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7244271A -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7244271A
CN107244271A CN201710316436.5A CN201710316436A CN107244271A CN 107244271 A CN107244271 A CN 107244271A CN 201710316436 A CN201710316436 A CN 201710316436A CN 107244271 A CN107244271 A CN 1072442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tchet
rotary shaft
plate
side guard
guard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031643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44271B (zh
Inventor
梅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Xiangy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71031643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7244271B/zh
Publication of CN1072442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42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4427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4427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属于汽车座椅用配件领域,其包括:外侧护板、内侧护板、固定板、转动轴、复位片、棘轮、棘爪、拉簧;固定板、复位片、棘轮、棘爪和拉簧均设置在外侧护板和内侧护板形成的容纳腔内;转动轴一端穿过内侧护板并可转动地固定在固定板上,棘轮固定在转动轴上,复位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拉簧拉着棘爪与棘轮配合设置。扶手调节范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座椅扶手总成为一个整体,没有大的孔,可以进行整体发泡和面套;整体发泡与面套后,可直接将扶手总成拍入座椅骨架圆管中,由轴向弹性垫圈进行轴向限位,开口销进行径向限位,不再需要在扶手外侧开孔有螺栓紧固;组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Description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座椅用配件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背景技术
在乘用车中,尤其是客车,大多数座椅的外侧设置有可转动的扶手,扶手可用于对座椅中乘客的阻挡保护,以防止在汽车高速转弯或发生事故时乘客从座椅中跌落,从而可在座椅安全带的基础上对乘客提供进一步的安全保障,同时扶手也可在乘客久坐之后为其提供一个胳膊和手的支撑功能,增加座椅乘坐的舒适性。
现有座椅的扶手能平放或向上升起到竖直位置,不能调节到其他的抬起角度,调节范围有限,不能满足乘客进一步的需求。同时,现有的活动扶手大都是扶手部分和轴部分分开,轴总成需要先发送到骨架厂焊接,骨架厂再将骨架总成发送到整车厂,比较麻烦;同时扶手总成需要开一个较大孔待将轴总成放入,发泡时需要将孔封住防止进入扶手内,以及安装面套时需要缝纫;增加了扶手组装难度,且操作复杂,费时费力。
因此,实有必要设计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增加了扶手调节范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扶手转动轴与扶手总成为一个整体,没有大的孔,可以进行整体发泡和面套;整体发泡与面套后,可直接将扶手总成拍入座椅骨架圆管中,由轴向弹性垫圈进行轴向限位,开口销进行径向限位,不再需要在扶手外侧开孔有螺栓紧固;组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的座椅扶手。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外侧护板、内侧护板、固定板、转动轴、复位片、棘轮、棘爪、拉簧;
所述外侧护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内侧护板上,所述外侧护板与所述内侧护板之间形成一容纳腔;从所述外侧护板到所述内侧护板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复位片和所述棘轮;所述固定板、所述复位片和所述棘轮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内侧护板上;所述转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内侧护板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复位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复位片上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所述棘轮朝向所述复位片的一侧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插入所述圆弧槽内;所述棘轮上设有多个棘齿;
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销,所述内侧护板朝向所述外侧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挂簧片,所述挂簧片和所述转动轴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销相对的两侧;所述棘爪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所述棘爪一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配合的卡齿;所述拉簧一端挂在所述棘爪另一端,所述拉簧另一端挂在所述挂簧片上;
其中,所述复位片上设有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圆弧状复位部,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棘齿相对应;且所述复位部外缘到所述转动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棘齿到所述转动轴的距离;所述复位部抵接于所述棘爪一端。
优选地,所述棘爪包括主棘爪和两个副棘爪;所述主棘爪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所述主棘爪一端设有所述卡齿,所述主棘爪另一端设有用于挂所述拉簧的孔;所述副棘爪一端也设有所述卡齿,所述副棘爪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两个所述副棘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棘爪相对的两侧。
优选地,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限制所述棘轮和所述复位片转动角度的台阶销。
优选地,所述内侧护板朝向所述外侧护板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棘爪转动角度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挂簧片和所述定位销之间。
优选地,所述棘轮上设有7个所述棘齿。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护板垫块,所述护板垫块安装在所述内侧护板和所述棘轮之间;所述护板垫块与所述内侧护板过渡配合,所述护板垫块与所述转动轴间隙配合。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一端还安装有限制所述转动轴轴向运动范围的弹性挡圈;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绕设在所述转动轴周围的加强垫块,所述加强垫块抵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弹性挡圈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外侧护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钣金件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钣金件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圆管上设有弹性卡簧,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卡簧卡扣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优选地,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圆柱销,所述圆管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圆柱销过渡配合在所述限位开口内;所述圆柱销位于所述内侧护板和所述环形凹槽之间;所述弹性卡簧位于所述限位开口和所述钣金件之间。
所述座椅扶手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述座椅扶手的各部件组装;且将所述钣金件固定在座椅骨架上;
b、分别对所述座椅扶手和座椅骨架进行发泡或面套包装;
c、将所述转动轴拍入所述圆管内,所述弹性卡簧卡扣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组装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扶手调节范围,提高了乘客的舒适度;座椅扶手总成为一个整体,没有大的孔,可以进行整体发泡和面套;整体发泡与面套后,可直接将扶手总成拍入座椅骨架圆管中,由轴向弹性垫圈进行轴向限位,开口销进行径向限位,不再需要在扶手外侧开孔有螺栓紧固;组装方便快捷,省时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内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另一角度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优选实施例的座椅扶手的另一角度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的附图标号说明:
1、外侧护板,11、容纳腔,
2、内侧护板,21、挂簧片,22、限位片,
3、固定板,31、定位销,32、限位块,33、台阶销,34、加强垫块,
4、转动轴,41、护板垫块,42、弹性挡圈,43、环形凹槽,44、圆柱销,
5、复位片,51、圆弧槽,52、复位部,
6、棘轮,61、导柱,62、棘齿,
7、棘爪,71、卡齿,72、主棘爪,73、副棘爪,74、孔,
8、拉簧,
9、钣金件,91、圆管,92、弹性卡簧,93、限位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座椅扶手,包括:外侧护板1,内侧护板2,固定板3,转动轴4,复位片5,棘轮6,棘爪7和拉簧8。
如图1至图5所示,外侧护板1固定设置在内侧护板2上,外侧护板1与内侧护板2之间形成一容纳腔11,固定板3、复位片5、棘轮6、棘爪7和拉簧8均设置在容纳腔11内。外侧护板1和内侧护板2可用来控制活动扶手的外形尺寸,外侧护板1和内侧护板2的形状和尺寸均能根据需求设计改变。从外侧护板1到内侧护板2之间依次设置有固定板3、复位片5和棘轮6;固定板3、复位片5和棘轮6均设置在容纳腔11内。固定板3固定设置在内侧护板2上,转动轴4一端穿过内侧护板2并可转动地固定在固定板3上,棘轮6固定在转动轴4上,复位片5可转动地安装在转动轴4上。
其中,固定板3焊接在内侧护板2上,棘轮6也是焊接在转动轴4上的,固定效果好,固定板3不会活动,棘轮6会随着转动轴4的转动而转动。其他实施例中,棘轮6和转动轴4的固定方式也能是其他形式,例如过盈配合等,只需要保证棘轮6和转动轴4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运动即可。
同时,复位片5上设有圆弧槽51,圆弧槽51是以转动轴4为中心的;复位片5与转动轴4之间有适当间隙,保证复位片5在转动轴4上灵活转动。且棘轮6朝向复位片5的一侧固定有导柱61,导柱61插入圆弧槽51内;转动棘轮6,导柱61在圆弧槽51内滑动直至抵接到圆弧槽51一端的复位片5壁上,然后带动复位片5转动。在棘轮6上设有多个棘齿62,优选地,棘齿62有7个,相比现有的扶手大多为3档,可调节范围有限,该座椅扶手为7档,大大增加了调节范围,提升乘客的舒适度。
进一步,复位片5上设有以转动轴4为中心的圆弧状复位部52,复位部52与棘齿62相对应;且复位部52外缘到转动轴4的距离大于棘齿62到转动轴4的距离。
如图1至图5所示,固定板3上还焊接有定位销31,挂簧片焊接在内侧护板2朝向外侧护板1的一侧。挂簧片和转动轴4分别位于定位销31相对的两侧,即转动轴4位于挂簧片和定位销31之间。然后,棘爪7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定位销31上。其中,棘爪7包括主棘爪72和两个副棘爪73,主棘爪72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定位销31上,主棘爪72一端设有卡齿71,主棘爪72另一端设有用于挂拉簧8的孔74;副棘爪73一端也设有卡齿71,副棘爪73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定位销31上;两个副棘爪73分别设置在主棘爪72相对的两侧,即主棘爪72设置在两个副棘爪73之间。卡齿71与棘齿62配合设置。在定位销31上还设有两个限位块32,分别设置在棘爪7相对的两侧,即棘爪7设置在两个限位块32之间。两个限位块32能限制棘爪7在定位销31上的移动范围,确保卡齿71能与棘齿62较好地配合,这时复位部52也抵接在棘爪7一端。同时,主棘爪72和两个副棘爪73相互之间保持一定间隙,使棘爪7能够灵活转动;且拉簧8一端挂在孔74内,拉簧8另一端挂在挂簧片上;拉簧8对棘爪7有一个拉力;它的作用是提供足够的力,使棘轮6棘爪7卡合以及使档位清晰,灵活简单。
优选地,固定板3上还焊接有台阶销33,内侧护板2上焊接有限位片22。台阶销33设置在转动轴4一侧;能限制棘轮6和复位片5转动角度,防止其过度转动,棘齿62完全脱离棘爪7的卡合。然后,限位片22固定在内侧护板2朝向外侧护板1的一侧上,且位于挂簧片和定位销31之间,能限制棘爪7转动角度,以免棘爪7过度转动,脱离可与棘齿62配合地位置及角度。
使用时,转动转动轴4,棘轮6随之转动,棘爪7与棘轮6上的不同棘齿62卡合配合;继续转动转动轴4,棘轮6将通过导柱61带动复位片5转动,由于复位部52外缘到转动轴4的距离大于棘齿62到转动轴4的距离,复位部52将抵接于棘爪7;继续转动时,复位部52将棘爪7与棘轮6分离;即完成不同棘齿62档位的调节。然后反向转动转动轴4,复位部52任然抵接在棘爪7上,棘轮6向初始位置转动,接着导柱61带着复位片5转动,复位部52随之转动到初始位置,这时,棘爪7和棘齿62再次卡合。这样,就不需要再进行另外的操作就能简单快捷的复位,不需要乘客再做更多操作,使用起来更加简单方便。
如图1至图5所示,转动轴4的另一端通过钣金件9与座椅骨架连接;钣金件9固定在座椅骨架上,且钣金件9上焊接有圆管91,圆管91可套设在转动轴4的另一端。优选地,圆管91上设有弹性卡簧92,弹性卡簧92位于限位开口93和钣金件9之间;转动轴4上设有环形凹槽43,圆管91套设在转动轴4上时,弹性卡簧92卡扣在环形凹槽43内。既使得圆管91固定在转动轴4不会发生轴向运动,也不会影响转动轴4与圆管91相对的转动。同时,转动轴4上设有圆柱销44,圆柱销44位于内侧护板2和环形凹槽43之间;对应地,圆管91上设有限位开口93,圆柱销44过渡配合在限位开口93内,进一步限制了转动轴4和圆管91之间的轴向运动。结构简单,只需将转动轴4插入圆管91内即能将转动轴4固定在钣金件9上,且不会影响转动轴4的转动,不需要再用螺栓紧固。这样的机构能快速地将座椅扶手与座椅骨架连接,操作方便,安装便捷。
优选地。转动轴4上安装有护板垫块41。护板垫块41安装在内侧护板2和棘轮6之间;护板垫块41与内侧护板2过渡配合,护板垫块41与转动轴4间隙配合。能有效地防止转动轴4与内侧护板2之间的相对运动而产生的磨损,对转动轴4和内侧护板2都有保护作用,使得他们能更好地工作,且使用寿命更长。
进一步,转动轴4一端还安装有弹性挡圈42,固定板3上焊接有加强垫块34。加强垫块34是绕设在转动轴4周围且抵接于转动轴4,能够防止转动轴4与固定板3相对转动造成的磨损,有效避免了转动轴4与固定板3之间间隙的增大,防止转动轴4与固定板3之间间隙变大后的晃动。弹性挡圈42设置在固定板3和外侧护板1之间,弹性挡圈42卡固在转动轴4上,限制转动轴4的轴向运动范围,防止转动轴4脱离固定板3,影响转动轴4的正常工作。
上述座椅扶手的组装方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将座椅扶手的各部件进行组装;同时,将圆管91焊接在钣金件9上,钣金件9固定在座椅骨架上;
然后,分别对座椅扶手和座椅骨架进行发泡或面套包装处理;
最后,再将转动轴4拍入(即插入)圆管91内,弹性卡簧92卡扣在环形凹槽43内,圆柱销44过渡配合在限位开口93内,组装完成。
这样,座椅扶手就简单快捷地组装在座椅上了,不需要另外使用螺栓紧固。同时,座椅扶手和座椅是上不需再预留大的孔,可分别进行整体发泡与面套;简化操作步骤,大大减少了组装时间,且组装得更加美观。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包括:外侧护板、内侧护板、固定板、转动轴、复位片、棘轮、棘爪、拉簧;
所述外侧护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内侧护板上,所述外侧护板与所述内侧护板之间形成一容纳腔;从所述外侧护板到所述内侧护板之间依次设置有所述固定板、所述复位片和所述棘轮;所述固定板、所述复位片和所述棘轮均设置在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固定板固定在所述内侧护板上;所述转动轴一端穿过所述内侧护板并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棘轮固定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复位片可转动地安装在所述转动轴上;所述复位片上设有圆弧槽,所述圆弧槽以所述转动轴为中心;所述棘轮朝向所述复位片的一侧固定有导柱,所述导柱插入所述圆弧槽内;所述棘轮上设有多个棘齿;
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定位销,所述内侧护板朝向所述外侧护板的一侧固定设有挂簧片,所述挂簧片和所述转动轴分别位于所述定位销相对的两侧;所述棘爪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所述棘爪一端设有与所述棘齿配合的卡齿;所述拉簧一端挂在所述棘爪另一端,所述拉簧另一端挂在所述挂簧片上;
其中,所述复位片上设有以转动轴为中心的圆弧状复位部,所述复位部与所述棘齿相对应;且所述复位部外缘到所述转动轴的距离大于所述棘齿到所述转动轴的距离;所述复位部抵接于所述棘爪一端。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爪包括主棘爪和两个副棘爪;所述主棘爪中部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所述主棘爪一端设有所述卡齿,所述主棘爪另一端设有用于挂所述拉簧的孔;所述副棘爪一端也设有所述卡齿,所述副棘爪的另一端可转动地固定在所述定位销上;两个所述副棘爪分别设置在所述主棘爪相对的两侧。
3.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限制所述棘轮和所述复位片转动角度的台阶销。
4.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内侧护板朝向所述外侧护板的一侧上还设置有限制所述棘爪转动角度的限位片;所述限位片位于所述挂簧片和所述定位销之间。
5.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上设有7个所述棘齿。
6.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安装有护板垫块,所述护板垫块安装在所述内侧护板和所述棘轮之间;所述护板垫块与所述内侧护板过渡配合,所述护板垫块与所述转动轴间隙配合。
7.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一端还安装有限制所述转动轴轴向运动范围的弹性挡圈;所述固定板上固定有绕设在所述转动轴周围的加强垫块,所述加强垫块抵接于所述转动轴;所述弹性挡圈设置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外侧护板之间。
8.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通过钣金件与座椅骨架连接;所述钣金件上固定有圆管,所述圆管套设在所述转动轴的另一端;所述圆管上设有弹性卡簧,所述转动轴上设有环形凹槽,所述弹性卡簧卡扣在所述环形凹槽内。
9.如权利要求8中所述座椅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轴上设有圆柱销,所述圆管上设有限位开口,所述圆柱销过渡配合在所述限位开口内;所述圆柱销位于所述内侧护板和所述环形凹槽之间;所述弹性卡簧位于所述限位开口和所述钣金件之间。
10.如权利要求8或9中任一所述座椅扶手的组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a、将所述座椅扶手的各部件组装;且将所述钣金件固定在座椅骨架上;
b、分别对所述座椅扶手和座椅骨架进行发泡或面套包装;
c、将所述转动轴拍入所述圆管内,所述弹性卡簧卡扣在所述环形凹槽内,组装完成。
CN201710316436.5A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Active CN10724427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436.5A CN10724427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0316436.5A CN10724427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4271A true CN107244271A (zh) 2017-10-13
CN107244271B CN107244271B (zh) 2023-09-26

Family

ID=60016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0316436.5A Active CN107244271B (zh) 2017-05-08 2017-05-08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7244271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5284A (zh) * 2018-02-02 2018-05-18 江苏昊邦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角度座椅扶手
CN108099722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悬臂式扶手
CN11025431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CN110509825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日照鸿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限位汽车座椅扶手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72600A (zh) * 2022-06-16 2022-08-09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档位调节的汽车扶手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6928A1 (en) * 2001-01-19 2002-07-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omfort armrest with memory
CN202716762U (zh) * 2012-06-04 2013-02-06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靠扶手结构
CN203623435U (zh) * 2013-10-29 2014-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扶手
JP2014177231A (ja) * 2013-03-15 2014-09-25 Toyota Motor Corp 折り畳み可能な小型移動体のフレーム連結装置
CN204071236U (zh) * 2014-08-28 2015-01-07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204526896U (zh) * 2015-03-20 2015-08-05 重庆鹏锦塑料有限公司 扶手总成
CN106347115A (zh) * 2016-09-28 2017-01-25 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多层式驻车系统
CN206781577U (zh) * 2017-05-08 2017-12-22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096928A1 (en) * 2001-01-19 2002-07-25 Johnson Controls Technology Company Comfort armrest with memory
CN202716762U (zh) * 2012-06-04 2013-02-06 柳州双英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靠扶手结构
JP2014177231A (ja) * 2013-03-15 2014-09-25 Toyota Motor Corp 折り畳み可能な小型移動体のフレーム連結装置
CN203623435U (zh) * 2013-10-29 2014-06-0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汽车座椅扶手
CN204071236U (zh) * 2014-08-28 2015-01-07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204526896U (zh) * 2015-03-20 2015-08-05 重庆鹏锦塑料有限公司 扶手总成
CN106347115A (zh) * 2016-09-28 2017-01-25 昆山德拉特兰传动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纯电动车辆的多层式驻车系统
CN206781577U (zh) * 2017-05-08 2017-12-22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99722A (zh) * 2017-12-27 2018-06-01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悬臂式扶手
CN108099722B (zh) * 2017-12-27 2023-09-15 上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悬臂式扶手
CN108045284A (zh) * 2018-02-02 2018-05-18 江苏昊邦智能控制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可调角度座椅扶手
CN11025431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上海国琻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角度调节机构及包含其的汽车座椅扶手
CN110509825A (zh) * 2019-09-23 2019-11-29 日照鸿日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多限位汽车座椅扶手盒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CN114872600A (zh) * 2022-06-16 2022-08-09 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多档位调节的汽车扶手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7244271B (zh) 2023-09-2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781577U (zh) 一种座椅扶手
CN107244271A (zh)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KR101372952B1 (ko) 차량 시트용 리클라이닝 장치
CN100465024C (zh) 用于车辆座椅的双调角器
WO2007145418A1 (en) Reclining device for seats in vehicles
JP2015067149A (ja) 乗物用シート
JP6393105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107839556A (zh) 一种儿童约束系统
CN108638919A (zh) 一种改良型单电机驱动的解锁翻折机构及应用
US10518669B2 (en) Vehicle seat
CN202743080U (zh) 一种座椅升降调节装置
CN107415785B (zh) 一种汽车座椅无级调节扶手机构
JP5109674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リフターレバー配設構造
CN110525292A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调节机构
JP5545057B2 (ja) 車両用シート
CN209505514U (zh) 座椅调角手柄总成
JP2016022905A (ja) 車両用シート
JP5388271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KR101107985B1 (ko) 차량용 시트 리클라이닝 장치
CN210478469U (zh) 一种多限位汽车座椅扶手盒结构
CN221067867U (zh) 一种坐垫、汽车座椅及汽车
CN207657659U (zh) 一种可悬停的分级调节铰链机构
CN108263260B (zh) 一种汽车座椅靠背腰托控制装置
JP5388273B2 (ja) 車両用シートのバックシートフレーム構造および該構造を有する車両用シート
JP2021108961A (ja) アームレスト機構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441000 No. 98 Huangpi Avenue, Huopai Industrial Park, Xiangzho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Xiangyang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ubei Jifeng Intelligent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441004 Building 3, Weizhuang Village, Gaoxin District, Xiangyang City, Xiangfan City, Hube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JIFENG AUTOMOBILE TECHNOLOGY XIANGYA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