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9366B -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9366B
CN107339366B CN201710158032.8A CN201710158032A CN107339366B CN 107339366 B CN107339366 B CN 107339366B CN 201710158032 A CN201710158032 A CN 201710158032A CN 107339366 B CN107339366 B CN 10733936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pporting part
component
axial direction
outer cylinder
bea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15803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39366A (zh
Inventor
金谷知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Technology & Research Industrial Corporation
Sumitomo Rik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Rik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Riko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Rik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3393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3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393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936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24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ppression or reduction of noise or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5/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 B60K5/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or jet-propulsion units with the engine main axis, e.g. crankshaft axis, substantially in or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centre line of the vehi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F16F15/06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 F16F15/07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with metal springs using only leaf spr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34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3/00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 H02K33/16Motors with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agnet, armature or coil system with polarised armatures moving in alternate directions by reversal or energisation of a single coil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15Mounting arrangements for bearing-shields or end plat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 H02K5/04Casings or enclos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thereof
    • H02K5/22Auxiliary parts of casings not covered by groups H02K5/06-H02K5/20, e.g. shaped to form connection boxes or terminal boxes
    • H02K5/225Terminal boxes or connection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mechanical energy structurally associated with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e.g.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mechanical driving motors or auxiliary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7/003Couplings; Details of shaf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Reciprocating, Oscillating Or Vibrating Motors (AREA)
  • Vibration Prevention Devices (AREA)
  • Apparatuses For Generation Of Mechanical Vibrations (AREA)
  • Electromagn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针对可动件和固定件相互间的振动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环状部件的固定力降低等的、新型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在电磁式致动器(10)中,在外筒部件(42)设置有在轴向上将线圈部件(72)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62、100),并且容纳有具备对线圈部件(72)供电用的端子(88)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86),在轴向上将环状部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50、102)以并未作用有基于第一支承部(62、100)的夹持力的并列构造而进行设置。

Description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享有于2016年4月28日提交的名称为“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的日本专利申请2016-090717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与在内轴部件与外筒部件之间产生基于电磁的轴向驱动力的电磁式致动器相关的技术,并涉及电磁式致动器以及使用该电磁式致动器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情况下,在被称为主动式的能动型的减振装置、防振装置中,为了获得激振驱动力而采用电磁式致动器。例如,如日本特许第4643602号公报(专利文献1)所示,电磁式致动器形成为如下构造:相对于外筒部件利用弹性部件对内轴部件的轴向两侧进行弹性支承并以能够在轴向上进行相对移动的方式对该内轴部件进行组装。而且,相对于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使作用于固定件与可动件之间的电磁力发挥作用而获得轴向上的激振驱动力。
此处,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固定件构成为包括线圈部件,并且可动件构成为包括永久磁铁。而且,通过对线圈部件通电而在固定件与可动件之间产生电磁力。故此,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具备用于对线圈部件供电的供电用的端子,具备该供电用的端子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容纳配置于外筒部件。
但是,在电磁式致动器中,考虑到防尘性、防水性等,经常对收纳有线圈等的内部空间进行密闭。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中,利用外筒部件和托架金属件从上下侧将环状部件的外周端部夹入而确保内部空间的密封性,并相对于外筒部件将环状部件固定。
但是,支承线圈的线轴相对于环状部件被直接固定,因此,固定件相对于可动件的振动容易传递至支承环状部件的外周端部。特别是由于环状部件由具有绝缘性的合成树脂形成,从而,因树脂老化或损伤等而有可能导致环状部件的固定力降低、或者对经由环状部件的从防振对象至壳体的振动传递等造成不良影响。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许第464360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是以上述情形为背景而完成的,其解决的问题在于提供针对可动件和固定件相互间的振动而能够有效地防止环状部件的固定力降低等的、新型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下,对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记载。此外,能够尽量以任意的组合方式而采用以下记载的各方式中所采用的结构要素。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是一种电磁式致动器,其利用弹性部件将装配有线圈部件的外筒部件和装配有磁铁部件的内轴部件连结,通过对该线圈部件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该磁铁部件而使得轴向的驱动力作用于该内轴部件与该外筒部件之间,其中,在所述外筒部件设置有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并且容纳有具备对该线圈部件供电用的端子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在轴向上将该环状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以并未作用有基于该第一支承部的夹持力的并列构造而进行设置。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在外筒部件中,使得对线圈部件进行固定的第一支承部和对环状部件进行固定的第二支承部实质上独立,由此能够分别设定基于夹持的固定力。故此,例如在作用有在磁铁部件之间所引起的轴向的驱动力的第一支承部中能够确保较大的固定力,并且,在第二支承部中,能够抑制为用于端子连接所需的程度的固定力,还能够避免树脂的老化、树脂的损伤等问题。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外筒部件的所述第一支承部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以及该外筒部件的所述第二支承部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环状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分别夹装有密封橡胶。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电磁式致动器,通过夹装密封橡胶,能够减小因部件尺寸、组装位置等的误差而引起的夹持固定力的偏差。另外,通过夹装密封橡胶而能够将夹持力吸收,因此,还能够避免夹持力意外地变得过大。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或第二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外筒部件形成有端子用窗部,具备设置于所述环状部件的所述供电用的端子的连接部通过该端子用窗部而在外部露出,另一方面,所述第二支承部中在轴向上将该环状部件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设置为位于该端子用窗部的轴向两侧,并且在该第二支承部针对该环状部件的轴向两侧的支承部分别设置有环状的密封橡胶,从而将该端子用窗部密封。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电磁式致动器,有效地防止了水、灰尘等异物通过为了配置供电用的端子而设置的端子用窗部的侵入。特别是通过在环状部件的轴向两侧的支承部设置环状的密封橡胶,能够一并享有外筒部件对环状部件的夹持力的缓冲调节作用、以及密封作用。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外筒部件以在轴向上隔离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带台阶部以及第二带台阶部,由该第一带台阶部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线圈部件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由该第二带台阶部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环状部件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二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能够通过外筒部件的带台阶形状而有效地形成第一支承部以及第二支承部各自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线圈部件中,所述环状部件相对于卷绕有线圈用绕线的线轴而一体地形成。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能够通过具备供电用的端子的环状部件和线圈用线轴的零件共用化而实现构造的简化,并且能够以从线轴至环状部件的方式而容易地对从线圈用绕线向供电用的端子的通电线进行布线。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由所述第一支承部固定支承的所述线圈部件、和由所述第二支承部固定支承的所述环状部件配设于轴向上错开的位置。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在外筒部件中,能够容易地设置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另外,通过在轴向上错开配置,还容易分别确保针对线圈部件的外周面的基于外筒部件的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定位部、以及针对环状部材的外周面的基于外筒部件的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定位部。
本发明的第七方式在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六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在所述外筒部件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配设环状的按压部件,相对于该外筒部件而将该按压部件的外周缘部固定,该按压部件朝轴向内侧突出,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线圈部件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通过采用这样的按压部件,在外筒部件中无需设置例如台阶状的线圈部件支承部并使开口部形成为小径,通过增大外筒部件的端部的开口,还能够使组装部件时对内部的目视观察变得容易。
本发明的第八方式在所述第七方式所涉及电磁式致动器的基础上,与所述线圈部件相比,所述环状部件配设于外周侧,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内周侧部分构成有对该线圈部件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在该按压部件的外周侧部分构成有对该环状部件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二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方式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通过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而能够共用按压部件,从而能够实现零件数量的减少以及构造的简化。此外,例如还能够以与所述第四方式组合的方式而采用本方式,由此,能够由第一带台阶部和按压部件的内周侧部分构成第一支承部,并且能够由第二带台阶部和按压部件的外周侧部分构成第二支承部。
本发明的第九方式是一种能动型减振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为包括所述第一方式至第八方式中的任一方式所涉及的电磁式致动器,相对于所述内轴部件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附加配重部件。
发明效果
根据形成为依照本发明的构造的致动器,对线圈部件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和对环状部件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相互独立地设置,因此,即使在固定件和可动件相互间的振动作用于第一支承部的情况下,也不会给第二支承部对环状部件的支承力带来影响,能够稳定地维持第二支承部对环状部件的夹持状态。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利用了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式致动器的能动型减振装置的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图1中示出了具备作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磁式致动器10的、汽车用的能动型减振装置12。这样的能动型减振装置12,通过相对于固定安装于成为主振动系统的减振对象部件的汽车车身等的外壳体部件14以容纳状态配设配重部件16,并利用作为弹性部件的板簧18、20进行弹性连结,由此构成作为副振动系统的配重-弹性件系统。另外,在外壳体部件14安装有固定件22,另一方面,上述配重部件16构成为包括内轴部件24以及作为磁铁部件的可动件26,并且,可动件26安装于内轴部件24,可动件26相对于固定件22以在轴向上能够进行相对移位的状态内外插入配置。在以下说明中,只要未特别进行记载,则上下方向及轴向是指电磁式致动器10的驱动作用方向,且是指成为由能动型减振装置12发挥能动的减振效果的振动的输入方向的、图1中的上下方向。
更详细而言,内轴部件24形成为沿上下方向直线状地延伸的杆状。而且,可动件26相对于内轴部件24固定组装。
可动件26形成为作为内磁轭的上磁轭30和下磁轭32在永久磁铁28的上下两侧重叠的构造的电枢。在上述永久磁铁28和上下磁轭30、32分别形成有在中心轴上沿轴向延伸的贯通孔34、36、38,内轴部件24插通于贯通孔34、36、38。而且,利用螺合装配于内轴部件24的固定螺母40使重叠方向上的紧固力作用于永久磁铁28和上下磁轭30、32而将它们固定于内轴部件24。
构成这样的可动件26的永久磁铁28具有上下两面形成为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扩展的平面的近似圆环板状,因在轴向上被磁化而在上下两面分别形成有N/S的一方的磁极。此外,永久磁铁28还可以采用铁氧体系磁铁、铝镍钴系磁铁等,但优选采用稀土类钴系磁铁。
另一方面,上下磁轭30、32由铁等铁磁体形成,并能够使用彼此相同的部件。上下磁轭30、32的相对于永久磁铁28的重叠面形成为与永久磁铁28对应的平坦面形状,并且相对于永久磁铁28以较大的面以大致密接的状态重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以与永久磁铁28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的外径尺寸而形成上下磁轭30、32的最外周部分。通过在这样的永久磁铁28的轴向两端面设定的磁极,相对于上下磁轭30、32的最外周部分的外周面而分别形成N/S的一方的磁极。
另外,板簧18、20与上下磁轭30、32的各轴向端面重叠。内轴部件24在中心轴上贯通于板簧18、20,板簧18、20的中央部分分别相对于上下磁轭30、32的一方重叠固定。
此外,上下磁轭30、32形成为朝向轴向外侧而直径逐渐减小的外周面形状,从而避免了在轴向上移位时对板簧18、20的干扰。
另一方面,外壳体部件14具备形成为大径的近似圆筒形状的外筒部件42,该外筒部件42与内轴部件24同轴地配设。而且,第一盖部件44和第二盖部件46分别相对于外筒部件42的上下的开口部重叠。上述第一及第二盖部件44、46的外周缘部相对于外筒部件42的上下的开口部固定,从而构成在内部具备作为封闭状内部空间的容纳区域48的外壳体部件14。
另外,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下部形成为大径,并形成有:作为第二带台阶部的台阶部50,其位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中间部分;以及大径筒部52,其从该台阶部50的外周缘部朝向下方延伸。此外,在大径筒部52的周向上的一部分(图1中的右侧)贯通形成有端子用窗部53,大径筒部52的内外侧通过端子用窗部53而连通。而且,在大径筒部52的下端形成有位于外筒部件42的下侧开口部的凸缘状部54。另外,在凸缘状部54的外周端部一体形成有作为朝向下方(第二盖部件46侧)突出的圆筒形状的敛缝固定片的敛缝部56。
进一步,组装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两侧的第一及第二盖部件44、46分别形成为有底的近似带台阶筒形状,中央部分形成为向轴向外侧鼓出的倒置盘形或盘形。由此,在避免了上下的板簧18、20的干扰的同时,允许外壳体部件14内的可动件26在轴向上的移位。
即,第一盖部件44在中央具备上底壁部58,并且从该上底壁部58的外周端部形成有向下方伸出的筒状的周壁部60。而且,从该周壁部60的下端部伸出有朝向外周侧以圆环形状扩展的上凸缘状部62。另一方面,第二盖部件46在中央具备下底壁部64,并且从该下底壁部64的外周端部形成有向上方伸出的筒状的周壁部66。而且,从该周壁部66的上端部伸出有朝向外周侧以圆环形状扩展的下凸缘状部68。
此外,在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的外周端部一体形成有朝向下方(外筒部件42侧)突出的圆筒形状的筒状部70。另外,各盖部件44、46的内表面可以由薄壁的橡胶层覆盖,例如在上下底壁部58、64的中央部分可以形成对内轴部件24在轴向上的移位进行缓冲限制的止动橡胶。
而且,通过将外筒部件42的上端部分以压入状态插入于第一盖部件44的筒状部70等,相对于外筒部件42的上端开口部而将第一盖部件44固定。即,相对于外筒部件42以固定方式将带台阶形状的第一盖部件44安装,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设为外筒部件42的第一带台阶部。因此,外筒部件42的第一带台阶部(上凸缘状部)62和第二带台阶部(台阶部)50在轴向上具有规定的隔离距离。另一方面,第二盖部件46内插于外筒部件42的敛缝部56,通过使敛缝部56的下端朝内周侧弯曲而相对于外筒部件42的下端开口部将第二盖部件46固定。
在以该方式形成的外壳体部件14的容纳区域48内,固定件22容纳于外筒部件42。固定件22整体呈厚壁的近似圆筒形状,位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上的大致中央部分并沿着内周面而被固定组装。
详细而言,固定件22具备配置为上下二层的线圈部件72、72。线圈部件72、72形成为相对于导电性的金属线材卷绕于树脂制成的线轴74、74而成的线圈76、76组装有外磁轭78、78的构造,其整体呈厚壁大径的近似圆筒形状。
外磁轭78由铁等铁磁体形成,并具备:第一磁轭80,其以从轴向外表面遍及外周面地将线圈76覆盖的方式重叠;以及第二磁轭82,其以将线圈76的轴向内表面覆盖的方式重叠。
另外,与线圈76的轴向两面重叠的第一磁轭80和第二磁轭82的各内周缘部以将线圈76的内周面覆盖的方式从上下两侧分别以规定长度沿轴向延伸。而且,在线圈76的内周面上且在轴向上从上下侧接近的第一磁轭80和第二磁轭82的各端部在轴向上隔开规定距离地对置。
由此,在上下的各线圈76、76的周围,由包括第一及第二磁轭80、82在内的外磁轭78形成对通过向线圈76、76通电而产生的磁力线进行引导的磁路。另外,在这样的磁路上,在线圈76,76的内周面侧的位置处,在第一磁轭80与第二磁轭82的轴向对置面之间形成有磁隙84、84。这样的磁隙84、84以大致恒定的间隔遍及周向整周地连续扩展。
而且,通过从外部对线圈76、76供电而在线圈76、76的周围产生磁力线,并且产生的磁力线被由外磁轭78、78构成的磁路引导,从而在磁隙84、84的轴向两侧形成磁极。
此外,固定件22的上下侧的磁隙84、84的轴向间的距离与永久磁铁28的轴向厚度尺寸大致相等,上下磁轭30、32中形成磁极的最外周部分的外周面相对于磁隙84、84在径向上隔开间隙地对置配置。
由此,通过对固定件22的线圈76、76通电而在上下侧的磁隙84、84产生磁场时,轴向的磁吸引力作用于上下侧中的一侧的磁轭30(32)的最外周部分,并且轴向的磁排斥力作用于上下侧中的另一侧的磁轭32(30)的最外周部分。基于上述磁力作用,根据对固定件22的线圈76、76的通电方向而使得任一轴向的驱动力作用于可动件26,通过对针对线圈76、76进行通电时的通电间隔、通电方向进行控制,能够以规定的周期使轴向的激振力作用于可动件26甚至内轴部件24。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上侧的线圈部件72的线圈76和下侧的线圈部件72的线圈76相对于线轴74、74以彼此相反的方向对线材进行卷绕,并通过通电而产生方向相反的磁力线。这样的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的线圈76、76可以由相互连续的线材构成。
而且,具有这样的线圈部件72、72的固定件22相对于外筒部件42从下方内插组装,线圈部件72、72配置于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中间部分。
此处,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形成为大致对称的构造,并形成为具有一体形成的线轴74、74的一体构造。特别是在下侧的线轴74一体形成有作为朝外周侧突出的环状部件的供电用间隔件86。该供电用间隔件86整体形成为大径的圆环形状,例如由硬质的合成树脂形成。在该供电用间隔件86的周向上的一处部位形成有连接部90,该连接部90具备用于对上下的线圈76、76从外部供电的供电用端子88。
这样的供电用间隔件86配置于外筒部件42的大径筒部52内,其上端面与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重叠。此外,供电用间隔件86的内径尺寸与线圈部件72、72的外径尺寸大致相等,并且其径向宽度尺寸与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的径向宽度尺寸大致相等或者略大。由此,供电用间隔件86的整体大致在比线圈部件72、72靠外周侧的位置处容纳于外筒部件42的大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部件72、72配设于外筒部件42的比台阶部50靠上方的形成为小径的部分,另一方面,供电用间隔件86配置于外筒部件42的比台阶部50靠下方的形成为大径的部分。因此,线圈部件72、72和供电用间隔件86在外筒部件42内配设于轴向上错开的位置。
更进一步,供电用间隔件86的连接部90插通于在大径筒部52贯通的端子用窗部53,包括供电用端子88在内的前端部分突出于外筒部件42的外周面上而在外部露出。
而且,形成为这样的构造的固定件22(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以及供电用间隔件86在容纳区域48内被第一按压部件92以及第二按压部件94在轴向上夹入而被固定支承。
第一按压部件92的整体形成为近似筒状,具备沿上下方向以直线状延伸的直线状部96。而且,在直线状部96的上端部分形成有朝内周侧弯曲、且以圆环状扩展的内凸缘部98。
这样的第一按压部件92的外径尺寸比外筒部件42的内径尺寸略小,第一按压部件92插入于外筒部件42的上方开口部。而且,板簧18的外周部分与第一按压部件92的内凸缘部98的上表面重叠,从其上部组装有第一盖部件44。即,板簧18的外周部分由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和第一按压部件92的内凸缘部98上下夹持支承。
另外,第一按压部件92的直线状部96的下端与上侧的线圈部件72的上端面抵接。即,上侧的线圈部件72的上端部分隔着第一按压部件92以及板簧18而与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重叠。由此,固定件22(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以及供电用间隔件86的向上方的移动受到第一按压部件92的限制,进而受到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的限制。
进一步,第二按压部件94从下侧的开口部分嵌入而固定组装于外筒部件42。第二按压部件94整体形成为近似圆筒形状,并具有与外筒部件42的大径筒部52大致相同或略小的轴向长度。另外,第二按压部件94在轴向上位于上端的部分形成为环状的按压板部100,并且位于轴向下端的部分形成为环状的固定板部102。更进一步,上述按压板部100和固定板部102在各自的内周端部由筒状部104相互连结。此外,按压板部100的径向宽度尺寸比固定板部102的径向宽度尺寸小,按压板部100位于第二按压部件94的内周侧,另一方面,固定板部102扩展至比按压板部100靠外周侧的位置。
该第二按压部件94的上端面与固定件22(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的下侧的线圈部件72的下端面重叠。由此,固定件22(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以及供电间隔件86向下方的移动受到第二按压部件94的按压板部100的限制。总之,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在上方隔着第一按压部件92而与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重叠,并且在下方与第二按压部件94的按压板部100重叠。因此,由上述第一盖部件44的上凸缘状部62以及第二按压部件94的按压板部100构成在轴向上将线圈部件72、72夹入而对它们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上凸缘状部62和按压板部100分别形成为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故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一带台阶部(上凸缘状部)62的下端面构成在轴向上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夹持支承的第一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由按压板部100的上端面构成第一支承部的轴向另一侧的支承面。
另一方面,第二按压部件94的固定板部102在其外周缘部与外筒部件42的凸缘状部54重叠,利用外筒部件42的敛缝部56将其与第二盖部件36的下凸缘状部68以及板簧20的外周缘部一起敛缝固定于凸缘状部54。
而且,通过以该方式将第二按压部件94组装于外筒部件42的下侧开口部,从而以相对于外筒部件42朝内周侧突出的方式对第二按压部件94进行配设,并将供电用间隔件86配置于第二按压部件94的筒状部104与外筒部件42的大径筒部52的径向之间。进一步,供电用间隔件86的下表面在比第二按压部件94的按压板部100靠外周侧的位置与固定板部102的上表面重叠。
即,供电用间隔件86的上表面与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的下表面重叠,并且下表面与固定板部102的上表面重叠。因此,由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和第二按压部件94的固定板部102构成在轴向上将供电用间隔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台阶部50和固定板部102分别形成为对供电用间隔件86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故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第二带台阶部(台阶部)50的下表面构成在轴向上对供电用间隔件86进行夹持支承的第二支承部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由固定板部102的上表面构成第二支承部的轴向另一侧的支承面。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上凸缘状部62和按压板部100构成在轴向上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另一方面,由台阶部50和固定板部102构成第二支承部。即,通过在装配有线圈部件72、72的外筒部件42上装配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件92、94和第一及第二盖部件44、46,从而分别设置在轴向上将线圈部件72、72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以及在轴向上将作为环状部件的供电用间隔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此处,在固定板部102中对供电用间隔件86进行支承的部分处于比按压板部100靠外周侧的位置,即,第二支承部位于比第一支承部靠外周侧的位置。由此,第一支承部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夹持的夹持力、和第二支承部对供电用间隔件86进行夹持的夹持力相互独立,其夹持力并未相互作用,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以并列构造而设置。
此处,在第二支承部中,密封橡胶106夹装于在轴向上对供电用间隔件86进行夹持的部分。即,在本实施方式中,环状的密封橡胶106a、106b固接于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的下表面以及第二按压部件94的固定板部102的上表面。或者,可以将这样的密封橡胶106a、106b固接于供电用间隔件86的上下表面。
此外,供从供电用间隔件86伸出的连接部90插通的端子用窗部53位于外筒部件42的台阶部50与第二按压部件94的固定板部102的轴向之间,换言之,台阶部50和固定板部102位于端子用窗部53的轴向两侧。而且,在端子用窗部53的轴向两侧,台阶部50与供电用间隔件86之间、以及固定板部102与供电用间隔件86之间由密封橡胶106a、106b封闭,从而将端子用窗部53密封、且将容纳区域48密闭。
另外,可以在第一支承部中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夹持的部分、即第一按压部件92的下表面、第二按压部件94的按压板部100的上表面、或者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的上下表面固接有同样的密封橡胶。更进一步,可以在外筒部件42与线圈部件72、72的径向之间设置同样的密封橡胶。
相对于形成为如上构造的外壳体部件14将上下的板簧18、20的外周缘部固定,从而具有可动件26的内轴部件24在轴向两端附近经由板簧18、20而被外壳体部件14弹性支承。此外,内轴部件24的长度尺寸比第一及第二盖部件44、46的各自的对置面之间的轴向尺寸短,内轴部件24的整体容纳于容纳区域48内。另外,在板簧18、20形成有以螺旋状延伸的多个贯通窗,由此在确保了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较大的弹性刚性的同时,调节了轴向上的弹性特性。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利用上下的板簧18、20的弹性将可动件26相对于固定件22保持于轴向上的初始位置,并在解除由来自外部的供电而产生的驱动力时迅速地使其返回至初始位置。
形成为这样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10,外壳体部件14的外筒部件42借助未图示的装配部、或者借助由外筒部件42的一部分构成的装配部而以固定的方式安装装配于作为主振动系统的减振对象部件,由此构成能动型减振装置12。而且,在这样的装配状态下,与轴向上的待减振的振动对应地控制对固定件22的线圈76、76的供电,从而能够使构成副振动系统的可动件26以及内轴部件24相对于固定件22以及外壳体部件14在轴向上进行激振移位而获得作为目的的减振效果。
在形成为如上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10中,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支承的第一支承部、和对供电间隔件86进行支承的第二支承部相互独立地设置。故此,即使在伴随着对线圈76、76的通电而在可动件26与固定件22之间产生轴向上的激振力的情况下,作用于第一支承部的力也不会作用于第二支承部。另外,即使当将固定件22以及供电间隔件86向外筒部件42组装时,也能够在第一支承部中以较大的固定力对线圈部件72、72进行组装,且在第二支承部中能够以较小的固定力对供电间隔件86进行组装。由此,能够有效地防止合成树脂制成的供电间隔件86的老化、破损,从而能够稳定地维持固定件22以及供电间隔件86的固定力。
特别是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筒部件42具备第一带台阶部(上凸缘状部)62以及第二带台阶部(台阶部)50,并且通过采用第一及第二按压部件92、94而能够将线圈部件72、72以及供电间隔件86良好地夹持于上述带台阶部62、50以及按压部件92、94之间,能够如上所述那样以简单的结构实现第一支承部、第二支承部。
另外,在第二支承部中对供电间隔件86进行支承的部分设置有密封橡胶106a、106b,因此,作用于供电间隔件86的力由密封橡胶106a、106b吸收,从而能够进一步减小作用于供电间隔件86的力。进一步,通过设置这样的密封橡胶106a、106b还确保了容纳区域48的密封性,因此能够有效地防止水、灰尘等异物的侵入。
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构成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的线轴74、74和供电间隔件86一体地形成,从而使构造变得简单,并且还能够抑制零件数量的增加。
更进一步,在本实施方式中,线圈部件72、72和供电用间隔件86以在轴向上错开的方式配设,因此,能够分别设置外筒部件42中线圈部件72、72的外周面所抵接的部分、以及外筒部件42中供电用间隔件86的外周面所抵接的部分,从而还能够稳定地发挥线圈部件72、72和供电用间隔件86在与轴成直角的方向上的定位效果。
以上虽然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详细叙述,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具体的记载。例如,构成固定件的线圈部件并不限定于上下两层重叠设置的构造,可以仅设置一层,还可以将三层以上的多层在轴向上重叠。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的上下的线圈部件72、72中采用了卷绕方向彼此相反的线圈76、76,但还可以采用在相同方向上卷绕的上下线圈。
另一方面,关于可动件,也可以根据所采用的固定件的构造而采用通过对线圈部件通电所产生的磁力作用而产生轴向上的驱动力的各种构造。例如,还可以将永久磁铁和磁轭多层地重叠而设定多层的磁极。另外,永久磁铁并非必不可少,也可以采用如下构造:采用由铁磁性材构成的可动件,并利用在线圈部件产生的对磁极的磁吸引力而产生轴向驱动力。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线圈部件72、72配置于固定件22侧、且将永久磁铁28配置于可动件26侧,但也可以与此相反地将线圈部件配置于可动件侧、且将永久磁铁配置于固定件侧。例如通过采用日本特开2000-234645号公报所示的结构而能够实现这样的构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副振动系统的配重部件16而采用了可动件26(永久磁铁28以及上下磁轭30、32)以及内轴部件24,但例如WO2010/116704号公报所记载,还可以使内轴部件朝轴向外侧突出、且相对于该突出前端部分而装配附加配重。更进一步,如上述公报所示,还可以在上下的板簧的基础上采用由橡胶弹性体等构成将内轴部件和外筒部件相互弹性连结的附加弹性件的结构。
更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举例示出了将形成为依照本发明的构造的电磁式致动器10应用于能动型减振装置12的方式,但还可以应用于例如作为发动机支架、车身支架等而使用的能动型防振装置。具体而言,例如日本特开2000-337427号公报所示的作为公知的能动型防振装置的致动器,可以通过应用如上述那样的电磁式致动器10而实现。即,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主体具备在内部封入有非压缩性流体的流体室,并且这样的流体室的壁部的一部分形成为产生压力变动的激振部件。故此,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10中,例如将外壳体部件14固定于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安装部件,从而能够使作用于内轴部件24的轴向的激振驱动力作用于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的激振部件。更具体而言,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所记载的电磁式致动器10中,采用与内轴部件24一体设置且沿轴向延伸的输出部件,使这样的输出部件将外壳体部件14的第一盖部件44贯通并朝轴向外侧突出而向外部输出驱动力,由此能够对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主体的激振部件进行激振驱动。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外筒部件42内,线圈部件72、72和供电用间隔件86设置于轴向上错开的位置,但这些部件可以在轴向上局部地错开,也可以相互完全重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密封橡胶106a、106b在第二支承部中设置于隔着供电用间隔件86的轴向两侧,但也可以仅设置于轴向一侧。但是,这样的密封橡胶在本发明中并非必不可少。
进一步,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外筒部件42形成为轴向两侧开口的筒状,但例如外筒部件也可以为具备将轴向一侧的开口封闭的底壁的杯状的有底的筒状。
除此之外,虽然不一一列举,但本发明能够基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知识以施加了各种变更、修改、改进等的方式而实施,另外,只要这样的实施方式未脱离本发明的主旨,就均包含在本发明的范围内。
符号说明
10:电磁式致动器;12:能动型减振装置;18、20:板簧(弹性部件);24:内轴部件;26:可动件(磁铁部件);42:外筒部件;50:台阶部(第二支承部、第二带台阶部);53:端子用窗部;62:上凸缘状部(第一支承部、第一带台阶部);72:线圈部件;74:线轴;76:线圈;86:供电用间隔件(环状部件);88:供电用端子;90:连接部;94:第二按压部件;100:按压板部(第一支承部);102:固定板部(第二支承部);106a、106b:密封橡胶。

Claims (8)

1.一种电磁式致动器(10),其利用弹性部件(18、20)将装配有线圈部件(72)的外筒部件(42)和装配有磁铁部件(26)的内轴部件(24)连结,通过对该线圈部件(72)通电而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于该磁铁部件(26)而使得轴向的驱动力作用于该内轴部件(24)与该外筒部件(42)之间,
所述电磁式致动器(10)的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筒部件(42)设置有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72)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一支承部(62、100),并且容纳有具备对该线圈部件(72)供电用的端子(88)的合成树脂制成的环状部件(86),在轴向上将该环状部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第二支承部(50、102)以并未作用有基于该第一支承部(62、100)的夹持力的并列构造而进行设置,
在所述外筒部件(42)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配设环状的按压部件,相对于该外筒部件(42)而将该按压部件的外周缘部固定,该按压部件朝轴向内侧突出,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线圈部件(72)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62、100)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筒部件(42)的所述第一支承部(62、100)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线圈部件(72)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以及该外筒部件(42)的所述第二支承部(50、102)中在轴向上将所述环状部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分别夹装有密封橡胶(106a、106b)。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筒部件(42)形成有端子用窗部(53),具备设置于所述环状部件(86)的所述供电用的端子(88)的连接部(90)通过该端子用窗部(53)而在外部露出,另一方面,
所述第二支承部(50、102)中在轴向上将该环状部件(86)夹入而对其进行固定支承的部分设置为位于该端子用窗部(53)的轴向两侧,并且在该第二支承部(50、102)针对该环状部件(86)的轴向两侧的支承部分别设置有环状的密封橡胶(106a、106b),从而将该端子用窗部(53)密封。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外筒部件(42)以在轴向上隔离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带台阶部(62)以及第二带台阶部(50),由该第一带台阶部(62)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线圈部件(72)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62、100)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由该第二带台阶部(50)构成在轴向上对所述环状部件(86)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二支承部(50、102)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线圈部件(72)中,所述环状部件(86)相对于卷绕有线圈用绕线的线轴(74)而一体地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第一支承部(62、100)固定支承的所述线圈部件(72)、和由所述第二支承部(50、102)固定支承的所述环状部件(86)配设于轴向上错开的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其特征在于,
与所述线圈部件(72)相比,所述环状部件(86)配设于外周侧,并且在所述按压部件的内周侧部分构成有对该线圈部件(72)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一支承部(62、100)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并且,在该按压部件的外周侧部分构成有对该环状部件(86)进行夹持支承的所述第二支承部(50、102)的轴向一侧的支承面。
8.一种能动型减振装置(12),其特征在于,
构成为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磁式致动器(10),相对于所述内轴部件(24)的轴向上的至少一侧的端部设置有附加配重部件。
CN201710158032.8A 2016-04-28 2017-03-16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Active CN10733936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90717 2016-04-28
JP2016090717A JP6681261B2 (ja) 2016-04-28 2016-04-28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9366A CN107339366A (zh) 2017-11-10
CN107339366B true CN107339366B (zh) 2019-09-10

Family

ID=601591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158032.8A Active CN107339366B (zh) 2016-04-28 2017-03-16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0396622B2 (zh)
JP (1) JP6681261B2 (zh)
CN (1) CN10733936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681572B (zh) * 2018-11-30 2020-06-30 上海交通大学 一种主被动隔振器及动力设备
JP7250548B2 (ja) * 2019-02-06 2023-04-03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20139547A (ja) * 2019-02-27 2020-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剛性防振装置
JP2020139546A (ja) * 2019-02-27 2020-09-03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可変剛性防振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8694B2 (en) * 2004-03-23 2008-03-25 Keih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CN101943243A (zh) * 2010-06-25 2011-01-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磁式两自由度半主动吸振器
JP4643602B2 (ja) * 2007-02-26 2011-03-02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53692A (ja) * 2010-01-28 2011-08-11 Keihin Corp 能動型防振装置
CN105317913A (zh) * 2015-12-07 2016-02-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电磁式主被动隔振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34645A (ja) 1999-02-16 2000-08-29 Tokai Rubber Ind Ltd 防振用加振器とそれを用いた能動型防振装置
JP3619056B2 (ja) 1999-05-27 2005-02-0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防振装置
JP5013782B2 (ja) 2006-08-31 2012-08-29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制振器
US8573569B2 (en) 2009-04-08 2013-11-05 Tokai Rubber Industries, Ltd. Active vibration dampe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ctive vibration damper
US8919748B2 (en) * 2010-01-28 2014-12-30 Keihin Corporation Active antivibr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the same
JP5780646B2 (ja) * 2011-09-12 2015-09-16 住友理工株式会社 能動型制振器
CA2883504A1 (en) * 2012-09-04 2014-03-13 Pentair Water Pool And Spa, Inc. Pool cleaner generator module with magnetic coupling
JP6054754B2 (ja) * 2013-01-15 2016-12-27 ミネベア株式会社 ステッピングモータ
JP5907152B2 (ja) * 2013-11-29 2016-04-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 駆動装置
JP6589336B2 (ja) * 2015-03-30 2019-10-16 日本電産株式会社 モータおよび車載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348694B2 (en) * 2004-03-23 2008-03-25 Keihin Corporation Electromagnetic actuator
JP4643602B2 (ja) * 2007-02-26 2011-03-02 東海ゴム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防振装置とその製造方法
JP2011153692A (ja) * 2010-01-28 2011-08-11 Keihin Corp 能動型防振装置
CN101943243A (zh) * 2010-06-25 2011-01-12 哈尔滨工程大学 电磁式两自由度半主动吸振器
CN105317913A (zh) * 2015-12-07 2016-02-10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0四研究所 电磁式主被动隔振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317552A1 (en) 2017-11-02
JP6681261B2 (ja) 2020-04-15
US10396622B2 (en) 2019-08-27
CN107339366A (zh) 2017-11-10
JP2017200362A (ja) 2017-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39366B (zh)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JP6746372B2 (ja)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と能動型防振装置
JP4640270B2 (ja) 能動型制振器
JP5496822B2 (ja) 能動型制振器とその製造方法
CN107420479B (zh) 电磁式致动器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CN107112879B (zh) 防振用电磁式致动器、和使用该防振用电磁式致动器的能动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以及能动型减振装置
JP5899297B1 (ja) 防振用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防振用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を用いた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
JP2007218418A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780646B2 (ja) 能動型制振器
WO2016084559A1 (ja) 防振用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と、それを用いた能動型流体封入式防振装置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
WO2016152223A1 (ja) 防振装置
JP2018123862A (ja) 能動型制振装置
JP6644632B2 (ja)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および能動型制振装置と能動型防振装置
JP6836417B2 (ja) 防振用アクチュエータ
JP4258847B2 (ja) 流体封入式能動型防振装置
JP5592659B2 (ja) 能動型防振装置
WO2018142801A1 (ja) 能動型制振装置
JP4170922B2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6180601A (ja) 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と該電磁式アクチュエータを用いた能動型制振器および能動型防振用マウント
JP2008064138A (ja) 能動型制振器
JP4081022B2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5379708B2 (ja) 能動型防振装置
JP2007057052A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2007078168A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JP4705433B2 (ja) 能動型液封入式防振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anaya Tomohiro

Inventor after: Takaaki Shimizu

Inventor after: Xiaolin Kangtong

Inventor before: Kanaya Tomohiro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23

Address after: Aichi

Patentee after: SUMITOMO RIKO Co.,Ltd.

Patentee after: Honda Technology & Research Industrial Corporation

Address before: Aichi

Patentee before: SUMITOMO RIKO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