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82778B -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82778B
CN107582778B CN201710928922.2A CN201710928922A CN107582778B CN 107582778 B CN107582778 B CN 107582778B CN 201710928922 A CN201710928922 A CN 201710928922A CN 107582778 B CN107582778 B CN 10758277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traditional chinese
chinese medicine
green plum
medicin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2892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82778A (zh
Inventor
伍俊妍
李国成
邱凯锋
刘春霞
余晓霞
王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un Yat Sen Memorial Hospital Sun Yat Sen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92892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82778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827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7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827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827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一种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青梅粉170~210份;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份。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合理配伍,中药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使药效最大化,可以使所述青梅加工制品缓解咽喉不适症状的作用大与任一单方或其他配比的复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Description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咽喉疾病类治疗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咽喉疾病是一种常见的上呼吸系统疾病,多为上呼吸道感染所致,表现为咽部粘膜及粘膜下组织的急性炎症,常累及咽部淋巴组织,可单独发生,亦可继发于急慢性鼻炎、急慢性扁桃体炎。目前的研究认为其主要病因有病毒、细菌及非感染因素(如张口呼吸、变应性反应、胃食管反流、抽烟、酒精、高温、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其中病毒感染为咽喉疾病的主要病因,然而,目前临床病人仍广泛接受着抗生素治疗,存在极大的过度治疗风险。
发明内容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必要提供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有效的缓解咽喉疼痛症状,且副作用小。
有必要提供上述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
进一步地,有必要提供上述中药组合物的在治疗咽喉疾病的应用。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青梅粉 170~210份;
岗梅 15~20份;
土牛膝 20~25份;
桔梗 29~35份;
白芷 15~20份;
制天南星 15~20份;
姜半夏 15~20份;
甘草 50~65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青梅粉 180~200份;
岗梅 16~19份;
土牛膝 21~24份;
桔梗 30~34份;
白芷 16~19份;
制天南星 16~19份;
姜半夏 16~19份;
甘草 56-60份。
优选地,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青梅粉 188份;
岗梅 17份;
土牛膝 23份;
桔梗 32份;
白芷 17份;
制天南星 17份;
姜半夏 17份;
甘草 57份。
一种包括权如上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的药物制剂,其中将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备成口服或含服制剂。
其中,所述口服或含服制剂优选为含片或喷雾剂。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含片,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称取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份加水4-6倍重量份煎煮1-3次,每次煎煮30-9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1.3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70-210份、糖粉280-350份和淀粉280-35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0-30份和枸橼酸5-10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0-40份、薄荷素油1-3份、薄荷香精3-5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0.5-1.5份和薄荷香精1-3份,加入硬脂酸镁2-5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所述方法优选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青梅粉170-210份、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加水4-6倍重量份煎煮1-3次,每次煎煮7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静置到25℃,灌装到具有定量阀门的喷雾瓶中,得到治疗咽喉疾病的口腔喷雾剂。
一种如上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在治疗咽喉疾病的应用。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的的含片制备方法,
步骤1)、按重量比取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份加水4-6倍重量份煎煮1-3次,每次煎煮30-9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1.3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70-210份、糖粉280-350份和淀粉280-35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0-30份和枸橼酸5-10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0-40份、薄荷素油1-3份、薄荷香精3-5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0.5-1.5份和薄荷香精1-3份,加入硬脂酸镁2-5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其中,步骤1)、按重量比取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份加水5倍重量份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70-210份、糖粉280-350份和淀粉280-35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4份和枸橼酸6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6份、薄荷素油2份、薄荷香精4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份和薄荷香精2份,加入硬脂酸镁4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其中优选地,步骤1)、按重量比取岗梅17份、土牛膝23份、桔梗32份、白芷17份、制天南星17份、姜半夏17份、甘草57份加水5倍重量份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88份、糖粉313份和淀粉313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4份和枸橼酸6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6份、薄荷素油2份、薄荷香精4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份和薄荷香精2份,加入硬脂酸镁4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其中优选地,步骤1)、按重量比取岗梅15份、土牛膝20份、桔梗29份、白芷15份、制天南星15份、姜半夏15份、甘草50份加水5倍重量份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70份、糖粉280份和淀粉28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4份和枸橼酸6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6份、薄荷素油2份、薄荷香精4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份和薄荷香精2份,加入硬脂酸镁4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其中优选地,步骤1)、按重量比取岗梅20份、土牛膝25份、桔梗35份、白芷20份、制天南星20份、姜半夏20份、甘草65份加水5倍重量份煎煮2次,每次煎煮6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5-1.25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210份、糖粉350份和淀粉35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4份和枸橼酸6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6份、薄荷素油2份、薄荷香精4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份和薄荷香精2份,加入硬脂酸镁4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述中药组合物,进行合理配伍,中药有效成分的协同作用使药效最大化,可以使所述青梅加工制品缓解咽喉不适症状的作用大与任一单方或其他配比的复方,可用于治疗急、慢性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及上呼吸道感染等症状。
本发明所述的中药药物组合经试验研究证明具有很好的抗炎、抗病毒作用,对柯萨奇B族病4型、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单纯疱疹病毒所致细胞病变有抑制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一些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青梅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实施例为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非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未特别说明的“份”均指重量份。
以下实施例和对比例中使用的青梅为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梅Prunus mume(Sieb.)Sieb.et Zucc.的干燥近成熟果实。青梅粉为夏季近成熟青梅果实,以食盐腌制脱水,取出晒干,然后将干燥后的青梅肉,加入万能粉碎机内,用0.3mm孔径的筛网进行粉碎,并过80目筛,即得。
本发明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指明,均为重量份。
实施例1
称取岗梅15g、桔梗29g、制天南星15g、甘草50g、土牛膝20g、白芷15g和姜半夏15g加水煎煮1次(每次煎煮90min)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3的提取物。
称取青梅粉170g、糖粉280g和淀粉280g混合,得到混合粉;
往上述的提取物加入氯化钠20g和枸橼酸5g,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0g、薄荷素油2ml、薄荷香精4ml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ml和薄荷香精2ml,加入硬脂酸镁3g,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实施例2
称取岗梅17g、土牛膝23g、桔梗32g、白芷17g、制天南星17g、姜半夏17g、甘草57g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70min)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2的提取物。
称取青梅粉188g、糖粉313g和淀粉313g混合,得到混合粉;
往上述的提取物加入氯化钠24g和枸橼酸6g,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6g、薄荷素油2ml、薄荷香精4ml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ml和薄荷香精2ml,加入硬脂酸镁4g,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实施例3
称取岗梅20g、桔梗35g、制天南星20g、甘草65g、土牛膝25g、白芷20g和姜半夏20g加水煎煮3次(每次煎煮30min)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的提取物。
称取青梅粉210g、糖粉350g和淀粉350g混合,得到混合粉;
往上述的提取物加入氯化钠30g和枸橼酸10g,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40g、薄荷素油1.5ml、薄荷香精6ml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1.5ml和薄荷香精4ml,加入硬脂酸镁5g,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实施例4
称取青梅粉190g、岗梅17g、土牛膝23g、桔梗32g、白芷17g、制天南星17g、姜半夏17g、甘草57g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70min)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静置到25℃,灌装到具有定量阀门的喷雾瓶中,得到治疗咽喉疾病的口腔喷雾剂。
对比例1
称取桔梗30g、防风15g、天南星15g、甘草50g、白芷15g和半夏15g加水煎煮2次(每次煎煮70min)后,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2的提取物。
称取青梅粉270g、糖粉330g和淀粉330g混合,得到混合粉;
往上述的提取物加入氯化钠26g和枸橼酸7g,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4g、薄荷素油1ml、薄荷香精3ml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2ml和薄荷香精4ml,加入硬脂酸镁4.5g,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对比例2
一种治疗急性、慢性咽炎的口服液,其由土牛膝、岗梅根和甘草按以下重量是制备而成:
土牛膝815g,岗梅根1175g和甘草153g。
上述口服液的制备工艺如下:
将土牛膝、岗梅根和甘草加5倍量水煎煮两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2小时;
过滤,合并滤液,并浓缩,加50-60%乙醇浸泡10-15小时,过滤,回收乙醇,加水至10000ml,加0.5g尼泊金;
分装成100ml。
临床疗效评价
本实验将实施例与对比例所制备的中药青梅含片进行治疗急、慢性咽炎的功效进行评价1.诊断标准:参照《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第八版:
(1)病因:
急性咽炎:病毒感染,以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腺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及流感病毒,通过飞沫和密切接触而传染。细菌感染,以链球菌、葡萄球菌及肺炎链球菌多见。环境因素,如干燥、粉尘、烟雾、刺激性气体等均可引起本病。
慢性咽炎:急性咽炎反复发作所致;各种鼻病及呼吸道慢性炎症,长期张口呼吸及炎性分泌物反复刺激咽部,或受慢性扁桃体炎、牙周炎的影响;烟酒过度、粉尘、有害气体的刺激及辛辣食物等。
(2)症状:
急性咽炎:一般起病较急,先有咽部干燥、灼热、粗糙感、继有明显咽痛,吞咽时尤重,咽侧索受累时疼痛可放射至耳部。全身症状一般较轻,但因年龄、免疫力以及病毒、细菌毒力不同而程度不一,可有发热、头痛、食欲减退和四肢酸痛等。若无并发症者,一般1周内可愈。
慢性咽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咽部异物感、痒感、灼热感或微痛感。常有黏稠分泌物附着于咽后壁,使患者晨起时出现频繁的刺激性咳嗽,伴恶心。无痰或仅有颗粒状藕粉样分泌物咳出。
(3)病理:
急性咽炎:咽黏膜充血,血管扩张及浆液渗出,使黏膜下血管及黏液腺周围有中性粒细胞及淋巴细胞浸润,黏膜肿胀增厚。病变较重者,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隆起并有黄白色点状渗出物。常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
慢性单纯性咽炎:咽黏膜充血,黏膜下结缔组织及淋巴组织增生,鳞状上皮层增厚,上皮下层小血管增多,周围有淋巴细胞浸润,黏液腺肥大,分泌亢进。
2.纳入标准
(1)诊断为急性咽炎或慢性单纯性咽炎患者;
(2)年龄在18-55岁之间;
(3)自愿接受治疗和观测;
(4)近期未用其他方式治疗或服用其他药物者。
3.排除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
(1)有食物或药物过敏者;
(2)经检查证实由于口咽、鼻咽、咽喉、鼻、喉、食管、颈部及全身某些病变引起的咽部症状或炎症;
(3)因麻疹,猩红热,流感及粒细胞缺乏症,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白血病等引起的咽部症状或炎症;
(4)年龄在18岁以下或55岁以上;
(5)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6)血肌酐>150umol/L,尿素>10mmol/L或/和蛋白尿>+,或/和红细胞尿>+(尿Hb不作为判断标准)。ALT超过正常值上限一倍以上。合并有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精神病患者;
(7)病例脱落或剔除标准:观察期间未按规定治疗服用药物及临床资料不全,无法判断疗效者,观察期间自行中断治疗者。
4.研究方法
(1)分组:将纳入试验的急性咽炎及慢性咽炎病例分别分为空白对照组、实施例1-4对照组和对比例1、2对照组,每组30人,共420人,经统计学处理,各组病例在性别、病程、年龄、病情上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2)研究方案:
空白对照组: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治疗组的病人给予安慰剂对照,含服,一次1~2片,一日5~8次,5日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实施例1-3对照组: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对照组病人给予实施例1-3制备的含片,含服,一次1~2片,一日5~8次,5日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实施例4对照组: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对照组病人给予实施例4制备的口腔喷雾剂,喷喉,每次1~2揿,每日5~8次,5日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对比例1对照组: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对照组病人给予对比例1制备的含片,含服,一次1~2片,一日5~8次,5日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对比例2对照组:急性咽炎或慢性咽炎对照组病人给予对比例2制备的口服液,含在嘴里30s后,再吞咽,一日5~8次,5日为一个疗程,持续3个疗程。
最后对各组病人进行疗效评价,结果进行统计分析,评价疗效。
(3)观察指标
a.相关症状体征观察。
b.血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
c.体温测试
d.心、肝、肾功能检查
(4)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咽痛症状、体征及中医临床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咽部充血肿胀、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消失,总积分值减少≥95%;
显效:咽痛症状、体征及中医临床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咽部充血肿胀、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明显改善,总积分值减少≥70%,<95%;
有效:咽痛症状、体征及中医临床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咽部充血肿胀、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均有好转,总积分值减少≥30%,<70%;
无效:咽痛症状、体征及中医临床症状(咽部干燥、灼热、疼痛、吞咽疼痛、咽部充血肿胀、发热恶寒、头痛、周身酸痛、咽后壁淋巴滤泡增生等症状)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总积分值减少<30%。
症状分级量化表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091
5.统计结果如下表
表1.治疗急性咽炎疗效统计表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092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0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4治疗急性咽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p<0.05)
表2.治疗慢性咽炎疗效统计表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02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11
结果表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4治疗慢性咽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p<0.05)
6.结论
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实施例1-4治疗急性、慢性咽炎的疗效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且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抗炎作用药效评价
1.实验目的
考察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抗炎作用,为其治疗咽喉炎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原理
二甲苯作为化学致炎剂,可引起组胺、激肽、纤维蛋白溶解酶等炎症介质的释放。这些介质的释放可引起局部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及炎症细胞的浸润,造成耳部急性渗出性炎性水肿。上述炎症反应实验常用于评价受试药物的抗炎作用。
3.实验动物及饲养条件
3.1实验动物
等级、种系:SPF级昆明种小鼠
动物管理:动物由取得实验动物管理资格认可的人员饲养管理
购入时体重、数量、性别:18~20g,72只,雄性。
繁育单位:中山大学实验动物中心,实验动物生产许可证号为:SCXK(粤)2011-0029;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号:44008500012088。
检疫过程:动物检疫观察5天。在此期间,观察动物的外观体征、行为活动、粪便性状、体重及饮食等指标。
动物标识方法:用饱和苦味酸溶液,在动物体表不同部位的被毛涂染斑点,以示不同号码。
笼标记法,将填好的标签卡(标明实验名称、专题负责人、动物种系、性别、编号、组别、喂食开始日期等)挂在笼正面。
3.2饲养条件
饲养房间: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动物实验中心。实验动物使用许可证号:SYXK(粤)2015-0102。环境合格证号:00128827。
温、湿度:20~25℃;湿度:40%~70%
换气次数:大于10次/小时
饲养密度:6只/笼
照明时间:12小时(上午7:00开灯~下午7:00关灯)
3.3饲料
种类:SPF级大小鼠饲料
给料方法:自由摄取
饲料常规营养成分指标:经广东省实验动物监测所(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4924.3-2010)检测,检测频度:每年两次。
饲料的保存:保存在专门的饲料间里,保持通风、清洁、干燥
3.4饮用水
饮用水种类:经121℃(1.0kg/cm2)、30min灭菌高质水,符合《饮用净水水质标准》(CJ94-2005)。
给水方法:经动物饮用瓶自由摄取
3.5动物尸体处理
动物尸体暂存于动物暂存间内的-20℃专用冰箱内,集中交给广东生活环境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无害化处理。
4.主要仪器及试剂
4.1主要仪器
TLE 104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
457A电子天平,深圳市安普特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其他:手术器械、注射器、移液器、打孔器等。
4.2主要试剂
二甲苯,广州化学试剂厂,分析纯,批号:20140302-2。
5.实验方法
5.1受试药物剂量设计
实施例1-3:实施例1-3的人日服用量为10片×0.8g,通过体表面积折算得小鼠日服用量为8g/60kg*12.3=1.64g/kg作为实验剂量。
实施例4:实施例4的人日服用量为30mL,通过体表面积折算得小鼠日服用量为30mL/60kg*12.3=6mL/kg作为实验剂量。
泼尼松片:6mg/kg。
空白溶媒:20mL/kg。
给药体积:0.2mL/10g小鼠。
5.2动物分组与给药
小鼠经检疫期后按体重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实施例1对照组,实施例2对照组,实施例3对照组,实施例4对照组,对比例1对照组,对比例2对照组,泼尼松组,共8组,每组12只。各组分别按5.1设计剂量灌胃给予受试药物3天,每天1次。
5.3耳肿胀的诱导与测定
末次给药后1h,用二甲苯均匀涂抹于小鼠右耳两面,每面10uL,左耳不作处理。涂二甲苯1h后处死各组小鼠,剪下双耳,用打孔器取下直径6mm的耳片,称重,计算肿胀率=(右耳片重量-左耳片重量)×100%/左耳片重量。
6.数据处理
实验数据由GraphPad Prism 6.0生物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数据以Mean±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结合Dunnett′s多重比较法。
7.实验结果
表3.实施例2对二甲苯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n=12)
组别 肿胀率%
模型对照组 132±24.4
泼尼松组 88.5±29.4<sup>**,##,$$</sup>
实施例1对照组 100±16.9<sup>*,#,$</sup>
实施例2对照组 90.5±15.5<sup>**,##,$$</sup>
实施例3对照组 83.9±19.6<sup>**,##,$$</sup>
实施例4对照组 90.2±20.4<sup>**,##,$$</sup>
对比例1对照组 125±16.8
对比例2对照组 120±13.9
注: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1比较,#p<0.05,##p<0.01;与对比例2比较,$p<0.05,$$p<0.01。
8.结论
实施例1-4对照组可抑制对二甲苯诱发小鼠耳廓肿胀,且作用明显高于对比例1、对比例2。
体外抗病毒作用的评价
1.实验目的
考察实施例与对比例的抗病毒作用,为其治疗咽喉炎药物疗效提供理论依据。
2.实验原理
病毒属于非细胞型微生物,只含有一种核酸,无产生能量的酶系统,无细胞膜、壁,必须依靠对病毒敏感的活细胞才能进行复制增殖。病毒在敏感细胞中生长繁殖时可引起细胞病变(CPE),更能出现红细胞吸附(HAd),这是因接种病毒后,受感的细胞膜内含有能吸附红细胞的血凝素所致。药物与病毒加入细胞后,若药物有抗病毒作用,则可抑制病毒繁殖,此时产生细胞病变抑制CPEI或血吸附抑制HAdI现象。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在100倍视野下能够察见。病毒致细胞的病变表现为细胞变圆,折光增加,空泡形成,细胞融合和细胞溶解,这些变化很容易与药物毒性所造成的细胞损害相区别。
本实验采用先感染病毒后给药(治疗给药)的方法,通过在人喉癌传代细胞Hep-2株接种柯萨奇B族病4型(CoxB4)、副流感病毒(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疤疹病毒(HSV-1)后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CPE)的情况来评价体外抗病毒作用。
3.仪器与试剂
3.1主要仪器:CO2培养箱,倒置显微镜
3.2受试药物:
阳性对照药:病毒唑,湖北滨湖制药厂生产,批号:150705,用量为180ug/mL。
实施例1-3、对比例1:实验时分别取1g实施例1-3或对比例1碾碎,用1∶10的乙醇溶液超声提取,提取液浓缩到1mL。实验时用Eagle’S培养液按1∶125-1∶500倍稀释用于实验。
实施例4、对比例2:实验时用Eagle’S培养液按1∶125-1∶500倍稀释用于实验。
3.3病毒
柯萨奇B族病4型(CoxB4)、副流感病毒(HVJ)、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单纯疤疹病毒(HSV-1)分别购自中国预防科学院病毒研究所及儿科研究所。
3.4细胞
人喉癌传代细胞Hep-2株,购自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病毒研究所。
4.实验方法
4.1药物对Hep-2培养细胞的毒性试验
实验前将准备好的药液用Eagle’S培养液按1∶2-1∶500倍稀释后,加到己长成单层的Hep-2细胞培养板中,100uL/孔,每个稀释度药液做5个复孔,同时设正常细胞对照。将培养板置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四天,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生长情况,确定细胞不出现明显退变的最低稀释倍数(最大浓度),实验时顺延做到最小有效浓度(即最大稀释倍数)。按Reed-Muench法计算50%毒性浓度(TC50)和最大无毒浓度(TC0)。结果见表4.
表4实施例2对培养细胞的TC0、TC50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61
4.2对病毒致细胞病变作用的影响
取已长成单层细胞的培养板,倒掉培养液,接种100TCLD50的不同病毒液50μL,置37℃ 5% CO2培养箱中吸附1小时后,倒掉病毒液,用不含小牛血清的Eagle’S维持液洗细胞2次后,加入相应稀释度的药液100uL/孔。同时设病毒对照、阳性对照药及正常细胞对照。置37℃ 5% CO2培养箱中培养,每日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病变,当病毒对照组细胞病变为++++时记录实验结果。细胞病变按六级标准判断,并按Reed-Muench计算50%有效浓度(IC50)和治疗指数(TI)
-:细胞生长正常,无病变出现;
±:细胞病变少于整个单层的10%;
1: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25%以下;
2: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50%以下;
3: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75%以下;
4:细胞病变约占整个单层细胞的75%以上。
治疗指数(TI)=TC50/IC50
5.实验结果:
表5.实施例2体外抗病毒实验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62
Figure BDA0001426291430000171
6.结论
实施例1-4在体外对CoxB4、RSV病毒的致病细胞病变作用有明显抑制作用,其TI均大于4.0。对HVJ、HSV-1病毒的致病细胞病变作用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TI均大于2.0。实施例1-4的体外抗病毒作用明显强于对比例1、2。
有研究表明柯萨奇病毒虽说属于肠道病毒,但它可以通过血液循环侵犯其它器官,引起各种临床综合症,现已公认柯萨奇病毒是引起咽喉疾病最常见的一种病毒,但目前还没有有效治疗柯萨奇病毒的药物,本发明中的实施例1-4在体外能较好地抑制柯萨奇病毒对细胞致病变作用,说明该药物组合在临床上能治疗咽喉疾病有一定的科学依据。
通过临床试验证实,实施例1-4治疗急性、慢性咽炎的疗效、安全性明显高于其他对比例,且治疗急慢性咽炎疗效显著。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为含片,含片由以下步骤制备而成:
步骤1)称取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份加水4-6倍重量份煎煮1-3次,每次煎煮30-9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得到60℃时相对密度为1.1-1.3的提取物;
步骤2)称取青梅粉170-210份、糖粉280-350份和淀粉280-350份混合,得到混合粉;
步骤3)在步骤1)所得的提取物中加入氯化钠20-30份和枸橼酸5-10份,搅拌溶解后,再依次加入75%乙醇30-40份、薄荷素油1-3份、薄荷香精3-5份和混合粉,混合均匀,制成颗粒;
步骤4)将得到的颗粒干燥后,喷入薄荷素油0.5-1.5份和薄荷香精1-3份,加入硬脂酸镁2-5份,混合均匀后,压片成型得中药青梅含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青梅粉180~200份;
岗梅16~19份;
土牛膝21~24份;
桔梗30~34份;
白芷16~19份;
制天南星16~19份;
姜半夏16~19份;
甘草56-60份;
薄荷素油1.5-4.5份;
薄荷香精4-8份;
硬脂酸镁2-5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重量份的成分:
青梅粉188份;
岗梅17份;
土牛膝23份;
桔梗32份;
白芷17份;
制天南星17份;
姜半夏17份;
甘草57份;
薄荷素油1.5-4.5份;
薄荷香精4-8份;
硬脂酸镁2-5份。
4.一种治疗咽喉疾病中药组合物的口腔喷雾剂,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称取青梅粉170-210份、岗梅15-20份、土牛膝20-25份、桔梗29-35份、白芷15-20份、制天南星15-20份、姜半夏15-20份、甘草50-65加水4-6倍重量份煎煮1-3次,每次煎煮70min,进行过滤,滤液浓缩,静置到25℃,灌装到具有定量阀门的喷雾瓶中,得到治疗咽喉疾病的口腔喷雾剂。
CN201710928922.2A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Active CN1075827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8922.2A CN107582778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28922.2A CN107582778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778A CN107582778A (zh) 2018-01-16
CN107582778B true CN107582778B (zh) 2021-07-13

Family

ID=610536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28922.2A Active CN107582778B (zh) 2017-09-30 2017-09-30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82778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930A (zh) * 1993-09-19 1995-02-22 顺德市明珠保健品厂 喉可舒及其制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82778A (zh) 2018-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55751A1 (zh) 一种具有清肺排毒功能的中药复方及其应用
RU2519643C2 (ru) Фармацевтическ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содержащая ephedrae herba,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ронх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RU2520745C2 (ru) Лекарственная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лечения бронхита и способ ее получения
CN101618146A (zh) 一种用于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复方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01271B (zh) 一种治疗咽炎的藏药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134245A1 (zh) 一种清热解表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6139237B (zh) 一种防治新型冠状病毒等所致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15721726B (zh) 一种预防或缓解感冒症状的鼻腔产品及其制备方法
RU2385733C1 (ru) Лечебно-профилактическое средство для молодняка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животных и способ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респираторных болезней телят с его применением
CN107582778B (zh)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中药组合物、药物制剂及其应用
CN105616921A (zh) 一种治疗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9820947A (zh) 一种中药组合物在制备治疗上气道咳嗽综合征药物中的应用
CN107519355B (zh) 一种治疗咽喉疾病的青梅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16281A (zh) 一种预防和治疗风热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CN1698691A (zh) 一种治疗肺热(毒)咳嗽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1721437B (zh) 用于治疗慢性咽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1249141A (zh) 一种北豆根提取物及制剂和制备方法及用途
CN106474122B (zh) 一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4815151A (zh) 一种治疗温燥伤肺型咳嗽的中药
CN109663012A (zh) 疏风清热,解毒利咽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4699481B (zh) 一种治疗咽喉肿痛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
CN1966051A (zh) 一种用于抗病毒的抗病毒药物
CN105343503B (zh) 一种治疗咽喉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应用
CN103961654B (zh) 一种白葡萄球菌片及其制备方法
WO2022253267A1 (zh) 一种治疗儿童感冒的中药组合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