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071236U -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071236U
CN204071236U CN201420491502.4U CN201420491502U CN204071236U CN 204071236 U CN204071236 U CN 204071236U CN 201420491502 U CN201420491502 U CN 201420491502U CN 204071236 U CN204071236 U CN 20407123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support
bar
chair back
handrail
link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420491502.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吴志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AIDI FURNI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AID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AIDI FURNI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AIDI FURNI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420491502.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07123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07123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071236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hairs For Special Purposes, Such As Reclining Chai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包括底部的椅座,以及处于椅座上方的椅背,以及处于椅座两侧的扶手;该折叠软椅的两侧扶手与椅背角度同时调节,展开时,整把软垫接近完全放平(除扶手无法完全放平),不影响其收纳;折叠使用时,扶手为软垫提供手托部,增加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居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背景技术
折叠软垫主要用于户外旅游、野营等活动中。传统的折叠软垫结构上模拟折叠座椅,其内部设有椅座骨架和椅背骨架,椅座骨架和椅背骨架通过角度调节器铰接,折叠软垫既可以调节椅背用于乘坐,也可以展开收纳。但是,这类折叠软垫的不足之处在于:为了便于收纳,软垫需要在展开状态下几乎接近平面状,因此这类折叠软垫没有配备扶手,使用时较为不便,使用舒适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的可折叠软垫,该折叠软垫上设置有与椅座、椅背同步折叠的扶手,使用舒适性好。
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包括底部的椅座,以及处于椅座上方的椅背,以及处于椅座两侧的扶手;
所述椅座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侧的椅座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体外侧的椅座外套;椅座骨架包括椅座前杆、椅座后杆、两根椅座侧杆和两根椅座联杆,椅座前杆呈开口朝后的U形形状,两根椅座侧杆平行设置在椅座前杆的U形开口内,两根椅座侧杆的前端部均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上,两根椅座联杆分别处于椅座前杆的自由端与椅座侧杆之间,椅座联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的自由端上,椅座联杆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侧杆的外侧面上;所述椅座后杆呈开口朝前的U形形状,椅座后杆处于两根椅座侧杆之间,椅座后杆的两自由端均固定连接在两根椅座侧杆的后端部内侧面上;
所述椅背包括椅背骨架,以及包覆在椅背骨架外侧的椅背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体外侧的椅背外套;椅背骨架包括U形背杆、两根弧形杆和两根椅背联杆,U形背杆的两条U形臂分别与两根椅座侧杆相对应,U形背杆的自由端与椅座侧杆的后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铰接;所述两根弧形杆的后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的两条U形臂后端部外侧,两根弧形杆的弧形开口相向设置,两根椅背联杆分别处于两根弧形杆与U形背杆之间,椅背联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弧形杆的前端部上,椅背联杆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的U形臂外侧面上,椅背联杆与椅座联杆长度、位置相对;
所述扶手包括扶手骨架,以及包覆在扶手骨架外侧的扶手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体外侧的扶手外套;所述扶手骨架包括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椅座联杆上,第二扶手杆的前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一扶手杆的后端部上,第二扶手杆的后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椅背联杆上,并且第一扶手杆与第二扶手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椅背联杆与椅座联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通过销轴a与第二连接体相互铰接;第一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椅座侧杆的后端部的第一套接部以及与第一套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过销轴b铰接有棘爪,棘爪上设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内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设在销轴b上,扭簧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内端部上;
第二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的第二套接部以及与第二套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挡块和多个单向轮齿,多个单向轮齿沿第二卡接部的内端部边缘规则设置,且相互之间构成轮齿面,棘爪的内端部与单向轮齿所构成的轮齿面相抵构成棘轮定位机构;第二卡接部上沿销轴a还同轴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侧弧面直径大于轮齿面的复位部以及外侧弧面直径小于轮齿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开口,挡块处于定位开口内;当定位片沿销轴a转动时,复位部与棘爪相抵、转动配合,定位开口与挡块转动配合。
作为优选,所述椅座外套、椅背外套和扶手外套均一体连接构成,保证其内部结构不裸露在外,装饰性好。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该折叠软垫的两侧均设置有可折叠扶手,当椅背向后翻倒时,椅背向后拉动扶手,扶手沿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向后翻折,第二扶手杆的前端沿第一扶手杆的后端转动且第二扶手杆的高度慢慢降低,直至折叠软垫展开放平,但为了扶手能够顺利翻起,第一扶手杆与第二扶手杆不能完全放平,因此第一扶手杆与第二扶手杆的长度之和需要大于椅背联杆与椅座联杆之间的距离;当椅背向前翻起时,椅背往前推动扶手,扶手沿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向前翻折,第二扶手杆的前端沿第一扶手杆的后端转动且第二扶手杆的高度抬升,直至椅背调整至合适的角度;综合上述使用过程,该折叠软垫的两侧扶手与椅背角度同时调节,展开时,整把软垫接近完全放平(除扶手无法完全放平),不影响其收纳;折叠使用时,扶手为软垫提供手托部,增加使用舒适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骨架示意图。
图3为角度调节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案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包括底部的椅座1,以及处于椅座1上方的椅背2,以及处于椅座1两侧的扶手4。
椅座1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侧的椅座填充芯体12,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体12外侧的椅座外套13。椅座骨架包括椅座前杆111、椅座后杆112、两根椅座侧杆113和两根椅座联杆114,椅座前杆111呈开口朝后的U形形状,两根椅座侧杆113平行设置在椅座前杆111的U形开口内,两根椅座侧杆113的前端部均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111上,两根椅座联杆114分别处于椅座前杆111的自由端与椅座侧杆113之间,椅座联杆114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111的自由端上,椅座联杆114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侧杆113的外侧面上。所述椅座后杆112呈开口朝前的U形形状,椅座后杆112处于两根椅座侧杆113之间,椅座后杆112的两自由端均固定连接在两根椅座侧杆113的后端部内侧面上。
椅背2包括椅背骨架,以及包覆在椅背骨架外侧的椅背填充芯体22,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体22外侧的椅背外套23。椅背骨架包括U形背杆211、两根弧形杆212和两根椅背联杆213,U形背杆211的两条U形臂分别与两根椅座侧杆113相对应,U形背杆211的自由端(即U形臂的前端部)与椅座侧杆113的后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3铰接。所述两根弧形杆212的后端部均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211的两条U形臂后端部外侧,两根弧形杆212的弧形开口相向设置,两根椅背联杆213分别处于两根弧形杆212与U形背杆211之间,椅背联杆213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弧形杆212的前端部上,椅背联杆213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211的U形臂外侧面上,椅背联杆213与椅座联杆114长度、位置相对。
扶手4包括扶手骨架,以及包覆在扶手骨架外侧的扶手填充芯体42,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体42外侧的扶手外套43。其中,椅座外套、椅背外套和扶手外套均一体连接构成,保证其内部结构不裸露在外,装饰性好。所述扶手骨架包括第一扶手杆411和第二扶手杆412,第一扶手杆411的前端部通过铰链5铰接在椅座联杆114上,第二扶手杆412的前端部通过铰链5铰接在第一扶手杆411的后端部上,第二扶手杆412的后端部通过铰链5铰接在椅背联杆213上。为了扶手4能够顺利翻起,第一扶手杆411与第二扶手杆412不能完全放平,因此第一扶手杆411与第二扶手杆412的长度之和大于椅背联杆213与椅座联杆114之间的距离。
如图3所示,角度调节器3包括第一连接体31和第二连接体32,第一连接体31通过销轴a与第二连接体32相互铰接。第一连接体31包括第一套接部311以及与第一套接部311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接部312。第一卡接部312上通过销轴b铰接有棘爪33,棘爪33上设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331,扭簧槽内设置有扭簧34,扭簧34的中部套设在销轴b上,扭簧34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卡在第一套接部311的内端部上。第二连接体32包括第二套接部321以及与第二套接部321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接部322。第二卡接部322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挡块35和多个单向轮齿36,多个单向轮齿36沿第二卡接部322的内端部边缘规则设置,且相互之间构成轮齿面,棘爪33的内端部与单向轮齿36所构成的轮齿面相抵构成棘轮定位机构。第二卡接部322上沿销轴a还同轴设置有定位片37,所述定位片37包括外侧弧面直径大于轮齿面的复位部371以及外侧弧面直径小于轮齿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开口372,挡块35处于定位开口372内。当定位片37沿销轴a转动时,复位部371与棘爪33相抵、转动配合,定位开口372与挡块35转动配合。
第一连接体31上的第一套接部311套接在椅座侧杆的后端部上,第二连接体32上的第二套接部321套接在U形背杆前端部上;椅座和椅背通过销轴a处同轴转动。由于棘爪33的内端部与单向轮齿36所构成的棘轮定位机构只能椅背顺时针单向转动,因此当椅座和椅背之间的角度调小,可以根据单向轮齿36逐级进行调节,一般在180°转至90°的范围内是用于为了调节椅背角度用于给使用者坐或者躺;而当椅座和椅背之间的角度小于90°时,第二连接体32上的挡块35推动定位片37的定位开口372右侧壁,使得定位片37沿销轴a顺时针转动,定位片37的复位部371与棘爪33的内端部相抵、挤压,由于复位部371的外侧弧面直径大于轮齿面,因此复位部371与棘爪33相抵的同时,解除棘爪33与单向轮齿36之间的啮合,此时,椅背可叠放在椅座上,方便收纳;而如果需要将椅座和椅背之间的角度调大,一般由90°转至180°的范围内时,此时需要先将第二连接体32与第一连接体31之间所成角度调节至小于90°,正如上面所述小于90°时,复位部371与棘爪33相抵的同时,解除棘爪33与单向轮齿36之间的啮合;此时第二连接体32及其上固定挡块35逆时针转动,定位片37则与棘爪33相抵因而不转动,直到挡块35与定位片37上的左侧壁相抵后,挡块35推动定位片37逆时针转动直至定位片37脱离棘爪33,此时棘爪33内端重新与单向轮齿36啮合,椅背展开角度最大,一般为180°。
综上所述,当椅背向后翻倒时,椅背向后拉动扶手,扶手沿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向后翻折,第二扶手杆的前端沿第一扶手杆的后端转动且第二扶手杆的高度慢慢降低,直至折叠软垫展开放平;当椅背向前翻起时,椅背往前推动扶手,扶手沿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向前翻折,第二扶手杆的前端沿第一扶手杆的后端转动且第二扶手杆的高度抬升,直至椅背调整至合适的角度;因此,该折叠软垫的两侧扶手与椅背角度同时调节,展开时,整把软垫接近完全放平(除扶手无法完全放平),不影响其收纳;折叠使用时,扶手为软垫提供手托部,增加使用舒适性。

Claims (2)

1.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其特征在于:包括底部的椅座,以及处于椅座上方的椅背,以及处于椅座两侧的扶手;
所述椅座包括椅座骨架,以及包覆在椅座骨架外侧的椅座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椅座填充芯体外侧的椅座外套;椅座骨架包括椅座前杆、椅座后杆、两根椅座侧杆和两根椅座联杆,椅座前杆呈开口朝后的U形形状,两根椅座侧杆平行设置在椅座前杆的U形开口内,两根椅座侧杆的前端部均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上,两根椅座联杆分别处于椅座前杆的自由端与椅座侧杆之间,椅座联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前杆的自由端上,椅座联杆的内端部固定连接在椅座侧杆的外侧面上;所述椅座后杆呈开口朝前的U形形状,椅座后杆处于两根椅座侧杆之间,椅座后杆的两自由端均固定连接在两根椅座侧杆的后端部内侧面上;
所述椅背包括椅背骨架,以及包覆在椅背骨架外侧的椅背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椅背填充芯体外侧的椅背外套;椅背骨架包括U形背杆、两根弧形杆和两根椅背联杆,U形背杆的两条U形臂分别与两根椅座侧杆相对应,U形背杆的自由端与椅座侧杆的后端部之间通过角度调节器铰接;所述两根弧形杆的后端部分别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的两条U形臂后端部外侧,两根弧形杆的弧形开口相向设置,两根椅背联杆分别处于两根弧形杆与U形背杆之间,椅背联杆的外端部固定连接在弧形杆的前端部上,椅背联杆的后端部固定连接在U形背杆的U形臂外侧面上,椅背联杆与椅座联杆长度、位置相对;
所述扶手包括扶手骨架,以及包覆在扶手骨架外侧的扶手填充芯体,以及包覆在扶手填充芯体外侧的扶手外套;所述扶手骨架包括第一扶手杆和第二扶手杆,第一扶手杆的前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椅座联杆上,第二扶手杆的前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第一扶手杆的后端部上,第二扶手杆的后端部通过铰链铰接在椅背联杆上,并且第一扶手杆与第二扶手杆的长度之和大于椅背联杆与椅座联杆之间的距离;
所述角度调节器包括第一连接体和第二连接体,第一连接体通过销轴a与第二连接体相互铰接;第一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椅座侧杆的后端部的第一套接部以及与第一套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一卡接部;第一卡接部上通过销轴b铰接有棘爪,棘爪上设有用于用于放置扭簧的扭簧槽,扭簧槽内设置有扭簧,扭簧的中部套设在销轴b上,扭簧的两自由端部分别卡在第一套接部的内端部上;
第二连接体包括用于套接在U形背杆自由端上的第二套接部以及与第二套接部固定连接的第二卡接部;第二卡接部上设有与其连为一体的挡块和多个单向轮齿,多个单向轮齿沿第二卡接部的内端部边缘规则设置,且相互之间构成轮齿面,棘爪的内端部与单向轮齿所构成的轮齿面相抵构成棘轮定位机构;第二卡接部上沿销轴a还同轴设置有定位片,所述定位片包括外侧弧面直径大于轮齿面的复位部以及外侧弧面直径小于轮齿面的定位部,定位部上设有定位开口,挡块处于定位开口内;当定位片沿销轴a转动时,复位部与棘爪相抵、转动配合,定位开口与挡块转动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椅座外套、椅背外套和扶手外套均一体连接构成。
CN201420491502.4U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123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1502.4U CN204071236U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420491502.4U CN204071236U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071236U true CN204071236U (zh) 2015-01-07

Family

ID=52164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20491502.4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4071236U (zh) 2014-08-28 2014-08-28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071236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2771A (zh) * 2014-08-28 2014-12-03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107244271A (zh) * 2017-05-08 2017-10-13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172771A (zh) * 2014-08-28 2014-12-03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104172771B (zh) * 2014-08-28 2016-09-28 浙江凯帝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107244271A (zh) * 2017-05-08 2017-10-13 吉锋汽车科技襄阳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CN107244271B (zh) * 2017-05-08 2023-09-26 湖北吉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座椅扶手及其组装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00239053A1 (en) Pushchair seat and pushchair system
CN204071236U (zh)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104223816B (zh) 一种折叠垫
CN104172771B (zh) 一种可折叠成座椅的软垫
CN104172763B (zh) 一种折叠软背椅
CN204071235U (zh) 一种可折叠软椅
CN204071238U (zh) 一种联动软椅
CN204071253U (zh) 一种可折叠软体椅
CN104172768B (zh) 一种靠背角度可调节软椅
CN204071223U (zh) 一种折叠软背椅
CN204071313U (zh) 一种折叠软垫
CN104188405B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垫
CN204071255U (zh) 一种折叠式软椅
CN204071224U (zh) 一种折叠软椅
CN204071231U (zh) 一种靠背角度可调节软椅
CN204071250U (zh) 一种折叠垫
CN204071256U (zh) 一种便携式折叠垫
CN104172773B (zh) 一种联动软椅
CN204071222U (zh) 一种可折叠躺椅
CN204071367U (zh) 一种卡通软椅
CN203693063U (zh) 一种可折叠的儿童餐椅
CN104172764B (zh) 一种折叠软椅
CN204071252U (zh) 一种简体折叠软椅
CN104172777A (zh) 一种可折叠软体椅
CN204580593U (zh) 一种软体沙发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501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60928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