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87579A -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 Google Patents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87579A
CN107387579A CN201710838354.7A CN201710838354A CN107387579A CN 107387579 A CN107387579 A CN 107387579A CN 201710838354 A CN201710838354 A CN 201710838354A CN 107387579 A CN107387579 A CN 10738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oupling
pipe
shaft
pipe axle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8383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蔡浩
姚全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Arctech Solar Hold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8383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87579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8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8757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1/00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 F16D1/02Couplings for rigidly connecting two coaxial shafts or other movable machine elements for connecting two abutting shafts or the lik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SGENERATION OF ELECTRIC POWER BY CONVERSION OF INFRARED RADIATION, VISIBLE LIGHT OR ULTRAVIOLET LIGHT, e.g. USING PHOTOVOLTAIC [PV] MODULES
    • H02S20/00Supporting structures for PV modules
    • H02S20/30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 H02S20/32Supporting structures being movable or adjustable, e.g. for angle adjus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solar track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hafts, Cranks, Connecting Bars, And Related Bear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联轴节包括本体,本体具有一对端面及至少两对侧面,侧面位于一对端面之间,其中,侧面为弧面,沿着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方向,弧面先逐渐凸起后逐渐回落。联轴器包括一个固定件和上述联轴节,固定件与本体的端面连接,固定件用于对联轴节进行定位。跟踪器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管轴和至少一个上述联轴器,管轴为一空心管,联轴器连接两个管轴,联轴器中联轴节卡设在管轴中,管轴的内壁与联轴节中本体的侧面接触,管轴的内壁与本体的侧面相切。本发明通过联轴节和联轴器制成的跟踪支架可以实现非共线的主梁的联动,且联轴节和联轴器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操作便捷、费用低。

Description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件的结构设计技术领域,尤指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背景技术
在光伏发电领域,为了提高发电效率,一般会将光伏组件设置在跟踪支架上,通过跟踪支架带动光伏组件转动,从而使光伏组件可以更充分地吸收太阳光。在实际应用中,光伏发电的跟踪支架的主梁或者传动轴一般为四方管,长度通常都很长,因此通常是将分段的主梁或者传动轴连接起来,当相邻的主梁或者传动轴的轴线不共线时,需要采用万向联轴器连接,但是,万向联轴器成本比较高,且安装和维护也较为困难。
因此,本申请人致力于提供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通过联轴节和联轴器制成的跟踪支架可以实现非共线的主梁的联动,且联轴节和联轴器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操作便捷、费用低。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联轴节,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对端面,所述本体还具有至少两对侧面,所述侧面位于一对所述端面之间,其中,所述侧面为弧面,沿着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方向,所述弧面先逐渐凸起后逐渐回落。
优选地,一对所述侧面上的一对弧面位于同一圆柱的柱面上,且所述圆柱的中心轴穿过一对所述端面的中心连线,且所述圆柱的中心轴与一对所述端面的中心连线垂直。
优选地,所述弧面上圆弧的度数为30°~90°。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本体的一对端面;和/或;所述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的方向延伸。
优选地,所述弧面上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弧面的最高凸起处。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联轴器,包括一个固定件和上述联轴节,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本体的端面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对所述联轴节进行定位。
优选地,所述本体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本体的一对端面,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头各设有一个所述联轴节。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跟踪器支架,包括至少两个管轴和至少一个上述联轴器,所述管轴为一空心管,所述联轴器连接两个所述管轴,所述联轴器中联轴节卡设在所述管轴中,所述管轴的内壁与所述联轴节中本体的侧面接触,所述管轴的内壁与所述本体的侧面相切。
优选地,所述跟踪器支架包括两个管轴,分别为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所述联轴器中的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联轴节,第二端设有第二联轴节,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节与所述第一管轴连接,所述中心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节与所述第二管轴连接。
优选地,所述跟踪器支架包括两个管轴,分别为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所述联轴器的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设有一所述联轴节,所述中心轴的第二端设有一固定连接部,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联轴节与所述第一管轴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管轴固定连接。
本发明提供跟踪器通过的主梁通过联轴器相连,在联轴器中,联轴节在其侧面上设置弧面,且管轴的内壁和弧面相切,联轴节通过与管轴的内壁接触来传递扭矩,从而使不共线的管轴可以传动扭矩,从而实现不共线的管轴的联动。本发明中联轴节和联轴器的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安装维护操作便捷、费用低。
附图说明
下面将以明确易懂的方式,结合附图说明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上述特性、技术特征、优点及其实现方式予以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联轴节的主视图;
图3是图2中所示的联轴节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所示的联轴节的B-B剖视图;
图5是图3中所示的联轴节的C-C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跟踪支架的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所示的跟踪支架的剖视图;
图8是图6中所示的跟踪支架中管轴和联轴节的配合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跟踪支架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所示的跟踪支架的剖视图;
图11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6是本发明的联轴节的另一种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体10,端面11,侧面12,安装孔13,通孔14,凹槽15,中心轴20,管轴30,第一管轴31,第二管轴32。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的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实施例一
如图1至5所示,本具体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联轴节,包括本体10,本体10具有一对平行设置的端面11,且这一对端面均为平面,本体还具有两对侧面12,两对侧面12位于一对端面11之间,其中,两对侧面12均为弧面,如图3所示,沿着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方向(即图3中所示的从左至右或从右至左的方向),弧面先逐渐凸起后逐渐回落。
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相对侧面上的一对弧面均位于同一圆柱的柱面上,且该圆柱的中心轴穿过一对端面的中心连线,且圆柱的中心轴与一对端面的中心连线垂直。其中,弧面上圆弧的度数为60°。
参考图5、6、7,本具体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联轴器,联轴器包括一个固定件和上述联轴节,本体10上设有一安装孔13,安装孔13贯通本体的一对端面,固定件的一端插设在安装孔13中,固定件用于对联轴节进行定位。其中,固定件为一中心轴20,中心轴的两端头各设有一个联轴节。
本具体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跟踪器支架,包括两个管轴和一联轴器,两个管轴分别为第一管轴31和第二管轴32,且均为空心管,联轴器连接第一管轴31和第二管轴32。其中,两个管轴之间的联轴器包括固定件和一对联轴节,其中,固定件为一中心轴20,中心轴20的第一端(即图6、7中所示的中心轴的左端)设有第一联轴节,第二端(即图6、7中所示的中心轴的右端)设有第二联轴节,中心轴20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联轴节与第一管轴31连接,中心轴20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联轴节与第二管轴32连接。
如图8所示,联轴器中的联轴节卡设在管轴20中,管轴20的内壁与联轴节中本体10的侧面接触,且管轴20的内壁与本体10的侧面相切,也就是说,在上下方向上,管轴20的内径等于或者略小于本体10的上下弧面所在圆柱的直径,在左右方向上,管轴20的内径等于或者略小于本体10的左右弧面所在圆柱的直径。由于本体的弧面上的圆弧的度数为60°,因此,两个管轴可以适应的最大坡度均为30°。本实施例中的跟踪支架,由于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通过设有一对联轴节的联轴器连接,因此,两个管轴均可以适用于坡度为30°及30°以下的斜坡。
本具体实施例中的跟踪支架在具体应用时,将第一管轴31与驱动机构连接,驱动机构驱动第一管轴31转动,第一管轴31将力矩传递给第一联轴节,第一联轴节通过中间轴20将力矩传递给第二联轴节,第二联轴节通过与第二管轴内壁的接触将力矩传递给第二管轴32转动,从而实现不共线的第一管轴31和第二管轴32的联动。当然,在具体应用时,还可以将第二管轴与驱动机构连接,第二管轴通过联轴器将力矩传递给第一管轴。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公开了联轴器和跟踪支架的另外一种具体实施例,其结构与实施例一中公开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联轴器的具体结构及联轴器与管轴的连接方式不同。
如图9、10所示,在本具体实施例中,连接第一管轴31和第二管轴32的联轴器中的固定件也是一中心轴20,但该中心轴20仅在第一端(即图9、10中所示的中心轴的左端)设有联轴节,第二端(即图9、10中所示的中心轴的右端)设有与第二管轴连接的固定连接部,中心轴20的第一端通过联轴节与第一管轴连接,第二端通过固定连接部与第二管轴固定连接。
相比于实施例一,本具体实施例中的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通过仅设有一个联轴节的联轴器连接,因此,与联轴节连接的第一管轴31可以适用于坡度为30°或30°以下的斜坡,而与联轴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的第二管轴32水平设置。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联轴节还可以做进一步的改进,比如,如图11所示,联轴节的本体10上设有多个通孔14,通过设置通孔可以减少本体的制作材料,降低制作成本,在图11中,通孔14为圆形通孔,在其他实施例中,该通孔的形状还可以为方形、菱形、椭圆形等其他形状,通孔的排布方式及密度均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另外,如图12所示,联轴节还可以在本体的一个弧面上设置凹槽,凹槽沿本体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的方向延伸,在安装联轴节时,该凹槽可以避免焊缝或者其他重要结构,图12中所示的凹槽为弧形凹槽,且凹槽位于弧面的最高凸起处,在其他实施例中,凹槽的具体结构和设置方式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做相应调整,比如,在图1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联轴节的每个弧面上均设有一个弧形的凹槽15,在图14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联轴节的每个弧面上均设有一个方形的凹槽15,图12、13、14中,弧面上的凹槽均设置在弧面的最高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将凹槽设置在弧面的非最高处的其他位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联轴节中的本体均具有两对侧面,与其匹配的管轴也是方形管道,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联轴节中的本体的侧面还可以设为三对、四对、五对或者更多对,如图15所示的联轴节中,本体具有三对侧面12,相应的,其适用的管轴为六棱柱管道,如图16所示的联轴节中,本体具有四对侧面12,相应的,其适用的管轴为八棱柱管道。
当然,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弧面上圆弧的度数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比如设为30°、35°、40°、45°、50°、55°、65°、70°、75°、80°、85°、90°等;在联轴器中,中间轴还可以与本体螺纹连接,中间轴也可以直接焊接在本体的端面上,或者通过其他的连接方式固定连接;本体的两端面可以设为弧面或者其他不规则表面,还可以不平行设置;本发明中的联轴器不仅可以适用于不共线的管轴的连接,还可以用于安装倾斜设置的单个管轴,当然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用于管轴的其他安装场合;跟踪支架中管轴的数目可以设为多个,相邻管轴根据需要选择本发明中公开的联轴器连接,此处不再赘述。
应当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均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联轴节,其特征在于,包括:
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一对端面,所述本体还具有至少两对侧面,所述侧面位于一对所述端面之间,其中,所述侧面为弧面,沿着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到另一端面的方向,所述弧面先逐渐凸起后逐渐回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一对所述侧面上的一对弧面位于同一圆柱的柱面上,且所述圆柱的中心轴穿过一对所述端面的中心连线,且所述圆柱的中心轴与一对所述端面的中心连线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面上圆弧的度数为30°~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设有多个通孔,且所述通孔贯通所述本体的一对端面;
和/或;
所述弧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的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节,其特征在于:
所述弧面上设有一个凹槽,所述凹槽沿所述本体的一端面向另一端面的方向延伸,且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弧面的最高凸起处。
6.一种联轴器,其特征在于:
包括一个固定件和至少一个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联轴节,所述固定件与所述本体的端面连接,所述固定件用于对所述联轴节进行定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本体上设有一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贯通所述本体的一对端面,所述固定件的一端插设在所述安装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联轴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头各设有一个所述联轴节。
9.一种跟踪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包括至少两个管轴和至少一个如权利要求6~8中任一项所述联轴器,所述管轴为一空心管,所述联轴器连接两个所述管轴,所述联轴器中的联轴节卡设在所述管轴中,所述管轴的内壁与所述联轴节中本体的侧面接触,所述管轴的内壁与所述本体的侧面相切。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跟踪器支架,其特征在于:
所述跟踪器支架包括两个管轴,分别为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所述联轴器中的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设有第一联轴节,第二端设有第二联轴节,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第一联轴节与所述第一管轴连接,所述中心轴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联轴节与所述第二管轴连接;
或;
所述跟踪器支架包括两个管轴,分别为第一管轴和第二管轴,所述联轴器的固定件为一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设有一所述联轴节,所述中心轴的第二端设有一固定连接部,所述中心轴的第一端通过所述联轴节与所述第一管轴连接,第二端通过所述固定连接部与所述第二管轴固定连接。
CN201710838354.7A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Pending CN10738757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8354.7A CN107387579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838354.7A CN107387579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87579A true CN107387579A (zh) 2017-11-24

Family

ID=60350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838354.7A Pending CN107387579A (zh) 2017-09-18 2017-09-18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87579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050383B2 (en) 2019-05-21 2021-06-29 Nextracker Inc Radial cam helix with 0 degree stow for solar tracker
US11159120B2 (en) 2018-03-23 2021-10-26 Nextracker Inc. Multiple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US11387771B2 (en) 2018-06-07 2022-07-12 Nextracker Llc Helical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1626U (zh) * 2010-04-15 2010-12-01 湖北天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联轴器
CN201696512U (zh) * 2010-06-07 2011-01-05 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传动机构及柔性传动破碎机
CN102619892A (zh) * 2012-04-01 2012-08-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复合加载的异形十字轴式联轴器
CN205331255U (zh) * 2016-02-03 2016-06-22 罗清新 便捷式联轴器
CN207178492U (zh) * 2017-09-18 2018-04-03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661626U (zh) * 2010-04-15 2010-12-01 湖北天力传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联轴器
CN201696512U (zh) * 2010-06-07 2011-01-05 北京凯特破碎机有限公司 一种万向传动机构及柔性传动破碎机
CN102619892A (zh) * 2012-04-01 2012-08-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适用于复合加载的异形十字轴式联轴器
CN205331255U (zh) * 2016-02-03 2016-06-22 罗清新 便捷式联轴器
CN207178492U (zh) * 2017-09-18 2018-04-03 江苏中信博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159120B2 (en) 2018-03-23 2021-10-26 Nextracker Inc. Multiple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US11283395B2 (en) 2018-03-23 2022-03-22 Nextracker Inc. Multiple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US11711051B2 (en) 2018-03-23 2023-07-25 Nextracker Llc Multiple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US11387771B2 (en) 2018-06-07 2022-07-12 Nextracker Llc Helical actuator system for solar tracker
US11050383B2 (en) 2019-05-21 2021-06-29 Nextracker Inc Radial cam helix with 0 degree stow for solar tracker
US11705859B2 (en) 2019-05-21 2023-07-18 Nextracker Llc Radial cam helix with 0 degree stow for solar tracker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87579A (zh)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CN207178492U (zh) 一种联轴节、联轴器及跟踪支架
CN206702471U (zh) 一种t型接头窄间隙焊接装置
CN102615440A (zh) 管道焊接系统的焊缝跟踪机构
CN205348573U (zh) 一种模块化钢管桁架
CN103084777A (zh) 一种油管焊接装置
CN104790537A (zh) 一种h型钢结构构件与圆钢管柱空间斜交刚接连接节点
CN210863362U (zh) 一种前起落架强度试验加载夹具
CN207864840U (zh) 一种海洋管道用便于安装的法兰螺栓连接机构
CN102563214B (zh) 跨路多层管道支架结构
CN202032176U (zh) 用于锅炉的悬吊装置
CN208668599U (zh) 一种钢结构的快装结构
CN207918280U (zh) 起重机端梁
CN208929582U (zh) 一种防焊接变形装置
CN107553088A (zh) 一种便捷移动的设备安装传动机构
CN201925648U (zh) 一种在四通道汇集处设有过渡圆弧的四通
CN211032175U (zh) Agv重载车中的车轮驱动结构
CN211691072U (zh) 一种桁架
CN208083752U (zh) 一种熔透型对接以及角接组合焊缝用定位支撑机构
CN218523135U (zh) 一种非开挖管道施工中心线校准装置
CN209164921U (zh) 万向式液压支座
CN207298200U (zh) 一种新型超大直径弯管压力平衡型膨胀节
CN212556483U (zh) 一种跨运车转向同步机构
CN206602498U (zh) 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主横梁
CN201857621U (zh) 挖掘机动臂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