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68362A -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68362A
CN107268362A CN201710431063.6A CN201710431063A CN107268362A CN 107268362 A CN107268362 A CN 107268362A CN 201710431063 A CN201710431063 A CN 201710431063A CN 107268362 A CN107268362 A CN 10726836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rotation
road
arterial highway
rotation road
slow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431063.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丁建明
陈帅
杨建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710431063.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68362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683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6836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CCONSTRUCTION OF, OR SURFACES FOR, ROADS, SPORTS GROUNDS, OR THE LIKE; MACHINES OR AUXILIARY TOOLS FOR CONSTRUCTION OR REPAIR
    • E01C1/00Design or layout of roads, e.g. for noise abatement, for gas absorption
    • E01C1/04Road crossings on different levels; Interconnections between roads on different levels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结构,慢行结构布设在立交结构上方,本发明以互通式立交结合下沉式道路,解决立交设计建筑高、层次多、左转绕行距离长等问题,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结构,该立交系统层次少、左转无需绕行,能降低建筑高度,减少工程投资。

Description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属于城市道路交叉口的道路设计方案。
背景技术
随着机动车数量的增加,许多城市快速路的建设愈发迅速,完善城市道路交叉口是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关键。目前,我国城市立交设计都能较好的解决直行和右转问题,而左转往往成为难题,国内城市道路交叉口立交方式很多,但都存在一些问题:菱形立交存在较多的冲突点;苜蓿叶型立交用地较大;涡轮型立交和全直连式立交层数多,跨线桥梁长,造价高。总体而言,传统的立交层次多,左转车道需要绕行较长距离,占地大,导致工程造价大,且对环境的破坏较大,不利于城市的景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以互通式立交结合下沉式道路,解决立交设计建筑高、层次多、左转绕行距离长等问题,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系统,该立交系统层次少、左转无需绕行,能降低建筑高度,减少工程投资。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结构,
立交结构包括第一干道、第二干道、第三干道和第四干道,四条干道的入口分别布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中,四条干道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一右转道路,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入口相邻,第一左转道路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二左转道路和直行道路,第二左转道路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直行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入口正对方向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汇合,直行道路与此干道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二左转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出口汇合;其中,第一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三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均布设在地下一层,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中间部分、第一干道和第三干道的支路均为地下一层至地面的过渡段,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支路布设在地面,第二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第二干道的直行道路、第四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均布设在地面;
慢行结构布设在立交结构上方,包括分别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第一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二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二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一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三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四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四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三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慢行结构还包括方形结构道路,其布设在慢行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分别通过四条天桥与方形结构道路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干道包括东北向右转道、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第二干道包括南东向右转道、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第三干道包括西南方向右转道、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第四干道包括北西方向右转道、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在第一分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分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分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行道分流;
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在第三分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分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分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行道分流;
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在第五分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分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分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行道分流;
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在第七分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分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分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行道分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西东方向直流道在第一合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合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合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流道合流;
南北方向直流道在第三合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合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合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流道合流;
东西方向直流道在第五合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合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合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流道合流;
北南方向直流道在第七合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合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合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流道合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先上跨后下穿北南方向直行道,西东方向直行道先下穿后上跨东西方向直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慢行右转道为南东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二慢行右转道为东北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三慢行右转道为北西方向右转慢行道,第四慢行右转道为西南方向右转慢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三干道入口方向膨大,北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一干道入口方向膨大,东西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二干道入口方向膨大,西东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四干道入口方向膨大。
通过以上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立交结构占地面积小,快速路系统全定向、绕行少,立交建筑高度低,降噪效果好,布局紧凑、用地省,避免了互通式立交层数多、造价高等缺点,保证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效率的同时减少工程投资。慢行系统完善,非机动车及行人可以有序安全通行,绕行较少。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慢行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1为第一分流点,2为第二分流点,3为第三分流点,4为第四分流点,5为第五分流点,6为第六分流点,7为第七分流点,8为第八分流点,9为第一合流点,10为第二合流点,11为第三合流点,12为第四合流点,13为第五合流点,14为第六合流点,15为第七合流点,16为第八合流点,17为第一干道,18为第二干道,19为第三干道,20为第四干道,21为第一慢行右转道,22为第二慢行右转道,23为第三慢行右转道,24为第四慢行右转道。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如图1所示,本发明包括以下技术特征:第一分流点1,第二分流点2,第三分流点3,第四分流点4,第五分流点5,第六分流点6,第七分流点7,第八分流点8,第一合流点9,第二合流点10,第三合流点11,第四合流点12,第五合流点13,第六合流点14,第七合流点15,第八合流点16,第一干道17,第二干道18,第三干道19,第四干道20,第一慢行右转道21,第二慢行右转道22,第三慢行右转道23,第四慢行右转道24。
本发明的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结构,
立交结构包括第一干道、第二干道、第三干道和第四干道,四条干道的入口分别布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中,四条干道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一右转道路,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入口相邻,第一左转道路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二左转道路和直行道路,第二左转道路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直行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入口正对方向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汇合,直行道路与此干道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二左转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出口汇合;其中,第一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三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均布设在地下一层,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中间部分、第一干道和第三干道的支路均为地下一层至地面的过渡段,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支路布设在地面,第二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第二干道的直行道路、第四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均布设在地面;
图2所示,慢行结构布设在立交结构上方,包括分别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第一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二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二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一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三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四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四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三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慢行结构还包括方形结构道路,其布设在慢行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分别通过四条天桥与方形结构道路相连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干道包括东北向右转道、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第二干道包括南东向右转道、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第三干道包括西南方向右转道、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第四干道包括北西方向右转道、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在第一分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分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分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行道分流;
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在第三分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分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分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行道分流;
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在第五分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分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分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行道分流;
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在第七分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分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分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行道分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西东方向直流道在第一合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合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合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流道合流;
南北方向直流道在第三合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合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合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流道合流;
东西方向直流道在第五合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合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合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流道合流;
北南方向直流道在第七合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合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合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流道合流;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先上跨后下穿北南方向直行道,西东方向直行道先下穿后上跨东西方向直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第一慢行右转道为南东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二慢行右转道为东北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三慢行右转道为北西方向右转慢行道,第四慢行右转道为西南方向右转慢行道;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优选,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三干道入口方向膨大,北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一干道入口方向膨大,东西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二干道入口方向膨大,西东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四干道入口方向膨大。
立交结构中各进口车辆的行驶路线如下表所示:
本发明互通式立交中的慢行结构,非机动车和行人右转在外围,右转包括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直行和左转通过天桥进入立交系统中心区域,位于地上一层。
从上述实施例可以看出,本发明的优势在于互通式立交结构全定向、绕行少,立交层数少、建筑高度低,保证城市道路交叉口的运行效率并具有环保特点,同时慢行系统完善,保障了非机动车及行人的安全有序性。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申请中所述的“和/或”的含义指的是各自单独存在或两者同时存在的情况均包括在内。
本申请中所述的“连接”的含义可以是部件之间的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部件间通过其它部件的间接连接。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7)

1.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立交结构和慢行结构,
立交结构包括第一干道、第二干道、第三干道和第四干道,四条干道的入口分别布设在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其中,四条干道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一右转道路,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入口相邻,第一左转道路的第一个分流点处均设有单向的第二左转道路和直行道路,第二左转道路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直行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入口正对方向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的出口汇合,直行道路与此干道顺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二左转道路在合流点处汇合形成支路,支路的出口与此干道逆时针方向相邻的干道的第一右转道路出口汇合;其中,第一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和第三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均布设在地下一层,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中间部分、第一干道和第三干道的支路均为地下一层至地面的过渡段,第二干道和第四干道的支路布设在地面,第二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第二干道的直行道路、第四干道的第一左转道路的入口和第四干道的直行道路均布设在地面;
慢行结构布设在立交结构上方,包括分别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第一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二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二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一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三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四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第四慢行右转道布设在第三干道的第一右转道外侧;慢行结构还包括方形结构道路,其布设在慢行结构的中心位置,第一慢行右转道、第二慢行右转道、第三慢行右转道和第四慢行右转道分别通过四条天桥与方形结构道路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干道包括东北向右转道、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第二干道包括南东向右转道、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第三干道包括西南方向右转道、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第四干道包括北西方向右转道、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
东南方向左转道和东西方向直行道在第一分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分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分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行道分流;
南西方向左转道和南北方向直行道在第三分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分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分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行道分流;
西北方向左转道和西东方向直行道在第五分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分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分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行道分流;
北东方向左转道和北南方向直行道在第七分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分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分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行道分流。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
西东方向直行道在第一合流点处与南东方向右转道合流,北东方向左转道在第二合流点处与西东方向直行道合流;
南北方向直行道在第三合流点处与东北方向右转道合流,西北方向左转道在第四合流点处与南北方向直行道合流;
东西方向直行道在第五合流点处与北西方向右转道合流,南西方向左转道在第六合流点处与东西方向直行道合流;
北南方向直行道在第七合流点处与西南方向右转道合流,东南方向左转道在第八合流点处与北南方向直行道合流。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先上跨后下穿北南方向直行道,西东方向直行道先下穿后上跨东西方向直行道。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慢行右转道为南东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二慢行右转道为东北方向右转慢行道,第三慢行右转道为北西方向右转慢行道,第四慢行右转道为西南方向右转慢行道。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新型互通立交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南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三干道入口方向膨大,北南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一干道入口方向膨大,东西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二干道入口方向膨大,西东方向直行道中间部分向第四干道入口方向膨大。
CN201710431063.6A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Pending CN10726836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1063.6A CN107268362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431063.6A CN107268362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68362A true CN107268362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658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431063.6A Pending CN107268362A (zh) 2017-06-09 2017-06-09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6836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032A (zh) * 2019-08-08 2019-12-20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埋地式全互通立交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1A (zh) * 1992-07-09 1993-02-17 乔晓东 X形定向式立体交叉桥
CN1268602A (zh) * 2000-04-26 2000-10-04 刘克勤 高速直接转向式立交桥
CN1279737A (zh) * 1997-11-19 2001-01-10 李长徽 立交系统
US20130011190A1 (en) * 2011-07-09 2013-01-10 Gingrich Sr Michael A Double Crossover Merging Interchange
CN103426314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安锐 平面交叉路口渠化交通系统
CN103882786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胡振远 城市十字路口全新立交方案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091A (zh) * 1992-07-09 1993-02-17 乔晓东 X形定向式立体交叉桥
CN1279737A (zh) * 1997-11-19 2001-01-10 李长徽 立交系统
CN1268602A (zh) * 2000-04-26 2000-10-04 刘克勤 高速直接转向式立交桥
US20130011190A1 (en) * 2011-07-09 2013-01-10 Gingrich Sr Michael A Double Crossover Merging Interchange
CN103882786A (zh) * 2012-12-21 2014-06-25 胡振远 城市十字路口全新立交方案
CN103426314A (zh) * 2013-07-17 2013-12-04 安锐 平面交叉路口渠化交通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93032A (zh) * 2019-08-08 2019-12-20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埋地式全互通立交
CN110593032B (zh) * 2019-08-08 2021-10-22 珠海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一种埋地式全互通立交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53961U (zh) 双耳式立交地道
CN104157153A (zh) 一种分离式左转车道设计及关联交叉口的路口渠化、信号相位和配时设置方法
CN102268852A (zh) 一种城市道路交通系统的两相位实施方法
WO2013007100A4 (zh) 立交桥
CN107268362A (zh) 一种新型互通立交系统
CN101387095B (zh) 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CN101725100A (zh) 一种单层完全互通式立交桥
CN201056663Y (zh) 全功能无障碍三层立交桥
CN102561121A (zh) 一种新的城市交通网络
CN101298749B (zh) 绕跨法互通立交桥的绕跨方法
CN104762854A (zh) 一种永不相交的十字路口分流道路系统
CN104831595A (zh) 一种互通式立体交叉的布局结构
CN204608533U (zh) 一种城市路桥网
CN108049267A (zh) 一种双环岛式菱形立交及其通行方法
CN207498760U (zh) 立交桥
CN104099839B (zh) 一种路桥网
CN207498761U (zh) 立交桥
CN202705840U (zh) 一种改进型苜蓿叶互通式立交桥
CN106284009A (zh) 十字型互通立交桥
CN104088206B (zh) 城市路桥网
CN203768751U (zh) 道路导引结构及交叉路口结构
CN204435148U (zh) 一种小空间无冲突点的交叉路口结构
CN204825534U (zh) 城市路桥网
CN104153265A (zh) 一种城市路桥网
CN107476154A (zh) 立交桥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