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67571A -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67571A
CN107467571A CN201710731332.0A CN201710731332A CN107467571A CN 107467571 A CN107467571 A CN 107467571A CN 201710731332 A CN201710731332 A CN 201710731332A CN 107467571 A CN107467571 A CN 1074675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tel nut
preparation
additive
extract
leftover piec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3133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67571B (zh
Inventor
冯焕兵
陈曼香
余汉谋
肖海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nan Pange Xinhong Industrial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Bowden Spices Co Ltd
Hunan Pangge Foo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Bowden Spices Co Ltd, Hunan Pangge Food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Bowden Spi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3133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675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675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75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675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675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19/00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19/03Products from fruits or vegetabl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consisting of whole pieces or fragments without mashing the original piec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27/00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Artificial sweetening agents; Table salts; Dietetic salt substitute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27/10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 A23L27/11Natural spices, flavouring agents or condiments; Extracts thereof obtained by solvent extraction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该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和料渣;在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再经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生物酶包括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将提取液和萃取液混合,得到槟榔添加剂。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能够使槟榔的边角料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槟榔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槟榔,别名榔玉、宾门、橄榄子、青仔或国马,为棕榈科常绿乔木植物槟榔(Arecacatechu L.)的成熟种子,槟榔不仅本身可以食用,而且还可以加工成各种不同产品。槟榔在六朝时就为人们崇尚。《南史》有“刘穆之以金盘盛槟榔。宴妻兄弟”之记述。槟榔用作为食用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在台湾大约有10%的人食用过。
国内外研究表明,槟榔果实中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营养元素和有益物质,如有机酸、氨基酸、脂肪、槟榔油、生物碱、儿茶素、胆碱等成分,因此,槟榔又可以称为纯天然植物口香糖。槟榔在我国湖南、海南、福建、台湾及东南亚等国家消费者众多,消费量大。但目前的槟榔加工生产,仍然以手工、个体作坊生产为主。
目前食用槟榔制备工艺一般流程为槟榔干果-清洗-炮制-上光-烘果-切果-挑卉-槟榔片-点卤水-上卉处理→切卉-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成品。在整个加工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在切果、挑卉等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一些形色不好的槟榔边角料,大部分都作为废料直接丢弃,这些边角料仍然含有大量槟榔果中的有益成分,直接丢弃会造成资源浪费。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能够使槟榔的边角料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槟榔的利用率。
此外,还提供一种槟榔添加剂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和料渣;
在所述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再经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所述生物酶包括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
将所述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及
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混合,得到槟榔添加剂。
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槟榔的边角料作为原料制备槟榔添加剂,而该槟榔添加剂能够应用在槟榔制品中,以增加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以使槟榔制品具有更加浓的槟榔味,从而能够使槟榔的边角料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槟榔的利用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中使用的亚临界流体选自六氟化硫及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临界萃取的条件为:萃取釜中的压力为0.1MPa~3MPa,温度为30℃~50℃,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所述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30升/小时~60升/小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槟榔的边角料干燥,再粉碎至粒度为100微米~130微米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生物酶与所述料渣的质量比为1~3:100;及/或,所述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的质量比为6~8:1~2: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萃取的方法为闪式提取,提取时的转速为4000转/分钟~6000转/分钟,提取时间为1分钟~3分钟;及/或,所述乙醇与所述酶解液的质量比为30~60:100。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混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的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23的步骤。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在所述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与所述料渣混合进行酶解反应,其中,所述去离子水与所述料渣的质量比为1.5~2.5:1。
一种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得到的槟榔添加剂。
一种槟榔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槟榔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槟榔主体及边角料;
采用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对所述边角料进行处理得到槟榔添加剂;
将所述槟榔添加剂吸附在所述槟榔主体上,得到槟榔制品。
一种上述槟榔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槟榔制品。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槟榔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槟榔的制备方法的步骤S20中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所示,一实施方式的槟榔制品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0:对槟榔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槟榔主体及边角料。
具体地,对槟榔进行整形处理的步骤具体为:对槟榔干果进行切果处理,再进行挑卉。即边角料为切果处理和挑卉的步骤中获得的。
进一步地,在切果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槟榔干果依次进行清洗、炮制、上光和烘干的步骤。
步骤S20:对边角料进行处理,得到槟榔添加剂。
请一并参阅图2,其中,对边角料进行处理得到槟榔添加剂的步骤采用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和料渣。
即步骤S110采用的是亚临界流体萃取法,该方法能够在亚临界状态下,使萃取用的流体具有气体般的高渗透性,流体很容易地透过细胞膜,对槟榔进行萃取,且亚临界流体还具有较高的密度,在单位时间内能得到较高产量的提取物。
其中,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中使用的亚临界流体选自六氟化硫及烷烃中的至少一种;且该烷烃为无臭无毒的。具体地,亚临界流体选自丁烷、丙烷、含氟乙烷、含氟丙烷及含氟丁烷中的至少一种。更具体地,含氟乙烷为四氟乙烷、五氟乙烷等;含氟丙烷为六氟丙烷、五氟丙烷等;含氟丁烷为八氟环丁烷等。
其中,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中,萃取条件为:萃取釜中的压力为0.1MPa~3MPa,温度为30℃~50℃,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30升/小时~60升/小时。
其中,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具体为:将槟榔的边角料在亚临界流体中萃取,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0℃~50℃、压力为0.1MPa~0.2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使亚临界流体汽化蒸发,以去除亚临界流体,从而将亚临界流体和提取物分离。
进一步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对萃取釜进行真空减压的步骤,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
进一步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槟榔的边角料干燥,再粉碎至粒度为100微米~130微米的步骤。在萃取之前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粉碎能够提高提取物的提取率,且该粒度范围能够获得较高的产率,颗粒过大不仅会隐形提取率,还会影响提取效率;过小会影响到后续的分离,导致分离较为困难。
具体地,将槟榔的边角料干燥的步骤为在-60℃~-80℃下真空冷冻干燥16小时~24小时。
步骤S120:在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再经灭酶,得到酶解液。
通过先进行步骤S110的亚临界萃取,可以有效地将槟榔中本来含有的脂溶性香味成分分离,剩下的为极性较大的、香味比较弱的成分,且通过一次亚临界萃取就已经足够将脂溶性的香味成分有效提取出来;再通过酶解处理,能有效降低分子量大小,并产生一些小分子风味成分。若先进行酶解处理,槟榔中的脂溶性成分过多,影响酶活力,同时在酶解过程中有些本来的香味物质也会被酶解掉,影响最终香味的丰富性。
其中,生物酶包括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通过在料渣中加入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进行酶解反应,能够降解料渣中的纤维素和降解料渣中的蛋白和大分子物质,从而增加提取物的提取率,且这些酶均为商品化酶,容易获得。
具体地,在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的步骤为: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料渣混合进行酶解反应。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1.5~2.5:1。
其中,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的质量比为6~8:1~2:1~2。该比例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是根据槟榔中的物质成分的比例进行合理配比的,从而能够较为有效的降解料渣中的纤维素和降解料渣中的蛋白和大分子物质,以达到较高的提取率。且该比例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
具体地,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1~3:100。该比例能够使槟榔添加剂具有较为合适的风味,若生物酶过少,达不到风味的最大化,若过多,不仅会增加成本,同时会造成过度酶解,会影响最终香味。
具体地,酶解反应的步骤为:在37℃~55℃下酶解2小时~3小时。该温度能够使生物酶具有加大的活性,以使在该温度范围内能够加速上述生物酶对料渣的酶解速度,以提高生产效率。
其中,酶解反应后的灭酶步骤为:在121℃~135℃下保温5分钟~10分钟。
步骤S130: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经萃取,得到萃取液。
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30~60:100。
具体地,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的萃取方法为闪式提取,提取时的转速为4000转/分钟~6000转/分钟,提取时间为1分钟~3分钟。
步骤S140:将提取液和萃取液混合,得到槟榔添加剂。
其中,提取液和萃取液的质量比为1~3:10~15。
进一步地,将提取液和萃取液混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提取液和萃取液的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23的步骤。浓缩至该相对密度以使槟榔添加剂成为浸膏状态,具有较高的固形,水分含量相对较少,保存起来更方便,不易发生霉变,使得上述槟榔添加剂在阴凉通风环境下,一般保质期可达到1年以上。若浓缩密度过高,槟榔添加剂的流动性较差,使用不方便。
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至少有以下优点:
(1)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采用槟榔的边角料作为原料制备槟榔添加剂,而该槟榔添加剂能够应用在槟榔制品中,以增加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以使槟榔制品具有更加浓的槟榔味,从而能够使槟榔的边角料也得到较为充分的利用,有利于提高槟榔的利用率。
(2)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通过先将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能够获得较高产率的提取物,再在亚临界萃取的料渣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后与乙醇混合后进行经萃取得到萃取液,以尽可能地将槟榔的边角料中的有效成分提取出来,进一步使槟榔的边角料得到充分利用,并提高槟榔添加剂的产率。
(3)由于通过亚临界提取了槟榔本来的香味成分,同时通过酶解产生新的香味物质,经过浓缩后香味物质浓度增大,从而使得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槟榔添加剂具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性风味物质,且无需真空包装,保质期较长。
步骤S30:将槟榔添加剂吸附在槟榔主体上,得到槟榔制品。
具体地,步骤S30中,槟榔添加剂通过在点卤水的步骤中添加至槟榔主体上。具体地,将槟榔添加剂吸附在槟榔主体上的步骤为: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主体上。其中,槟榔添加剂与槟榔主体的质量比为1:20~100。
上述制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工业化生产。
一实施方式的槟榔添加剂,采用上述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该槟榔添加剂能够得槟榔制品具有更加浓的槟榔味。
一实施方式的槟榔制品,由于上述槟榔制品的槟榔上吸附有上述槟榔添加剂,使得槟榔制品具有更加浓的槟榔味。
以下为实施例部分(以下实施例如无特殊说明,则不含有除不可避免的杂质以外的其它未明确指出的组分。):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槟榔的边角料在-70℃下真空冷冻干燥18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3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1.5MPa、温度为45℃、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32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45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5℃、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亚临界流体为六氟丙烷。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42℃下酶解反应2.5小时,然后,在125℃下保温5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6:1:2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3: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45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2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35:100。
(6)按照质量比为2:13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17.8%。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2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根据“《湖南省食用槟榔地方标准》DB43/132-2004食用槟榔”的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检验微生物及理化指标,获得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采用感官评定方法测试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选用10人具有5年吃食槟榔习惯的槟榔研发人员进行感官评定打分,槟榔风味和口感达到最好(平衡),则分别为满分10分,反之分值越低越差。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的槟榔的边角料在-60℃下真空冷冻干燥24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0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0.5MPa、温度为40℃、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30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80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0℃、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所述亚临界流体为丁烷。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37℃下酶解反应3小时,然后,在130℃下保温5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1.5: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8:2:1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3: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60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3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50:100。
(6)按照质量比为1:10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19.1%。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3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的槟榔的边角料在-80℃下真空冷冻干燥20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1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3MPa、温度为30℃、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45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100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5℃、压力为0.1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亚临界流体为六氟化硫。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40℃下酶解反应2小时,然后,在125℃下保温6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5: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8:1:1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50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2.5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60:100。
(6)按照质量比为1:15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5)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17.1%。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7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的槟榔的边角料在-70℃下真空冷冻干燥16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3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0.1MPa、温度为50℃、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60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30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50℃、压力为0.2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亚临界流体为丙烷。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55℃下酶解反应2小时,然后,在121℃下保温10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6:1:1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1: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40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3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30:100。
(6)按照质量比为3:10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21%。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10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实施例5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槟榔的边角料在-75℃下真空冷冻干燥20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25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2MPa、温度为35℃、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40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120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0℃、压力为0.15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亚临界流体由六氟化硫和四氟乙烷组成,且六氟化硫和四氟乙烷的流量比为1:2。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50℃下酶解反应2小时,然后,在135℃下保温5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6:2:2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60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1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40:100。
(6)按照质量比为3:15将步骤(2)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4)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3,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18%。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5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的槟榔的边角料在-78℃下真空冷冻干燥23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2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先对进行真空减压以除去萃取釜中的不凝气体,然后向萃取釜中通入亚临界流体,在压力为0.8MPa、温度为48℃、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50升/小时的条件下萃取90分钟,得到料渣和萃取物;将萃取物转入分离釜中,在温度为48℃、压力为0.15MPa的条件下进行分离,得到提取液,其中,亚临界流体为五氟乙烷和八氟环丁烷组成,且五氟乙烷和八氟环丁烷的流量比为1:1。
(4)将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混合液与步骤(2)得到的料渣混合,在40℃下酶解反应3小时,然后,在130℃下保温8分钟进行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去离子水与料渣的质量比为2:1,生物酶由质量比为6:2:1的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组成,生物酶与料渣的质量比为3:100。
(5)将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在转速为5000转/分钟的条件下闪式提取1分钟,得到萃取液,其中,乙醇与酶解液的质量比为40:100。
(6)按照质量比为1:15将步骤(3)得到的提取液和步骤(5)得到的萃取液混合,再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得到槟榔添加剂,产率为22%。
(7)将槟榔添加剂直接点在槟榔片上,且槟榔添加剂与槟榔片质量比为1:30;再经上卉处理、切卉,得到槟榔制品,最后经真空包装、分级分选、外包装,得到成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本实施例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为没有添加槟榔添加剂的槟榔制品。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对比例1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对比例2
对比例2的槟榔制品的制备过程如下:
(1)将槟榔干果依次经清洗、炮制和上光后进行切果和挑卉处理,得到槟榔片和边角料。
(2)将1000g槟榔的边角料在-70℃下真空冷冻干燥18小时,再将槟榔的边角料粉碎至粒度为130微米。
(3)将粉碎后的槟榔的边角料投入到萃取釜中,通过超临界CO2萃取,萃取釜压力为30Pa,分离釜压力为5Pa,萃取时间为3h,从分离釜中分离得到提取液。
(4)~(7)与实施例1的步骤(4)~(7)相同。
采用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测试得到对比例2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添加本实施例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见表1。
表1表示的是实施例1~6和对比例2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以及分别实施例1~6、对比例1和对比例2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和口感。
表1
从表1中可以看出,实施例1~实施例6的槟榔添加剂的保质期均为12个月以上,获得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也在8分以上,口感在7分以上,而对比例1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均仅为3分,对比例2的槟榔添加剂的获得的槟榔制品的槟榔风味也分别仅为6分和5分,显然,使用实施例1~6的槟榔添加剂还能够使槟榔制品具有好的槟榔风味和较好的口感,这也说明实施例1~6的槟榔添加剂具有较高浓度的挥发性风味物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得到提取液和料渣;
在所述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再经灭酶,得到酶解液,其中,所述生物酶包括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
将所述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萃取,得到萃取液;及
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混合,得到槟榔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中使用的亚临界流体选自六氟化硫及烷烃中的至少一种,所述亚临界萃取的条件为:萃取釜中的压力为0.1MPa~3MPa,温度为30℃~50℃,时间为30分钟~120分钟,所述亚临界流体的流量为30升/小时~60升/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槟榔的边角料进行亚临界萃取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将所述槟榔的边角料干燥,再粉碎至粒度为100微米~130微米的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酶与所述料渣的质量比为1~3:100;及/或,所述纤维素酶、风味蛋白酶和葡萄糖苷酶的质量比为6~8:1~2: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酶解液与乙醇混合后进行萃取的方法为闪式提取,提取时的转速为4000转/分钟~6000转/分钟,提取时间为1分钟~3分钟;及/或,所述乙醇与所述酶解液的质量比为30~6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混合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将所述提取液和所述萃取液的混合物进行减压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7~1.23的步骤。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料渣中加入生物酶进行酶解反应的步骤具体为:将所述生物酶与去离子水混合,得到混合液;将所述混合液与所述料渣混合进行酶解反应,其中,所述去离子水与所述料渣的质量比为1.5~2.5:1。
8.一种如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得到的槟榔添加剂。
9.一种槟榔制品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对槟榔进行整形处理,得到槟榔主体及边角料;
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槟榔添加剂的制备方法对所述边角料进行处理得到槟榔添加剂;
将所述槟榔添加剂吸附在所述槟榔主体上,得到槟榔制品。
10.一种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槟榔制品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槟榔制品。
CN201710731332.0A 2017-08-23 2017-08-23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074675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1332.0A CN107467571B (zh) 2017-08-23 2017-08-23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31332.0A CN107467571B (zh) 2017-08-23 2017-08-23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7571A true CN107467571A (zh) 2017-12-15
CN107467571B CN107467571B (zh) 2021-04-02

Family

ID=60602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31332.0A Active CN107467571B (zh) 2017-08-23 2017-08-23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67571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980A (zh) * 2021-10-09 2021-12-14 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槟榔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28864A (zh) * 2021-12-14 2022-03-04 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用美拉德反应制备槟榔香味料的方法
CN114209035A (zh) * 2021-12-14 2022-03-22 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酵母提取物高压充氮反应制备原果槟榔风味物的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560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张连李 极大提高茶风味、功能、品质的新工艺
KR20100041035A (ko) * 2008-10-13 2010-04-22 서영헌 활성산소와 과산화지질을 소거하는 역할을 하는 sod효소와체질따라 탁효가 있는 천연식물중 산야초의 뿌리, 줄기,잎, 꽃, 열매 재료를 활용하여 발효음료로 만드는 서영헌산야초의 제조방법.
CN101791014A (zh) * 2009-02-01 2010-08-04 张海德 一种槟榔油的制取方法
CN105012360A (zh) * 2015-07-14 2015-11-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清咽润喉含片
CN105664018A (zh) * 2016-01-26 2016-06-15 韩志强 一种利胆排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6028A (zh) * 2016-05-18 2016-10-12 湖南和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姜提取物、生姜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131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葡萄籽原花青素低聚体高效提取分离方法
CN106974250A (zh) * 2017-03-23 2017-07-25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花椒风味物质及其提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06560A (zh) * 2008-06-18 2009-12-23 张连李 极大提高茶风味、功能、品质的新工艺
KR20100041035A (ko) * 2008-10-13 2010-04-22 서영헌 활성산소와 과산화지질을 소거하는 역할을 하는 sod효소와체질따라 탁효가 있는 천연식물중 산야초의 뿌리, 줄기,잎, 꽃, 열매 재료를 활용하여 발효음료로 만드는 서영헌산야초의 제조방법.
CN101791014A (zh) * 2009-02-01 2010-08-04 张海德 一种槟榔油的制取方法
CN105012360A (zh) * 2015-07-14 2015-11-04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清咽润喉含片
CN105664018A (zh) * 2016-01-26 2016-06-15 韩志强 一种利胆排石片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6028A (zh) * 2016-05-18 2016-10-12 湖南和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生姜提取物、生姜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81319A (zh) * 2016-08-31 2017-02-08 山东省葡萄研究院 一种葡萄籽原花青素低聚体高效提取分离方法
CN106974250A (zh) * 2017-03-23 2017-07-25 华南协同创新研究院 一种花椒风味物质及其提取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宋丽雅,等: "《化妆品植物功效添加剂的研究与开发》", 30 September 2011,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康丽如,等: "响应面法优化亚临界水提取槟榔籽中槟榔碱的工艺研究",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 *
李从发,等: "《热带农产品加工学》", 31 July 2007, 海南出版社 *
罗扬: "《贵州油茶》", 30 June 2014, 贵州科技出版社 *
赵余庆: "《中药及天然产物提取制备关键技术》", 31 January 2012,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5980A (zh) * 2021-10-09 2021-12-14 湖南口味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槟榔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128864A (zh) * 2021-12-14 2022-03-04 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运用美拉德反应制备槟榔香味料的方法
CN114209035A (zh) * 2021-12-14 2022-03-22 可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采用酵母提取物高压充氮反应制备原果槟榔风味物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67571B (zh) 2021-04-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998424B (zh) 一种酒糟鱼制作方法
CN107467571A (zh) 槟榔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槟榔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76098A (zh) 一种猕猴桃酒及其酿造方法
CN108477455B (zh) 柑橘全果超微粉的制备方法及柑橘全果超微粉
CN106350199A (zh) 一种南瓜子油的提取方法
KR20200095374A (ko) 일종의 백주 누룩에서 원미 주향 풍미 물질을 추출하는 방법
CN105831701A (zh) 一种花香风味的辣椒酱及其制作方法
US20160008417A1 (en) Plant and Animal Extracts and Related Methods
CN105341136A (zh) 一种含有植物提取物的天然抗氧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一种猪肉糜的加工方法
KR101491683B1 (ko) 흑마늘 진액의 제조방법 및 그 방법으로 제조된 흑마늘 진액
CN110973531A (zh) 喷雾冷冻干燥制备高营养白桑椹即食粉的方法
CN105062752A (zh) 一种果味白酒及其制备方法
KR101187438B1 (ko) 야콘을 이용한 고추장 및 이를 이용한 기능성 야콘 장아찌의 제조방법
KR20110029508A (ko) 개똥쑥을 이용한 저염 고추장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고추장
KR101093193B1 (ko) 효소 분해를 이용한 대추 음료 제조 방법 및 이 방법에 의해 제조된 대추 음료
KR101706759B1 (ko) 삼채뿌리를 함유하는 기능성 된장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1909815A (zh) 一种无花果白酒及其酿造工艺
KR20140069974A (ko) 과실 발효 농축액의 분말화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여 제조한 분말 제재
CN115736244B (zh) 一种天麻丹贝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KR20180097068A (ko) 숙취해소 음료 제조방법
CN117844567A (zh) 一种灵芝孢子油的制备方法及灵芝孢子油
CN106634035A (zh) 黄皮果皮黄色素提取方法
KR101895283B1 (ko) 프로폴리스를 이용하는 된장 제조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으로 제조된 된장
CN113796510A (zh) 一种复合芒果泡菜及其加工方法
CN104927665B (zh) 一种利用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发酵辣椒制备辣椒油树脂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816

Address after: 411100 south of Xianglian Avenue, Yisuhe Town, Xiangtan County,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Tianyi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Hunan Pange Xinhong Food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11100 Yisuhe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Hunan Pangge Food Co.,Ltd.

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BOTON FLAVORS & FRAGRANCE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411100 south of Xianglian Avenue, Yisuhe Town, Xiangtan County,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Tianyi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after: Hunan Pange Xinhong Industrial Co.,Ltd.

Address before: 411100 south of Xianglian Avenue, Yisuhe Town, Xiangtan County, Xiangtan City, Hunan Province (Tianyi demonstration area)

Patentee before: Hunan Pange Xinhong Food Technology Co.,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