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59528A -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59528A
CN107259528A CN201710395919.9A CN201710395919A CN107259528A CN 107259528 A CN107259528 A CN 107259528A CN 201710395919 A CN201710395919 A CN 201710395919A CN 107259528 A CN107259528 A CN 1072595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artichoke
sugar
ferment
raw material
prepar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959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朝银
刘竞元
赵声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nnan Bowel And Health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Original Assignee
Yunnan Bowel And Health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nnan Bowel And Health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filed Critical Yunnan Bowel And Health Polytron Technologies Inc
Priority to CN2017103959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59528A/zh
Publication of CN1072595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595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yc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以重量份计,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组成为: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本发明以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一方面具有特有的色泽和气味,口感好,香气回味长久,另一方面富含甘露子中的水苏糖、水苏碱等特有的功能成分及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胆碱等;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常压发酵,发酵微生物来自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等自然原料中的优选微生物,绿色安全,功效显著且针对性强,能够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抗衰老,并且对于风热感冒、便秘、肠胃亚健康以及食欲不振等都均有显著功效,有效增强新陈代谢,作为人体酵素补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Description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甘露子产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背景技术
酵素是一种由氨基酸组成的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物质,酵素进入肠胃后可以直接被身体吸收,因此不仅可以减少体内原有酵素的消耗,还可以减轻身体各个器官的负担。酵素是维持机体正常功能、消化食物、修复组织等生命活动的必需物质。酵素分为体外酵素和体内酵素两大类,人体内合成的酵素(酶)是有限的,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污染,体内酵素合成慢慢减少,又由于酶在高温下会失活,现在人们的熟食习惯使得外源性酵素的摄入减少。由于食物中所含酵素有能力负担高达75%的消化任务,食物加热时酵素被破坏,消化任务完全落在消化器官上,因此食物中缺乏酵素容易使消化器官工作过度。当人体优先将体内酵素用于消化器官时,会从免疫系统中夺取酵素而忽略了维护健康的重要任务,最终会导致许多退化性疾病。人体内酵素的不足会导致亚健康、衰老加速、疾病产生。为了延缓衰老,维持健康,人体应该合理从体外补充酵素来满足新陈代谢的需要,抵抗疾病的侵扰。
甘露子又名螺丝菜、宝塔菜等,是一种味美爽口、颇受人们喜爱的药食同源食物。甘露子可生食、炒食、做酱菜和泡菜。《本草纲目》称其“功能近似冬虫草”、“既可为菜为药,又可充果”;《陆川本草》载有:“滋养强壮,清补肺金,功类冬虫草,治身体羸瘦,虚劳咳嗽,小儿疳积”;《贵州草药》记载:“清肺解表,全草治风热感冒”。能补中益气,故用以治神经衰弱,头晕目眩,病后体虚,气虚头痛,疳积等症。甘露子的茎、叶、根均可入药,长期食用甘露子,可健脑益智、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甘露子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和药用成分,其在药学、临床应用、食品加工等方面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在申请人检索范围内,以甘露子为原料的甘露子酵素产品未见文献报道。
现有的酵素发酵过程中需要添加大量的糖作为原料,如白砂糖、红糖等,如此多的糖一部分能作为发酵中微生物的营养物质,剩余的大部分糖在让酵素口味因含糖量高而美味的同时,无形中却增加了人体内糖的摄入量,大大限制了酵素带来的优异性;进一步的,由于添加糖过多,对于糖尿病患者、肥胖症患者以及注意饮食含糖量的人群而言,这些现有的酵素均无法满足其要求;更严重的是,由于酵素在发酵过程中菌落的构成受起始条件影响很大,而在自然界中,不同的植物表面的微生物组成是十分多样的,除了发酵需要的酵母菌或乳酸菌等有益菌外,还有一些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微生物,另外发酵的微生物还有相当一部分还来源于糖中的自然微生物,外源添加糖的量过大、种类过多,极有可能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如此复杂的发酵环境就导致了糖的选择对于酵素的生产极为重要。一旦选择不好,生产的酵素不仅不能起到保健作用,还会对健康造成威胁。
针对这种现状,急需开发一种能够利用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选择甘露子自身提取的植物糖进行发酵,发酵工艺简单科学,酵素功能成分丰富,能够适应工业化生产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第三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制剂,第四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甘露子酵素的应用。
本发明的第一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
本发明的第二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20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360天后,膜滤除菌,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本发明的第三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制剂为所述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粉剂、液体制剂、冲剂、丸剂或糕剂。
本发明的第四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在预防/辅助治疗肥胖症、急慢性肠胃炎、便秘、皮肤暗沉、风热感冒、游走性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气喘、肺结核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以新鲜甘露子作为原料,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一方面具有酵素特有的色泽和气味,口感好,香气回味长久,另一方面富含甘露子中的水苏糖、水苏碱等特有的功能成分及多种天然维生素、矿物质、氨基酸和胆碱等营养成分;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常压发酵,发酵微生物来自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等自然原料中的自然优选微生物,不需要外加菌种或/和酶等,绿色安全,功效显著且针对性强,能够改善人体肠道菌群、抗衰老,并且对于风热感冒、便秘、肠胃亚健康以及食欲不振都均有显著功效,有效增强新陈代谢,作为人体酵素补充,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2、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不含任何添加剂,仅以新鲜甘露子和糖经过长时间发酵获得酵素,而且创造性的使用从甘露子中提取的甘露子植物糖作为发酵用糖,能最大限度保留甘露子酵素营养保健成分;同时室温(常温)发酵保证了酵素的活性成分,获得的酵素含量高,利用甘露子的有益成分,可从酵素中获取对人体所需的药理功效,保健功效全面。
3、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采用常温二次发酵,制备工艺简单,制备成本低廉,适合工业化生产,同时可以充分利用甘露子资源;发酵过程不添加水,仅仅添加糖进行自然发酵,将甘露子通过长时间微生物发酵作用后,无益物质会被微生物分解,大分子蛋白质分解、转化为多种必需氨基酸、核酸等,更易于人体转化、吸收。
4、本发明使用从甘露子中直接提取的甘露子植物糖作为发酵用糖,整个过程为水提取,不加入任何有机溶剂,不改变其分子结构,绿色安全,味道纯正,无任何不良口感或异味;提取甘露子植物糖的过程仅保证最大程度的可溶性糖的溶出以及一次过滤去除无机盐,保证了最大的提取量。
5、本发明的甘露子植物糖主要包括水苏糖以及甘露子多糖等成分,所提取的植物糖与甘露子同源,一方面由自身提取的植物糖作为酵素发酵的糖分,避免引入杂菌,而且成倍增强其功效,另一方面甘露子植物糖中的主要成分水苏糖能够有效强化有益菌,且仅能被有益菌利用,极大的压缩有可能存在的致病菌的生存空间,使得很多致病菌种不能在发酵过程中获得足够的原料而无法生存,大大降低了生产过程被污染导致生产失败的问题,提高发酵效率,降低发酵风险;最重要的是水苏糖在体内不能消化吸收,食用后直入大肠,为大肠中有益细菌所利用,发酵产生有机酸,合成维生素,促进矿物质吸收,因此即使酵素生产结束后有残留,也不会造成现有技术中因服用酵素反而增胖以及糖尿病患者不能服用的问题。
6、本发明的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中含有的水苏糖不仅作为菌群的营养物质,同时水苏糖也是重要的功能因子,水苏糖不被消化酶水解,且代谢不依赖胰岛素,可满足患有糖尿病、肥胖病等特殊人群的需要;水苏糖富含水溶性纤维,有效润肠通便,治疗便秘;水苏糖对致病菌有较强的抑杀作用,使得致病菌无法利用无法生存,还能降低亚硝酸盐等致癌物质的活性;水苏糖自身可分解出甘露三糖、蜜二糖等免疫功能因子,具有诸多优点。
7、本发明的甘露子以及甘露子植物糖中含有的甘露子多糖对发酵过程中有可能存在的杂菌也具有显著的抑制活性;因此使用从甘露子中提取的甘露子植物糖作为发酵用糖具有极大的优异性。
8、本发明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利用糖类易溶于水的特性,先超声波处理进行植物破壁,然后进行打浆,浸泡,强化提取,最后过滤除去无机盐和部分水,一方面初步浓缩,另一方面除去无机盐,避免酵素产物中的蛋白质成分与无机盐混合时发生絮状的沉淀反应;工序简单,不需要进行复杂处理;在提取水苏糖的过程中不添加任何有害的化学物质,实现了生产的无污染化,属纯天然,绿色环保产品。
9、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对于治疗便秘具有特效,众所周知,酵素本身能促进肠道消化吸收,缩短食物在肠内的停留时间,因而促进排便,适用于轻度便秘或者偶尔摄入食物过多的人群;但是对于生活不规律、熬夜等人群,体内毒素积累过多,当酵素补充进去进行不完全的氧化反应,而被部分分解的宿便没法挪动还是停留肠道,而且分解后的宿便还在肠道占用了比以前更大体积,无形中把肠道撑得更绷,导致肠道失去弹性,蠕动就更加困难;而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由于甘露子本身具有极强的利尿利湿的功效,而且其中的水苏糖等功能成分能以近百倍的速度增殖双歧杆菌等肠道有益菌,再结合水溶性纤维,刺激肠蠕动,减少肠道水分的流失,有效缓解顽固性便秘。
10、本发明的酵素发酵原料简单,功效明确,有效避免了现有技术中过多原料组合而导致的功效不明确甚至相抵触的问题,通过对原料以及发酵用糖的科学选择,降低成本、提高功效,也提供了甘露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以任何方式对本发明加以限制,基于本发明教导所作的任何变换或替换,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
所述的新鲜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
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或添加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00~200kMz的频率下处理10~15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1~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30~6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0~100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
步骤2)中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在70%以上。
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红糖、麦芽糖、蜂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20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360天后,膜滤除菌,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所述的自流汁为发酵后的原料不加压自行流出的汁液,加压后流出的汁液为压榨汁。
步骤B中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3~10cm。
步骤C中所述的膜滤除菌为采用陶瓷膜、微孔滤膜、超滤膜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剂为所述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粉剂、液体制剂、冲剂、丸剂或糕剂。
所述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食品级的辅料制备成甘露子酵素果冻、甘露子酵素糖果、甘露子酵素饮料、甘露子酵素糕点、甘露子酵素调味品。
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应用为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在预防/辅助治疗肥胖症、急慢性肠胃炎、便秘、皮肤暗沉、风热感冒、游走性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气喘、肺结核、腹泻的应用。
以下实施例的甘露子酵素生产过程中,凡是能够与物料接触的所用器具或身体部位均使用清洁除菌水清洗再与物料进行接触,以降低杂菌污染。
实施例1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份,糖20份。
实施例2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80份,糖40份。
实施例3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份,糖40份。
实施例4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80份,糖20份。
实施例5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0份,糖30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
以上的实施例1~5以新鲜甘露子作为酵素原料,制备的酵素不仅具有酵素的色、香、味以及功效,而且富含甘露子的功能成分和营养成分,开发了酵素的新产品,也提供了甘露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
实施例6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份,糖20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本实施例仅使用甘露子以及由甘露子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进行发酵,所提取的植物糖与甘露子同源,避免引入杂菌,而且成倍增强其功效,实现无论在发酵过程还是在甘露子酵素服用后均能够有效强化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的生存,提高发酵效率,降低发酵风险;即使酵素生产结束后有甘露子植物糖的残留,由于水苏糖以及甘露子多糖本身的功效,使得本实施例的甘露子酵素可以为糖尿病、肥胖症患者服用。
实施例7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80份,糖40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利用甘露子进行提取制备的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糖。
本实施例使用甘露子以及由甘露子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进行发酵,所提取的植物糖与甘露子同源,有效增强其功效,实现无论在发酵过程还是在甘露子酵素服用后均能够有效强化有益菌,抑制致病菌的生存,提高发酵效率,降低发酵风险;添加糖的存在能够一定程度上简化发酵步骤,减低发酵成本,使得发酵用糖能够多选择少限制;当添加糖为相比于植物糖更优先为发酵菌吸收利用的糖类时,添加糖可以先被消耗,剩余酵素产品和部分植物糖,仍然可以实现为糖尿病、肥胖症患者服用。
实施例8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份,糖40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
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糖。
本实施例采用外源添加糖作为发酵用糖,成本低,简化工艺,生产效率高,能够产业化生产。
实施例9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1份,糖39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00kMz的频率下处理10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1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3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0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为70%。
实施例10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2份,糖22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200kMz的频率下处理15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6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100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为80%。
实施例11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4份,糖36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50kMz的频率下处理12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2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45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5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为85%。
实施例12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6份,糖38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20kMz的频率下处理14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1.5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4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2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为90%。
实施例13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8份,糖24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
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80kMz的频率下处理13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2.5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5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8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为75%。
实施例14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0份,糖26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蜂蜜。
实施例15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2份,糖28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低聚果糖、低聚木糖和低聚异麦芽糖。
实施例16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4份,糖30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半乳糖和麦芽糖。
实施例17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6份,糖32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大豆低聚糖。
实施例18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8份,糖34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红糖和麦芽糖。所述的麦芽糖为85%的麦芽糖浆。
实施例19
一种甘露子酵素,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80份,糖37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添加糖。所述的添加糖为蜂蜜。
实施例20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7份,糖35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如实施例9中所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红糖、麦芽糖和蜂蜜。
实施例21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5份,糖33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如实施例10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和乳酮糖。
实施例22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73份,糖21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如实施例11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低聚果糖和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
实施例23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7份,糖27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如实施例12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添加糖为红糖、麦芽糖、蜂蜜。
实施例24
一种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5份,糖25份。所述的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添加糖。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是如实施例13制备的甘露子植物糖;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红糖、麦芽糖和蜂蜜。
实施例25
一种如实施例1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3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天;所述的发酵罐为316不锈钢发酵罐;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26
一种如实施例6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10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20天;所述的发酵罐为无铅玻璃瓶;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36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27
一种如实施例9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3~10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20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36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28
一种如实施例13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5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5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27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29
一种如实施例14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6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2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24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30
一种如实施例20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8cm,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6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300天后,膜滤除菌,即可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实施例31
在实施例25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液体制剂。
实施例32
在实施例26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
实施例33
在实施例27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片剂。
实施例34
在实施例28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胶囊剂。
实施例35
在实施例29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粉剂。
实施例36
在实施例30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冲剂。所述的冲剂的冲泡水温不超过45℃。
实施例37
在实施例27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丸剂。
实施例38
在实施例28制备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糕剂。
实施例39
实验例:随机选取昆明地区的50名肥胖症患者观察甘露子酵素的治疗效果。将上述50名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25人,对照组25人;治疗组服用实施例26制备的甘露子酵素,50ml/次,每日3次,40℃以下的温水调配饮用;对照组服用等量的水;除此之外,治疗组和对照组的饮食、运动量等情况一致。不间断服用一个月之后,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体重,实验组的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体重减轻,平均体重减轻3.7kg,而对照组的体重有增有减,平均体重基本一致。由以上实验可知: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能够应用于预防和辅助治疗肥胖症,而且可以预见,如果能持续坚持服用减肥效果会更加明显。
实施例40
实验例:选取100名便秘患者,其中男性46名,女性54名,平均年龄为42岁,进行实验观察甘露子酵素的治疗效果。进行实验的100名便秘患者均不间断服用实施例27制备的甘露子酵素,60ml/次,每日3次,40℃以下的温水调配饮用,服用45天后,其中98人的便秘完全治愈,另外2人的便秘明显好转;同时对比服用本发明的酵素前后的皮肤状况,可以看到皮肤有明显好转,由暗沉无光泽变得白皙,同时口臭的情况也大大改善。由以上实验可知: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能够解决或者显著改善便秘的问题,对于治疗一系列由于体内毒素积累而导致的身体问题也具有显著功效。
实施例41
临床案例:某女性,29岁,由于长期生活不规律、饮食不注意患有慢性肠胃炎和便秘,多次治疗,均效果不佳。服用实施例30制备的甘露子酵素,50ml/次,每日3次,40℃以下的温水调配饮用;不间断服用20天后,慢性肠胃炎导致的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和隐痛、泛酸、恶心、呕吐的情况基本消失,恢复食欲,排便顺畅。由以上实验可知:本发明的甘露子酵素对于慢性肠胃炎等肠胃亚健康疾病具有显著效果。

Claims (10)

1.一种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新鲜甘露子60~80份,糖20~40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新鲜甘露子为唇形科(Labiatae)水苏属(Stachys)多年生草本植物甘露子(S.sieboldii Miq)的新鲜根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糖为甘露子植物糖和/或添加糖。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新鲜甘露子清洗、沥干装入容器,放入超声仪中在100~200kMz的频率下处理10~15min,然后进行打浆破碎,再加入1~3倍体积的去离子水,搅拌混匀,浸泡30~60min,过滤,弃去滤渣,得到初滤液;
2)将得到的初滤液使用90~100D的纳滤膜进行过滤,除去可透过膜的无机盐,然后进行真空浓缩、喷雾干燥,得到目标物甘露子植物糖。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甘露子植物糖中水苏糖的含量在70%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添加糖为非利用甘露子得到的异麦芽酮糖、乳酮糖、低聚果糖、低聚木糖、低聚半乳糖、低聚异麦芽糖、低聚龙胆糖、大豆低聚糖、红糖、麦芽糖、蜂蜜中的一种或多种。
7.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原料前处理:选取无霉变无病虫害的新鲜甘露子,用清水冲洗干净并沥干表面水分,得到原料备用;
B、将步骤A中的原料纵横四等分切分后装入发酵罐中,按配方比例加入糖,先在发酵罐底部放原料,然后按照一层原料一层糖交替叠放,最后顶部用糖覆盖,所述的原料及糖的总体积不超过发酵罐体积的80%,进行水封,室温静置发酵10~20天;
C、取步骤B中发酵后的原料的自流汁和压榨汁,进行水封,于室温下第二次静置发酵180~360天后,膜滤除菌,得到淡黄色甘露子酵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的原料的层高为3~10cm。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剂为所述的甘露子酵素中加入药学上接收的辅料制备成颗粒剂、片剂、胶囊剂、软胶囊剂、粉剂、液体制剂、冲剂、丸剂或糕剂。
10.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甘露子酵素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露子酵素在预防/辅助治疗肥胖症、急慢性肠胃炎、便秘、皮肤暗沉、风热感冒、游走性风湿关节炎、糖尿病、高血压、气喘、肺结核、腹泻的应用。
CN201710395919.9A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Pending CN1072595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5919.9A CN107259528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95919.9A CN107259528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59528A true CN107259528A (zh) 2017-10-20

Family

ID=600649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95919.9A Pending CN107259528A (zh) 2017-05-31 2017-05-31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59528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551A (zh) * 2007-01-16 2007-07-25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水苏糖的生产方法及利用地黄生产水苏糖和梓醇的方法
CN101717415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江南大学 一种从草石蚕中高效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CN102669658A (zh) * 2012-04-23 2012-09-19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植物酵素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5105129A (zh) * 2015-09-15 2015-12-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核桃青皮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3547A (zh) * 2016-08-22 2017-01-25 宁波希诺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114549A (zh) * 2017-05-31 2017-09-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03551A (zh) * 2007-01-16 2007-07-25 广东太阳神集团有限公司 水苏糖的生产方法及利用地黄生产水苏糖和梓醇的方法
CN101717415A (zh) * 2009-12-24 2010-06-02 江南大学 一种从草石蚕中高效制备水苏糖的方法
CN102669658A (zh) * 2012-04-23 2012-09-19 浙江科技学院 一种植物酵素食品的制备方法
CN105105129A (zh) * 2015-09-15 2015-12-02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核桃青皮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43547A (zh) * 2016-08-22 2017-01-25 宁波希诺亚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植物果蔬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7114549A (zh) * 2017-05-31 2017-09-01 云南肠和健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酵素果糕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徐宝财;张桂菊;: "水苏糖的制备、功能及应用" *
施树;罗章;: "甘露子药食功用研究进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519171B (zh) 一种仙人掌酵素的制备方法
CN105167094B (zh) 一种安神健胃香蕉酵素及其制备方法
CN103392761B (zh) 一种虎杖红枣保健面包
CN104305427A (zh) 葡萄红茶菌饮料
CN104187930B (zh) 一种苦笋汁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3976420B (zh) 一种蔬菜酵素保健饮料
CN107411065A (zh) 一种菊芋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4273629A (zh) 一种蜂蜜醋饮料
CN106307092A (zh) 发酵矿物生食丸的制备方法及发酵矿物生食丸
CN106343563A (zh) 一种石榴酵素的制备工艺
CN107668680A (zh) 一种青梅酵素的生产工艺
CN107668685A (zh) 一种生姜酵素的生产工艺
CN105661213A (zh) 一种无花果汁生物发酵饮料及制备方法
CN107668684A (zh) 一种雪莲果酵素的生产工艺
KR100814586B1 (ko) 바나나 및 사과를 이용한 식초의 제조방법
CN104287045A (zh) 一种大清枣茶菌饮品
CN107312691A (zh) 一种豆角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67191A (zh) 一种牛蒡可溶性纤维乳饮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3750311A (zh) 一种核桃红枣口含片
CN103190664A (zh) 一种防治慢性胃病的雪莲果乳酸菌保健饮料
CN105230959A (zh) 一种梅子的加工方法
KR102423419B1 (ko) 부종 관리에 도움을 주는 액상 차의 제조 방법
CN107259528A (zh) 一种甘露子酵素及其制备方法、制剂与应用
CN107125527A (zh) 一种可供糖尿病人使用的无糖发酵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3829321B (zh) 一种发酵型红心萝卜保健醋饮配方及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71020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