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36978A -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36978A
CN107336978A CN201710665191.7A CN201710665191A CN107336978A CN 107336978 A CN107336978 A CN 107336978A CN 201710665191 A CN201710665191 A CN 201710665191A CN 107336978 A CN107336978 A CN 1073369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xis
tank body
conveyer belt
tank
alo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65191.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秦丕法
徐海玉
许建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an Mount Huangshan Tea Industry Ltd Co
Original Assignee
Can Mount Huangshan Tea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an Mount Huangshan Tea Industry Ltd Co filed Critical Can Mount Huangshan Tea Industry Ltd Co
Priority to CN201710665191.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3697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369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369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22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 B65G47/24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 B65G47/248Devices influencing the relative position or the attitude of articles during transit by conveyors orientating the articles by turning over or inverting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该翻罐装置包括传送机构(2)和翻罐引导机构(3),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传送机构(2)能够使罐体(1)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在罐体(1)脱离传送机构(2)后,翻罐引导机构(3)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该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能够使罐体在翻转的过程中保持罐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罐体之间容易摩擦碰撞的问题。

Description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包装设备领域,具体的是一种翻罐方法,还是一种翻罐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翻罐装置如中国专利CN 201587735U,公开日期2010年9月22日,公开的《一种带有翻罐机构的铁罐输送装置》。此类输送装置一般利用压缩空气或者底部传送带的动力,驱动产品前进,产品之间会有挤压;并且产品与螺旋通道之间会有刮擦,如果利用传送带,对于较轻的产品,由于摩擦力小,会造成产品前进不顺畅。如果利用压缩空气,会造成巨大的能耗,并且由于产品在压缩空气的驱动下运动速度不均匀,相互之间会有碰撞,造成产品变形。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包装罐在翻罐的过程中罐体之间容易摩擦碰撞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该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能够使罐体在翻转的过程中保持罐体之间的距离,从而可以避免罐体之间容易摩擦碰撞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翻罐方法,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述翻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罐体的中心线与Z轴平行,使罐体沿Y轴方向移动;
步骤2、使罐体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在步骤2中,罐体同时还沿Y轴方向移动。
在步骤1中,使罐体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在步骤2中,罐体在所述转动180°的过程中,罐体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所述翻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使罐体沿X轴方向移动、Y轴方向移动或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
一种翻罐装置,该翻罐装置能够实现上述的翻罐方法,该翻罐装置包括传送机构和翻罐引导机构,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传送机构能够使罐体沿Y轴方向移动,在罐体脱离传送机构后,翻罐引导机构能够引导罐体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传送机构为第一传送带,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设置,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翻罐引导机构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
翻罐引导机构为弧形滑道,弧形滑道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上方,弧形滑道的下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下方,当罐体进入弧形滑道与该第一传送带之间后,弧形滑道能够引导罐体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还能够引导罐体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翻罐引导机构为弧形滑道,弧形滑道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上方,弧形滑道的下端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相对应,当罐体进入弧形滑道后,弧形滑道能够引导罐体沿Z轴的正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还能够引导罐体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该翻罐装置还包括第二传送带,第二传送带的位置与弧形滑道的出口位置相对应,罐体在所述转动180°后,第二传送带能够使该罐体移动或转动。
翻罐引导机构含有挡板和第三传送带,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挡板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外,挡板平行于X、Z轴所在的平面,第三传送带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和挡板的下方,第三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设置,在罐体脱离传送机构后,罐体能够先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罐体进入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与挡板之间,第三传送带能够使罐体继续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以及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小罐有序翻转,小罐之间会不碰撞挤压,保证小罐完好。
2.小罐罐沿与翻转机构之间不会有刮擦,不会产生异物。
3.对于高度差异不大的小罐可以兼容使用。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所述翻罐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1中第二传送带使罐体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2中所述翻罐装置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3中所述翻罐装置的主视图。
1、罐体;2、传送机构;3、翻罐引导机构;4、第二传送带;5、盖板;
31、弧形滑道;32、挡板;33、第三传送带。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一种翻罐方法,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述翻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罐体1的中心线与Z轴平行,使罐体1沿Y轴方向移动;
步骤2、使罐体1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在本发明中,Z轴沿竖直方向设置,X轴和Y轴位于水平内。如图1、图3和图4所示,X轴沿垂直于图纸的纸面方向设置,Y轴沿图纸中的左右方向设置,Z轴沿图纸中的上下方向设置。X轴的正方向为垂直于图1的纸面向外,Y轴的正方向为朝向图1的右侧,Z轴正方向为朝向图1的上方。上述X轴的正方向、Y轴的正方向和Z轴正方向同样适用于图3和图4。
在步骤2中,罐体1同时还沿Y轴方向移动。即罐体1的几何中心沿Y轴方向移动、罐体1的几何中心沿Z轴方向移动、罐体1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三个动作在步骤2中同时进行。本发明中介绍罐体1的移动均为罐体1的几何中心的移动。
具体的,在步骤1中,可以使罐体1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在步骤2中,罐体1在所述转动180°的过程中,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罐体1产生所述转动180°的动力可以来源于自身所受的重力。
在本发明中,所述翻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使罐体1沿X轴方向移动、Y轴方向移动或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
下面介绍一种能够实现上述翻罐方法的翻罐装置:
一种翻罐装置,该翻罐装置包括传送机构2和翻罐引导机构3,在上述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传送机构2能够使罐体1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在罐体1脱离传送机构2后,翻罐引导机构3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所述平行于X轴的直线可以为一条直线,也可以为多条相互平行的直线。
实现上述翻罐方法的翻罐装置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本发明介绍几种可以实现的具体方式供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和参考。
实施例1
在本实施例中,传送机构2为第一传送带,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设置,即该第一传送带能够使罐体1沿图1中从左向右的方向移动(箭头B所示的方向),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该翻罐引导机构3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
翻罐引导机构3为弧形滑道31,该弧形滑道31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31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的上方,弧形滑道31的下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的下方,罐体1能够进入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与弧形滑道31之间,弧形滑道31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之间的距离应该仅能够使一个翻转的罐体1通过。当罐体1进入弧形滑道31与该第一传送带之间后,罐体1继续向右移动,罐体1脱离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并在重力的作用下顺时针转动,弧形滑道31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31还能够引导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如图1和图2所示。在上述过程中,罐体1顺时针转动了180°,从而实现了上述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如图1中罐体1外表面上的标记A所示。
该翻罐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4的位置与弧形滑道31的出口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传送带与第二传送带4上下平行,第二传送带4位于弧形滑道31的出口的下方,罐体1在所述转动180°后,罐体1正好落在第二传送带4上,如第二传送带4的传送方向为图中的C方向。另外,第二传送带4能够使该罐体1沿X轴方向移动(沿X轴正方向或负方向)、沿Y轴方向移动(沿Y轴正方向或负方向)或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当第二传送带4使该罐体1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时,第二传送带4可以为弧形,如图2所示。
实施例2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翻罐引导机构3为弧形滑道31,弧形滑道31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31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的上方,弧形滑道31的下端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相对应,罐体1能够进入弧形滑道31内,该罐体1左侧的罐体1能够推动该罐体1沿弧形滑道31继续移动并逆时针转动,即当罐体1进入弧形滑道31后,弧形滑道31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的正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31还能够引导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在上述过程中,罐体1逆时针转动了180°,从而实现了上述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为了保证在后的罐体1能够持续稳定的推动在前的罐体1在弧形滑道31内移动和转动,该第一传送带的上方可以设置盖板5,盖板5与该第一传送带之间的距离等于一个罐体1的轴向高度。
该翻罐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4的位置与弧形滑道31的出口位置相对应,在本实施例中,第二传送带4与该第一传送带上下平行,第二传送带4位于弧形滑道31的出口的下方,罐体1在所述转动180°后,罐体1正好落在第二传送带4上,第二传送带4可以根据生产的需要使该罐体1沿任意的方向移动或任意角度转动,如第二传送带4能够使该罐体1沿X轴方向移动、沿Y轴方向移动或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
本实施例中其余的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为了节约篇幅,本实施例不再详解介绍。
实施例3
如图4所示,翻罐引导机构3含有挡板32和第三传送带33,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挡板32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外,挡板32平行于X、Z轴所在的平面,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与挡板32之间的距离略于一个罐体1的轴向高度,罐体1顺时针转动90°后可以正好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与挡板32之间。第三传送带33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右端和挡板32的下方,第三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设置,第三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与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相反,在罐体1向右移动并脱离传送机构2后,罐体1的在重力的作用下能够先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即顺时针转动90°),使罐体1进入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与挡板32之间,第三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为图中的D方向,第三传送带33能够使罐体1继续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以及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即再顺时针转动90°)。在上述过程中,罐体1总共顺时针转动了180°。
本实施例中其余的技术特征均与实施例1中的相同,为了节约篇幅,本实施例不再详解介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不能以其限定发明实施的范围,所以其等同组件的置换,或依本发明专利保护范围所作的等同变化与修饰,都应仍属于本专利涵盖的范畴。另外,本发明中的技术特征与技术特征之间、技术特征与技术方案之间、技术方案与技术方案之间均可以自由组合使用。

Claims (10)

1.一种翻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所述翻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罐体(1)的中心线与Z轴平行,使罐体(1)沿Y轴方向移动;
步骤2、使罐体(1)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2中,罐体(1)同时还沿Y轴方向移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翻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1中,使罐体(1)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在步骤2中,罐体(1)在所述转动180°的过程中,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翻罐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3、使罐体(1)沿X轴方向移动、Y轴方向移动或以平行于Z轴的直线为轴转动。
5.一种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罐装置能够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翻罐方法,该翻罐装置包括传送机构(2)和翻罐引导机构(3),在以X、Y、Z轴为坐标轴的空间直角坐标系中,传送机构(2)能够使罐体(1)沿Y轴方向移动,在罐体(1)脱离传送机构(2)后,翻罐引导机构(3)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18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机构(2)为第一传送带,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正方向设置,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翻罐引导机构(3)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翻罐引导机构(3)为弧形滑道(31),弧形滑道(31)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31)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上方,弧形滑道(31)的下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下方,当罐体(1)进入弧形滑道(31)与该第一传送带之间后,弧形滑道(31)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31)还能够引导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翻罐引导机构(3)为弧形滑道(31),弧形滑道(31)朝向Y轴的正方向凸出,弧形滑道(31)的上端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的上方,弧形滑道(31)的下端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相对应,当罐体(1)进入弧形滑道(31)后,弧形滑道(31)能够引导罐体(1)沿Z轴的正方向移动,同时弧形滑道(31)还能够引导罐体(1)先沿Y轴的正方向移动再沿Y轴的负方向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该翻罐装置还包括第二传送带(4),第二传送带(4)的位置与弧形滑道(31)的出口位置相对应,罐体(1)在所述转动180°后,第二传送带(4)能够使该罐体(1)移动或转动。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翻罐装置,其特征在于,翻罐引导机构(3)含有挡板(32)和第三传送带(33),沿该第一传送带的传送方向,挡板(32)设置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外,挡板(32)平行于X、Z轴所在的平面,第三传送带(33)位于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和挡板(32)的下方,第三传送带(33)的传送方向沿Y轴的负方向设置,在罐体(1)脱离传送机构(2)后,罐体(1)能够先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的同时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罐体(1)进入该第一传送带的一端与挡板(32)之间,第三传送带(33)能够使罐体(1)继续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以及以平行于X轴的直线为轴转动90°。
CN201710665191.7A 2017-08-07 2017-08-07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Pending CN1073369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5191.7A CN107336978A (zh) 2017-08-07 2017-08-07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65191.7A CN107336978A (zh) 2017-08-07 2017-08-07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36978A true CN107336978A (zh) 2017-11-10

Family

ID=602172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65191.7A Pending CN107336978A (zh) 2017-08-07 2017-08-07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36978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5904A (zh) * 2017-12-28 2018-05-18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熔模翻转输送装置
CN108820803A (zh) * 2018-07-09 2018-11-16 武汉轻工大学 用于陶瓷衬垫组自动化生产的翻转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7455A (ja) * 1996-12-09 1998-06-23 Yanagihara Seisakusho:Kk 容器反転排出装置
JP2002066464A (ja) * 2000-09-04 2002-03-05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シール材供給装置
DE102006019233A1 (de) * 2006-04-26 2007-10-31 Kolbu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Wenden von kontinuierlich geförderten, flachliegenden Druckprodukten
CN204038529U (zh) * 2014-08-14 2014-12-24 苏州普思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自动翻面装置
CN204675339U (zh) * 2015-05-25 2015-09-30 淮阴工学院 一种轮胎上料翻转装置
CN205087456U (zh) * 2015-11-12 2016-03-16 江苏格力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板翻板装置
CN205114451U (zh) * 2015-11-12 2016-03-30 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料流转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67455A (ja) * 1996-12-09 1998-06-23 Yanagihara Seisakusho:Kk 容器反転排出装置
JP2002066464A (ja) * 2000-09-04 2002-03-05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シール材供給装置
DE102006019233A1 (de) * 2006-04-26 2007-10-31 Kolbus Gmbh & Co. Kg Vorrichtung zum Wenden von kontinuierlich geförderten, flachliegenden Druckprodukten
CN204038529U (zh) * 2014-08-14 2014-12-24 苏州普思迅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物品自动翻面装置
CN204675339U (zh) * 2015-05-25 2015-09-30 淮阴工学院 一种轮胎上料翻转装置
CN205087456U (zh) * 2015-11-12 2016-03-16 江苏格力斯特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板翻板装置
CN205114451U (zh) * 2015-11-12 2016-03-30 碧梦技(上海)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翻料流转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5904A (zh) * 2017-12-28 2018-05-18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 熔模翻转输送装置
CN108820803A (zh) * 2018-07-09 2018-11-16 武汉轻工大学 用于陶瓷衬垫组自动化生产的翻转装置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582877B (zh) 上开盖装盒机
JP5878517B2 (ja) カートンをカートントラックに供給するためのカートン供給装置及び方法
CN207155444U (zh) 一种玻璃磨边机
CN102897469B (zh) 一种多工位空瓶输送装置
CN107336978A (zh) 翻罐方法和翻罐装置
US20130039731A1 (en) Carton feeder system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feeding a plurality of cartons to a conveyor track using a plurality of pick-up heads
CN106405381A (zh) 全自动电路板四线测试机
CN106743413A (zh) 一种基于输送设备的无动力自动限位调整装置
CN215556979U (zh) 一种酒瓶定向排列运输装置
CN207550626U (zh) 一种用于长方体纸盒整理装箱的装置
CN206231991U (zh) 一种传送工作台
CN207107783U (zh) 翻罐装置
JP5159389B2 (ja) 合成樹脂製ボトル搬送装置
CN107187844A (zh) 一种产品定位自动翻转输送线
CN204150668U (zh) 灌装机输送过渡装置
CN203682358U (zh) 一种纸箱印刷机限位输送装置
JP6749241B2 (ja) 方向規制装置および方向規制方法
CN108216740B (zh) 一种多色铅笔自动装筒机
CN208760194U (zh) 一种新型喷码机
CN203512738U (zh) 用于导出物品的装置
US4690267A (en) Charging-and-conveying means
CN206633426U (zh) 一种3d打印设备用的上供粉机构
CN205798221U (zh) 防撞梁冲压系统送料斜坡
CN209506951U (zh) 一种柔性物品翻转输送装置
CN204197859U (zh) 一种改进型阶梯式轴承滚子上料机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