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99146B - 照相凹版胶印机 - Google Patents

照相凹版胶印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99146B
CN107399146B CN201710379457.1A CN201710379457A CN107399146B CN 107399146 B CN107399146 B CN 107399146B CN 201710379457 A CN201710379457 A CN 201710379457A CN 107399146 B CN107399146 B CN 10739914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nket cylinder
ink
objective table
silicon blanket
intaglio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79457.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99146A (zh
Inventor
坂田大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omori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omori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omori Corp filed Critical Komori Corp
Publication of CN10739914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914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9914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99146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7/00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 B41F7/02Rotary lithographic machines for offset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17/00Printing apparatus or machines of special types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2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with fixed type-beds and travelling impression cylind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00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 B41F3/18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B41F3/44Cylinder presses, i.e. presses essentially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cylinder co-operating with at least one flat type-bed of special construction or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monocolour or multicolour printing on one side of webs, or for perfecting webs, i.e. monocolour or multicolour printing on both sides of web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9/00Rotary intaglio printing presses
    • B41F9/003Web printing presse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 H05K3/1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 H05K3/12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 H05K3/1275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manufacturing printed circuits in which conductive material is applied to the insulating support in such a manner as to form the desired conductive pattern using thick film techniques, e.g. printing techniques to apply the conductive material or similar techniques for applying conductive paste or ink patterns by other printing techniques, e.g. letterpress printing, intaglio printing, lithographic printing, offset prin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rinting Methods (AREA)
  • Manufacturing Of Printed Wiring (AREA)
  • Rotary Pr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照相凹版胶印机,可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其包括:对象物输送机构,向载物台上抽出并输送卷筒状的对象物;对象物回收机构,把从对象物输送机构向载物台上抽出的对象物从载物台上卷绕回收;第一、第二硅橡皮滚筒,将油墨转印到从对象物输送机构抽出的载物台上的对象物上;第一转印动作机构,以使第一硅橡皮滚筒在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第一硅橡皮滚筒动作;第二转印动作机构,以使第二硅橡皮滚筒在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第二硅橡皮滚筒动作;以及控制机构,控制第一转印动作机构和第二转印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使第一硅橡皮滚筒在载物台上滚动之后,使第二硅橡皮滚筒在载物台上滚动。

Description

照相凹版胶印机
本申请是国际申请日为2013年09月30日、发明名称为“照相凹版胶印机”的第201380051071.8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相凹版胶印机。
背景技术
在印刷电子技术(PE)领域中,一直在探讨使用硅橡胶布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应用。例如在平板(平台)上配置薄片状的基材并进行印刷的平台型印刷机中,边使外周卷绕有形成了布线图形等图案的凹版(照相凹版)的印版滚筒(照相凹版滚筒)旋转、边向所述印版滚筒供给油墨,并且使外周卷绕有硅橡胶布的橡皮滚筒在与上述印版滚筒接触的状态下旋转,从而将与上述印版滚筒的上述凹版的图案对应的油墨交接到上述橡皮滚筒的上述硅橡胶布上,然后使上述橡皮滚筒在所述平台的所述基材上滚动,从而可以将所述橡皮滚筒的上述硅橡胶布上的所述油墨转印到所述基材上(例如参照下述专利文献1等)。
在这种照相凹版胶印机中,由于硅是表面能低的材料,容易向所述基材转印(释放)油墨,所以容易将硅橡胶布上的油墨全部转印到基材上,容易实现良好的印刷。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5-186597号
在前述的以往的照相凹版胶印机中,将供给到印版滚筒的油墨交接到橡皮滚筒后,通过使所述橡皮滚筒在基材上滚动而将上述油墨转印到所述基材上,然后使所述橡皮滚筒返回最初的位置并向所述橡皮滚筒再次供给油墨,使所述橡皮滚筒重新在基材上滚动,因而在多个基材上连续印刷时,生产节拍时间变长,从而导致生产性降低。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的照相凹版胶印机。
用于解决前述问题的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包括:对象物输送机构,向载物台上抽出并输送卷筒状的对象物;对象物回收机构,把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向所述载物台上抽出的所述对象物从所述载物台上卷绕回收;第一硅橡皮滚筒,将油墨转印到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抽出的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上;第一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第一交接动作机构,至少使所述第一凹版和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中的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动作,以便从所述第一凹版向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第一转印动作机构,以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动作,将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的油墨向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转印;第二硅橡皮滚筒,将油墨转印到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抽出的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上;第二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第二交接动作机构,至少使所述第二凹版和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中的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动作,以便从所述第二凹版向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第二转印动作机构,以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动作,将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的油墨向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转印;以及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印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之后,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二交接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向所述对象物转印所述油墨以及从所述第二凹版向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并且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一交接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向所述对象物转印所述油墨以及从所述第一凹版向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在上述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基础上,还包括:第一照相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以及第二照相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在上述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基础上,所述凹版为照相凹版。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在上述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基础上,所述照相凹版卷绕于照相凹版滚筒的外周。
此外,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在上述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基础上,所述照相凹版呈平板状。
按照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由于能并行地执行从第一硅橡皮滚筒向对象物转印油墨以及从第二照相凹版向第二硅橡皮滚筒交接油墨,所以可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而且可以依次抽出并输送卷筒状的对象物,因而相比于使用薄片状对象物的情况,可以进一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图。
图2是图1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要部的控制框图。
图3是图1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动作说明图。
图4是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的简要结构图。
图5是图4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要部的控制框图。
图6是图4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动作说明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基材
2 油墨
100 照相凹版胶印机
101 平台
101a、101b 切口
102 导轨
103 载物台
111 第一固定框架
112 第一印版滚筒
113 第一刮刀片
114 第一滑动构件
115 第一移动框架
116 第一橡皮滚筒
117 伺服电机
118 伺服电机
119 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
121 第二固定框架
122 第二印版滚筒
123 第二刮刀片
124 第二滑动构件
125 第二移动框架
126 第二橡皮滚筒
127 伺服电机
128 伺服电机
129 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
130 控制装置
131 输入装置
141 输送轴
142 回收轴
143 吸引辊
144~146 导辊
148 驱动电机
149 驱动电机
200 照相凹版胶印机
212 第一凹版
213 第一刮刀片
216 第一橡皮滚筒
217 执行器
218 伺服电机
219 执行器
222 第二凹版
223 第二刮刀片
226 第二橡皮滚筒
227 执行器
228 伺服电机
229 执行器
230 控制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根据附图说明的以下的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方式)
根据图1~3说明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第一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平台101上的中央部分设有载物台103。在所述平台101的长边方向(图1中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图1中的右侧),直立设置有第一固定框架111。外周卷绕有第一凹版(照相凹版)的第一印版滚筒(照相凹版滚筒)112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图1中的垂直于纸面的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所述第一凹版形成有布线图形等图案。在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的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上方安装有第一刮刀片113,所述第一刮刀片113安装成前端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接触。
油墨2被供给到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和所述第一刮刀片113之间,伴随上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旋转,上述第一刮刀片113可以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供给上述油墨2,同时从所述凹版除去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上附着的上述油墨2。
在所述平台10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图1中的左侧),直立设置有第二固定框架121。外周卷绕有第二凹版(照相凹版)的第二印版滚筒(照相凹版滚筒)122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所述第二凹版形成有与所述第一凹版相同的布线图形等图案。在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的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上方安装有第二刮刀片123,所述第二刮刀片123安装成前端与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接触。
油墨2被供给到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和所述第二刮刀片123之间,伴随上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旋转,上述第二刮刀片123可以向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供给上述油墨2,同时从所述凹版除去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上附着的上述油墨2。
在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两端侧且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之间,以将所述固定框架111、121彼此连接的方式设置一对导轨102,所述一对导轨102的长边方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长边方向。
在所述导轨102的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一侧,分别卡合有能沿所述导轨102滑动的第一滑动构件114。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上直立设置有第一移动框架115。外周卷绕有硅橡胶布的第一橡皮滚筒(硅橡皮滚筒)116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当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位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附近时,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位于所述载物台103上时,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可以和所述载物台103的上表面接触。
在所述导轨102的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一侧,分别卡合有能沿所述导轨102滑动的第二滑动构件124。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上直立设置有第二移动框架125。外周卷绕有硅橡胶布的第二橡皮滚筒(硅橡皮滚筒)126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当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位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附近时,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与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接触,并且当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位于所述载物台103上时,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可以和所述载物台103的上表面接触。
在所述平台101上形成有长边方向朝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轴向的切口101a,所述切口101a位于所述载物台103与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之间的所述载物台103附近。在所述平台101上形成有长边方向朝向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轴向的切口101b,所述切口101b位于所述载物台103与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之间的所述载物台103附近。
在所述平台101的所述切口101a上,设有轴向朝向所述切口101a的长边方向的导辊144。在所述平台101的所述切口101b上,设有轴向朝向所述切口101b的长边方向的导辊145。
在所述平台101下方的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侧设有输送轴141,所述输送轴141抽出并输送被卷绕成辊状的作为卷筒状对象物的基材1。在所述平台101下方的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侧,设有卷绕回收所述基材1的回收轴142,所述基材1从所述输送轴141经过导辊146和所述导辊145,被抽出并输送到所述载物台103上,并经过所述导辊144和吸引辊143而被所述回收轴142卷绕回收。
在所述吸引辊143和所述回收轴142之间,设有用于使所述基材1上的油墨2干燥的干燥装置(省略图示)。
如图2所示,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装置130的输出部上分别电连接有:旋转驱动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伺服电机117;旋转驱动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的伺服电机118;借助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沿所述导轨102往返移动的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旋转驱动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伺服电机127;旋转驱动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的伺服电机128;借助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沿所述导轨102往返移动的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旋转驱动所述输送轴141的驱动电机148;以及旋转驱动所述回收轴142的驱动电机149。所述控制装置130的输入部上连接有向所述控制装置130输入各种信号的输入装置131,所述控制装置130可以根据来自输入装置131的信号等,控制所述电机117、118、127、128、148、149和所述移动用驱动装置119、129的动作(具体后述)。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由所述伺服电机117、118等构成第一交接动作机构,由所述伺服电机127、128等构成第二交接动作机构,由所述导轨102、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所述伺服电机118、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等构成第一转印动作机构,由所述导轨102、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所述伺服电机128、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等构成第二转印动作机构,由所述输送轴141、所述导辊145、146、所述驱动电机148等构成对象物输送机构,由所述回收轴142、所述吸引辊143、所述导辊144、所述驱动电机149等构成对象物回收机构。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100的动作。
使所述输送轴141上卷绕的所述基材1借助所述导辊145、146经过所述载物台103上,再借助所述导辊144和所述吸引辊143卷绕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并且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与所述第一刮刀片113之间以及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与所述第二刮刀片123之间供给所述油墨2,当由所述输入装置131输入动作开始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伺服电机117、118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和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旋转,从而一边将上述油墨2供给到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上,并用上述第一刮刀片113从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一边将上述油墨2以和上述图案对应的状态交接到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参照图3A)。
在如此将所述油墨2交接到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时,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借助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沿所述导轨102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朝向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侧(图3中的左侧)移动,并且与此并行地对所述伺服电机127、128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和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旋转(参照图3B)。
由此,通过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在所述载物台103上滚动,将所述硅橡胶布上的所述油墨2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并且与此并行,一边将所述油墨2供给到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上,并用所述第二刮刀片123从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一边将上述油墨2以和上述图案对应的状态交接到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参照图3B)。
此时,由于通过预先将所述油墨2调整到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的线宽等对应的适当条件,可以使所述油墨2在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交接到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直至转印到所述基材1的期间成为半干状态,从而使凝聚力增大,所述油墨2容易从上述硅橡胶布向上述基材1转印(释放),并全部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
在如此将所述油墨2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时,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借助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沿所述导轨10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朝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侧(图3中的右侧)移动以返回最初的位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驱动电机148、14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接触并且使所述载物台103上的所述基材1移动预定长度,从而从所述输送轴141抽出并输送所述基材1,同时将所述基材1卷绕回收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另一方面,与此并行,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借助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沿所述导轨102朝向所述第一固定框架111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朝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侧(图3中的右侧)移动(参照图3C)。
由此,一边再次向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供给所述油墨2,并利用所述第一刮刀片113从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一边将上述油墨2以和上述图案对应的状态再次交接到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并且与此并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在所述载物台103上滚动,将所述硅橡胶布上的所述油墨2转印到新定位于所述载物台103上的基材1上(参照图3C)。
此时,通过预先将所述油墨2调整到与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的线宽等对应的适当条件,可以使所述油墨2在从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的所述凹版交接到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直至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的期间成为半干状态,从而使凝聚力增大,因而所述油墨2容易从上述硅橡胶布向上述基材1转印(释放),并全部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
在如此将所述油墨2转印到新定位在所述载物台103上的所述基材1上时,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借助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沿所述导轨102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朝向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12侧(图3中的左侧)移动以返回最初的位置,并且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驱动电机148、14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接触并且使所述载物台103上的所述基材1再次移动预定长度,从而从所述输送轴141再次抽出所述基材1并输送,同时将所述基材1再次卷绕回收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另一方面与此并行,所述控制装置1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借助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沿所述导轨102朝向所述第二固定框架121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朝向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侧(图3中的左侧)移动(参照图3B)。
以下,通过重复上述的动作,可以在所述基材1上连续转印与所述图案对应的所述油墨2。
即,在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100中,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向所述基材1转印所述油墨2(第一转印工序)以及从所述第二印版滚筒122向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交接所述油墨2(第二交接工序),即,可以在执行所述第一转印工序的过程中执行所述第二交接工序,换言之,可以在执行所述第二交接工序的过程中执行所述第一转印工序,并且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二橡皮滚筒126向所述基材1转印所述油墨2(第二转印工序)以及从所述第一印版滚筒112向所述第一橡皮滚筒116交接所述油墨2(第一交接工序),即,可以在执行所述第二转印工序的过程中执行所述第一交接工序,换言之,可以在执行所述第一交接工序的过程中执行所述第二转印工序。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100,可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
此外,由于依次抽出卷筒状的基材1并向所述载物台103上输送,所以与使用薄片状基材的情况相比,能够进一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
(第二实施方式)
根据图4~6说明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的第二实施方式。另外,对于和前述实施方式相同的部分,采用与前述实施方式的说明中所使用的附图标记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与前述实施方式的说明重复的部分。
如图4所示,在所述平台101的长边方向(图4中的左右方向)一端侧(图4中的右侧)的上表面,设有形成了图案的平板状的第一凹版(照相凹版)212。在所述平台101的长边方向另一端侧(图4中的左侧)的上表面,设有形成了图案的平板状的第二凹版(照相凹版)222。
外周卷绕有硅橡胶布的第一橡皮滚筒(硅橡皮滚筒)216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能升降移动,从而与所述载物台103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一凹版212接触或分离。
外周卷绕有硅橡胶布的第二橡皮滚筒(硅橡皮滚筒)226以轴向朝向所述平台101的宽度方向的方式,能旋转地支承于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能升降移动,从而与所述载物台103的上表面和所述第二凹版222接触或分离。
第一刮刀片213的基端侧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的比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更靠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侧,当所述第一刮刀片213位于所述第一凹版212的上方时,如果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朝向下方,则能够与所述第一凹版212的上表面抵接。油墨2被供给到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下方侧。
第二刮刀片223的基端侧能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的比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更靠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侧,当所述第二刮刀片223位于所述第二凹版222的上方时,如果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朝向下方,则能够与所述第二凹版222的上表面抵接。油墨2被供给到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下方侧。
如图5所示,所述移动用驱动装置119、129、所述驱动电机148、149、旋转驱动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的伺服电机218以及旋转驱动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的伺服电机228分别与作为控制机构的控制装置230的输出部电连接。所述控制装置230的输出部分别电连接有:使所述第一刮刀片213转动的执行器217;使所述第二刮刀片223转动的执行器227;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升降移动的执行器219;以及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升降移动的执行器229。所述控制装置230可以根据来自所述输入装置131的信号等,控制所述移动用驱动装置119、129、所述电机148、149、218、228和所述执行器217、219、227、229的动作(具体后述)。
即,前述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100是圆凹版型照相凹版胶印机,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200是平凹版型照相凹版胶印机。
在这样的本实施方式中,由所述导轨102、所述第一滑动构件114、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所述伺服电机218、所述执行器219等兼用于构成第一交接动作机构和第一转印动作机构,由所述导轨102、所述第二滑动构件124、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所述伺服电机228、所述执行器229等兼用于构成第二交接动作机构和第二转印动作机构。
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200的动作。
卷绕在所述输送轴141上的所述基材1借助所述导辊145、146经过所述载物台103上,再借助所述导辊144和所述吸引辊143卷绕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并且向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第二刮刀片223下方的所述第一凹版212、第二凹版222上供给所述油墨2,当由所述输入装置131输入动作开始信号时,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上升,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离开所述第一凹版212,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定位在下方,从而使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与所述第一凹版212抵接,然后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向离开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的方向(图6中的右侧)移动,从而向上述第一凹版212的所述图案供给所述油墨2,并且利用上述第一刮刀片213从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参照图6A)。
如此向所述第一凹版212的所述图案供给所述油墨2时,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定位在上方,从而使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离开上述第一凹版212,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下降,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与上述第一凹版212抵接,然后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伺服电机218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旋转,并且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朝向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侧(图6中的左侧)移动,从而使供给到上述第一凹版212的所述图案上的所述油墨2保持与所述图案对应的状态,交接到上述第一橡皮滚筒2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参照图6B)。
而后,所述控制装置230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继续保持移动,即,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从所述载物台103的一端(图6中的右侧)朝向另一端(图6中的左侧)移动,从而将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的所述油墨2转印到所述基材1上。
与此并行,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上升,从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离开所述第二凹版222,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定位在下方,从而使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与所述第二凹版222抵接,然后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向离开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的方向(图6中的左侧)移动,从而将所述油墨2供给到上述第二凹版222的所述图案上,并且利用上述第二刮刀片223从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参照图6B)。
而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定位在上方,从而使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离开上述第二凹版222,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下降,从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与上述第二凹版222抵接,然后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伺服电机228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旋转,并且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朝向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侧(图6中的右侧)移动,从而使供给到上述第二凹版222的所述图案上的所述油墨2保持与所述图案对应的状态,交接到上述第二橡皮滚筒2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参照图6C)。
与此并行,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向所述基材1转印完所述油墨2的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上升,从而使所述第一橡皮滚筒216离开上述基材1,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向离开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的方向(图6中的右方)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返回最初的位置,而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驱动电机148、14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载物台103上的所述基材1移动预定长度,从所述输送轴141抽出所述基材1并输送,同时将所述基材1卷绕回收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1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定位在下方,从而使所述第一刮刀片213的前端侧再次抵接于所述第一凹版212,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一移动用驱动装置11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上述第一移动框架115再次向离开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的方向(图6中的右侧)移动,从而将所述油墨2再次供给到上述第一凹版212的所述图案上,同时利用上述第一刮刀片213从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再次除去所述油墨2(参照图6C)。
另一方面,与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的上述移动并行,所述控制装置230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继续保持移动,即,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从所述载物台103的另一端(图6中的左侧)朝向一端(图6中的右侧)移动,从而向新定位到所述载物台103上的基材1上转印上述第二橡皮滚筒2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的所述油墨2。
而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向所述基材1转印完所述油墨2的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上升,从而使所述第二橡皮滚筒226离开上述基材1,并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向离开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的方向(图6中的左侧)移动,从而使所述第二移动框架125返回最初的位置,而且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驱动电机148、149进行动作控制以便再次使所述载物台103上的所述基材1移动预定长度,从而再次从所述输送轴141抽出所述基材1并输送,同时再次将所述基材1卷绕回收到所述回收轴142上,另一方面,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执行器227进行动作控制以将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定位在下方,从而再次使所述第二刮刀片223的前端侧抵接于所述第二凹版222,然后所述控制装置230对所述第二移动用驱动装置129进行动作控制以使上述第二移动框架125再次向离开所述第一移动框架115的方向(图6中的左侧)移动,从而再次将所述油墨2供给到上述第二凹版222的所述图案上,同时利用上述第二刮刀片223再次从所述图案以外的部分除去所述油墨2(参照图6B)。
以下,通过重复上述的动作,和前述实施方式同样,可以在所述基材1上连续地转印与所述图案对应的所述油墨2。
因此,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照相凹版胶印机200,可以获得和前述实施方式同样的作用效果。
(其他实施方式)
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通过预先将所述油墨2调整到与所述印版滚筒112、12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的线宽等对应的适当条件,使所述油墨2在从所述印版滚筒112、122的所述凹版交接到所述橡皮滚筒116、1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直至转印到所述基材1的期间成为半干状态,从而使凝聚力增大,而作为其他的实施方式,例如通过对应于所述印版滚筒112、122的所述凹版的所述图案的线宽等调整所述橡皮滚筒116、126、216、226的移动速度,即,将所述交接工序和所述转印工序之间的时间(间隔)调整到适当的条件,也可以使所述油墨2在从所述印版滚筒112、122的所述凹版交接到所述橡皮滚筒116、126的所述硅橡胶布上直至转印到所述基材1的期间成为半干的状态,从而使凝聚力增大。而且,通过组合所述油墨2的条件调整和所述间隔的条件调整,能够以最佳的条件进行印刷。
工业实用性
本发明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可以缩短生产节拍时间并提高生产性,因而可以极为有益地应用于以印刷电子技术(PE)领域为代表的各种印刷工业。

Claims (4)

1.一种照相凹版胶印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对象物输送机构,向载物台上抽出并输送卷筒状的对象物;
对象物回收机构,把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向所述载物台上抽出的所述对象物从所述载物台上卷绕回收;
第一硅橡皮滚筒,将油墨转印到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抽出的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上;
第一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
第一交接动作机构,至少使所述第一凹版和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中的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动作,以便从所述第一凹版向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
第一转印动作机构,以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动作,将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的油墨向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转印;
第二硅橡皮滚筒,将油墨转印到从所述对象物输送机构抽出的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上;
第二凹版,被供给有油墨,并且将该油墨交接至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
第二交接动作机构,至少使所述第二凹版和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中的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动作,以便从所述第二凹版向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
第二转印动作机构,以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的方式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动作,将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的油墨向所述载物台上的所述对象物转印;以及
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二转印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使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之后,使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在所述载物台上滚动,
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二交接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向所述对象物转印所述油墨以及从所述第二凹版向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并且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转印动作机构和所述第一交接动作机构的动作,以便并行地执行从所述第二硅橡皮滚筒向所述对象物转印所述油墨以及从所述第一凹版向所述第一硅橡皮滚筒交接所述油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为照相凹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凹版卷绕于照相凹版滚筒的外周。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照相凹版胶印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照相凹版呈平板状。
CN201710379457.1A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914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2222856A JP6112502B2 (ja) 2012-10-05 2012-10-05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2012-222856 2012-10-05
CN201380051071.8A CN104703800A (zh)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071.8A Division CN104703800A (zh)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99146A CN107399146A (zh) 2017-11-28
CN107399146B true CN107399146B (zh) 2019-08-09

Family

ID=50434882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071.8A Pending CN104703800A (zh)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CN201710379457.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399146B (zh)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380051071.8A Pending CN104703800A (zh) 2012-10-05 2013-09-30 照相凹版胶印机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6112502B2 (zh)
KR (1) KR102105106B1 (zh)
CN (2) CN104703800A (zh)
TW (1) TWI597179B (zh)
WO (1) WO201405455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44857B1 (ko) * 2014-07-29 2017-06-08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터치 패널 제조 시스템
JP6322527B2 (ja) * 2014-09-10 2018-05-09 株式会社Screen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該印刷装置で用いる担持体
JP6448132B2 (ja) * 2015-03-13 2019-01-09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
JP6572050B2 (ja) * 2015-08-05 2019-09-04 株式会社小森コーポレーション 印刷機
CN108271317A (zh) * 2017-12-29 2018-07-10 上海量子绘景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凹版印刷工艺的线路板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57313A5 (en) * 1981-08-06 1986-08-29 Roland Man Druckmasc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eb-fed rotary press
JPH01288443A (ja) * 1988-02-04 1989-11-20 Veb Komb Polygraph Werner Lamberz Leipzig 画像搬送式印刷機
JP2006289983A (ja) * 2005-04-13 2006-10-26 Korea Mach Res Inst ロールツーロール輪転印刷法を用いた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1495313A (zh) * 2005-03-30 2009-07-29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具有胶印滚筒脱开支撑表面的印刷单元
CN102233709A (zh) * 2010-04-27 2011-11-09 小森公司 凹版印刷机
CN102248748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小森公司 凹版胶印印刷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07305A (ja) * 1996-02-07 1997-08-12 Canon Inc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JP3402974B2 (ja) 1996-12-17 2003-05-06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平台印刷機
JP2005035143A (ja) 2003-07-18 2005-02-10 Tohoku Ricoh Co Ltd 印刷装置・印刷装置の駆動方法
JP2005186597A (ja) 2003-12-26 2005-07-14 Sumitomo Rubber Ind Ltd 導電性パターンの製造方法
JP2006205470A (ja) * 2005-01-26 2006-08-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単色印刷機およびその運転方法
JP2008166115A (ja) * 2006-12-28 2008-07-17 Mitsubishi Materials Corp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製造方法
JP5020642B2 (ja) * 2007-01-15 2012-09-05 阪本 順 印刷装置、印刷方法および多層構造形成方法
DE102009002228B4 (de) 2009-04-06 2015-01-08 Koenig & Bauer Aktiengesellschaft Lackierwerk einer Rollen-Rotations-Offsetdruckmaschine
JP5218352B2 (ja) * 2009-09-09 2013-06-26 株式会社Ihi 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及び装置
JP2011201131A (ja) 2010-03-25 2011-10-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グラビア印刷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TWI519425B (zh) * 2011-02-24 2016-02-01 Lg化學股份有限公司 滾輪印刷設備及使用其之滾輪印刷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H657313A5 (en) * 1981-08-06 1986-08-29 Roland Man Druckmasch Method for operating a web-fed rotary press
JPH01288443A (ja) * 1988-02-04 1989-11-20 Veb Komb Polygraph Werner Lamberz Leipzig 画像搬送式印刷機
CN101495313A (zh) * 2005-03-30 2009-07-29 高斯国际美洲公司 具有胶印滚筒脱开支撑表面的印刷单元
JP2006289983A (ja) * 2005-04-13 2006-10-26 Korea Mach Res Inst ロールツーロール輪転印刷法を用いた電子素子の製造方法及び製造装置
CN102233709A (zh) * 2010-04-27 2011-11-09 小森公司 凹版印刷机
CN102248748A (zh) * 2010-05-18 2011-11-23 小森公司 凹版胶印印刷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22449A (zh) 2014-06-16
CN104703800A (zh) 2015-06-10
CN107399146A (zh) 2017-11-28
JP2014073652A (ja) 2014-04-24
TWI597179B (zh) 2017-09-01
KR102105106B1 (ko) 2020-04-27
KR20150068373A (ko) 2015-06-19
JP6112502B2 (ja) 2017-04-12
WO2014054555A1 (ja) 2014-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99146B (zh) 照相凹版胶印机
JP6616823B2 (ja) 複合印刷機
CN102145574B (zh) 丝网印刷机以及印刷方法
US20090078135A1 (en) Printing Unit, Printing Press and Method of Producing Labels or Self-Adhesive Labels in a Printing Press
EP2351470B1 (en) Screen prin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JP4885840B2 (ja) 印刷方法および印刷機
CN104703798B (zh) 滚筒印刷机以及使用该滚筒印刷机的滚筒印刷方法
JP2007055259A (ja) 印刷機を運転するための方法
CN105398198B (zh) 一种双面印刷设备
JP6386119B2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CN108340663B (zh) 无纸化转移印花机
JP6112501B2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WO2010140368A1 (ja) インキ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CN101554800A (zh) 喷墨印染装置
CN101977771A (zh) 在旋转印刷机上更换版式的方法
CN106232363B (zh) 凹版印刷机
JP6290482B2 (ja) グラビア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CN102390167B (zh) 移印机及移印方法
JP2009056721A (ja) 印刷装置
KR101816237B1 (ko) 공정 가변성을 지닌 양면 그라비아 인쇄장치
JP2008183901A (ja) 印刷機内の胴とローラを洗浄するための方法と装置
JP2015208928A (ja) 凹版印刷機
JP6146644B2 (ja) ブランケット胴洗浄装置、ブランケット胴洗浄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印刷機
JP2013095109A (ja) 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を用いた印刷方法、及びオフセット印刷装置
JP4265906B2 (ja) 絵柄伸びを防止するオフセット印刷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90809

Termination date: 20200930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