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72390A -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72390A
CN107472390A CN201710790633.0A CN201710790633A CN107472390A CN 107472390 A CN107472390 A CN 107472390A CN 201710790633 A CN201710790633 A CN 201710790633A CN 107472390 A CN107472390 A CN 1074723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ot section
complex environment
driver
robot foot
st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906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7107906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72390A/zh
Publication of CN1074723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723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7/00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 B62D57/02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having other propulsion or other ground- engaging means than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alone or in addition to wheels or endless track with ground-engaging propulsion means, e.g. walking memb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BVEHICLE WHEELS; CASTORS; AXLES FOR WHEELS OR CASTORS; INCREASING WHEEL ADHESION
    • B60B9/00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 B60B9/26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comprising resilient spokes
    • B60B9/28Wheels of high resiliency, e.g. with conical interacting pressure-surfaces comprising resilient spokes with telescopic a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包括U型滑块,滑动抵紧块,滑动抵紧槽,承压矩形板,支撑圆座,活动螺纹柱,受力圆柱,活动螺栓,伸缩轮胎,驱动器,弧形支撑板,固定螺柱,减震弹簧,固定胶座,伸缩支撑杆,转动齿轮,转动轮,感应伸缩驱动器,齿轮槽,液压升降器,伸缩螺柱,动力杆,螺纹口,该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设置有感应器伸缩驱动器,当固定胶座受力时,力通过伸缩支撑杆传递至感应伸缩驱动器,感应伸缩驱动器能够发射信号至液压升降器,液压升降器驱动带动伸缩螺柱和动力杆进行上下运动,在上凹凸不平的楼梯时,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克服该种困难,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部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背景技术
据不完全统计,全世界在役的工业机器人中大约有将近一半的工业机器人用于各种形式的生产加工领域。我们所说的生产机器人其实就是在生产生产领域代替人工从事生产任务的工业机器人。这些生产机器人中有的是为某种生产方式专门设计的,而大多数的生产机器人其实就是通用的工业机器人装上某种生产工具而构成的。在多任务环境中,一台机器人甚至可以完成包括生产在内的抓物、搬运、安装、生产、卸料等多种任务,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业机器人的发展历史就是生产机器人的发展历史。
现有的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受力不够均匀,容易发生损坏,在上楼梯时,机器人无法快速的移动,容易摔倒,灵活性和功能性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受力不够均匀,在上楼梯时,机器人无法快速的移动,容易摔倒,灵活性和功能性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包括U型滑块,滑动抵紧块,滑动抵紧槽,承压矩形板,支撑圆座,活动螺纹柱,受力圆柱,活动螺栓,伸缩轮胎,驱动器,弧形支撑板,固定螺柱,减震弹簧,固定胶座,伸缩支撑杆,转动齿轮,转动轮,感应伸缩驱动器,齿轮槽,液压升降器,伸缩螺柱,动力杆,螺纹口,滑动导轨,所述固定螺柱焊接于U型滑块的上端两侧,所述U型滑块位于承压矩形板的上方,所述滑动抵紧槽嵌入设置于承压矩形板的上方内壁的内部,所述滑动抵紧块焊接于U型滑块的下端,所述减震弹簧位于承压矩形板和支撑圆座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圆座固定于减震弹簧的下方,所述活动螺纹柱螺纹连接于支撑圆座的下底面,所述受力圆柱固定连接于活动螺纹柱的下端,所述活动螺栓焊接于受力圆柱的下侧,所述活动螺栓的前端外侧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所述驱动器固定于受力圆柱的正下方,且伸缩轮胎活动连接于驱动器的一侧内壁,所述转动齿轮位于转动轮的正中心位置,所述感应伸缩驱动器卡槽连接于转动齿轮的外圈,所述转动轮位于伸缩轮胎的最外圈,所述伸缩支撑杆穿过转动轮,且固定胶座焊接于伸缩支撑杆的端头,所述感应伸缩驱动器的内部焊接有齿轮槽,所述液压升降器固定于感应伸缩驱动器的一侧内壁,所述伸缩螺柱连接于液压伸缩升降的上方,所述动力杆嵌入于伸缩螺柱的内壁,所述螺纹口焊接于动力杆的上端,所述滑动导轨焊接于伸缩螺柱的外表面。
优选的,所述支撑圆座的外侧均向内凹陷,呈“工”字型。
优选的,所述受力圆柱的中间位置均向外凸出,呈“椭圆”形状。
优选的,所述转动齿轮与齿轮槽卡槽连接,且伸缩支撑杆均匀分布于感应伸缩驱动器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滑动抵紧块与滑动抵紧槽相吻合。
优选的,所述承压矩形板与支撑圆座通过减震弹簧固定连接,且减震弹簧设置有两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设置有支撑圆座,支撑圆座的外侧均向内凹陷,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设计首先在受力时,支撑圆座的上端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在受力分解时,支撑圆座的下端又能够均匀的将力进行分解,提高了其承压能力,设置有受力圆柱,受力圆柱的中间位置均向外凸出,呈“椭圆”形状,椭圆的设计借鉴了拱桥受力的原理,均采用弧形受力,其受力点有无数个,能够有效的增大受力力度,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设置有转动齿轮和齿轮槽,转动齿轮与齿轮槽卡槽连接,且伸缩支撑杆均匀分布于感应伸缩驱动器的外侧,驱动器转动带动转动齿轮,因转动齿轮与齿轮槽卡槽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转动过程中的晃动幅度,提高了其稳定性,设置有滑动抵紧块和滑动抵紧槽,滑动抵紧块与滑动抵紧槽相吻合,通过两者相吻合的功能,能够实现U型滑块自动的在承压矩形板上左右运作,提高了其灵活性,设置有伸缩支撑杆和感应伸缩驱动器,当固定胶座受力时,力通过伸缩支撑杆传递至感应伸缩驱动器,感应伸缩驱动器能够发射信号至液压升降器,液压升降器驱动带动伸缩螺柱和动力杆进行上下运动,在上凹凸不平的楼梯时,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克服该种困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伸缩轮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感应伸缩驱动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液压升降器结构示意图。
图中:1、U型滑块,2、滑动抵紧块,3、滑动抵紧槽,4、承压矩形板,5、支撑圆座,6、活动螺纹柱,7、受力圆柱,8、活动螺栓,9、伸缩轮胎,10、驱动器,11、弧形支撑板,12、固定螺柱,13、减震弹簧,14、固定胶座,15、伸缩支撑杆,16、转动齿轮,17、转动轮,18、感应伸缩驱动器,1801、齿轮槽,1802、液压升降器,1803、伸缩螺柱,1804、动力杆,1805、螺纹口,1806、滑动导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包括U型滑块1,滑动抵紧块2,滑动抵紧槽3,承压矩形板4,支撑圆座5,活动螺纹柱6,受力圆柱7,活动螺栓8,伸缩轮胎9,驱动器10,弧形支撑板11,固定螺柱12,减震弹簧13,固定胶座14,伸缩支撑杆15,转动齿轮16,转动轮17,感应伸缩驱动器18,齿轮槽1801,液压升降器1802,伸缩螺柱1803,动力杆1804,螺纹口1805,滑动导轨1806,固定螺柱12焊接于U型滑块1的上端两侧,U型滑块1位于承压矩形板4的上方,滑动抵紧槽3嵌入设置于承压矩形板4的上方内壁的内部,滑动抵紧块2与滑动抵紧槽3相吻合,通过两者相吻合的功能,能够实现U型滑块1自动的在承压矩形板4上左右运作,提高了其灵活性,滑动抵紧块2焊接于U型滑块1的下端,减震弹簧13位于承压矩形板4和支撑圆座5的中间位置,支撑圆座5固定于减震弹簧13的下方,支撑圆座5的外侧均向内凹陷,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设计首先在受力时,支撑圆座5的上端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在受力分解时,支撑圆座5的下端又能够均匀的将力进行分解,提高了其承压能力,活动螺纹柱6螺纹连接于支撑圆座5的下底面,受力圆柱7固定连接于活动螺纹柱6的下端,受力圆柱7的中间位置均向外凸出,呈“椭圆”形状,椭圆的设计借鉴了拱桥受力的原理,均采用弧形受力,其受力点有无数个,能够有效的增大受力力度,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活动螺栓8焊接于受力圆柱7的下侧,活动螺栓8的前端外侧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1,驱动器10固定于受力圆柱7的正下方,且伸缩轮胎9活动连接于驱动器10的一侧内壁,转动齿轮16位于转动轮17的正中心位置,转动齿轮16与齿轮槽1801卡槽连接,且伸缩支撑杆15均匀分布于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外侧,驱动器10转动带动转动齿轮16,因转动齿轮16与齿轮槽1801卡槽连接,能够有效的减少转动过程中的晃动幅度,提高了其稳定性,感应伸缩驱动器18卡槽连接于转动齿轮16的外圈,转动轮17位于伸缩轮胎9的最外圈,伸缩支撑杆15穿过转动轮17,且固定胶座14焊接于伸缩支撑杆15的端头,当固定胶座14受力时,力通过伸缩支撑杆15传递至感应伸缩驱动器18,感应伸缩驱动器18能够发射信号至液压升降器1802,液压升降器1802驱动带动伸缩螺柱1803和动力杆1804进行上下运动,在上凹凸不平的楼梯时,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克服该种困难,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内部焊接有齿轮槽1801,液压升降器1802固定于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一侧内壁,伸缩螺柱1803连接于液压伸缩升降1802的上方,动力杆1804嵌入于伸缩螺柱1803的内壁,螺纹口1805焊接于动力杆1804的上端,滑动导轨1806焊接于伸缩螺柱1803的外表面。
工作原理:首先,通过固定螺柱12将装置接入机器人部件,将活动螺纹柱6旋进受力圆柱7以及支撑圆座5内,起到紧固作用,当装置受力时,第一步,设置有的减震弹簧13能够将力进行缓冲,接着力传递至支撑圆座5,所述支撑圆座5的外侧均向内凹陷,呈“工”字型,“工”字型的设计首先在受力时,支撑圆座5的上端能够增大接触面积,在受力分解时,支撑圆座5的下端又能够均匀的将力进行分解,提高了其承压能力,接着力通过活动螺纹柱6传递至受力圆柱7,所述受力圆柱7的中间位置均向外凸出,呈“椭圆”形状,椭圆的设计借鉴了拱桥受力的原理,均采用弧形受力,其受力点有无数个,能够有效的增大受力力度,提高其稳定性和使用寿命,设置有的弧形支撑板11能够起到支撑作用,当机器人遇到凹凸不平的楼梯时,首先,当固定胶座14受力时,力通过伸缩支撑杆15传递至感应伸缩驱动器18,感应伸缩驱动器18能够发射信号至液压升降器1802,液压升降器1802驱动带动伸缩螺柱1803和动力杆1804进行上下运动,实现固定胶座14不断地交替伸缩,在上凹凸不平的楼梯时,该设计能够有效的克服该种困难,这就是该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的工作原理。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8)

1.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包括U型滑块(1)、滑动抵紧块(2)、滑动抵紧槽(3)、承压矩形板(4)、支撑圆座(5)、活动螺纹柱(6)、受力圆柱(7)、活动螺栓(8)、伸缩轮胎(9)、驱动器(10)、弧形支撑板(11)、固定螺柱(12)、减震弹簧(13)、固定胶座(14)、伸缩支撑杆(15)、转动齿轮(16)、转动轮(17)、感应伸缩驱动器(18)、齿轮槽(1801)、液压升降器(1802)、伸缩螺柱(1803)、动力杆(1804),螺纹口(1805)、以及滑动导轨(1806),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螺柱(12)焊接于U型滑块(1)的上端两侧,所述U型滑块(1)位于承压矩形板(4)的上方,所述滑动抵紧槽(3)嵌入设置于承压矩形板(4)的上方内壁的内部,所述滑动抵紧块(2)焊接于U型滑块(1)的下端,所述减震弹簧(13)位于承压矩形板(4)和支撑圆座(5)的中间位置,所述支撑圆座(5)固定于减震弹簧(13)的下方,所述活动螺纹柱(6)螺纹连接于支撑圆座(5)的下底面,所述受力圆柱(7)固定连接于活动螺纹柱(6)的下端,所述活动螺栓(8)焊接于受力圆柱(7)的下侧,所述活动螺栓(8)的前端外侧活动连接有弧形支撑板(11),所述驱动器(10)固定于受力圆柱(7)的正下方,且伸缩轮胎(9)活动连接于驱动器(10)的一侧内壁,所述转动齿轮(16)位于转动轮(17)的正中心位置,所述感应伸缩驱动器(18)卡槽连接于转动齿轮(16)的外圈,所述转动轮(17)位于伸缩轮胎(9)的最外圈,所述伸缩支撑杆(15)穿过转动轮(17),且固定胶座(14)焊接于伸缩支撑杆(15)的端头,所述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内部焊接有齿轮槽(1801),所述液压升降器(1802)固定于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一侧内壁,所述伸缩螺柱(1803)连接于液压伸缩升降(1802)的上方,所述动力杆(1804)嵌入于伸缩螺柱(1803)的内壁,所述螺纹口(1805)焊接于动力杆(1804)的上端,所述滑动导轨(1806)焊接于伸缩螺柱(1803)的外表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圆座(5)的外侧均向内凹陷,呈“工”字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力圆柱(7)的中间位置均向外凸出,呈“椭圆”形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齿轮(16)与齿轮槽(1801)卡槽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杆(15)均匀分布于感应伸缩驱动器(18)的外侧。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抵紧块(2)与滑动抵紧槽(3)相吻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矩形板(4)与支撑圆座(5)通过减震弹簧(13)固定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弹簧(13)设置有两个。
CN201710790633.0A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Pending CN1074723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0633.0A CN107472390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90633.0A CN107472390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72390A true CN107472390A (zh) 2017-12-15

Family

ID=606044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90633.0A Pending CN107472390A (zh) 2017-09-05 2017-09-05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72390A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28370A (zh) * 2017-12-29 2018-06-08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8×8型分布式驱动的全地形无人车底盘及工作方法
WO2019047012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刘哲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WO2019047011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刘哲 一种机器人
CN110420670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河北科技大学 烟雾箱
CN112208264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越障轮装置及自行走机器人
CN112874645A (zh) * 2021-01-13 2021-06-0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陆上作业机器人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5290A (ja) * 1999-06-12 2000-12-26 Kenichiro Furuta 車輪付き伸縮可能前後スライド移動脚を用いて、それら各脚の伸縮の度合い及び各脚の機器に対する位置の変化によって前進および段越え等を補助するロボット
RU2006101768A (ru) * 2006-01-23 2007-07-27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рабанщиков (RU) Автомобиль
CN205801294U (zh) * 2016-07-17 2016-12-14 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机器人腿部结构
CN106428279A (zh) * 2016-10-25 2017-02-22 郑运长 一种智能树木攀爬修枝机器人
CN206218049U (zh) * 2016-12-01 2017-06-06 曾招锐 一种新型多功能爬墙运输车
CN106904047A (zh) * 2017-04-17 2017-06-30 邓宏伟 自适应多地形气缸调幅式机动车车轮
CN206417096U (zh) * 2016-08-31 2017-08-18 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足仿生行走机器人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355290A (ja) * 1999-06-12 2000-12-26 Kenichiro Furuta 車輪付き伸縮可能前後スライド移動脚を用いて、それら各脚の伸縮の度合い及び各脚の機器に対する位置の変化によって前進および段越え等を補助するロボット
RU2006101768A (ru) * 2006-01-23 2007-07-27 Николай Михайлович Барабанщиков (RU) Автомобиль
CN205801294U (zh) * 2016-07-17 2016-12-14 漳州妹族工业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教育机器人腿部结构
CN206417096U (zh) * 2016-08-31 2017-08-18 江苏金刚文化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四足仿生行走机器人
CN106428279A (zh) * 2016-10-25 2017-02-22 郑运长 一种智能树木攀爬修枝机器人
CN206218049U (zh) * 2016-12-01 2017-06-06 曾招锐 一种新型多功能爬墙运输车
CN106904047A (zh) * 2017-04-17 2017-06-30 邓宏伟 自适应多地形气缸调幅式机动车车轮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9047012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刘哲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WO2019047011A1 (zh) * 2017-09-05 2019-03-14 刘哲 一种机器人
CN108128370A (zh) * 2017-12-29 2018-06-08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8×8型分布式驱动的全地形无人车底盘及工作方法
CN108128370B (zh) * 2017-12-29 2023-11-10 江苏集萃智能制造技术研究所有限公司 基于8×8型分布式驱动的全地形无人车底盘及工作方法
CN112208264A (zh) * 2019-07-12 2021-01-12 江苏美的清洁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越障轮装置及自行走机器人
CN110420670A (zh) * 2019-08-30 2019-11-08 河北科技大学 烟雾箱
CN112874645A (zh) * 2021-01-13 2021-06-01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陆上作业机器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72390A (zh) 一种可适应复杂环境的机器人足部
CN109339524B (zh) 一种载物平台及用于立体车库的运输台车
CN106672857A (zh) 一种具有举升机构的自动导引车
CN205330131U (zh) 一种建筑用活动脚手架
CN206747823U (zh) 一种轧辊辊面修复装置
CN204713132U (zh) 纺织推车
CN107571934A (zh) 一种机器人
CN209585817U (zh) 一种建筑防护板用固定底座
CN103264387B (zh) 立柱式油罐喷涂机器人本体机构
CN105888331A (zh) 适于立体停车设备的存取执行装置及存车和取车方法
CN106081642A (zh) 轮胎高速拆垛机及其拆垛方法
CN2348704Y (zh) 一种伸缩式货叉
CN201186856Y (zh) 一种特巨型工程轮胎成型机翻转式胎坯卸胎装置
CN202655777U (zh) 行走升降平台
CN206829873U (zh) 一种改进型车型吊轮
CN105155833B (zh) 一种自动升降式脚手架
CN107381420A (zh) 汽车维修用轮毂举托装置
CN107662298A (zh) 一种自行车废旧轮胎清洁环保机器人
CN208614750U (zh) 天然气管道加工用放置装置
CN103263996A (zh) 立柱式油罐喷涂机器人的腰转机构
CN207194574U (zh) 一种立体车库
CN207026382U (zh) 一种车床卷制弹簧用夹紧装置
CN205932490U (zh) 轮胎高速拆垛机
CN206871600U (zh) 一种具有紧固轴承功能的轴承收纳盒
CN207617756U (zh) 一种体育用品移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