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9099A -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Google Patents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7589099A CN107589099A CN201710783053.9A CN201710783053A CN107589099A CN 107589099 A CN107589099 A CN 107589099A CN 201710783053 A CN201710783053 A CN 201710783053A CN 107589099 A CN107589099 A CN 1075890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ithiothreitol
- dtt
- gold nano
- nano cluster
- ismipu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Landscapes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Chemical Reactions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 Investigating, Analyzing Materials By Fluorescence Or Luminescence (AREA)
- Polysaccharides And Polysaccharide Derivati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利用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6‑巯基嘌呤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猝灭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荧光,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含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随着6‑巯基嘌呤的浓度增加,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在650 nm的荧光强度值F650减小,从而测定6‑巯基嘌呤的含量,本发明提供了一种6‑巯基嘌呤的检测新方法,测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确度好。检测过程简便,稳定性好,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6-巯基嘌呤快速及超灵敏的含量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属于分析化学和纳米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6-巯基嘌呤是腺嘌呤的类似化合物,广泛用于治疗急性白血病、炎症性肠病、上皮癌、绒毛膜腺癌、多囊虫病和银屑病等。尽管6-巯基嘌呤已被证实是一种有效药物,但它却能引发一些严重的副作用,包括骨髓抑制和胃肠道抑制。此外,血液中6-巯基嘌呤的浓度随个体差异巨大且安全范围很窄,小剂量浓度的升高就会产生明显的毒性。
许多的分析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毛细管电泳法,质谱法,电致化学发光法等,均被报道可应用于6-巯基嘌呤的检测。但是,上述方法都存在某些缺陷,如需要昂贵的仪器和有毒的溶剂,测定步骤繁杂,重现性差,及响应时间长等。此外,一些方法受体内生物硫醇(如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谷胱甘肽等)干扰严重。因此,开发一种简单、准确、灵敏、高选择性测定6-巯基嘌呤的方法相当重要。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利用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6-巯基嘌呤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猝灭金纳米团簇的荧光,随着6-巯基嘌呤的含量增加,金纳米团簇在650 nm的荧光强度值F650减小。
为了实现上述检测方法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6-巯基嘌呤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猝灭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荧光,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含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随着6-巯基嘌呤的浓度增加,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在650 nm的荧光强度值F650减小,从而测定6-巯基嘌呤的含量。
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 mL浓度为0.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取0.1 mL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浓度为20mmol/L、pH=7.4的含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根据空白荧光强度值I0与含有6-巯基嘌呤荧光强度值I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本发明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快速测定血清样品中6-巯基嘌呤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取0.1 mL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人血清样品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结合6-巯基嘌呤测定的标准曲线计算6-巯基嘌呤的含量,人血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3.3-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2~7.6%。
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 mL浓度为0.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一)金纳米团簇的制备:将1 mL浓度为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mL浓度为20 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 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 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金纳米团簇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制备过程中使用的所有玻璃器皿均经过王水浸泡,并用双蒸水彻底清洗,晾干。
(二)6-巯基嘌呤的检测方法:将0.1 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根据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包括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a液),6-巯基嘌呤母液(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c液)。
为了实现上述试剂盒的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包括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的a液,6-巯基嘌呤母液的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的c液。
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b液浓度为100 μmol/L;c液的浓度和pH值分别为20 mmol/L和7.4。
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 mL浓度为0.4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 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本发明上述的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b液用c液稀释配制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标准溶液,在1.9 mL不同浓度的6-巯基嘌呤标准溶液中各加入0.1 mL 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10分钟,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根据空白荧光强度值I0与含有6-巯基嘌呤的荧光强度值I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三)a液包括上述技术方案(一)制备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b液包括6-巯基嘌呤,其浓度为100 μmol/L。c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其浓度和pH值分别为20mmol/L和7.4。
(四)样品中6-巯基嘌呤的检测方法:1.9 mL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技术方案(三)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10分钟,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根据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相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优点:
(1)本发明利用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6-巯基嘌呤特异性相互作用后,金纳米团簇的荧光受到抑制,从而表现出荧光发射光谱特征的变化,可以用于6-巯基嘌呤的含量检测。检测工作可在10~15分钟内完成并得到检测结果。
(2)本发明所使用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其制备过程简单快速,量子产率高。
(3)本发明对样品的处理要求低,其他生物硫醇分子几乎不会产生干扰,对6-巯基嘌呤的检测特异性高。
(5)本发明检测6-巯基嘌呤的检测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检测的灵敏度高,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此外加标回收率在93%~115%之间,可用于实际样品检测。
本发明的测定方法,可以通过荧光分光光度计测定出样本中6-巯基嘌呤的浓度水平,测试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精确度好。检测过程简便,稳定性好,具有操作简便、检测时间短、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等优点,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2为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浓度为1 mmol/L的 6-巯基嘌呤发生作用后的荧光发射光谱图。
图3为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浓度为1 mmol/L的 6-巯基嘌呤发生作用前(左图)和后(右图)在紫外灯照射下的外观对照图。
图4为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存在时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荧光发射光谱图;6-巯基嘌呤浓度由上到下依次为0、0.1、1、5、10、25、50、80、100、150和250 μmol/L。
图5为6-巯基嘌呤的标准曲线图,纵坐标表示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
图6为6-巯基嘌呤检测的干扰性实验,对比了除6-巯基嘌呤外的15种不同的干扰物质,纵坐标表示I0(空白)与I(含干扰物质)的差值关系图;横坐标0-17分别代表空白、6-巯基嘌呤、铵根离子、钾离子、钠离子、镁离子、锌粒子、碳酸氢根离子、葡萄糖、尿素、L-组氨酸、环磷酰胺、腺嘌呤、谷胱甘肽、半胱氨酸、高半胱氨酸和人血清白蛋白。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的荧光检测方法。其中包括利用6-巯基嘌呤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强烈相互作用,从而抑制金纳米团簇的荧光,随着6-巯基嘌呤的含量增加,体系在650nm处的荧光强度值I逐渐降低。取一系列含有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标准样品加入体系中反应,根据最大发射波长650nm处的荧光强度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从而实现6-巯基嘌呤的检测。
以下结合附图及若干实施例对本发明检测方法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将1 mL浓度为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 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 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所得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具有强烈的荧光,其最大发射波长为650 nm(见图1)。
实施例2: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1 mmol/L 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该体系在650nm的发射光强度值较实施例1明显减低(见图2)。
实施例3: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1 mmol/L 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同时设置一组不含6-巯基嘌呤的空白对照组。反应结束后置于紫外灯下观察颜色变化。如图3所示,加入6-巯基嘌呤后,金纳米团簇的红色荧光几乎被完全猝灭。
实施例4: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荧光发射光谱图(激发波长为285 nm)。如图4所示,随着6-巯基嘌呤浓度的增加,金纳米团簇的荧光逐渐受到抑制。
实施例5: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根据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如图5所示,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实施例6: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含不同干扰物(人血清白蛋白浓度为10 mg/mL,其他物质均为100 μ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20 mmol/L,pH=7.4)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如图6所示,纵坐标为I0(空白)和I0(含干扰物)的差值,与6-巯基嘌呤产生的荧光猝灭作用相比,其他干扰物的影响均可忽略不计。
实施例7:
取0.1 mL实施例1制得的1.6 mg/mL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人血清样品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结合实施例5的标准曲线计算6-巯基嘌呤的含量,人血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3.3-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2~7.6%。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试剂盒中包括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a液),6-巯基嘌呤母液(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c液)。
具体实施如下:
实施例8:
a液包括上述实施例1制备的1.6 mg/mL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b液包括6-巯基嘌呤,其浓度为100 μmol/L。c液包括磷酸盐缓冲液,其浓度和pH值分别为20 mmol/L和7.4。
实施例9:
1.9 mL样品溶液中加入0.1 mL实施例8的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10分钟,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荧光强度值I(激发波长为285 nm)。根据I0(空白)与I(含有6-巯基嘌呤)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Claims (9)
1.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利用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与6-巯基嘌呤的特异性相互作用后猝灭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荧光,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含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中,随着6-巯基嘌呤的浓度增加,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在650 nm的荧光强度值F650减小,从而测定6-巯基嘌呤的含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mL浓度为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mL浓度为50 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荧光检测方法,其特征是取0.1 mL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浓度为20 mmol/L、pH=7.4的含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的磷酸盐缓冲液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根据空白荧光强度值I0与含有6-巯基嘌呤荧光强度值I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4.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快速测定血清样品中6-巯基嘌呤的方法,其特征是包括如下步骤:取0.1 mL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加入到1.9 mL人血清样品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室温反应10 min,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结合6-巯基嘌呤测定的标准曲线计算6-巯基嘌呤的含量,人血清样品的加标回收率在93.3-115%,相对标准偏差为4.2~7.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快速测定血清样品中6-巯基嘌呤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 mL浓度为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 mL浓度为50 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6.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包括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的a液,6-巯基嘌呤母液的b液和磷酸盐缓冲液的c液。
7.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试剂盒中b液浓度为100 μmol/L;c液的浓度和pH值分别为20 mmol/L和7.4。
8.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其特征是所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由以下步骤制成的:将1mL浓度为0.4 mol/L氢氧化钠溶液和1.6 mL浓度为20 mg/mL氯金酸预先混合,而后加入7.4mL浓度为50 mg/mL羧化壳聚糖溶液和10 mL浓度为0.1 mol/L的二硫苏糖醇溶液,摇匀后置于37℃水浴锅中恒温反应8h得到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反应液由浅黄色变为无色,将反应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用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在双蒸水中透析24 h,得到纯化后的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溶液。
9.权利要求6-8任一所述的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试剂盒的使用方法,其特征是b液用c液稀释配制不同浓度6-巯基嘌呤标准溶液,在1.9mL不同浓度的6-巯基嘌呤标准溶液中各加入0.1 mL a液,混合后在室温放置10分钟,反应结束后测定其在650 nm处的激发波长为285 nm的荧光强度值I;根据空白荧光强度值I0与含有6-巯基嘌呤的荧光强度值I的差值(I0-I)绘制标准曲线进行定量;6-巯基嘌呤测定的线性范围为0.1~100 μmol/L,最低检测限为0.1 μmol/L。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3053.9A CN107589099B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710783053.9A CN107589099B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89099A true CN107589099A (zh) | 2018-01-16 |
CN107589099B CN107589099B (zh) | 2020-05-22 |
Family
ID=6105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710783053.9A Active CN107589099B (zh) | 2017-09-03 | 2017-09-03 |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7589099B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2331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一种用于癌胚抗原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142731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人卵巢癌抗原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142748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884011A (zh) * | 2019-03-03 | 2019-06-14 | 福建医科大学 | 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阿霉素荧光检测方法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2809A (zh) * | 2015-11-30 | 2016-04-1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硫氢根离子纳米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5675598A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曲阜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血红素和纳米金簇的蛋白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6984827A (zh) * | 2017-03-08 | 2017-07-28 | 吉林大学 | 一种利用二硫苏糖醇合成的金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
2017
- 2017-09-03 CN CN201710783053.9A patent/CN10758909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482809A (zh) * | 2015-11-30 | 2016-04-13 | 南京邮电大学 | 一种硫氢根离子纳米探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CN105675598A (zh) * | 2016-01-20 | 2016-06-15 | 曲阜师范大学 | 一种基于血红素和纳米金簇的蛋白模拟酶制备方法及应用 |
CN106984827A (zh) * | 2017-03-08 | 2017-07-28 | 吉林大学 | 一种利用二硫苏糖醇合成的金纳米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
Non-Patent Citations (5)
Title |
---|
ALFONSO J. VIUDEZ等: "Synthesis, Characterization, and Double Layer Capacitance Charging of Nanoclusters Protected by 6-Mercaptopurine", 《J. PHYS. CHEM. C》 * |
DING HAN等: "Dithiothreitol-capped fluorescent gold nanoclusters: An efficient probe for detection of copper(II) ions in aqueous solution", 《BIOSENSORS & BIOELECTRONICS 》 * |
ZHANGUANG CHEN等: "fluorescence switch sensor for 6-mercaptopurine detection based on gold nanoparticles stabilized by biomacromolecule",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 |
ZHUO LI等: "Fluorescence analysis of 6-mercaptopurine with the use of a nano-composite consisting of BSA-capped Au nano-clusters and core–shell Fe3O4–SiO2 nanoparticles", 《BIOSENSORS AND BIOELECTRONICS》 * |
陈喜娥: "基于纳米金探针的6-巯基嘌呤分析方法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医药卫生科技辑》 *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9142331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一种用于癌胚抗原检测的电致化学发光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142731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人卵巢癌抗原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142748A (zh) * | 2018-08-08 | 2019-01-04 | 福建医科大学 | 人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CN109884011A (zh) * | 2019-03-03 | 2019-06-14 | 福建医科大学 | 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阿霉素荧光检测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7589099B (zh) | 2020-05-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4749151B (zh) | 一种基于谷胱甘肽稳定的金纳米簇颗粒在检测巯基化合物方面的应用 | |
CN107589099A (zh) | 基于金纳米团簇的6‑巯基嘌呤检测方法及其试剂盒 | |
CN111269715B (zh) | 一种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在可视化检测谷胱甘肽中的应用 | |
Hu et al. | Double-strand DNA-templated synthesis of copper nanoclusters as novel fluorescence probe for label-free detection of biothiols | |
CN107014787B (zh) | 谷胱甘肽模板金纳米簇在检测半胱氨酸和赖氨酸中的应用 | |
TWI511971B (zh) | 探針、偵測金屬離子的方法、與偵測化學/生化分子的方法 | |
CN104101584A (zh) | 金纳米簇作为谷胱甘肽荧光探针的应用 | |
CN109799217A (zh) | 一种基于碲化镉量子点与铕离子复合体系的高灵敏度比率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04198454B (zh) | 以荧光金纳米团簇为探针的尿素测定方法 | |
CN111239118A (zh) | 基于碱性磷酸酶触发的荧光和比色双读数传感器检测有机磷农药的分析方法 | |
CN106565721A (zh) | 一种选择识别赖氨酸和甲硫氨酸的荧光试剂及其识别应用 | |
CN110243791A (zh) | 一种可视化传感检测汗液中氯离子的方法 | |
CN109320490A (zh) | 一种近红外特异性检测半胱氨酸的荧光探针 | |
CN111363542B (zh) | 一种全色荧光CaF2和利用CaF2制备的糠醛类分子印迹比率荧光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8896750A (zh) | 一种BSA-Au/Ag NCs/OPD/HRP比例型荧光传感器的制备方法和用途 | |
CN106645076A (zh) | 金纳米簇为探针的总蛋白荧光检测试剂盒 | |
CN108760695B (zh) | 一种基于pret的磷光探针定量检测凝血酶的方法 | |
CN109884011A (zh) | 基于羧化壳聚糖/二硫苏糖醇-金纳米团簇的阿霉素荧光检测方法 | |
CN103207160B (zh) | 以纳米金为显色探针的硫氰酸盐快速测定方法 | |
CN114394986B (zh) | 一种比率型过氧亚硝酰荧光探针、制备方法与应用 | |
CN110698390B (zh) | 一种识别亚硫酸氢根的荧光探针及其制备方法和检测方法 | |
CN108375563A (zh) | 一种磷光探针选择性检测凝血酶的方法 | |
Tang et al. | Ruthenium bipyridine complexes as electrochemiluminescent transducers for ionophore-based ion-selective detection | |
CN111115693A (zh) | 一种多色荧光FeS2量子点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 |
CN113072528B (zh) | 一种可逆检测亚硫酸氢根/甲醛的近红外比率荧光探针、制备方法与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