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3451A -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3451A
CN107313451A CN201710654140.4A CN201710654140A CN107313451A CN 107313451 A CN107313451 A CN 107313451A CN 201710654140 A CN201710654140 A CN 201710654140A CN 107313451 A CN107313451 A CN 1073134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olumn
prefabricated board
bolt
bas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65414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3451B (zh
Inventor
韩伟
毕磊
金钢
周树东
涂艳军
刘洋洋
刘洋
王泽钊
齐同林
王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Eighth Engineering Div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65414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345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34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45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345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45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45Underground structures, e.g. tunnels or galleries, built in the open air or by methods involving disturbance of the ground surface all along the location line; Methods of making th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Underground Structures, Protecting, Testing And Restoring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其中本装置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包括: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一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固定于第一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与第一铰接件对应设置、且固定于第二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以及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连接于第一铰接件和第二铰接件之间,从而支撑管顶撑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本装置方便拆卸可重复使用。

Description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尤指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砖胎模是地下室基础施工时砖砌体代替木模板或钢模板支模的一种方法。主要应用于地下室基础梁、承台、集水井等侧模不易拆除的地方。但大规模砖胎模砌筑施工时土方开挖量大、砖及砂浆价格较高、如有防水要求时还需在砖胎模内侧进行抹灰、人工投入量大、需等砌体砂浆强度达到以后才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施工周期长。
与传统的砖砌体制成的砖胎模相比,采用混凝土预制成品的预制板能够快速拼装,省时省力,不需进行抹灰处理。混凝土预制板强度比传统砖砌体强度高,承台周围土方回填时不易出现裂缝及坍塌,可有效提高砖胎模的施工质量,综合价格较传统砖胎模低廉,不仅降低了成本,同时大大提高施工效率,有效缩短工序工期。
预制板作为一种新型的模板体系,大多采用木方支撑或钢管来支撑,但是这样不利于材料的回收再利用,回收利用率很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解决现有技术中预制板的内支撑的回收利用率低的问题。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提供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所述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包括:
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一立柱;
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柱;
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
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以及
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从而所述支撑管顶撑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托板;以及
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上,通过第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托板并配合第一螺母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连接板可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一螺栓转动;
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托板;以及
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通过第二螺栓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并配合第二螺母连接,从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二螺栓转动。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还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侧的第一上固定板;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下侧的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上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一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
所述第二铰接件还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上侧的第二上固定板;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下侧的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 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上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斜撑管,所述斜撑管铰接于相邻两个支撑管之间。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上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套管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
插设于所述套管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沿着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管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
第三螺栓,穿过所述导向长条孔和所述调节长条孔,调节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位置,并配合第三螺母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以及
第四螺栓,穿过所述连接管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所述套管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第四螺母紧固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支撑管还包括垫片,垫设于所述套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三螺母和所述第四螺母之下。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将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立柱,将所述第一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将所述第二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将所述第一铰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将所述第二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以及
提供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将所述支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铰 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使得所述支撑管顶撑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将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包括:
在浇筑地下室的垫层的过程中预留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垫层的边缘处;以及
将所述第一预制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二预制板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提供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
提供第一托板,将所述第一托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
提供第一连接板,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上;
提供第一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一上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上侧;
提供第一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下侧;
采用第一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一螺栓转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管到适当位置;
将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一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一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并拧紧固定;
提供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
提供第二托板,将所述第二托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
提供第二连接板,将所述第二连接板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将所述第二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
提供第二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二上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的上侧;
提供第二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的下侧;
采用第二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围绕所 述第二螺栓转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管到适当位置;
将所述第二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二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并拧紧固定。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提供所述支撑管包括:
提供套管,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所述套管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
提供连接管,沿着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所述连接管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
将所述连接管插设于所述套管内;
提供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将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导向长条孔和所述调节长条孔,调节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位置,并配合所述第三螺母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以及
提供第四螺栓和第四螺母,将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连接管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所述套管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所述第四螺母紧固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通过将至少一个第一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将至少一个第二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采用支撑管铰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即支撑管配合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撑于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从而实现对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加固支撑。支撑管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在安装支撑管时可根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距离调节支撑管的长度,支撑管采用铰接连接,支撑管可以转动,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支撑管的方向,适用性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和支撑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回收周转,可重复回收利用,大大减少了木方、钢管的投入,省去大量的施工工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采用预制板胎模代替砖胎模,吊装方便,节约用砖量,省去砌筑、抹灰等环节,对环境污染小,比砖胎模加环保。预制板可以随意切割,任意拼接,可以在施工难度大地方使用,能加快生产进度。预制板的几何尺寸准确、结构稳定,在回填土的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变形、坍塌,且具有不透水性及抗冻性,方便,快捷。预制板的表面光滑,无需抹灰处理便可直接做防水基层,节省 了抹灰晾干所需时间和劳动力,进一步缩短工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套管和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参阅图1,显示了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主视图。参阅图2,显示了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俯视图。结合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之间,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立设于地下室垫层12的边缘,地下室预制板胎膜的内支撑装置包括: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10的至少一个第一立柱20;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11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柱21;固定于第一立柱20的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30;与第一铰接件30对应设置、且固定于第二立柱21的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50;以及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40,连接于第一铰接件30和第二铰接件50之间,从而支撑管40顶撑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本发明中采用支撑管配合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撑于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从而实现对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加固支撑。支撑管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在安装支撑管时可根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距离调节支撑管的长度,支撑管采用铰接连接,支撑管可以转动从而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支撑管的方向,适用性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和支撑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回收周转,可重复回收利用,降低施工成本。
参阅图3,显示了图1中A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3所示,作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铰接件 30包括: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的第一托板31;以及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32,第一连接板32置于第一托板31上,通过第一螺栓33穿设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并配合第一螺母34连接,从而第一连接板32可在第一托板31上围绕第一螺栓33转动。这样,支撑管4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围绕着第一立柱20转动,从而在安装支撑管40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撑管40和第一立柱20之间的夹角,相比直接将支撑管40固定于第一立柱20,将支撑管40和第一立柱20铰接连接,方便拆卸,可周转使用。
本实施例中,支撑管40的端部采用钢板封堵,从而可将第一连接板32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的端部的钢板上。第一连接板32的端部为弧形端部,从而方便第一连接板32绕第一螺栓33转动,防止第一连接板32的端部的直角阻碍转动。
参阅图4,显示了图1中B的放大示意图。结合图1至图4所示,第二铰接件50包括: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的第二托板51;以及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52,第二连接板52置于第二托板51上,通过第二螺栓53穿设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并配合第二螺母54连接,从而第二连接板52可在第二托板51上围绕第二螺栓53转动。这样,支撑管40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围绕着第二立柱21转动,从而在安装支撑管40的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支撑管40和第二立柱21之间的夹角,相比直接将支撑管40固定于第二立柱21,将支撑管40和第二立柱21铰接连接,方便拆卸,可周转使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40的端部采用钢板封堵,从而可将第二连接板32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的端部的钢板上。第二连接板52的端部为弧形端部,从而方便第二连接板52绕第二螺栓53转动,防止第二连接板52的端部的直角阻碍转动。
作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一较佳实施方式,第一铰接件30还包括: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且位于第一托板31上侧的第一上固定板35;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且位于第一托板31下侧的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螺栓33依次穿设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托板3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上固定板35,第一螺栓33的底端贴设于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螺母34螺合于第一螺栓33的顶端且贴设于第一上固定板35,从而第一连接板32可在第一托板31上围绕第一螺栓3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托板31、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 均垂直固定于第一拉结板37上,并将第一拉结板37贴设固定于第一立柱20,从而实现将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均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上。第一拉结板37起到拉结稳固定的作用,使得第一托板31、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和第一立柱20的连接更牢固。
这样在第一托板31的上下两侧增加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螺栓33的底端贴设于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螺母34贴设于第一上固定板35,即可将第一螺栓33固定,从而一方面,相互重叠的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仅仅是用第一螺栓33穿过,方便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的相对转动,调节灵活,防止直接采用螺母将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紧固连接时,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难以转动。另一方面,第一上固定板35对第一螺栓33的上端进行限位,第一下固定板36对第一螺栓33的下端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有上中下三块板的话,可以分担压力,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螺栓33的垂直稳定,防止第一螺栓33出现倾斜而变形而影响到别的杆件的受力的问题。
结合图1至图4所示,第二铰接件50还包括: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且位于第二托板51上侧的第二上固定板55;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且位于第二托板51下侧的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螺栓53依次穿设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托板51、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上固定板55,第二螺栓53的底端贴设于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螺母54螺合于第二螺栓53的顶端且贴设于第二上固定板55,从而第二连接板52可在第二托板51上围绕第二螺栓53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托板51、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均垂直固定于第二拉结板57上,并将第二拉结板57贴设固定于第二立柱21,从而实现将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均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上。第二拉结板57起到拉结稳固定的作用,使得第二托板51、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和第二立柱21的连接更牢固。
这样在第二托板51的上下两侧增加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螺栓55的底端贴设于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螺母54贴设于第二上固定板55,即可将第二螺栓55固定,从而一方面,相互重叠的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仅仅是用第二螺栓53穿过,方便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的相对转动,调节灵活,防止直接采用螺母将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紧固连接时,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难以转动,另 一方面,第二上固定板55对第二螺栓53的上端进行限位,第二下固定板56对第二螺栓53的下端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有上中下三块板的话,可以分担压力,从而能够保证第二螺栓53的垂直稳定,防止第二螺栓53出现倾斜而变形而影响到别的杆件的受力的问题。
本装置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斜撑管60,斜撑管60铰接于相邻两个支撑管40之间,斜撑管60起到支撑连接相邻两个支撑管40的作用,增加了本装置整体的稳定性。
参阅图5,显示了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套管和连接管的连接示意图。参阅图6,显示了图5的俯视图。结合图1、图5和图6所示,支撑管40包括:套管41,套管41上沿着套管41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套管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插设于套管41内的连接管42,连接管42上沿着连接管42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连接管42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通过第三螺栓43穿过长条孔和调节长条孔,调节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相对位置,并配合第三螺母43固定套管41和连接管42;以及第四螺栓44,穿过连接管42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套管41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第四螺母紧固套管41和连接管42。通过沿着调节长条孔和导向长条孔调节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相对位置,从而拉伸或缩短支撑管40的长度,并配合第四螺母44紧固套管41和连接管42。这样采用套管41和连接管42可相对移动来实现支撑管40的长度可调,在安装支撑管40的过程中,可根据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的距离来移动套管41和连接管42,调节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相对位置,使得调节之后的支撑管40能够顶撑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从而对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进行支撑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管40还包括垫片45,垫设于套管41上、且位于第三螺母43和第四螺母44之下,从而增强套管41和连接管42之间的稳固连接。
本发明还公开了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下面对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作具体说明。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将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立设于地下室垫层12的边缘;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立柱20,将第一立柱20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 第一预制板10;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立柱21,将第二立柱21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11;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30,将第一铰接件30固定于第一立柱20;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50,将第二铰接件50与第一铰接件30对应设置、且固定于第二立柱21;以及
提供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40,将支撑管40连接于第一铰接件30和第二铰接件50之间,使得支撑管40可转动地顶撑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
具体地,将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之后,需要将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的位置进行固定。采用第一立柱20抵靠于第一预制板10,采用第二立柱21抵靠于第二预制板11,将支撑管40铰接连接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从而支撑管40支撑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进而将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紧紧抵靠于地下室侧壁进行固定。第一立柱20、第二立柱21和支撑管40拆卸方便,可周转使用,加快施工进度。
作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将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立设于地下室垫层12的边缘包括:在浇筑地下室的垫层12的过程中预留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121,第一凹槽120和第二凹槽121设于垫层12上靠近地下室侧壁的边缘处;将第一预制板10插设于第一凹槽120内,将第二预制板11插设于第二凹槽121内。这样,第一凹槽120可对第一预制板10的底部进行限位,第二凹槽121对第二预制板11的底部进行限位,防止第一预制板10的底部和第二预制板11的底部发生偏移,增强了结构底部的稳定性,从而在后续安装支撑管40对第一预制板10的底部和第二预制板11的上部进行支撑固定,最终实现对第一预制板10的底部和第二预制板11的加固支撑。
作为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的一较佳实施方式,提供第一铰接件30包括:
提供第一托板31,将第一托板31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
提供第一连接板32,将第一连接板32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的第一端,将第一连接板32置于第一托板31上;
提供第一上固定板35,将第一上固定板35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且位于第一托板31的上侧;
提供第一下固定板36,将第一下固定板36横向固定于第一立柱20、且位于第一托板31的下侧;
采用第一螺栓33依次穿设第一下固定板36、第一托板31、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上固定板35,将第一连接板32在第一托板31上围绕第一螺栓33转动以调节支撑管40到适当位置;
将第一螺栓33的底端贴设于第一下固定板36,将第一螺母34螺合于第一螺栓33的顶端且贴设于第一上固定板35并拧紧固定;
这样通过在第一托板31的上下两侧固定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向上提拉第一螺栓33,使得第一螺栓33的底端贴设于第一下固定板36,并将第一螺母34向下拧动,从而贴设于第一上固定板35,即可将第一螺栓33固定于第一上固定板35和第一下固定板36,从而,一方面,相互重叠的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仅仅是用第一螺栓33穿过,方便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的相对转动,调节灵活,防止直接采用螺母将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紧固连接时,将第一连接板32和第一托板31压紧而难以转动。另一方面,第一上固定板35对第一螺栓33的上端进行限位,第一下固定板36对第一螺栓33的下端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有上中下三块板的话,可以分担压力,从而能够保证第一螺栓33的垂直稳定,防止第一螺栓33出现倾斜而变形而影响到别的杆件的受力的问题。
提供第二铰接件50包括:
提供第二托板51,将第二托板51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
提供第二连接板52,将第二连接板52横向固定于支撑管40的第二端,将第二连接板52置于第二托板51上;
提供第二上固定板55,将第二上固定板55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且位于第二托板51的上侧;
提供第二下固定板56,将第二下固定板56横向固定于第二立柱21、且位于第二托板51的下侧;
采用第二螺栓53依次穿设第二下固定板56、第二托板51、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上固定板55,将第二连接板52在第二托板51上围绕第二螺栓53转动以调节支撑管40到适当位置;
将第二螺栓53的底端贴设于第二下固定板56,将第二螺母54螺合于第二螺栓53的顶端且贴设于第二上固定板55并拧紧固定。
这样通过在第二托板51的上下两侧固定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向上提拉第二螺栓53,使得第二螺栓53的底端贴设于第二下固定板56,并将第二螺母54向下拧动,从而贴设于第二上固定板55,即可将第二螺栓53固定于第二上固定板55和第二下固定板56,从而相互重叠的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仅仅是用第二螺栓53穿过,方便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的相对转动,调节灵活,防止直接采用螺母将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紧固连接时,将第二连接板52和第二托板51压紧而难以转动,另一方面,第二上固定板55对第二螺栓53的上端进行限位,第二下固定板56对第二螺栓53的下端进行限位,也就是说,有上中下三块板的话,可以分担压力,从而能够保证第二螺栓53的垂直稳定,防止第二螺栓53出现倾斜而变形而影响到别的杆件的受力的问题。
提供支撑管40包括:
提供套管41,沿着套管41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套管41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
提供连接管42,沿着连接管42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连接管42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
将连接管42插设于套管41内;
提供第三螺栓43和第三螺母,将第三螺栓43穿过导向长条孔和调节长条孔,调节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相对位置,并配合第三螺母连接套管41和连接管42;以及
提供第四螺栓44和第四螺母,将第四螺栓44穿过连接管42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套管41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第四螺母紧固套管41和连接管42。
这样,第三螺栓43只能在导向长条孔里移动,导向长条孔起到导向的作用,能让调节装置沿着导向长条孔滑动,防止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内径一大一小时,不沿着直线调节长度时,各个构件的受力发生变化。第四螺栓44穿过连接管42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套管41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从而将连接管42和套管41的侧壁进行紧固,防止连接管42在套管41内上下晃动。
在调节支撑管40的长度时,拧松第四螺母,沿着导向长条孔拉伸或 缩短连接管42和套管41的相对位置,调制合适位置后将第四螺母拧紧,这样就能将连接管42和套管41进行紧固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第四螺母采用蝶形螺母,不用工具就可以手动调节蝶形螺母进行紧固。
通过将套管41和连接管42插设并通过螺栓连接,从而可方便拆卸螺栓,将可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位置相对移动来实现支撑管40的长度可调。在安装支撑管40的过程中,可根据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的距离来移动套管41和连接管42,调节套管41和连接管42的相对位置,使得调节之后的支撑管40能够顶撑于第一立柱20和第二立柱21之间,从而对第一预制板10和第二预制板11进行支撑固定。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通过将至少一个第一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将至少一个第二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采用支撑管铰接于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即支撑管配合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顶撑于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从而实现对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的加固支撑。支撑管的长度可调节,从而在安装支撑管时可根据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距离调节支撑管的长度,支撑管采用铰接连接,支撑管可以转动从而根据实际需要改变支撑管的方向,适用性广。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和支撑管之间可拆卸连接,拆装方便,便于回收周转,可重复回收利用,大大减少了木方、钢管的投入,省去大量的施工工序,减少劳动力投入,降低施工成本。本发明采用预制板胎模代替砖胎模,吊装方便,节约用砖量,省去砌筑、抹灰等环节,对环境污染小,比砖胎模加环保。预制板可以随意切割,任意拼接,可以在施工难度大地方使用,能加快生产进度。预制板的几何尺寸准确、结构稳定,在回填土的过程中未出现任何变形、坍塌,且具有不透水性及抗冻性,方便,快捷。预制板的表面光滑,无需抹灰处理便可直接做防水基层,节省了抹灰晾干所需时间和劳动力,进一步缩短工期。
以上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发明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发明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包括:
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一立柱;
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的至少一个第二立柱;
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
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以及
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从而所述支撑管顶撑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的第一托板;以及
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第一端的第一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上,通过第一螺栓穿设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托板并配合第一螺母连接,从而所述第一连接板可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一螺栓转动;
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的第二托板;以及
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第二端的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二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通过第二螺栓穿设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托板并配合第二螺母连接,从而所述第二连接板可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二螺栓转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件还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上侧的第一上固定板;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下侧的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上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一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
所述第二铰接件还包括: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上侧的第二上固定板;
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下侧的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上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斜撑管,所述斜撑管铰接于相邻两个支撑管之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包括:
套管,所述套管上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套管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
插设于所述套管内的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上沿着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贯穿所述连接管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
第三螺栓,穿过所述导向长条孔和所述调节长条孔,调节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位置,并配合第三螺母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以及
第四螺栓,穿过所述连接管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所述套管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第四螺母紧固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管还包括垫片,垫设于所述套管上、且位于所述第三螺母和所述第四螺母之下。
7.一种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用于支撑于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之间,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提供相对设置的第一预制板和第二预制板,将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立柱,将所述第一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一预制板;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立柱,将所述第二立柱立设于地下室内且贴设于第二预制板;
提供至少一个第一铰接件,将所述第一铰接件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
提供至少一个第二铰接件,将所述第二铰接件与所述第一铰接件对应设置、且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以及
提供长度可调节的至少一个支撑管,将所述支撑管连接于所述第一铰接件和所述第二铰接件之间,使得所述支撑管顶撑于所述第一立柱和所述第二立柱之间。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所述第一预制板和所述第二预制板立设于地下室垫层的边缘包括:
在浇筑地下室的垫层的过程中预留相对设置的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和所述第二凹槽设于所述垫层的边缘处;以及
将所述第一预制板插设于所述第一凹槽内,将所述第二预制板插设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提供所述第一铰接件包括:
提供第一托板,将所述第一托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
提供第一连接板,将所述第一连接板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的第一端,将所述第一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一托板上;
提供第一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一上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上侧;
提供第一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一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一托板的下侧;
采用第一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一下固定板、所述第一托板、所述第一连接板和所述第一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一连接板在所述第一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一螺栓转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管到适当位置;
将所述第一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一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一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一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一上固定板并拧紧固定;
提供所述第二铰接件包括:
提供第二托板,将所述第二托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
提供第二连接板,将所述第二连接板横向固定于所述支撑管的第二端,将所述第二连接板置于所述第二托板上;
提供第二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二上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的上侧;
提供第二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横向固定于所述第二立柱、且位于所述第二托板的下侧;
采用第二螺栓依次穿设所述第二下固定板、所述第二托板、所述第二连接板和所述第二上固定板,将所述第二连接板在所述第二托板上围绕所述第二螺栓转动以调节所述支撑管到适当位置;
将所述第二螺栓的底端贴设于所述第二下固定板,将所述第二螺母螺合于所述第二螺栓的顶端且贴设于所述第二上固定板并拧紧固定。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提供所述支撑管包括:
提供套管,沿着所述套管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所述套管相对两侧的导向长条孔;
提供连接管,沿着所述连接管的长度方向开设贯穿所述连接管相对两侧的调节长条孔;
将所述连接管插设于所述套管内;
提供第三螺栓和第三螺母,将所述第三螺栓穿过所述导向长条孔和所述调节长条孔,调节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的相对位置,并配合所述第三螺母连接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以及
提供第四螺栓和第四螺母,将所述第四螺栓穿过所述连接管一侧壁的调节长条孔和所述套管对应侧壁的导向长条孔、并配合所述第四螺母紧固所述套管和所述连接管。
CN201710654140.4A 2017-08-03 2017-08-03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0731345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4140.4A CN107313451B (zh) 2017-08-03 2017-08-03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654140.4A CN107313451B (zh) 2017-08-03 2017-08-03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451A true CN107313451A (zh) 2017-11-03
CN107313451B CN107313451B (zh) 2023-04-14

Family

ID=601700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654140.4A Active CN107313451B (zh) 2017-08-03 2017-08-03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345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5064A (zh) * 2017-11-27 2018-05-01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
CN109881832A (zh) * 2019-03-28 2019-06-14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8152Y (zh) * 1998-08-27 2000-01-12 刘国恩 可调门口模板架
CN1258796A (zh) * 2000-01-24 2000-07-05 刘国恩 一种伸缩式刚性角门口模板架
CN2568756Y (zh) * 2002-02-19 2003-08-27 陈伟 三杆三柱组合式模板支撑架
CN106088148A (zh) * 2016-08-04 2016-11-09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模板及其应用
CN207032297U (zh) * 2017-08-03 2018-02-23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358152Y (zh) * 1998-08-27 2000-01-12 刘国恩 可调门口模板架
CN1258796A (zh) * 2000-01-24 2000-07-05 刘国恩 一种伸缩式刚性角门口模板架
CN2568756Y (zh) * 2002-02-19 2003-08-27 陈伟 三杆三柱组合式模板支撑架
CN106088148A (zh) * 2016-08-04 2016-11-09 中国华冶科工集团有限公司 综合管廊模板及其应用
CN207032297U (zh) * 2017-08-03 2018-02-23 中建八局浙江建设有限公司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75064A (zh) * 2017-11-27 2018-05-01 上海市基础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地下工程的整体预制装配式施工工艺
CN109881832A (zh) * 2019-03-28 2019-06-14 山西省工业设备安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预应力空心楼板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451B (zh) 2023-04-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412027A (zh) 大截面异形承重混凝土清水砼构件制作方法
CN111946124B (zh) 使用用于筒仓的型材组合架制作竖井结构筒仓的方法
CN110541329B (zh) 重载铁路隧道群无砟轨道施工方法
CN103939114B (zh) 一种悬轨式台车衬砌施工方法
CN107905522A (zh) 一种外墙拼装木模板整体施工方法
CN101892717A (zh) 一种蒸压轻质加气混凝土大板及安装方法
CN103806647A (zh) 大跨度混凝土双向密肋梁模壳的安装和拆除工艺
CN105350581A (zh) 一种地下室顶板沉降后浇带提前封闭构造
CN111042392A (zh) 一种sdhh型免拆模板发泡混凝土隔墙施工方法
CN111058631B (zh) 大坡度斜屋面混凝土施工方法
CN112049143A (zh) 大型低温储罐大体积混凝土承台建造方法
CN110184948A (zh) 一种大桥主梁施工方法
CN113152262A (zh) 一种桥梁独柱墩加固施工方法
CN107313451A (zh)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104328738A (zh) 用于桥梁建筑的连续钢构施工方法
CN108951840A (zh) 基于定型支架单侧支模地下室弧形外墙施工方法
CN212784485U (zh) 一种配电箱内支撑装置
CN207032297U (zh) 地下室预制板胎模的内支撑装置
CN206769180U (zh) 一种型钢穿墙洞口预制块
CN109441099A (zh) 地下室单侧支模系统及利用其施工地下室外墙的方法
CN208717952U (zh) 一种地下室后浇带预留通道施工装置
CN117385886A (zh) 医疗用房防辐射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4878926B (zh) 一种悬挂模板体系施工方法及可周转支托
CN108951699B (zh) 一种综合管廊的节段式移动内模及支架
CN104453235B (zh) 换流站防火墙施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