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4360A -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4360A
CN107444360A CN201710496525.2A CN201710496525A CN107444360A CN 107444360 A CN107444360 A CN 107444360A CN 201710496525 A CN201710496525 A CN 201710496525A CN 107444360 A CN107444360 A CN 10744436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ase
vehicle
pedestal
longitudinal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9652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4360B (zh
Inventor
张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qi Foton Mo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49652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60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43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43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43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SSERVICING, CLEANING, REPAIRING,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OF VEH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S9/00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 B60S9/02Ground-engaging vehicle fittings for supporting, lifting, or manoeuvring the vehicle, wholly or in part, e.g. built-in jacks for only lifting or suppor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37/00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 B62D37/04Stabilising vehicle bodies without controlling suspension arrangements by means of movable mass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该防侧翻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到车架(1)上的安装基座(2)和连接在该安装基座(2)两侧的侧向支撑部,所述侧向支撑部从所述安装基座(2)朝向地面延伸,其中,所述安装基座(2)包括用于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1)的两侧纵梁(11)上的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所述第一底座(21a)和所述第二底座(21b)沿所述车架(1)的横向宽度可调节地相互固定。这样,本车辆防侧翻装置便可以适应安装到不同宽度的车架上,通用性较好,并且无需破坏原车的结构,直接适应安装到车架上即可。

Description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车辆稳操安全测试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背景技术
针对现有整车厂进行车辆安全测试(例如操稳及极限侧倾)时,为了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往往需要安装防侧翻装置,现有技术中,防侧翻装置的安装会破坏原车辆的货箱结构,并且安装后位置固定,只能适应与之尺寸配合的车架的安装,尤其是车架的纵梁之间的宽度不可调节,不能适应多种不同车型,不具有通用性。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该防侧翻装置能够适应安装到多种不同宽度的车架上。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到车架上的安装基座和连接在该安装基座两侧的侧向支撑部,所述侧向支撑部从所述安装基座朝向地面延伸,其中,所述安装基座包括用于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的两侧纵梁上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沿所述车架的横向宽度可调节地相互固定。
可选地,所述第一底座包括沿所述车架一侧纵梁延伸的第一纵梁,所述第二底座包括沿所述车架另一侧纵梁延伸的第二纵梁,所述第一纵梁上沿所述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一套筒,对应地,所述第二纵梁上沿所述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与所述第一套筒可滑动地套设,并且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通过第一紧固件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不同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和所述第二套筒的一者上形成有多个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另一者上形成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长孔,所述第一套筒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孔和所述长孔以固定到所述第二套筒上。
可选地,所述安装基座还包括通过第二紧固件可相对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方的基架,所述侧向支撑部安装在该基架上。
可选地,所述侧向支撑部包括两个朝向地面延伸的侧向支撑件以及连接该两个侧向支撑件的连接支架,所述连接支架沿所述车架的纵向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基架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基架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两条纵架,所述两条纵架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凸台,所述连接支架形成有套接所述固定凸台的连接孔,并且所述连接支架通过第三紧固件可选择地安装到不同的所述固定凸台上以沿纵向调节位置。
可选地,所述基架还包括矩形框架以及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梁,多个所述连接梁沿纵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矩形框架下方并可置于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上,所述第二紧固件为将所述第一底座和所述第二底座相应地夹持在所述连接梁与所述车架中间的骑马螺栓。
可选地,所述矩形框架内部还形成有十字形加强梁,该十字形加强梁的四角分别连接到所述矩形框架的拐角。
可选地,所述连接支架包括沿所述车架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和第二横梁,所述侧向支撑件包括车轮和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从上向下逐渐朝向所述车架的外侧倾斜延伸,并且依次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横梁、所述第二横梁和所述车轮上,所述车轮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连接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杆的高度可调地与所述第一横梁相连,所述第二横梁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基架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支撑套筒,所述连接杆上沿所述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所述支撑套筒上形成有与所述通孔配合的固定孔,所述连接杆插接到所述支撑套筒内,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中至少一者为多个,以通过第四紧固件依次穿过可选地不同的所述固定孔和所述通孔将所述连接杆固定到所述支撑套筒。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和所述第二横梁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梁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支架形成为梯形结构。
可选地,所述第二横梁的端部还设置有纵向安装块,该纵向安装块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基架上,所述连接杆和所述纵向安装块之间连接有固定套筒,该固定套筒包括固定部和套筒部,所述固定部固定连接到所述纵向安装块,所述套筒部套接所述连接杆。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其中包括上述公开的车辆防侧翻装置,质心调节装置,该质心调节装置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安装基座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车辆的质心,并且与所述侧向支撑部沿纵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质心调节装置包括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安装基座上,并且所述箱体框架用于填充不同重量的固定载荷以改变所述车架的质心位置。
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根据不同车架的宽度,即车架两侧纵梁的间距,适应调节安装到两侧纵梁上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横向宽度。这样,本车辆防侧翻装置便可以适应安装到不同宽度的车架上,通用性较好,并且无需破坏原车的结构,直接适应安装到车架上即可。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防侧翻装置的结构图;
图2是本公开提供的第一底座和第二底座的装配爆炸图;
图3是本公开提供的基架的结构图;
图4是本公开提供的连接支架的结构图;
图5是本公开提供的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结构图;
图6是本公开提供的侧向支撑件处于一种高度位置示意图;
图7是本公开提供的侧向支撑件处于另一种的高度位置示意图;
图8是本公开提供的质心调节装置的一种纵向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9是本公开提供的质心调节装置的另一种纵向安装位置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车架 11纵梁 2安装基座
21a第一底座 21b第二底座 211第一纵梁
212第二纵梁 2111第一套筒 2121第二套筒
22基架 221矩形框架 2211纵架
3连接支架 31第一横梁 32第二横梁
4侧向支撑件 41车轮 42连接杆
311支撑套筒 421通孔 33支撑梁
321纵向安装块 222连接梁 2212十字形加强梁
5固定凸台 6安装孔 7长孔
8第一紧固件 9第二紧固件 10第三紧固件
20固定套筒 201固定部 202套筒部
30质心调节装置 301箱体框架 302固定载荷
50第四紧固件 3111固定孔 3211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在本公开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横向、纵向、高度方向均分别为车辆本身的宽度方向、长度方向以及高度方向。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公开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到车架1上的安装基座2和连接在该安装基座2两侧的侧向支撑部,侧向支撑部从安装基座2朝向地面延伸,其中,安装基座2包括用于分别安装到车架1的两侧纵梁11上的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沿车架1的横向宽度可调节地相互固定。
即,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可以根据不同车辆的车架1的横向宽度,也即车架1的两侧纵梁11的间距,来调节二者相互连接后安装到车架1上的横向宽度,可以实现配合安装到具有不同横向宽度的车架1上,具有较好地通用性,并且安装基座2直接安装到车架1上,固定牢靠,因此并不会破坏原车辆本身的结构。这样,本防侧翻装置便可以应用到不同车架1上,使得操作人员在测试车辆极限性能时可以通过侧向支撑部实现对于车辆的制动,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为了实现上述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的横向宽度的调节,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底座21a包括沿车架1一侧纵梁11延伸的第一纵梁211,第二底座21b包括沿车架1另一侧纵梁11延伸的第二纵梁212,第一纵梁211上沿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一套筒2111,对应地,第二纵梁212上沿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二套筒2121,第二套筒2121与第一套筒2111可滑动地套设,并且第一套筒2111和第二套筒2121通过第一紧固件8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不同位置。
即,通过第一套筒2111和第二套筒2121之间的横向滑动调节,使得第一纵梁211和第二纵梁212在安装固定时能够分别位于车架1两侧的纵梁11的上方,确定好第一纵梁211和第二纵梁212的安装位置后,第一紧固件8便可以将第一套筒2111和第二套筒2121固定,使其保持在车架1预定的位置上。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2111和第二套筒2121的一者上可以形成有多个沿横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6,另一者上形成有沿横向延伸的长孔7,第一套筒2111通过第一紧固件8分别穿过安装孔6和长孔7以固定到第二套筒2121上。通过滑动第一套筒2111或第二套筒2121的连接位置,使得安装孔6分别可以对应到长孔7的不同位置进行安装,以最终实现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沿车架1的横向宽度可调节地相互固定到一起。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套筒2111和第二套筒2121上还可以均设置多个间隔布设的安装孔,当任意一个套筒相对于另外一个套筒横向移动时,仍可以通过第一紧固件8分别穿过二者上相对的安装孔,使之固定到一起,实现横向宽度的调节。
进一步地,为了适应上述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相对位置的变化,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基座2还包括通过第二紧固件9可相对移动地安装在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上方的基架22,侧向支撑部安装在该基架22上。即,基架22负责连接侧向支撑部,同时可根据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的位置变化,移动地安装到上述两个底座上,最终实现配合两个底座根据不同车架宽度而变化连接位置后,仍然能够安装到两个底座上。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侧向支撑部包括两个朝向地面延伸的侧向支撑件4以及连接该两个侧向支撑件4的连接支架3,连接支架3沿车架1的纵向可调节地固定到基架22的上方。通过连接支架3相对基架22的安装位置纵向可调,便可以实现侧向支撑件4相对基架22的纵向调节安装到接近整车质心的位置。
具体地,如图3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基架22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两条纵架2211,两条纵架2211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凸台5,连接支架3形成有套接固定凸台5的连接孔3211,并且连接支架3通过第三紧固件10可选择地安装到不同的固定凸台5上以沿纵向调节位置。即,连接支架3可以根据整车质心位置的不同,选择其沿纵向的安装位置,确定好安装位置后,可以通过选择在纵向布置的多个固定凸台5中的几个作为安装点,将连接孔3211套接到固定凸台5的外表面,固定凸台5开设有内孔,第三紧固件10穿过连接孔3211安装到内孔内,实现将连接支架3固定到基架22上。当需要调节连接支架3的安装位置时,只要选择相应位置的固定凸台5进行安装即可。
进一步地,基架22还包括矩形框架221以及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梁222,其中,上述的两个纵架2211为该矩形框架221的一部分,多个连接梁222沿纵向间隔布置于矩形框架221下方并可置于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上,第二紧固件9为将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相应地夹持在连接梁222与车架1中间的骑马螺栓。即,骑马螺栓将基架22、第一底座21a、第二底座21b以及车架1固定到一起,最终实现将安装基座2牢固的固定到车架1上,防止其随车辆运动而晃动。
另外,为了进一步加强基架22的自身强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矩形框架221内部还可以形成有十字形加强梁2212,该十字形加强梁2212的四角分别连接到矩形框架221的拐角,提高矩形框架221的强度。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上述的连接支架3包括沿车架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侧向支撑件4包括车轮41和连接杆42,连接杆42从上向下逐渐朝向车架1的外侧倾斜延伸,并且依次分别连接到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和车轮41上,车轮41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杆42的下端,连接杆42的高度可调地与第一横梁31相连,第二横梁32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到基架22上。
即,一方面,当车辆发生侧翻时,车轮41便会接触到地面有效地支承车辆,阻止其侧翻,此时,由于车轮41可转动地连接到连接杆42的下端,则可以随着车辆的运动向前滚动,减小车轮41的磨损,并且进一步避免车辆侧翻,保护车辆上的人员安全。
另一方面,连接杆42通过第一横梁31、第二横梁32固定到连接支架3上。其中,第一横梁31负责调节连接杆42的高度方向的安装位置,可以改变连接杆42的连接高度。如图6和图7示出了两种连接杆42在不同高度位置的结构图,可以看出,车轮41距离地面的悬空高度随着连接杆42的高度位置的不同而改变,同时由于连接杆42本身朝向车架1的外侧倾斜延伸,因此,在改变连接杆42的连接高度的同时,也改变了车轮41距离车架1纵向中心线的距离。这样,根据车轮41距离地面从低到高逐渐调节,使其可以较为准确的得出车辆的侧翻极限值。
而第二横梁32则负责实现连接杆42沿车架1的纵向安装位置的调节,使其可以根据车辆本身质心位置的改变,改变连接杆42安装到基架22上的纵向位置。
为了实现上述连接杆42的高度位置的调节,具体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梁3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支撑套筒311,连接杆42上沿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421,支撑套筒311上形成有与通孔421配合的固定孔3111,连接杆42插接到支撑套筒311内,固定孔3111和通孔421中至少一者为多个,以通过第四紧固件50依次穿过可选地不同的固定孔3111和通孔421将连接杆42固定到支撑套筒311。
例如,通孔421为多个,这样只需要连接杆42沿着支撑套筒311向上或向下相对移动到使得多个通孔421中的一个和固定孔3111对应即可,这样,第四紧固件50便可以穿过对应的通孔421和固定孔3111,实现连接杆42与支撑套筒311的固定。第四紧固件50与上述的第三紧固件10、第一紧固件8均可以为紧固螺栓。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梁33连接,以使得连接支架3形成为梯形结构。梯形结构受力较好,可以较好的支撑连接侧向支撑件4。
为了实现连接杆42沿车架1的纵向安装位置的可调,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二横梁32的端部还设置有纵向安装块321,该纵向安装块321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基架22上,连接杆42和纵向安装块321之间连接有固定套筒20,该固定套筒20包括固定部201和套筒部202,固定部201固定连接到纵向安装块321,套筒部202套接连接杆42。
换言之,纵向安装块321不仅能够实现连接杆42的纵向安装位置的可调,同时也作为连接杆42的安装支撑点,保证其与连接架3的连接稳定性。其中,上述的用于安装到固定凸台5上的连接孔3211形成在纵向安装块321上,即,纵向安装块321通过第三紧固件10穿过连接孔3211并可选择地安装到不同的固定凸台5上以沿纵向调节位置。从而实现连接杆42的纵向位置的调节。
如图5所示,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其中,包括上述公开的车辆防侧翻装置,同时还包括质心调节装置30,该质心调节装置30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安装基座2上以用于调节车辆的质心,并且与侧向支撑部沿纵向间隔设置。质心调节装置30可以模拟车辆在不同承重情况下的质心位置,通过配合防侧翻装置,实现准确测试得出侧翻极限值。有效地避免车辆在进行不同承载试验时,因为载荷前后质心变化较大而导致试验数据存在偏差。
具体地,质心调节装置30包括箱体框架301,当车辆空载时,实际质心的位置会稍微接近车头的位置,当车辆满载时,质心位置会稍微靠近车尾,因此根据承载情况,箱体框架301纵向调节地安装到安装基座2上,如图8和图9分别示出两种实施例,分别为质心调节装置30因载荷不同处于不同的纵向安装位置的状态图。与上述的连接支架3安装到安装基座2上的情况一致,箱体框架301安装到安装基座2上的固定凸台5上,因此,为了保证可调性,箱体框架301上对应开设有多个固定通孔以配合安装到不同位置的固定凸台5上,以实现箱体框架301的纵向安装位置的调节。
并且箱体框架301用于填充不同重量的固定载荷302以改变车架1的质心位置。即,箱体框架301可以作为承载载荷的箱体,通过在箱体框架301内增加或减少载荷实现测量不同载荷状态下的试验。一般载荷可以采用相同长、宽,但不同高度的铁块或水泥来填充,以达到不同试验要求所需的质心位置。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车辆防侧翻装置,包括用于固定到车架(1)上的安装基座(2)和连接在该安装基座(2)两侧的侧向支撑部,所述侧向支撑部从所述安装基座(2)朝向地面延伸,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包括用于分别安装到所述车架(1)的两侧纵梁(11)上的第一底座(21a)和第二底座(21b),所述第一底座(21a)和所述第二底座(21b)沿所述车架(1)的横向宽度可调节地相互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底座(21a)包括沿所述车架(1)一侧所述纵梁(11)延伸的第一纵梁(211),所述第二底座(21b)包括沿所述车架(1)另一侧所述纵梁(11)延伸的第二纵梁(212),所述第一纵梁(211)上沿所述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一套筒(2111),对应地,所述第二纵梁(212)上沿所述横向至少延伸形成有一个第二套筒(2121),所述第二套筒(2121)与所述第一套筒(2111)可滑动地套设,并且所述第一套筒(2111)和所述第二套筒(2121)通过第一紧固件(8)可拆卸地相互连接在不同位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套筒(2111)和所述第二套筒(2121)的一者上形成有多个沿所述横向间隔设置的安装孔(6),另一者上形成有沿所述横向延伸的长孔(7),所述第一套筒(2111)通过所述第一紧固件(8)分别穿过所述安装孔(6)和所述长孔(7)以固定到所述第二套筒(2121)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基座(2)还包括通过第二紧固件(9)可相对移动地安装在所述第一底座(21a)和所述第二底座(21b)上方的基架(22),所述侧向支撑部安装在该基架(2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向支撑部包括两个朝向地面延伸的侧向支撑件(4)以及连接该两个侧向支撑件(4)的连接支架(3),所述连接支架(3)沿所述车架(1)的纵向可调节地固定到所述基架(22)的上方,
可选地,所述基架(22)具有沿纵向延伸的两条纵架(2211),所述两条纵架(2211)上分别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固定凸台(5),所述连接支架(3)形成有套接所述固定凸台(5)的连接孔(3211),并且所述连接支架(3)通过第三紧固件(10)可选择地安装到不同的所述固定凸台(5)上以沿纵向调节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架(22)还包括矩形框架(221)以及沿横向延伸的多个连接梁(222),多个所述连接梁(222)沿纵向间隔布置于所述矩形框架(221)下方并可置于所述第一底座(21a)和所述第二底座(21b)上,所述第二紧固件(9)为将所述第一底座(21a)和所述第二底座(21b)相应地夹持在所述连接梁(222)与所述车架(1)中间的骑马螺栓,
可选地,所述矩形框架(221)内部还形成有十字形加强梁(2212),该十字形加强梁(2212)的四角分别连接到所述矩形框架(221)的拐角。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支架(3)包括沿所述车架(1)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的第一横梁(31)和第二横梁(32),所述侧向支撑件(4)包括车轮(41)和连接杆(42),所述连接杆(42)从上向下逐渐朝向所述车架(1)的外侧倾斜延伸,并且依次分别连接到所述第一横梁(31)、所述第二横梁(32)和所述车轮(41)上,所述车轮(41)可转动地连接到所述连接杆(42)的下端,所述连接杆(42)的高度可调地与所述第一横梁(31)相连,所述第二横梁(32)可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基架(22)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横梁(31)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支撑套筒(311),所述连接杆(42)上沿所述高度方向形成有多个间隔布置的通孔(421),所述支撑套筒(311)上形成有与所述通孔(421)配合的固定孔(3111),所述连接杆(42)插接到所述支撑套筒(311)内,所述固定孔(3111)和所述通孔(421)中至少一者为多个,以通过第四紧固件(50)依次穿过可选地不同的所述固定孔(3111)和所述通孔(421)将所述连接杆(42)固定到所述支撑套筒(311),
可选地,所述第一横梁(31)和所述第二横梁(32)之间通过间隔设置的两个支撑梁(33)连接,以使得所述连接支架(3)形成为梯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防侧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横梁(32)的端部还设置有纵向安装块(321),该纵向安装块(321)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基架(22)上,所述连接杆(42)和所述纵向安装块(321)之间连接有固定套筒(20),该固定套筒(20)包括固定部(201)和套筒部(202),所述固定部(201)固定连接到所述纵向安装块(321),所述套筒部(202)套接所述连接杆(42)。
9.一种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
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辆防侧翻装置;
质心调节装置(30),该质心调节装置(30)能够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安装基座(2)上以用于调节所述车辆的质心,并且与所述侧向支撑部沿纵向间隔设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测试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质心调节装置(30)包括箱体框架(301),所述箱体框架(301)纵向调节地安装到所述安装基座(2)上,并且所述箱体框架(301)用于填充不同重量的固定载荷(302)以改变所述车架(1)的质心位置。
CN201710496525.2A 2017-06-26 2017-06-26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Active CN1074443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6525.2A CN107444360B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96525.2A CN107444360B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360A true CN107444360A (zh) 2017-12-08
CN107444360B CN107444360B (zh) 2019-09-20

Family

ID=604870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96525.2A Active CN107444360B (zh) 2017-06-26 2017-06-26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436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856A (zh) * 2021-03-16 2021-05-25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
CN114089771A (zh) * 2021-11-24 2022-02-25 安庆帆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行走机器人及其调节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6725U (zh) * 2013-03-11 2013-09-2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侧翻装置
CN205396345U (zh) * 2016-01-25 2016-07-27 叶呈艳 一种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系统
CN205989763U (zh) * 2016-08-23 2017-03-01 志丹县斯曼创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
CN206086262U (zh) * 2016-10-13 2017-04-12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
CN106739912A (zh) * 2017-01-17 2017-05-31 杭州鑫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客车防侧翻平衡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216725U (zh) * 2013-03-11 2013-09-25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防侧翻装置
CN205396345U (zh) * 2016-01-25 2016-07-27 叶呈艳 一种电动助力车的防侧翻车身系统
CN205989763U (zh) * 2016-08-23 2017-03-01 志丹县斯曼创新工贸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
CN206086262U (zh) * 2016-10-13 2017-04-12 山西省交通科学研究院 一种汽车防侧翻装置
CN106739912A (zh) * 2017-01-17 2017-05-31 杭州鑫鹿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客车防侧翻平衡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29856A (zh) * 2021-03-16 2021-05-25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
CN112829856B (zh) * 2021-03-16 2022-05-06 中汽研汽车检验中心(宁波)有限公司 一种半挂车的防折叠及防侧翻装置
CN114089771A (zh) * 2021-11-24 2022-02-25 安庆帆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调节行走机器人及其调节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4360B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03416B (zh) 汽车悬架强度试验台架
US10928278B2 (en) Vehicle restraining device
CN106441857A (zh) 一种主起落架缓冲支柱安装接头疲劳试验装置
CN105764718B (zh) 用于车辆悬架的v‑杆附接组件
CN205719581U (zh) 一种摆臂多轴疲劳试验台架
CN107444360A (zh) 车辆防侧翻装置以及车辆防侧翻测试系统
WO2005037602A3 (en) Movable subframe for semi-trailers
CN110108508A (zh) 一种梁柱子结构连续倒塌试验双向防扭转装置
CN105987800B (zh) 一种振动试验夹具及其安装方法
CN104691519A (zh) 一种桁架式桥梁检修车的防倾翻机构及系统
CN103033333B (zh) 一种驾驶室防滚翻性能试验装置
CN209356338U (zh) 前副车架稳定杆疲劳试验装置
KR100934766B1 (ko) 경대차프레임 시험장치
EP1481824B1 (en) Axle suspension
CN107571700A (zh) 一种空气悬架用h形臂
CN204452407U (zh) 桁架式桥梁检修车的防倾翻机构
CN204324750U (zh) 轮式起重机
CN104512842A (zh) 一种用于高空作业平台的机座总成
CN104034547A (zh) 一种结构倒塌试验中模拟构件失效的支撑释放装置
CN107499085A (zh) 扭力梁及车辆
RU115910U1 (ru) Стенд для испытания элементов подвески автотранспортных средств
CN202947854U (zh) 驾驶室防滚翻性能试验装置
CN111707480A (zh) 一种汽车试验用防侧翻支架
EP2234887B1 (en) Shock absorbing device for boarding bridge
CN214010735U (zh) 一种叉车车架颠簸工况模拟试验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102206 Beijing Changping District Shahe town Shayang Road, Niu Niu Wan Village North

Applicant after: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Address before: 102206, Beijing, Shahe Town, Changping District Road, sand Yang

Applicant before: Beiqi Futian Automobile Co., 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