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87201B -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87201B
CN107487201B CN201611162045.4A CN201611162045A CN107487201B CN 107487201 B CN107487201 B CN 107487201B CN 201611162045 A CN201611162045 A CN 201611162045A CN 107487201 B CN107487201 B CN 1074872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management system
battery management
wake
batte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11620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87201A (zh
Inventor
饶航
王忠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111620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8720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872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2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872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872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60Monitoring or controlling charging s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4Co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6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operation of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包括:唤醒模块,用于在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则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本发明提供的充电唤醒电路,可在接入外部充电插头对车辆进行充电时自动唤醒电池管理系统,使电池管理系统从下电状态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用户无需通过点火的方式将电池管理系统唤醒,从而简化了充电过程,方便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管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背景技术
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BMS)是电动车辆电池管理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在对电动车辆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管理和监测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监测电池模块的剩余容量的同时对电池模块进行充放电保护。当车辆熄火时,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下电状态,即电池模块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管理模块不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供电,因此在对车辆进行充电时,需要先将电池管理系统唤醒,使其进入工作状态,即将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管理模块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各功能模块供电。
相关技术,通过车辆点火的方式将处于下电状态的电池管理系统唤醒,该唤醒方式使得充电过程变得繁琐,用户操作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池管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唤醒模块,用于在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则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压值;所述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阻值,以及将所述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所述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所述系统还包括: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生成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过程;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当所述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时,生成一预设功能切换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切换模块。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唤醒电路,包括:唤醒模块,分别与电池管理系统的电源管理模块和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使所述电源管理模块导通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源管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通路的唤醒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检测模块,分别与所述充电接口和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以使所述控制模块在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电路还包括:切换模块,分别与所述唤醒模块和所述控制模块连接,用于在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生成一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过程。
可选地,所述检测模块包括:检测电阻R3;所述检测电阻R3的一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检测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模块包括:MOS管Q1、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所述MOS管Q1的源极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MOS管Q1的漏极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1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2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1的负极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所述MOS管Q1的源极和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电阻R1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1的栅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三极管Q2和电阻R4;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所述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所述电阻R4的一端分别与所述控制模块和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
可选地,所述切换模块包括:继电器;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与所述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唤醒模块连接,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出端接地。
可选地,所述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未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所述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
可选地,所述唤醒模块包括:MOS管Q3、电阻R5和电阻R6;所述MOS管Q3的源极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MOS管Q3的漏极与所述电源管理模块连接,所述MOS管Q3的栅极通过所述电阻R6与所述充电接口连接;所述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和所述MOS管Q3的源极连接,所述电阻R5的另一端与所述MOS管Q3的栅极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管理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充电唤醒电路。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充电唤醒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当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根据所述唤醒信号,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检测所述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在所述连接状态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可选地,所述检测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的步骤包括:获取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压值;根据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阻值;将所述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所述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生成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状态的检测过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在接入外部充电插头对车辆进行充电时自动唤醒电池管理系统,使电池管理系统从下电状态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用户无需通过点火电池管理系统唤醒,从而简化了充电过程,方便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在下电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在唤醒模块工作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在切换模块工作阶段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在检测模块正常工作阶段的模块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辆充电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1,充电唤醒电路210是电池管理系统200中的一部分。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时,供电设备100可通过外部充电插头110为车辆充电,充电唤醒电路210可将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的电池管理系统200激活,使电池管理系统200进入工作状态,对车辆电池模块的状态进行监测和管理。此外,电池模块300还对电池管理系统200中的各功能模块进行供电。
在本发明中,电池管理系统的下电状态是指车辆无钥匙的下电状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针对传统钥匙启动系统,钥匙未插入车辆的钥匙孔中,此时车辆处于熄火状态;二是针对无钥匙启动的车辆,车辆未检测到用户的钥匙或者用户未按下车辆上的启动功能按钮,此时车辆处于熄火状态。
图2至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电池管理系统200包括唤醒模块211、电源管理模块212、检测模块213、切换模块214以及控制模块215,且唤醒模块211、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组成本发明的充电唤醒电路。
其中,唤醒模块211分别与电源管理模块212和充电接口连接,用于当电池管理系统200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且充电接口与供电设备100的外部充电插头110连接时,生成使电源管理模块212导通电池模块300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通路的唤醒信号。
电源管理模块212与唤醒模块211连接,用于接收到唤醒信号时向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其它各模块的供电。
检测模块213分别与充电接口和控制模块215连接,用于检测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3在检测过程中,获取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电压值,控制模块215与检测模块213连接,用于根据该电压值确定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之间的电阻值,以及将该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在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故障提示信号的形式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震动、灯光、显示在显示屏上的文本或者四者的任意组合形式。预设控制信号用于对电池管理系统200中的相关功能模块进行控制,以避免出现充电事故。
切换模块214分别与唤醒模块211和控制模块215连接,用于根据接收到控制模块215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生成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检测模块213的检测过程。
如图2所示,车辆处于熄火状态时,电池管理系统200处于下电状态。若供电设备100未通过外部充电插头110与车辆的充电接口连接,则唤醒模块211和电源管理模块212处于不工作状态,电池模块300无法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12为电池管理系统200中的预设功能模块供电。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预设功能模块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控制模块215、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
如图3所示,当外部充电插头100通过外部充电插头110与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唤醒模块211连接后,此时唤醒模块211进入工作状态,即向电源管理模块212发送唤醒信号,使得电源管理模块212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导通电池模块300与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模块之间的连接,此时电池模块300就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12对电池管理系统200的预设功能模块(如控制模块215、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进行供电。
该阶段为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激活的阶段。在该阶段,唤醒模块211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的工作状态对唤醒模块211的工作状态不会产生影响,因而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既可为正常工作状态,也可为非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4所示,当电池管理系统200的各模块通电后,控制模块215进入工作状态,即向检测模块213提供检测所需的参考电压,接收检测模块213发送的检测结果并根据检测结果做出相应的响应。
由于唤醒模块211会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需要通过切换模块214消除唤醒模块211对检测模块213的影响,即控制模块215向切换模块214发送预设功能切换信号,切换模块214根据接收到控制模块215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生成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用于控制检测模块213的检测过程,使检测模块213正常工作,消除唤醒模块211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控制模块215可在电源管理模块212被激活后立即向切换模块214发送切换信号,也可以根据预设时间间隔向切换模块214发送切换信号。切换模块214可通过硬件设计也可由硬件和软件结合的方式控制检测模块213正常工作。
此外,在控制模块215对切换模块214进行控制的阶段,电池管理系统200已被激活,唤醒模块211已完成其工作,因此此时唤醒模块211既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如图5所示,在检测模块213进入正常工作状态后,检测模块213开始对外部充电插头110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并将检测结果发送给控制模块215,控制模块215根据接收到的检测结果,与预设值进行匹配。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检测模块213可获取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之间的电压值,并将该电压值发送给控制模块215。控制模块215根据该电压值确定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之间的电阻值,以及将该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若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异常,则控制模块215可以执行相关操作,比如发出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故障提示信号的形式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震动、灯光、显示在显示屏上的文本或者四者的任意组合形式。预设控制信号用于对电池管理系统200中的相关功能模块进行控制,以避免出现充电问题。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在该实施例中,充电唤醒电路包括唤醒模块211、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其中,唤醒模块211具体包括:MOS管Q1、电阻R1、电阻R2和二极管D1。其中,MOS管Q1的源极与电池模块300的正极连接,MOS管Q1的漏极与电源管理模块连接,MOS管Q1的栅极通过电阻R2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的负极与充电接口连接;电阻R1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1的源极和电池模块300的正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1的栅极连接。在该实施例中,MOS管Q1可为P沟道场效应管。
电源管理模块212可在接收到来自唤醒模块211的唤醒信号时,导通电池模块300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如检测模块213、切换模块214和控制模块215)之间的供电通路。此外,电源管理模块212还与电池模块300的正极连接,可起到保护电池管理系统的作用。
检测模块213具体包括:检测电阻R3。其中,检测电阻R3的一端与控制模块215连接,由控制模块215提供检测所需的参考电压Vref,检测电阻R3的另一端与充电接口连接。
在该实施例中,充电接口可以包括连接确认接口和保护接地接口,其中保护接地接口接地。外部充电插头中也有连接确认接口和保护接地借口,且连接确认接口与保护接地接口之间连接有电阻R_CC。外部充电插头的110与充电接口连接时,电阻R_CC的一端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确认接口连接,另一端与保护接地接口连接,电阻R_CC与检测电阻R3形成分压电路,即控制模块215输出的参考电压Vref经检测电阻R3和电阻R_CC接地。
检测模块213用于获取充电接口中连接确认接口与地线间的电压值。控制模块213根据连接确认接口与地线间的电压值得到外部充电插头连接确认接口与地线间的阻值,将该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由于不同规格的车辆插头,其连接确认接口与保护接地接口间的电阻R_CC阻值不同,在充电接口与其连接时,连接确认接口端与地线间接入的电阻R_CC的阻值不同,控制模块215预设有所有类型外部充电插头中的电阻R_CC的阻值。若连接确认接口端接入的电阻R_CC的阻值与内置的阻值匹配时,则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正常;反之,则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未连接或异常,当检测到连接状态为异常时,控制模块215可发出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故障提示信号的形式可以例如包括但不限于:声音、震动、灯光、显示在显示屏上的文本或者四者的任意组合形式。预设控制信号用于对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相关功能模块进行控制,以避免出现充电事故。
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预设检测电阻还可为检测模块213中的检测电阻R3。检测模块213根据检测电阻R3的电压和参考电压Vref也可得到外部充电插头110中的电阻R_CC的阻值。控制模块215根据电阻R_CC的阻值进行匹配来判断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的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的匹配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切换模块214具体包括:三极管Q2。其中,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4接地,集电极与二极管D1的正极连接,发射极接地。在该实例中,三极管Q2为NPN型三极管。
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未连接时,电源管理模块212未导通,电池模块300无法向控制模块215供电,因此控制模块215对切换模块214无信号输出且不向检测模块213提供参考电压,三极管Q2处于截止状态,参考电压Vref无供电,为开路或者高阻态,且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点处也处于高阻态。
此时,电阻R1中电流极小或者无电流流过,因而电阻R1左右两端的电压差极小,远小于MOS管Q1(P沟道场效应管)导通所需的电压Vsg。因此MOS管Q1不导通,其漏极无电压,无法输出使电源管理模块212导通的唤醒信号。
当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确认接口连接且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的保护接地接口连接时,电池模块300的正极经过唤醒模块211的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外部充电插头110的电阻R_CC接地(即电池模块的负极),形成一个回路。在该回路中,电阻R1上有电流流过,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U_R1如式(1)所示。
U_R1=(Us-U_D1)×R1/(R1+R2+R_CC) (1)
其中,U_R1为电阻R1两端的电压;Us为电池模块300的输出电压,一般为12V或24V;U_D1为二极管D1两端的电压差,约为0.7V;R1为电阻R1的阻值;R2为电阻R2的阻值;R_CC为电阻R_CC的阻值。
通过选定电阻R1和电阻R2的阻值可以调节电阻R1两端的电压差U_R1。当电压差U_R1大于MOS管Q1导通所需的电压Vsg时,MOS管Q1导通,其漏极电压等于源极电压Us,此时唤醒模块211有唤醒信号输入到电源管理模块212;电源管理模块212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开始向电池管理系统其它功能模块供电,电池模块因此电池模块300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12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供电,电池管理系统即被唤醒。
在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唤醒的过程中,唤醒模块211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检测模块213和切换模块214既可以是正常工作状态,也可以是不工作状态,只要其工作状态对唤醒模块211的功能不会产生影响即可。
当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后,控制模块215可对切换模块214进行控制,并向检测模块213提供参考电压。
假定预设检测电阻为外部充电插头110的电阻R_CC,此时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如式(2)所示。
U_CC=Vref×R_CC/(R3+R_CC) (2)
其中,U_CC为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Vref为参考电压;R3为检测电阻R3的阻值;R_CC为预设检测电阻R_CC的阻值。
因此,根据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值、检测电阻R3的阻值和参考电压Vref(例如,5V),即可得到外部充电插头中电阻R_CC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确认接口的连接状态的检测。
但由于唤醒模块211会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即电池模块300的正极经过唤醒模块211中的电阻R1、电阻R2、二极管D1到达检测模块213的检测连接点处,并经过外部充电插头110中的电阻R_CC流向GND(接地),也会经过检测电阻R3流向参考电压的输入处,因而检测模块213实际检测到的电压U_CC与式(2)的结果并不符,式(2)不再适用。
因此,当电池管理系统被激活后,需通过控制模块215对切换模块214进行控制,即输出预设功能切换信号,使三极管Q2(PNP型)导通,则电阻R2直接通过三极管Q2接地,电阻R2和二极管D1的正极之间的连接点的电压接近于0V。此外,由于外部充电插头110的电阻R_CC的阻值约为100Ω~3.6kΩ,根据式(2)可知,U_CC大于或等于0.5V。由于二极管D1具有单向导通性能,只有二极管D1的正极比负极的电压高约0.7V时,二极管D1才会导通。由于二极管D1的正极电压接近于0V,小于其导通所需的电压(约为1.2V),故二极管D1处于截止状态,近似开路,即唤醒模块211中无电流经过二极管D1,不会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造成影响。
在电池管理系统被激活后,唤醒模块211已完成其工作,此时唤醒模块211既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电路的结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实施例示出的充电唤醒电路与图6所示的充电唤醒电路的区别在于在该实施例的充电唤醒电路的切换模块214用继电器替换了三极管Q2且唤醒模块211包括电阻R5、电阻R6和MOS管Q3,检测模块213和电源管理模块212相同。
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第二输入端与控制模块215连接,第一输出端与唤醒模块连接,第二输出端接地。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继电器处于常闭状态,即当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未接收到控制模块215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其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相连。
唤醒模块211中MOS管Q3的源极与继电器的第一输出端连接,MOS管Q3的漏极与电源管理模块212连接,MOS管Q3的栅极通过电阻R6与连接确认接口连接。电阻R5的一端分别与MOS管Q3的源极和电池模块的正极连接,电阻R5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栅极连接。
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未连接时,电源管理模块212断开,电池模块300无法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供电,因此控制模块215对切换模块214无信号输出且不向检测模块213提供参考电压。继电器处于闭合状态,MOS管Q3的源极与蓄电池的正极相连,即MOS管Q1的源极电压与蓄电池的电压相等,参考电压Vref输入端处于开路或高阻态,且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点也处于高阻态。
此时,电阻R5中电流极小或者无电流流过,因而电阻R5左右两端的电压差极小,远小于MOS管Q3(P沟道场效应管)导通所需的电压Vsg。因此MOS管Q3不导通,其漏极无电压,无法输出使电源管理模块212导通的唤醒信号。
当外部充电插头110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确认接口连接且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的保护接地接口连接时,电池模块300的正极经过唤醒模块211的电阻R5、电阻R6,外部充电插头110的电阻R_CC接地(即电池模块300的负极),形成一个回路。在该回路中,电阻R5上有电流流过,电阻R5两端的电压差U_R5如式(3)所示。
U_R5=Us×R5/(R5+R6+R_CC) (3)
其中,U_R5为电阻R5两端的电压;Us为电池模块的输出电压,一般为12V或24V;R5为电阻R5的阻值;R6为电阻R6的阻值,R_CC为电阻R_CC的阻值。
通过电阻R5和电阻R6的阻值可以调节电阻R5两端的电压差U_R5。当电压差U_R5大于MOS管Q3导通所需的电压Vsg时,MOS管Q3导通,其漏极电压等于源极电压Us,此时唤醒模块211有唤醒信号输入到电源管理模块212;电源管理模块212接收到唤醒信号后开始向电池管理系统其它功能模块供电,电池模块因此电池模块300可通过电源管理模块212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各模块供电,电池管理系统即被唤醒。
在对电池管理系统进行唤醒的过程中,唤醒模块211保持正常工作状态,检测电路213和切换电路214既可以是正常工作状态,也可以是不工作状态,只要其工作状态对唤醒模块211不会产生影响即可。
当电池管理系统被激活后,控制模块215可对切换模块214进行控制,并向检测模块213提供参考电压。
假定预设检测电阻为外部充电插头的电阻R_CC,此时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如式(4)所示。
U_CC=Vref×R_CC/(R3+R_CC) (4)
其中,U_CC为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Vref为参考电压;R3为检测电阻R3的阻值;R_CC为预设检测电阻R_CC的阻值。
因此,根据预设检测电阻R_CC两端的电压值、检测电阻R3的阻值和参考电压Vref(例如,5V),即可得到外部充电插头中电阻R_CC的阻值,从而实现对外部充电插头与连接确认接口的连接状态的检测。
但由于唤醒模块211会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即电池模块300的正极经过电阻R5、电阻R6达到检测模块213的检测连接点处,也会经过检测电阻R3流向参考电压的输入处,因而检测模块213实际检测到的电压U_CC与式(4)的结果并不符,式(4)不再适用。
因此,当电池管理系统被激活后,需通过控制模块215对切换模块214进行控制,即通过继电器的第二输入端向继电器输出预设功能切换信号,使继电器吸合,也就是使继电器的第一输入端与第一输出端断开,则电池模块300的正极与MOS管Q3的源极的连接断开,电阻R5和电阻R6中无电流流过,此时唤醒模块211不再对检测模块213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故检测模块213可正常工作。
在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后,唤醒模块211已完成其工作,此时唤醒模块214既可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处于非正常工作状态。
图8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8,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在步骤S801中,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者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
在步骤S802中,根据唤醒信号,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
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插入电动车辆的充电接口时,生成唤醒信号。电池管理系统中的电源管理模块在接收到唤醒信号后,电池模块开始向电池管理系统的其它功能模块供电,电池管理系统即被激活。
通过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在接入外部充电插头对车辆进行充电时自动唤醒电池管理系统,使电池管理系统从下电状态自动进入正常工作状态,用户无需通过点火的方式将电池管理系统唤醒,从而简化了充电过程,方便了用户操作,提升了用户体验。
参照图9,在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该充电唤醒方法还包括:
在步骤S803中,检测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
在步骤S804中,当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在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后,电池管理系统即可对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电池管理系统可在被唤醒后立即对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也可每隔预设时间间隔进行检测。
参照图10,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803包括:
在步骤S830中,获取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之间的电压值。
在步骤S831中,根据电压值确定外部充电插头中的电阻值。
在步骤S832中,将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对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检测可通过充电接口的电压值来实现。根据获取到的充电接口的电压值,通过预设算法得到外部充电插头连接时引入的电阻值。由于用来充电的不同的外部充电插中的电阻值不同,而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中预设有所有类型充电枪的电阻值(约为100Ω~3.6kΩ),通过将计算得到的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即可判断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若计算所得的电阻值与预设电阻值匹配,则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正常;反之,则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异常。
在步骤S804中,在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电池模块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实现在对电池管理系统唤醒后对充电用的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并在连接状态异常时进行提示或其它相关操作,保证车辆的安全与正常工作。
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唤醒方法的流程图。参照图11,该充电唤醒方法包括:
在步骤S901中,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者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
在步骤S902中,根据唤醒信号,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
在步骤S903中,根据接收到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生成一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连接状态的检测过程。
电池管理系统被唤醒后,其内部的其他电路会对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的检测结果产生影响,因此可在对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进行检测之前向电池管理系统中的切换模块发出切换信号后,使切换模块在接收到切换信号后生成正常检测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的信号,这样,就能消除其它电路对检测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的影响,获取准确的检测结果。
在步骤S904中,检测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
在步骤S905中,在外部充电插头与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成切换信号,在检测外部充电插头的连接状态之前生成使该检测功能保持正常的信号,可以消除电池管理系统中其他电路对外部充电插头及充电接口连接状态的检测结果所产生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相应地,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电池管理系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8)

1.一种电池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唤醒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
电源管理模块,用于接收到所述唤醒信号,则将电池模块与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其中,所述预设功能模块包括检测模块、切换模块和控制模块;
所述检测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时,检测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时,生成一预设功能切换信号并发送给所述切换模块;
所述切换模块,用于根据接收到所述控制模块发送的预设功能切换信号时,生成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过程以使所述检测模块正常工作并用于消除所述唤醒模块对所述检测模块的检测结果产生的影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连接状态为异常时生成故障提示信号和/或预设控制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模块,还用于:
获取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压值;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电压值确定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之间的电阻值,以及将所述电阻值与预设的电阻值进行匹配,以判断所述连接状态是否为异常。
4.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电池管理系统。
5.一种充电唤醒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当电池管理系统处于休眠或下电状态且外部充电插头和充电接口连接时,生成唤醒信号;
根据所述唤醒信号,将电池模块与所述电池管理系统中的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
当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电路导通时,生成一预设功能切换信号;
根据所述预设功能切换信号,生成一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外部充电插头与所述充电接口的连接状态的检测过程以使所述检测过程正常进行。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电池模块与所述预设功能模块的供电通路导通,外部供电设备对车辆的电池组进行充电时,实时获取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量;
将所述充电电量发送给所述电池管理系统的控制模块,以使所述控制模块控制将所述充电电量发送到显示模块进行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电量超过预设阈值时,向被配置的目的端发送提示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充电电量达到预设电量值时,控制所述控制模块进入低功耗工作状态。
CN201611162045.4A 2016-12-15 2016-12-15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Active CN1074872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045.4A CN1074872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1162045.4A CN1074872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201A CN107487201A (zh) 2017-12-19
CN107487201B true CN107487201B (zh) 2020-02-14

Family

ID=606428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1162045.4A Active CN107487201B (zh) 2016-12-15 2016-12-15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8720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14931A (zh) * 2017-12-25 2019-07-16 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及其直流充电系统
CN108297722B (zh) * 2018-01-10 2020-12-22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供电唤醒休眠控制方法
KR102603886B1 (ko) * 2018-02-13 2023-11-21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전기 자동차의 충전 제어 장치
CN108177553B (zh) * 2018-02-28 2023-06-16 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新能源汽车充电放电装置
CN110626206B (zh) * 2018-05-31 2021-10-01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装置及电池系统
CN108957196A (zh) * 2018-08-24 2018-12-07 深圳拓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包接入检测电路、方法及充电装置
CN109334505A (zh) * 2018-10-24 2019-02-15 汽海马汽车有限公司 充电唤醒方法
CN110254290A (zh) * 2019-06-21 2019-09-20 惠州市亿兆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Bms电池管理通讯系统
CN210912030U (zh) 2019-08-12 2020-07-03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唤醒电路与可充电设备
CN112389257A (zh) * 2019-08-19 2021-02-23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充电管理方法及装置、唤醒模块与系统
CN110525248B (zh) * 2019-08-26 2021-03-09 东风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连接唤醒检测装置
CN112440775A (zh) * 2019-09-04 2021-03-05 联合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的充电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10733366A (zh) * 2019-09-23 2020-01-31 深圳威迈斯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车载充电机的唤醒方法、装置
CN111293760B (zh) * 2020-03-30 2023-03-03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充电唤醒与休眠控制电路、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1391702A (zh) * 2020-04-03 2020-07-10 东软睿驰汽车技术(沈阳)有限公司 一种bms直流插枪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CN112187047A (zh) * 2020-09-03 2021-01-05 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 Boost升压电源、供电电路以及电子产品
CN112706628B (zh) * 2020-12-17 2022-05-17 国创移动能源创新中心(江苏)有限公司 充电电路的唤醒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24754A (ko) * 2002-09-16 2004-03-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시스템 및 충전방법
CN101834459A (zh) * 2010-05-27 2010-09-15 上海东洲罗顿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蓄电池智能充放电装置及其方法
CN104124481B (zh) * 2013-04-26 2016-08-10 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的充电控制方法和系统
CN204557082U (zh) * 2015-01-14 2015-08-12 北京长城华冠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纯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供电唤醒系统及其供电唤醒电路
CN105365593B (zh) * 2015-11-06 2017-06-23 郑州比克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电动汽车充电连接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768723U (zh) * 2016-05-11 2016-12-07 安徽锐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管理系统休眠控制电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87201A (zh) 2017-12-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87201B (zh) 充电唤醒方法、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KR102015009B1 (ko) 충전 어웨이크닝 방법, 배터리 관리 시스템 및 차량
CN206332474U (zh) 充电唤醒电路、电池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08288735B (zh) 电动汽车的电源唤醒控制电路
US20010011883A1 (en) Battery pack
CN110954814B (zh) 一种继电器触片粘连检测系统
CN111806297A (zh) 一种车载电池管理系统的休眠和唤醒系统及方法
CN109490789B (zh) 电池在位检测电路、方法及智能穿戴设备
US8305033B2 (en) Proximity detection circuit for on-board vehicle charger
CN103683348B (zh) 具有耗电量侦测功能的电子装置
CN109413532A (zh) 一种蓝牙耳机充电电路及蓝牙耳机
CN104199535A (zh) 一种数字电源供电装置及方法
CN111391702A (zh) 一种bms直流插枪检测装置、系统与电动汽车
WO2023036299A1 (zh) 一种充电唤醒电路、充电座和电动车辆
CN110782547A (zh) 车载模块的唤醒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与存储介质
WO2019214341A1 (zh) 一种电池电压采集电路和汽车
CN216981587U (zh) 电路结构、智能设备
WO2018219175A1 (zh) 电池电路、电池装置、电子烟和供电控制方法
CN106523241A (zh) 一种汽车点火发动状态的检测电路
WO2021238807A1 (zh) 一种电子雾化装置
CN108001130B (zh) 开关电路、胎压监测系统以及胎压监测系统的节电方法
JP2004357445A (ja) 車載電子装置の電源制御回路
JP2005149092A (ja) 車載電子装置の電源制御回路
KR101175242B1 (ko) 이동통신 단말기에서 내부 충전 장치
KR101533805B1 (ko) 누설 전류 경고 시스템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Charging wake-up method,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and vehicle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13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C01 Cancellation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ate of cancellation: 20231201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214

Pledgee: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Co.,Ltd.

Pledgor: Beijing baowo Automobile Co.,Ltd.|Borgward Automotive (China) Co., 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1990001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