部夹杆606、小弹簧607、左侧钩型夹杆608、中部横杆609、第三小销钉610、第四小销钉620、中部连杆621、第五小销钉622、中部推杆623、中部滑槽660、中部小销钉661;其中:所述的右部气缸600通过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的下端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右部气缸60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上述的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均位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所述的t型推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五小销钉622与两个中部连杆621的下端铰接;所述的左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三小销钉610与左侧钩型夹杆608的左侧铰接;所述的左侧夹杆608的右侧通过第四小销钉62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铰接相连;所述的右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二小销钉604与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右侧铰接;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左侧通过第一小销钉603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铰接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滑槽660;所述的中部小销钉661穿过中部滑槽660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顶部固定的连接有一个中部横杆609;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顶部、左侧钩型夹杆60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的限位槽6000;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两端分别位于一个限位槽6000内,且分别与限位槽6000滑动相连;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上滑动的设置有两个中部夹杆606;上述的两个中部夹杆606之间通过两个小弹簧607相连。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成品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气缸1400、回收支架1402、回收连杆1403、回收夹子1401;回收气缸1400固定在回收支架1402;回收气缸1400通过活塞杆与回收连杆1403的上端相连;回收连杆1403的下端安装有回收夹子1401;所述的回收夹子1401为一个气动手指;所述的回收气缸1400、回收夹子1401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其余同实施例1。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 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包括:中部气缸500、切刀501、刀架502、进料齿轮 503、中部支架504、传动轴505、从动轮506、固定支架507、支撑板508 驱动齿轮509;中部支架504的中部固定的安装有支撑板508;支撑板508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固定支架507;固定支架507的前部贯穿的安装有一个传动轴505;上述的传动轴505相对固定支架507可以自由转动;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从动轮506、一个进料齿轮503;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齿轮503、驱动齿轮509;所述的驱动齿轮509通过传动机构与一个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固定支架507的前端面上固定的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刀架502;中部气缸500固定在中部支架504的上部并通过活塞杆与切刀刀架5002相连;切刀刀架5002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切刀501。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下模支撑板f1、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下模支撑板f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彼此设有一定间距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所述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的结构与形状完全相连;均是一个中部凸起两端下凹的圆弧凹槽。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上模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所述的模架c1通过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压板c3的后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架c1的前端面围成一个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的左侧内壁,即第一矩形条c22的右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所述的第一凹槽12的一端与滑槽13的一侧相通;第一凹槽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矩形条c2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滑槽13的下端与斜置滑槽c1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的模架c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缺口c16;所述的刀座c8置于缺口c16内并与缺口c16的内壁弹性铰接;所述的刀座c8的两侧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成型刀c9;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位于缺口c16的两侧上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快c4;所述的每一个进料快c4上均开设有一个贯穿了进料快c4左右两侧端面的进料通孔c5;上动模c2位于下动模c10的后端面上;所述的上动模c2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的上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动模c2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两面开口凹槽c181,上述的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与两面开口凹槽c181相连通;上述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的设置有一个轴承滑块c11;所述的轴承滑块c11的一侧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上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的右侧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是指一个一侧固定的安装有轴承的滑块;上述的滑块在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的下端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冲刀c6;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后侧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折弯刀c7;所述的每一个折弯刀c7的的后端面上均分别设置
有一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所述的两个冲刀c6分别在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内,并与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滑动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上的轴承在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左侧内壁上的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内自由的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下动模c10分别置于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内;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下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上凹缺口c21;所述的模压板c3的后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外凸c20。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中:
步骤1)、立式二脚元件经过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旋转上料机构6运送至链条传送机构K3处,链条传送机构K3一边传递元件,一边将元件经过如下处理:首先经过摆平机构K4摆平元件,正负极调整机构K5检测立式二脚元件的正负极,并调整好正负极反向的元件;然后对元件的管脚通过切脚机构K6裁切平整;继而通过整形机构K7进行整形处理,之后经过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检测元件是否合格,合格的立式二脚元件经过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上,立式二脚元件的两个管脚各放置在一个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内;
步骤2)、卧式二脚元件经过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切脚处理之后,再由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移送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
步骤3)、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将导线经过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通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一运料夹304夹取移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第二铜带机k14工作将步骤2中的卧式二脚元件与导线进行铆合;铆合后的产品经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至第一铜带机k1下模上的一个成型凹槽内;
步骤4)、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将另一根导线进行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进过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余下的一个成型凹槽处;定位夹子同时夹住上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过来的线材与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过来的铆合产品;第一铜带机k10工作将上述的定位夹子夹住的两个元件与立式二脚元件铆合;最后经过成品回收装置自动收取成品。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通过设置各种自动夹料装置与检测装置,实现产品的自动化传递与生产。
综合上述本发明节约了制造材料成本,人工成本,易于实现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位置结构图;
附图2为本发明的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3为本发明的旋转上料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4为本发明的链条传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5为本发明的第一夹子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6为本发明的推板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7为本发明的小横板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8为本发明摆平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9为本发明的正负极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0为本发明的正负极调整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1为本发明的切脚机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12为本发明的整形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13为本发明的整形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4为本发明的整形机构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15为本发明的链条传送机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16为本发明的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17为本发明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18为本发明的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19为本发明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0为本发明的联动运输机构结构示意图;
附图21为本发明的线材夹子、第一运料夹与第二运料夹的结构图;
附图22为本发明的定位夹子的机构示意图;
附图23为本发明的限位槽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24为本发明的成品回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5为本发明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6为本发明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的细节图;
附图27为本发明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的放大图;
附图28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的上模示意图;
附图29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上模结构示意图;
附图30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上模缺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附图31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上模小型矩形开口凹槽、两面开口凹槽的位置示意图;
附图32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上模局部放大图;
附图33为本发明的第一铜带机上模的三面开口滑槽位置示意图;
附图34为本发明的整形机构处理之后的二极管示意图;
附图35为本发明的电阻与线材铆接示意图;
附图36为本发明的产品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
实施例1、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包括: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 旋转上料机构6、链条传送机构K3、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联动运输机构k15、成品回收装置、定位夹子k2、第一铜带机K10、第二铜带机K14、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其中: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的末端外侧安装有旋转上料机构6;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外侧安装有链条传送机构K3;链条传送机构K3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位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右侧安装有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所述的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的左侧安装有第二铜带机K14;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左侧安装有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所述的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联动运输机构k15;上述的所有的机构都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同时安装的还有一个控制器a;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成品回收装置。
实施例2、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包括震动盘1、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第二矩形裂缝4、振动导轨5、旋转上料机构6;其中:震动盘1的一侧固定的连接有震动盘导轨3的一端,所述的震动盘导轨3上设置有贯穿了震动盘导轨3上下表面的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的另一端连接有振动导轨5的一端,所述的振动导轨5上设置有贯穿了振动导轨5上下表面的第二矩形裂缝4;所述的振动导轨5的另一端上的一侧放置有旋转上料机构;工作原理:所述的震动盘导轨3、振动导轨5的下端面上均分别安装有震动电机;所述的震动盘导轨3、振动导轨5均成斜线放置安装;震动盘导轨3的高度要高于振动导轨5的高度;通过将二极管管脚插入第一矩形裂缝2、第二矩形裂缝4,利用震动实现二极管的进料;文中的立式二脚元件具体的可以是指二极管,卧式二脚元件具体的可以是电阻;上述的震动盘1、所有的震动电机均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可以实现控制二极管进料的速度。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3、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包括:旋转圆盘60、机械夹61、旋转气缸62、连杆63、支撑座64、活塞杆65、气缸66、底座67构成;其中底座67上滑动的安装有支撑座64,底座67上固定的安装有气缸66,气缸66通过活塞杆65与支撑座64相连;所述的支撑座64上固定的安装有旋转气缸62;所述的旋转气缸62的右侧通过旋转轴与旋转圆盘60相连;所述的旋转圆盘60的圆弧外壁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连杆63;所述的连杆63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机械夹61;工作原理:旋转气缸62旋转,通过气缸66收缩将机械夹61移到振动导轨5上,机械夹61夹住二极管,气缸66前推然后旋转气缸62旋转,将机械夹61移动出振动导轨5;上述的机械夹61为一个气动手指,上述的旋转气缸62、气缸66、机械夹61各自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均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可以实现旋转气缸62、气缸66、机械夹61工作顺序的控制。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4、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链条传送机构K3包括:横板70、第一夹子71、链条72构成;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左侧设置有一个挡板73;挡板73的左侧两端分别活动的安装有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所述的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之间通过链条72传动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主动轮772通过转动轴与链条驱动伺服电机772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步进电机772安装在挡板73右侧;所述的链条72的外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横板70;所述的每一个横板70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夹子71;所述的第一夹子71由下夹板710、夹槽712、导槽713、档头714、小导轨715、上夹板716、通孔717、导杆718、横板70构成;所述的下夹板710的左端设置有一个导槽713,所述的下夹板710右端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夹槽712;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通孔717;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下端面固定在横板70的上表面上;所述的通孔717在贯穿了下夹板710的同时还贯穿了横板70;所述的导杆718的一端上固定有一个档头714;所述的导杆718的另一端穿过横板70上的通孔717、下夹板710上的通孔717与上夹板716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夹板716的左侧固定的设置有一个小导轨715;所述的小导轨715与导槽713滑动连接;所述的导杆718分别与横板70、下夹板710滑动相连;所述的档头714通过弹簧与横板70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此外所述的挡板73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气缸74;所述的每一个第一气缸74均通过活塞杆与一个推板75固定相;所述的每一个推板75均位于一个档头714的下方;所述的链条72的上部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横板78;每一个小横板78均分别固定在链条72右侧的挡板73上;工作原理:链条72定速旋转,第一夹子71夹取二极管定速传送由于第一夹子71默认为夹紧状态;当上述的第一气缸74上推档头714,使得第一夹子71开启;此时旋转气缸62将机械夹61旋转到第一夹子71的夹槽712出,机械夹61松开,二极管落入夹槽712,档头714复位,第一夹子71夹住二极管头部,两个管脚露出;所述的链条72右侧挡板73上还安装有一个检测气缸781;所述的检测气缸781的活塞杆上安装有两根带电针脚;上述的小横板78可以防止链条72被顶起,上述的链条72由一个伺服电机驱动;检测气缸781上的两个带电针脚可以检测二极管是否是能够正常工作的二极管,通以直流电,一旦判定是电流不得导通,控制器a获取信号,链条驱动伺服电机772、所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气缸74的各自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检测气缸781带电针脚与检测气缸781上的进气管的电磁阀均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控制上述的机构按照一定的次序工作;并检测二极管的是否能够通电。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5、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摆平机构K4:由磁铁7801、摆平支架7802组成,其中摆平支架7802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磁铁7801;工作原理:摆平支架7802带有磁铁7801的一端靠近第一夹子71;当第一夹子71移动到磁铁7801附近的时候;控制器a控制第一夹子71开启,二极管管脚在磁铁7801的作用下自然放平,然后第一夹子71夹紧元件。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6、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正负极调整机构K5由上夹80、下夹81、齿轮82、基座83、齿条84、驱动气缸85、活塞杆86、L型连杆87、推杆88、圆筒89、大通孔801、外凸802、固定板803、连接板804构成;其中:所述的齿条84的一端通过活塞杆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基座83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基座83左右两侧端面的大通孔801;所述的大通孔801内活动的安装有一个圆筒89;所述的圆筒89可以自由的转动,但是不可以在大通孔8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圆筒89中部外壁上固定的套有一个中部有通孔的齿轮82;使得圆筒89中部外壁上形成一圈凸齿;所述的圆筒89的内部中空,且滑动的安装有推杆88;所述的圆筒89的左端与两个连接板804的固定相连;所述的两个连接板804之间设置有上夹80、下夹81;所述的上夹80、下夹81 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推杆88的右端放置有L型连杆87的上端;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中部与固定板803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803固定在基座83上;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下端放置有活塞杆86;所述的活塞杆86的另一端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齿条84的另一端穿过基座83与齿轮82啮合相连;所述的齿条84与基座83滑动相连;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有一个外凸,所述的下夹81的尾端设置有一个内凹;所述的上夹80尾端与下夹81的尾端分别都与两个连接板804铰接;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的外凸位于圆筒89上的通孔的左端;工作原理:初始状态为夹紧状态;控制器a通过检测气缸781带电针脚检测到二极管正负极反了的时候,控制a控制两个驱动气缸85工作;通过L型连杆87推动推杆88挤压上夹80上的外凸,外凸挤入下夹81的尾端的内凹内;将实现将上夹80、下夹81张开的目的,由于上夹80、下夹81 之间通过弹簧相连,使得通过弹力实现上夹80、下夹81夹紧立式元件,此时齿条84上移,通过驱动齿轮82旋转实现上夹80、下夹81夹紧二极管旋转180度;上述的两个驱动气缸85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7、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切脚机构K6包括:固定杆90、固定座91、小气缸92、支撑套93、下切刀94、上切刀95、刀架96、活动导杆97、导料管98;其中:固定杆90的一侧与固定座91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固定杆90的右侧上部与支撑套93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支撑套93的上设置有一个贯穿的通孔717;所述的固定座91上安装有一个小气缸92;所述的小气缸92通过一根活塞杆与活动导杆97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活动导杆97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套93上的通孔717与刀架96固定相连;所述的刀架96的右端固定有上切刀95;所述的上切刀95的下部,且位于支撑套93的右侧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下切刀94;所述的支撑套9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斜置的导料管98;工作原理:上述的小气缸92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与控制器a相连;控制器a控制活动导杆97下移此时第一夹子71上的一个二极管的管脚正好位于下切刀94、上切刀95之间,此时控制器a控制下切刀94、上切刀95相向移动,切除的管脚通过导料管98排除。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8、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整形机构K7包括:第二气缸101、连板102、立杆103、整形杆104、导向槽105、侧压块106、套座107、导孔108、滑条109、上移滑柱1010、辅助夹子1011、辅助气缸1012、小外凸1061;所述的套座107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贯穿了套座107左右两个侧面的导孔108;套座107右侧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导向槽105;所述的导向槽105的上设置有一个槽,该槽与导孔108相连通;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的上表面与立杆103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滑条10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槽105上的槽、导孔108,并且与导向槽105、导孔108滑动连接;所述的套座107内部设置有直立贯穿的一个通孔,上移滑柱1010穿过上述的通孔与套座107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条109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个斜坡;上移滑柱1010的下端与滑条109的上端的斜坡滑动连接;所述的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压块106,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的右端分别与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转动连接;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外凸1061;上述的两个小外凸1061相对放置;所述的整形杆104的一端与立杆103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整形杆104的另一端位于两个侧压块106之间;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与连板102的左侧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连板102的左侧通过活塞杆与第二气缸101相连;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位于两个侧压块106的前端;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通过连杆与辅助气缸1012相连;所述的辅助气缸1012为气动手指;工作原理:第二气缸101、辅助气缸1012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控制;上述部件有序工作;通过控制辅助夹子1011夹住立式元件;第二
气缸101推动滑条109前移,上移滑柱1010上移,立式元件的两个管脚落入整形杆104与两个侧压块106之间的间隙,通过挤压使得立式元件的两个管脚平行。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包括:第三驱动气缸1602、第三横板1603、第三支撑板1604、第三立柱1605、第三气动手指1601;第三驱动气缸1602通过活塞杆与第三横板1603的左侧固定相连;第三横板1603与第三支撑板1604固定相连;第三支撑板1604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三立柱1605;第三立柱1605上安装有一个第三气动手指1601;所述的第三气动手指1601的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通电触点;上述的通电触点与控制器a相连;工作原理:所述的第三气动手指1601上通有电流,第三气动手指1601夹住元件两个管脚,通电检测其好坏,如是能够通电则第三气动手指1601松开,输送至下一工位;如是次品则输送链上的第一夹子71开启,同时第三驱动气缸1602活塞后退,第三气动手指1601夹住元件使其脱离第一夹子71,然后松开第三气动手指1601,把元件丢掉;上述的第三气动手指1601、第三驱动气缸1602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进行产品好坏的检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9、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 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包括:旋转电机200、挂架201、上夹子202、下夹子203、微型气缸204、上导轨205、螺杆206、上滑块208、固定架209;固定架209的左侧固定的安装有旋转电机200;所述的固定架209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导轨205;所述的上滑块208与上导轨205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滑块208与螺杆2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杆206的一端与旋转电机200相连;所述的上滑块2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架201;所述的挂架201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气缸204;所述的第一微型气缸204通过活塞杆分别与上夹子202、下夹子203相连;工作原理:上述的第一微型气缸204、上夹子202、下夹子203可以用一个气动手指替代;上述的旋转电机200、微型气缸204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控制器a可以实现通过上夹子202、下夹子203夹住二极管然后通过丝杆传动原理实现二极管的远程运输。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0、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包括第四气缸400、第四固定板401、第四气动手指402、第四夹子403、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滑块406、第四活塞杆407;所述的第四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气缸400;第四滑块406与第四固定板401滑动连接;第四滑块406通过第四活塞杆407与第四气缸400相连;第四滑块406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支撑杆405的上端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驱动气缸404通过活塞杆与第四气动手指402相连;第四气动手指402上安装有第四夹子403;工作原理:所述的第四气缸400、第四气动手指402、第四驱动气缸404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第四气动手指402通过第四夹子403夹住电阻,第四气缸400可以推动第四气动手指402远距离移动送料。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1、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包括:线材夹子a1、第五支架a3、第五导轨a4、第五滑块a5、传送带机构a6、第五电机a7;第五导轨a4的一侧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传送带机构a6;上述的第五导轨a4上滑动的安装有第五滑块a5;所述的第五滑块a5与传送带机构a6的传送带的一个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a5通过第五支架a3与线材夹子a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导轨a4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五电机a7;所述的第五电机a7通过传动轴驱动传送带机构a6上的主动轮;所述的传送带机构a6主要右通过传送带传动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构成;工作原理:所述的线材夹子a1内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与第五电机a7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传送带转动,实现线材夹子a1的来回移动;所述的线材夹子a1的结构与第一运料夹304、第二运料夹306的结构完全相同。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2、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联动运输机构k5包括:
运料滑轨300、运料电机301、运料板302、运料固定板303、第一运料夹304、直线运动滑块305、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小滑轨308、第四步进电机309、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与运料滑轨300滑动连接;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下端面上固定的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a3的传送带的一条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安装在运料滑轨300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由通过传送带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组成;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运料板302;所述的运料板302的左端通过运料固定板303与第一运料夹304固定连接;所述的运料板302右端固定的安装有小滑轨308;所述的小滑轨308上滑动的安装有一个运料滑块307;所述的运料滑块307上安装有一个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通过螺杆与运料电机301相连;所述的运料电机301安装在运料板302上;运料滑轨300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309;上述的第四步进电机309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的主动轮相连;上述的第二运料夹306、第一运料夹304机构完全相同;具体结构为:所述的线夹气缸310分别与两个夹板311固定相连;上述的两个夹板311之间安装有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第二阶梯型夹板316;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中部设置有滑槽通孔313;所述的第一销钉312置于滑槽通孔313内且与两块夹板31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底部通过第三销钉319与小连板318的下端铰接;小连板318的上端通过第二销钉317与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左侧铰接;所述的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右侧通过第一销钉315与两个夹板311铰接;所述的线夹气缸310通过小型活塞杆320与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下端平面固定相连; 工作原理:运料电机301、第一运料夹304与第二运料夹306上的进气管的电磁阀、第四步进电机309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第一运料夹304夹住已处理好的线材后,第二运料夹306夹住铆接好了的半成品,由第四步进电机309带动运料板302移动到运料滑轨300右端;第二运料夹306可通过运料电机301控制实现沿着小滑轨308进给运动;第二运料夹306、第一运料夹304的工作原理如下:线夹气缸310上推第一阶梯型夹板314;小连板318上推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绕着第一销钉315旋转;实现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紧靠第一阶梯型夹板314;本结构的关键点在于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绕着第一销钉315旋转。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3、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定位夹子k2包括:右部气缸600、右部挡板601、t型推杆602、第一小销钉603、第二小销钉604、右侧钩型夹杆605、中部夹杆606、小弹簧607、左侧钩型夹杆608、中部横杆609、第三小销钉610、第四小销钉620、中部连杆621、第五小销钉622、中部推杆623、中部滑槽660、中部小销钉661;其中:所述的右部气缸600通过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的下端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右部气缸60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上述的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均位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所述的t型推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五小销钉622与两个中部连杆621的下端铰接;所述的左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三小销钉610与左侧钩型夹杆608的左侧铰接;所述的左侧夹杆608的右侧通过第四小销钉62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铰接相连;所述的右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二小销钉604与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右侧铰接;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左侧通过第一小销钉603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铰接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滑槽660;所述的中部小销钉661穿过中部滑槽660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顶部固定的连接有一个中部横杆609;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顶部、左侧钩型夹杆60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的限位槽6000;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两端分别位于一个限位槽6000内,且分别与限位槽6000滑动相连;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上滑动的设置有两个中部夹杆606;上述的两个中部夹杆606之间通过两个小弹簧607相连;工作原理:中部推杆623推动t型推杆602上移;上移的距离限制在确保中部横杆609不会完全离开两个限位槽6000;两个中部连杆621分别推动左侧钩型夹杆608、右侧钩型夹杆605绕着第四小销钉620、第一小销钉603相向转动,实现夹紧物料;物料位于左侧钩型夹杆608、右侧钩型夹杆605与中部夹杆606之间;所述的每一个中部夹杆606的中部均分别设置有一个通孔,并通过通孔与中部横杆609滑动相连;右部气缸600的进气管上的电磁阀与控制器a相连。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4、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成品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气缸1400、回收支架1402、回收连杆1403、回收夹子1401;回收气缸1400固定在回收支架1402;回收气缸1400通过活塞杆与回收连杆1403的上端相连;回收连杆1403的下端安装有回收夹子1401;所述的回收夹子1401为一个气动手指;所述的回收气缸1400、回收夹子1401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 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包括:中部气缸500、切刀501、刀架502、进料齿轮 503、中部支架504、传动轴505、从动轮506、固定支架507、支撑板508 驱动齿轮509;中部支架504的中部固定的安装有支撑板508;支撑板508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固定支架507;固定支架507的前部贯穿的安装有一个传动轴505;上述的传动
轴505相对固定支架507可以自由转动;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从动轮506、一个进料齿轮503;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齿轮503、驱动齿轮509;所述的驱动齿轮509通过传动机构与一个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固定支架507的前端面上固定的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刀架502;中部气缸500固定在中部支架504的上部并通过活塞杆与切刀刀架5002相连;切刀刀架5002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切刀501;工作原理:所述的动力装置可以是电机,通过电机与链条带动驱动齿轮509旋转;上述的电机、中部气缸500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通过两个进料齿轮503上的凹槽放置电阻,并且通过旋转进料,当电阻旋转到刀架502的上方的时候,电阻被放置在刀架502上,所述的第四夹子403上移夹住电阻,中部气缸500驱动切刀501下移切去电阻多余的部位。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下模支撑板f1、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下模支撑板f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彼此设有一定间距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所述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的结构与形状完全相连;均是一个中部凸起两端下凹的圆弧凹槽。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5、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中: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上模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所述的模架c1通过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压板c3的后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架c1的前端面围成一个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的左侧内壁,即第一矩形条c22的右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所述的第一凹槽12的一端与滑槽13的一侧相通;第一凹槽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矩形条c2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滑槽13的下端与斜置滑槽c1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的模架c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缺口c16;所述的刀座c8置于缺口c16内并与缺口c16的内壁弹性铰接;所述的刀座c8的两侧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成型刀c9;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位于缺口c16的两侧上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快c4;所述的每一个进料快c4上均开设有一个贯穿了进料快c4左右两侧端面的进料通孔c5;上动模c2位于下动模c10的后端面上;所述的上动模c2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的上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动模c2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两面开口凹槽c181,上述的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与两面开口凹槽c181相连通;上述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的设置有一个轴承滑块c11;所述的轴承滑块c11的一侧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上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的右侧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是指一个一侧固定的安装有轴承的滑块;上述的滑块在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的下端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冲刀c6;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后侧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折弯刀c7;所述的每一个折弯刀c7的的后端面上均分别设置
有一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所述的两个冲刀c6分别在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内,并与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滑动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上的轴承在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左侧内壁上的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内自由的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下动模c10分别置于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内;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下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上凹缺口c21;所述的模压板c3的后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外凸c20;工作原理:两个进料快c4各通入一根铜带;上动模c2带着下动模c10下移;轴承滑块c11中的轴承沿着滑槽c13滑向斜置滑槽15;所述的两个切断刀c7切断两个铜带;下移中两个切断刀c7遇到两个成型刀c9;上述的两个成型刀c9进入三面开口滑槽c71内,挤压切断的铜带呈倒u型;两个切断刀c7继续下移,两个切断刀c7碰触到刀座c8,使
得刀座c8向后旋转,让出位置使得两个切断刀c7继续下移;此时轴承滑块c11中的轴承滑入斜置滑槽15中,通过轴承滑块c11中的滑块挤压下动模c10上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的内壁,使得下动模c10与上动模c2分别,下动模c10的上凹缺口c21碰触到模压板c3的外凸c20;下动模c10停止下移;此时上动模c2和冲刀c6继续下移,冲刀c6带着倒u的两个铜带在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内将物料挤压铆合成型。其余同实施例1。
实施例16、立式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中:
步骤1)、立式二脚元件经过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旋转上料机构6运送至链条传送机构K3处,链条传送机构K3一边传递元件,一边将元件经过如下处理:首先经过摆平机构K4摆平元件,正负极调整机构K5检测立式二脚元件的正负极,并调整好正负极反向的元件;然后对元件的管脚通过切脚机构K6裁切平整;继而通过整形机构K7进行整形处理,之后经过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检测元件是否合格,合格的立式二脚元件经过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上,立式二脚元件的两个管脚各放置在一个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内;
步骤2)、卧式二脚元件经过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切脚处理之后,再由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移送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
步骤3)、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将导线经过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通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一运料夹304夹取移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第二铜带机k14工作将步骤2中的卧式二脚元件与导线进行铆合;铆合后的产品经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至第一铜带机k1下模上的一个成型凹槽内;
步骤4)、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将另一根导线进行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进过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余下的一个成型凹槽处;定位夹子同时夹住上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过来的线材与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过来的铆合产品;第一铜带机k10工作将上述的定位夹子夹住的两个元件与立式二脚元件铆合;最后经过成品回收装置自动收取成品。

Claims (6)

1.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包括: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 旋转上料机构6、链条传送机构K3、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联动运输机构k15、成品回收装置、定位夹子k2、第一铜带机K10、第二铜带机K14、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其特征在于: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的末端外侧安装有旋转上料机构6;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外侧安装有链条传送机构K3;链条传送机构K3的内侧从左往右依次安装有摆平机构K4、正负极调整机构K5、切脚机构K6、整形机构K7、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位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右侧安装有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所述的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与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的左侧安装有第二铜带机K14;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与链条传送机构K3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安装有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左侧安装有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所述的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与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之间、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之间安装有联动运输机构k15;上述的所有的机构都安装在工作台面上;同时安装的还有一个控制器a;所述的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的一侧还安装有一个成品回收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包括震动盘1、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第二矩形裂缝4、振动导轨5、旋转上料机构6;其中:震动盘1的一侧固定的连接有震动盘导轨3的一端,所述的震动盘导轨3上设置有贯穿了震动盘导轨3上下表面的第一矩形裂缝2,震动盘导轨3的另一端连接有振动导轨5的一端,所述的振动导轨5上设置有贯穿了振动导轨5上下表面的第二矩形裂缝4;所述的振动导轨5的另一端上的一侧放置有旋转上料机构;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包括:旋转圆盘60、机械夹61、旋转气缸62、连杆63、支撑座64、活塞杆65、气缸66、底座67构成;其中底座67上滑动的安装有支撑座64,底座67上固定的安装有气缸66,气缸66通过活塞杆65与支撑座64相连;所述的支撑座64上固定的安装有旋转气缸62;所述的旋转气缸62的右侧通过旋转轴与旋转圆盘60相连;所述的旋转圆盘60的圆弧外壁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连杆63;所述的连杆63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机械夹61;所述的链条传送机构K3包括:横板70、第一夹子71、链条72构成;所述的旋转上料机构6的左侧设置有一个挡板73;挡板73的左侧两端分别活动的安装有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所述的链条驱动从动轮771、链条驱动主动轮772之间通过链条72传动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主动轮772通过转动轴与链条驱动伺服电机772相连;所述的链条驱动步进电机772安装在挡板73右侧;所述的链条72的外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均匀分布的横板70;所述的每一个横板70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一夹子71;所述的第一夹子71由下夹板710、夹槽712、导槽713、档头714、小导轨715、上夹板716、通孔717、导杆718、横板70构成;所述的下夹板710的左端设置有一个导槽713,所述的下夹板710右端上表面设置有一个夹槽712;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中部设置有一个通孔717;所述的下夹板710的下端面固定在横板70的上表面上;所述的通孔717在贯穿了下夹板710的同时还贯穿了横板70;所述的导杆718的一端上固定有一个档头714;所述的导杆718的另一端穿过横板70上的通孔717、下夹板710上的通孔717与上夹板716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夹板716的左侧固定的设置有一个小导轨715;所述的小导轨715与导槽713滑动连接;所述的导杆718分别与横板70、下夹板710滑动相连;所述的档头714通过弹簧与横板70的下端面固定相连;此外所述的挡板73的右侧端面上;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第一气缸74;所述的每一个第一气缸74均通过活塞杆与一个推板75固定相;所述的每一个推板75均位于一个档头714的下方;所述的链条72的上部放置有均匀分布的小横板78;每一个小横板78均分别固定在链条72右侧的挡板73上;摆平机构K4:由磁铁7801、摆平支架7802组成,其中摆平支架7802的一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磁铁7801;所述的正负极调整机构K5由上夹80、下夹81、齿轮82、基座83、齿条84、驱动气缸85、活塞杆86、L型连杆87、推杆88、圆筒89、大通孔801、外凸802、固定板803、连接板804构成;其中:所述的齿条84的一端通过活塞杆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基座83的上部设置有一个贯穿基座83左右两侧端面的大通孔801;所述的大通孔801内活动的安装有一个圆筒89;所述的圆筒89可以自由的转动,但是不可以在大通孔8内左右滑动;所述的圆筒89中部外壁上固定的套有一个中部有通孔的齿轮82;使得圆筒89中部外壁上形成一圈凸齿;所述的圆筒89的内部中空,且滑动的安装有推杆88;所述的圆筒89的左端与两个连接板804的固定相连;所述的两个连接板804之间设置有上夹80、下夹81;所述的上夹80、下夹81 之间通过弹簧相连;所述的推杆88的右端放置有L型连杆87的上端;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中部与固定板803转动连接;所述的固定板803固定在基座83上;所述的L型连杆87的下端放置有活塞杆86;所述的活塞杆86的另一端与一个驱动气缸85相连;所述的齿条84的另一端穿过基座83与齿轮82啮合相连;所述的齿条84与基座83滑动相连;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有一个外凸,所述的下夹81的尾端设置有一个内凹;所述的上夹80尾端与下夹81的尾端分别都与两个连接板804铰接;所述的上夹80尾端设置的外凸位于圆筒89上的通孔的左端;所述的切脚机构K6包括:固定杆90、固定座91、小气缸92、支撑套93、下切刀94、上切刀95、刀架96、活动导杆97、导料管98;其中:固定杆90的一侧与固定座91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固定杆90的右侧上部与支撑套93的左侧固定相连;所述的支撑套93的上设置有一个贯穿的通孔717;所述的固定座91上安装有一个小气缸92;所述的小气缸92通过一根活塞杆与活动导杆97的一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活动导杆97的另一端穿过支撑套93上的通孔717与刀架96固定相连;所述的刀架96的右端固定有上切刀95;所述的上切刀95的下部,且位于支撑套93的右侧上端面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下切刀94;所述的支撑套93的外壁上还设置有斜置的导料管98;所述的整形机构K7包括:第二气缸101、连板102、立杆103、整形杆104、导向槽105、侧压块106、套座107、导孔108、滑条109、上移滑柱1010、辅助夹子1011、辅助气缸1012、小外凸1061;所述的套座107的底部设置有一个贯穿了套座107左右两个侧面的导孔108;套座107右侧固定的安装有一个导向槽105;所述的导向槽105的上设置有一个槽,该槽与导孔108相连通;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的上表面与立杆103的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滑条109的另一端依次穿过导向槽105上的槽、导孔108,并且与导向槽105、导孔108滑动连接;所述的套座107内部设置有直立贯穿的一个通孔,上移滑柱1010穿过上述的通孔与套座107滑动连接,所述的滑条109的上端面设置有一个斜坡;上移滑柱1010的下端与滑条109的上端的斜坡滑动连接;所述的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安装有两个侧压块106,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的右端分别与上移滑柱1010的顶端转动连接;上述的两个侧压块106上分别设置有一个小外凸1061;上述的两个小外凸1061相对放置;所述的整形杆104的一端与立杆103的上端固定相连;所述的整形杆104的另一端位于两个侧压块106之间;所述的滑条109的右端与连板102的左侧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连板102的左侧通过活塞杆与第二气缸101相连;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位于两个侧压块106的前端;所述的辅助夹子1011通过连杆与辅助气缸1012相连;所述的辅助气缸1012为气动手指。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包括:第三驱动气缸1602、第三横板1603、第三支撑板1604、第三立柱1605、第三气动手指1601;第三驱动气缸1602通过活塞杆与第三横板1603的左侧固定相连;第三横板1603与第三支撑板1604固定相连;第三支撑板1604的上端面上安装有一个第三立柱1605;第三立柱1605上安装有一个第三气动手指1601;所述的第三气动手指1601的两个夹板之间设置有通电触点;上述的通电触点与控制器a相连; 所述的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包括:旋转电机200、挂架201、上夹子202、下夹子203、微型气缸204、上导轨205、螺杆206、上滑块208、固定架209;固定架209的左侧固定的安装有旋转电机200;所述的固定架209的上端面上设置有上导轨205;所述的上滑块208与上导轨205滑动连接;所述的上滑块208与螺杆206通过螺纹连接;所述的螺杆206的一端与旋转电机200相连;所述的上滑块208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挂架201;所述的挂架201上安装有第一微型气缸204;所述的第一微型气缸204通过活塞杆分别与上夹子202、下夹子203相连;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包括第四气缸400、第四固定板401、第四气动手指402、第四夹子403、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滑块406、第四活塞杆407;所述的第四固定板401的一侧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气缸400;第四滑块406与第四固定板401滑动连接;第四滑块406通过第四活塞杆407与第四气缸400相连;第四滑块406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支撑杆405,第四支撑杆405的上端安装有第四驱动气缸404;第四驱动气缸404通过活塞杆与第四气动手指402相连;第四气动手指402上安装有第四夹子403;所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包括:线材夹子a1、第五支架a3、第五导轨a4、第五滑块a5、传送带机构a6、第五电机a7;第五导轨a4的一侧上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传送带机构a6;上述的第五导轨a4上滑动的安装有第五滑块a5;所述的第五滑块a5与传送带机构a6的传送带的一个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滑块a5通过第五支架a3与线材夹子a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五导轨a4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第五电机a7;所述的第五电机a7通过传动轴驱动传送带机构a6上的主动轮;所述的传送带机构a6主要右通过传送带传动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构成;所述的联动运输机构k5包括:运料滑轨300、运料电机301、运料板302、运料固定板303、第一运料夹304、直线运动滑块305、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小滑轨308、第四步进电机309、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与运料滑轨300滑动连接;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下端面上固定的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a3的传送带的一条边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安装在运料滑轨300的上端面上;所述的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由通过传送带相连的主动轮与从动轮组成;所述的直线运动滑块305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运料板302;所述的运料板302的左端通过运料固定板303与第一运料夹304固定连接;所述的运料板302右端固定的安装有小滑轨308;所述的小滑轨308上滑动的安装有一个运料滑块307;所述的运料滑块307上安装有一个第二运料夹306;运料滑块307通过螺杆与运料电机301相连;所述的运料电机301安装在运料板302上;运料滑轨300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第四步进电机309;上述的第四步进电机309通过传动轴与第一皮带传动机构j3的主动轮相连;上述的第二运料夹306、第一运料夹304机构完全相同;具体结构为:所述的线夹气缸310分别与两个夹板311固定相连;上述的两个夹板311之间安装有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第二阶梯型夹板316;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中部设置有滑槽通孔313;所述的第一销钉312置于滑槽通孔313内且与两块夹板311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底部通过第三销钉319与小连板318的下端铰接;小连板318的上端通过第二销钉317与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左侧铰接;所述的第二阶梯型夹板316的右侧通过第一销钉315与两个夹板311铰接;所述的线夹气缸310通过小型活塞杆320与第一阶梯型夹板314的下端平面固定相连;所述的定位夹子k2包括:右部气缸600、右部挡板601、t型推杆602、第一小销钉603、第二小销钉604、右侧钩型夹杆605、中部夹杆606、小弹簧607、左侧钩型夹杆608、中部横杆609、第三小销钉610、第四小销钉620、中部连杆621、第五小销钉622、中部推杆623、中部滑槽660、中部小销钉661;其中:所述的右部气缸600通过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的下端底部固定相连;所述的右部气缸60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上述的中部推杆623与t型推杆602均位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所述的t型推杆底部的左右两侧分别通过一个第五小销钉622与两个中部连杆621的下端铰接;所述的左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三小销钉610与左侧钩型夹杆608的左侧铰接;所述的左侧夹杆608的右侧通过第四小销钉620与两个右部挡板601之间铰接相连;所述的右侧的中部连杆621的上端通过第二小销钉604与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右侧铰接;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左侧通过第一小销钉603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铰接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中部设置有一个中部滑槽660;所述的中部小销钉661穿过中部滑槽660与上述的两个右部挡板601固定相连;所述的t型推杆602的顶部固定的连接有一个中部横杆609;所述的右侧钩型夹杆605的顶部、左侧钩型夹杆608的顶部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的限位槽6000;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两端分别位于一个限位槽6000内,且分别与限位槽6000滑动相连;所述的中部横杆609上滑动的设置有两个中部夹杆606;上述的两个中部夹杆606之间通过两个小弹簧607相连;成品回收装置,包括:回收气缸1400、回收支架1402、回收连杆1403、回收夹子1401;回收气缸1400固定在回收支架1402;回收气缸1400通过活塞杆与回收连杆1403的上端相连;回收连杆1403的下端安装有回收夹子1401;所述的回收夹子1401为一个气动手指;所述的回收气缸1400、回收夹子1401进气管上的电磁阀分别与控制器a相连;所述的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包括:中部气缸500、切刀501、刀架502、进料齿轮 503、中部支架504、传动轴505、从动轮506、固定支架507、支撑板508 驱动齿轮509;中部支架504的中部固定的安装有支撑板508;支撑板508的上端面固定的安装有固定支架507;固定支架507的前部贯穿的安装有一个传动轴505;上述的传动轴505相对固定支架507可以自由转动;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左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从动轮506、一个进料齿轮503;所述的传动轴505的右端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齿轮503、驱动齿轮509;所述的驱动齿轮509通过传动机构与一个动力装置相连;所述的固定支架507的前端面上固定的对称的安装有两个刀架502;中部气缸500固定在中部支架504的上部并通过活塞杆与切刀刀架5002相连;切刀刀架5002上安装有对称分布的两个切刀50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的具体结构为:包括:下模支撑板f1、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下模支撑板f1的上端面上开设有彼此设有一定间距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所述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的结构与形状完全相连;均是一个中部凸起两端下凹的圆弧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铜带机k10的上模的具体结构如下: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所述的模架c1通过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压板c3的后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第一矩形条c22、第二矩形条c23与模架c1的前端面围成一个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的左侧内壁,即第一矩形条c22的右侧端面上分别设置有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所述的第一凹槽12的一端与滑槽13的一侧相通;第一凹槽12的另一端延伸到第二矩形条c23的前端面上;所述的滑槽13的下端与斜置滑槽c15的上端相连通;所述的模架c1的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一个缺口c16;所述的刀座c8置于缺口c16内并与缺口c16的内壁弹性铰接;所述的刀座c8的两侧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成型刀c9;所述的模架c1的前端面上位于缺口c16的两侧上各固定的安装有一个进料快c4;所述的每一个进料快c4上均开设有一个贯穿了进料快c4左右两侧端面的进料通孔c5;上动模c2位于下动模c10的后端面上;所述的上动模c2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的上端面固定相连;所述的上动模c2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端面上开设有一个两面开口凹槽c181,上述的小型矩形开口凹槽c18与两面开口凹槽c181相连通;上述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的设置有一个轴承滑块c11;所述的轴承滑块c11的一侧通过一个弹簧c19与下动模c10上的两面开口凹槽c181的右侧内壁固定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是指一个一侧固定的安装有轴承的滑块;上述的滑块在两面开口凹槽c181内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的下端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冲刀c6;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后侧端面上固定的设置有两个折弯刀c7;所述的每一个折弯刀c7的的后端面上均分别设置有一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所述的两个冲刀c6分别在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内,并与两个三面开口滑槽c71滑动相连;所述的轴承滑块c11上的轴承在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左侧内壁上的第一凹槽c12、滑槽c13、斜置滑槽c15内自由的滑动;所述的上动模c2、下动模c10分别置于第一矩形开口凹槽c14内;所述的下动模c10的左侧下部端面上设置有一个上凹缺口c21;所述的模压板c3的后端面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外凸c20。
6.立式元件铆接系统铆接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1)、立式二脚元件经过二脚立式元件震动上料机构K1、旋转上料机构6运送至链条传送机构K3处,链条传送机构K3一边传递元件,一边将元件经过如下处理:首先经过摆平机构K4摆平元件,正负极调整机构K5检测立式二脚元件的正负极,并调整好正负极反向的元件;然后对元件的管脚通过切脚机构K6裁切平整;继而通过整形机构K7进行整形处理,之后经过立式元件质量检测机构K8检测元件是否合格,合格的立式二脚元件经过立式元件运送机构K9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的下模上,立式二脚元件的两个管脚各放置在一个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第一成型凹槽f2、第二成型凹槽f3内;
步骤2)、卧式二脚元件经过卧式二脚元件处理机构K17切脚处理之后,再由卧式二脚元件自动夹取机构K13移送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
步骤3)、左侧线材处理机构k16将导线经过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通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一运料夹304夹取移至第二铜带机k14的下模处,第二铜带机k14工作将步骤2中的卧式二脚元件与导线进行铆合;铆合后的产品经过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至第一铜带机k1下模上的一个成型凹槽内;
步骤4)、右侧线材处理机构k11将另一根导线进行定长切断与剥皮处理之后进过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至第一铜带机k10下模上的余下的一个成型凹槽处;定位夹子同时夹住上述的线材自动夹取机构k12运送过来的线材与联动运输机构k15上的第二运料夹306移送过来的铆合产品;第一铜带机k10工作将上述的定位夹子夹住的两个元件与立式二脚元件铆合;最后经过成品回收装置自动收取成品。
CN201710627173.XA 2017-07-28 2017-07-28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98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7173.XA CN107598039B (zh) 2017-07-28 2017-07-28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27173.XA CN107598039B (zh) 2017-07-28 2017-07-28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8039A true CN107598039A (zh) 2018-01-19
CN107598039B CN107598039B (zh) 2019-05-31

Family

ID=61059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27173.X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598039B (zh) 2017-07-28 2017-07-28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98039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087A (zh) * 2018-07-18 2018-11-23 宁波海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对电位器基板上的二极管进行装配的装置
CN108971970A (zh) * 2018-08-22 2018-12-11 宁波指南针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钢锯自动装配机构
CN109513759A (zh) * 2018-12-07 2019-03-26 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齿杆内孔挤压机
CN113414324A (zh) * 2021-08-12 2021-09-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尺寸可调的集成电路剪切刀具
CN114750219A (zh) * 2021-01-08 2022-07-15 江苏泓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拉耳机构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2087A (en) * 1991-04-30 1995-12-05 Electroimpact, Inc. Fastener feed system
JP2002008815A (ja) * 2000-05-26 2002-01-11 Heiei So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の端子接合加工方法
CN201253950Y (zh) * 2008-07-23 2009-06-10 河北金环包装有限公司 桥式铝塑盖供料装置
CN102554074A (zh) * 2012-01-12 2012-07-11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元件引脚剪短装置
CN102717021A (zh) * 2012-06-08 2012-10-10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倒立式冲铆机及其铆接方法
CN102921840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余良基 一种插脚自动铆接机
CN103701010A (zh) * 2013-12-19 2014-04-02 东莞市星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铆线机和运用全自动铆线机的铆线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72087A (en) * 1991-04-30 1995-12-05 Electroimpact, Inc. Fastener feed system
JP2002008815A (ja) * 2000-05-26 2002-01-11 Heiei So 極細同軸ケーブルの端子接合加工方法
CN201253950Y (zh) * 2008-07-23 2009-06-10 河北金环包装有限公司 桥式铝塑盖供料装置
CN102554074A (zh) * 2012-01-12 2012-07-11 东莞市新泽谷机械有限公司 立式元件引脚剪短装置
CN102717021A (zh) * 2012-06-08 2012-10-10 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倒立式冲铆机及其铆接方法
CN102921840A (zh) * 2012-11-19 2013-02-13 余良基 一种插脚自动铆接机
CN103701010A (zh) * 2013-12-19 2014-04-02 东莞市星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铆线机和运用全自动铆线机的铆线方法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78087A (zh) * 2018-07-18 2018-11-23 宁波海泰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对电位器基板上的二极管进行装配的装置
CN108971970A (zh) * 2018-08-22 2018-12-11 宁波指南针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小型钢锯自动装配机构
CN109513759A (zh) * 2018-12-07 2019-03-26 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齿杆内孔挤压机
CN109513759B (zh) * 2018-12-07 2023-09-05 宁波市西赛德渔具有限公司 一种齿杆内孔挤压机
CN114750219A (zh) * 2021-01-08 2022-07-15 江苏泓麒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口罩拉耳机构
CN113414324A (zh) * 2021-08-12 2021-09-2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尺寸可调的集成电路剪切刀具
CN113414324B (zh) * 2021-08-12 2022-07-1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四研究所 一种尺寸可调的集成电路剪切刀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8039B (zh) 2019-05-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98039A (zh) 立式元件铆接系统及其铆接方法
CN106195700B (zh) 全自动led灯泡组装生产线
CN107900232B (zh)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和电力管件的定向铆接机构
CN110587296A (zh) 一种碳刷组装设备
CN109227123B (zh) 一种高效锁体锁舌组装设备
CN107900231A (zh) 一种用于电机端盖和电力管件的铆接设备
CN211027914U (zh) 一种吻合器用钉制钉机
CN205820339U (zh) 芯轴自动检测装置的夹持输送机构
CN206393177U (zh) 一种外扩式卡簧自动装配机构
CN108554848A (zh) 在线式球泡灯点亮调光测试机
CN204980098U (zh) 一种用于组装方向盘助力转向系统中侦测齿轮的送料装置
CN107461625A (zh) Led灯管柔性自动生产线抹丝、堵头穿丝、装入装置
CN202845932U (zh) 新型端材切割机
CN208790699U (zh) 一种工件抓取装置
CN206361457U (zh) Led灯管柔性自动生产线抹丝堵头穿丝装入装置
CN108044685B (zh) 养殖盘冲孔用的送料装置及养殖盘冲孔机
CN204235585U (zh) 一种药材切割分离机
CN212552638U (zh) 立式u卡夹子组装机
CN110552045B (zh) 双工位拉链头自动上挂装置
CN210880091U (zh) 一种锥型圆料智能定长自动锯断分拣设备
CN205551470U (zh) 活塞环自动切割机
CN107877159B (zh) 一种应用于铆接设备的电力管件分拣移送机构
CN108527672B (zh) 一种珍珠自动打孔机
CN108428600B (zh) 熔断器自动压帽机
CN107900380B (zh) 一种轴承套圈的加工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53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