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91545A -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91545A
CN107591545A CN201610530366.9A CN201610530366A CN107591545A CN 107591545 A CN107591545 A CN 107591545A CN 201610530366 A CN201610530366 A CN 201610530366A CN 107591545 A CN107591545 A CN 1075915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ow battery
polyether sulfone
porous membrane
mass concentration
perforated membra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53036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丁秦
李先锋
张华民
孙佳伟
李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Dalian Institute of Chemical Phys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61053036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91545A/zh
Publication of CN1075915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915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Landscapes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所述聚醚砜和增韧材料制成的共混多孔膜;增韧材料为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本发明的共混多孔膜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好;制膜工艺简单可控,适于大规模生产;提高了传统聚醚砜多孔膜的韧性;可根据液流电池的需要,调节孔径分布和孔结构;本发明拓宽了液流电池多孔膜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提供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特别涉及其在全钒液流电池领域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今年来,随着非可再生能源的急剧短缺,并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恶化。因此可再生清洁能源的使用已经迫在眉睫,可是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发电受季节、气象和地域条件的影响,具有明显的不连续、不稳定性。发出的电力波动较大,可调节性差。进而将可能对电网产生较大冲击。因此,随着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和智能电网产业的迅速崛起,储能技术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大规模储能技术被认为是支撑可再生能源普及的战略性技术,得到各国政府和企业界的高度关注。
储能技术包括物理储能和化学储能两大类。物理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化学储能主要包括铅酸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等。然而各种储能技术都有其适宜的应用领域,适合大规模储能的化学储能技术主要包括液流电池、钠硫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综合考虑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液流电池储能技术受到了更为广泛地关注。
在液流电池中,隔膜是电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池成本中所占比例较高。因此,开发成本低、性能高且稳定性好的电池隔膜,是降低电池成本、提升电池性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聚醚砜(简称PES)凭借其自身的多种优点,被作为基本原料广泛应用在液流电池隔膜的制备中。以PES为基本原料制备的隔膜具有成本低、性能高且稳定性好等优点。但是以PES为基本原料制备的隔膜韧性较差,组装大功率电堆时困难增加,这一弱点限制其在液流电池中的大规模应用。
因此提高以PES为基本原料制备的隔膜韧性的工作受到了一定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高以PES为基本原料制备多孔膜的韧性,进而使其满足在大规模液流电池中的使用需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所述聚醚砜和增韧材料制成的共混多孔膜;
增韧材料为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聚醚砜和增韧材料的质量比为(10-40):(1-50)。
所述的多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所述共混多孔膜按以下方法制备:
1)将聚醚砜与增韧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温度为10-40℃之间搅拌10小时以上,得到共混溶液;
2)将造孔剂加入步骤1)已配置好的溶液中,在温度为10-40℃之间搅拌10小时以上,得到混合共混溶液;混合共混溶液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10-40%之间,增韧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50%之间,造孔剂的质量浓度为10-30%之间;
3)将混合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成膜,温度30-60℃,挥发时间不少于10分钟;所述的多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4)将步骤3)成膜后的膜浸泡于水中,温度10-80℃,时间5h以上,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
所述有机溶剂为DMSO、DMAC、NMP、DMF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造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本发明的有益结果:
1、本发明所制多孔膜成本低、效率高、稳定性好;聚醚砜是综合性能最佳的聚合物之一,PES耐化学药品性良好,在酸、碱环境下稳定,电性能优良。聚偏氟乙烯耐腐性性好,机械强度高,韧性好。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具有很好的溶解性,极易溶解于水和大部分有机溶剂,在多孔膜制备中具有很好的造孔功能,这也为多孔膜的制备提供了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本发明制膜工艺简单可控,适于大规模生产;
3、本发明提高了传统聚醚砜多孔膜的韧性;
4、可根据液流电池的需要,调节孔径分布和孔结构;
5、本发明拓宽了液流电池多孔膜的适用范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的实施例是对本发明的进一步说明,并不是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全钒液流电池测试条件为:其中催化层为活性炭毡,双极板为石墨板,膜有效面积为9cm-2,电解液中钒离子浓度为1.50mol L-1,H2SO4浓度为3mol L-1。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
实施例1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30%.。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4.5%。
实施例2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8%,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70%.。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4.2%。
实施例3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1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110%.。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4.0%。
实施例4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3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180%.。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3.8%。
实施例5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2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187%。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2.3%。
对比例
按照上述方法配置混合共混溶液,其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将混合共混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用混合共混溶液制膜,温度50℃,挥发时间50分钟。成膜后再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多孔膜厚度为50μm。
将制成的多孔膜进行韧性测试,其断裂伸长率为6%.。液流电池测试,本发明以全钒液流电池为例。在工作电流密度为80mAcm-2条件下恒流充放电,库仑效率为98%,能量效率为84.9%。
综上所述,聚偏氟乙烯加入后,从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数据来看,明显的提高了膜的韧性。综合电池性能和韧性来看,当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20%,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浓度为15%,聚乙烯吡咯烷酮的质量浓度为20%时。制成的多孔膜最适合使用。

Claims (6)

1.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聚醚砜和增韧材料制成的共混多孔膜;
增韧材料为聚砜、聚偏氟乙烯、聚乙烯醇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
聚醚砜和增韧材料的质量比为(10-40):(1-5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多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
所述共混多孔膜按以下方法制备:
1)将聚醚砜与增韧材料溶于有机溶剂中,在温度为10-40℃之间搅拌10小时以上,得到共混溶液;
2)将造孔剂加入步骤1)已配置好的溶液中,在温度为10-40℃之间搅拌10小时以上,得到混合共混溶液;混合共混溶液中聚醚砜的质量浓度为10-40%之间,增韧材料的质量浓度为1-50%之间,造孔剂的质量浓度为10-30%之间;
3)将混合溶液涂布于平板上,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成膜,温度30-60℃,挥发时间不少于10分钟;所述的多孔膜的厚度为20-100μm;
4)将步骤3)成膜后的膜浸泡于水中,温度10-80℃,时间5h以上,经过水相转化处理得到所需多孔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为DMSO、DMAC、NMP、DMF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应用,其特征在于:造孔剂为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二烯丙基二甲基氯化铵中的一种或两种。
CN201610530366.9A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Pending CN10759154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0366.9A CN107591545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530366.9A CN107591545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91545A true CN107591545A (zh) 2018-01-16

Family

ID=610455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530366.9A Pending CN107591545A (zh) 2016-07-07 2016-07-07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9154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994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含有氯化聚氯乙烯的离子传导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981A (zh) * 2005-11-25 2006-05-03 东华大学 聚偏氟乙烯和聚醚砜共混膜、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1091880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1703897A (zh) * 2009-11-13 2010-05-12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通透性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814605A (zh) * 2010-03-19 2010-08-25 清华大学 一种含氟树脂的导电塑料双极板制备方法
CN101916836A (zh) * 2010-07-02 2010-12-15 武汉大学 一种水溶液电化学器件用的聚合物隔膜
CN102464803A (zh) * 2010-11-13 2012-05-23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6012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59395A (zh) * 2013-11-20 2015-05-27 北京迈托科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6355A (zh) * 2013-12-15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应用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65981A (zh) * 2005-11-25 2006-05-03 东华大学 聚偏氟乙烯和聚醚砜共混膜、制造方法和用途
CN101091880A (zh) * 2007-06-25 2007-12-26 南京工业大学 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1703897A (zh) * 2009-11-13 2010-05-12 中钢集团武汉安全环保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通透性的聚偏氟乙烯超滤膜的制备方法
CN101814605A (zh) * 2010-03-19 2010-08-25 清华大学 一种含氟树脂的导电塑料双极板制备方法
CN101916836A (zh) * 2010-07-02 2010-12-15 武汉大学 一种水溶液电化学器件用的聚合物隔膜
CN102464803A (zh) * 2010-11-13 2012-05-23 微宏动力系统(湖州)有限公司 多孔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46012A (zh) * 2012-12-04 2014-06-11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多孔分离膜的制备方法
CN104659395A (zh) * 2013-11-20 2015-05-27 北京迈托科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用有机-无机复合质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16355A (zh) * 2013-12-15 2015-06-17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液流电池用复合膜及其应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47994A (zh) * 2019-08-28 2021-03-05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一种含有氯化聚氯乙烯的离子传导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32081A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具有分级孔结构的多孔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CN104716353B (zh) 一种液流电池用多孔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JP2013503436A (ja) 燃料電池用の高分子電解質膜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3682211B (zh) 一种多孔隔膜在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JP2016105410A (ja) 高分子電解質膜の製造方法
CN103682387A (zh) 一种聚合物有孔分离膜在液流储能电池中的应用
JP2015519681A (ja) 高分子電解質膜、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それを含む膜−電極アセンブリ
KR101812739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용 복합 분리막
CN105219082B (zh) 一种复合膜及其应用
CN108807802A (zh) 高透气性聚合物涂覆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165308B (zh) 一种带负电荷的多孔离子传导膜在碱性锌基电池中的应用
CN102468494A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电极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全钒液流电池
CN104143613B (zh) 一种自组装层复合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Yuan et al. Study of poly (organic palygorskite‐methyl methacrylate)/poly (ethylene oxide) blended gel polymer electrolyte for lithium‐ion batteries
CN113036174A (zh) 一种有机骨架共聚物支撑的多孔离子传导膜及其制备和应用
Li et al. High‐performance nano‐TiO2@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composite separators prepared by electrospinning for safe lithium‐ion battery
CN110197911B (zh) 一种全钒液流电池用多孔隔膜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2723506B (zh) 一种增强型钒电池用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05742678A (zh) 应用于液流电池的聚合物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7591545A (zh) 一种共混多孔膜在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CN112928385A (zh) 一种用于锂金属负极保护的隔膜涂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5742549A (zh) 一种有孔分离膜在锌溴液流电池中的应用
JP2013229325A (ja) 高分子電解質膜、膜電極接合体および燃料電池
KR101707570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의 전극 제조용 슬러리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의 전극
CN110943237B (zh) 一种离子传导膜在液流电池上的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8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