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80149A - 钩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80149A
CN107280149A CN201610192162.9A CN201610192162A CN107280149A CN 107280149 A CN107280149 A CN 107280149A CN 201610192162 A CN201610192162 A CN 201610192162A CN 107280149 A CN107280149 A CN 107280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ok
shank
separation unit
root
monofila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1921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80149B (zh
Inventor
池口祥人
加藤秀信
木本吾
木本吾一
猪原俊孝
鱼住典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KK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KK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KK Corp filed Critical YKK Corp
Priority to CN201610192162.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80149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80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01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801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801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4HABERDASHERY; JEWELLERY
    • A44BBUTTONS, PINS, BUCKLES, SLIDE FASTENERS, OR THE LIKE
    • A44B19/00Slide fasteners
    • A44B19/10Slide fasteners with a one-piece interlocking member on each stringer tape
    • A44B19/12Interlocking member in the shape of a continuous helix

Landscapes

  • Artificial Filaments (AREA)
  • Slide Fasten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制造拉链的链牙列时能够提高链牙列的品质的钩。所提供的钩(1)用于由线状的单丝(f)制造拉链的螺旋状链牙列(e),具备:柄部(2),其呈棒状延长;以及卡挂部(3),其与柄部接合,并且从与柄部的延长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观察时以折返的方式弯曲为U字状,其中,卡挂部具备:根部(5),其与柄部接合;分离部(7),其相对于根部以相向的方式分离;以及弯曲部(6),其用于接合根部与分离部,并且相对于根部与分离部弯曲,而且,将合并了分离部与弯曲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作为卷绕单丝的卷绕部(8),卷绕部在Z轴方向的一端侧具备朝向所述一端逐渐变细的楔状部(81)。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由线状单丝制造拉链的螺旋状链牙列的钩。
背景技术
拉链具备:一对带、沿着一对带的相向的侧缘部固定于各个带上的一对链牙列、以及用于啮合或分离一对链牙列的拉头。而且拉链的链牙列中存在螺旋状的链牙列(专利文献1)。
专利文献1中的链牙列原本由截面为圆形的线状单丝形成。而且为了容易将单丝弯曲成螺旋状,在单丝上每隔固定间隔形成有局部被压扁的扁平部。
该螺旋状链牙列的制造工序包括:一边将线状单丝卷绕至钩上一边在扁平部进行折弯的工序、以及折弯后取下钩的工序。而且以往的钩9的一例如图7所示,具备:截面为圆形的笔直柄部91、以及以从柄部91折返成U字状的方式进行折弯的卡挂部92。另外卡挂部92具备:接合于柄部的根部92a、相对于根部92a呈半圆状弯曲的弯曲部92b、以及从弯曲部92b中与根部侧相反一侧的端部朝向其切线方向延长的延长部92c。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342547号公报
然而,当利用单丝制造链牙列时如果使用以往的钩,则由于卡挂部的截面为圆形,因此很难使单丝以无间隙地沿着圆形曲面的方式进行卷绕,从而有时链牙列的品质会变差。更详细而言,如果在扁平部折弯单丝,则折弯部分变为锐角的三角形状,使该三角形状的内面无间隙地沿着截面为圆形的钩,这在理论上是不可行的。
另外,在假设单丝没有扁平部、截面仅为圆形的情况下,即使以卷绕至钩的方式折弯单丝,单丝由于本身的刚性,其容易变成半径大于卡挂部的圆弧状,难以无间隙地沿着截面为圆形的钩。其结果,有时会产生单丝的折弯部分的位置经常难以均匀地对齐等不良情况。
另外,将单丝卷绕至钩之后,抬升钩想要将其从单丝取下时,在柄部91进行如箭头X的圆弧状的往返运动的情况下,由于卡挂部92的前部、即延长部92c沿着切线方向延长,因此卷绕至卡挂部92的单丝在到达钩的前端为止沿着直线状移动,卷绕部通过钩的前端之后单丝才会脱落(脱离),导致钩难以脱落,由此有时链牙列的品质会变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到上述情况而做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链牙列的品质的钩。
本发明的钩用于由线状单丝制造拉链的螺旋状链牙列,其具备:柄部,其呈棒状延长;以及卡挂部,其与柄部接合,并且从与柄部的延长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观察时以折返的方式弯曲为U字状。而且,卡挂部具备:根部,其与柄部接合;分离部,其相对于根部以相向的方式分离;以及弯曲部,其用于接合根部与分离部,并且相对于根部与所述分离部弯曲;并且将合并了分离部与弯曲部的部分的一部分作为卷绕单丝的卷绕部。
而且,关于本发明的第一例的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卷绕部在所述Z轴方向的一端侧具备朝向所述一端逐渐变细的楔状部。
此处,楔状是指朝向Z轴方向的一端逐渐变细的尖细形状,尖细的形态任意。
例如楔状部可以具备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
另外,卷绕部在Z轴方向上的所述另一端侧的形状任意,但是为了易于卷绕单丝,优选以如下方式设置。
即卷绕部在所述Z轴方向上的所述另一端侧具备从楔状部朝向所述另一端具有相同厚度的平行部。
另外,关于本发明的第二例的钩,其特征在于,从Z轴方向观察时,分离部在其前部具备爪尖部,所述爪尖部越往其前端,越朝向比弯曲部的分离部侧一端所对应的切线方向还自根部远离的方向延长。
上述第一例、第二例的钩中,卡挂部相对于柄部的弯曲程度仅从Z轴方向观察的情况下得以确定。这样,也可以是例如仅从Z轴方向以外观察卡挂部的弯曲程度的情况下,可准确地确定。为了易于将单丝卷绕至钩,钩的形状优选为简单的形状,为此将其设为如下。
即,在从所述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卡挂部相对于柄部的整个弯曲程度。
根据在本发明的钩中的卷绕部具备楔状部,当将单丝以推压至楔状部的方式进行卷绕时,楔状部朝向Z轴方向的一端逐渐变细,因此单丝以楔状部的前部为中心变得容易折弯,相比于以往,容易使单丝无间隙地沿着楔状部,链牙列的品质得以提高。
另外,本发明的钩中,当卷绕部具备平行部时,平行部从楔状部朝向所述另一端具备相同厚度,因此在将单丝卷绕至卷绕部时相比于以往,单丝无间隙地沿着平板部的两面,链牙列的品质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钩中,当从Z轴方向观察在分离部的前部具备爪尖部时,将卷绕至卷绕部的单丝从钩取下时,单丝中卷绕至卷绕部的部分比弯曲部的分离部侧的切线方向进一步朝向从根部远离的方向移动,因此相比于以往,单丝容易从分离部脱落,链牙列的品质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钩中,在从所述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卡挂部相对于柄部的整个弯曲程度,由此使钩容易使用。
附图说明
图1的(a)~(e)图是示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钩的主视图、仰视图、右侧视图、左侧视图、A-A线剖视图。
图2的(a)、(b)图是示出将单丝卷绕至钩上的顺序的第一阶段的俯视图、侧视图。
图3是示出将单丝卷绕至钩上的顺序的第二阶段的说明图。
图4的(a)~(d)图是示出将单丝卷绕至钩上的顺序的第三阶段的俯视图、侧视图、剖视图、B-B线剖视图。
图5是示出将单丝卷绕至钩上的顺序的第四阶段的说明图。
图6的(a)、(b)图是示出卷绕至第一实施方式的钩上的单丝的主视图、俯视图。
图7的(a)、(b)图是示出以往钩的使用状态的主视图、C-C线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钩
2 柄部
3 卡挂部
4 贯通部
4w 开口宽度
5 根部
6 弯曲部
7 分离部
71 延长部
72 爪尖部
8 卷绕部
81 楔状部
81a 倾斜面
82 平板部
82a 平行面
L 切线方向
e 链牙列
e1 链牙部
e2 啮合头部
e3 脚部
e4 折返部
f 单丝
f1 细丝主体部
f2 扁平部
f3 平面部
f4 凹部
9 以往的钩
91 柄部
92 卡挂部
92a 根部
92b 弯曲部
92c 延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作为卷绕至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钩上的单丝f的一例,其原本是截面为圆形的线,如图6所示该单丝f是使截面为圆形的细丝(filament)主体部f1和侧面从相向方向(与单丝f的长度方向相垂直的方向)的两面被压扁的扁平部f2沿着单丝f的长度方向交替连续而形成的。扁平部f2具备:一对平面部f3、f3,其与单丝f的延长方向平行且形成所述相向方向的两面;以及凹部f4,其在各平面部f3的单丝f的长度方向的中央部朝向所述相向方向凹陷。另外单丝f由合成树脂制成,容易以一对扁平部f2、f2,更详细为一对凹部f4、f4为中心将其两侧的细丝主体部f1、f1折弯。
如图2所示,折弯上述单丝f而形成螺旋状的部件为链牙列e。链牙列e沿着拉链带(省略图示)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缘部固定。另外将链牙列e的一圈称作链牙部e1。链牙部e1具备:啮合头部e2,其与其他链牙列e的链牙部e1啮合;一对脚部e3、e3,其从啮合头部e2的长度方向两端朝向拉链带的宽度方向延长;以及折返部e4,其以从一个脚部e3中与啮合头部e2相反侧的一端连结到另一链牙部e1的一个脚部e3的方式进行折返。
如图1所示,本发明第一实施方式的钩1具备:棒状的柄部2;卡挂部3,其与柄部2接合并且以相对于柄部2的延长方向折返的方式弯曲而成;以及贯通部4,其形成于卡挂部3的内周侧并且作为供单丝f穿过的空间部。
之后,在钩1的说明中以如下方式确定方向。
X轴方向是指图1(a)中的左右方向。X轴的正方向是指图1(a)中的右方向,X轴的负方向是指图1(a)中的左方向。
Y轴方向是指图1(a)中的上下方向。Y轴的正方向是指图1(a)中的上方向,Y轴的负方向是指图1(a)中的下方向。
Z轴方向是指贯通部4的贯通方向,是与图1(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Z轴的正方向是指与图1(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中朝向近前侧的方向,Z轴的负方向是指与图1(a)的纸面正交的方向中朝向里侧的方向。
贯通部4由卡挂部3堵塞朝向与柄部2前端相反一侧的方向即X轴的负方向,并且在朝向柄部2的前端方向、即X轴的正方向开口。另外贯通部4的开口宽度4w是Y轴方向的宽度,在卡挂部3的前部随着朝向其前端而扩大。
柄部2是截面为矩形的棒状,在X轴方向上沿着一条直线延长。另外柄部2的前部是指X轴方向的两端中与卡挂部3相反一侧的部分。
卡挂部3从Z轴方向观察呈U字状弯曲、并且在从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卡挂部3相对于柄部2的整个弯曲程度。另外卡挂部3具备:根部5,其与柄部2接合;弯曲部6,其与根部5接合并且弯曲为圆弧状;分离部7,其与弯曲部6的圆弧状的另一端侧接合并且相对于根部5以相向的方式分离。
根部5与柄部2相同地朝向X轴方向延长。
弯曲部6是相对于根部5在Y轴的负方向侧具有中心的圆弧状,将圆弧的鼓起方向作为X轴的负方向。另外弯曲部6形成为比半圆稍小的形状。
分离部7具备:延长部71,其大致在Y轴的负方向与根部5相向,并且沿着弯曲部6内周中的分离部7侧一端所对应的切线方向L延长;以及爪尖部72,其随着从延长部71远离(越往前端),越朝向比延长部71的切线方向L还自根部5远离的方向延长。
切线方向L相对于X轴倾斜,因此随着分离部7朝向其前端,贯通部4的开口宽度4w增大。
爪尖部72从Z轴方向观察形成为相对于切线方向L在与根部5相反的一侧具有中心的圆弧状,将圆弧状的两端中与弯曲部6相反的一侧称作前端。另外爪尖部72从Z轴方向观察形成为随着朝向前端而逐渐变尖的形状。
另外,将包括延长部71和爪尖部72的分离部7设置为:从Y轴方向观察时,在自弯曲部6侧的一端到前端的全长上,其沿着Z轴方向延长的宽度相同。
另外,将合并了分离部7和弯曲部6的部分的一部分作为卷绕单丝f的卷绕部8。更详细而言,卷绕部8是弯曲部6中分离部7一侧的部分与分离部7中弯曲部6一侧的部分的范围内的一部分。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卷绕部8是分离部7中延长部71与爪尖部72的边界部分。
卷绕部8具备:楔状部81,其位于Z轴的正方向侧,并且朝向Z轴的正方向的一端逐渐变细;以及平板部82,其位于Z轴的负方向侧,并且朝向Z轴的负方向具有相同的厚度。此外,图1(e)是在与分离部7的延长方向正交的面剖切卷绕部8时的剖视图。该剖视图的与Z轴方向正交的方向为卷绕部8的厚度方向。
平板部82具有两个与Z轴方向及切线方向L平行的平行面82a、82a。
楔状部81为从平板部82的平行面82a朝向Z轴的正方向逐渐变尖的形状,具备两个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且与切线方向L平行的倾斜面81a、81a。两个倾斜面81a、81a形成在厚度方向的两侧,并且两个倾斜面81a、81a的内角约为40°~90°的角度,优选形成为50°~70°的锐角。
另外,楔状部81的两个倾斜面81a、81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程度为固定,即形成为直线状。而且,两个倾斜面81a、81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相同,因此与两个倾斜面81a、81a的内角所对应的二等分线形成为沿着Z轴方向延长的直线,两个倾斜面81a、81a以沿着Z轴方向延长的直线为界形成为对称形状。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钩1根据以下(1)~(5)的顺序进行使用。另外,如图2所示,以使贯通部4的贯通方向呈水平的方式对准钩1,并且以使分离部7位于根部5下侧的方式使用钩1。
(1)在第一阶段中,如图2所示,已经由单丝f形成了多圈链牙部e1、以及作为未完成的链牙部e1的下侧的脚步e3。此时,一对脚部e3、e3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相向。另外,将下侧的脚步e3的长度方向设为与带的宽度方向一致,钩1(省略图示)从链齿部e1朝着上侧远离链齿部e1。
(2)在第二阶段,如图3所示,降低钩1,将钩1的卷绕部8载置到下侧的脚部e3上。
(3)在第三阶段中,如图4所示,一边将单丝f穿过钩1的贯通部4,一边将扁平部f2卷绕到卷绕部8上,由此由扁平部f2形成啮合头部e2,并且形成上侧的脚部e3。此时,扁平部f2中的一方的凹部f4抵接到卷绕部8的楔状部81,由此易于折弯单丝f。
(4)在第四阶段中,对于刚形成的上下脚部e3、e3,如图5所示抬升钩1,使上侧的脚部e3沿着爪尖部72的内周侧,并且从单丝f取下钩1。另外,从单丝f取下钩1之后,在细丝主体部f1的长度方向的中间部将单丝f折返。
(5)重复上述(2)~(4)。
上述第一实施方式的钩1具备以下效果。
在从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卡挂部3相对于柄部2的整个弯曲程度,因此容易确定钩1的朝向、卷绕部8及爪尖部72的位置,从而易于使用钩1。
在先前的第二阶段中,当将钩1的卷绕部8载置到下侧的脚部e3上时,下侧的脚部e3在Z轴方向上会与卷绕部8中的下侧的平板部82接触,由此钩1与单丝f的接触面积变大,载置到单丝f上的钩1稳定。
在先前的第三阶段中,通过以将单丝f的凹部f4推压至楔状部81的方式进行卷绕,由于楔状部81朝向Z轴方向的一端逐渐变细,从而单丝f以楔状部81的前部为中心变得容易折弯,相比于以往,容易使单丝f无间隙地沿着楔状部81。而且,凹部f4两侧的平面部f3、f3沿着一对倾斜面81a、81a。另外,由于平板部82从楔状部81朝向所述另一端具有相同厚度,因此在将单丝f卷绕至卷绕部8时相比于以往,上下的脚部e3、e3无间隙地沿着平板部82的两个平行面82a、82a。其结果,链牙列e的品质得以提高。
在第四阶段中,当抬升钩1时,从Z轴方向观察时爪尖部72越往其前端,越朝向比切线方向L还自从根部5远离的方向延长,因此单丝f中卷绕至卷绕部8的部分相比于切线方向L进一步朝向从根部3远离的方向移动,从而单丝f容易从分离部7(卷绕部8)脱落,链牙列e的品质得以提高。
本发明的钩1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可进行适当变更。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卡挂部3是将根部5形成为沿着柄部2延长的形状,并且将弯曲部6形成为圆弧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将根部5与弯曲部6整体形成为圆弧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柄部2是沿着一直线延长的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是弯曲为弓型的形状。
另外,分离部7具备沿着切线方向L延长的延长部71、以及圆弧状的爪尖部72,但也可以是仅具备圆弧状的爪尖部72。另外爪尖部72可以是相对于切线方向L倾斜的直线状。
另外,为了方便说明,在上述实施方式上,如图1(b)所示,分离部7形成为Z轴方向的宽度沿着X轴方向固定的形状,但也可以是沿着X轴方向逐渐减小Z轴方向的宽度的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楔状部81的两个倾斜面81a、81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程度为固定的、即直线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非直线状、例如圆弧状或阶梯状等。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两个倾斜面81a、81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相同,因此两个倾斜面81a、81a以沿着Z轴方向的直线为界形成为对称形状,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两个倾斜面81a、81a相对于Z轴方向的倾斜角度可以不相同,因此两个倾斜面81a、81a以沿着Z轴方向延长的直线为界可以是非对称形状。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楔状部8具备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的两个倾斜面81a、81a,但本发明不限于此,可以仅具备一个倾斜面81a,换言之,可以在厚度方向(图1(e)的上下方向)上仅在一侧具备倾斜面,而使相反侧具备相对于Z轴方向不倾斜的面、即相对于Z轴方向平行的面。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钩1用于具备扁平部的单丝,但不限于此,也可以将钩1用于截面仅为圆形的单丝。

Claims (6)

1.一种钩,其用于由线状的单丝(f)制造拉链的螺旋状链牙列(e),所述钩(1)的特征在于,具备:
柄部(2),其呈棒状延长;以及
卡挂部(3),其与所述柄部(2)接合,并且从与所述柄部(2)的延长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观察时以折返的方式弯曲为U字状,
所述卡挂部(3)具备:
根部(5),其与所述柄部(2)接合;
分离部(7),其相对于所述根部(5)以相向的方式分离;以及
弯曲部(6),其用于接合所述根部(5)与所述分离部(7),并且相对于所述根部(5)与所述分离部(7)弯曲,
而且,将合并了所述分离部(7)与所述弯曲部(6)的部分的一部分作为卷绕所述单丝(f)的卷绕部(8),
所述卷绕部(8)在所述Z轴方向的一端侧具备朝向所述一端逐渐变细的楔状部(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楔状部(81)具备相对于Z轴方向倾斜的倾斜面(81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
所述卷绕部(8)在所述Z轴方向的另一端侧具备平板部(82),所述平板部(82)从所述楔状部(81)朝向所述另一端具有相同厚度。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
从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所述卡挂部(3)相对于所述柄部(2)的整个弯曲程度。
5.一种钩,其用于由线状的单丝(f)制造拉链的螺旋状链牙列(e),所述钩(1)的特征在于,具备:
柄部(2),其呈棒状延长;以及
卡挂部(3),其与所述柄部(2)接合,并且从与所述柄部(2)的延长方向正交的Z轴方向观察时以折返的方式弯曲为U字状,
所述卡挂部(3)具备:
根部(5),其与所述柄部(2)接合;
分离部(7),其相对于所述根部(5)以相向的方式分离;以及
弯曲部(6),其用于接合所述根部(5)与所述分离部(7),并且相对于所述根部(5)与所述分离部(7)弯曲,
而且,将合并了所述分离部(7)与所述弯曲部(6)的部分的一部分作为卷绕所述单丝(f)的卷绕部(8),
从所述Z轴方向观察时,所述分离部(7)在其前部具备爪尖部(72),所述爪尖部(72)越往其前端,越朝向比所述弯曲部(6)的所述分离部侧一端所对应的切线方向(L)还自所述根部(5)远离的方向延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钩,其特征在于,
从Z轴方向观察的二维空间中表现出了所述卡挂部(3)相对于所述柄部(2)的整个弯曲程度。
CN201610192162.9A 2016-03-30 2016-03-30 Active CN1072801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162.9A CN107280149B (zh) 2016-03-30 2016-03-30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192162.9A CN107280149B (zh) 2016-03-30 2016-03-3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0149A true CN107280149A (zh) 2017-10-24
CN107280149B CN107280149B (zh) 2020-04-21

Family

ID=60087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192162.9A Active CN107280149B (zh) 2016-03-30 2016-03-30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80149B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135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Macor Richard J. Prying bar with transitional portion
JP2009011309A (ja) * 2007-07-09 2009-01-22 Hideki Minamoto 釣り針外し器
US20090173651A1 (en) * 2008-01-03 2009-07-09 Griffis Robert J Sheet metal pry hooks
DE202012102094U1 (de) * 2012-06-08 2012-07-05 Maan-Jyi Chang Reinigungswerkzeug
CN204103359U (zh) * 2014-09-26 2015-01-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绝缘子连接销专用多功能取销器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45135A1 (en) * 2001-04-09 2002-10-10 Macor Richard J. Prying bar with transitional portion
JP2009011309A (ja) * 2007-07-09 2009-01-22 Hideki Minamoto 釣り針外し器
US20090173651A1 (en) * 2008-01-03 2009-07-09 Griffis Robert J Sheet metal pry hooks
DE202012102094U1 (de) * 2012-06-08 2012-07-05 Maan-Jyi Chang Reinigungswerkzeug
CN204103359U (zh) * 2014-09-26 2015-01-1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日照供电公司 绝缘子连接销专用多功能取销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80149B (zh) 2020-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404650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US8960510B2 (en) Watch band and method of securing same
EP2977231B1 (en) Stud pin and tire using same
JP2003299509A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の務歯形成用金属線材と同金属線材から形成される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用務歯
CN107734966B (zh) 钓鱼线引导件、包括其的钓鱼竿及用于钓鱼线引导件的坯件
US20230134833A1 (en) Ligature attachment device
US9926650B2 (en) Clothing wire for a roller of a carding machine
CN107280149A (zh)
WO2014002218A1 (ja) ファスナーストリンガー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TWI532446B (zh) Zipper chain and chain
JP7240822B2 (ja) タフティング機用のグリッパー
JP5742286B2 (ja) 舌苔清掃具
JP4722189B2 (ja) 釣竿と釣糸ガイド
KR20170023446A (ko) 슬라이드 파스너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CN104781054B (zh) 切割刀具及带切割机
CN104023581B (zh) 用于拉链的链牙元件及其制造方法
JP5512842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4981945B (zh) 接触元件和制造接触元件的方法
JP2012095995A5 (zh)
JP5662201B2 (ja) 鋸刃
JP4679301B2 (ja) ダンボールシートの切断および折り曲げ線形成装置
JP5465349B2 (ja) 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CN107853821A (zh) 一种拉链
WO2021070345A1 (ja) 金属製エレメント及びスライドファスナー
JP5280935B2 (ja) 端子付センサの製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