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91218B -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91218B
CN107291218B CN201710232478.0A CN201710232478A CN107291218B CN 107291218 B CN107291218 B CN 107291218B CN 201710232478 A CN201710232478 A CN 201710232478A CN 107291218 B CN107291218 B CN 1072912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base member
memory alloy
impact feedback
shape memo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23247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91218A (zh
Inventor
生田健司
岛田美由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 Dens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yo Denso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 Denso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yo Denso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072912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2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912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91218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6Input arrangements with force or tactile feedback as computer generated output to the us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10In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user to vehicle,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35/00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 of instruments in or on vehicles
    • B60K35/20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60K35/25Output arrangements, i.e. from vehicle to user, associated with vehicle functions or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using haptic outpu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11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with the human body, e.g. for user immersion in virtual reali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143Touch sensitive instrument input devices
    • B60K2360/1446Touch swi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2360/00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groups B60K35/00 or B60K37/00 relating to details of instruments or dashboards
    • B60K2360/20Optical features of instruments
    • B60K2360/33Illumination features
    • B60K2360/34Backlit symbol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6Control or interface 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digitisers
    • G06F3/04164Connections between sensors and controllers, e.g. routing lines between electrodes and connection p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Switch Cases, Indication, And Locking (AREA)

Abstract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一种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包括基底构件(14)、具有配备有触摸传感器(38)的操作部(34)的操作构件(16)、具有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致动器(18)、温度传感器(54)、电压传感器(76)和处理单元(64)。处理单元(64)根据检测到的温度和检测到的电压确定形状记忆合金线(56)所需的通电条件。操作部(34)借助可弹性形变的弹性部(28A)来固定到基底构件(14)。

Description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冲击反馈操作装置,该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用于当操作装置由操作者操作时向操作者提供虚拟操作感。
背景技术
现有地,已知一种在操作部上具有触摸传感器的操作装置,该操作部经由操作者的手指的触摸来操作,以在操作者对该操作部进行操作时向操作者提供虚拟操作感(点击感),其中,使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致动器(例如,参见日本专利No.5836276)。在该操作装置中,形状记忆合金由于形状记忆合金在短时间段的焦耳加热而收缩膨胀,从而瞬时地产生振动(冲击)。通过将该振动传递到由操作者的手指触摸的操作部,操作者可感受到对按压该操作部的响应(反馈),即,体验到操作感。在下文中,使用形状记忆合金作为致动器的操作装置将称为“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发明内容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可以用于各种环境中。例如,在使用环境中,周围温度或输入电压会明显改变,并且装置所安装于的对象会振动。如以上所描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通过对形状记忆合金进行电加热从而产生期望的振动来向操作者提供虚拟操作感。因此,当周围温度或输入电压改变时,不能够以期望的振动加速度操作形状记忆合金。因此,不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恒定的操作感。
进一步地,在冲击反馈操作装置设置在发生振动的环境中的情况下,如果在作为致动器的形状记忆合金与其周边组件之间存在侧隙或空隙,则异常噪声会由于振动而产生,并且在对操作部进行操作时出现震颤(颤动)。另外,如果出现震颤,则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无法有效地传递到操作部,并且不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清楚的操作感。另一方面,如果组件非常紧密地固定到一起以消除可能造成震颤的空隙,则因为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被衰减,所以不能够将振动有效地到操作部,并且不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清楚的操作感。
考虑到这种类型的问题而作出了本发明,并且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这样一种冲击反馈操作装置:即使在周围温度或输入电压波动,或冲击反馈操作装置所安装于的对象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恒定的操作感。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包括基底构件,该基底构件固定到对象结构体或与所述对象结构体一体形成;操作构件,该操作构件固定到所述基底构件;以及致动器,该致动器包括形状记忆合金。所述操作构件具有配备有触摸传感器的操作部。至少所述操作部可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位移。所述致动器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在焦耳加热时的形变,使所述操作部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移动。进一步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包括温度检测单元,该温度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周围温度;电压检测单元,该电压检测单元被构造成检测从所述对象结构体供给的输入电压;和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致动器。所述处理单元根据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和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电压,确定焦耳加热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所需的通电条件。所述操作部借助于可弹性形变的弹性部来固定到所述基底构件。
在采用上述结构的本发明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根据检测到的周围温度和检测到的输入电压,确定形状记忆合金的期望操作所需的通电条件,并且根据确定后的通电条件来对形状记忆合金进行通电。由此,能够在形状记忆合金中产生期望的振动加速度(冲击),而与环境(温度改变或电压波动)无关。进一步地,因为操作构件的操作部借助弹性部被固定到基底构件,所以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堆叠构件始终彼此紧密接触。在该结构中,能够提高操作构件的刚度,抑制操作构件相对于基底构件的震颤,并且将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有效传递到操作部。因此,在本发明中,甚至在温度改变的环境下,电压波动和振动也出现,也能够使操作部以期望的加速度振动,并且由此,向操作者提供稳定的操作感(点击感)。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所述处理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温度计算或从第一映射选择对所述形状记忆合金进行致动所需的热量,并且基于计算出的热量和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检测到的所述电压计算或从第二映射选择用于控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的通电脉冲宽度。
在该结构中,能够以期望的振动加速度可靠地驱动形状记忆合金。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底构件可以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操作构件可以设置有第二接合部,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和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借助于所述弹性部彼此接合。
在该结构中,通过夹持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与所述第二接合部之间的所述弹性部,能够吸收组件的尺寸的变化,并且确保操作部具有充足的移动范围。在该结构中,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清楚的操作感。进一步地,因为弹性部设置在第一接合部和第二接合部彼此接合的位置处,所以由于结构简化而能够抑制组件的数量,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产品的成本降低和大小减小。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弹性部应由弹性材料制成。
因此,弹性部可具有简单的结构。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所述弹性部可以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上或所述第二接合部上。
另外在该结构中,所述堆叠构件始终彼此紧密接触,并且能够适当地形成弹性部,其确保了操作构件具有充足的移动范围。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所述基底构件可以设置有第一接合部,所述操作构件可以设置有第二接合部,所述弹性部可以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并且所述第一接合部或所述第二接合部可以借助于所述弹性部设置在所述基底构件或所述操作构件上。
另外在该结构中,弹性部可按照以下方式构造:堆叠构件始终彼此紧密接触,并且能够确保操作构件具有充足的可移动范围。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操作构件可以包括侧壁,所述侧壁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合部,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可以形成有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所述操作部薄并且围绕所述操作部。
在该结构中,在薄壁部的位置处刚度降低,并且抑制了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冲击)向侧壁的传递。因此,能够有效抑制振动的衰减。因此,能够有效地将振动从致动器传递到操作部,并且向操作者提供更加合适的操作。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所述操作构件可以包括侧壁,在所述操作部与所述侧壁之间可以形成有薄壁部,所述薄壁部比所述操作部薄并且围绕所述操作部,并且所述薄壁部可以形成所述弹性部。
在该结构中,通过降低薄壁部位置处的刚度,能够允许薄壁部容易充当弹性部。由此,凭借简单结构,能够吸收组件的尺寸的变化,并且确保操作部具有充足的可移动范围。因此,能够抑制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冲击)向侧壁的传递。
在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在所述薄壁部内侧可以设置有固定座,并且由所述致动器产生的振动可以借助于所述固定座传递到所述操作部。
在该结构中,由致动器产生的振动可有效地传递到操作部。
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可以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被构造成防止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的倾斜,并且允许所述操作构件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的位移,并且所述引导机构可以包括导轨,该导轨设置在所述基底构件上;和引导突起,该引导突起可沿着所述导轨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操作构件上。
在该结构中,来自致动器的振动可更加有效地传递到操作部。
优选地,上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是车内操作装置。
温度的明显改变容易出现在车辆轿厢中,电压波动由于车辆的行驶状态(例如,引擎的工作状态和停止状态,和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而容易出现,并且振动在行驶期间出现。通过使用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作为车内操作装置,即使在上述车内环境下,也能够向操作者提供稳定的操作感,并且防止出现因输入控制操作时的振动和震颤而引起的异常噪声。因此,能够可靠地满足车内构件的质量要求。
在本发明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中,即使在周围温度或输入电压改变或安装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对象振动的情况下,也能够向操作者提供稳定的操作感。
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在结合附图时根据以下描述将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中,以例示性的示例示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从背面看时图1中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操作构件的立体图;
图4A是示出了不执行对图1中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致动器的焦耳加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4B是示出了执行对图1中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致动器的焦耳加热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电路结构图;
图6A是示出了根据第一修改实施方式的在基底构件与操作构件之间设置的弹性部及其周边部件的外观的图;
图6B是沿着图6A中的线VIB-VIB截取的截面图;
图7A是示出了根据第二修改实施方式的在基底构件与操作构件之间设置的弹性部及其周边部件的外观的图;以及
图7B是沿着图7A中的线VIIB-VIIB截取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中将参照附图描述根据本发明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的优选实施方式。
图1和图2所示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下文中简称为“操作装置10”)被构造成根据通过操作者的手指的触摸而输入的控制操作向安装了操作装置10的对象结构体12输出对应于该操作的信号,并且向操作者的手指提供虚拟操作感。
具体地,操作装置10包括基底构件14,该基底构件14固定到(安装在)对象结构体12处;操作构件16,该操作构件16被固定到基底构件14;致动器18,该致动器18用于使操作构件16的至少操作部34移动;以及电路板20,该电路板20上面安装电子组件。
在实施方式中,基底构件14所固定到的对象结构体12,即,安装了操作装置10的对象结构体12(高度刚性体)是车辆13(具体地,汽车)。例如,操作装置10可以安装在车辆轿厢中设置的方向盘、仪表盘、中央控制台等的任意位置中。例如,根据使用车辆13的位置,并且根据是否使用空调,车辆13的车辆轿厢中的温度会明显改变。进一步地,来自车辆13的电源电压可能由于引擎的工作状态(工作或停止)和电动汽车的充电状态而明显波动。进一步地,在车辆的行驶期间发生振动。
应当注意的是,安装操作装置10的对象结构体12可以是除了汽车之外的车辆13,诸如火车。另选地,对象结构体12可以是除了车辆13之外的任意运输工具,诸如飞机或小船和轮船。进一步地,安装操作装置10的对象结构体12可以是诸如建筑物的静止结构体。
基底构件14是稳固固定到对象结构体12的块形构件。多个定位突起22设置在所例示的示例中的基底构件14的底面上。在定位突起22插入到车辆13中所形成的多个定位孔13a中的状态下,基底构件14使用诸如螺丝的合适紧固装置稳固固定到对象结构体12,而没有任何震颤(颤动)。基底构件14可以由车辆13的一部分形成。即,基底构件14可以与车辆13一体形成。
基座24设置在基底构件14的上表面上。基座24向上突出。在所例示的示例中,三个基座24间隔设置。致动器18设置在其中一个基座24上。可以仅设置一个基座24。另选地,可以不设置基座24。
基底构件14具有卡爪26。卡爪26是与后面描述的操作构件16的接合孔40接合的第一接合部的一种形式。卡爪26设置在基底构件14的侧面15上。如图1所示,各个卡爪26包括锥形面26a,其该锥形面26a相对于沿由箭头A指示的基底构件14的厚度方向的侧面15倾斜;和下表面26b,该下表面26b与侧面15大致垂直。卡爪26沿基底构件14的周向间隔设置。卡爪26的数量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是四个。在基底构件14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情况下,如所例示的示例中所示,至少一个卡爪26应当设置在对应于矩形的相对边的各个侧面15上。基底构件14在平面图中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除了矩形之外的多边形。
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作为可弹性形变的弹性部的一种形式,由诸如弹性体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部28A设置在各个卡爪26上。具体地,弹性部28A被固定到卡爪26的下表面26b。弹性部28A被固定到各个卡爪26。因此,各个卡爪26借助弹性部28A与接合孔40接合。弹性部28A插在卡爪26与接合孔40的(内表面)之间。由此,弹性部28A沿厚度方向弹性压缩。
如图2所示,基底构件14包括导轨30,导轨30沿由箭头A指示的基底构件14的厚度方向延伸。如后面描述的,导轨30具有的功能为允许操作构件16沿基底构件14的厚度方向相对于基底构件14位移,并且防止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底构件14的倾斜。
多个导轨30应沿基底构件14的周向间隔设置。在所例示的示例中,导轨30分别设置在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底构件14的三条边上。多个柱体29从基底构件14的上表面的边际部向上突出。各个导轨30具有彼此平行形成的导槽31,以便从基底构件14的侧面15向柱体29延伸。应当注意的是,在各个导轨30中可以仅形成一个导槽31。
为了具有高的刚度,基底构件14由硬材料(例如,诸如聚丙烯、聚碳酸酯的硬树脂)制成。基底构件14可以由金属材料制成。
操作构件16具有设置了触摸传感器片38(触摸传感器)的操作部34和侧壁36,侧壁36从操作部34的外边际部朝向沿由箭头A(向下)指示的操作部34的厚度方向的一侧突出。操作构件16由操作部34和侧壁36形成为框形。与基底构件14的情况相同,操作构件16由硬材料制成。在所例示的示例中,与基底构件14的情况相同,操作构件16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另选地,基底构件16可以具有圆形、椭圆形、或除了矩形之外的多边形。
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操作构件16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与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基底构件14对应。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操作部34是具有平坦正面34a和背面的大致矩形板的形式。诸如字符、图型、符号等的指示设置在操作部34的表面34a上,以向操作者示出可输入的操作项。
操作构件16具有接合孔40,作为与基底构件14上设置的上述卡爪26(第一接合部)接合的第二接合部的一种形式。具体地,侧壁36具有板形弹性件42,它们可沿侧壁36的厚度方向弹性形变。接合孔40邻近弹性件42的自由端形成。弹性件42比除了弹性件42之外的侧壁36的区域薄。接合孔40沿弹性件42的板厚度方向穿过弹性件42。
各具有接合孔40的多个(四个)弹性件42与基底构件14上设置的卡爪26对应地设置。更具体地,两个弹性件42设置在与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矩形的操作构件16的相对侧边对应的每个侧壁36上。在与操作构件16的相对侧边对应的每个侧壁36上可以设置一个弹性件42。另选地,针对与操作构件16的四个侧边对应的各个侧壁36设置可以一个弹性件42。
如上所述,卡爪26和接合孔40借助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部28A彼此接合。因此,操作构件16被基底构件14弹性支撑并且被固定到基底构件14。
如图3所示,多个(在所例示的示例中,是三个)引导突起44设置在侧壁36的内表面上。引导突起44沿着在上述基底构件14上设置的多个导轨30(参见图2)可滑动。各个引导突起44沿由箭头A指示的操作部34的厚度方向延伸。各个引导突起44具有彼此平行延伸的两个肋状物45。这两个肋状物45可滑动地插入到导轨30的两个导槽31中。
以上描述的导轨30和引导突起44联合地形成引导机构,引导机构防止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底构件14的倾斜,并且允许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底构件14的位移。
薄壁部46设置在操作部34与侧壁36之间。薄壁部46比操作部34薄,并且围绕操作部34。薄壁部46通过在操作部34的背面上的外边际部中设置槽47而形成。因为薄壁部46比操作部34薄,所以薄壁部46的刚度小于操作部34的刚度。因此,弹性形变容易发生在薄壁部46。在图3中,为了便于理解,双向影线应用于薄壁部46(槽47)。
图2中所示的触摸传感器片38附接到操作部34的背面。当操作者的手指接触操作部34的表面34a时,触摸传感器片38检测接触位置。在所例示的示例中,触摸传感器片38具有对应于大致矩形的操作部34的大致矩形。连接到后面描述的IC芯片52的用于信号传送的布线片48从触摸传感器片38的一侧延伸。
电路板20设置在基底构件14与操作构件16之间,并且借助线束21连接到车辆布线。在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中,电路板20经由诸如螺丝等的适当固定装置与操作构件16紧密接触。如图1所示,设置用于固定电路板20的固定座50(还参见图3)。固定座50在操作部34的背面上的外边际部向下(朝向基底构件14)突出。固定座50面向操作构件16的侧壁36,并且沿着侧壁36的内侧环绕地形成。固定座50设置在薄壁部46内侧。固定座50的从操作部34突出的下端紧密接触电路板20。
如图2所示,用于实施操作装置10的操作所需的计算/控制的微计算机的IC芯片52、和用于检测周围温度的温度传感器(热传感器)54(温度检测单元)安装在电路板20上。IC芯片52借助于布线板48电连接到触摸传感器片38。进一步地,IC芯片52电连接到对象结构体12,并且可向/从作为对象结构体12的车辆13发送/接收信号。
致动器18具有形状记忆合金线56和绝缘热导体58,并且致动器18固定到电路板20。形状记忆合金线56借助后面描述的开关72连接到对象结构体12的电源。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形状记忆合金(SMA)的示例包括镍钛合金。
当操作者的手指接触操作部34的表面34a时,接触由触摸传感器片38检测,并且对形状记忆合金线56通电。当形状记忆合金线56被通电时,形状记忆合金线56由于因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内部电阻而产生的焦耳热而自加热。例如,该热瞬时造成原始总长度的若干百分比的程度的收缩。当停止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通电,并且降低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温度时,使形状记忆合金线56延伸,并且返回到其原始状态。
绝缘热导体58由第一构件58A和第二构件58B组成。第一构件58A以紧密接触方式设置在基底构件14的底座24上。第二构件58B以紧密接触方式固定到电路板20。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两端由固定部62固定到第二构件58B。应当注意的是,形状记忆合金线56可以固定到第一构件58A。
如图4A所示,在第一构件58A和第二构件58B的彼此面向的侧上形成有波纹面59、60。波纹面59、60的前端形成为圆弧形。形状记忆合金线56夹在第一构件58A和第二构件58B的波纹面59、60之间。由此,形状记忆合金线56也具有波纹形。图4A示出了形状记忆合金线56不被通电的状态。
如上所述,卡爪26和接合孔40借助弹性部28A彼此接合。操作构件16被基底构件14弹性支撑。在该结构中,操作构件16使致动器18挤压基底构件14。即,弹性部28A的弹性恢复力是挤压致动器18的挤压力。因此,致动器18的第一构件58A和基底构件14始终彼此紧密接触设置。
当对形状记忆合金线56进行通电,并且形状记忆合金线56收缩时,如图4B所示,第二构件58B相对于第一构件58A沿离开第一构件58A的方向位移。然后,当取消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通电时,形状记忆合金线56中产生的热借助绝缘热导体58(第一构件58A和第二构件58B)瞬间释放。因此,形状记忆合金线56膨胀,并且返回到其原始状态(图4A)。
如上所述,在致动器18中,形状记忆合金线56由于焦耳加热而收缩,并且在焦耳加热之后膨胀,从而改变第一构件58A与第二构件58B之间的距离,并且由此产生瞬时振动(冲击)。瞬时振动传递到由基底构件14弹性支撑的操作构件16,并且使操作部34沿操作部34的厚度方向瞬时振动。经由操作部34的瞬时操作,可以向已经触摸了操作部34的操作者的手指提供操作感(点击感),如在按压机械开关时的触摸感。
接着,将描述操作装置10的电结构(电路)。如图5所示,操作装置10的电路包括:处理单元64,其由充当CPU的MPU组成;电源电路66;通信驱动器68;触摸传感器片38;触摸传感器接口70;开关72;SMA控制接口74和形状记忆合金线56。处理单元64集成在IC芯片52中(参见图2)。
电源电路66调节从作为对象结构体12的车辆13的电源(电池)向处理单元64的工作电压(例如,5V)供给的电压(例如,12V),并且向处理单元64供给工作电压。通信驱动器68中继车辆13的通信总线与处理单元64之间的通信。触摸传感器接口70根据来自触摸传感器片38的输入向处理单元64输出信号。当操作者的手指与操作部34的接触由触摸传感器片38检测到时,处理单元64产生操作信号,并且向SMA控制接口74输出所产生的操作信号。
例如,开关72包括诸如MOSFET这样的半导体开关元件。当开关72接通时,从对象结构体12供给的电压施加到形状记忆合金线56。SMA控制接口74根据来自处理单元64的操作信号产生脉冲信号(单个脉冲信号),并且向开关72输出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在对应于来自SMA控制接口74的脉冲信号的宽度(通电脉冲宽度)的时间段内,开关72接通。
如图5所示,操作装置10的电路还包括上述温度传感器54和用于检测从对象结构体12供给的输入电压的电压传感器76(电压检测单元),。温度传感器54检测(监测)周围温度,并且向处理单元64输出检测到的温度作为温度信号。电压传感器76平行于上述开关72电连接到作为对象结构体12(参见图1)的车辆13的电源。电压传感器76检测(监测)来自电源的输入电压,并且向处理单元64输出对应于检测到的输入电压的电压信号。
接着,将描述如上所述的操作装置10的效果和优点。
当操作者的手指接触操作构件16的操作部34的表面34a时,设置在操作部34上的触摸传感器片38对触摸做出响应,并且处理单元64借助于触摸传感器接口70检测到操作部34中的预定操作部已经被操作。处理单元64借助于通信驱动器68向作为对象结构体12的车辆13输出操作信息。车辆13的一部分上的设备基于来自操作装置10的操作信息执行预定操作。
进一步地,与上述操作(处理)同时地,操作装置10分别由温度传感器54和电压传感器76检测周围温度和输入电压。与所检测到的周围温度和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对应,确定用于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期望致动所需的通电条件,并且对形状记忆合金线56进行通电。因此,能够由形状记忆合金线56产生振动(冲击),而与环境(周围温度和输入电压)无关。
更具体地,基于由温度传感器54检测到的周围温度,处理单元64计算致动形状记忆合金线56所需的热量,或从已经预先准备的第一映射选择热量。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映射是描述周围温度与上述所需热量之间的关系的映射。
接着,基于计算出或所选择的所需热量和由电压传感器76检测到的输入电压,处理单元64计算通电脉冲宽度,或从已经预先准备的第二映射选择通电脉冲宽度。在这种情况下,通电脉冲宽度t可从以下等式(1)计算:
t=Q/(V2/R)…(1)
其中,t表示通电脉冲宽度,Q表示所需的热量,R表示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电阻值,并且V表示输入电压。
应当注意的是,第二映射是描述针对各个所需热量,输入电压与通电脉冲宽度之间的关系的映射。第二映射可以是描述针对各个输入电压,所需热量与通电脉冲宽度之间的关系的映射。
然后,处理单元64产生与计算出或所选择的通电脉冲宽度对应的操作信号,并且向SMA控制接口74输出所产生的操作信号。SMA控制接口74根据来自处理单元64的操作信号产生脉冲信号(单个脉冲信号),并且向开关72输出所产生的脉冲信号。在对应于来自SMA控制接口74的脉冲信号的宽度(通电脉冲宽度)的时间段内,开关72接通。通过接通开关72,输入电压施加到形状记忆合金线56,并且形状记忆合金线56被通电。
如以上所描述,操作装置10在与检测到的周围温度和输入电压对应的通电时间段内对形状记忆合金线56通电。由此,变得能够由致动器18产生期望的振动加速度(冲击),而与环境(温度改变或电压波动)无关。
即,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如果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焦耳加热始终以固定脉冲宽度执行而不考虑周围温度,则振动的加速度降低或者形状记忆合金线56在低的温度下不被致动,并且相反,形状记忆合金线56在高的温度下比需要的更多地致动。进一步地,在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如果形状记忆合金线56的焦耳加热始终以固定脉冲宽度执行而不考虑输入电压,则振动的加速度降低或者形状记忆合金线56在低电压下不致动,并且相反,形状记忆合金线56在高电压下比需要的更多地致动。
相反,在本发明的操作装置10中,考虑了周围温度和输入电压这两者。通电脉冲宽度在低的温度或低的电压下被设置为长,并且相反,通电脉冲宽度在高的温度或高的电压下被设置为短。这样,能够以期望的振动加速度致动形状记忆合金线56。
进一步地,在操作装置10中,基底构件14和操作构件16借助于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部28A彼此接合(固定)。弹性部28A以弹性压缩状态夹在基底构件14(卡爪26)与操作构件166(接合孔40)之间。因此,弹性部28A将操作构件16朝向致动器18弹性偏置。由此,操作构件16借助于电路板20经由弹性部28A的弹性力始终使致动器18弹性挤压基底构件14。因此,能够吸收操作装置10的组件的尺寸的变化。
在上述结构中,基底构件14、致动器18(第一构件58A、第二构件58B、形状记忆合金线56)、电路板20、和操作构件16沿操作装置10的厚度方向(由箭头A指示)堆叠。在这些构件中,沿堆叠方向彼此相邻的那些构件由于弹性部28A的弹性力而始终彼此紧密接触设置。进一步地,当致动器18被致动时,弹性部28A被进一步压缩。由此,允许操作构件16沿操作部34的厚度方向相对于基底构件14位移。即,能够确保操作构件16(操作部34)具有充足的移动范围。
如以上所描述,沿堆叠方向彼此相邻的构件始终彼此紧密接触,并且确保了操作构件16具有充足的移动范围。因此,由致动器18产生的振动可有效传递到操作部34,并且能够向操作者的手指提供清楚的操作感。进一步地,因为弹性部28A设置在卡爪26与接合孔40彼此接合的位置处,所以由于结构的简化,能够抑制组件的数量,提高生产率,并且实现产品的成本降低和大小减小。
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中,围绕操作部34的薄壁部46(参见图1和图3)设置在操作构件16中的操作部34与侧壁36之间。固定座50设置在薄壁部46内侧,并且由致动器18产生的振动借助于固定座50传递到操作部34。在结构中,因为薄壁部46的位置处的刚度降低,所以薄壁部46充当弹性形变的弹性部(其与弹性部28A不同)。因此,由致动器18产生的振动由薄壁部46至少部分吸收。由此,抑制了由致动器18产生的振动向侧壁36的传递。相反,可容易地使操作部34振动。在该结构中,来自致动器18的振动可更加有效地传递到操作部34,并且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更加合适的操作感。
进一步地,在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中,通过由导轨30(参见图2)和引导突起44(参见图3)组成的引导机构,防止了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底构件14的倾斜,并且允许了操作构件16相对于基底构件14位移。在该结构中,来自致动器18的振动可更加有效地传递到操作部34。
具体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操作装置10是车内操作装置的形式。在车辆13的车辆轿厢内容易出现明显变化。另外,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例如,引擎的工作或停止、或电动汽车的充电等),容易出现电压波动,并且在行驶期间发生振动。在操作装置10用作车内操作装置的情况下,即使在上述车内环境下,也能够向操作者提供恒定的操作感,并且防止出现由于输入控制操作时的振动和震颤而产生的异常噪声。因此,能够可靠地满足用于车内组件的质量要求。
基底构件14与操作构件16之间的弹性部的结构不限于由如上所述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部28A。如下所述,该弹性部可以采取各种形式。
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弹性部28B设置在卡爪26上,并且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更具体地,弹性部28B是弯曲以具有圆弧形状的板形元件。弹性部28B与卡爪26的下表面26b一体形成以向下突出。
在操作构件16被固定到基底构件14的状态下,弹性部28B夹在卡爪26与接合孔40(接合孔40的内表面)之间,并且被弹性压缩形变。在该结构中,弹性部28B将操作构件16朝向致动器18(参见图1)弹性偏置。因此,另外在设置了这种类型的弹性部28B的情况下,可获得与设置具有上述弹性材料的弹性部28A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和优点。弹性部28B可以设置在面向卡爪26的下表面26b的、接合孔40的内表面上。
图7A和图7B中所示的弹性部28C设置在基底构件14与卡爪26之间。即,卡爪26借助弹性部28C设置在基底构件14上。弹性部28C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弹性部28C沿操作部34的厚度方向(由箭头A指示)以可位移方式支撑卡爪26。在所例示的示例中的弹性部28C的情况下,设置了彼此平行的多个(两个)平板部80、82和多个(两个)弯曲部84、86。在该结构中,卡爪26由基底构件14弹性地支撑。应当注意的是,弹性部28C可以由一个平坦部和一个弯曲部形成。
在操作构件16固定到基底构件14的状态下,卡爪26与接合孔40接合,并且弹性部28C弹性形变以支撑卡爪26。通过弹性部28C的弹性恢复力的操作,操作构件16的弹性件42被卡爪26(沿弹性件42突出所沿的方向)向下拉。在该结构中,弹性部28C将操作构件16朝向致动器18(参见图1)弹性偏置。因此,另外在设置了这种类型的弹性部28C设置的情况下,获得了与设置如上所述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部28A的情况相同的效果和优点。弹性部28C可以设置在弹性件42上。
在具有上述结构的操作装置10中,可以省略基底构件14与操作构件16之间的弹性部28A、28B、28C,并且卡爪26可以与接合孔40直接接合。而且另外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操作部34与侧壁36之间的薄壁部46充当弹性部,弹性部可弹性形变以当致动器18被致动时允许操作部34相对于基底构件14沿由箭头A指示的方向位移。因此,即使在省略了弹性部28A、28B和28C的情况下,因为存在薄壁部46,所以也致动器18中产生的振动可以有效传递到操作部34。另选地,可以设置基底构件14与操作构件16之间的弹性部28A、28B和28C,并且可以省略薄壁部46。
在操作装置10中,致动器18与电路板20之间的位置关系可以与图1所示的相反。即,致动器18可以设置在操作构件16与电路板20之间。在这种情况下,操作构件16朝向电路板20挤压致动器18。
在操作装置10中,卡爪26可以设置在操作构件16上,并且具有接合孔40的弹性件42可以设置在基底构件14上。
在操作装置10中,与卡爪26接合的附加卡爪,而不是与卡爪26接合的接合孔40,可以设置在弹性件42上。
本实施方式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修改。

Claims (10)

1.一种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该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包括:
基底构件(14),该基底构件(14)固定到对象结构体(12),或与该对象结构体(12)一体形成;
操作构件(16),该操作构件(16)固定到所述基底构件(14),所述操作构件(16)具有配备有触摸传感器(38)的操作部(34),至少所述操作部(34)能够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14)位移;
致动器(18),该致动器(18)包括形状记忆合金(56),所述致动器(18)被构造成通过所述形状记忆合金(56)在焦耳加热时的形变使所述操作部(34)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14)移动;
温度检测单元(54),该温度检测单元(54)被构造成检测周围温度;
电压检测单元(76),该电压检测单元(76)被构造成检测从所述对象结构体(12)供给的输入电压;以及
处理单元(64),该处理单元(64)被构造成控制所述致动器(18),
其中,所述处理单元(64)根据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54)检测到的温度和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76)检测到的电压来确定在所述焦耳加热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56)所需的通电条件;
所述操作部(34)借助于能够弹性形变的弹性部(28A、28B、28C)来固定到所述基底构件(14),并且
在确定通电条件时,所述处理单元(64)被构造成:
基于由所述温度检测单元(54)检测到的温度来计算或从第一映射选择对所述形状记忆合金(56)进行致动所需的热量,以及
基于计算出或选择的热量和由所述电压检测单元(76)检测到的所述电压,计算或从第二映射选择用于控制所述形状记忆合金(56)的通电脉冲宽度(t)。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基底构件(14)设置有第一接合部(26);
所述操作构件(16)设置有第二接合部(40);以及
所述第一接合部(26)和所述第二接合部(40)借助于所述弹性部(28A、28B、28C)彼此接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弹性部(28A)由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弹性部(28B)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接合部(26)上或所述第二接合部(40)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基底构件(14)设置有第一接合部(26);
所述操作构件(16)设置有第二接合部(40);
所述弹性部(28C)形成为具有弹簧特性的形状;以及
所述第一接合部(26)或所述第二接合部(40)借助于所述弹性部(28C)设置在所述基底构件(14)上或所述操作构件(16)上。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操作构件(16)包括侧壁(36),所述侧壁(36)设置有所述第二接合部(40);以及
在所述操作部(34)与所述侧壁(36)之间形成有薄壁部(46),并且所述薄壁部(46)比所述操作部(34)薄并且围绕所述操作部(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操作构件(16)包括侧壁(36);
在所述操作部(34)与所述侧壁(36)之间形成有薄壁部(46),并且所述薄壁部(46)比所述操作部(34)薄并且围绕所述操作部(34);以及
所述薄壁部(46)形成所述弹性部。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在所述薄壁部(46)内侧设置有固定座(50);以及
由所述致动器(18)产生的振动借助于所述固定座(50)传递到所述操作部(34)。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所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还包括引导机构,该引导机构被构造成防止所述操作构件(16)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14)倾斜并且允许所述操作构件(16)相对于所述基底构件(14)位移,
其中,所述引导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基底构件(14)上的导轨(30);和引导突起(44),该引导突起(44)沿着所述导轨(30)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操作构件(16)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其中,所述冲击反馈操作装置(10)是车内操作装置。
CN201710232478.0A 2016-04-12 2017-04-11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12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6-079397 2016-04-12
JP2016079397A JP6741339B2 (ja) 2016-04-12 2016-04-12 衝撃フィードバック操作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91218A CN107291218A (zh) 2017-10-24
CN107291218B true CN107291218B (zh) 2020-03-24

Family

ID=599299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232478.0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91218B (zh) 2016-04-12 2017-04-11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254839B2 (zh)
JP (1) JP6741339B2 (zh)
CN (1) CN107291218B (zh)
DE (1) DE10201710772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6446020B2 (ja) * 2016-11-29 2018-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能動型防振装置及び能動型防振方法
JP6853574B2 (ja) * 2017-06-16 2021-03-31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アクチュエータ
JP2019140435A (ja) * 2018-02-06 2019-08-22 株式会社青電舎 電子機器
JP2021062412A (ja) * 2018-02-20 2021-04-22 ソニー株式会社 触覚提示装置、及び触覚提示システム
JP7038601B2 (ja) * 2018-05-28 2022-03-18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ユニット及び触感呈示装置
CN109298788B (zh) * 2018-09-27 2019-11-26 精电(河源)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觉反馈装置
US11420775B2 (en) * 2018-10-04 2022-08-23 The Aerospac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ploying a deorbiting device
JP7235293B2 (ja) * 2019-02-13 2023-03-08 株式会社テージーケー 制御装置及び触感付与装置
CN111918002B (zh) * 2019-05-10 2022-02-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装置中形状记忆合金马达的控制方法和摄像装置
JP7332531B2 (ja) * 2020-04-27 2023-08-23 ホシデン株式会社 センサユニット及びセンサユニットの取付構造
DE102020117200A1 (de) * 2020-06-30 2021-12-30 Marquardt Gmbh Bedienelement mit einer Bedienoberfläche und einem Vibrationsaktuator zur Erzeugung einer lokal festgelegten Vibration auf der Bedienoberfläche
CN112776724B (zh) * 2021-02-04 2023-03-21 苏州桐劼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弹性缓冲装置
JP2023160207A (ja) * 2022-04-21 2023-11-02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シフト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2478A (ja) * 2007-04-13 2008-10-30 Sca:Kk 形状記憶合金の機械振動を情報伝達手段とする触覚による情報伝達装置
CN101424974A (zh) * 2007-11-02 2009-05-06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有触感的触摸屏
CN10416984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触觉反馈来选择性地控制和改变移动设备上的表面纹理和/或力水平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21757A (zh) * 2014-06-05 2016-02-1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有力反馈的输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36276A (ja) 1981-08-25 1983-03-03 三洋化成工業株式会社 捺染用助剤および捺染方法
JPS6032980A (ja) * 1983-08-03 1985-02-20 Hitachi Ltd 駆動装置
JPH11324896A (ja) * 1998-03-13 1999-11-26 Minolta Co Ltd 形状記憶合金を使用した駆動機構
EP1607628B1 (en) * 2004-06-10 2007-03-28 C.R.F. Società Consortile per Azioni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controlling one or more shape memory actuators
CN101253278A (zh) * 2005-04-04 2008-08-27 远程接合技术公司 灵敏记忆合金控制
US8175449B2 (en) * 2006-05-30 2012-05-08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Driving device, dri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sensing apparatus
US7953319B2 (en) * 2007-04-04 2011-05-31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Position controller, driving mechanism and image pickup system
JP4946675B2 (ja) * 2007-07-05 2012-06-06 コニカミノルタオプト株式会社 形状記憶合金の駆動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る撮像装置ならびに形状記憶合金の駆動方法
JP5194622B2 (ja) * 2007-08-02 2013-05-08 コニカミノルタアドバンストレイヤー株式会社 駆動機構、駆動装置およびレンズ駆動装置
US20100293940A1 (en) * 2008-01-23 2010-11-25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Drive mechanism and drive device
JP4913096B2 (ja) * 2008-06-09 2012-04-11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形状記憶合金アクチュエータシステム
EP2296026A1 (en) * 2008-07-01 2011-03-16 Konica Minolta Opto, Inc. Drive mechanism, drive device, and lens drive device
CN102171453B (zh) * 2008-10-02 2013-11-27 柯尼卡美能达精密光学株式会社 驱动装置及摄像装置
US20120212442A1 (en) * 2009-10-30 2012-08-23 Kagawa University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Information to a Living Being
JPWO2011111686A1 (ja) * 2010-03-10 2013-06-27 コニカミノルタ株式会社 駆動機構、駆動装置および駆動装置の製造方法
WO2012023605A1 (ja) * 2010-08-20 2012-02-23 株式会社青電舎 衝撃駆動型アクチュエータ
US20130154984A1 (en) * 2010-08-20 2013-06-20 Masahiko Gondo Haptic system
JP5653249B2 (ja) * 2011-02-18 2015-01-14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JP5765588B2 (ja) * 2013-01-18 2015-08-19 Smk株式会社 フォースフィードバック型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JP5835276B2 (ja) 2013-06-24 2015-12-24 株式会社安川電機 ロボット、ロボットの製造方法および袋体
US9909572B2 (en) * 2014-06-20 2018-03-06 Smk Corporation Drive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8262478A (ja) * 2007-04-13 2008-10-30 Sca:Kk 形状記憶合金の機械振動を情報伝達手段とする触覚による情報伝達装置
CN101424974A (zh) * 2007-11-02 2009-05-06 捷讯研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有触感的触摸屏
CN10416984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触觉反馈来选择性地控制和改变移动设备上的表面纹理和/或力水平的方法和设备
CN105321757A (zh) * 2014-06-05 2016-02-10 阿尔卑斯电气株式会社 带有力反馈的输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70293359A1 (en) 2017-10-12
JP2017191398A (ja) 2017-10-19
US10254839B2 (en) 2019-04-09
JP6741339B2 (ja) 2020-08-19
CN107291218A (zh) 2017-10-24
DE102017107722A1 (de) 2017-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91218B (zh) 冲击反馈操作装置
US10106101B2 (en) Motor-vehicle operating device having a resiliently mounted actuating element and operating haptics
US7053360B2 (en) Capacitive type control member having a touch sensitive detector
US11548439B2 (en) Vehicle horn control system
US20110042196A1 (en) Push switch equipped with capacitance sensor and input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11385717B2 (en) Vehicle input device with uniform tactile feedback
US11016570B2 (en) Input device
US10343521B2 (en) Indictor apparatus for a vehicle component
US10604030B2 (en) Control element housing and door interior trim comprising a control element housing of this type
CN113966289B (zh) 操作面板
CN112540692B (zh) 触控操作装置
CN215773078U (zh) 用于触摸开关的震动反馈装置及包括其的触摸开关
JP4209382B2 (ja) パネルユニット
US11833962B2 (en) Vehicle horn operating device
JP6797217B2 (ja) 突起物脱落構造及び突起物脱落構造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215590495U (zh) 方向盘的控制开关结构
CN107527757B (zh) 用于操纵电触头的切换杆
US20190354207A1 (en) Operation device
CN112542333B (zh) 触控操作装置
EP2299463B1 (en) Press-to-operate input device
CN114879864A (zh) 触控操作装置
CN110690067A (zh) 按压式开关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