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547884A -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547884A
CN107547884A CN201710456599.3A CN201710456599A CN107547884A CN 107547884 A CN107547884 A CN 107547884A CN 201710456599 A CN201710456599 A CN 201710456599A CN 107547884 A CN107547884 A CN 1075478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terface
control unit
image
display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565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547884B (zh
Inventor
阿野尊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5478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8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5478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5478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8Control and interface arrangements therefor, e.g. drivers or device-embedded control circuitr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2Light pens for emitting or receiving ligh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33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6F3/0354Pointing devices displaced or positioned by the user, e.g.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joysti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with detection of 2D relative movements between the device, or an operating part thereof, and a plane or surface, e.g. 2D mice, trackballs, pens or pucks
    • G06F3/03545Pens or stylu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 G06F3/042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 G06F3/042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using a single imaging device like a video camera for tracking the absolute position of a single or a plurality of objects with respect to an imaged reference surface, e.g. video camera imaging a display or a projection screen, a table or a wall surface, on which a computer generated image is displayed or projected tracking fingers with respect to a virtual keyboard projected or printed on the surfac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5/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visual indicators common to cathode-ray tube indicators and other visual indicators
    • G09G5/003Details of a display terminal, the details relating to the control arrangement of the display terminal and to the interfaces thereto
    • G09G5/006Details of the interface to the display termina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54/00Aspects of interface with display us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04Exchange of auxiliary data, i.e. other than image data, between monitor and graphics controller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70/00Aspects of data communication
    • G09G2370/20Details of the management of multiple sources of image dat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ntrols And Circuits For Display Device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在没有存储输出位置信息时输入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输出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S20:“否”),判定第2接口的候选是否唯一地确定(S40)。在没有唯一地确定的情况下(S40:“否”),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S50),并将在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上选择的输出目的地存储于管理表(TBL)中(S60)。在存储有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S20:“是”),判断管理表(TBL)中是否存储有无输出目的地(S80),在不是无输出目的地的情况下(S80:“否”),进行位置信息的发送处理(S90)。

Description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2016年6月27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126615的全部公开内容在此以引用方式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已知有具有互动功能的投影仪。这种投影仪与个人电脑(以下称作PC)连接而使用,将基于由PC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并受理笔工具或使用者的手指等指示体的操作。当在会议等中使用该投影仪时,例如,有时使用者将资料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在屏幕旁边一边参照图像一边进行说明。当在说明过程中想打开其它文件显示新的图像的情况下,使用者返回至PC进行操作是很麻烦的。因此,投影仪具有将指示体用作PC的指示设备的操作模式。在该操作模式下,投影仪检测表示指示体与显示面接触的位置的位置信息,从投影仪将位置信息发送给PC。这样的投影仪例如记载于专利文献1中。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7-265171号公报
另外,专利文献1公开的投影仪是将1台PC与投影仪连接并在操作模式下动作的投影仪。
然而,由于没有假定现有的投影仪与多个PC连接的情况,因此,存在这样的问题:在将投影仪显示的图像信号从某个PC切换至其它PC时,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不变更。
例如,假定如下状态:投影仪将基于由第1 PC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显示在屏幕上,经由USB线缆向第1 PC发送指示体的位置信息。在该状态下,如果将屏幕上显示的图像的输入源从第1 PC切换成第2 PC、使用指示体进行指示设备的操作,则会一边显示以第2PC为发送源的图像,一边操作第1 PC。因此,可能对第1 PC进行文件删除等意料之外的操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情况而完成的,一个解决课题在于,提供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防止在成为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进行使用者意料之外的操作的情况。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特征在于具有:多个接口;显示部,其在显示面上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第1图像;检测部,其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生成表示所述指示体的位置的位置信息;存储部,其能够存储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入所述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以及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指示体的位置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2接口输出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所述存储部中未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所述控制部执行确定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
根据所述方式,当检测部检测到指示体的位置时,在存储部中存储有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控制部向对应的第2接口输出指示体的位置信息。另一方面,在存储部中没有存储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检测部检测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控制部执行确定输出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这样,在输出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不固定的情况下,进行确定输出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因此,能够防止在作为指示体的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进行使用者意料之外的操作。有时即使连接新的外部装置将图像信号输入到显示装置中,也不显示基于该图像信号的图像。根据该方式,由于确定输出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是在检测部检测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进行,因此,能够减少使用者设定位置信息输出目的地的麻烦。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第2图像,该第2图像至少将作为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作为选择对象,当选择了作为候选的接口中的一个接口时,所述控制部将该一个接口作为所述第2接口,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该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根据该方式,使显示部显示第2图像,该第2图像至少将作为与第1接口对应的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作为选择对象,因此,使用者只要选择作为候选的接口,就能够确定输出目的地的接口。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处理中,在所述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除了作为所述候选的接口以外还将无输出目的地作为选择对象的所述第2图像,当选择了所述无输出目的地时,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无输出目的地的对应关系。根据该方式,当选择了无输出目的地时,不会错误地输出指示体的位置信息,防止误动作。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在所述处理中,在作为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唯一地确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显示所述第2图像,而将唯一地确定的接口作为所述第2接口,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根据该方式,作为候选的接口唯一地确定,在不必提醒使用者选择的情况下,自动地存储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由此,根据该方式,能够消除使用者设定位置信息输出目的地的麻烦。
在此,在所述第1接口是能够进行所述图像信号的输入和所述位置信息的输出的接口的情况下,优选的是,在所述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不显示所述第2图像,而使所述存储部存储输入所述图像信号的所述第1接口与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该第1接口的对应关系。这是因为:在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能够输出位置信息的情况下,即使不使用其它接口,也能够利用该接口输出位置信息。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当第1接口与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可能连接新的外部装置。根据该方式,当成为不连接时,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被解除,因此,防止指示体的位置信息错误地输出至以前的外部装置。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1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持续规定的时间未从所述外部装置向所述第1接口输入所述图像信号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当从外部装置不向第1接口输入图像信号持续规定时间时,可能连接新的外部装置。根据该方式,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被解除,因此,防止指示体的位置信息错误地输出至以前的外部装置。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在所述第2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第2接口与所述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当第2接口与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可能变更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根据该方式,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被解除,因此,防止指示体的位置信息错误地输出至再次与第2接口连接的外部装置。
在上述显示装置的一个方式中,也可以是,所述控制部切换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模式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面上进行描绘的模式。根据该方式,能够与各模式对应地进行适当的处理。
为了解决以上课题,本发明的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的一个方式的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取得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表示指示体在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第1图像的显示面上的位置;能够存储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入所述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取得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使所述第2接口输出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所述存储部中没有存储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情况下,在取得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执行确定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
根据所述方式,在存储部中没有存储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检测部检测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控制部执行确定输出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这样,在输出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不固定的情况下,进行确定输出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因此,能够防止在成为指示体的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进行使用者意料之外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是示出投影仪的结构的框图。
图3是示出I/F部包含的接口的例子的图。
图4是示出投影仪与PC的连接方式的说明图。
图5是示出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操作模式时的投影仪10的动作的流程图。
图7是示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8是示出管理表的更新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
图9是示出投影仪与PC的连接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11是示出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12是示出投影仪与PC的连接例的框图。
图13是示出管理表的存储内容的一例的图。
图14是示出投影仪与PC的连接例的图。
图15是示出管理表的一例的图。
图16是示出投影仪与PC的连接例的图。
图17是示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18是示出管理表的一例的图。
图19是示出输入源确认图像的一例的图。
图20是示出经由网络进行了输入源的选择时的处理的流程图。
标号说明
1:投影系统;10:投影仪;20:I/F部;21:无线LAN单元端子;22:D-sub端子;23:HDMI1端子;24:HDMI 2端子;25:USB1端子;26:USB2端子;27:LAN端子;30:控制部;40:图像处理部;50:检测部;60:存储部;70:显示部;80:输入部;70:指示体;91:轴部;92:末端按钮;101:PC;101:PC;201:工具栏;SC:屏幕;TBL:管理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等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但是,在各图中,各部的尺寸和比例尺与实际适当不同。此外,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的优选具体例,因此,附加了在技术上优选的各种限定,但是,只要在以下的说明中没有特别对本发明进行限定的意思的记载,本发明的范围就不限于上述方式。
<1.投影系统的结构>
图1是示出应用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投影系统1的结构的图。投影系统1具有设置在屏幕SC前方的作为显示装置的投影仪10以及作为外部装置的PC。在图1所示的例中,示出PC101和PC102与投影仪10连接的状态。但是,在本发明中,与投影仪10连接的PC的台数不限于2台,可以如后述那样适当变更。此外,投影仪10是显示图像的显示装置的一例,本发明的显示装置不限于投影仪10。
投影仪10输入由PC101或PC101等PC输出的图像信号,将与该图像信号对应的第1图像显示在作为显示面的屏幕SC上。投影仪10不仅能够显示基于由PC发送的图像信号的图像(第1图像),还能够在屏幕SC上显示基于投影仪10的内部存储的图像信号的图像、以及在投影仪10的内部生成的图像。在投影仪10的内部生成的图像还包含用于选择指示体90的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的图像(第2图像)。
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投影仪10设置在屏幕SC的前方,朝斜上方投影图像。但是,还可以将投影仪10设置在屏幕SC的正上方,朝斜下方投影图像。屏幕SC不限于固定在壁面上的平板,还可以将壁面本身用作屏幕SC。
指示体90例如是笔型的器件,具有轴部91和末端按钮92。使用者以如下方式使用该指示体90:手持轴部91,将末端按钮92抵靠在屏幕SC或屏幕SC上的图像上。末端按钮92与设置于指示体90的内部的开关联动,通过按压末端按钮92而使开关接通。指示体90的内部设有红外线发光部,通过开关的接通,由红外线发光部输出表示开关已接通的信号。红外线发光部例如构成为具有红外LED等发光元件、发光控制电路和电源。红外线发光部在指示体90的电源接通的状态下,周期性地发出红外线。红外线发光部例如通过依据IrDA(InfraredData Association:红外数据协会)标准的方式,发送表示与末端按钮92联动的开关的接通/断开的数据。
如后述那样,投影仪10具有检测部50(参照图2),该检测部50检测屏幕SC上的指示体90的位置。检测部50检测屏幕SC上的按压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的位置作为指示体90在显示面即屏幕SC上的位置,生成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
投影仪10具有描绘模式和操作模式。在描绘模式下,投影仪10根据由检测部50生成的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使指示体90的轨迹成为线条而描绘在屏幕SC上。在操作模式下,投影仪10将位置信息PS输出至与投影仪10连接的PC101等PC,利用指示体90指示显示在屏幕SC上的图像,由此,能够进行与利用所谓的鼠标等指示设备在PC上进行操作的情况相同的操作。在操作模式下,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被用作PC的指示设备的输入坐标。
如图1所示,投影图像和工具栏201被投影到屏幕SC上。工具栏201中配置有用于使投影仪10执行各种功能的多个功能按钮204等。当把指示体90抵靠在任意一个功能按钮204的位置上时,投影仪10执行分配给相应的功能按钮204的功能。
此外,工具栏201中还配置有描绘模式切换按钮202和操作模式切换按钮203。在把指示体90抵靠在描绘模式切换按钮202的位置上时,投影仪10的动作模式切换成描绘模式。此外,在把指示体90抵靠在操作模式切换按钮203的位置上时,投影仪10的动作模式切换成操作模式。图1示出切换成操作模式的状态。
能够通过按下图1所示的操作面板81的按钮来操作投影仪10。此外,还可以通过按下省略图示的遥控器的按钮来操作投影仪10。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的结构进行说明。图2是示出投影仪10的功能框的图。如图2所示,投影仪10具有接口(以下适当记述为I/F)部20、图像处理部40、检测部50、存储部60、显示部70、输入部80和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300。CPU 300作为控制部30发挥功能,控制部30通过执行存储部60中存储的控制程序P,控制投影仪10整体。
I/F部20具有用于连接PC、视频播放装置和DVD播放装置等外部装置与投影仪10的多个接口。各接口具有用于与外部设备连接的端子,还具有输入电路和输出电路中的至少一方,其中,所述输入电路将由外部设备输入的信号转换成能够在投影仪10内部处理的信号,所述输出电路将投影仪10的内部信号转换成用于向外部设备输出的信号。
该例子的I/F部20具有D-sub_I/F 220、HDMI 1_I/F 230、HDMI 2_I/F 240、USB1_I/F 250、USB2_I/F 260和LAN_I/F 270等多个接口。
图3是示出I/F部20包含的接口的端子的例子的图。如图3所示,I/F部20具有无线LAN单元端子21、D-sub端子22、HDMI 1端子23、HDMI 2端子24、USB1端子25、USB2端子26和LAN端子27。无线LAN单元端子21是可安装能够进行无线LAN的通信的无线LAN单元的端子。通过将无线LAN单元安装于无线LAN单元端子21,投影仪10与PC等进行无线LAN的通信。无线LAN单元端子21和LAN端子27包含在LAN_I/F 270中。
这些端子中的D-sub端子22、HDMI 1端子23和HDMI 2端子24能够输入图像信号,但是,无法输出位置信息PS。另一方面,无线LAN单元端子21、USB1端子25、USB2端子26和LAN端子27能够进行图像信号的输入和位置信息PS的输出。但是,在使用USB1端子25和USB2端子26输入图像信号的情况下,PC等外部设备需要具有使用USB线缆显示图像的USB显示器的功能。
D-sub端子22是用于借助D-sub线缆连接具有RGB模拟输出的PC与投影仪10的端子,用于从PC输入模拟图像信号。HDMI 1端子23和HDMI 2端子24是依据HDMI(注册商标)标准的端子,通过借助HDMI线缆连接PC等与投影仪10,能够从PC等输入数字的图像信号和语音信号。
USB1端子25和USB2端子26是依据USB标准的端子。通过使用例如USB线缆连接投影仪10与PC等,能够在投影仪10与PC等之间进行数字的图像信号和语音信号等数据信号的输入输出。LAN端子27是能够连接LAN线缆的端子。通过借助LAN线缆连接投影仪10与PC等,能够进行数字的图像信号和语音信号等数据信号的输入输出。
在使投影仪10在操作模式下动作的情况下,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和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是必需的。在以下说明中,将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称作第1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称作第2接口。
可以使用D-sub_I/F 220、HDMI 1_I/F 230、HDMI 2_I/F 240、USB1_I/F 250、USB2_I/F 260和LAN_I/F 270作为第1接口。此外,还可以使用USB1_I/F 250、USB2_I/F 260和LAN_I/F 270作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即,D-sub_I/F 220、HDMI 1_I/F 230和HDMI 2_I/F 240作为第1接口发挥功能,但是,不作为第2接口发挥功能。另一方面,USB1_I/F 250、USB2_I/F 260和LAN_I/F 270作为第1接口和第2接口发挥功能。
接下来,说明使本实施方式的投影仪10在操作模式下动作时的投影仪10与PC的连接方式。图4示出连接方式。
连接方式1~连接方式3通过D-sub线缆连接PC的D-sub端子与投影仪10的D-sub端子22,经由D-sub线缆将图像信号从PC输入到投影仪10。无法利用D-sub线缆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发送至PC。因此,在连接方式1中,通过USB线缆连接投影仪10的USB1端子25或USB2端子26与PC的USB端子,经由USB线缆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发送给PC。此外,在连接方式2中,经由无线LAN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发送给PC。另外,在连接方式3中,经由有线LAN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发送给PC。
接下来,连接方式4~连接方式6通过HDMI线缆连接PC的HDMI端子与投影仪10的HDMI 1端子23或HDMI 2端子24,经由HDMI线缆将图像信号从PC输入到投影仪10中。在从投影仪10向PC发送位置信息PS时,与连接方式1~连接方式3同样地使用USB、无线LAN和有线LAN。
接下来,连接方式7通过USB线缆连接PC的USB端子与USB1端子25或USB1端子26,经由USB线缆将图像信号从PC输入到投影仪10中。此外,使用同一USB线缆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发送给PC。
接下来,连接方式8通过无线LAN连接PC与投影仪10,经由无线LAN将图像信号从PC输入到投影仪10中,并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输出至PC。
接下来,连接方式9通过有线LAN连接PC与投影仪10,经由有线LAN将图像信号从PC输入到投影仪10中,并将位置信息PS从投影仪10输出至PC。
此外,I/F部20针对图2所示的各个接口220~270,检测其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进而,I/F部20针对各个接口220~270,检测是否从外部设备输入了图像信号。I/F部20将表示其检测结果的检测数据D1输出至控制部30。连接状态包含连接中和不连接。“连接中”是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状态,“不连接”是指无法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状态。另外,也可以是,由控制部30执行I/F部20中的各接口的连接状态和图像信号的输入状态的监视,控制部30生成检测数据D1。
此外,在操作模式下,从控制部30将位置信息PS和控制数据D2提供给I/F部20。控制数据D2是指定用于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数据。
图2所示的图像处理部40具有帧存储器41。图像处理部40针对经由I/F部20输入并从控制部30输出的图像信号适当执行隔行/逐行转换、解像度转换、颜色转换等各种转换处理。图像处理部40在执行各种转换处理之后,生成预先设定的格式的图像数据,在帧存储器41中展开各个帧的图像数据。在描绘模式下,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从控制部30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0。图像处理部40依照位置信息PS对在帧存储器41展开的图像数据进行加入或消除图形的图像数据的编辑,进行图像数据的生成或更新。
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模式下,让使用者选择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因此,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第2图像)。用于显示该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图像数据GD例如预先存储于存储部60中,由控制部30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0。图像处理部40在帧存储器41中按照每帧展开用于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图像数据GD。此外,用于显示工具栏201的图像数据GD也预先存储于例如存储部60中,由控制部30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0。图像处理部40在帧存储器41中按照每帧展开用于显示工具栏201的图像数据。
检测部50检测指示体90相对于屏幕SC的位置,生成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检测部50具有摄像部51、受光部52和位置信息生成部53。摄像部51具有:摄像元件,其具有覆盖显示部70在屏幕SC上显示图像的范围的视场角,由CCD和CMOS构成;以及读出并输出摄像元件的检测值的接口电路等。受光部52接收从指示体90的红外线发光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
位置信息生成部53根据摄像部51的输出信号生成表示指示体90的位置的位置信息PS。位置信息PS只要是表示指示体90与作为图像显示面的屏幕SC接触的位置的信息,可以是任意的。该例子的位置信息PS表示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在屏幕SC上指示的位置的坐标。
此外,检测部50对受光部52的输出信号进行解码,生成指示数据D3。指示数据D3包含表示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的操作状态的数据。检测部50还使指示数据D3包含如下数据:在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被按下、位置信息PS表示工具栏201的各按钮的位置的情况下,该数据表示哪个按钮被按下。检测部50将位置信息PS和指示数据D3输出至控制部30。
存储部60由硬盘驱动器或半导体存储器构成,存储控制部30执行的控制程序P、控制部30处理的数据以及后述的管理表TBL。此外,存储部60存储显示上述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和工具栏201的图像数据GD。另外,也可以将存储部60设置于投影仪10外部的存储装置或服务器等中。
显示部70具有照明光学系统71、光调制装置72和投影光学系统73。照明光学系统71具有由氙气灯、超高压水银灯、LED(Light Emitting Diode)、激光光源等构成的光源。此外,照明光学系统71还可以具有将光源发出的光引导至光调制装置72的反射器和辅助反射器。也可以具有用于提高投影光的光学特性的透镜组(省略图示)、偏振板或在通往光调制装置72的路径上降低光源发出的光的光量的调光元件等。
光调制装置72具有与例如RGB三原色对应的3个透射型液晶面板,根据从图像处理部40输出的图像数据,对透过液晶面板的光进行调制而生成图像光。来自照明光学系统71的光被分离成RGB这3色的色光,各色光入射到对应的各液晶面板。穿过各液晶面板而进行调制后的色光由正交分光棱镜等合成光学系统进行合成而射出至投影光学系统73。
投影光学系统73具有进行所投影的图像的放大/缩小以及焦点调节的变焦透镜、调节变焦程度的变焦调节用电机、进行对焦调节的对焦调节用电机、以及将投影光朝向屏幕SC反射的凹面镜等。投影光学系统73进行由光调制装置72调制后的图像光的变焦调节和对焦调节,利用凹面镜将穿过透镜组的光朝屏幕SC方向引导,在屏幕SC上成像。另外,投影光学系统73的具体结构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还可以利用不使用包含凹面镜的反射镜的结构,借助透镜将由光调制装置72调制后的光投影在屏幕SC上,进行成像。
输入部80具有操作面板81和遥控器受光部82。遥控器受光部82用于接收投影仪10的使用者所使用的遥控器(省略图示)与按钮操作对应地发送的红外线信号。遥控器受光部82对从遥控器发出的红外线信号进行解码,生成表示遥控器中的操作内容的操作数据D4,输出至控制部30。
操作面板81设置于投影仪10的外装壳体上,具有各种开关和指示灯。操作面板81依照控制部30的控制,根据投影仪10的动作状态、设定状态,使操作面板81的指示灯适当地点亮或闪烁。当该操作面板81的开关被操作时,与被操作的开关对应的操作数据D4输出至控制部30。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操作面板81和遥控器上设有输入切换按钮,以对从I/F部20的哪个接口输入与由显示部70显示的图像对应的图像信号进行切换。每当输入切换按钮被按下时,从输入部80向控制部30输出表示输入切换按钮被按下的操作数据D4。每当输入表示输入切换按钮被按下的操作数据D4时,控制部30进行依次切换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的处理。例如,在投影仪10在操作模式下动作的情况下,每当输入切换按钮被按下时,按照以下的顺序切换接口。D-sub端子22→HDMI 1端子23→HDMI 2端子24→USB1端子25→USB2端子26→LAN端子27→无线LAN单元端子21→D-sub端子22。另外,在多个PC经由LAN端子27以及无线LAN单元端子21连接并从各个PC输出图像信号的情况下,针对每个IP地址切换图像信号的输入源。
控制部30与I/F部20、图像处理部40、检测部50、存储部60、显示部70和输入部80连接,在各部之间进行数据的输入输出并控制各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各接口的连接状态和信号输入状态以及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由存储部60所存储的管理表TBL进行管理。控制部30进行管理表TBL的信息写入和更新。控制部30输入由检测部50生成的位置信息PS,根据管理表TBL控制从I/F部20的哪个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此外,每当输入从输入部80输出的表示输入切换按钮被按下的信号时,控制部30进行依次切换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的处理。
控制部30将从I/F部20的任意一个接口中的、当前选择的接口输入的图像信号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0。此外,控制部30根据需要读出存储部60中存储的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图像数据GD,输出至图像处理部40。
控制部30输入从检测部50输出的指示体90的位置信息PS和表示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的操作状态的指示数据D3。在操作模式下,控制部30参照存储部60中存储的管理表TBL,生成控制数据D2,该控制数据D2指定使用哪个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然后,控制部30将位置信息PS和控制数据D2输出至I/F部20。而且,在指示数据D3包含表示工具栏201的各按钮被按下的数据的情况下,控制部30执行与各按钮对应的功能。
控制部30根据从输入部80输入的操作数据D4,检测使用者进行的操作的内容,根据该操作,控制图像处理部40和显示部70,在屏幕SC上显示图像。此外,控制部30还根据操作数据D4控制显示部70,执行对焦调节、变焦调节、光圈调节等。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表TBL进行说明。图5示出管理表TBL的数据结构的一例。如图5所示,管理表TBL保存有多个记录。一个记录将输入源信息、显示信息、连接状态信息、输入状态信息和输出目的地信息对应起来。在接通投影仪10的电源之后不久,管理表TBL被初始化。在管理表TBL的初始状态下,显示信息、连接状态信息、输入状态信息和输出目的地信息全部为“空”。
输入源信息是用于识别可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的信息,表示接口名。作为接口名,有“D-sub端子”、“HDMI 1端子”、“HDMI 2端子”、“USB1端子”和“USB2端子”。对于LAN端子27和无线LAN单元端子21,可以借助有线LAN或无线LAN与多个PC连接。因此,关于LAN端子27和无线LAN单元端子21,不是将“LAN端子”、“无线LAN单元端子”这样的名称保存为输入源信息,而是将与LAN端子27或无线LAN单元端子21连接的外部装置的IP地址保存为输入源信息。另外,在管理表TBL的初始状态下,关于输入源信息,将各个“D-sub端子”、“HDMI 1端子”、“HDMI 2端子”、“USB1端子”和“USB2端子”保存在记录中,但是不保存IP地址。
接下来,显示信息表示投影仪10是正在显示还是不显示基于从与输入源信息对应的接口输入的图像信号的图像。
接下来,连接状态信息表示与输入源信息对应的接口与PC等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具体而言,连接状态信息表示是“连接中”还是“不连接”。在此,“连接中”是能够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状态,“不连接”是无法与外部设备通信的状态。例如,即使PC与投影仪10借助HDMI线缆连接,在HDMI线缆断线的情况下,连接状态信息也表示不连接。此外,即使是连接状态信息表示连接中的情况下,如果PC已停止图像信号的发送,则也不输入图像信号。
接下来,输入状态信息表示从与输入源信息对应的接口输入图像信号的“有信号”以及没有输入图像信号的“无信号”。
接下来,在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已确定的情况下,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该接口的接口名,在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不固定的情况下,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空”。在不输出位置信息PS的情况下(位置信息PS的输出被禁止的情况下),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无输出目的地”。
例如,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在记录R1中,输入源信息表示“HDMI 1端子”,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USB1端子”。这是图4所示的连接方式4的情况。记录R1表示在显示输入到HDMI1端子23中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应该经由USB1端子25输出位置信息PS的情况。
在记录R3中,输入源信息表示“D-sub端子”,显示信息表示“不显示”,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无输出目的地”。这表示在正在显示与从D-sub端子22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时不输出位置信息PS的情况。
<2.操作模式下的投影仪的动作>
接下来,关于操作模式下的投影仪的动作,首先,对位置信息PS的输出动作进行说明,接下来,对管理表TBL的更新动作进行说明。
<2-1:位置信息PS的输出动作>
图6是示出与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相关的动作的流程图。首先,控制部30判定检测部50是否检测到位置信息PS(S10),反复进行步骤S10的处理直到检测到位置信息PS为止。例如,如图1所示,假设在屏幕SC上显示有作为第1图像的PC101的主画面。在这样的状态下,使用者手持指示体90的轴部91,将末端按钮92抵靠在例如显示于屏幕SC的文件夹图标上。投影仪10的检测部50检测指示体90的位置,生成位置信息PS,并生成表示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已被接通的指示数据D3,将位置信息PS和指示数据D3输出至控制部30。在该情况下,控制部30检测从检测部50输出的位置信息PS,控制部30判定为检测部50已检测到位置信息PS。
接下来,控制部30判定管理表TBL中是否存储有与显示中的图像对应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或不输出位置信息PS(S20)。具体而言,控制部30判定管理表TBL中是否存储有输入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作为指示体90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第2接口或“无输出目的地”之间的对应关系。该情况下,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确定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记录,根据该记录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进行判断。
例如,在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是图5所示的存储内容的情况下,控制部30确定记录R1。由于记录R1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USB1端子”,因此,控制部30判定为管理表TBL中存储有第1接口与第2接口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图5所示的管理表TBL中,在假定记录R3的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情况下,记录R3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无输出目的地”,因此,控制部30判定为管理表TBL中存储有第1接口与“无输出目的地”之间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图5所示的管理表TBL中,在假定记录R2的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情况下,记录R2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空”,因此,控制部30判定为管理表TBL中没有存储与显示中的画像对应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或不输出位置信息PS。
在步骤S20的判定结果表示否定的情况下(S20:“否”),控制部30确定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S30)。具体而言,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确定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记录,判定该记录的输入源信息的接口名是否表示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在是能够输出的接口的情况下,确定输入源信息的接口名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该情况下,第2接口的候选唯一地确定,且是一个。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是USB1_I/F 250、USB2_I/F 260和LAN_I/F 270。在是LAN_I/F 270的情况下,输入源信息表示IP地址。
在输入源信息的接口名不是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情况下,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提取如下这样的记录,并将根据提取出的记录的输入源信息确定的接口确定为第2接口的候选,在该记录中,输入源信息的接口名表示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显示信息表示“不显示”,连接状态信息表示“连接中”,输入状态信息表示“无信号”,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空”。例如,在图5所示的管理表TBL中,在假定记录R1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空”的情况时,USB1端子和IP地址1成为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
即,关于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的确定,在输入显示中的图像信号的接口是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情况下,优先此接口,使第1接口与第2接口一致。另一方面,在输入显示中的图像信号的接口不是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情况下,从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中进行提取。并且,连接状态信息以“连接中”为条件是因为:如果是“不连接”,则无法输出位置信息PS。此外,输入状态信息以“无信号”为条件是因为:如果输入状态信息是“有信号”,则该接口输入了图像信号,无法输出位置信息PS。
接下来,控制部30判定第2接口的候选是否唯一地确定(S40)。在存在第2接口的多个候选的情况下,控制部30使屏幕SC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提醒选择作为候选的接口中的1个接口(S50)。
图7是示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400的一例的图。如图7所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400中包含“存在多个位置信息的输出目的地。请选择输出目的地。”的消息。该消息是根据图像数据GD生成的。此外,如图7所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400中包含显示为“USB1端子”的选择按钮401、显示为“IP地址1”的选择按钮402、显示为“IP地址2”的选择按钮403以及显示为“无输出目的地”的选择按钮404。这样,在管理表TBL中没有存储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使屏幕SC显示以作为该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为选择对象的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400。换言之,作为该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是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在此,作为该第2接口的候选,显示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且与外部装置连接中的接口,而不显示能够输出位置信息PS、且没有与外部装置连接的接口。另外,将“无输出目的地”作为选择对象是因为:即使在使投影仪10在操作模式下动作的情况下,也存在仅使PC的图像显示在屏幕SC上而不进行指示体90的操作的使用方式。
在使用者从第2接口的候选中选择输出目的地的接口而结束步骤S50的处理、或者,第2接口的候选为一个且步骤S40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S40:“是”),控制部30将输出目的地信息存储于管理表TBL中(S60)。
由此,控制部30在第2接口的候选为一个时,不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第2图像),而是将输入显示中的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管理表TBL中。这样,当输出目的地的接口唯一地确定时,不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因此,能够简化使用者设定输出目的地的麻烦。此外,在唯一地确定的情况下,即使使用者不指定输出目的地的接口,也不存在不便。
此外,控制部30在存在第2接口的多个候选时,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将使用者选择出的一个接口与输入显示中的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的对应关系存储于管理表TBL中。
然后,控制部30结束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的显示,恢复为原来的图像(S70)。进而,控制部30判定输出目的地信息是否表示“无输出目的地”(S80)。具体而言,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确定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记录,判定该记录的输出目的地信息是否表示“无输出目的地”。在管理表TBL的初始状态(投影仪10的电源接通后不久的状态)下,管理表TBL的输出目的地信息全部成为“空”。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无输出目的地”的情况是使用者在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中选择了“无输出目的地”的情况。在步骤S80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0不输出位置信息PS而结束处理。
另一方面,在步骤S80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80:“否”),控制部30执行位置信息输出处理(S90)。在位置信息输出处理中,控制部30确定显示信息表示“显示中”的记录,使用该记录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的接口来输出位置信息PS。
<2-2:管理表的更新动作>
如上所述,当检测部50检测到位置信息PS时,控制部30在规定的情况下更新了管理表TBL的输出目的地信息。除此之外,控制部30有时也会更新管理表TBL。以下,关于以位置信息PS的检测为契机的管理表TBL的更新和经常执行的管理表TBL的更新一并进行说明。图8是示出控制部30执行的更新处理的内容的流程图。另外,控制部30在规定的中断时刻执行更新处理。
首先,控制部30判定是否存在连接目的地确认画面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或输出目的地的自动设定(S100)。在该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S100:“是”),控制部30针对管理表TBL设定输出目的地信息(S110)。输出目的地信息设定的详细情况是参照图6说明的步骤S60的处理。
在步骤S100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100:“否”)或者已结束步骤S110的处理的情况下,控制部30根据从输入部80提供的操作数据D4判定是否存在显示的图像信号的切换(S120),如果存在切换(S120:“是”),则控制部30更新保存于管理表TBL中的显示信息(S130)。例如,在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是图5所示的存储内容的情况下,显示从HDMI 1端子23输入的图像信号。该状态下,将应显示的图像信号切换成从USB2端子26输入的图像信号。该情况下,控制部30将记录R1的显示信息从“显示中”更新为“不显示”,将输入源信息与“USB2端子”对应的显示信息从“不显示”更新为“显示中”。这样,如果存在图像信号的切换,则更新显示信息,因此,只要参照管理表TBL,就能够获知当前显示中的图像信号输入到哪个接口。
另一方面,当不存在所显示的图像信号的切换、步骤S120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120:“否”)、或者步骤S130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控制部30根据从I/F部20提供的检测数据D1判定经由各接口提供的图像信号的输入状态是否有变化(S140)。如果有变化(S140:“是”),则控制部30更新输入状态信息(S150)。具体而言,控制部30根据检测数据D1确定图像信号的输入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接口,更新管理表TBL中存储的与该接口对应的输入状态信息。
然后,控制部30判定输入状态是否从“有信号”变化为“无信号”(S160)。在输入状态从“有信号”变化为“无信号”的情况下(S160:“是”),则控制部30针对输入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接口,开始计时器的计时(S180)。这时,控制部30使计时器的测量时间清零,从零开始计时。另一方面,在输入状态从“无信号”变化为“有信号”的情况下(S160:“否”),控制部30针对输入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接口,使计时器的测量时间清零(S170)。由此,能够针对各个接口获知图像信号的输入停止的时间。
接下来,控制部30通过将各计时器的测量时间与规定时间(例如5秒)进行比较来判定没有图像信号输入的状态是否持续了规定时间(S190)。在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S190:“是”),控制部30在后述的步骤S230中更新输出目的地信息。另一方面,在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190:“否”),控制部30使处理前进至步骤S200。
在步骤S200中,控制部30根据检测数据D1判定各接口与外部设备的连接状态是否发生了变化。在连接状态发生了变化的情况下(S200:“是”),控制部30更新管理表TBL中存储的与该接口对应的连接状态信息(S210)。
然后,控制部30判定连接状态信息是否从“连接中”变化为“不连接”(S220)。在该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S220:“是”)、或者步骤S190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S190:“是”),控制部30解除输入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更新输出目的地信息(S230)。
具体而言,如果进行了连接状态信息更新的记录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不是“空”,则更新成“空”。进而,在管理表TBL中保存有与连接状态从“连接中”变化为“不连接”的接口的接口名一致的输出目的地信息的情况下,控制部30将该输出目的地信息更新成“空”。
此外,在持续没有图像信号输入达到规定时间、步骤S190的判定结果为肯定的情况下,控制部30确定保存有与持续没有图像信号输入达到规定时间的接口的接口名一致的输入源信息的记录,如果该记录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不是“空”,则更新成“空”。
例如,在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是图5所示的内容的情况下,表示“D-sub端子”的输入源信息与表示“无输出目的地”的输出目的地信息关联地存储于记录R3中。在该状态下,将与D-sub端子22连接的D-sub线缆拔出。于是,连接状态信息被更新成“不连接”。此外,输出目的地信息被更新成“空”。即,在输入图像信号的输入源的连接状态成为不连接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信息更新成“空”。这是因为:当连接状态成为不连接时,作为图像信号输入源的外部设备可能从某个外部设备变更成其它外部设备。并且,这是因为:假定变更成其它外部设备时,如果使用变更前的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则本来应输出至其它外部设备的位置信息PS被输出至从前的某个外部设备。
此外,虽然记录R1的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USB1端子”,但是,当拔出与USB1端子25连接的USB线缆时,该输出目的地信息更新成“空”。即,在输出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连接状态成为不连接的情况下,将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信息更新成“空”。这是因为:当连接状态成为不连接时,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设备可能从某个外部设备变更成其它外部设备。假定变更成其它外部设备时,位置信息PS被输出至与图像信号的输入源不同的外部设备。
根据本实施方式,在上述情况下,更新输出目的地信息,因此,能够防止在作为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外部装置中进行使用者意料之外的操作。
并且,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没有变化、步骤S200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200:“否”),在与外部设备之间的连接状态从“不连接”变化为“连接中”、步骤S220的判定结果为否定的情况下(S220:“否”)、或者步骤230的处理结束的情况下,控制部30结束管理表TBL的更新处理。
<3.操作模式的动作例>
接下来,对投影仪10的具体动作例进行说明。
<3-1:动作例1>
动作例1假定如下情况:在操作模式下,在投影仪10与5个PC连接的状态下将显示中的图像信号从某个PC切换成其它PC。
图9是示出动作例1中的投影仪10与PC的连接的框图。如该图所示,投影仪10与第1PC101、第2 PC102、第3 PC103、第4 PC104和第5 PC105连接。
投影仪10正在显示与从第1 PC101经由HDMI线缆H1输入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在该状态下,位置信息PS经由USB线缆U1从投影仪10输出至第1 PC101。此外,图像信号经由USB线缆U2从第2 PC102输入到投影仪10。此外,图像信号经由D-sub线缆S从第3 PC103输入到投影仪10。此外,图像信号经由LAN200从第4 PC104输入到投影仪10。对第4 PC104分配了IP地址1。另外,图像信号经由HDMI线缆H2从第5 PC105输入到投影仪10。此外,第5 PC105经由LAN200与投影仪10连接,对第5 PC105分配了IP地址2。
在该状态下,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例如为图5所示的内容。在此,使用者操作遥控器将图像信号的输入源从HDMI 1端子23切换至HDMI 2端子24。
然后,使用者使用指示体90在屏幕SC上进行操作时,检测部50检测位置信息PS。这时,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确认与HDMI 2端子24对应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中是否保存有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图6所示的S20)。在图5所示的管理表TBL中,在记录R2中,作为输入源信息保存有HDMI 2端子24,作为输出目的地信息保存有“空”。即,在显示经由HDMI 2端子24输入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哪个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是不固定的。
因此,控制部30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该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示出作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图6所示的S50)。在该例子中,控制部30使显示部70显示包含USB2端子26、IP地址1和IP地址2、“无输出目的地”作为选择对象的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在该例子中,控制部30使显示部70显示图7所示的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
在此,假设使用者按下选择按钮403而选择了IP地址2。于是,管理表TBL被更新,成为图10所示的管理表TBL。图5与图10的斜线部分不同。控制部30控制I/F部20,将位置信息PS输出至IP地址2。
这样,在切换了显示部70显示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显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候选,使用者能够进行选择,因此,能够预先防止位置信息PS输出至以前的外部设备而进行使用者意料之外的操作。
此外,如图10所示,即使在切换了显示部70显示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也将表示“HDMI 1端子”的输入源信息与表示“USB1端子”的输出目的地信息关联地保存于记录R1中。因此,在再次将显示部70显示的图像信号从输入到HDMI 2端子24的图像信号切换成输入到HDMI 1端子23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无需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这样,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而选择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时,除了连接状态发生变化的情况等,不需要进行再次的设定。由此,能够简化使用者设定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麻烦。
<3-2:动作例2>
动作例2与动作例1同样地假定如下情况:如图9所示,投影仪10与5个PC101~105连接,使用者操作遥控器将图像信号的输入源从HDMI 1端子23切换成USB2端子26。
该情况下,控制部30参照管理表TBL确认与USB2端子26对应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中是否保存有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图6所示的S20)。在图5所示的管理表TBL中,在输入源信息保存有USB2端子26的记录中,在输出目的地信息中保存有“空”。即,在显示经由USB2端子26输入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使用哪个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是不固定的。
因此,控制部30确定作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图6所示的S30)。但是,在动作例2中,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是USB2端子26,能够使用USB2端子26输出位置信息PS。这样,如果是能够进行图像信号的输入和位置信息PS的输出的接口,则无需通过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来提醒使用者选择。因此,控制部30仅确定USB2端子26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并且,控制部30不使显示部70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而是如图11所示那样更新管理表TBL。
并且,控制部30控制I/F部20,从USB2端子26输出位置信息PS。
这样,在切换了显示部70显示的图像信号的情况下,能够在从能够进行图像信号的输入和位置信息PS的输出的接口输入图像信号时,唯一地确定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由此,无需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因此,能够简化使用者设定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的麻烦。
<3-3:动作例3>
在动作例3中,假定如下情况:首先,如图12所示那样,通过HDMI线缆H1和USB线缆U1连接投影仪10和第1 PC101。并且,投影仪10正在屏幕SC上显示与输入到HDMI 1端子23的图像信号对应的图像,经由USB1端子25将位置信息PS输出到第1 PC101。
在该状态下,使用者使投影仪10保持与HDMI线缆连接的状态而将HDMI线缆H1从第1 PC101拔出,将HDMI线缆H1插到第2 PC102。然后,显示基于从第2 PC102输出的图像信号的图像。
图13示出图12所示的连接状态的情况的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如该图所示,在记录R1中,作为输入源信息保存有“HDMI 1端子”,作为输出目的地信息保存有“USB1端子”。即,管理表TBL中存储有作为输入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的HDMI 1端子23与作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USB1端子25的对应关系。
在这样的状态下,将HDMI线缆H1从第1 PC101拔出时,连接状态成为图14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投影仪10与第1 PC101经由USB线缆U1连接。
当将HDMI线缆H1从第1 PC101拔出时,HDMI1端子23的连接状态从“连接中”变化为“不连接”。于是,控制部30更新管理表TBL的连接状态信息(图8的S210),进而,解除管理表TBL中的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图8的S230)。此外,当将HDMI线缆H1从第1 PC101拔出时,不再向投影仪10输入图像信号,因此,控制部30将输入状态信息更新成“无信号”。
图15是示出对应关系解除后的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的图。在该图中,与图13不同的是斜线部分。即,在记录R1中,连接状态信息表示“不连接”,输入状态信息表示“无信号”,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空”。
然后,当HDMI线缆H1与第2 PC102连接时,连接状态成为图16所示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从第2 PC102经由HDMI线缆将图像信号输入投影仪10的HDMI 1端子23,另一方面,将USB1端子25与第1 PC101连接。
使用者在图16所示的连接状态下使用指示体90在屏幕SC上进行操作时,检测部50检测出位置信息PS。如上所述,管理表TBL的记录R1的输出目的地信息成为“空”,使用哪个接口输出位置信息PS是不固定的。
因此,控制部30确定作为输出位置信息PS的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图6所示的S30)。该情况的候选是USB2端子。USB2端子成为第2接口的候选是因为:即使投影仪10能够识别HDMI线缆H1已从第1 PC101拔出,也无法判断拔出的HDMI线缆H1是再次被插入第1PC101、还是被插入其它PC。假定在HDMI线缆H1再次插入第1 PC101的情况下,只要从USB1端子25输出位置信息PS即可,因此,将USB1端子25作为第2接口的候选。
接下来,控制部30使显示部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图6所示的S50)。在该例子中,如图17所示,显示“USB1端子”和“无输出目的地”作为选择对象。
在此,当使用者利用指示体90选择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400的显示为“无输出目的地”的选择按钮404时,控制部30使“无输出目的地”存储于管理表TBL的记录R1中的输出目的地信息中(图6的S60)。其结果是,管理表TBL的记录R1的存储内容成为图18所示的内容。另外,在图18中,斜线部分是与图15所示的管理表TBL的存储内容不同的部分。在该例子中,通过HDMI线缆H1将HDMI 1端子23与第2PC 102连接,图像信号输入HDMI 1端子23,因此,在记录R1中,连接状态信息保存“连接中”,输入状态信息保存“有信号”。
在该状态下,即使将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抵靠在屏幕SC的画面上,也不会从投影仪10输出指示体90的位置信息PS。因此,不会通过操作模式操作没有在屏幕SC上显示的第1PC 101的画面,从而能够可靠地防止第1PC 101的误动作。
<4.变形例>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例如,还能够进行接下来叙述的那样的各种变形。此外,关于接下来叙述的变形的形态和实施方式,还可以将任意选择出的一个或多个适当进行组合。
<4-1:变形例1>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输出目的地信息,除了输出目的地唯一地确定的情况外,通过在屏幕SC上显示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供使用者进行选择,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只要能够确定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还可以根据从与投影仪10连接的PC输出的信息确定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
该情况下,投影仪10与PC至少通过有线LAN或无线LAN的方式连接。此外,在该PC中还存储有应用,该应用指定该PC向投影仪10的哪个接口输出图像信号。并且,当在该PC中执行应用时,在PC上显示输入源确认图像。图19示出PC上显示的输入源确认图像500的一例。如该图所示,在输入源确认图像500中包含显示为“USB1端子”的选择按钮501、显示为“USB2端子”的选择按钮502、显示为“HDMI 1端子”的选择按钮503、显示为“HDMI 2端子”的选择按钮504、显示为“LAN端子”的选择按钮505、以及显示为“无线LAN”的选择按钮506。
当在PC上选择这些选择按钮中的任意一个时,将所选择的接口作为图像信号的输出目的地,经由有线LAN或无线LAN向投影仪10输出图像信号。图20是示出变形例1中的控制部30的处理内容的流程图。如图20所示,控制部30判断经由有线LAN或无线LAN的网络输入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是否已被选择(S300)。当使用者在图19所示的输入源确认图像500中确定了向投影仪10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时,PC经由LAN将用于确定作为输入源的接口的信息发送给投影仪10。控制部30根据是否接收到用于确定作为输入源的接口的信息,执行步骤S300的判断。在判断结果是肯定的情况下(S300:“是”),控制部30将该网络中的PC的IP地址存储于管理表TBL,作为与所选择的第1接口对应的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S310)。
这样,即使在PC侧选择作为图像信号输出目的地的第1接口,也能够实现投影仪10中的设定的简化。
<4-2:变形例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笔型器件作为指示体90,但是,也可以利用检测部50检测使用者的手指的位置。该情况下,当使用者的手指接触屏幕SC的表面时,只要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即可。
<4-3:变形例3>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对当指示体90的末端按钮92接通时执行图6所示的处理的结构进行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样的结构,例如还可以是,工具栏201显示操作模式下的进行位置信息PS的输出目的地的设定的按钮,在该按钮被操作时,执行图6所示的步骤S20之后的处理。
<4-4:变形例4>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管理表TBL中保存显示信息,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将表示从哪个接口输入显示中的图像信号的信息存储于CPU 300的寄存器或存储部60中。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输出目的地信息能够表示“无输出目的地”,但是,也可以是,输出目的地信息表示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名或“空”。该情况下,在输出目的地确认图像中,选择对象成为第2接口的候选,不显示“无输出目的地”。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持续没有输入图像信号达到规定时间作为解除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条件,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即,也可以是,即使在持续没有输入图像信号达到规定时间的情况下,更新输出目的地信息,不解除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关于各个输入图像信号的接口与输出位置信息PS的接口,在连接状态从“连接中”变化为“不连接”的情况下,更新输出目的地信息,解除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关于任意一方或双方的情况不解除第1接口与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Claims (9)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
多个接口;
显示部,其在显示面上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第1图像;
检测部,其检测指示体相对于所述显示面的位置,生成表示所述指示体的位置的位置信息;
存储部,其能够存储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入所述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以及
控制部,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指示体的位置时,所述控制部使所述第2接口输出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所述存储部中未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所述检测部检测到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所述控制部执行确定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第2图像,该第2图像至少将作为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作为选择对象,当选择了作为候选的接口中的一个接口时,所述控制部将该一个接口作为所述第2接口,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该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中,
在所述处理中,所述控制部使所述显示部显示除了作为所述候选的接口以外还将无输出目的地作为选择对象的所述第2图像,当选择了所述无输出目的地时,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无输出目的地的对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处理中,在作为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候选的接口唯一地确定的情况下,所述控制部不显示所述第2图像,而将唯一地确定的接口作为所述第2接口,使所述存储部存储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1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持续规定的时间未从所述外部装置向所述第1接口输入所述图像信号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2接口与外部装置连接且所述存储部中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当所述第2接口与所述外部装置成为不连接时,所述控制部解除所述存储部中存储的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8.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部切换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模式与根据所述位置信息在所述显示面上进行描绘的模式。
9.一种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取得位置信息,所述位置信息表示指示体在显示与图像信号对应的第1图像的显示面上的位置;
存储多个接口中的输入所述图像信号的第1接口与所述多个接口中的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
在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存储有所述第1接口与所述第2接口的对应关系的情况下,在取得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使所述第2接口输出所述位置信息,
在所述显示部显示与输入到所述第1接口的所述图像信号对应的所述第1图像且存储部中没有存储与所述第1接口对应的所述第2接口的情况下,在取得所述指示体的位置之后执行确定输出所述位置信息的接口的处理。
CN201710456599.3A 2016-06-27 2017-06-16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075478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126615 2016-06-27
JP2016126615A JP6801256B2 (ja) 2016-06-27 2016-06-27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547884A true CN107547884A (zh) 2018-01-05
CN107547884B CN107547884B (zh) 2021-06-04

Family

ID=60677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56599.3A Active CN107547884B (zh) 2016-06-27 2017-06-16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70371426A1 (zh)
JP (1) JP6801256B2 (zh)
CN (1) CN107547884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186A (zh) * 2018-02-19 2019-08-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2068786A (zh) * 2019-06-10 2020-1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035669B2 (ja) * 2018-03-19 2022-03-1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システム
TW202001545A (zh) * 2018-06-29 2020-01-01 致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計算機及輸入裝置
JP7180263B2 (ja) * 2018-10-05 2022-11-30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表示システム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CN110175609B (zh) * 2019-04-22 2023-02-28 创新先进技术有限公司 界面元素检测方法、装置及设备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516A (ja) * 1995-03-28 1996-10-18 Wacom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CN1987760A (zh) * 2005-12-21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234746A1 (en) * 2006-01-26 2011-09-29 Polycom, Inc. Controlling videoconference with touch screen interface
CN103049233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4281383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091751A (ja) * 2003-09-17 2005-04-07 Chi Mei Electronics Corp 画像表示制御方法、画像表示装置、表示制御装置、コンピュータおよび画像表示制御システム
KR100689849B1 (ko) * 2005-10-05 2007-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원격조정제어장치, 영상처리장치, 이를 포함하는 영상시스템 및 그 제어방법
GB0910186D0 (en) * 2009-06-15 2009-07-29 Adder Tech Ltd Computer input switching device
JP2012124583A (ja) * 2010-12-06 2012-06-28 Seiko Epson Corp 信号切替装置、画像表示装置、及び信号切替方法
JP2014052930A (ja) * 2012-09-10 2014-03-20 Seiko Epson Corp 表示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の制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72516A (ja) * 1995-03-28 1996-10-18 Wacom Co Ltd 情報処理装置
CN1987760A (zh) * 2005-12-21 2007-06-2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20110234746A1 (en) * 2006-01-26 2011-09-29 Polycom, Inc. Controlling videoconference with touch screen interface
CN103049233A (zh) * 2011-10-13 2013-04-17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程序
CN104281383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夏普株式会社 信息显示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77186A (zh) * 2018-02-19 2019-08-27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0177186B (zh) * 2018-02-19 2021-03-16 夏普株式会社 显示控制装置、显示控制系统及显示控制方法
CN112068786A (zh) * 2019-06-10 2020-12-11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N112068786B (zh) * 2019-06-10 2023-12-26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71426A1 (en) 2017-12-28
CN107547884B (zh) 2021-06-04
JP2018004681A (ja) 2018-01-11
JP6801256B2 (ja) 2020-1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7884A (zh) 显示装置以及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US10228611B2 (en) Projector, projection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of projector
CN104793811B (zh) 位置检测系统以及位置检测系统的控制方法
US9035971B2 (en)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mage display method, and of image display program
US11016582B2 (en)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position detecting system, and controlling method of position detecting device
CN103870233B (zh) 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US9992466B2 (en) Projector with calibration using a plurality of images
JP4577612B2 (ja) 情報表示システム、及び、情報表示方法
CN104793734B (zh) 位置检测装置、位置检测系统和位置检测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850148A (zh) 视频传输和显示系统
TWI509342B (zh) Image signal supply device, image display device, control method of image signal suppl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system
KR20110108283A (ko) 필적 데이터 생성 시스템, 필적 데이터 생성 방법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이 기록된 컴퓨터 판독가능 기록매체
CN103197778A (zh) 显示装置、投影仪、显示系统以及设备的切换方法
JP6770502B2 (ja) 通信装置、表示装置、それらの制御方法、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表示システム
CN103677444A (zh) 交互系统、交互系统的控制方法以及投影仪
CN103019014A (zh) 投影装置以及投影控制方法
CN107239178A (zh) 显示系统、信息处理装置、投影仪及信息处理方法
CN101755452A (zh) 显示设备
CN102736378A (zh) 投影装置及投影方法
CN107018393B (zh) 投影仪和投影仪的控制方法
JP2005128712A (ja) 電子機器
JP2006133557A (ja) 映像表示装置
CN110099258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5988637B (zh) 位置检测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和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JP2016161869A (ja) 表示装置及び表示制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