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41776A -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 Google Patents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41776A
CN107441776A CN201710821299.0A CN201710821299A CN107441776A CN 107441776 A CN107441776 A CN 107441776A CN 201710821299 A CN201710821299 A CN 201710821299A CN 107441776 A CN107441776 A CN 1074417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mmodating cavity
temperature control
temperature
solution
defoam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2129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41776B (zh
Inventor
张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2129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4177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417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17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417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417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2Foam dispersion or preven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19/00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 B01D19/0042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modifying the liquid flow
    • B01D19/0052Degasification of liquids modifying the liquid flow in rotating vessels, vessels containing movable parts or in which centrifugal movement is caus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21/00Applications of separation devices
    • B01D2221/14Separation devices for workshops, car or semiconductor industry, e.g. for separating chips and other machining residu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gasification And Air Bubble Elimination (AREA)
  • Accessories For Mix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该系统包括:脱泡装置,脱泡装置用以脱除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气泡;控温装置,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回路以及循环回路,控温回路围绕脱泡装置设置,用以控制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温度;循环回路与控温回路连接,用以向控温回路提供控温介质。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能够改善脱泡装置的脱泡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脱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背景技术
柔性显示面板,是一种可变型可弯曲的显示装置。柔性显示面板可以包括电子纸、LCD、OLED等,其中,OLED柔性显示面板具有低功耗,低厚度,可收卷等特点,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
OLED柔性显示面板包括柔性基板,OLED显示器件,和连接OLED显示器件的引线。其中,OLED显示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阳极与阴极、设置在阳极与阴极之间的功能层。OLED显示面板的发光原理是半导体材料和有机发光材料在阴极与阳极之间的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进而发光。
为保证OLED显示器件的使用寿命,以保护OLED器件不受水氧等物质的侵蚀,需要减少制作柔性基板的材料中残留气泡,如果气泡位于引线位置,还会将引线鼓起,进而容易引发引线线路损坏等问题,目前脱泡装置并没有很好的脱泡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能够改善脱泡装置的脱泡效果。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泡系统,该系统包括:
脱泡装置,该脱泡装置用以脱除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气泡;控温装置,该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回路以及循环回路,该控温回路围绕脱泡装置设置,用以控制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温度;该循环回路与控温回路连接,用以向控温回路提供控温介质。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脱泡方法,该方法基于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脱泡系统,包括:
向控温装置补充控温介质,并对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加热控温装置中的控温介质,进而通过控温回路对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加热;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在一预设时间内维持预设温度不变;之后通过控温回路将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又一个技术方案是:一种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衬底,该基板衬底通过上述实施例所阐述的脱泡方法制得,该方法包括:
向控温装置补充控温介质,并对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搅拌;加热控温装置中的控温介质,进而通过控温回路对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加热;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在一预设时间内维持预设温度不变;之后通过控温回路将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相比于现有技术通过搅拌脱泡装置中的溶液进行脱泡操作,而本发明通过在脱泡装置周围设置控温装置,控制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温度,从而加快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气泡逃逸速度,进而改善脱泡装置的脱泡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一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二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脱泡系统的脱泡装置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控温回路设置方式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脱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三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脱泡装置脱泡效果不良的问题,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脱泡系统,该系统包括:脱泡装置,该脱泡装置用以脱除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气泡;控温装置,该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回路以及循环回路,该控温回路围绕脱泡装置设置,用以控制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温度;该循环回路与控温回路连接,用以向控温回路提供控温介质。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一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脱泡装置100包括第一容置腔体101以及搅拌结构102。第一容置腔体101用于容纳需要进行脱泡制程的溶液,其顶面设有顶面支撑体103。搅拌结构102包括控制部104以及搅拌部105,控制部104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体101顶面支撑体103,用以控制搅拌部105执行搅拌动作,搅拌部105靠近第一容置腔体101底面设置,用以搅拌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溶液,进而脱除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溶液气泡。控制部104与搅拌部105可以为一体连接结构,又或者控制部104与搅拌部105为两部分拼接在一起组成整体结构,控制部104与搅拌部105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根据控制部104与搅拌部105实际功用,采用相对应的材料制得,例如控制部104用于承接搅拌部105与第一容置腔体101,并且控制搅拌部105搅拌溶液,因此控制部104材质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以及韧性,而搅拌部105需要浸入溶液中因此搅拌部105还需要具备一定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避免搅拌部105被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侵蚀。
可选地,搅拌部105可以为搅拌叶轮结构,控制部104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搅拌部105,以实现搅拌部105进行搅拌动作,以北半球为例一般选择逆时针控制搅拌部105执行搅拌动作,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搅拌部105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如打蛋器型搅拌结构,同样也能实现搅拌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搅拌部105以搅拌叶轮结构为例进行阐述,并非因此对本实施例的搅拌部105结构形式进行限定。
可选地,第一容置腔体101顶面支撑体103设置有真空制造单元106,真空制造单元106可以是一真空抽气装置,通过真空制造单元106抽除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气体,以控制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气压,第一容置腔体101顶面支撑体103还设置有气压监控装置107、气体补充装置108以及排气装置109,排气装置109用于将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气体排出,气压监控装置107实时监控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气压情况,由于脱泡过程中溶液中的气泡会从溶液中逃逸,需要及时将气泡排出第一容置腔体101,避免第一容置腔体101内气压过大,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避免温度升高对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溶液化学性质造成影响,通过气体补充装置108向第一容置腔体101中补充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氦气等,以保证在脱泡过程中,不对第一容置腔体101中的溶液化学性质造成影响。
可选地,气压监控装置107可以为气压传感器等。
可选地,脱泡装置100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110,用以测量脱泡装置100的整体重量,以便对脱泡装置100中溶液的挥发情况加以掌握以及后续对脱泡装置100中溶液进行补偿操作;脱泡装置100底部还设置有原料输入单元111以及原料输出单元112,原料输入单元111用以将需要进行脱泡制程的溶液传输至脱泡装置100中,原料输出单元112将经过脱泡制程后的溶液传输至下一步制程装置中。
请参阅图2-3,图2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二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所示脱泡系统的脱泡装置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脱泡系统200包括脱泡装置201以及控温装置202,脱泡装置201用以脱除其中所盛放溶液的气泡,控温装置202围绕脱泡装置201设置,用以控制脱泡装置201中溶液的温度。本实施例中的脱泡系统200可以用于不同流体的脱泡制程,例如显示面板基板衬底材料的脱泡制程、纤维原液的脱泡制程以及高粘性流体脱泡制程等,在本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基板衬底材料的脱泡制程为例进行详细阐述,并非因此对本实施例的脱泡系统200的应用环境。
可选地,脱泡装置201包括第一容置腔体203以及搅拌结构204。第一容置腔体203用于容纳需要进行脱泡制程的溶液。搅拌结构204包括控制部205以及搅拌部206,控制部205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体203顶面支撑体207,用以控制搅拌部206执行搅拌动作,搅拌部206靠近第一容置腔体203底面设置,用以搅拌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进而脱除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气泡。控制部205与搅拌部206可以为一体连接结构,又或者控制部205与搅拌部206为两部分拼接在一起组成整体结构,控制部205与搅拌部206可以采用相同的材料制成,也可以根据控制部205与搅拌部206实际功用,采用相对应的材料制得,例如控制部205用于承接搅拌部206与第一容置腔体203,并且控制搅拌部206搅拌溶液,因此控制部205材质需要具备较高的强度以及韧性,而搅拌部206需要浸入溶液中因此搅拌部206还需要具备一定耐热性以及耐腐蚀性,避免搅拌部206被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侵蚀。
可选地,搅拌部206可以为搅拌叶轮结构,控制部205通过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搅拌部206,以实现搅拌部206进行搅拌动作,以北半球为例一般选择逆时针控制搅拌部206执行搅拌动作,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搅拌部206也可以为其他结构形式,如打蛋器型搅拌结构,同样也能实现搅拌功能,在本实施例中搅拌部206以搅拌叶轮结构为例进行阐述,并非因此对本实施例的搅拌部206结构形式进行限定。
可选地,脱泡装置201还包括第二容置腔体208。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采用双层腔体设置,并且第一容置腔体203设置于第二容置腔体208中。举例而言,脱泡装置201可以采用双层钢材圆柱体结构,第一容置腔体203为内层钢材腔体,第二容置腔体208为外层钢材容置腔体且直接与外部环境接触,第一容置腔体203通过顶面支撑体207与外部环境隔离。
可选地,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材料208可以为SUS不锈钢材质、塑胶材质又或者其他能够保证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具备足够的强度以及耐腐蚀能力,均可作为本实施例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的材料,此外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的材质可以相同,以简化脱泡装置201的制作工艺,此外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的材质也可以不相同,例如第一容置腔体203与需脱泡的溶液直接接触,对其耐腐蚀能力要求高于第二容置腔体208,可以采用耐腐蚀能力更高的材料制成第一容置腔体203,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第一容置腔体203顶面支撑体207设置有真空制造单元209,真空制造单元209可以是一真空抽气装置,通过真空制造单元209抽除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气体,以控制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气压,第一容置腔体203顶面支撑体207还设置有气压监控装置210、气体补充装置211以及排气装置212,排气装置212用于将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气体排出,气压监控装置210实时监控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气压情况,由于脱泡过程中溶液中的气泡会从溶液中逃逸,需要及时将气泡排出第一容置腔体203,避免第一容置腔体203内气压过大,造成不必要的安全隐患,同时为了避免温度升高对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化学性质造成影响,通过气体补充装置211向第一容置腔体中补充惰性气体,例如氮气、氦气等,以保证在脱泡过程中,不对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化学性质造成影响。
可选地,气压监控装置210可以为气压传感器等。
可选地,脱泡装置201底部设置有重量传感器213,用以测量脱泡装置201的整体重量,以便对脱泡装置201中溶液的挥发情况加以掌握以及后续对脱泡装置201中溶液进行补偿操作;脱泡装置201底部还设置有原料输入单元214以及原料输出单元215,原料输入单元214用以将需要进行脱泡制程的溶液传输至脱泡装置201中,原料输出单元215将经过脱泡制程后的溶液传输至下一步制程装置中。
可选地,根据本实施例以显示面板基板衬底材料的脱泡制程为例,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可以为NMP(N-甲基吡咯烷酮),NMP为显示面板衬底常用材料,NMP的沸点约203℃,在较低温度下的挥发性较弱,但由于在显示面板基板衬底的脱泡制程中为减压真空搅拌,NMP会产生少量的挥发,从而影响第一容置腔体中的NMP溶液粘度。有鉴于此,脱泡装置201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216以及补偿单元217,检测单元216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体203底面,用于引出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NMP溶液,通过采集适量NMP溶液,从而检测第一容置腔体203中NMP溶液的粘度参数,脱泡装置201底部的重量传感器213,用以检测整个脱泡装置201由于NMP挥发而减轻的重量,补偿单元217可以设置于第一容置腔体203的顶面支撑体207,根据检测到的第一容置腔体203中NMP溶液的粘度参数以及重量,对第一容置腔体203中NMP溶液的粘度参数进行补偿,以减少由于NMP挥发导致对第一容置腔体203中NMP溶液的粘度造成的影响。
在本实施例中,控温装置202包括控温回路218以及循环回路219。控温回路218围绕第一容置腔体203设置,用以控制第一容置腔体203中的溶液的温度,循环回路219与控温回路218连接,用以向控温回路218提供控温介质。控温回路218覆盖第一容置腔体203除顶面以外其他外表面,用以与第一容置腔体203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第一容置腔体203中溶液的温度。可选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采用双层腔体结构,第一容置腔体203不与第二容置腔体208接触,二者之间的间隙用于填充控温介质以形成控温回路218,又或者第一容置腔体203与第二容置腔体208的底面接触而侧面不接触,二者侧面不接触所形成的间隙用于填充控温介质以形成控温回路218,在本实施例中以第一容置腔体203不与第二容置腔体208接触,二者之间的间隙用于填充控温介质以形成控温回路218为例进行阐述,并非因此对本实施例的控温回路218结构加以限定。
可选地,第一容置腔体401与第二容置腔体402可以不采用一体结构,控温回路403可以为第一容置腔体401的外部包围结构,贴附于第一容置腔体401的侧面和/或底面设置,容纳控温介质形成控温回路403。如图4所示,图4中以控温回路403贴附于第一容置腔体401的侧面以及底面设置为例。通过上述方式,控温回路403同样能够实现与第一容置腔体401进行热交换,进而控制第一容置腔体401中溶液温度的效果。
可选地,循环回路219包括通过传输单元220依次连接的输入单元221、加热单元222、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控温介质输出单元224、动力单元225以及输出单元226;输入单元221与控温回路218于靠近脱泡装置201底面连接,用以向控温回路218提供控温介质,输出单元226与控温回路218于靠近脱泡装置201顶面连接,用以将控温回路218中的控温介质输出至循环回路219,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输入单元221在控温回路218中的相对位置要在输出单元226之下,通过该安装方式,可以保证控温介质能够充满控温回路218并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循环效果;若输入单元221在控温回路218中的相对位置要在输出单元226之上,需要输入速率大于输出速率一定水平,才可保证控温介质能够充满控温回路218并且能够达到良好的循环效果,无疑提高了脱泡制程对控温装置202的设备要求,增加了不必要的生产成本。
显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循环回路219中各元件的连接顺序包括但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阐述各元件的连接顺序,在本实施例中,只需满足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与控温介质输出单元224相邻串联一起,其他元件可需要串联在循环回路219中其他位置,同样能实现上述实施例所阐述循环回路219的功用,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加热单元222串联于循环回路219中,用以加热经过加热单元222的控温介质,加热单元222可以是电热丝加热器、涡能感应加热器或者是其他行程的加热装置,可以实现本实施例对经过加热单元222的控温介质进行加热效果,均可作为本实施例所阐述的加热单元222,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用以向循环回路219输入控温介质;控温介质输出单元224用以将循环回路219中的控温介质排出,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与外部控温介质补给源连接,以给予循环回路219控温介质,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与控温介质输出单元224以及二者之间的传输单元220通过阀门控制上述单元的开关,以便控制控温介质的流动方向;动力单元225用以为循环回路219提供动力,可选地,动力单元225可以为电驱动发动机,汽油驱动发动机又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动力泵,能够为本实施例的循环回路219提供驱动温控介质动力的装置,均可为本实施例所阐述的动力单元225,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控温介质可以为水,在本实施例中从控温介质输入单元223中输入循环回路219的水可以为低温水,通过加热单元222对控温介质进行加热后,从而对脱泡装置201中的溶液进行加热,当需要冷却脱泡装置201时,就停止加热控温介质,通过低温的控温介质对脱泡装置201进行冷却,可以方便有效的实现对脱泡装置201温度的控制,显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控温介质可以为其他流体,能够通过加热单元222对其进行加热,进而控制脱泡装置201中溶液温度的流体物质,均可作为本实施例所阐述的控温介质。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脱泡装置上增加控温装置,通过控温回路控制脱泡装置中的溶液的温度,并且通过循环回路对控温介质进行加热,再通过控温回路与脱泡装置中的溶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脱泡装置中的溶液,进而加快脱泡装置中溶液气泡的逃逸速度,并且通过检测单元以及补偿单元对脱泡后的溶液进行粘度补偿,减少由于溶质挥发造成对溶液性质的影响,改善脱泡装置的脱泡效果。
请参阅图5-6,图5是本发明脱泡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脱泡系统第三实施例正视图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说,本实施例所阐述的脱泡方法是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所阐述的脱泡系统,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
S501:向控温装置601补充控温介质,并对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在本实施例中,打开原料输入单元603向第一容置腔体602中输入需要进行脱泡制程的溶液,在本实施例中以显示面板基板衬底的原料NMP溶液为例进行阐述,之后通过重量传感器604以及检测单元605测量搅拌前NMP溶液的起始粘度参数以及脱泡装置606的起始重量。开启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关闭控温介质输出单元608,以使控温回路609中充满控温介质,当控温回路609中的控温介质饱和后,关闭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
可选地,在脱泡制程中,控制部610控制搅拌部611对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进行搅拌,增加NMP溶液中的气泡裸露到上层表面的概率增大,受溶剂压缩压强减小,气泡逃逸概率增大,进而加快气泡从NMP溶液中逃逸;可选地,可以控制搅拌部611不停执行搅拌动作或者间歇性执行搅拌动作。
S502:加热控温装置601中的控温介质,进而通过控温回路609对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进行加热;
在本实施例中,开启动力单元612、加热单元613以及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与控温介质输出单元608之间传输单元614的阀门615,按照预设温度,缓慢加热循环回路616中的控温介质,从而使控温回路611中的控温介质升温,进而加热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由于NMP溶液温度升高,NMP溶液粘度有所下降,NMP溶液流动性增强,减少对溶液中气泡的约束,并且由于NMP溶液温度的升高,气泡内分子运动加剧,气泡因膨胀而体积增大,表面张力变小,膨胀破裂概率增加,再者NMP溶液溶剂溶解度下降,利于气泡的析出与逃逸,进而改善脱泡装置606的脱泡效果。
可选地,预设温度可以为35℃,避免由于温度过高造成NMP溶液提前发生酰胺固化反应,当然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可以根据不同种类的溶液发生下一步反应的最低温度以灵活调节预设温度,只要控制在最低反应温度以下,溶液不会发生下一步反应的温度范围内即可,在此不做限定。
可选地,由于搅拌部611执行搅拌动作,与NMP溶液产生摩擦以及搅拌部自身工作会导致额外热量的生成,为避免使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温度超过预设温度,因此若搅拌部611不停执行搅拌动作,可以适当降低搅拌部611执行搅拌动作的频率,又或者让搅拌部611间歇性执行搅拌动作,搅拌部611执行搅拌动作的周期以及每个周期内的搅拌频率,满足避免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温度超过预设温度的要求即可。
S503: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在一预设时间内维持预设温度不变;
在本实施例中,当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达到预设温度后,在一预设时间内维持预设温度不变,旨在充分对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进行脱泡操作,预设时间可以根据NMP溶液的粘度参数以及质量,搅拌部611的搅拌效率确定,只要能满足充分对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进行脱泡操作,达到预计的脱泡效果。
可选地,脱泡制程中可以通过真空制造单元617,进行抽真空搅拌去除气泡动作,可以避免脱泡制程中NMP溶液的化学性质受到外部环境气体的影响。
S504:通过控温回路609将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维持预设温度一预设时间之后进行降温处理。关闭加热单元613以及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与控温介质输出单元608之间传输单元614的阀门615,打开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以及控温介质输出单元608,用以在控温装置601中通入控温介质,由于当前通入控温介质温度低于控温装置601中已通入的原有的控温介质,可以达到冷却的效果。当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冷却至室温后,关闭控温介质输入单元607、控温介质输出单元608以及动力单元612,停止控温介质供应。通过检测单元605引出适量脱泡后的NMP溶液,检测其粘度参数,并且通过重量传感器604检测脱泡后脱泡装置606的重量与脱泡装置606的起始重量相比,获得NMP的挥发量,通过补偿单元618往第一容置腔体602中通入NMP,将第一容置腔体602中的NMP溶液的粘度参数补偿至搅拌前的起始粘度参数,可以减小由于搅拌以及加热导致对NMP溶液粘度参数的影响。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在脱泡装置上增加控温装置,通过控温回路控制脱泡装置中的溶液的温度,并且通过循环回路对控温介质进行加热,再通过控温回路与脱泡装置中的溶液进行热交换,从而加热脱泡装置中的溶液,进而加快脱泡装置中溶液气泡的逃逸速度,并且通过检测单元以及补偿单元对脱泡后的溶液进行粘度补偿,减少由于溶质挥发造成对溶液性质的影响,改善脱泡装置的脱泡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脱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脱泡装置,所述脱泡装置用以脱除所述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气泡;
控温装置,所述控温装置包括控温回路以及循环回路,
所述控温回路围绕所述脱泡装置设置,用以控制所述脱泡装置中溶液的温度;
所述循环回路与所述控温回路连接,用以向所述控温回路提供控温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装置包括:第一容置腔体以及搅拌结构;
所述搅拌结构包括控制部以及搅拌部,所述控制部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顶面,用以控制所述搅拌部执行搅拌动作;
所述搅拌部靠近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底面设置,用以搅拌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而脱除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溶液的气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装置进一步包括第二容置腔体,所述第一容置腔体设置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中,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体之间的间隙用以容纳控温介质,形成所述控温回路,所述控温回路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进行热交换,进而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溶液的温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顶面设置有真空制造单元,所述真空制造单元用以将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制造为真空环境。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脱泡装置进一步包括:检测单元以及补偿单元,所述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底面,用以检测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溶液的粘度参数以及重量;所述补偿单元设置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顶面,所述补偿单元用以补偿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溶液的粘度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温回路贴附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的侧面以及底面设置,用以与所述第一容置腔体进行热交换,从而控制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溶液的温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回路包括通过传输单元依次连接的输入单元、加热单元、控温介质输入单元、控温介质输出单元、动力单元以及输出单元;
所述输入单元与所述控温回路于靠近所述脱泡装置底面连接,用以向所述控温回路提供控温介质;
所述输出单元与所述控温回路于靠近所述脱泡装置顶面连接,用以将所述控温回路中的控温介质输出至所述循环回路;
所述加热单元用以加热经过所述加热单元的控温介质;
所述控温介质输入单元用以向所述循环回路输入控温介质;
所述控温介质输出单元用以将所述循环回路中的控温介质排出;
所述动力单元用以为所述循环回路提供动力。
8.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脱泡系统的脱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向所述控温装置补充控温介质,并对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搅拌;
加热所述控温装置中的控温介质,进而通过所述控温回路对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加热;
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达到预设温度后,在一预设时间内维持所述预设温度不变;之后
通过所述控温回路将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进行搅拌之前包括:测定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的起始粘度参数与起始重量;
在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温度冷却至室温之后,根据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起始粘度参数与起始重量,对所述第一容置腔体中的溶液的粘度参数进行补偿。
10.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板衬底,所述基板衬底由如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脱泡方法制得。
CN201710821299.0A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ctive CN1074417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1299.0A CN107441776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21299.0A CN107441776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1776A true CN107441776A (zh) 2017-12-08
CN107441776B CN107441776B (zh) 2020-02-07

Family

ID=604955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21299.0A Active CN107441776B (zh) 2017-09-11 2017-09-11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4177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7844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素溶液的脱泡装置和该装置的脱泡方法
CN113253495A (zh) * 2021-05-28 2021-08-13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气泡收集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823A (zh) * 2007-03-06 2010-01-13 因特格拉斯技术股份公司 将液体与至少另一种物质混合和将混合物脱气以及将混合物排放的方法
CN101791493A (zh) * 2010-02-10 2010-08-04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流体的连续快速脱泡装置
CN101856570A (zh) * 2010-06-03 2010-10-13 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纺丝液动态脱单脱泡方法及其装置
CN201618446U (zh) * 2010-02-10 2010-11-03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流体的连续快速脱泡装置
EP2374517A2 (en) * 2010-04-12 2011-10-12 Cognis IP Management GmbH Defoaming agents and article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CN10280602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王维加 多路液体混合系统和液体在线混合系统
CN103091910A (zh) * 2013-02-04 2013-05-08 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lcd产品边框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23371A (zh) * 2017-04-27 2017-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6823A (zh) * 2007-03-06 2010-01-13 因特格拉斯技术股份公司 将液体与至少另一种物质混合和将混合物脱气以及将混合物排放的方法
CN101791493A (zh) * 2010-02-10 2010-08-04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流体的连续快速脱泡装置
CN201618446U (zh) * 2010-02-10 2010-11-03 中蓝晨光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高粘度流体的连续快速脱泡装置
EP2374517A2 (en) * 2010-04-12 2011-10-12 Cognis IP Management GmbH Defoaming agents and article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CN101856570A (zh) * 2010-06-03 2010-10-13 西安康本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碳纤维纺丝液动态脱单脱泡方法及其装置
CN102806027A (zh) * 2011-05-31 2012-12-05 王维加 多路液体混合系统和液体在线混合系统
CN103091910A (zh) * 2013-02-04 2013-05-08 深圳市中显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lcd产品边框可靠性的装置及方法
CN107123371A (zh) * 2017-04-27 2017-09-0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柔性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57844A (zh) * 2017-12-25 2019-07-02 中国纺织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纤维素溶液的脱泡装置和该装置的脱泡方法
CN113253495A (zh) * 2021-05-28 2021-08-13 苏州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面板气泡收集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41776B (zh) 2020-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226726A (zh) 一种特高压换流变压器油纸绝缘材料的热-电-机多应力联合老化实验平台及实验方法
CN107441776A (zh) 一种脱泡系统、脱泡方法以及显示面板
WO2017081893A1 (ja) 水素含有水生成装置および水素含有水の生成方法
CN107126919A (zh) 一种节能固液分离安全反应釜
CN104950024A (zh) 测定氢扩散系数的装置及方法
CN108525351A (zh) 一种脱泡装置
CN102435546B (zh) 超临界高压釜鼓泡除氧系统
CN209759050U (zh) 二氧化锆气凝胶的制作设备
US7141150B1 (en) Method and test chamber for accelerated aging of materials and bonds subject to corrosion related degradation
CN2794512Y (zh) 滴丸机滴罐压力调节装置
CN109269728A (zh) 一种能够快速检测漏气位置的气瓶漏气检测装置
CN211451528U (zh) 一种自动补水恒压水冷却系统
CN207964586U (zh) 一种恒温恒湿盐雾试验装置
CN109458164B (zh) 可视化反应装置及变温变压动态反应的模拟方法
CN206161641U (zh) 一种用于综合毒性检测的恒温控制装置
CN102983342B (zh) 一种燃料电池加湿器的自动补水控制方法及其装置
CN216808979U (zh) 一种电解制氧自动控制系统
CN213433983U (zh) 一种led灯生产用胶体搅拌装置
CN210251868U (zh) 一种臭氧的分解试验装置
CN211585338U (zh) 一种新型循环式变压器油气分离装置
CN209797490U (zh) 回收硒的系统
CN110044991B (zh) 一种具有密封和温控功能的葡萄糖传感装置
CN102778341B (zh) 一种验证玻璃密封效果的方法和装置
KR20110035298A (ko) 액튜에이터 시험장치
JP3913885B2 (ja) 塩水生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