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313167B -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313167B
CN107313167B CN201710751519.7A CN201710751519A CN107313167B CN 107313167 B CN107313167 B CN 107313167B CN 201710751519 A CN201710751519 A CN 201710751519A CN 107313167 B CN107313167 B CN 107313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edle
yarn
fabric
cam system
cover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7515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313167A (zh
Inventor
娄晓娇
孟加光
张亚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Boya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Boya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Boya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Boya Fash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75151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313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07313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313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313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0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 D04B1/12Patterned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read material
    • DTEXTILES; PAPER
    • D04BRAIDING; LACE-MAKING; KNITTING; TRIMMINGS; NON-WOVEN FABRICS
    • D04BKNITTING
    • D04B1/00Weft knitting process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abrics or articles not dependent on the use of particular machines; Fabrics or articles defined by such processes
    • D04B1/14Other fabrics or articles characterised primarily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thread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01/00Cellulose-based fibres, e.g.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1Natural vegetable fibres
    • D10B2201/02Cotton
    • DTEXTILES; PAPER
    • D1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LASSES OF SECTION D, RELATING TO TEXTILES
    • D10B2211/00Protein-based fibres, e.g. animal fibres
    • D10B2211/01Natural animal fibres, e.g. keratin fibres
    • D10B2211/04Silk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 Knitting Of Fabric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包含真丝纱线、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磁性纱线四种纱线,在满足保暖、舒适的基础要求上,还具有高吸水率、悬垂性好、抗起毛、远红外发射和磁感强度好等特点。由实施例的结果可知,所述针织面料吸水率能够达到250%,保暖率≥23%,悬垂系数≥31%,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7%,磁感应强度≥8.6×10‑5T,抗起毛起球性可达到4级以上。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设备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Description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背景技术
针织布为利用织针将纱线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的织物,分经编针织布和纬编针织布。针织面料具有质地柔软、吸湿透气和排汗保暖等特性,并且大多还具有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相对梭织布而言,针织布具有产量高,适合小批量生产的特点。由针织布制造的针织服饰穿着舒适、贴身和体、无拘紧感、能充分体现人体曲线。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纺织品的关注点不仅仅局限于保暖、舒适,绿色、环保的功能性纺织品现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功能性纺织品的品种稀少,无法满足人们多样化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所述针织面料包含真丝纱线、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磁性纱线四种纱线,在满足保暖、舒适的基础要求上,还具有高吸水率、悬垂性好、抗起毛、远红外发射和磁感强度好等特点;所述编织方法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
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纬平针结构。
优选的,所述真丝纱线的细度为16~18tex;
所述棉纱的细度为14~18tex;
所述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为8~12tex;
所述磁性纱线的细度为16~18tex。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运行过程中:
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1路和第7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2路和第6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3路和第5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4路和第8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10~220mm/100针。
优选的,所述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棉纱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远红外纱线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磁性纱线的纱线张力为3.5~4.5g。
优选的,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筒口间隙为1.30~1.35mm。
优选的,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车速为18~22转/分。
优选的,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为22~26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纬平针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包含真丝纱线、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磁性纱线四种纱线,在满足保暖、舒适的基础要求上,还具有高吸水率、悬垂性好、抗起毛、远红外发射和磁感强度好等特点。由实施例的结果可知,所述针织面料吸水率能够达到250%,保暖率≥23%,悬垂系数≥31%,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7%,磁感应强度≥8.6×10-5T,抗起毛起球性可达到4级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运行过程中: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本发明提供的编织方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设备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编织针织面料的编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
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纬平针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真丝纱线具体为市售的蚕丝纤维;所述真丝纱线的细度优选为16~18tex,更优选为17tex。在本发明中,所述真丝纱线优选为购自海盐金溢绢纺有限责任公司的真丝。本发明以真丝纱线为面料外层,具有保健作用,且穿着舒适、防尘性好,同时抗紫外线,柔软光滑,具有良好的吸湿性、抗静电性和极好的光泽。在本发明中,所述外层面料为纬平针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棉纱的细度优选为14~18tex,更优选为15~17tex,最优选为16tex。在本发明中,所述棉纱优选的为购自江苏爱纺纺织有限公司的精梳棉纱;本发明以棉纱为面料内层,有较好的吸湿性和透气性,比较贴近人体,穿着舒适,无起球现象,手感柔软。
在本发明中,所述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优选为8~12tex,更优选为9~11tex,最优选为10tex。在本发明中,所述远红外纱线优选为市售的WARMPLUS-N远红外纱线,购于上海湘伊实业有限公司,其腈纶和粘胶的混纺比为60:40。本发明以远红外纱线为面料内层,具有柔软、蓬松、易染、色泽鲜艳、耐光、抗虫蛀的优点,同时还具有保健和保暖的双重功效。
在本发明中,所述内层面料为纬平针结构。
在本发明中,所述磁性纱线的细度优选为16~18tex,更优选为17tex。在本发明中,所述磁性纱线优选为麦饭石磁性纱线和精梳棉纱的混纺纱,所述麦饭石磁性纱线和棉纱的混纺比为60:40,所述麦饭石磁性纱线购于天津市维斯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本发明以磁性纱线为面料中层,除了连接内层和外层外,同时具有促进细胞新陈代谢、促进血液循环、改善血脂、降低胆固醇、释放负离子和远红外线、抗菌除臭、抗静电和抗电磁辐射的作用。在本发明中,所述中层以集圈的形式将外层和内层连接起来。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运行过程中:
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在本发明中,所述针织面料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优选为纬编双面大圆机,更优选为市售的HM-S2F4纬编双面针织机。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筒口间隙优选为1.30~1.35mm,更优选为1.32~1.33mm;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针数优选为22~26针,更优选为23~25针;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车速优选为18~22转/分,更优选为19~20转/分。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1路成圈系统中棉纱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2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2路成圈系统中远红外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3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3路成圈系统中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第4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10~220mm/100针,更优选为213~21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4路成圈系统中磁性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3.5~4.8g,更优选为3.8~4.3g,最优选为4~4.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5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5路成圈系统中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6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6路成圈系统中远红外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在本发明中,所述第7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40~250mm/100针,更优选为243~24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7路成圈系统中棉纱的纱线张力优选为4.5~5.5g,更优选为4.8~5.3g,最优选为5~5.1g。
在本发明中,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在本发明中,所述第8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优选为210~220mm/100针,更优选为213~216mm/100针。在本发明中,所述第8路成圈系统中磁性纱线的纱线张力优选为3.5~4.8g,更优选为3.8~4.3g,最优选为4~4.1g。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但是不能把它们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实施例1
所选用的麦饭石磁性纤维混纺纱规格为16tex,麦饭石磁性纤维和精梳棉的混纺比为60:40;精梳棉纱细度为14tex;真丝长丝的细度为12tex;WARMPLUS-N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为8tex,腈纶和粘胶的混纺比为60:40。
机器选择22针HM-S2F4纬编双面针织机,针筒针和针盘针均采用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穿纱方式:第1、第7路穿入棉纱;第2、第6路穿入远红外纱线;第3、第5路穿入真丝长丝;第4、第8路穿入磁性纱线。
线圈长度:第1、7路为240mm/100针;第2、6路为240mm/100针;第3、5路为240mm/100针;第4、8路为210mm/100针。
筒口间隙:1.30mm。
本实施例编织针织面料的编织示意图如图1所示:第1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为使得织物达到满足要求的织物风格,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控制在4.5g,磁性纱线的张力控制在3.5g。车速控制为18转/分。
毛坯重量:220±2.5g/m2,光坯:240±10g/m2;织物纵密:60±1横列/5cm;下机幅宽:(90cm×2)±2.5cm。
对该编织方法生产的面料进行相关性能检测,检测方法如下:
吸水率:采用YG871型毛细管效应测定仪,按照纺织行业标准《FZ/T01071-2008纺织品_毛细效应试验方法》测定;
保暖率:采用平板式恒定温差散热法,按照国家标准《GB/T 11048-1989纺织品保温性能试验方法》测定;
悬垂系数:采用YG811型织物悬垂性测定仪,按照中国纺织行业标准《FZ/T01045-1996织物悬垂性试验方法》测定;
远红外法向发射率:按照标准《CAS115-2005保健功能纺织品》测定;
磁感应强度:按照标准《FZ/T 01116-2012纺织品磁性能的检测和评价》进行测定;
抗起毛起球性:按照标准《GB/T 4802.2-2008纺织品织物起球试验马丁代尔法》测定。
经检测,本实施例得到的针织面料的性能如下:
吸水率:250%
保暖率:23%
悬垂系数:31%
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7%
磁感应强度:8.6×10-5T
抗起毛起球性::4级。
实施例2
所选用的麦饭石磁性纤维混纺纱规格为17tex,麦饭石磁性纤维和精梳棉的混纺比为60:40;精梳棉纱细度为16tex;真丝长丝的细度为14tex;WARMPLUS-N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为10tex,腈纶和粘胶的混纺比为60:40。
机器选择24针HM-S2F4纬编双面针织机,针筒针和针盘针均采用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穿纱方式:第1、第7路穿入棉纱;第2、第6路穿入远红外纱线;第3、第5路穿入真丝长丝;第4、第8路穿入磁性纱线。
第1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线圈长度:第1、7路为245mm/100针;第2、6路为245mm/100针;第3、5路为245mm/100针;第4、8路为215mm/100针。
筒口间隙:1.33mm。
为使得织物达到满足要求的织物风格,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控制在5.0g,磁性纱线的张力控制在4.0g。车速控制为20转/分。
毛坯重量:225±2.5g/m2,光坯:245±10g/m2;织物纵密:60±1横列/5cm;下机幅宽:(90cm×2)±2.5cm。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对得到的针织面料进行检测,其性能如下:
吸水率:250%
保暖率:25%
悬垂系数:33%
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9%
磁感应强度:8.9×10-5T
抗起毛起球性::4.5级。
实施例3
所选用的麦饭石磁性纤维混纺纱规格为18tex,麦饭石磁性纤维和精梳棉的混纺比为60:40;精梳棉纱细度为18tex;真丝长丝的细度为16tex;WARMPLUS-N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为12tex,腈纶和粘胶的混纺比为60:40。
机器选择26针HM-S2F4纬编双面针织机,针筒针和针盘针均采用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穿纱方式:第1、第7路穿入棉纱;第2、第6路穿入远红外纱线;第3、第5路穿入真丝长丝;第4、第8路穿入磁性纱线。
第1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线圈长度:第1、7路为250mm/100针;第2、6路为250mm/100针;第3、5路为250mm/100针;第4、8路为220mm/100针。
筒口间隙:1.35mm。
为使得织物达到满足要求的织物风格,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控制在5.5g,磁性纱线的张力控制在4.5g。车速控制为22转/分。
毛坯重量:230±2.5g/m2,光坯:250±10g/m2;织物纵密:60±1横列/5cm;下机幅宽:(90cm×2)±2.5cm。
按照实施例1的方式对得到的针织面料进行检测,其性能如下:
吸水率:250%
保暖率:27%
悬垂系数:35%
远红外法向发射率:91%
磁感应强度::9.0×10-5T
抗起毛起球性:4.5级。
由以上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纬平针结构。本发明提供的针织面料包含真丝纱线、棉纱、远红外纱线和磁性纱线四种纱线,在满足保暖、舒适的基础要求上,还具有高吸水率、悬垂性好、抗起毛、远红外发射和磁感强度好等特点。由实施例的结果可知,所述针织面料吸水率能够达到250%,保暖率≥23%,悬垂系数≥31%,远红外法向发射率≥87%,磁感应强度≥8.6×10-5T,抗起毛起球性可达到4级以上。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该编织方法利用现有技术中的生产设备即可完成,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针织面料,包含由真丝纱线织造的外层、由棉纱和远红外纱线织造的内层以及连接所述外层和内层的中层,所述中层由磁性纱线织造得到;
其中,所述内层和外层均为纬平针结构;
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运行过程中:
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针织面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丝纱线的细度为16~18tex;
所述棉纱的细度为14~18tex;
所述远红外纱线的细度为8~12tex;
所述磁性纱线的细度为16~18tex。
3.权利要求1或2所述针织面料的编织方法,包含如下步骤:
采用纬编双面针织机进行编织,其编织系统包含8路成圈系统,每路成圈系统均包括针筒针和针盘针,针筒针和针盘针均包含高踵针和低踵针,且高踵针和低踵针1隔1排列;
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运行过程中:
第1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2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3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4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针盘针的高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第5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真丝纱线:在针筒针的高踵针和低踵针上成圈,编织纬平针,作为针织面料的外层;
第6路成圈系统中编织远红外纱线:在针盘针的高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7路成圈系统中编织棉纱:在针盘针的低踵针上成圈,编织1隔1的纬平针组织,作为针织面料的内层的一部分;
第8路成圈系统中编织磁性纱线:在针筒针的低踵针和针盘针的低踵针上进行集圈编织,将内层和外层织物进行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1路和第7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2路和第6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3路和第5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40~250mm/100针;
所述第4路和第8路成圈系统的线圈长度独立地为210~220mm/100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真丝纱线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棉纱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远红外纱线的纱线张力为4.5~5.5g;
所述磁性纱线的纱线张力为3.5~4.5g。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筒口间隙为1.30~1.35mm。
7.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的车速为18~22转/分。
8.根据权利要求3~5任意一项所述的编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纬编双面针织机为22~26针。
CN201710751519.7A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Active CN107313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1519.7A CN107313167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751519.7A CN107313167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167A CN107313167A (zh) 2017-11-03
CN107313167B true CN107313167B (zh) 2019-04-23

Family

ID=601769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751519.7A Active CN107313167B (zh) 2017-08-28 2017-08-28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313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35731B (zh) * 2020-01-13 2021-08-13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纬编三明治摇粒绒面料、坯布及其生产方法
CN111705401B (zh) * 2020-06-15 2021-05-04 江南大学 一种横编三维内支撑结构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875559B (zh) * 2022-06-17 2023-06-23 江南大学 一种双面微孔纬编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919A (zh) * 1999-09-10 2001-03-21 陈植芝 三层结构的纺织面料
CN102431220A (zh) * 2011-09-30 2012-05-02 江苏红运果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保健面料
CN102499497A (zh) * 2011-09-30 2012-06-20 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防辐射面料
CN103952843A (zh) * 2014-05-08 2014-07-30 苏州领秀针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褶皱空气层面料组织的开发方法
CN206354470U (zh) * 2017-01-10 2017-07-28 广州汉东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性保健功能的布料制作的服饰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227063A (ja) * 2001-01-29 2002-08-14 Unitica Fibers Ltd 吸湿性多層構造編物
CN103122546B (zh) * 2013-03-06 2015-04-08 上海嘉麟杰纺织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导湿高透气粗细针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4224817U (zh) * 2013-11-28 2015-03-25 曲迪 一种高电磁屏蔽的银纤维健康布面料
CN104191684A (zh) * 2014-08-29 2014-12-10 海澜之家服饰股份有限公司 驱蚊桑蚕丝和锦纶丝双层结构面料
CN105926145A (zh) * 2016-06-30 2016-09-07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生物能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CN106544779A (zh) * 2016-08-29 2017-03-29 宁波大千纺织品有限公司 一种远红外保暖夹层功能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87919A (zh) * 1999-09-10 2001-03-21 陈植芝 三层结构的纺织面料
CN102431220A (zh) * 2011-09-30 2012-05-02 江苏红运果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防水保健面料
CN102499497A (zh) * 2011-09-30 2012-06-20 常熟市众望经纬编织造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度防辐射面料
CN103952843A (zh) * 2014-05-08 2014-07-30 苏州领秀针织研发有限公司 一种表面褶皱空气层面料组织的开发方法
CN206354470U (zh) * 2017-01-10 2017-07-28 广州汉东服饰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性保健功能的布料制作的服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313167A (zh) 2017-1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78166B (zh) 包芯弹性复合纱及其机织织物
CN107313167B (zh) 一种针织面料及其编织方法
CN105980617A (zh) 具有多根弹性纱的可拉伸圆形针织织物
CN102733057B (zh) 用于床垫的阻燃纬编针织提花织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6835462A (zh) 一种弹性吸水速干针织面料及其用途
CN108950814A (zh) 一种高强迷彩印花多功能防护面料
CN203462243U (zh) 一种接触凉感天然针织面料
CN106183119A (zh) 三层针织复合面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04088066A (zh) 一种三维立体保暖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JP4584343B1 (ja) ストレッチ性に優れた起毛編地
CN104878517A (zh) 一种凉酷纤维舒爽性生态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3161015A (zh) 一种智能调温舒适性针织织物及其织造方法
CN109393583A (zh) 一种色纺保暖加厚红豆绒内衣
CN201334573Y (zh) 一种防电磁辐射的花色面料针织织物
CN210886402U (zh) 一种透气纱线
CN109576879A (zh) 一种户外用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925256U (zh) 用于床垫的阻燃纬编针织提花织物
CN106192179B (zh) 一种醋青纤维功能性针织织物及织造方法
CN202116767U (zh) 一种改进型纤维丝
CN109778408A (zh) 一种阻燃混纺针织面料
CN209010704U (zh) 一种家居服用舒适性面料
CN109576878A (zh) 一种带有氨纶纤维的户外阻燃、防紫外线针织面料及其制备方法
CN202095602U (zh) 新型防电弧阻燃混纺面料结构
JP6177668B2 (ja) 複重層糸
CN105926145A (zh) 一种生物能针织物及其编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