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9016A -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 Google Patents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9016A
CN107319016A CN201710537618.5A CN201710537618A CN107319016A CN 107319016 A CN107319016 A CN 107319016A CN 201710537618 A CN201710537618 A CN 201710537618A CN 107319016 A CN107319016 A CN 10731901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housand tael
tael tea
dim
tea
thous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5376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巧
贺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a Qing Shan Yuan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a Qing Shan Yuan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a Qing Shan Yuan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a Qing Shan Yuan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5376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9016A/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90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901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涉及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产品。其特殊之处在于:千两茶踩制时水份控制在16~22%;冷却0.5-2天后竖立放置在顶部盖铁瓦的设有可控通风装置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发花,温度≤35℃,湿度≤85%;当发花进行到1.5-2月时进行掉头再发花0.5-1.5月,再就地进行通风干燥至含水率达10%以内。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能使传统高密度千两茶发花,发花与干燥在同一场地进行,节省搬运费,发花控制简单,能耗低,发花均匀,无霉变烧心现象,成品率高。突破了“人们认为冠突散囊菌只有在充足氧气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传统千两茶不能产生金花”的固有思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Description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产品。
背景技术
千两茶由于体积硕大,被称为世界茶王。然而正因为千两茶体积硕大,干燥显得特别困难。传统的方法是选择秋高气爽的季节露天日晒49天,才能基本达到要求,为了防止下雨淋湿,必须有专人负责晒茶。因而不仅干燥成本高,而且也难以完全被雨淋,如果长时期下雨,往往会导致千两茶篾篓起霉斑,严重的影响茶叶质量。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现在人们采用四周透风、顶部透光的晾晒棚晒制千两茶,解决了被雨淋和需要专门的晒茶工的问题。但无论是露天日晒还是透光晾晒棚晒制千两茶,都不会也无法让千两茶产生金花(冠突散囊菌),因为人们认为冠突散囊菌只有在充足氧气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千两茶由于密度大,内部缺少氧气,所以不能产生金花。为了让千两茶产生金花,人们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如公开(公告)日为2009.01.28,专利号为: CN200710035437.9的金花千两茶(花卷茶)的制作工艺,公开的技术为:一种金花千两茶(花卷茶)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选用一芽三叶或一芽四叶优质鲜嫩茶叶作原料,并采用传统的工艺进行高温杀青,下一步是揉捻,当茶叶表皮破碎,茶汁刚刚溢出,茶叶成条索即可。下一步是渥堆发酵,将揉捻好的茶叶进行渥堆,在茶堆上加盖湿布,让其保温发酵两至三小时,使茶叶由微黄变成棕褐色,下一步是干燥增香,将渥堆发酵后的茶叶洒入茶盘,放入烘房用木炭烘焙干燥,至茶叶有烟薰香味为宜,黑毛茶便制成了,下一步是栋梗筛分,黑毛茶经过手工栋梗、筛分、筛去茶末,并将茶坯进行拼配,使茶形长短一致,含梗量在百分之六以内。下一步是茶坯渥堆是发明的关键工序时间为12个小时,下一步是高温蒸软,时间为半小时以茶坯蒸软为适宜,下一步是紧压定型将蒸透的茶叶装入衬中蓼叶、棕片和篾篓中,用木锤捶打装有茶叶的竹蔑,再用木杆滚压捆紧,不断重复,下一步水份检测,严格将茶体水份控制在15-35%,下一步培育金花,此工艺是本发明最关键的一步,将成形合格的千两茶(花卷茶)送进烘房,通过对室内温度、相对湿度的调控来培育出冠突散囊菌(即金花)时间为两个月。下一步是通风干燥。将金花千两茶(花卷茶)搬出烘房进行成品的含梗量、含水量的检测,合格产品置于通风、干燥、无异味的大敞蓬下保存,于是金花千两茶(花卷茶)便制作成功了。
但这种方法存在一些不足,一是通过人工加温控制发花,能耗高;二是发花与干燥在不同的场地进行,费时费力,搬运成本高;三是千两茶踩制的单位体积密度要比常规千两茶低15-30%,脱离了传统工艺产品要求;四是风险高,千两茶踩制时的含水率要求高达35%,在如此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出现霉变、烧心情况,产品的成品率低;五是发花控制难度大,2个月不能离人;六是发花在茯砖烘房进行,无法让传统高密度千两茶产生金花;六是茯砖烘房面积小,只能放置30支左右千两茶,无法适应千两茶工业化生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能克服现有技术缺陷,能让传统高密度千两茶发花的,发花与干燥在同一场地进行,可节省搬运费的,发花控制简单,能耗低的,能使千两茶发花均匀,无霉烧心现象,产品的成品率高,并能实现规模化工业生产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本发明技术解决方案是: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殊之处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6~22%,优选17~21%,18~20%,19%;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0.5-2天;
c.将冷却后的千两茶竖立放置在顶部盖铁瓦的设有可控通风装置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温度控制在35℃以内,湿度控制在85%以内;
e. 当发花进行到1.5-2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0.5-1.5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就地进行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10%以内时,进行质检入库。
本发明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能使传统高密度千两茶发花,发花均匀,无霉变烧心现象;发花与干燥在同一场地进行,可节省搬运费;发花控制简单,能耗低,产品的成品率高,并可满足规模化工业生产要求。突破了“人们认为冠突散囊菌只有在充足氧气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传统千两茶不能产生金花”的固有思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千两茶产品发花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发花场地主视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发花场地左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千两茶的发花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6%;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0.5天;
c.将冷却后的千两茶竖立放置在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最高温度控制在35℃以内,当温度超过35℃时进行通风降温;
e. 当发花进行到1.5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1.5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打开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12%以内时,进行质检入库。
实施例2:千两茶发花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22%;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1.5天;
c.在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摆上千两茶搁架,搁架之间相距1m,将冷却后的千两茶零距离竖立放置搁架上;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最高温度控制在34℃以内,当温度达到34℃时开启排气扇进行通风降温,或打开玻璃窗降温。湿度因千两茶的含水率适中,一般无须控制就能满足发花需要。
e. 当发花进行到2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30天左右,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打开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通风系统进行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10%以内时,进行入库。
实施例3:千两茶发花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7-18%;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1天;
c. 在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摆上千两茶搁架,搁架之间相距2m,将冷却后的千两茶之间相距3-5cm竖立放置搁架上;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将温湿度控制器的控制温度调节到35℃,控制湿度调节到85%,当温度达到35℃或当湿度达到85%时启动排气扇进行通风降温降湿;
e. 当发花进行到1.5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1.5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打开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所有玻璃窗进行自然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9%以内时,进行入库。
实施例4:千两茶发花的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a.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9~20%;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1.5-2天;
c. 在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摆上千两茶搁架,搁架之间相距1.5m,将冷却后的千两茶相隔1-3cm并列搁置搁架上;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将温湿度控制器的控制温度调节到33℃,控制湿度调节到80%,当温度达到33℃或当湿度达到80%时自动启动排气扇进行通风降温;
e. 当发花进行到2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1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打开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所有玻璃窗进行自然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8%以内时,进行入库。
实施例5:根据实施例1-4所列举的千两茶发花的方法中所述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如图1、2所示,设有底面13,底面13采用多层厂房楼面。在底面13之上垂直设有矩形桶状结构壁17,结构壁17由左侧壁1、右侧壁9、前侧壁5和后侧壁16组成,围成一个面积100-1000平米的千两茶发花干燥场。结构壁为厂房墙壁。在侧壁上部设有排气扇8,中部设有玻璃窗14,玻璃窗14沿左侧壁1、右侧壁9横向开设,其总宽度为左侧壁1和右侧壁的宽度,便于充分通风。前侧壁5和后侧壁16为瓦屋结构墙面,矩形桶状结构壁17的顶部为瓦屋结构顶,瓦采用市面上的铁瓦,厚度至少1.5,一般2-3mm。瓦屋结构顶与矩形桶状结构壁17的顶部成保温保湿的封闭结构。千两茶发花干燥场内设有多个温湿度传感器10,数量的多少及设置位置要根据场地的大小和千两茶摆放位置而定,原则是要及时反映场内温湿度情况。在侧壁上设有门4和控制器2,温湿度传感器10与控制器2进行数据连接,同时与排气扇8实行控制连接。控制器2采用歌莱特降温式数显型温湿度控制器,温湿度传感器10采用与控制器配套的温湿度传感器,也可以采用市面其它温湿度传感器产品。控制器2随时监控温湿度传感器10传来的温湿度数据,一旦超温湿度范围,控制器2自动启动排气扇8,通过控制排气扇8的开启来达到对千两茶发花干燥房温湿度的自动调节控制,实现降温降湿。由于千两茶发花干燥房成封闭式空间结构,顶部为铁瓦盖顶,相对于露天和通风的透光晾晒棚而言能保持相对稳定的湿度和温度,能满足传统千两茶发花的条件。本发明只需要降温降湿,而无须增湿,增温靠太阳能经铁瓦加温,为了满足热量的需要。发花完毕后,打开所有玻璃窗14进行自然通风干燥,直至干燥至符合入库要求为止。
千两茶发花干燥,一般在每年的7-10月份进行,因为申请人所处的安化黑茶原产地,只有这几月的太阳光才有足够的能量通过直晒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顶部的铁瓦,来对千两茶发花干燥房进行增温,也符合传统千两茶的生产季节,随着气候变化也有例外。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要先放置千两茶人字搁架11,人字搁架之间相距1-2m,一般是1.5m。将踩制冷却后的千两茶均匀并列放置其上,千两茶之间相距0-5cm,一般1-3cm。100-1000平米的千两茶发花干燥房, 一次可对100-3000支、最佳是200-2000左右的千两茶进行发花。一般建的是500-800平米的千两茶发花干燥房, 一次对500-2400支、最佳是1000-1600左右的千两茶进行发花。
实施例6:如图1所示:根据实施例1-5所生产的金花千两茶,保持了传统千两茶的高密度,发花均匀,无霉变,突破了“人们认为冠突散囊菌只有在充足氧气的条件下才能正常生长,传统千两茶不能产生金花”的固有思维,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效果比较:

Claims (11)

1.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以下步骤进行:
a. 踩制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6~22%;
b. 将上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0.5-2天;
c.将冷却后的千两茶竖立放置在顶部盖铁瓦的设有可控通风装置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
d.在封闭式条件下进行发花,温度控制在35℃以内,湿度控制在85%以内;
e. 当发花进行到1.5-2.5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f. 将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0.5-1.5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g. 千两茶发花完毕后就地进行通风干燥,当千两茶的含水率达10%以内时,进行质检入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7~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千两茶踩制时其水份控制在18~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踩制的千两茶冷却1-1.5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踩制的千两茶冷却后,先在顶部盖铁瓦的封闭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内摆上千两茶搁架,搁架之间相距0.5-2m,优选1-1.5m,然后将冷却后的千两茶并列竖立放置搁架上,千两茶之间相距0-5cm,优选1-3c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花进行到2月时,将千两茶进行上下掉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掉头后的千两茶再发花1个月,千两茶发花完毕。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面积100-1000平方米,优选为500-800平方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千两茶竖立放置,其放置量按千两茶发花干燥房的面积计算,1-3支/m2,优选2支/m2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铁瓦,其厚度至少1.5mm,优选2-3mm。
11.用权利要求1-10任何一项所述的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制备的金花千两茶。
CN201710537618.5A 2017-07-04 2017-07-04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Pending CN10731901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7618.5A CN107319016A (zh) 2017-07-04 2017-07-04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537618.5A CN107319016A (zh) 2017-07-04 2017-07-04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9016A true CN107319016A (zh) 2017-11-07

Family

ID=6019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537618.5A Pending CN107319016A (zh) 2017-07-04 2017-07-04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9016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0229A (zh) * 2018-07-25 2018-11-23 益阳玲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千两茶的制备方法及千两茶
CN108935791A (zh) * 2018-09-03 2018-12-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标准化的散茯茶生产工艺
CN109619225A (zh) * 2019-01-18 2019-04-16 湖南安化辣木黑茶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49880A (zh) * 2020-03-06 2020-05-15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 一种发花千两茶及其制作工艺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1A (zh) * 2007-06-14 2007-12-12 安化县茶业协会 千两茶的制作方法
CN101347156A (zh) * 2007-07-16 2009-01-21 谌小丰 金花花卷茶
CN101579024A (zh) * 2009-06-18 2009-11-18 谌小丰 金花茶的人工接种生产方法
CN204670284U (zh) * 2015-04-14 2015-09-30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茯砖茶烘房
CN105494696A (zh) * 2015-12-07 2016-04-20 湖南三协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茯砖茶发花干燥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4771A (zh) * 2007-06-14 2007-12-12 安化县茶业协会 千两茶的制作方法
CN101347156A (zh) * 2007-07-16 2009-01-21 谌小丰 金花花卷茶
CN101579024A (zh) * 2009-06-18 2009-11-18 谌小丰 金花茶的人工接种生产方法
CN204670284U (zh) * 2015-04-14 2015-09-30 湖南利源隆茶业有限责任公司 茯砖茶烘房
CN105494696A (zh) * 2015-12-07 2016-04-20 湖南三协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茯砖茶发花干燥方法、装置及控制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何建国等: "《益阳安化黑茶》", 30 April 2013, 中南大学出版社 *
王泽科: "安化千两茶加工工艺探讨", 《科技创新导报》 *
高援朝等: "《太阳能光热利用技术》", 31 January 2015, 金盾出版社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850229A (zh) * 2018-07-25 2018-11-23 益阳玲智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千两茶的制备方法及千两茶
CN108935791A (zh) * 2018-09-03 2018-12-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可标准化的散茯茶生产工艺
CN109619225A (zh) * 2019-01-18 2019-04-16 湖南安化辣木黑茶有限公司 一种辣木千两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49880A (zh) * 2020-03-06 2020-05-15 中茶湖南安化第一茶厂有限公司 一种发花千两茶及其制作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319016A (zh) 千两茶的发花方法及其金花千两茶
CN205431151U (zh) 一种食用菌培养温室
CN201821874U (zh) 一种杏干专用晾晒装置
CN105166153B (zh) 一种黑茶渥堆的方法及装置
CN102511577B (zh) 红茶温、湿度、氧气调控发酵装置
CN104222352B (zh) 一种黑茶散茶金花发花的方法及用于黑茶散茶金花发花工序的温湿度控制培养箱
CN206390290U (zh) 雪茄烟叶发酵房
CN106615302A (zh) 一种梅占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03109776A (zh) 一种小型黄缘龟温室龟池
CN102524444B (zh) 一种漓江乳雪茶的加工方法
CN104962432A (zh) 一种中高温大曲的入房培养方法
CN107637818A (zh) 一种加快蜂蜜自然成熟的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107319034A (zh) 一种花卷茶及其制备方法
CN207610479U (zh) 吸热保湿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
CN205320723U (zh) 葡萄栽培大棚
CN108739046A (zh) 香菇短棒直立式筐式栽培方法
CN107372906A (zh) 千两茶发花、干燥、贮藏多用房及其应用以及所制备的产品
CN1221556A (zh) 一种快速繁育花卉苗木的扦插方法
CN108990695B (zh) 一种利用水源热泵恒温机控制大棚栽培猴头菇的方法
CN208909013U (zh) 一种海上可调节自然风的黄鱼鲞晾干装置
CN107289749A (zh) 吸热保湿式千两茶发花干燥房及其应用
CN207252709U (zh) 千两茶发花、干燥、贮藏多用房
CN206525192U (zh) 一种杏鲍菇菇房
CN101142934A (zh) 一种葡萄干制温室型晾房
CN206181865U (zh) 一种草菇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