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52599B -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52599B
CN107552599B CN201710958304.2A CN201710958304A CN107552599B CN 107552599 B CN107552599 B CN 107552599B CN 201710958304 A CN201710958304 A CN 201710958304A CN 107552599 B CN107552599 B CN 1075525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ping
pits
special
auxiliary tool
shaped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95830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52599A (zh
Inventor
杨云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Zhizongsihai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Zhizongs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Zhizongsihai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Zhizongsihai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95830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55259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552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25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525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525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ehicle Cleaning, Maintenance, Repair, Refitting, And Outriggers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解决了车身异形小坑、小坑群和形状复杂的坑中坑修复难度大,没有理想的辅助工具的技术问题。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包括支撑环和至少三个支脚,每个支脚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且所有吸盘之间形成有维修区域;支撑环的中心开有整形孔,维修人员能够将手支于支撑环上,并将整平笔由整形孔伸至维修区域进行整形修复。吸盘吸附于车身,将手支在支撑环上,整平笔由整形孔放入维修区域对异形凹坑、小坑群或坑中坑进行整形,使这些坑变为形状规则的凹坑;由于手部有了撑托,能够更精准地操作整平笔,整形效果得到了保证,为下一步的拉拔器的二次修复做好准备。

Description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维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众所周知,所有的汽车都是由车身,以及位于车身上的前后四门、引擎盖和后背门组成,所述车身上各部位的外表面对于板材的强度要求并不高,所以在生产制造过程中,常因设备问题、板材问题、人员操作问题及工具磕碰等意外情况,造成车身外表面出现低洼凹坑问题。另外,汽车出厂后,由于驾驶员的疏忽,或者路况的复杂等情况,也会造成车身外表面出现凹坑的情况,汽车凹陷修复技术应运而生。
汽车凹陷修复就是把汽车漆面的凹陷部分修复到原来状态。一般情况下,汽车凹陷修复能达到原来状态的是锐角和钝角凹陷。主要是没有掉漆的凹陷可以修复如初,冰雹坑可完美修复,边角与AB柱子不易修复。
本申请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
汽车车身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会被碰、撞、砸、刮、擦出一些微小的异形小坑、小坑群或是形状复杂的坑中坑,传统的汽车凹坑修复工具对此类异形小坑或坑中坑无法进行修复,而且由于这些凹坑需要精细修复,对修复精准度和维修工的要求都比较高,如果修复的过程中手直接与变形的钣金接触,没有辅助工具,很容易伤及其它完好的区域,修复难度大,修复效果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车身异形小坑、小坑群和形状复杂的坑中坑修复难度大,没有理想的辅助工具和修复方法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诸多技术方案中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能产生的诸多技术效果详见下文阐述。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包括支撑环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支撑环固接于所有所述支脚的顶端;每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且所有所述吸盘之间形成有维修区域;
所述支撑环的中心开有整形孔,维修人员能够将手支于所述支撑环上,并将整平笔由所述整形孔伸至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整形修复。
吸盘吸附于车身,将手支在支撑环上,整平笔由整形孔放入维修区域对异形凹坑、小坑群或坑中坑进行整形,使这些坑变为形状规则的凹坑;由于手部有了撑托,能够更精准地操作整平笔,整形效果得到了保证,为下一步的拉拔器的二次修复做好准备。
可选地,所述整形辅具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固接于所述支撑环的上侧。
可选地,每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固接有吸盘盖,所述吸盘安装于所述吸盘盖的底面上。
可选地,所述吸盘盖上设置有光栅板,所述光栅板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可选地,所述吸盘盖上还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可选地,所述反光板的底部安装有灯管。
可选地,所述反光板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吸盘盖上。
可选地,所述吸盘为圆形。
可选地,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光栅板间隔设置。
一种基于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形辅具的维修区域对准待修复的异形凹坑;
S2:通过底端的吸盘将整形辅具吸附于车身上;
S3:一手握住整平笔,将整平笔垂直于维修区域由整形孔慢慢放入,直至手平稳地抵在弹性圈上;
S4:整平笔尖顶住修复点;
S5:另一只手拿着橡胶锤,速度均匀地、以锤头平行整平笔的方向稳稳敲击整平笔的尾部;
S6:握住整平笔的手和整平笔受到橡胶锤的力向下运动,挤压弹性圈,整平笔头对修复点进行整形;
S7:抬起橡胶锤,整平笔受力消退,弹性圈恢复过程中将整平笔迅速弹起;
S8:根据修复情况,相应地移动整形辅具,确定下一个修复点,重复步骤S1-S7,直至异形凹坑被整形为规则的凹坑,整形过程结束;
S9:用拉拔器对规则的凹坑进行修复。
本发明提供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用吸盘吸附于车身,将手支在支撑环上,整平笔由整形孔放入维修区域对异形凹坑、小坑群或坑中坑进行整形,使这些坑变为形状规则的凹坑;由于手部有了撑托,能够更精准地操作整平笔,整形效果得到了保证,为下一步的拉拔器的二次修复做好准备;弹性圈具有一定的弹性,手及手握的整平笔在操作一次后能弹起来,避免整平笔的笔头伤到其它完好区域;吸盘盖的设置使吸盘与支脚的连接更加可靠,为整形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光栅板正对维修区域,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光栅更好地观察凹坑的情况,提高整形修复效果;反光板配合光栅板,将光反射至维修区域,能够清楚地进行观察凹坑;反光板的下部设置灯管,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整形修复的效果和进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橡胶圈与支撑环分离状态时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图6是用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修复凹坑的方法步骤;
图7是适用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修复的几种异形坑、小坑群的形状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的凹坑用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修复过程中需要修复部分的示意图,图中阴影部分为待修复部位;
图9是用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修复后形成规则凹坑后的示意图;
图10是各种规则凹坑适用的拉拔器形状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环;2、支脚;3、吸盘;4、橡胶圈;5、吸盘盖;6、光栅板;7、反光板;8、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所保护的范围。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包括支撑环1和三个支脚2,所述支撑环1固接于三个所述支脚2的顶端;每个所述支脚2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3,且所有所述吸盘3之间形成有维修区域;
所述支撑环1的中心开有整形孔,维修人员能够将手支于所述支撑环1上,并将整平笔由所述整形孔伸至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整形修复。
吸盘3吸附于车身,将手支在支撑环1上,整平笔由整形孔放入维修区域对异形凹坑、小坑群或坑中坑进行整形,使这些坑变为形状规则的凹坑;由于手部有了撑托,能够更精准地操作整平笔,整形效果得到了保证,为拉拔器的二次修复做好准备。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整形辅具还包括橡胶圈4,所述橡胶圈4粘接于所述支撑环1的上侧。
橡胶圈4与支撑环1的连接也可采用魔术贴粘连的方式。
橡胶圈4具有一定的弹性,手及手握的整平笔在操作一次后能够弹起,避免整平笔的笔头伤到其它完好的区域。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每个所述支脚2的底端均固接有吸盘3盖,所述吸盘3安装于所述吸盘3盖的底面上。
吸盘3盖的设置使吸盘3与支脚2的连接更加可靠,为整形操作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吸盘3盖上设置有光栅板6,所述光栅板6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光栅是利用光的衍射原理分解复色光、具有空间周期性结构的精密光学元件。它是由许多个排列有序的凸透镜组成,当人们透过板材光栅去看光栅板6后面的图像时,由于凸透镜的折射原理和对光的会聚作用,将人们看到的经过一定位移的图像进行了分割,而人双眼存在着视觉差,所以看到的是存在一定视觉差的不同角度的几幅画面,人类的大脑将这几幅位移过的图像进行加工处理合成在一起,形成一种有深度的图像即人眼看到的立体图像。
光栅板6正对维修区域,维修人员能够通过光栅更好地观察凹坑的情况,提高整形修复效果。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吸盘3盖上还设置有反光板7,所述反光板7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反光板7的底部安装有灯管8。
反光板7配合光栅板6,将光反射至维修区域,能够清楚地进行观察凹坑;反光板7的下部设置灯管8,在光照条件不好的情况下仍能保证整形修复的效果和进度。
所述光栅板6安装于第一吸盘3盖和第二吸盘3盖上,所述反光板7安装于第一吸盘3盖和第三吸盘3盖上。
作为可选地实施方式,所述吸盘3为圆形。
图7给出了几种异形微坑和小坑群的示意图。
图3至图6给出了一种基于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的修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形辅具的维修区域对准待修复的异形凹坑;
S2:通过底端的吸盘3将整形辅具吸附于车身上;
S3:如图3所示,一手握住整平笔,将整平笔垂直于维修区域由整形孔慢慢放入,直至手平稳地抵在弹性圈上;
S4:整平笔尖顶住修复点;
S5:如图4所示,另一只手拿着橡胶锤,速度均匀地、以锤头平行整平笔的方向稳稳敲击整平笔的尾部;
S6:握住整平笔的手和整平笔受到橡胶锤的力向下运动,挤压弹性圈,整平笔头对修复点进行整形;
S7:如图5所示,抬起橡胶锤后,整平笔受力消退,弹性圈恢复过程中将整平笔迅速弹起;
S8:如图6所示,根据修复情况,相应地移动整形辅具,确定下一个修复点,重复步骤S1-S7,对图8中的阴影部分进行修复,直至异形凹坑被整形为如图9所示的规则的凹坑,整形过程结束;
S9:如图10所示,用合适的拉拔器对规则的凹坑进行修复。
通过可吸附的软胶三脚支架,可以为修复者频于悬浮的手提供一个支撑,这样有助于缓解手的疲劳,更能稳定手姿,便于更精准地操作。支撑圈上的橡胶圈4有一定的弹性,可将手及手握的整平笔在操作一次后能弹起来,避免整平笔头伤到其它完好区域。本辅具有自带的凹坑检查光栅板6与LED反光灯板,能实现车身异形微坑的无死角排查,使修复工作在有良好光线的情况下更加精准。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环和至少三个支脚,所述支撑环固接于所有所述支脚的顶端;每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设置有吸盘,且所有所述吸盘之间形成有维修区域;
所述支撑环的中心开有整形孔,维修人员能够将手支于所述支撑环上,并将整平笔由所述整形孔伸至所述维修区域进行整形修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弹性圈,所述弹性圈固接于所述支撑环的上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支脚的底端均固接有吸盘盖,所述吸盘安装于所述吸盘盖的底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盖上设置有光栅板,所述光栅板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盖上还设置有反光板,所述反光板正对所述维修区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的底部安装有灯管。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安装于相邻两个所述吸盘盖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为圆形。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光板与所述光栅板间隔设置。
10.一种基于权利要求2-9任一所述的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的修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将整形辅具的维修区域对准待修复的异形凹坑;
S2:通过底端的吸盘将整形辅具吸附于车身上;
S3:一手握住整平笔,将整平笔垂直于维修区域由整形孔慢慢放入,直至手平稳地抵在弹性圈上;
S4:整平笔尖顶住修复点;
S5:另一只手拿着橡胶锤,速度均匀地、以锤头平行整平笔的方向稳稳敲击整平笔的尾部;
S6:握住整平笔的手和整平笔受到橡胶锤的力向下运动,挤压弹性圈,整平笔头对修复点进行整形;
S7:抬起橡胶锤,整平笔受力消退,弹性圈恢复过程中将整平笔迅速弹起;
S8:根据修复情况,相应地移动整形辅具,确定下一个修复点,重复步骤S1-S7,直至异形凹坑被整形为规则的凹坑,整形过程结束;
S9:用拉拔器对规则的凹坑进行修复。
CN201710958304.2A 2017-10-13 2017-10-13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Active CN1075525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8304.2A CN107552599B (zh) 2017-10-13 2017-10-13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958304.2A CN107552599B (zh) 2017-10-13 2017-10-13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2599A CN107552599A (zh) 2018-01-09
CN107552599B true CN107552599B (zh) 2023-06-20

Family

ID=60985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958304.2A Active CN107552599B (zh) 2017-10-13 2017-10-13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5525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552727A1 (en) 2018-04-08 2019-10-16 Star Co., Ltd. Drawing-out tool for sheet metal
JP7238246B2 (ja) * 2018-04-08 2023-03-14 株式会社スター 板金用引出し具
CN113000628B (zh) * 2021-02-23 2022-10-25 北京鹏龙星徽汽车销售服务有限公司工会 一种智能化汽车检修前处理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6833A (ja) * 1996-01-30 1997-08-12 Tsukai Seisakusho:Kk 自動車修理用パネル板金引出し工具並びに金属ピン及びそれを使用したパネル板金引出し方法
US20030097869A1 (en) * 2001-11-23 2003-05-29 Ralph Meichtry Device for removing dents
US6722179B1 (en) * 2003-01-30 2004-04-20 Miracle Industries, Inc. Dent puller
CN101249535A (zh) * 2008-03-06 2008-08-27 梅昭志 车辆坑凹修复方法
CN204486508U (zh) * 2015-03-12 2015-07-22 中国人民解放军61330部队 可调支撑式直升机金属油箱整形专用装置
CN205413994U (zh) * 2016-02-22 2016-08-03 天津达丰明洋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钣金修复装置
CN106218597A (zh) * 2016-07-14 2016-12-14 山东科技职业学院 一种汽车修复工具
CN206046709U (zh) * 2016-09-23 2017-03-29 东莞市精银炼达塑胶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钣金凹陷修复拉拔器
CN207357815U (zh) * 2017-10-13 2018-05-15 深圳市志纵四海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52599A (zh) 2018-0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52599B (zh)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及基于其的修复方法
CN202070660U (zh) 型钢车轮精整模
CN108838951B (zh) 一种可拆卸式六自由度卫星姿态调整装置
CN105798605A (zh) 一种发动机通用型托盘
KR101666344B1 (ko) 타이어 리프트
KR20130098489A (ko) 자동차 외판용 프레스 금형 장치
CN207328276U (zh) 一种便于拆卸的汽车后视镜
CN107390313B (zh) 气泡导光板制造机构
CN111283018B (zh) 一种汽车钣金修复方法
CN210923089U (zh) 一种用于汽车保险杠的抗弯试验检测装置
CN207357815U (zh) 汽车异形边角凹坑整形辅具
KR200364515Y1 (ko) 덴트제거작업용 조명장치
CN108857992B (zh) 一种车用钣金件装配结构
CN108706497B (zh) 一种基于汽车轮胎托举的汽车举升装置
CN205373664U (zh) 一种汽车凹陷检测板
CN204641557U (zh) 汽车扫盲镜
CN210627770U (zh) 一种用于停车场的led显示屏
CN216150769U (zh) 一种汽车覆盖件的翻边模具
CN202952897U (zh) 汽车遮阳板用化妆镜内弹簧及灯管安装治具
CN210098713U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抬料机构
CN209615308U (zh) 一种用于轮胎加工的固定装置
CN215508508U (zh) 一种用于汽车紧固件自动弹料冲压模具装置
CN216264443U (zh) 一种用于钉柱安装的拔摸装置
CN216889361U (zh) 一种新型自动展平装置
CN103009412B (zh) 适用于遮阳板内消音橡胶的剪切治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