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1308A - 带模塑部的电线 - Google Patents

带模塑部的电线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1308A
CN107431308A CN201680018296.7A CN201680018296A CN107431308A CN 107431308 A CN107431308 A CN 107431308A CN 201680018296 A CN201680018296 A CN 201680018296A CN 107431308 A CN107431308 A CN 1074313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ed section
fixed component
molded
electric wire
insulating co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29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1308B (zh
Inventor
金知圣
末谷正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AutoNetworks Technologies Ltd, Sumitomo Electric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Wiring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13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13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70Insulation of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1/00Individual connecting elements provid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ive members which are, or may be, thereby interconnected, e.g. end pieces for wires or cabl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or cable and having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blocks of binding posts
    • H01R11/11End pieces or tapping pieces for wires, supported by the wire an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to some other wire, terminal or conductive member
    • H01R11/12End pieces terminating in an eye, hook, or fork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0Securing contact members in or to a base or case; Insulating of contact members
    • H01R13/405Securing in non-demountable manner, e.g. moulding, rive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58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 H01R13/5804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 H01R13/5812Means for relieving strain on wire connection, e.g. cord grip, for avoiding loosening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res and terminals within a coupling device terminating a cable comprising a separate cable clamping part the cable clamping being achieved by mounting the separate part on the housing of the coupling devic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0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 H01R4/10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 H01R4/18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 H01R4/183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two or more conductive members in direct contact, i.e. touching one another; Means for effecting or maintaining such contact; 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having two or more spaced connecting locations for conductors and using contact members penetrating insulation effected solely by twisting, wrapping, bending, crimping, or other permanent deformation by crimping for cylindrical elongated bodies, e.g. cables having circular cross-section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005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king dustproof, splashproof, drip-proof, waterproof, or flameproof connection, coupling, or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2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assembling or disassembling contact members with insulating base, case or sleeve
    • H01R43/24Assembling by moulding on 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0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3/18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 H01B3/30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 H01B3/46Insulators or insulating bodies characterised by the insulating material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mainly consisting of organic substances plastics; resins; waxes silico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 Connections Effected By Soldering, Adhesion, Or Permanent Deformation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简单地抑制水等液体从模塑部和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侵入。带模塑部的电线,具备:绝缘电线;端子,其与绝缘电线的端部的芯线连接;第1模塑部,其将端子和绝缘电线的芯线的连接部分覆盖;第2模塑部,其与第1模塑部一体形成,并且是比第1模塑部柔软的部件,第2模塑部与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从第1模塑部向端子侧的相反侧突出地形成;以及固定部件,其是将第2模塑部的周围包围的环状部件,并以将第2模塑部按压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于第1模塑部以及第2模塑部。

Description

带模塑部的电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带模塑部的电线,包括端子、绝缘电线以及模塑部。
背景技术
在绝缘电线的端部连接有端子的带端子的电线中,电线和端子的连接部有时被嵌件成型的模塑部覆盖。
另外,例如,在专利文献1示出的例子中,公开了一种带模塑部的电线,具备分别由不同的模塑树脂形成的第1模塑部和第2模塑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7063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为了防止水等液体从模塑部和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侵入,有时在模塑部的后端部、且在模塑部和绝缘包覆层之间插入橡胶塞。
在此,为了得到更高的止水性,橡胶塞需要以相对压缩的状态插入到模塑部和绝缘电线之间的间隙。但是,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用较大的力使橡胶塞压缩,并且在维持该压缩状态的状态下将橡胶塞插入到模塑部和绝缘电线之间,因此该操作变得困難。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如下技术:在带模塑部的电线中,更简单地抑制水等液体从模塑部和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侵入。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第1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具备:绝缘电线,其具备芯线和绝缘包覆层,所述绝缘包覆层将所述芯线的周围覆盖;端子,其与所述绝缘电线的端部的所述芯线连接;第1模塑部,其将所述端子和所述绝缘电线的所述芯线的连接部分覆盖;第2模塑部,其与所述第1模塑部一体形成,并且是比所述第1模塑部柔软的部件,所述第2模塑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从所述第1模塑部向所述端子侧的相反侧突出地形成;以及固定部件,其是将所述第2模塑部的周围包围的环状部件,并且以将所述第2模塑部按压到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1模塑部以及所述第2模塑部。
第2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是第1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一个方式。在第2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在所述第1模塑部形成有卡止部,在所述固定部件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卡合,从而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绝缘电线的延伸方向上固定在所述第1模塑部以及所述第2模塑部。
第3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是第2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一个方式。在第3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所述第2模塑部包括第1表面和第2表面,所述第1表面朝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并与所述第1模塑部的所述端子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相接,所述第2表面朝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的相反侧,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第2表面接触的部分,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以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第2表面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按压的状态卡合而被固定。
第4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是第1方式-第3方式中任意一个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一个方式。在第4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所述第2模塑部含有硅树脂。
第5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是第1方式-第4方式中任意一个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一个方式。在第5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所述绝缘包覆层含有硅树脂。
第6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是第1方式-第5方式中任意一个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一个方式。在第6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中,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多个固定部件片,并以所述多个固定部件片合体的状态形成为所述环状。
发明效果
在上述的各个方式中,柔软的第2模塑部从第1模塑部向相对于端子侧的相反侧突出地形成。并且,固定部件以将第2模塑部按压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于第1模塑部以及第2模塑部。在此,第2模塑部因为是通过将模塑树脂注射到模具内并使其固化而得到的,所以能简单地得到。并且,固定部件将第2模塑部向绝缘包覆层按压,从而抑制水等液体从模塑部和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侵入。在这种情况下,与使橡胶塞压缩而插入到模塑部和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情况相比,能更简单地抑制水等液体从模塑部和绝缘电线的绝缘包覆层之间侵入。
另外,在第2方式中,固定部件借由形成于第1模塑部的卡止部和形成于固定部件的被卡止部而固定在第1模塑部以及第2模塑部。在这种情况下,能使固定部件、第1模塑部以及第2模塑部的固定状态更牢固。
另外,在第3方式中,固定部件包括与第2表面接触的部分。并且,固定部件通过卡止部和被卡止部以固定部件将第2表面向第1模塑部侧按压的状态卡合而被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能够使第1模塑部的端子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1表面更牢固地紧贴。因此,能更确实地抑制在第1模塑部的端子侧的相反侧的面和第2模塑部的第1表面之间产生有水等液体侵入危险的间隙。
另外,在第4方式中,第2模塑部含有硅树脂。在这种情况下,能用较小力将第2模塑部按压到绝缘包覆层,并且能封堵第2模塑部和绝缘包覆层之间的间隙。另外,例如,在绝缘包覆层含有硅树脂的情况下,由于第2模塑部以及绝缘包覆层为相同的材质,所以更能紧贴。
另外,在第5方式中,绝缘包覆层含有硅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的柔软性提高。另外,例如,在第2模塑部含有硅树脂的情况下,由于第2模塑部以及绝缘包覆层为相同的材质,所以更能紧贴。
另外,在第6方式中,固定部件以多个固定部件片合体的状态形成环状。在这种情况下,能更简单地进行将固定部件安装于第1模塑部以及第2模塑部的作业。
附图说明
图1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剖视图。
图2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局部放大剖视图。
图3是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立体图。
图4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5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6是示出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制造方法的图。
图7是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立体图。
图8是示出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固定部件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具现化的一个例子,并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技术范围的事例。
<第1实施方式>
首先,一边参照图1-3一边对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100进行说明。带模塑部的电线100具备:绝缘电线9;端子8;第1模塑部1;第2模塑部2;以及固定部件3。
图1是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剖视图。图1是示出用沿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的切断线切断的截面的图。图2是图1的局部放大剖视图。图2是将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边界部分放大的剖视图。图3是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立体图。
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例如搭载于汽车等车辆。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绝缘电线9和端子8的连接部分通过第1模塑部1、第2模塑部2以及固定部件3而被止水。
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绝缘电线9具备芯线91和将芯线91的周围覆盖的绝缘包覆层92。芯线91是例如将铜或者铝等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导体。绝缘包覆层92是树脂的绝缘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包覆层92含有硅树脂。在此,绝缘包覆层92也可以是橡胶状的硅树脂(硅橡胶)。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9的柔软性提高。另外,绝缘包覆层92也可以是例如将聚乙烯或者氯乙烯等作为主要成分的合成树脂的部件。
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在绝缘电线9的端部,芯线91的周围的绝缘包覆层92被除去。端子8连接到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已除去绝缘包覆层92的芯线91。
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端子8连接于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端子8是将铜等金属作为主要成分的部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端子8具备电线连接部81和对方侧连接部82。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线连接部81是与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连接的部分。在此,如图1所示,电线连接部81包括能压接在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的压接片。在电线连接部81中,压接片以将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的周围覆盖的状态被铆接。
另外,电线连接部81也可以包括铆接到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绝缘包覆层92的压接片。另外,端子8也可以通过热焊或者超声波焊接等焊接而连接到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在这种情况下,电线连接部81也可以形成为能焊接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的平板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对方侧连接部82是能够与作为该端子8的连接对方的对方侧部件连接的部分。作为对方侧部件也可以是例如端子板等。在此,如图1、3所示,在对方侧连接部82形成有孔820,孔820能将对方侧连接部82螺栓紧固到对方侧部件。
接着,对第1模塑部1进行说明。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第1模塑部1将端子8和绝缘电线9的芯线91的连接部分覆盖。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模塑部1除了覆盖端子8和绝缘电线9的芯线91的连接部分以外,还覆盖绝缘包覆层92的端部。因此,在此,第1模塑部1形成为将端子8和芯线91的连接部分以及绝缘包覆层92的端部的周围覆盖的环状。
第1模塑部1是比后述的第2模塑部2硬的部件。作为形成第1模塑部1的树脂,也可以采用PBT(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树脂、PPS(聚苯硫醚)树脂、PPA(聚邻苯二甲酰胺)树脂、LCP树脂(液晶聚合物)、苯酚系、聚酯系、聚酰胺系或者环氧系的树脂等。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模塑部1形成有卡止部11。卡止部11是能与后述的固定部件3的被卡止部31卡止的部分。在此,在第1模塑部1的相对于端子8的对方侧连接部82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形成有卡止部11。以下,将第1模塑部1的相对于端子8的对方侧连接部82侧的相反侧称为后端侧。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11形成于第1模塑部1的后端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止部11从第1模塑部1的内周侧向外周侧突出地形成。在此,卡止部11以从最突出的部分朝向后端侧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另外,在此,在卡止部11中,最突出的部分的后端侧的相反侧的部分沿着与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正交的方向从内周侧向外周侧突出。即,在卡止部11的后端侧形成有倾斜面,在卡止部11的第1模塑部1侧形成有与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正交的垂直面。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卡止部11的端子8侧的部分形成有槽15,后述的固定部件3的被卡止部31能嵌入到槽15。
接着,对第2模塑部2进行说明。第2模塑部2与第1模塑部1一体形成。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述的那样,共用一部分模具,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通过双色成形而成形。另外,分别准备其他模具,2次进行模塑成形,由此也可以成形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
第2模塑部2是比第1模塑部1柔软的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模塑部2是含有硅树脂的部件。例如,第2模塑部2也可以是液状硅固化的部件。
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第2模塑部2与绝缘包覆层92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从第1模塑部1向端子8侧的相反侧突出地形成。即,第2模塑部2向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突出地形成。在此,第2模塑部2仅形成于绝缘包覆层92的部位。即,第2模塑部2形成将绝缘包覆层92的周围覆盖的环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模塑部2包括朝向第1模塑部1侧的第1表面21。在此,第2模塑部2朝向第1模塑部1侧,从第1模塑部1的相对于端子8侧位于相反侧的端面、即后端面19突出地形成。并且,第2模塑部2的第1表面21与第1模塑部1的后端面19相接。因此,也能将第1表面21称为第2模塑部2的前端面。
另外,在第2模塑部2,在从第1表面21到相对于第1表面21位于相反侧的后端面29之间形成有台阶25。在此,如图2所示,通过形成台阶25,从而第1表面21侧的部分比后端面29侧的部分更向外周侧突出。
在此,在形成有台阶25的部分,将朝向相对于第1模塑部1侧位于相反侧的面称为第2表面22。第2表面22是第1表面21侧的部分的相对于第1表面21位于相反侧的面。在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通过后述的固定部件3与第2表面22抵接,从而第1表面21强烈地按压在后端面1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表面22是与第1表面21平行的面。在这种情况下,能更有效地将第1表面21按压到后端面19。
接着,对固定部件3进行说明。固定部件3是将第2模塑部2的周围包围的环状部件。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是除了第2模塑部2以外,还将第1模塑部1的后端部的周围包围的环状部件。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是不伸缩到将第2模塑部2向绝缘包覆层92侧按压的程度的部件。在此,固定部件3是比第2模塑部2硬的树脂制部件。固定部件3也可以是例如PP(聚丙烯)、尼龙或者聚乙烯等树脂制部件。另外,固定部件3是相对于第1模塑部1和第2模塑部2独立的部件。固定部件3以将第2模塑部2按压到绝缘包覆层92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
在本实施方式中,例如在安装到第2模塑部2之前的状态下,固定部件3的内周面所形成的轮廓也可以比将绝缘电线9的周围包围的第2模塑部2的外周面所形成的轮廓小。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固定部件3配设于第2模塑部2的周围,从而第2模塑部2被向绝缘包覆层92侧按压而变形。由此,能填充第2模塑部2和绝缘包覆层92之间的间隙。
另外,固定部件3也可以是铆接部件。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将第2模塑部2的周围包围的状态的固定部件3被铆接,从而第2模塑部2被按压到绝缘包覆层92。另外,固定部件3也可以是以将第2模塑部2按压在绝缘包覆层92的状态缠绕的带部件。另外,固定部件3也可以是热收缩管收缩而成的部件。
另外,固定部件3也可以是与第1模塑部1相同硬度的部件、或者比第1模塑部1硬的部件。另外,如本实施方式,在固定部件3将第1模塑部1的后端部的周围包围的情况下,在固定部件3为比第1模塑部1硬的部件时,也能将第1模塑部1的后端部向绝缘包覆层92侧按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3形成有被卡止部31,被卡止部31能卡止于第1模塑部1的卡止部11。在此,如图2所示,被卡止部31是凸部,该凸部在固定部件3的内周面侧形成为凸状,并包括与卡止部11的第1模塑部1侧的面接触的卡止面310。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从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向端子8侧靠近。另外,在此,由于卡止部11以从作为最突出的部分的端子8侧的部分朝向后端侧逐渐下降的方式倾斜地形成,因此固定部件3一边沿该倾斜弹性变形一边向端子8侧靠近。
也就是说,第1模塑部1的卡止部11与固定部件3的被卡止部31卡合。由此,固定部件3安装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在此,如图2所示,通过被卡止部31嵌入到第1模塑部1的槽15,从而卡止部11与被卡止部31卡合。并且,通过被卡止部31的卡止面310接触到卡止部11,从而限制固定部件3相对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向脱离方向移动。另外,通过形成槽15的端子8侧的面接触到固定部件3的第1模塑部1侧的面,从而能限制固定部件3向端子8侧移动。由此,固定部件3在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上固定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固定部件3包括与第2模塑部2的第2表面22接触的部分。以下,将该部分称为接触部36。在此,接触部36是在固定部件3的内周面侧形成为凸状的凸部。接触部36在固定部件3从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向端子8侧靠近时,将第2表面22向第1模塑部1侧按压。由此,包括第2模塑部2的第1表面21的部分按压在第1模塑部1。其结果,第1表面21和后端面19更强烈地紧贴。并且,在第1表面21和后端面19紧贴的状态下,通过卡止部11和被卡止部31卡合,固定部件3固定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从而维持该紧贴状态。
另外,接触部36也可以形成为与第2模塑部2的台阶25的高度相对应的突出量。优选地,接触部36可以为比台阶25的高度大的突出量。在这种情况下,能有效地将第2模塑部2向绝缘包覆层92侧按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3安装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状态下,固定部件3的相对于第1模塑部1侧位于相反侧的后端面39的位置和第2模塑部2的后端面29的位置在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上一致。即,在后端面39和后端面29之间没有形成台阶。这是因为,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的接触部36按压第2模塑部2的第2表面22,从而第1表面21和后端面19更加紧贴。即,即使不将第2模塑部2的后端面29向第1模塑部1侧按压,也能使第1表面21和后端面19更加紧贴。在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将固定部件3的后端面29覆盖的部分,所以能将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上的固定部件3的尺寸减小。即,能将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止水结构小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也可以进一步包括将第2模塑部2的后端面29覆盖的部分。
接着对制造带模塑部的电线100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在此,带模塑部的电线制造方法包括: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以及固定部件安装工序。并且,在带模塑部的电线制造方法中,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以及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中使用共同的模具5。即,在由第1制造方法得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第1模塑部1和第2模塑部2通过双色成形而得到。
图4是示出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的图。图5是示出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的图。图6是示出固定部件安装工序的图。
首先,对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以及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中所使用的共同的模具5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模具5中形成有空间50,空间50被模具5的沿第1模塑部1的外周面构成的轮廓的内周面包围。另外,在此,模具5包括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以一方能接近或者远离另一方的方式被支承。在这种情况下,空间50在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最接近的状态下形成。
接着,对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中使用的模具6进行说明。模具6形成有空间60,空间60被模具6的沿绝缘电线9的绝缘包覆层92的外周面构成的轮廓的内周面包围。另外,在此,模具6包括上模具61和下模具62,上模具61和下模具62以一方能接近或者远离另一方的方式被支承。在这种情况下,空间60在上模具61和下模具62最接近的状态下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模具6在上模具61和下模具62最接近的状态下夹着绝缘电线9对其支承并固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中,端子8与绝缘电线9的端部的芯线91连接的绝缘电线9被模具6支承。然后,上模具51和下模具52以端子8和绝缘电线9的芯线91的连接部分收纳于空间50内的方式靠近端子8以及绝缘电线9。
然后,在端子8和绝缘电线9的芯线91的连接部分收纳于模具5的空间50的状态下,构成第1模塑部1的模塑树脂流入到空间50。然后,通过该模塑树脂固化,从而形成第1模塑部1。
接着,对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之后进行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在此,在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中,使用模具7。如图5所示,在模具7中形成有空间70,空间70被模具7的沿第2模塑部2的外周面构成的轮廓的内周面包围。另外,在此,模具7包括上模具71和下模具72,上模具71和下模具72以一方能接近或者远离另一方的方式被支承。在这种情况下,空间70在上模具71和下模具72最接近的状态下形成。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形成了第1模塑部1之后,上模具61以及下模具62沿远离的方向移动,模具6从绝缘电线9的绝缘包覆层92卸下。然后,上模具71以及下模具72以被卸下模具6的部分收纳于空间70内的方式靠近。由此,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的绝缘包覆层92收纳于模具7的空间70。
然后,在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的绝缘包覆层92收纳于模具7的空间70的状态下,构成第2模塑部2的模塑树脂流入到空间70。然后,通过该模塑树脂固化,从而形成第2模塑部2。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第2模塑部2的模塑树脂是液状硅。在这种情况下,模塑树脂更快地固化,从而能得到第2模塑部2。
在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完成后,将带有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连接有端子8的绝缘电线9从模具5以及模具7取出。然后,进行将固定部件3安装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固定部件安装工序。
在固定部件3也可以以预先将绝缘电线9的周围包围的方式配设,或者通过绝缘电线9的与连接有端子8的一侧相反的一侧的部分插通到固定部件3,从而固定部件3以将绝缘电线9的周围包围的方式配设。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固定部件安装工序中,固定部件3从第1模塑部1的后端侧向端子8侧靠近。也就是说,通过第1模塑部1的卡止部11和固定部件3的被卡止部31卡合,从而固定部件3固定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
另外,作为其他方式,也可以变更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和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的顺序。另外,在第1模塑部成形工序以及第2模塑部成形工序中,也可以是分别准备别的模具,进行2次模塑成形,从而成形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
<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柔软的第2模塑部2从第1模塑部1向后端侧突出地形成。然后,固定部件3以将第2模塑部2按压到绝缘包覆层92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在此,第2模塑部2因为是通过将模塑树脂注射到模具7内,并使其固化而得到的,所以能简单地得到。并且,通过固定部件3将第2模塑部2按压到绝缘包覆层92,从而抑制水等液体从第2模塑部2和绝缘电线9的绝缘包覆层92之间侵入。在这种情况下,与使橡胶塞压缩而插入到模塑部和绝缘包覆层之间的情况相比,能更简单地抑制水等液体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和绝缘电线9的绝缘包覆层92之间侵入。
在此,在分体的橡胶塞插入到将端子和电线的连接部分覆盖的模塑部的后端部的模塑部和绝缘电线之间的情况下,需要一边使橡胶塞压缩一边插入,该插入作业非常困难。尤其,在考虑模塑部的尺寸公差等而选择较大的橡胶塞的情况下,该压缩作业成为非常困难的作业。另外,需要在模塑部形成用于插入橡胶塞的空间,所以可能有模塑部大型化的担心。
另一方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带模塑部的电线100中,不需要像使橡胶塞强烈地压缩这样的非常困难的作业,就能进行端子8和芯线91的连接部分的止水。另外,即使在形成于第1模塑部1的后端部的第2模塑部2的外形小的情况下,通过利用固定部件3填埋第2模塑部2和绝缘包覆层92之间的间隙,从而能充分地进行止水。即,还能抑制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大型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通过形成于第1模塑部1的卡止部11和形成固定部件3的被卡止部31而被固定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在这种情况下,通过卡止部11和被卡止部31卡合,从而固定部件3在绝缘电线9的延伸方向上的移动被限制。因此,能使固定部件3和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固定状态更牢固。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包括与第2表面22接触的部分。并且,在固定部件3将第2表面22向第1模塑部1侧按压的状态下卡止部11和被卡止部31卡合而被固定。在这种情况下,能使后端面19和第1表面21更强烈地紧贴。因此,能更确实地抑制在第1模塑部1的后端面19和第2模塑部2的第1表面21之间产生可能有水等液体侵入的危险的间隙。其结果,能使止水性更加提高。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模塑部2含有硅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用较小的力能将第2模塑部2按压在绝缘包覆层92,由此能封堵它们之间的间隙。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模塑部2通过液状硅固化而得到。在这种情况下,能抑制使第2模塑部2的模塑树脂固化所需要的时间。另外,能以较低的温度使第2塑模部的塑模树脂固化。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绝缘包覆层92含有硅树脂。在这种情况下,绝缘电线9的柔软性提高。另外,在此,第2模塑部2还含有硅树脂。因此,由于第2模塑部2以及绝缘包覆层92是相同的材质,所以更紧贴。
<第2实施方式>
接着,一边参照图7、8一边对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200进行说明。带模塑部的电线200具备与固定部件3不同结构的固定部件3A这一点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图7是带模塑部的电线200的立体图。图8是固定部件3A的剖视图。图8是用图7的II-II线切断的剖视图。另外,在图7、8中,针对与图1-6示出的构成要素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相同的参照标记。以下,针对本实施方式的与第1实施方式不同之处进行说明。
带模塑部的电线200具备:第1模塑部1;第2模塑部2;固定部件3A;端子8;以及绝缘电线9。由于第1模塑部1、第2模塑部2、端子8以及绝缘电线9是与第1实施方式同样的结构,所以省略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A包括多个固定部件片30A。并且,固定部件3A以多个固定部件片30A合体的状态形成为环状。在此,如图7、8所示,固定部件3A包括2个固定部件片30A。但是,固定部件3A也可以包括3个以上固定部件片30A。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多个固定部件片30A上分别形成有用于维持形成为环状的合体状态的合体保持部300。在此,如图8所示,对合体保持部300包括卡爪301和卡止孔302的情况进行说明。另外,在图7中,合体保持部300为了便于说明而省略。
在本实施方式中,卡爪301以固定部件片30A的内周面侧的部分相对的状态靠近并收纳于卡止孔302中。并且,通过收纳于卡止孔302中的卡爪301与卡止孔302的内缘部接触并卡合,从而维持2个固定部件片30A的合体状态。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部件3A包括相同种类的2个固定部件片30A。在这种情况下,能由1种固定部件片30A构成固定部件3A。在此,2个固定部件片30A各自的合体保持部300相互卡止,从而2个固定部件片30A合体,由此维持将第2模塑部2的周围包围的环状。
另外,作为其他方式,固定部件3A也可以包括用铰链连接的固定部件片。
另外,固定部件3A也可以包括2种固定部件片。在这种情况下,也可以在2种固定部件片的一方形成有卡爪301,在另一方形成有卡止孔302。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2个固定部件片30A的内周面彼此相对、且在它们之间配设有绝缘电线9的状态下使2个固定部件片30A靠近,从而能得到将绝缘电线9的周围包围的固定部件3A。并且,如图7所示,通过使固定部件3A靠近第1模塑部1侧,卡止部11和被卡止部31卡合,从而能将固定部件3A安装到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在这种情况下,能更简单地进行将固定部件3A安装于第1模塑部1以及第2模塑部2的作业。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带模塑部的电线200的制造方法中,能够后安装固定部件3A。因此,制造工序的自由度提高。
另外,本发明所涉及的带模塑部的电线也可以在各个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发明范围内将以上示出的各个实施方式自由组合、或者适当地变形各个实施方式或者省略一部分而构成。
附图标记说明
1 第1模塑部
100 带模塑部的电线
11 卡止部
2 第2模塑部
21 第1表面
22 第2表面
3 固定部件
31 被卡止部
8 端子
9 绝缘电线
91 芯线
92 绝缘包覆层

Claims (6)

1.一种带模塑部的电线,具备:
绝缘电线,其具备芯线和绝缘包覆层,所述绝缘包覆层将所述芯线的周围覆盖;
端子,其与所述绝缘电线的端部的所述芯线连接;
第1模塑部,其将所述端子和所述绝缘电线的所述芯线的连接部分覆盖;
第2模塑部,其与所述第1模塑部一体形成,并且是比所述第1模塑部柔软的部件,所述第2模塑部与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接触并且从所述第1模塑部向所述端子侧的相反侧突出地形成;以及
固定部件,其是将所述第2模塑部的周围包围的环状部件,并且以将所述第2模塑部按压到所述绝缘包覆层的外周面的状态安装于所述第1模塑部以及所述第2模塑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其中,
在所述第1模塑部形成有卡止部,
在所述固定部件形成有能够与所述卡止部卡止的被卡止部,
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卡合,从而所述固定部件在所述绝缘电线的延伸方向上固定在所述第1模塑部以及所述第2模塑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其中,
所述第2模塑部包括第1表面和第2表面,所述第1表面朝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并与所述第1模塑部的所述端子侧的相反侧的端面相接,所述第2表面朝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的相反侧,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与所述第2表面接触的部分,
所述固定部件通过所述卡止部和所述被卡止部以所述固定部件将所述第2表面向所述第1模塑部侧按压的状态卡合而被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其中,
所述第2模塑部含有硅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其中,
所述绝缘包覆层含有硅树脂。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带模塑部的电线,其中,
所述固定部件包括多个固定部件片,并以所述多个固定部件片合体的状态形成为所述环状。
CN201680018296.7A 2015-03-27 2016-03-09 带模塑部的电线 Active CN10743130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066025 2015-03-27
JP2015066025A JP6372404B2 (ja) 2015-03-27 2015-03-27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PCT/JP2016/057297 WO2016158263A1 (ja) 2015-03-27 2016-03-09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1308A true CN107431308A (zh) 2017-12-01
CN107431308B CN107431308B (zh) 2019-11-29

Family

ID=5700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296.7A Active CN107431308B (zh) 2015-03-27 2016-03-09 带模塑部的电线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122097B2 (zh)
JP (1) JP6372404B2 (zh)
CN (1) CN107431308B (zh)
WO (1) WO201615826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4241A (zh) * 2021-02-16 2022-08-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缆组件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645329B2 (ja) * 2016-04-13 2020-02-14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モールド部付電線
JP7084341B2 (ja) * 2019-03-06 2022-06-14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部のモールド成形方法
DE102020117129A1 (de) 2020-06-30 2021-12-30 Scherdel Innotec Forschungs- Und Entwicklungs-Gmbh Verbindungsbauteil, elektrisches System damit sowie Herstellungsverfahren dafür
CN113809587B (zh) * 2021-09-06 2024-03-22 昆山新波特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防锈蚀线束结构及加工工艺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8103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1601173A (zh) * 2007-04-18 2009-12-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471558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和连接器
JP2012123999A (ja) * 2010-12-08 2012-06-2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4170639A (ja) * 2013-03-01 2014-09-1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ハーネス
US8961220B2 (en) * 2012-05-15 2015-02-24 Jason Arthur Hilbourne Multipurpose ultra-portable electronics c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775907B2 (ja) * 2006-11-22 2011-09-21 Smk株式会社 防水型コネクタ及び中継コネクタ
WO2010135377A1 (en) 2009-05-20 2010-11-25 Xyleco, Inc. Bioprocessing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58103A (ja) * 2007-04-09 2008-10-23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およびモールドコネクタの製造方法
CN101601173A (zh) * 2007-04-18 2009-12-0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连接器
CN102471558A (zh) * 2009-08-10 2012-05-23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 热塑性弹性体树脂组合物和连接器
JP2012123999A (ja) * 2010-12-08 2012-06-28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8961220B2 (en) * 2012-05-15 2015-02-24 Jason Arthur Hilbourne Multipurpose ultra-portable electronics cable
JP2014170639A (ja) * 2013-03-01 2014-09-18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ワイヤハーネス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944241A (zh) * 2021-02-16 2022-08-26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缆组件
US11916344B2 (en) 2021-02-16 2024-02-27 Japan Aviation Electronics Industry, Limited Cable assembly
CN114944241B (zh) * 2021-02-16 2024-05-24 日本航空电子工业株式会社 电缆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6158263A1 (ja) 2016-10-06
JP6372404B2 (ja) 2018-08-15
CN107431308B (zh) 2019-11-29
US20180076537A1 (en) 2018-03-15
JP2016186852A (ja) 2016-10-27
US10122097B2 (en) 2018-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431308A (zh) 带模塑部的电线
CN102804513B (zh) 连接器的一体成型方法以及连接器
CN103262349B (zh) 连接器端子的电线连接结构及其制造方法
US8664528B2 (en) Wire harness and method for making the same
CN103748742B (zh) 将电缆连接到连接器端子和压紧成型模的方法
KR101569596B1 (ko) 전선과 단자의 접속구조 및 그 제조방법
JP5965751B2 (ja) コネクタ端子及びコネクタ端子の止水方法
US8771010B2 (en) Device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it
US20060121773A1 (en)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structure and high-voltage wire connecting method
CN107112086B (zh) 电线、带端子电线及带端子电线制造方法
CN103765681B (zh) 连接器端子和连接器端子的制造方法
US9979176B2 (en) Molded part-equipped electrical cable
KR20150004423A (ko) 수지 몰딩 방법, 수지 몰딩용 금형 및 단자 금구
KR20140133907A (ko) 단자를 전선에 압착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압착 단자
WO2016067972A1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7735908A (zh) 带模塑部的电线以及带模塑部的电线的制造方法
TW201826640A (zh) 防水連接器及其製造方法
US9219327B2 (en) Waterproof flat cable connector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CN107112079A (zh) 带模塑部的电线及带模塑部的电线制造方法
JP5998188B2 (ja) 端子付き電線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2152046A (zh) 无填料的阳插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