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416626A -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416626A
CN107416626A CN201710590384.0A CN201710590384A CN107416626A CN 107416626 A CN107416626 A CN 107416626A CN 201710590384 A CN201710590384 A CN 201710590384A CN 107416626 A CN107416626 A CN 1074166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ate
elevator
vibration signal
behavior
master contro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9038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416626B (zh
Inventor
章晶
黄立明
陈刚
刘贤钊
张彩霞
仲兆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Ropente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9038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416626B/zh
Publication of CN1074166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66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41662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41662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3/00Applications of devices for indicating or signall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elevators
    • B66B3/002Indicators
    • B66B3/008Displaying information not related to the elevator, e.g. weather, publicity, internet or TV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Landscapes

  • Indicating And Signalling Devic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实现了对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梯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高层建筑的日益增多,电梯的使用越来越普及。但是,在小小的电梯轿厢里,破坏电梯轿门的不文明、不安全行为却频频发生。例如,有一些顽皮的小孩子经常会用脚踢轿门或者用物体敲打轿门;还有一些情绪无法发泄的大人,经常拿轿门当作发泄情绪的工具。
然而,当轿门受到较大外力时,控制电梯轿门开关的门电机出现故障的可能性就会增大,门电机一旦出现故障有可能会使轿门不受控制,进而发生意外。因此破坏电梯轿门是非常不安全的行为,非常有必要对这种行为进行检测并及时采取相关应对措施。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实现了对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应用于电梯门控板,所述轿门上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包括:
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应用于电梯主控板,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包括:
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包括:
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进一步地,当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警告处理;
当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警告处理包括:
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
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
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门控板,所述轿门上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门控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主控板,所述主控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还包括:
警告模块,用于当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时,进行警告处理;
报警模块,用于当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时,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警告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振动传感器、上述第三方面所述的门控板和上述第四方面所述的主控板;
其中,振动传感器安装于电梯轿门上,用于对轿门受到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传送给门控板。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通过接收安装于电梯轿门上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振动传感器在轿门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另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门控板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主控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更加详细地讨论示例性实施例之前应当提到的是,一些示例性实施例被描述成作为流程图描绘的处理或方法。虽然流程图将各项步骤描述成顺序的处理,但是其中的许多步骤可以被并行地、并发地或者同时实施。此外,各项步骤的顺序可以被重新安排。当其步骤完成时所述处理可以被终止,但是还可以具有未包括在附图中的附加步骤。所述处理可以对应于方法、函数、规程、子例程、子程序等等。
实施例一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梯门控板,用于对破坏轿门行为进行检测,可以由电梯门控板来执行。该门控板可通过硬件和/或软件的方式实现。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在电梯的轿门上,用于对轿门受到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发送给电梯门控板。为了能够准确地检测到轿门各个位置受到的振动,优选的,将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在轿门的几何中心处,具体可以参见图2所示的振动传感器在轿门上的安装位置示意图,其中,标号210与标号220分别表示电梯的两扇轿门,标号211表示安装在轿门210上的振动传感器,标号221表示安装在轿门220上的振动传感器,图2中所示的X、Y和Z方向用于表示振动信号的方向,其中,X方向为与轿门门板平行的方向,例如乘客用手掰轿门时,轿门的主要受力方向为X方向;所示的Y方向为与轿门门板垂直的方向,例如乘客用脚踢轿门或者用东西敲打轿门时,轿门的主要受力方向为Y方向;所示Z方向为轿门门板竖直的方向,即与所述X方向和Y方向分别垂直的方向,轿门一般不会受到在此方向的作用力。
步骤120、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执行步骤130。
电梯轿门在开门或者关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轿门底部的滑道不平滑而造成轿门振动,此时,振动传感器也会检测到振动信号,但是由于此类振动信号的幅度比较小,因此被认为属于正常振动信号,这种情况下就没必要对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进行判断。因此,为了快速且准确地检测到破坏轿门行为,当接收到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后优先对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进行判断,若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再进行步骤130。
步骤130、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其中,所述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可以通过设置标志位的方式进行发送。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通过接收安装于电梯轿门上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实施例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本实施例对实施例一中的步骤120“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进行了优化,优化的好处是实现了异常振动信号的有效判断。具体参见图3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310、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步骤320、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执行步骤330。
由于电梯轿门在开门或者关门的过程中可能由于轿门底部的滑道不平滑而造成轿门振动,但是此类振动的幅度通常较小,且开门或者关门的过程比较短暂,通常只有3-5秒的时间,此段时间内发生破坏轿门行为的几率不大,因此,本实施例的检测工况是在轿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所以,在接收到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后优先判断当前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
步骤330、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所述振动传感器安装在电梯的轿门上,用来检测轿门受到的振动,具体可以参考实施例一中的图2,其中X、Y和Z方向用于表示振动信号的方向,其中,X方向为与轿门门板平行的方向,例如乘客用手掰轿门时,轿门的主要受力方向为X方向;所示的Y方向为与轿门门板垂直的方向,例如乘客用脚踢轿门或者用东西敲打轿门时,轿门的主要受力方向为Y方向;所示Z方向为轿门门板竖直的方向,即与所述X方向和Y方向分别垂直的方向,轿门一般不会受到在此方向的作用力。
步骤340、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步骤350、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具体的,所述振动阈值可以通过多次模拟试验获取。
步骤360、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当接收到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时,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振动信号的方向,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实现了异常振动信号的准确识别,提高了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准确度。
实施例三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电梯主控板。具体参见图4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410、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步骤420、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电梯轿厢在电梯主控板的控制下紧贴着导轨上下运行,由于安装和制造的差异,当导轨某地方出现不平整时,轿厢运动到该区域时会有振动,轿厢的振动会引起轿门也跟着一起振动,此时轿门上的振动传感器也同样会检测到振动信号,且此类振动信号的幅度通常较大,存在被识别为异常振动信号的情况,因此当接收到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后,主控板还需要结合电梯当前的运行情况判断是否处于导轨不平的区域,进而判断是否真的存在破坏轿门的行为。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通过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并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实施例四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实施例对上述步骤420“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操作进行优化,优化的好处是提高了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准确度。具体参见图5所示,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
步骤510、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步骤520、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所述电梯曳引轮是驱动电梯沿着导轨上下升降的重要部件,若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说明电梯正处于升降的过程中,若曳引轮处于停止状态,则说明电梯正处于停梯状态。
步骤530、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步骤540、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继续执行步骤550。
步骤550、进行警告处理。
示例性地,所述警告处理包括:
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以督促破坏轿门的行为立即停止;随后,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目的是加强警告力度,以促使破坏轿门行为立刻停止;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例如,所述语音提示具体可以是“请与轿门保持距离,注意安全”;当提醒2次后还存在踢门或者掰门等破坏轿门行为,则主控板控制轿厢内的灯光闪烁2秒;当灯光闪烁2次后还是无效,则选择就近层停梯开门,若本来就在平层发生的事件,则直接打开轿门,等待异常振动信号消失后关门恢复正常运行。
步骤560、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继续执行步骤570。
步骤570、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具体的,所述救人报警信号可以是先通过轿厢内的语音设备安抚乘客,再通过呼叫中心通知工作人员救援。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当确定电梯曳引轮处于停止运动状态时,通过判断门控板或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来确定是发生了电梯困人事件还是发生了破坏轿门事件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破坏轿门行为的准确检测。
进一步地,参见图6所示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流程图,继续对上述步骤420“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操作进行优化:
步骤610、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步骤620、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步骤630、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步骤640、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若电梯当前处于导轨不平的区域,则认为此次的异常振动信号是由于导轨不平引起的轿门振动。
进一步地,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具体的,可以通过使电梯从最低层运动到最高层,记录整个运动过程中的主控板接收到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时电梯所处的导轨位置,该导轨位置即为所述导轨不平的区域(实际中导轨不平的地方很少)。
上述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当确定电梯曳引轮处于运动状态时,通过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导轨不平的区域来确定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破坏轿门行为的准确检测。
实施例五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门控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参见图7所示,该门控板具体包括如下:
接收模块710和发送模块720;
其中,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发送模块720,用于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发送模块720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门控板,通过接收安装于电梯轿门上振动传感器检测到的振动信号,并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对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实施例六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主控板结构示意图,具体参见图8所示,该主控板具体包括如下:
接收模块810和判断模块820,
其中,接收模块810,用于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判断模块820,用于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820可以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820可以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进一步地,判断模块820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进一步地,所述主控板还包括:
警告模块,用于当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时,进行警告处理;
报警模块,用于当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时,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警告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主控板,通过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并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的技术手段,实现了破坏轿门行为的快速检测。
实施例七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七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系统结构示意图,具体参见图9所示,该系统具体包括如下:振动传感器910、如实施例五所述的门控板920和如实施例六所述的主控板930;
其中,振动传感器安装于电梯轿门上,用于对轿门受到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传送给门控板。
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系统,实现了破坏轿门行为的准确检测。
上述产品可执行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具备执行方法相应的功能模块和有益效果。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7)

1.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应用于电梯门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门上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包括:
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3.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应用于电梯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包括:
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包括:
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4-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当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进行警告处理;
当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处理包括:
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
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
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9.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门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轿门上安装有振动传感器,其中,所述门控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振动传感器的振动信号;
发送模块,用于判断所述振动信号是否为异常振动信号,若是,则将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发送给电梯主控板,以使所述主控板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门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判断单元,用于判断轿门是否处于关门状态,若是,则判断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
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一方向且超过了第一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或者
用于若所述振动信号的方向为第二方向且超过了第二振动阈值,则确定所述振动信号为异常振动信号;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为与轿门平行的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与轿门垂直的方向。
11.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板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电梯门控板发送的存在异常振动信号的消息;
判断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消息判断是否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停止运行状态,则判断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是否发生故障;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和主控板都没有发生故障,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若所述门控板或主控板发生故障,则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包括: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电梯的曳引轮是否处于运行状态;
第四判断单元,用于若所述曳引轮处于运行状态,则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第三确定单元,用于若电梯当前没有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则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模块还包括:
记录单元,用于在判断电梯当前是否处于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之前,记录电梯整个运行过程中电梯导轨不平的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2-14任一项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警告模块,用于当确定存在破坏轿门行为时,进行警告处理;
报警模块,用于当确定发生电梯困人事件时,发出救人报警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主控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警告模块包括: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电梯轿厢内的蜂鸣器报警,并进行语音提示;
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轿厢内的灯光闪烁;
第三控制单元,用于再次判断破坏轿门行为是否消除,若否,则控制电梯就近平层停止运行并打开电梯轿门,直到破坏轿门行为消除后恢复电梯正常运行。
17.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振动传感器、如权利要求9-10任一项所述的门控板和如权利要求11-16任一项所述的主控板;
其中,振动传感器安装于电梯轿门上,用于对轿门受到的振动进行检测,并将检测到的振动信号传送给门控板。
CN201710590384.0A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Active CN10741662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384.0A CN107416626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90384.0A CN107416626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6626A true CN107416626A (zh) 2017-12-01
CN107416626B CN107416626B (zh) 2019-06-04

Family

ID=604302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90384.0A Active CN107416626B (zh) 2017-07-19 2017-07-19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416626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093A (zh) * 2018-09-29 2018-12-21 浙江云安达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不当乘梯行为风险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83898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和门运动监测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59138A (ja) * 1995-03-29 1996-10-0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内の運転盤いたずら防止装置
CN1090587C (zh) * 1993-11-15 2002-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开关控制装置
JP2011051740A (ja) * 2009-09-02 2011-03-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防犯窓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87C (zh) * 1993-11-15 2002-09-1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电梯门开关控制装置
JPH08259138A (ja) * 1995-03-29 1996-10-08 Hitachi Building Syst Eng & Service Co Ltd エレベータ乗りかご内の運転盤いたずら防止装置
JP2011051740A (ja) * 2009-09-02 2011-03-17 Toshiba Elevator Co Ltd エレベータドアの防犯窓装置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52093A (zh) * 2018-09-29 2018-12-21 浙江云安达物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预警不当乘梯行为风险的方法及系统
CN111483898A (zh) * 2019-01-28 2020-08-04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和门运动监测
EP3693314A1 (en) * 2019-01-28 2020-08-12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nd door motion monitoring
CN111483898B (zh) * 2019-01-28 2022-04-08 奥的斯电梯公司 电梯轿厢和门运动监测
US11767194B2 (en) 2019-01-28 2023-09-26 Otis Elevator Company Elevator car and door motion monitor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416626B (zh) 2019-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9385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safety of elevator
CN109205422B (zh) 电梯加速度计传感器数据使用
JP4872379B2 (ja) エレベータの異常検出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の異常検出方法
JP2016179810A (ja) 自動走行制御装置及び自動走行制御システム
JP2019172094A (ja) 異常報知装置、車両、異常報知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1350148A (zh) 电梯模拟器装置及电梯模拟系统
JP2014114111A (ja) 異常診断機能を有するエレベータ
CN107416626B (zh) 一种检测破坏轿门行为的方法、门控板、主控板及系统
JP5518388B2 (ja) 免震構造部を有する建築物のエレベータの制御装置
US20190050732A1 (en) Dynamic responsiveness prediction
CN109205427A (zh) 电梯破坏监测系统
CN111742462A (zh) 用于基于音频和振动的功率分配装备状况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04444670A (zh) 电梯用举动异常监视装置
CN110040107A (zh) 车辆入侵检测及预测模型训练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9415183B (zh) 电梯的绳索监视装置
JP2019189416A (ja) エレベーターの運行監視システム
Koopman Ul 4600: what to include in an autonomous vehicle safety case
JP6469314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JP6626549B1 (ja) 判定装置および判定方法
JP6469315B1 (ja) エレベーターシステム
CN110288991A (zh) 语音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0126723A (zh) 锁具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Weiler et al. Managing the Risks of Use Errors: The ITS Warning Systems Case Study
He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human driver critical behaviors and related reliability evaluation in real time
JP2013032199A (ja) エレベータの救出運転システムおよび地震管制運転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Nanxiang three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510660

Applicant after: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ies (Guangzhou) Co. Ltd.

Address before: Nanxiang three road, Science City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city of Guangdong Province, No. 2 510660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Ropent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