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30001A -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 Google Patents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30001A
CN107430001A CN201680018961.2A CN201680018961A CN107430001A CN 107430001 A CN107430001 A CN 107430001A CN 201680018961 A CN201680018961 A CN 201680018961A CN 107430001 A CN107430001 A CN 10743000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ing object
target
face
magnet
holding ji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800189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30001B (zh
Inventor
小谷浩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tsubishi Power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filed Critical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430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0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30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30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2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or details thereof, where the measuring technique is not covered by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unspecified or not relevan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2Means for marking measuring points
    • G01C15/06Surveyors' staffs; Movable mark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8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amet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contours or curvatur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靶保持夹具构成为,导向部具有对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2个侧面进行夹持的2个导向面,且在各导向面之间配置有与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靶的接触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导向面接近或远离固定于支承部的另一个导向面的移动,连结部配置在导向部的各导向面之间,且仅配置在固定于支承部的另一个导向面,磁铁具有沿着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能够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侧面,导向部在磁铁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从磁铁的平坦面向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侧具有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厚度以上的空间,所述靶保持夹具在磁铁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能够沿着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移动。

Description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对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靶进行保持的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背景技术
在测定直到测定对象物为止的距离的测定装置中,有利用测定光来进行测定的装置。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有一种绝对距离计,其具有:光源,输出放射光束(测定光);靶,具备反射测定光的外部回射器;受光部,与光源一体固定且接收从靶反射的光;及信号处理装置,对由受光部接收的光进行分析而计算直到靶为止的距离。绝对距离计在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从光源向靶照射测定光,由受光部接收由靶反射的光,并对接收的光进行分析,而计算直到靶为止的距离,由此能够测定直到靶接触的测定对象物为止的距离。
在专利文献2中,作为保持用于测定筒体或柱体等棒状工件(导管)的弯曲角度的球状的反射器(靶)的夹具,记载有一种夹具,其具备形成有能够滑动地保持球状的反射器的外向槽的一对半圆形夹具结构体,且使该一对半圆形夹具结构体彼此合体,而嵌合安装于导管的外周。在专利文献2中,使靶沿着该夹具移动,由此能够简单地测定棒状工件的弯曲角度,除此之外还能够将棒状工件的每个测定部位的弯曲角度保留在记录中。
使用如专利文献1中所记载的装置,测定直到测定对象物为止的距离的情况下,靶没有与测定对象物接触时,无法正确地测定与测定对象物的距离和测定部位的弯曲角度。
在此,存在汽轮机的密封翅片等板状部件成为测定对象物的情况。测定密封翅片等板状部件的端面的情况下,与筒体或柱体等棒状工件不同,测定对象物变细。由于靶为球形,因此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时,或者使其沿着测定对象物移动时,靶的接触位置易在测定对象物的厚度方向(板厚方向)上偏离。如此,靶的接触位置偏离时,板状的测定对象物以从朝向球状的靶的中心的法线偏离的朝向接触,从而产生测定误差。
因此,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靶保持夹具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该靶保持夹具是对具备反射从光源射出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的靶进行保持,且使靶与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靶保持夹具,所述靶保持夹具具备:支承部,在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支承靶;导向部,配置于支承部的与测定对象物对置的一侧,且在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对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限制,并且对靶向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及连结部,固定于支承部,且能够装卸地连结于测定对象物。
以往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2011-39052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公开2012-137382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专利第562771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在专利文献3中所记载的靶保持夹具中,连结部是通过夹持测定对象物而连结于测定对象物的、与所谓晾衣夹相同的机构。该夹持式的连结部相对于支承靶的支承部设置于隔着靶及导向部的两侧。关于这种夹持式的连结部,在所夹持的测定对象物的前端的一侧形成为锥状的情况下,夹持的状态有可能变得容易滑动。并且,关于夹持式的连结部,由于在其夹持动作中存在空隙,因此直到利用导向部引导测定对象物的同时将其夹持而可将手松开为止需要时间。并且,由于夹持式的连结部设置于两侧,因此需要用两手操作。如此,在专利文献3中记载的靶保持夹具能够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但需要提高操作性。另外,在专利文献3中,示有可以将连结部作为磁铁等、通过吸附而连结于测定对象物的机构的内容,但仅通过将夹持式的连结部更换为磁铁,难以显著地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解决上述课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而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用于实现上述目的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对具备反射从光源射出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的靶进行保持,且使所述靶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形成的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所述靶保持夹具构成为,具备:支承部,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支承所述靶;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与所述测定对象物对置的一侧,且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及连结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且具有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磁铁,且所述导向部具有对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2个侧面进行夹持的2个导向面,在各所述导向面之间配置有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面接近或远离固定于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的移动,所述连结部配置在所述导向部的各所述导向面之间,且仅配置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从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向所述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侧具有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厚度以上的空间,所述靶保持夹具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能够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移动。
从而,连结部的磁铁通过磁性吸附与测定对象物连结,并且由导向部对靶与测定对象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由此能够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并且,连结部在能够通过磁铁装卸的状态下连结于测定对象物,由此能够将1个靶保持夹具及靶用于多个点的测定。尤其,由于连结部是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结构,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的连结。而且,连结部由于配置于对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能够通过磁性吸附对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而且,将磁铁的平坦面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由此能够易将连结部连结于测定对象物,并且能够通过面之间的磁性吸附来确保高磁性吸附力。而且,向对置的导向部之间插入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由此能够对靶的接触部相对于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接触进行引导。而且,连结部配置在导向部的各导向面之间,且仅配置于其中一个导向部,由此没有连结部的另一个导向部在使其中一个导向部的连结部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时,对因磁性吸附不充分而相对于测定对象物摇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由此,能够对靶的接触部相对于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接触进行引导,并且确保相对于测定对象物的磁性吸附状态。而且,导向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导向面接近或远离另一个导向面的移动,由此能够根据测定对象物的尺寸而调整导向部的位置,能够提高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的引导的精确度,或者提高连结部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位置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磁铁具有仅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1个侧面的平坦面,且仅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所述1个侧面。
从而,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的磁性吸附,并且易从测定对象物拆卸。由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于测定对象物的装卸。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所述平坦面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从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的位置相隔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尺寸的量。
从而,使磁铁的平坦面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由此靶的接触部相对于测定对象物而配置,因此能够轻松地且以高精确度使靶的接触部与测定对象物接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导向部中,另一个所述导向面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而设置,所述连结部中,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长边方向上,在所述靶的两侧的各自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固定有所述磁铁。
从而,各连结部在靶的两侧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由此能够在稳定的连结状态下,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磁铁是钕系的永磁体。
从而,能够稳定地确保坚固的磁性吸附状态。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还具备:检测部,检测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及通知部,通知所述检测部已检测出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
从而,能够进一步可靠地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而能够进一步提高测定精确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检测部具有与所述靶及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电源,所述靶、所述连结部、所述电源及所述通知部串联连接,所述靶及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时,所述靶、所述连结部、所述电源、所述通知部及所述测定对象物成为闭合的电路。
从而,为了使靶保持夹具连结于测定对象物而使连结部接触并且进行位置调整,仅由此能够得知是否已成为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且由对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连结部进行绝缘的绝缘部构成。
从而,由此能够防止连结部与靶在电路以外的部分电连接。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通知部是发光的发光部。
从而,能够通过视觉来清楚地得知靶是否已与测定对象物接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中,优选所述测定对象物是汽轮机中的圆环状的密封翅片。
从而,将测定对象物设为密封翅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多个位置的测定,利用能够装卸的靶保持夹具,将靶设置于测定对象物并使其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测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靶来进行测量。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测定装置具有:根据上述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靶,被所述靶保持夹具保持;及测定装置主体,具备:光源,向所述靶照射测定光;受光部,接收由所述靶反射的测定光;及处理部,对由所述受光部接收的结果进行分析。
从而,由于能够以高精确度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即由于能够抑制位置偏离,因此能够以高精确度来测定直到测定对象物位置的距离。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方法,对具备反射从光源射出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的靶进行保持,且使所述靶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形成的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所述靶保持方法中使用如下靶保持夹具,具备:支承部,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支承所述靶;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与所述测定对象物对置的一侧,且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及连结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且具有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磁铁,且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从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向所述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侧具有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厚度以上的空间,所述靶保持方法包括如下工序:通过所述导向部来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引导工序;在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使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连结工序;及使所述靶保持夹具在所述测定对象物上移动,而进行所述测定对象物上的多个位置的测定的工序。
从而,连结部的磁铁通过磁性吸附与测定对象物连结,并且由导向部对靶与测定对象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由此能够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并且,连结部在能够通过磁铁装卸的状态下连结于测定对象物,由此能够将1个靶保持夹具及靶用于多个点的测定。尤其,由于连结部是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结构,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的连结。而且,连结部由于配置于对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导向部,因此能够通过磁性吸附对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而且,能够易将连结部连结于测定对象物,并且能够通过面之间的磁性吸附来确保高磁性吸附力。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方法中,优选所述靶保持夹具的所述磁铁具有仅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1个侧面的平坦面,所述连结工序中,使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仅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1个侧面。
从而,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的磁性吸附,并且易脱离来自测定对象物的磁性吸附,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于测定对象物的装卸。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方法中,优选所述靶保持夹具的所述导向部具有对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2个侧面进行夹持的2个导向面,且在各所述导向面之间配置有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接近或远离另一个的移动,所述引导工序中,根据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尺寸使所述导向部移动之后进行引导。
从而,根据测定对象物的尺寸而调整对置的各导向部的间隔,因此能够提高靶与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的引导的精确度,或者提高连结部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的位置的精确度。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方法中,优选所述靶保持夹具还具备:检测部,检测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及通知部,通知所述检测部已检测出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所述连结工序中,将有基于所述通知部的通知的情况设为连结完成。
从而,能够使用户识别靶与测定对象物的接触,而提高操作性。
本发明的一方式所涉及的靶保持方法中,优选所述测定对象物是汽轮机中的圆环状的密封翅片。
从而,将测定对象物设为密封翅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多个位置的测定,利用能够装卸的靶保持夹具,将靶设置于测定对象物并使其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测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靶来进行测量。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靶保持夹具及测定装置,汽轮机的密封翅片等板状部件等测定对象物与连结部通过磁性吸附连结,并且由导向部对靶与测定对象物的相对位置进行限制,由此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而以高精确度来使靶与汽轮机的密封翅片等板状部件即测定对象物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
图2是图1所示的靶保持夹具的俯视图。
图3是图1所示的靶保持夹具的仰视图。
图4是表示从图1的A-A线观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5是表示从图1的B-B线观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检测部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图7是表示具备靶保持夹具的测定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
图8是表示测定对象物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
图9是表示测定测定对象物与靶保持夹具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发明并不被该实施例限定。并且,下述实施例中的构成要件中包括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轻松地设想到的构成要件,或者实质上相同的构成要件。例如,以下说明的实施例中,将测定汽轮机的环形状的密封翅片的内周侧的端面的情况为例而对本发明的靶保持夹具及测定装置进行了说明,但若测定对象物是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包括磁性体)构成的物体,则并不限定于此。本发明的靶保持夹具及测定装置在将密封翅片设为测定对象物的情况下,能够得到进一步显著的效果,但也能够适当地适用于与密封翅片同样地测定薄板状的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位置的情况。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例所涉及的靶保持夹具的概略结构的主视图。图2是图1所示的靶保持夹具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靶保持夹具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从图1的A-A线观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5是表示从图1的B-B线观察的概略结构的剖视图。图6是表示检测部的电路结构的示意图。
靶保持夹具10保持靶8,且能够装卸地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在此,靶8是后述的测定装置的一部分,且具备反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具体而言,靶8是在一部分形成有缺口的大致球状的部件,在缺口设置有反射测定光的反射器。本实施方式的测定对象物50是汽轮机的环形状的密封翅片(以下,也将测定对象物50称为密封翅片50。)。
靶保持夹具10具有:支承部14、连结部15、导向部20、电池座22、发光部24、配线26及配线28。
支承部14是成为靶保持夹具10的基座的部件。如图1至图5所示,支承部14具备第一支承部14A及第二支承部14B。第一支承部14A及第二支承部14B分别是板状的部件,且面积最大的内表面在相互相对的彼此之间夹置隔开规定的间隔的间隔件14C而通过螺钉14D被连结。第一支承部14A形成有贯穿面积最大的内外表面的开口部14Aa。并且,第二支承部14B形成有贯穿面积最大的内外表面的开口部14Ba。各开口部14Aa、14Ba对置设置,且设为比靶8的直径稍微小的内径而形成。而且,将靶8内插于各开口部14Aa、14Ba,由此靶8将其中心C置于第一支承部14A与第二支承部14B之间,且通过第一支承部14A及第二支承部14B进行夹持,并保持于各开口部14Aa、14Ba内的规定位置,而被靶保持夹具10保持。另外,在图2及图3中,各开口部14Aa、14Ba作为矩形状而表示,但例如可以是圆形状等,只要具有比靶8的直径小的内径,则形状没有限定。并且,第一支承部14A形成有与开口部14Aa连接,并且延伸至第一支承部14A的侧面的缺口14Ab。通过设置该缺口14Ab,而能够确保测定光向靶8入射反射的区域。对于用户来说,也通过形成有缺口14Ab,而能够经由该缺口14Ab而轻松地确认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相对位置。另外,在第二支承部14B中,如图1所示,面积最大的外表面在与测定对象物(密封翅片)50对置的情况下,是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相对的面。
如图1所示,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的情况下,第一支承部14A在与测定对象物50背向的外表面配置有电池座22与发光部24。而且,与这些电池座22及发光部24进行关联而配置有配线26与配线28。并且,第二支承部14B中配置有导向部20。
如图1所示,导向部20在第二支承部14B上,配置于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相对的外表面。导向部20具备第一导向部20A及第二导向部20B。如图3至图5所示,第一导向部20A及第二导向部20B在第二支承部14B的外表面上,隔着从开口部14Ba最突出的靶8的顶部8a而对置设置。靶8的顶部8a是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接触的接触部。而且,第一导向部20A及第二导向部20B中设置有隔着靶8的顶部8a而对置的平坦的导向面20Aa、20Ba。如图3所示,各导向面20Aa、20Ba沿着测定对象物50延伸的长边方向而设置。而且,在各导向面20Aa、20Ba之间形成有放置靶8的顶部8a的槽21。并且,如图1及图4所示,第一导向部20A及第二导向部20B中形成有内插从第二支承部14B的开口部14Ba突出的靶8的一部分的开口孔20Ab、20Bb。开口孔20Ab、20Bb防止第一导向部20A及第二导向部20B与靶8的干扰。
关于第一导向部20A,导向面20Aa将靶8置于大致中央部并延伸至靶8的两侧而设置。并且,第一导向部20A具有与导向面20Aa正交而弯曲的固定片20Ac,该固定片20Ac通过螺钉20Ad而固定于第二支承部14B。在固定于第二支承部14B的第一导向部20A中,导向面20Aa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其中一个侧面50b。并且,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第一导向部20A中,在比从第二支承部14B突出的靶8的顶部8a的突出高度更从第二支承部14B突出的位置配置有导向面20Aa。另外,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是测定对象物50的向端面50a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50a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
关于第二导向部20B,导向面20Ba形成为比第一导向部20A的导向面20Aa小。并且,第二导向部20B具有与导向面20Ba正交而弯曲的固定片20Bc,该固定片20Bc通过螺钉20Bd而固定于第二支承部14B。在固定于第二支承部14B的第二导向部20B中,导向面20Ba沿着测定对象物50另一个侧面50b。并且,第二导向部20B中,插穿有螺钉20Bd的孔作为在朝向第一导向部20A的方向形成为长边状的长孔20Be而形成。因此,第二导向部20B通过松动螺钉20Bd,而设置成能够进行导向面20Ba接近或远离第一导向部20A的导向面20Aa的移动。即,导向部20设置成能够将隔着靶8的顶部8a而对置的平坦的导向面20Aa、20Ba之间的槽21的间隔缩短或者扩展。并且,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第二导向部20B中,在比从第二支承部14B突出的靶8的顶部8a的突出高度更从第二支承部14B突出的位置配置有导向面20Ba。
连结部15由磁铁16及磁铁18构成。磁铁16与磁铁18能够磁性吸附地连结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包括磁性体)构成的测定对象物50。如图1所示,关于靶保持夹具10,在导向部20中的第一导向部20A的导向面20Aa配置有磁铁16及磁铁18。具体而言,关于磁铁16与磁铁18,在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延伸至靶8的两侧而设置的导向面20Aa中,在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长边方向上的靶8的一侧配置有磁铁16,且在靶8的另一侧配置有磁铁18。即,成为连结部15的磁铁16及磁铁18相对于导向部20中的第一导向部20A的导向面20Aa,而配置于成为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长边方向上的靶8的两侧的部位。
如上所述,设置于导向部20的第一导向部20A的磁铁16及磁铁18能够磁性吸附地连结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包括磁性体)构成的测定对象物50。具体而言,磁铁16及磁铁18是板状的磁铁,尤其是钕系的永磁体。板状的磁铁即磁铁16及磁铁18具有朝向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平坦面16a、18a。即,关于磁铁16及磁铁18,平坦面16a、18a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并且,如图1、图4及图5所示,磁铁16及磁铁18中,在比从第二支承部14B突出的靶8的顶部8a的突出高度更突出的位置配置有平坦面16a、18a。
另外,图中未明示,但磁铁16、18中,可以仅其中之一配置于导向部20中的第一导向部20A的导向面20Aa。并且,磁铁16、18可以是钕系以外的永磁体。并且,磁铁16、18并不限于永磁体,也可以是电磁铁。并且,磁铁16、18也可以配置于导向部20中的第二导向部20B的导向面20Ba,还可以仅配置于第二导向部20B的导向面20Ba。
配置有磁铁16、18的导向部20作为绝缘部而构成。即,磁铁16、18通过绝缘部即导向部20而固定于支承部14。通过在磁铁16、18与支承部14的固定部分配置绝缘部,而成为电不流通的状态。另外,图中未明示,但可以不将导向部20作为绝缘部而构成,而在导向部20与磁铁16、18之间配置绝缘部,或者在导向部20与支承部14(第二支承部14B)之间配置绝缘部。
如图4及图5所示,磁铁16、18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情况下,能够在靶8的顶部(接触部)8a或其附近,使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接触。从而,关于磁铁16、18,在靶8的顶点(接触部)8a或其附近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接触,因此考虑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厚度),在从靶8的顶点(接触部)8a相隔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的量的位置配置平坦面16a、18a而设置于第一导向部20A。因此,在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且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状态下,靶8被保持为能够入射反射测定光的朝向。
电池座22设置于支承部14的第一支承部14A,且安装有未图示的电池。电池座22中,其中一个极电连接于支承部14,另一个极电连接于配线26。发光部24设置于支承部14的第一支承部14A。发光部24是发光二极管等,是通过电流流通而发光的元件。配线26连接电池座22的另一个极与发光部24。配线28连接发光部24与连结部15(也可以为磁铁16或磁铁18)。
并且,支承部14(第一支承部14A、第二支承部14B、间隔件14C)由金属等导电性的材料制作。支承部14与电池座22的其中一个极电连接,并且与靶8电连接。而且,发光部24通过配线26而与电池座22的另一个极电连接,并且通过配线28而与连结部15(磁铁16)电连接。并且,连结部15(磁铁16)通过绝缘部即导向部20而与支承部14和靶8电绝缘。
在此,靶保持夹具10由靶8、支承部14、连结部15(磁铁16)、电池座22、配线26及配线28构成检测部30。该检测部30包括发光部24与测定对象物50而形成1个串联的电路。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检测部30中,靶8、支承部14、连结部15(磁铁16)、电池座22、配线26及配线28以靶8、支承部14、电池座22、配线26、发光部24、配线28、连结部15(磁铁16)的顺序成为串联连接的电路。由此,检测部30中,使连结部15(磁铁16)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并且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时,连结部15(磁铁16)、测定对象物50及靶8串联连接而成为1个闭合的电路。由此,成为从安装有电池的电池座22流通电流状态,通过电流在发光部24中流通,而从发光部24输出光。并且,检测部30中,连结部15(磁铁16)与靶8中的任意一个与测定对象物50不接触时电不流通,因此发光部24不发光。
靶保持夹具10是如上所述的结构,通过利用支承部14支承靶8,且通过将配置于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的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而能够与测定对象物50连结。由此,靶保持夹具10能够利用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而限制测定对象物50的位置。具体而言,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由此通过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来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限制,并且对靶8向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短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将测定对象物50与靶8的接触位置设为规定的范围,且能够减少测定对象物50与靶8的接触位置的位置偏离。从而,用户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靶保持夹具10,而能够以高精确度来进行使用了靶8的测定。尤其,由于靶保持夹具10是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结构,因此与在专利文献3的发明中所记载的夹持式的磁铁进行比较,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50的连结。而且,由于磁铁16、18配置于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因此能够通过磁性吸附来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
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磁铁16、18具有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平坦面16a、18a。因此,将平坦面16a、18a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由此能够易将磁铁16、18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并且能够通过面之间的磁性吸附来确保高磁性吸附力。另外,在将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时,将测定对象物50夹持在导向面20Aa与导向面20Ba之间,但该情况下,如图4及图5所示,从磁铁16、18的平坦面16a、18a向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相反一侧的侧面50b侧需要测定对象物50的厚度以上的空间。
并且,如图4及图5所示,靶保持夹具10中,磁铁16、18仅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1个侧面50b而具有平坦面16a、18a。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50的磁性吸附,并且易脱离来自测定对象物50的磁性吸附。由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于测定对象物50的装卸。
并且,如图3至图5所示,靶保持夹具10中,磁铁16、18具有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平坦面16a、18a,且从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靶8的顶部(接触部)8a的位置相隔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的量,而配置有平坦面16a、18a。因此,使磁铁16、18的平坦面16a、18a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由此靶8的顶部(接触部)8a相对于测定对象物50而配置,因此能够轻松地且以高精确度使靶8的顶部(接触部)8a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
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导向部20具有夹持测定对象物50的2个侧面50b的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且在彼此之间配置有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接触的靶8的顶部(接触部)8a。因此,通过向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之间插入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而能够对靶8的顶部8a相对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接触进行引导。
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磁铁16、18设置在夹持测定对象物50的2个侧面50b的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之间,且仅设置于第一导向部20A。由此,第二导向部20B在使第一导向部20A的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时,对因磁性吸附不充分而相对于测定对象物50摇动的情况进行限制。由此,能够对靶8的顶部8a相对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接触进行引导,并且确保相对于测定对象物50的磁性吸附状态。
并且,靶保持夹具10设置成,能够进行夹持测定对象物50的2个侧面50b的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中的其中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二导向部20B)接近或远离另一个(本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导向部20A)的移动。因此,能够调整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的间隔。由此,能够通过根据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而配置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而能够提高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的引导的精确度,或者提高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位置的精确度。
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具有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导向面20Aa,磁铁16、18在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长边方向上,在隔着靶8的两侧的各自的位置固定于导向面20Aa。因此,各磁铁16、18在靶8的两侧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由此能够在稳定的连结状态下,使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
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磁铁16、18是钕系的永磁体。因此,能够稳定地确保坚固的磁性吸附状态。
并且,靶保持夹具10能够通过检测部30判定靶8是否已与测定对象物50可靠地接触。由此,能够抑制在测定对象物50与靶8未接触的状态下进行测定,而能够以高精确度来进行使用了靶8的测定。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将检测部30设为靶8及连结部15(磁铁16)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时电流流通的电路,由此仅仅在用户进行将靶保持夹具10安装于测定对象物50的动作时,才能够检测靶8是否正在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
并且,设置作为通知部的发光部24,利用检测部30检测出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接触时电流流通,发光部24发光,因此能够使用户视觉性地识别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接触。
本实施方式的靶保持夹具10中,使发光部24发光,由此向用户通知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接触的方法并不限定于发光。靶保持夹具10中,作为通知的方法,能够使用向用户的五感传递的各种机构,例如可以代替发光部24而设置发出声音的语音输出部。
并且,靶保持方法中,使用如下靶保持夹具10,具备:支承部14,在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状态下支承靶8;导向部20,配置于支承部14的与测定对象物50对置的一侧,且在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短边方向上,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及磁铁16、18,固定于导向部20,且能够磁性吸附地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且包括如下工序:通过导向部20来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引导工序;及在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使磁铁16、18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的连结工序。由此,能够利用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而限制测定对象物50的位置。具体而言,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由此通过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来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限制,并且对靶8向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的短边方向的移动进行限制。因此,能够将测定对象物50与靶8的接触位置设为规定的范围,且能够减少测定对象物50与靶8的接触位置的位置偏离。从而,用户通过使用本实施例的靶保持夹具10,而能够以高精确度来进行使用了靶8的测定。尤其,由于靶保持夹具10是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结构,因此与在专利文献3的发明中所记载的夹持式的连结部进行比较,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50的连结。而且,磁铁16、18配置于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导向部20(第一导向部20A),因此能够通过磁性吸附来对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
并且,靶保持方法中,靶保持夹具10的磁铁16、18具有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平坦面16a、18a,连结工序中,使磁铁16、18的平坦面16a、18a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由此,能够易将磁铁16、18连结于测定对象物50,并且能够通过面之间的磁性吸附来确保高磁性吸附力。
并且,靶保持方法中,靶保持夹具10的磁铁16、18具有仅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1个侧面50b的平坦面16a、18a,连结工序中,使磁铁16、18的平坦面16a、18a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1个侧面50b。由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测定对象物50的磁性吸附,并且易脱离来自测定对象物50的磁性吸附,因此能够轻松地进行对于测定对象物50的装卸。
并且,靶保持方法中,靶保持夹具10的导向部20具有夹持测定对象物50的2个侧面50b的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且在彼此之间配置有与测定对象物50的端面50a接触的靶8的顶部(接触部)8a,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接近或远离另一个的移动,引导工序中,根据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使导向部20移动之后进行引导。由此,根据测定对象物50的尺寸而调整第一导向部20A与第二导向部20B的间隔,因此能够提高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的位置的引导的精确度,或者提高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位置的精确度。
并且,靶保持方法中,靶保持夹具10还具备检测部30与发光部(通知部)24,连结工序中,将有基于发光部24的通知的情况设为连结完成。由此,能够使用户识别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接触,而提高操作性。
接着,使用图7至图9,对具备本实施例的靶保持夹具的测定装置进行说明。图7是表示具备靶保持夹具的测定装置的概略结构的示意图。图8是表示测定对象物的概略结构的立体图。图9是表示测定测定对象物与靶保持夹具时的位置关系的示意图。
如图7所示,具备靶保持夹具10的测定装置80具有靶8、靶保持夹具10及测定装置主体82。如上所述,靶8被靶保持夹具10保持,测定时通过靶保持夹具10与测定对象物(密封翅片)50接触。
测定装置主体82具有光源82a、受光部82b及处理部82c。并且,测定装置主体82中设置有,朝向靶8照射测定光,将由靶8反射的光引导至测定装置主体82的头部84及光学系统86。图7中,以符号L来表示测定光及反射的光。
光源82a输出测定光。另外,光源82a作为测定光例如输出规定波长的激光。受光部82b是检测到达的光的受光元件。受光部82b检测由靶8反射的测定光的波长的光。处理部82c控制测定装置80的各部的动作。并且,处理部82c对受光部82b的检测结果、以及从光源82a输出的测定光的信息进行分析,由此测定直到靶8为止的距离,并利用运算处理来去除因靶8的形状产生的差值,由此测定直到测定对象物50为止的距离。
头部84配置于从光源82a输出的测定光通过的路径,且调整照射测定光的方向。光学系统86配置于光源82a与头部84之间及受光部82b与头部84之间,朝向头部84输出从光源82a输出的光,将入射于头部84的光引导至受光部82b。
测定装置80中,在能够对靶8照射测定光并接收由靶8反射的测定光的状态下,靶保持夹具10设置于测定对象物50的测定位置。在此,如图8所示,本实施方式的测定对象物(密封翅片)50设置于配置在密封安装环100的内侧的密封环102。密封翅片50向密封环102的径向内侧突出。并且,在密封环102设置有多个密封翅片50。并且,汽轮机具备多个密封环102,因此配置有与密封环102的数量对应的数量的密封翅片50。测定装置80中,在如图9所示配置为环状的密封翅片50的圆周方向设置有保持靶8的靶保持夹具10,并且在密封翅片50的环状的中心部设置有头部84,并在该头部84连接有测定装置主体82。
测定装置80中,从测定装置主体82经由头部84朝向靶8而输出测定光,且经由头部84而在测定装置主体82中接收由靶8反射的光,对所接收的结果进行分析,由此能够测定直到测定对象物50为止的距离。并且,使靶保持夹具10在密封翅片50上移动,进行密封翅片50上的多个位置的测定,由此能够测定密封翅片50的直径及真圆度。即,本实施方式的靶保持夹具10在磁铁16、18磁性吸附于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的状态下,能够沿着测定对象物50的侧面50b移动。
并且,如本实施方式,将测定对象物50设为密封翅片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对多个位置的测定,利用能够装卸的靶保持夹具10,将靶8设置于测定对象物50并使其移动的同时对其进行测量,由此能够以较少的靶8来进行测量。并且,靶保持夹具10中,通过设置导向部20,能够在安装时以高精确度来使靶8与测定对象物50接触。而且,靶保持夹具10能够通过检测部30及发光部24来通知靶8与测定对象物50的接触,因此能够使由用户进行的靶8的设置操作变得简单。
符号说明
8-靶,8a-顶部(接触部),10-靶保持夹具,14-支承部,14A-第一支承部,14Aa-开口部,14Ab-缺口,14B-第二支承部,14Ba-开口部,15-连结部,16、18-磁铁,16a、18a-平坦面,14C-间隔件,14D-螺钉,20-导向部,20A-第一导向部,20Aa-导向面,20Ab-开口孔,20Ac-固定片,20Ad-螺钉,20B-第二导向部,20Ba-导向面,20Bb-开口孔,20Bc-固定片,20Bd-螺钉,21-槽,22-电池座,24-发光部,26、28-配线,50-密封翅片(测定对象物),50a-端面,50b-侧面,80-测定装置,82-测定装置主体,82a-光源,82b-受光部,82c-处理部,84-头部,86-光学系统,100-密封安装环,102-密封环,C-中心。

Claims (16)

1.一种靶保持夹具,对具备反射从光源射出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的靶进行保持,且使所述靶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形成的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所述靶保持夹具的特征在于,构成为,具备:
支承部,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支承所述靶;
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与所述测定对象物对置的一侧,且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及
连结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且具有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磁铁,
所述导向部具有对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2个侧面进行夹持的2个导向面,在各所述导向面之间配置有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所述导向面接近或远离固定于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的移动,
所述连结部配置在所述导向部的各所述导向面之间,且仅配置在固定于所述支承部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
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
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从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向所述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侧具有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厚度以上的空间,
所述靶保持夹具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能够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具有仅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1个侧面的平坦面,且仅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所述1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
所述平坦面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从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的位置相隔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尺寸的量。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中,另一个所述导向面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而设置,
所述连结部中,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长边方向上,在所述靶的两侧的各自位置的另一个所述导向面固定有所述磁铁。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铁是钕系的永磁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检测部,检测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及
通知部,通知所述检测部已检测出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检测部具有与所述靶及所述连结部连接的电源,所述靶、所述连结部、所述电源及所述通知部串联连接,
所述靶及所述连结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时,所述靶、所述连结部、所述电源、所述通知部及所述测定对象物成为闭合的电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连结部之间,且由对所述支承部与所述连结部进行绝缘的绝缘部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通知部是发光的发光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对象物是汽轮机中的圆环状的密封翅片。
11.一种测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具有:
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夹具;
靶,被所述靶保持夹具保持;及
测定装置主体,具备:光源,向所述靶照射测定光;受光部,接收由所述靶反射的测定光;及处理部,对由所述受光部接收的结果进行分析。
12.一种靶保持方法,对具备反射从光源射出的测定光的反射机构的靶进行保持,且使所述靶与由能够用磁铁磁性吸附的材料形成的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所述靶保持方法的特征在于,使用如下靶保持夹具,具备:
支承部,在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状态下支承所述靶;
导向部,配置于所述支承部的与所述测定对象物对置的一侧,且在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的短边方向上,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及
连结部,固定于所述导向部,且具有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磁铁,
所述磁铁具有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侧面的平坦面,且能够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
所述导向部在所述磁铁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状态下,从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向所述侧面的相反一侧的侧面侧具有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厚度以上的空间,
所述靶保持方法包括如下工序:
通过所述导向部来对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进行引导的引导工序;
在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接触的位置,使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磁性吸附并连结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侧面的连结工序;及
使所述靶保持夹具在所述测定对象物上移动,而进行所述测定对象物上的多个位置的测定的工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靶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保持夹具的所述磁铁具有仅沿着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1个侧面的平坦面,
所述连结工序中,使所述磁铁的所述平坦面仅磁性吸附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1个侧面。
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靶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保持夹具的所述导向部具有对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向端面的延伸方向及与端面正交的方向延伸的面即2个侧面进行夹持的2个导向面,且在各所述导向面之间配置有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端面接触的所述靶的接触部,设置成能够进行其中一个接近或远离另一个的移动,
所述引导工序中,根据所述测定对象物的尺寸使所述导向部移动之后进行引导。
15.根据权利要求1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靶保持夹具还具备:检测部,检测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及通知部,通知所述检测部已检测出所述靶与所述测定对象物的接触,
所述连结工序中,将有基于所述通知部的通知的情况设为连结完成。
16.根据权利要求1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靶保持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测定对象物是汽轮机中的圆环状的密封翅片。
CN201680018961.2A 2015-06-22 2016-06-21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Active CN10743000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5-124659 2015-06-22
JP2015124659A JP5908147B1 (ja) 2015-06-22 2015-06-22 ターゲット保持冶具及び測定装置並びにターゲット保持方法
PCT/JP2016/068404 WO2016208583A1 (ja) 2015-06-22 2016-06-21 ターゲット保持冶具及び測定装置並びにターゲット保持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0001A true CN107430001A (zh) 2017-12-01
CN107430001B CN107430001B (zh) 2019-12-06

Family

ID=557932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18961.2A Active CN107430001B (zh) 2015-06-22 2016-06-21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5908147B1 (zh)
CN (1) CN107430001B (zh)
WO (1) WO201620858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45496B2 (ja) * 2020-03-31 2024-03-07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フィン先端位置の計測方法、フィン先端位置の計測システム、及びフィン先端位置の計測用冶具
CN112129277B (zh) * 2020-11-05 2022-02-11 山东世纪瑞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工程测绘的高精度测量仪器安装底座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9790A (ja) * 1995-02-20 1996-08-3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反射板保持治具
JPH10332336A (ja) * 1997-05-30 1998-12-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計測対象物における基準点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821583A (zh) * 2007-10-10 2010-09-01 特里伯耶拿有限公司 用于跟踪和测量目标的测量装置
JP2012237661A (ja) * 2011-05-12 2012-12-06 Ntn Corp 測定補助器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直径測定方法
CN103453841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磁性基座的目标反射棱镜装置
CN203848834U (zh) * 2014-03-13 2014-09-2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视准线活动觇标法多孔对中底板及视准线活动觇标组件
CN104254756A (zh) * 2013-01-16 2014-12-31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觇板保持夹具及测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505010Y2 (ja) * 1989-08-01 1996-07-24 石川島播磨重工業株式会社 位置測定用のコ―ナ―タ―ゲット
JP2502170Y2 (ja) * 1989-11-15 1996-06-19 株式会社ソキア 反射鏡装置
JP2590763Y2 (ja) * 1993-03-05 1999-02-17 株式会社ソキア ターゲット
JPH0791953A (ja) * 1993-09-27 1995-04-07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計測点へのターゲット支持装置
KR20120054392A (ko) * 2010-11-19 2012-05-30 삼성중공업 주식회사 레일의 계측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19790A (ja) * 1995-02-20 1996-08-30 Hitachi Plant Eng & Constr Co Ltd 反射板保持治具
JPH10332336A (ja) * 1997-05-30 1998-12-18 Ishikawajima Harima Heavy Ind Co Ltd 計測対象物における基準点の設定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101821583A (zh) * 2007-10-10 2010-09-01 特里伯耶拿有限公司 用于跟踪和测量目标的测量装置
JP2012237661A (ja) * 2011-05-12 2012-12-06 Ntn Corp 測定補助器具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直径測定方法
CN104254756A (zh) * 2013-01-16 2014-12-31 三菱日立电力系统株式会社 觇板保持夹具及测定装置
CN103453841A (zh) * 2013-09-03 2013-12-18 广州建设工程质量安全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磁性基座的目标反射棱镜装置
CN203848834U (zh) * 2014-03-13 2014-09-24 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视准线活动觇标法多孔对中底板及视准线活动觇标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30001B (zh) 2019-12-06
JP5908147B1 (ja) 2016-04-26
WO2016208583A1 (ja) 2016-12-29
JP2017009424A (ja) 2017-01-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09650B (zh) 激光加工装置
CN107430001A (zh) 靶保持夹具、测定装置及靶保持方法
TWI606500B (zh) Cutting device
US9778347B2 (en) Target holding jig an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WI497059B (zh) Multi - surface detect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8318800B (zh) 一种GaN基半导体激光芯片检测装置与方法
JP2014137273A5 (zh)
CN108910466A (zh) 一种温控开关外壳的上料装置
CN209085582U (zh) 一种产品外形检测装置
CN104303275B (zh) 在脉冲激光退火中使用红外干涉技术的熔化深度测定
WO2014045890A1 (ja) 缶体のピンホール検査装置
CN209927068U (zh) 一种测量同心度的工具
JP2018124244A (ja) 携帯型3軸応力測定装置
JP2014229696A (ja) 半導体装置の評価装置
CN209205810U (zh) 一种测试模块卡料检测装置
US20210181160A1 (en)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a variable radius joint
JP2014041017A (ja) X線応力測定装置
CN110202413A (zh) 一种带检测功能式电机座夹具
CN208736357U (zh) 一种自动长度选别仪
JP2019132704A (ja) ターゲット保持治具、測定装置及び測定方法
TW201618862A (zh) 晶圓檢測分類系統
CN203518968U (zh) 轴类零件的在线检测装置
CN217542979U (zh) 管道弯头脉冲涡流检测装置
JP6132081B2 (ja) 缶体のピンホール検査装置
CN205091252U (zh) 成像高光谱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after: Mitsubishi Power Co., Ltd

Address before: Kanagawa Prefecture, Japan

Patentee before: MITSUBISHI HITACHI POWER SYSTEMS,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