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388A -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388A
CN107487388A CN201611234204.7A CN201611234204A CN107487388A CN 107487388 A CN107487388 A CN 107487388A CN 201611234204 A CN201611234204 A CN 201611234204A CN 107487388 A CN107487388 A CN 1074873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inforcing plate
top cover
unit
weld part
sub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2342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牛永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2342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8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3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388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该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加强板分总成,加强板分总成上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内板分总成;其中,侧围外板罩设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整体刚度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在进行侧围总成与顶盖外板的装配时,在顶盖流水槽处,将顶盖外板、侧围外板、顶盖边梁前加强板及顶盖边梁内板搭接在一起,通过焊接方式以实现彼此之间的固定连接。在此种方式下,为了保证焊点质量,需要在顶盖边梁前加强板和顶盖边梁内板上交错开设避让结构,以避免焊接过程中出现四层板焊接。然而,当在板上开设过多避让结构时,无法保证车身的整体刚度,安全性能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汽车车身整体刚度差的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侧围总成,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加强板分总成,加强板分总成上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内板分总成;其中,侧围外板罩设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加强板分总成包括:车柱加强板;顶盖边梁前加强板,车柱加强板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连接且位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外侧,顶盖边梁前加强板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靠近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第一端设置,侧围外板设置在车柱加强板的外侧,侧围外板分别与车柱加强板以及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分别与第二焊接部以及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第二端连接。
进一步地,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沿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焊接部位于第二焊接部的靠近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第二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内板分总成包括:车柱内板;顶盖边梁内板,车柱内板与顶盖边梁内板的一端连接,顶盖边梁内板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连接。
进一步地,顶盖边梁内板上设置有焊接避让部。
进一步地,顶盖边梁内板上设置有凸起,焊接避让部设置在凸起上。
进一步地,顶盖边梁内板上设置有多个凸起和多个焊接避让部,多个凸起和多个焊接避让部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多个凸起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总成,包括侧围总成和顶盖外板,侧围总成为如上所述的侧围总成,顶盖外板位于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顶盖外板和侧围外板均与第一焊接部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总成,车身总成为如上所述的车身总成。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合理布置汽车车身各零部件的搭接关系,在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侧围外板罩设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从而避免了多层板焊接所导致的车身零件上开设过多避让部所造成的刚度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汽车侧围和顶盖连接处的强度,提高了车身发生侧面碰撞时抵抗变形的能力以及白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进而保证了汽车车身的整体刚度。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身总成各部件焊接连接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车身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盖边梁内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10、侧围外板;20、车柱加强板;30、顶盖边梁前加强板;40、车柱内板;50、顶盖边梁内板;51、焊接避让部;60、顶盖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同时,应当明白,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所示出的各个部分的尺寸并不是按照实际的比例关系绘制的。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授权说明书的一部分。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示例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示例可以具有不同的值。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方位词如“前、后、上、下、左、右”、“横向、竖向、垂直、水平”和“顶、底”等所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通常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这些方位词并不指示和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或者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方位词“内、外”是指相对于各部件本身的轮廓的内外。
为了便于描述,在这里可以使用空间相对术语,如“在……之上”、“在……上方”、“在……上表面”、“上面的”等,用来描述如在图中所示的一个器件或特征与其他器件或特征的空间位置关系。应当理解的是,空间相对术语旨在包含除了器件在图中所描述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附图中的器件被倒置,则描述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上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上”的器件之后将被定位为“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下方”或“在其他器件或构造之下”。因而,示例性术语“在……上方”可以包括“在……上方”和“在……下方”两种方位。该器件也可以其他不同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处于其他方位),并且对这里所使用的空间相对描述作出相应解释。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第一”、“第二”等词语来限定零部件,仅仅是为了便于对相应零部件进行区别,如没有另行声明,上述词语并没有特殊含义,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侧围总成,该侧围总成包括侧围外板10、加强板分总成和内板分总成,其中,加强板分总成上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侧围外板10罩设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合理布置汽车车身各零部件的搭接关系,在加强板分总成上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侧围外板10罩设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从而避免了多层板焊接所导致的车身零件上开设过多避让部所造成的刚度差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汽车侧围和顶盖连接处的强度,提高了车身发生侧面碰撞时抵抗变形的能力以及白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进而保证了汽车车身的整体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能。
本发明所提供的侧围总成相比于现有技术中通过将顶盖外板、侧围外板、顶盖边梁前加强板及顶盖边梁内板搭接在一起,在顶盖边梁前加强板和顶盖边梁内板上交错开设避让结构,以实现四块板之间的焊接连接相比,通过合理布置侧围和顶盖搭接处的结构,使得在沿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上间隔设置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能够有效解决在单个零部件上开设避让部所导致的刚度不足的问题。再者,通过重新设计侧围和顶盖搭接处的结构,提高了侧围与顶盖之间所围成的腔体的截面面积,从而提升了车身的碰撞性能及弯扭刚度。
进一步地,在本发明中,如图1和图2所示,加强板分总成包括车柱加强板20和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其中,车柱加强板20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连接且位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外侧,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靠近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一端设置,侧围外板10设置在车柱加强板20的外侧,侧围外板10分别与车柱加强板20以及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分别与第二焊接部以及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端连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将侧围外板10设置为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一焊接部相连接,内板分总成与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焊接部相连接,从而将侧围外板10、内板分总成以及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之间的搭接连接分散到两处焊接位置进行焊接连接,从而能够提高侧围总成的整体强度,提高侧围与顶盖之间所围成的腔体的截面面积,提升车身的碰撞性能及弯扭刚度。
具体地,为了提高侧围与顶盖之间所围成的腔体的截面面积,提升车身的碰撞性能及弯扭刚度,可将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配置为沿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一焊接部位于第二焊接部的靠近顶盖边梁前加强板的第二端的一侧。
进一步地,如图1所示,为了提高车身总成的整体刚度,在本发明中,可将内板分总成配置为包括车柱内板40和顶盖边梁内板50,其中,车柱内板40与顶盖边梁内板50的一端连接,顶盖边梁内板50的另一端与第二焊接部连接。
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为了实现车身总成的焊接连接,可在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有焊接避让部51。通过所设置的焊接避让部51的作用,可以进行车身总成中侧围总成与顶盖外板之间的焊接连接。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可将焊接避让部51设置为避让孔。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开设避让部影响零件整体刚性,可在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凸起,焊接避让部51设置在凸起上。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在焊接避让部51上设置凸起,从而能够削弱由于开设避让部对零件整体刚度的影响,进而保证车身总成的整体刚度。
为了方便焊接以及扩大焊接范围,以保证车身总成的焊接牢固度,可在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多个凸起和多个焊接避让部51,多个凸起和多个焊接避让部51一一对应设置。应用此种配置方式,在进行车身总成的焊接操作时,可以方便地通过在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的多个焊接避让部51以实现侧围总成与顶盖外板之间的焊接连接。通过在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多个凸起,且将多个凸起与多个焊接避让部51一一对应设置,从而能够削弱由于开设避让部对零件整体刚度的影响,进而保证车身总成的整体刚度。
具体地,在本发明中,如图3所示,多个凸起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身总成,包括侧围总成和顶盖外板60,侧围总成为如上所述的侧围总成,顶盖外板60位于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顶盖外板60和侧围外板10均与第一焊接部连接。
应用此种配置方式,通过合理布置汽车车身各零部件的搭接关系,在加强板分总成上设置间隔设置的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顶盖外板60位于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顶盖外板60和侧围外板10均与第一焊接部连接,内板分总成设置在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此种方式对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和顶盖边梁内板50的结构进行了再设计,将搭接面由初始与顶盖外板60和侧围外板10的共同搭接处变为单独搭接,从而避免了多块板搭接所导致的零部件上开设避让部所导致的刚度不足的问题,有效提高了汽车侧围和顶盖连接处的强度,提高了车身发生侧面碰撞时抵抗变形的能力以及白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进而保证了汽车车身的整体刚度,提高了车身安全性能。
为了对本发明有进一步地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至附图3对本发明的车身总成焊接连接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为了实现车身总成各部件之间的焊接连接,首先将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和车柱加强板20焊接组成车柱加强板分总成,顶盖边梁内板50和车柱内板40焊接组成车柱内板分总成。然后,将侧围外板10和车柱加强板分总成焊接连接以组成侧围外板总成。侧围外板总成加工完成之后,将其与车柱内板分总成焊接连接以组成侧围总成。最后,由形成的侧围总成和顶盖外板60焊接组成车身总成。本侧围总成与顶盖外板60的焊接连接处通过开设在顶盖边梁内板50的焊接避让部51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汽车,该汽车包括如上所述的车身总成。由上所述可知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身总成的整体强度大,车身抵抗变形能力强,因此汽车整体安全性能高。
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身总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第一,加强了汽车侧围与顶盖连接处的强度,通过合理布置各个零部件的搭接关系,解决了在零部件上开设避让部所导致的刚度不足的问题。
第二,提高了侧围与顶盖之间腔体截面面积,提高了车身发生侧面碰撞时抵抗变形的能力,提升了白车身的弯曲扭转刚度。
第三,通过在顶盖边梁内板上设置于焊接避让部对应的凸起,能够避免焊接避让部对零件整体刚度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包括:
侧围外板(10);
加强板分总成,所述加强板分总成上设置有第一焊接部和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沿所述加强板分总成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内板分总成;
其中,所述侧围外板(10)罩设在所述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并与所述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一焊接部连接,所述内板分总成设置在所述加强板分总成的内侧并与所述加强板分总成的第二焊接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分总成包括:
车柱加强板(20);
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所述车柱加强板(20)与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连接且位于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外侧,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靠近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一端设置,所述侧围外板(10)设置在所述车柱加强板(20)的外侧,所述侧围外板(10)分别与所述车柱加强板(20)以及所述第一焊接部连接,所述内板分总成分别与所述第二焊接部以及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焊接部和所述第二焊接部沿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端至第一端的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一焊接部位于所述第二焊接部的靠近所述顶盖边梁前加强板(30)的第二端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板分总成包括:
车柱内板(40);
顶盖边梁内板(50),所述车柱内板(40)与所述顶盖边梁内板(50)的一端连接,所述顶盖边梁内板(5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焊接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有焊接避让部(51)。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有凸起,所述焊接避让部(51)设置在所述凸起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边梁内板(50)上设置有多个所述凸起和多个所述焊接避让部(51),多个所述凸起和多个所述焊接避让部(51)一一对应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侧围总成,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凸起的中心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9.一种车身总成,包括侧围总成和顶盖外板(60),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总成为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侧围总成,所述顶盖外板(60)位于加强板分总成的外侧,所述顶盖外板(60)和侧围外板(10)均与第一焊接部连接。
10.一种汽车,包括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总成为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总成。
CN201611234204.7A 2016-12-27 2016-12-27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Withdrawn CN10748738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4204.7A CN107487388A (zh) 2016-12-27 2016-12-27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234204.7A CN107487388A (zh) 2016-12-27 2016-12-27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388A true CN107487388A (zh) 2017-12-19

Family

ID=60643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234204.7A Withdrawn CN107487388A (zh) 2016-12-27 2016-12-27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38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415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5649A (ko) * 1999-12-30 2001-07-11 이계안 차량의 b 필러부 상단부 구조
JP2002211442A (ja) * 2001-01-19 2002-07-31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パネル接合構造
CN202624385U (zh) * 2012-04-27 2012-12-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中柱
CN203047395U (zh) * 2012-12-20 2013-07-1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3294196U (zh) * 2013-06-25 2013-11-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与前顶横梁的搭接结构
CN203581121U (zh) * 2013-08-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b柱内板连接结构
CN204322997U (zh) * 2014-10-29 2015-05-13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天窗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10065649A (ko) * 1999-12-30 2001-07-11 이계안 차량의 b 필러부 상단부 구조
JP2002211442A (ja) * 2001-01-19 2002-07-31 Fuji Heavy Ind Ltd 車体のパネル接合構造
CN202624385U (zh) * 2012-04-27 2012-12-26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一种汽车中柱
CN203047395U (zh) * 2012-12-20 2013-07-10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车身的连接结构
CN203294196U (zh) * 2013-06-25 2013-11-20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侧围总成与前顶横梁的搭接结构
CN203581121U (zh) * 2013-08-26 2014-05-07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车身b柱内板连接结构
CN204322997U (zh) * 2014-10-29 2015-05-13 阿尔特汽车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全景天窗加强板的连接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80415A (zh) * 2018-09-29 2018-12-25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
CN109080415B (zh) * 2018-09-29 2020-07-24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身滑门导轨的安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08881B (zh) 用于制造最大程度面状的组合构件的方法以及与此对应的最大程度面状的组合构件
EP2396233B9 (de) Deckel zum öffnen und schliessen von dosen
CN102085881A (zh) 用于车辆的中间支柱组件
US8695509B2 (en) Reinforced longitudinal beam for a railway vehicle
US11186300B2 (en) Collision energy absorption structure and rail vehicle having same
CN101522507A (zh) 管状b柱和冲压的槛板结合件以及装配二者的方法
CN103660882B (zh) 具有天窗的车辆的上部车身结构
CN107487388A (zh) 侧围总成、车身总成以及汽车
CN105691166A (zh) 车辆用树脂后尾门
CN205203130U (zh) 后侧围板d柱下端连接结构及具有其的汽车
CN106697057A (zh) 前纵梁加强板、前纵梁总成以及汽车
CN213921230U (zh) 车身上部的传力机构及汽车
CN208602570U (zh) 车身侧碰加强机构
CN210882332U (zh) 汽车后地板与侧围总成
CN106184384A (zh) 车身增强结构
DE102013009915A1 (de) Fahrzeugkarosserie und Verfahren zu deren Herstellung
EP0780282A1 (de) Fahrzeugdach mit einem Dachausschnitt
CN206265059U (zh) 轨道车辆边梁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7466317U (zh) 车辆后背门加强结构、车辆后背门总成和车辆
US20150291223A1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cowl and front pillar
CN208530711U (zh) 中通道及具有该中通道的汽车
CN211107711U (zh) 汽车d柱上部连接结构及汽车
DE102014107246A1 (de) Verbindungsstruktur von Säulenbereich und unterem Dachbereich in einem Fahrzeug
US11142227B2 (en) Side wall component of railway vehicle, and railway vehicle
CN106394574A (zh) 波纹板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9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